古希腊的寓言曾提到,生活在希腊北部的金雕几乎只以陆龟为食。陆龟的龟壳相当坚硬,即便金雕长而锐利的爪也奈何它不得,所以金雕必须使用妙计。它把躲进龟壳里的陆龟抓起,再飞上青天,然后从几十米高空把猎物抛下,活活摔死。陆龟死后,金雕就能把尸体和龟壳一并带回巢穴,用自己带钩的尖喙从龟壳里挑出肉来喂给幼雕。
鹰还是凭借它从小练就的出色的捕猎本领才得以称霸天空,成为令众生敬畏的佼佼者。职场的人也是一样,要想在激烈的职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就必须像小鹰一样多学习各种生存的本领,掌握多种技能,这样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竞争的需要。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化改革,市场对人才求贤若渴,但此时市场需要的并非只是有“一技之长”的人才。譬如说,××外资公司拟招聘一批业务员,除了学历及外貌上有要求外,伶牙俐齿也不可少,但是仅仅如此还不行。在同一个职位的竞争下,仅“一技之长”者往往会被拒之门外,如业务员的聘用除了要求应聘者有一定的业务知识外,聘用公司很多还考察应聘者的工作经验是否丰富、对市场变化的感觉是否灵敏,等等,有时除了要会讲流利的普通话和简单英语外,还要求应聘者熟悉该公司在某个区域被群众接受的程度或是会讲当地方言,等等。这样一来,如果你只是个“一技傍身”的应聘者,你能敌得过掌握多种技能的人吗?一句话,科技时代渴求多面手。对于应聘者来说,要想走在时代前端,不想落后于人,就应时刻充满就业危机感,多充电,多涉猎各个领域的专业知识,努力使自己成为“多技傍身”的多面手,在不断的实践中脱颖而出,成为时代的佼佼者。
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从我们的企业到诸多就业者本身,一直把拥有“一技之长”作为就业谋生的手段,而在百姓中间那所谓“纵有良田千顷,不如一‘技’在身”、“一招鲜,吃遍天”等顺口溜更是传遍五湖四海,传得百姓们大嘴一张一张地尽躺在“一技之长”的快乐中睡大觉。
可是,当我们的地球转入21世纪,走进网络时代,当我们的企业面对滚滚波涛的信息潮流,当社会上的三百六十行早已被三千六百行甚至三万六千行所取代的时候,“一技之长”还管用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比如说,在过去,从事会计岗位的人,只需知道会计原理,懂得做会计报表,进行财务成本分析,会打算盘就够了。可是在今天,他要是不懂使用电脑,不能通过“信息”汇总和分析对企业的整个生产成本进行管理,那么他这个会计铁定当不长久。靠一技之长吃一辈子的老皇历,曾经“造就”了国内无数“一张文凭吃一辈子,舒服一辈子”的就业现象,也造就了一大批思想僵化、头脑简单、知识单一、能力低下的“铁饭碗”拥有者。
而今天,当整个世界都进入信息爆炸、知识爆炸时代的时候,如果一个企业和社会还依然用拥有多少博士、硕士、大学生来权衡自己的“竞争”水平,就必然导致企业竞争力的减弱和衰败。有资料表明,在发达国家,每个员工都得花50%甚至更多的时间来更新自己的技术,“学习、学习、再学习”。几乎每一个员工都是各种岗位上的多面手,如此,我们的大学毕业生,我们的就业应聘者,我们的员工,还有什么理由躺在拥有“一技之长”就不愁没人要的“床铺”上做“就业一辈子”的春秋大梦呢?道理很简单,由于求职者仅有“一技”,在求职时可选择职业的机会,必定会受到局限。倘若有“五技傍身”,那并不仅仅是面前可选择的职业是“一技之长”的5倍,而且对于一个身怀“多技之长”的择业者,谁能不刮目相看呢?因为他们属于人才之列,任何一个用人单位,都不会放过人才的。
所以,职场中的强者,属于那些掌握了众多本领的人,而天空中的强者,属于那种掌握了多种生存技能的雄鹰。
20年前,某外国驻华使馆曾在他们国家聘一位女性文秘人员来华在使馆内工作。应聘的女青年有几千人,最终是一位并不太年轻的女士“击败”千名“对手”,来到了中国。她的优势在哪里?原来,她不仅是一位业务水平极高的文秘人员,她还具备园艺设计师、电气维修师、汽车修理师、烹调师和高级水暖修理工等资质证书和操作技能证书。自她到使馆任职之后,不但使馆内的绿化环境有了大幅度的改善,而且电气故障率迅速下降,她成了该使馆最受欢迎的人。
从这个实例不难看出,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光有“一技之长”,在择业竞争中必定会处于劣势或被动地位。在劳动力市场上劳动力供大于求的情况下,人们以“多技之长”让自己处于优势的主动地位,是大势所趋。在“多技之长”尚处于方兴未艾的阶段时,正是向“多技之长”进军的最佳时机。
不小心,兔子也会成为鹰的杀手
在北大荒的自然王国里,老鹰当是禽类和小动物的霸主了。一般说来,弱小的动物在它的面前只能俯首待毙,成为它口中餐、腹中食了。然而,弱小动物也是不甘心失败和灭亡的。它们为了生存,本能地和老鹰抗衡、争斗。老鹰也不是常胜将军,败在猎狗下的记录也是屡见不鲜的。有个猎人曾目睹了老鹰和一只兔子大战的场面。
兔子是老鹰最喜欢吃的食物之一。老鹰逮兔子,像玩儿似的,随心所欲。可那都是些没有见过世面的稚兔,才成为它爪下的牺牲品。若碰见狡猾的老野兔,就不那么轻而易举了。
那是只母野兔,领着四只小兔在山边草中嬉戏。突然,空中一个黑影箭一样地扎下来,母野兔耳朵尖,没等老鹰扎到地面,便领着小兔奔跑起来。老鹰在空中紧紧追赶。实在逃不脱了,母野兔领着四只小兔索性停住了。坐以待毙吗?老鹰俯冲下来,要啄母野兔的眼睛。只见母野兔在地上打个滚儿,背靠地,腹朝天,四爪紧缩,缩成一个毛绒团儿。就在老鹰伸出利爪的一刹那,奇迹出现了:母野兔猛地弹出两条长长的后肢,像弹棉球似的,把老鹰蹬出一米多远,蹬掉老鹰的一些羽毛。
这招儿真够厉害的,老鹰吃了大亏,可它不甘心,又俯冲下来,这回母野兔没像上次那样仰卧,而是前爪平伸,后肢紧缩,伏在地上一动不动。老鹰扑下来的一瞬间,母野兔嗖地往前一蹿,又猛地扬起后肢,像马蹄子似的,后肢重重地踢在老鹰的头上。可能是用力过猛,母野兔的身子倒立起来。紧接着,一个漂亮的后滚翻,又恢复原态。动作是那么连贯轻松,又是那么老练,老鹰被蹬晕了,仰翻在地上,折腾了半天,才扇动沉重的翅膀,摇摇摆摆地逃命去了。母野兔像凯旋的将军似的,摇摇大耳朵,抖抖身上的尘土,目送着老鹰归去,又领着四只小兔嬉戏起来。猎人打了一辈子猎,没见过这种场面,这回算开眼了。他不忍心让这只母野兔和它的子女再死在枪口下,背起猎枪,两手空空地回到家里。
食物链中兔子无疑是处于下端的,因为是食草动物,而鹰是处于食物链顶端的肉食性鸟类,与兔子相比,他有着利爪钩喙、硕大的体形和强大的力量,每一样似乎都可以战胜兔子。但鹰还是会伤在兔子的脚下。鹰难道不知道兔子也有使出全身力气四脚蹬向鹰的肚皮的,俗语称之为兔子蹬鹰的招式吗?在与兔子多年的战争中,既然兔子学会了规避鹰的捕杀的种种办法,鹰也学会了识破兔子种种踪迹伪装的技能,则鹰不会不了解兔子也有蹬鹰的招式,但还是会有鹰着了兔子的道。这只能用一个理由来解释,那就是鹰对兔子没有足够的重视,那就是鹰的大意。
没有什么对手可以轻视,没有什么敌人可以大意应付,即使是鹰与兔子之间的悬殊力量对比。如果你对对手没有足够的重视,如果你大意应付敌人,你必然受到对手的“报复”,这个“报复”就是你要遭受到自己也意想不到的失败。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在总结自己成功的人生经验时说,小心驶得万年船,宁愿用一万个小心来预防失败,也不要一个不小心而成为失败者。这句话针对的是人生,自然也包括职场。在职场中,每个人要战胜竞争对手,都要有成吉思汗一般的小心谨慎,而不要像故事中的鹰那样对对手轻视大意。
张进是一名IT工作者,他进入现在的公司已经几年时间了。在这几年的时间中,张进工作勤勤恳恳,对公司的贡献也算比较大的,可是最近有件事情很让他头痛。公司有个主管跳槽走了,空出来一个位置,按照资历来说,这简直是小张的囊中之物,而且公司也明确宣布在主管空缺时间由张进代为执行一切。张进明白,公司是在犹豫,而公司的犹豫则是在于自己的同事小恽的竞争。
小恽比张进晚来公司两年,学历文凭也没有张进高,在平时的工作中,小恽总是会碰到许多自己难以解决的问题,而这时往往是张进手到擒来地帮助他解决。张进认为小恽是不足以做对手的,虽然公司现在在犹豫,最终还是会把主管的位子交给自己。
可是到最后,出乎张进意料的是,公司主管的位置却任命给了小恽。张进自然郁闷透顶,经过多方打听,他才知道,原来在近几次的重要任务中,小恽表现十分出色,获得了老板的赏识,而且他虽然学历不如自己,但却一直利用业务时间充电,善于把学到的新知识和技能运用到工作中去,这一点也深得老板心意,所以最终先自己一步。
明白以后,张进真是后悔,如果自己在最近的工作中好好表现,凭自己的才能,小恽未必会超过自己,如果自己及时地与老板沟通,说明一下自己最近的充电计划,则老板也不会将天平完全倾斜到小恽一边。千错万错,都错在自己当初太不将小恽放在眼里了。
张进再后悔也已经晚了,世上没有卖后悔药的地方,而只有亡羊补牢的现实。要战胜对手,重视对手永远是必要的,但这还不是全部。你重视对手,但你并不能阻止对手优秀起来,所以你要将自己打造得更加完美,你才能有战胜对手的机会。从另一个意义上说,将自己打造完美就是对对手的最大重视。
有一个刚满80周岁的老太太,她的父亲早逝,丈夫多年来一直有婚外恋情的传言。大儿子从小就被人说笨,长大了又不英俊,好容易娶上个漂亮媳妇,她还年纪轻轻车祸身亡。两个孙子年纪不大却样样不让人省心,尤其是小的那个,刚成年就迫不及待去泡脱衣舞夜店。而她自己,从26岁开始参加工作,一份工作一做50多年。每日工作内容不外乎穿戴整齐东奔西走,摆出精美的pose供人拍照,闪光灯闪了她的左脸,尚要送上右脸兼附赠亲切微笑。这样辛苦,却永世没有可能升职加薪,并且再累也不能辞职——这个老太太就是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
在外人眼里英国女王是个幸福终身的职业,她的工作无非是挥挥手,乘坐独享的飞机,和政要们见面聊聊天,为船舶下水、商场开张剪个彩,隔三差五再在自家豪华的客厅里开个派对,既不用发表什么会招致危险的政治言论,也不用费心思去分析股价涨跌,招待客人还不用自己烤甜点!她是全世界握手次数最多的人,有16个国家视她为国家元首。英国所有鱼类,甚至泰晤士河上的88只小天鹅都归她管。有人把她当作心中的信仰,有人见到她就热泪盈眶。这样的职业生活还不幸福吗?事实完全不是这样。
英国女王虽然从理论上说可以解散议会,弹劾她不喜欢的首相,但如果她这样做,便会引发难以想像的重大危机,所以她实际上没有实权。没有实权的女王其主要工作是代表英国的形象去不停地见人和被见,并且力保让那些人愉快地感到自己十分特殊,这是一个类似公关型的职业,然而要做好这样的公关却并不容易。幸运的是,伊丽莎白二世有她的一套高超的专业技巧,她能算准时间,在恰当的时刻转向镜头,那一刻她的身后总有挥舞着旗帜的欢乐人群作为背景。也正因为此,出现在大众视野中的伊丽莎白二世始终是一位美丽而有修养的、具备高贵气质与平易亲和力的老太太,她似乎拥有不可动摇的正面形象。但伊丽莎白二世做到这些并不容易,作为一个能够成功胜任这一特殊职业的人,伊丽莎白二世是在完美的训练中成长起来的。
拿最寻常的讲话来说,伊丽莎白二世说的英文是英国皇室惯有的模糊母音的牛津腔,如何挑选恰当的用词只是起步,语调、表情乃至说话时保持上唇不动的优雅姿态等,全部都是必需的,即使是一句打招呼的话语就要练上几个月。而万一不小心吐出不够文雅的话,简直等同于自取其辱。历史、法律等课程排得满满当当,外语通晓三、四门才勉强合格,而就算手不能画,嘴不能唱,起码也要懂得区分名作与赝品,不然就会落下粗俗的坏名声。正是这些完美的教育塑造了一位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伊丽莎白二世,她不仅能流利地讲法语、西班牙语和德语,拥有品味不俗的音乐鉴赏能力,甚至还会修理摩托车!可以说,是对自己要求的完美最终让伊丽莎白二世完全胜任了英国女王的职业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