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30000000004

第4章 你的态度还好吗(3)

我们也会发现,有人日理万机,但他们会拒绝出席那些无关紧要的应酬,也能够通过判断,从一大堆需要花心思处理的事务中,挑出最具价值的几项,而把大部分时间投注在其中。他们往往拥有既定的目标,并且预先设定达到目标所需的时间,而在说话时,也能一针见血地戳破重点,选择恰当的时机说出结论。

“忙要忙到点子上”。在现如今瞬息万变的社会中,效率是职业人士创造卓越的关键因素。成功最大的分野在于工作的高效,在有限的时间内创造高效益,而不在于工作的数量多少。

如今企业老板提倡最优化原理,就是以最少的消耗在最短的时间内创造最优秀的业绩。职业人士想尽办法为公司创造利润,这样不仅给公司带来了好处,更重要的是提升了自身的价值。

企业员工如果只是为了忙而忙,这样只能把企业推向低效恶性循环的深渊。所以企业的员工应该改变“瞎忙症”,每个人都要学会有意识地把自己的工作安排细化,要求自己在规定的时间完成规定任务,把关注形式转变到关注结果和过程上来。一个健康的人走路虽大步流星,但绝不气喘吁吁;一条正常的流水线人人专注,各负其责,绝对有条不紊;一家企业要想获得长足发展,也要依靠每名员工卓有成效地“忙”。

“找”:总是绞尽脑汁找借口,而不是千方百计找方法

拿破仑·希尔说:“找借口掩饰失败,和懒惰的习惯一样古老,而且是成功的致命伤!那为什么人们还乐此不疲?答案很明显:这些借口是他们自己创造的!”

在工作中,我们常常会听到这样或者那样的借口:

“我不是搞这个的,这项工作我完成不了!”

“这不是我的职责范围,你应该找别人!”

“他们做决定时根本不听我说的,所以这个不应当是我的责任。”

“我从没受过适当的培训来干这项工作。”

……

在工作中,我们总能找到形形色色的借口的为自己开脱,只要能找借口,就毫不犹豫地去找。这种借口带来的唯一“好处”,就是让你不断地为自己去寻找借口,长此以往,你可能就会形成一种寻找借口的习惯,任由借口牵着你的鼻子走。这种习惯具有很大的破坏性,它使人丧失进取心,让自己松懈、退缩甚至放弃,在这种习惯的作用下,即使是做出了不好的事,你也会认为是理所当然。一旦养成找借口的习惯,你的工作就会拖拖拉拉,没有效率,做起事来就往往不诚实,这样的人不可能是好员工,他们也不可能有完美的成功人生。

 福特汽车的创始人亨利·福特,在制造著名的V-8汽车时,他明确指出要造一个内附8个汽缸的引擎,并指示手下的工程师们马上着手设计。

但其中一个工程师却认为,要在一个引擎中装设8个汽缸是根本不可能的。他对福特说:“天啊,这种计简直是天方夜谭!以我多年的经验来判断,这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我愿意和您打赌,如果谁能设计出来,我宁愿放弃一年的薪水。”

福特先生笑着答应了他的赌约。他坚信自己的设想:“尽管现在世界上还没有这种车,但无论如何,我想只要多搜集一些资讯,并把它们的长处广泛地加以分析和改进,是完全可以设计和生产出来的。”

后来,其他工程师通过对全世界范围的汽车引擎资料的搜集、整理和精心设计,结果奇迹出现了,不但成功设计出8个汽缸的引擎,而且还正式生产出来了。

那个工程师对福特先生说:“我愿意履行自己的赌约,放弃一年的薪水。”

此时,福特先生严肃地对他说:“不用了,你可以领走你的薪水,但看来你并不适合在福特公司工作了。”

那个工程师在其他方面的表现很不错,但他却仅仅凭借自己现有的知识和经验就妄下结论,而不是去积极主动地广泛搜集相关资讯。不去寻找方法,只是一味地寻找借口。只找借口不找方法的人是很难取得事业上的成功的。因为一个人总是千方百计为自己的工作找借口,自然就会对工作疏于努力,也不会去自省,不去想办法去争取成功,这样的人自然会一事无成。现在的老板都是很精明的,有谁愿意要一个时时刻刻找借口的员工呢?说到底,一个善于找借口的员工往往会因为糊弄自己的工作而“糊弄”了自己。

IBM总裁老托马斯·沃森说:“人们如此善于找借口,却无法将工作做好,的确是一件非常奇怪的事。如果那些一天到晚想着如何欺瞒的人,能将这些精力及创意一半用到正途上,他们就有可能取得巨大的成就。”而真正优秀和伟大的人,从来都是不找任何借口,积极寻找问题补救方法的人。

1954年7月,周恩来总理出席日内瓦会议。7月21日下午是最后宣言通过的日子,周总理嘱咐当时的新华社记者下午不必去开会了,就在别墅里拿着最后宣言的初稿等通知,每通过一段就交给电台向北京发一段,会议对初稿有什么修改,就即改即发,等全文发完,就大功告成了。 

记者听从总理安排,每等来一个电话,就改正一段,然后用剪刀剪下来送往电台。由于记者的办公桌靠窗,原稿又打在极薄的纸张上,被剪成一段一段的原稿有的被风吹走了,记者没注意,以致发回北京的电文比别的通讯社发的少了好几段。

当发现这个问题时,《人民日报》已经印了24万份。总理知道后,非常生气,发了很大的火。可是当记者怀着极其惶恐的、等着挨批评的心情赶到时,总理只是淡淡地说:“你来了,我气也生过了,火也发过了,不想再说什么了。你到机要室去看看我给中央的电报,然后赶快补救,北京还等着呢。”在向中央亲笔写的电报里,总理一个字也没提到记者,只说他自己“应负失职之责,请中央给予处分”。

周总理对工作认真,不找借口并且敢于负责,在二十多年的总理生涯中,在众多国际国内大事中扮演了很多重要的角色,处理了很多棘手的问题。

借口是惯性思维。许多找借口的人,在享受了借口带来的短暂快乐后,起初有点自责,可是,重复的次数一多,也就变得无所谓了,原本有点良知的心变得越来越麻木不仁。也许,借口所说的原因,正是自己不能成功的真正原因吧。

一个人,可以找到很多借口为自己的失败开脱,并且互相感染和影响,这极大地阻碍着他们正常潜能的发挥,使许多人未老先衰,丧失斗志,消极处世。对于这些人来说,借口已经“吃掉”了他们做事的希望,这些借口也形成一个个台阶,让他们顺着台阶自然而然地走进无法翻身的无底深渊。

“靠”:一遇到问题就找上司,把猴子成功地转移到上司背

“嘿!老板,你应该做出决定了吧? ”

“你什么时候要解决这件事情?”

“我们什么时候做出决定?”

“我们什么时候要采取行动? ”

“你什么时候才能定夺?”

……

这是在工作中,员工之间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员工在工作中一旦遇到难于解决的问题或不知道如何解决的问题时,心里第一个想到的是“上司比我有经验、有能力,他一定知道遇到此类事情应该怎么样去处理”、“这些问题在我们看来是不知如何下手的大难题,可在上司那里就是小意思了,上司一定有处理此类问题的丰富经验”、“与其我自己在这瞎琢磨,还不如报告上司”,趋利避害是人的天性,在遭遇问题时,能推就推、能靠人就靠是大多数人的想法。北京世贸天下国际贸易有限公司董事长、菲律宾人李昂多就曾遭遇到这样的困扰。

那是李昂多在担任ABB的亚洲区总裁期间,刚开始时,李昂多要求员工当他不在公司时,一旦公司有重大事情一定要给他打电话。结果,无论大事、小事,员工总给他打电话,电话声此起彼伏,让他不但没有办法好好休息,也没有办法静下心来去思考公司的战略规划。

李昂多发现,公司总有一些员工自己从来不动脑去解决任何问题,而是事无巨细地向自己回报。无奈之下,他只好将“电话制度”取消了。

这个案例所要说明的事实在各个企业都很普遍,下面还有一个例子。

某日,主管走进办公室时,一位下属向这位主管打招呼并说:“早上好,主管!我们遇到一个问题。你看看……”得知事件的由来后,这位主管又再次处身于一个熟悉的处境——他成为问题的知情人,他有责任处理这事件,但他却没有足够的资料为下属即时做决定。最后,他回答:“十分高兴,你让我得知这件事情。但我现在赶着处理另一件事务。让我想想。想到方法后,我将会通知你。”而下属呢,为了确保主管不会忘记这件事,以后他会将头探进主管办公室,欢快地询问道:“怎么样了?”。

威廉·安肯三世和唐纳德· L·沃斯曾在《哈佛商业评论》上撰文,以“在背上的猴子”的隐喻来分析刚刚描述的事件。主管与下属碰面前,这只“猴子”伏在下属的背上,但两人相谈后,下属成功地让背上的猴子跳到主管的背上。猴子会一直伏在主管的背上,直至主管将它交回所属的拥有者。员工们这样做的结果是,使上司承担了两件原为下属应有的职责:第一,他被下属分派了工作;第二,他被该下属监督,需向下属报告事情进度。因此,他便无言地认同了比他的下属还低的职位,而那些用以处理这只猴子的时间被称为“部属占用的时间”。

公司里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特定的职责,员工自己不主动地去解决问题而是去找上司,就是把原本属于自己的工作责任推到了上司身上。因此,这就导致一种在企业常见的现象,那就是上司们总是没有足够的时间应付工作,但他们的下属却没有足够的工作。企业就像一个高速运转的机器,而每位员工和上司、老板就像是各司其职的零部件,一个零部件超负荷运转,而一些零部件却发挥不了它的实质性作用,这样势必会影响整台机器的运转。更为不幸的是,这些“不动脑筋、懒惰懈怠”的员工,因为影响到了企业的整体运营,也将面临着被淘汰和替代的命运。

其实,在工作中抱有这种工作态度的员工,无论在哪个企业里、什么岗位上都只能创造平庸的业绩,因为他没有积极地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地去寻求问题的解决之道。而“把困难留给自己,把结果带给老板的人”才能赢得老板的赏识,也才能为自己赢得机遇。下面案例中的赵蕊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

赵蕊是一名设计师,供职的是一家大型建筑设计公司。该公司要求设计既要考虑到顾客的要求,也要考虑到施工方的能力,还要考虑到设计者的个性。同时,赵蕊的老总要求自己对自己的作品负责,不要把问题推给任何人。

做设计师,常常要跑工场、看现场,还要为不同的老板修改工程细节,异常辛苦,但赵蕊仍主动地去做,毫无怨言。虽然是设计部唯一一名女性,但她从不因此逃避强体力的工作,该爬楼梯就爬他个25层,该到野外就勇往直前,该去地下车库也是二话不说。

能得到老板的信任,可以自由地实现自己的设计理念,这使赵蕊不但不感到委屈,反而挺自豪。有一次,赵蕊要为一名客户做一个可行性的设计方案,时间只有三天,客户的要求很挑剔。

接到任务后,赵蕊看完现场,就开始工作了。三天时间里,她都在一种异常兴奋的状态下度过。她食不甘味,寝不安枕,满脑子都想着如何把这个方案弄好。她到处查资料,虚心向别人请教。

三天后,她带着布满血丝的眼睛把设计方案交给了客户,得到了客户的肯定。客户当着老板的面称赞了赵蕊,说她表现很卓越,设计水平一流。

后来老板对赵蕊说:“我知道这次的任务很有难度,本来我想着如果你不能完成,就要把你辞掉,但是你做到了。”

工作中遇到林林总总的问题时,不要幻想逃避,不要依赖他人的意见,要敢于作出自己的判断。对于自己能够判断,而又是本职范围内的事情,大胆地去拿主意,不必全部禀明老板,更不要事事都等着靠上司替自己解决。否则,只会显得你工作无能,也显得老板领导无方。

每一名员工都应该具备主动解决问题的意识,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去应对工作中随时出现的任何问题。这样你才是一个受老板赏识受企业欢迎的人。

同类推荐
  • 名人的做人智慧

    名人的做人智慧

    做人是一生的修炼,学会做人,可让我们在路途中的风景更加惹人留恋。而读名人的故事就是探求人生,探求名人、伟人是如何成长、如何学习、如何生活,以什么样的感情和态度来直面人生的风雨。他们崇高的理想及不平凡的经历时时鞭策着后人不断前进。
  • 为人处世小忠告

    为人处世小忠告

    觉时自悟,迷时听人。俗话说,听得别人一时劝,换来一生都平安。生活需要不断的感悟,人生需要接受他人的忠告,特别是在一个人困惑或者迷茫的时候。悟则进,不悟则退。但是,悟需要一定的知识、经历、时间和领悟。不是说悟就能够悟的,有的人可能一辈子都不能悟透人生。那么在一个人不能悟透人生的时候,尤其是一个人的感情陷入痛苦的泥潭而不能自拔时,更应该倾听一些智慧人士的忠告。
  • 8种成功个性

    8种成功个性

    你知道哪8种个性可以帮助你获得成功么?你知道你具备了哪几种么?你想获得成功么?这本书将要告诉你。
  • 别随情绪做傻事

    别随情绪做傻事

    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工作压力越来越大,人们面临的问题也越来越多,伴随这些问题,人们会产生欢乐、悲愁、痛快、难过、焦虑、不安、舒适、压抑等五花八门的情绪,这些情绪经常给我们造成困惑和迷茫。如果我们不能足够重视它们,就很可能会失去自我,让情绪左右我们的人生。《别随情绪做傻事》列举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各种情绪,列举生动例子来说明其表现,正本溯源探讨了产生情绪的各种原因,让我们更清楚应该怎样面对不良情绪。此外,《别随情绪做傻事》依据心理学书籍给读者详细介绍了应对不良情绪的最实用、最有效的方法。方法简单实用,人们只要稍加注意可以很快掌握这些方法,并得心应手地运用到生活中。
热门推荐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末世之种田好难

    末世之种田好难

    这是一个科技拯救世界的故事。这是一个不知道男主是拯救世界的过程中顺便拯救了女主,还是拯救女主的过程中顺便拯救了世界的故事。其实,这是一个女主拯救了世界而她一直不知道的故事。
  • 婚外遇

    婚外遇

    激情过后,大脑有些晕眩,混沌到无力睁开眼眸。他将头埋在她的颈间,闷声低笑,“缺氧了。”她陪笑,可是笑意却无法达到眼底。直到此时,她才从心底涌起罪恶。“酒醒了吗?”他仍是很温柔地问。“嗯。”对,酒,就是酒!可是现在,怎样后悔都来不及了。她的心里有些恐慌,手脚冰凉,可是面上仍然平静。他支起一只胳……
  • 恋上炫舞王子

    恋上炫舞王子

    一个是斯文温暖活力无限的快乐男生,一个是网上耐心照顾并和她分享心事的炫舞老公,一个是出身显赫的知名企业富二代,一个是舞姿超炫魅力迷人的街舞社长。他们逐一出现在林小莫的生命里,伴着她哭她笑她难过她幸福。直到最后的最后,林小莫才终于知道,这些所谓的“他们”,只是真心对她好、一心等待她的,那个唯一的他。命运百般阻挠,现实千般坎坷,他们是否可以在一次次如火如冰的碰撞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夙歌

    夙歌

    人前,她是随性淡然、嘴角永远挂着和煦微笑的医女。人后,她是叱咤风云、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超级强者。当年的她懵懂无知,被父亲教唆成一个心狠手辣、妄作胡为的二世祖。凡事太尽,缘分势必早尽。本该在宠溺中的长大少女不得不成长在遍地毒虫猛兽的热带雨林,甚至为了活下去而筹谋怎么杀掉一个宗师——这需要的不仅仅是狠辣,更需要的是蚍蜉撼树的勇气……也许,连她自己都不知道,在将来的某一天,她,会站在这世界的顶端,俯视和打破这些令普通人望而生畏的规则!她,就是王夙!
  • 明清帝王文治武功全记录

    明清帝王文治武功全记录

    《明清帝王:文治武功全纪录》汇集了从明到清28位皇帝的小传,涵盖了他们的人生轨迹、朝廷政务、后宫生活及得位根由、身死原因,截取他们生平中最得意之事、最失意之事、最痛心之事,历数品评他们的千秋功过,层层揭开他们的身后留下的谜团,以史实为依据,兼涉轶闻、生活。因而,具有史料-陛、知识性、趣味性、可读性。明清帝王的贤愚仁暴、国运的兴衰更迭、政治的清浊荣枯、民生的安乐艰辛,都能给后世以镜鉴。今天我们品读历史,钩沉帝王的史迹,传述他们的轶闻,小而言之,于今之借鉴、增知、休闲,不无裨益;大而言之,个人的修养成长,家庭的维系安顿,处世的进退取予,行事的韬略谋断,也都可以从中受到启迪!
  • 猜谜俱乐部(超级智商训练营)

    猜谜俱乐部(超级智商训练营)

    本书适合3至8岁!用谜语对游戏,父母问孩子答,这样可以提高孩子的动脑能力。本书图文并茂,内容丰富,是小朋友的谜语。看到最后,一切才恍然大悟,掩卷顿思,意犹未尽。独特的视角,零距离的进入青少年的内心世界;独特的编排体例,符合青少年的心理阅读习惯。
  • 爱情到处流传

    爱情到处流传

    “母亲”和“四婶子”围绕“父亲”有了一场较量,这场较量,表面不动声色,暗里波涛汹涌,这是一种太沉重的平和,作为悲哀的胜利者,“母亲”耗尽一生的力气。“父亲”的文化和“四婶子”的风姿是很协调的,是很靠谱的一种互相吸引。“母亲”“危”中不用费尽心思寻“机”,需要做的只是在游离着的爱情逼迫自己时告知:我们都是被绑缚的女人,女人何苦为难女人。“母亲”和“四婶子”都是刚强,隐忍的,“母亲”继续苦心经营着这份爱情,“四婶子”用终生逃离的方式也在远远守卫着自己的爱情。
  • 神秘现象(自然瞭望书坊)

    神秘现象(自然瞭望书坊)

    每一朵花,都是一个春天,盛开馥郁芬芳;每一粒沙,都是一个世界,搭建小小天堂;每一颗心,都是一盏灯光,把地球村点亮!借助图书为你的生活添一丝色彩。大自然美丽而神奇,无论是广阔的天空,还是浩瀚的海洋,无论是遥远的地球两极,还足近在身边熟悉的土地,总有那么一些现代科学努力探索却又无法清楚解释的未知事物和神秘现象。这些扑朔迷离的谜团既令人惊奇,又引人深思,勾起人们探索的兴致。
  • 指掌

    指掌

    古小顺,一个普通的少年,然而在偶遇神秘的大猫和老乞丐后,他的人生彻底改变了,从一个蝼蚁,渐渐的步入强者之途,蛹变过后的古小顺,将去追寻着身上的谜题!倾城佳人,心系与他,生死兄弟,追随着他,然而在这情与义之间必须做出决择的时候,他又该如何是好?真相的背后,少年郎是否能承受的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