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主讲师说:“凡事马上行动,立刻行动,你的人生才会不一样。”
这个培训师想要告诉我们的就是:要勇于采取行动,只有行动才能改变人生。著名的畅销书作家奥狄·曼格诺也曾说过:“一张地图,无论多精细,都不可能使你在地面上移动一步。我们的计划再科学,还需要我们毫不迟疑坚定地去执行才可奏效。”在制订一个明确的计划之后,关键是要落实在行动上,否则你到死都会像以前那样将工作无休止地拖延下去。所以,当你有冲动要把计划付诸行动时,不要轻易放弃,一定要行动。因为唯有行动才有可能成功,只会空想的人终将一事无成。想到了就做,做到结束为止。
在职场中,遇到问题不敢去采取行动改变现状的员工比比皆是。这样的员工有一种懈怠的心理,觉得别人没有行动自己也就不用太着急,反正公司出现的问题也不是自己一个人的责任。如果企业的每一个员工都这么想,那么企业的问题就将无法得到解决。下面就有一个这样的案例。
有一家大型贸易公司正好赶上周期性的贸易淡季。从年初到7月份,其贸易额连续下降了十几个百分点,业务员们都变得动力不足,老板想了很多激励办法,效果都不佳。公司终日陷在现金流危机之中,老板每天都愁眉不展。
8月底,公司举办了一次国际性的大型贸易促销会,老板希望对公司有所帮助,但这也是一场更艰巨的挑战——如果在这次贸易促销会上不能签几个“救命”的大订单,公司到年末恐怕要面临破产的危机。
在促销会开幕前两天,老板决定在全公司开一次“动员大会”,做最后的动员。在“动员大会”临近结尾的时候,老板请在座的经理和业务员们全都站起来,寻找一下,看自己的坐椅下有什么东西。
于是,每个人都非常惊奇地在自己的椅子下面发现了一枚硬币。在大家惊讶过后,这位老板对大家公布了一个出乎意料的统计结果——在场的每个人至少都捡到了一枚硬币,最多的,甚至拿到了100美元。这时,老板说:“这些钱都归你们,但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大家面面相觑,没有人能猜出为什么,全场的人都在窃窃私语,摸不着头脑。最后,老板严肃地说:“我只想告诉大家一件事——坐着不动是永远也赚不到钱的,我需要你们擦亮眼睛,去发现隐藏在你们身边的商机!”
这家大型贸易公司的业绩下滑的一个很明显的原因就是员工坐着不动,只想不做。硬币虽然在椅子下面,弯腰就能看到,但这些员工习惯了坐着不动。因此只想不做,坐着不动是永远也赚不到钱的。
为一件事烦恼可能会花几天的时间,而行动起来解决它也许几分钟就够了。与其只想不做,不如积极地采取行动改善。事实证明,只有主动地思考和行动才能有效地解决问题,也才能为自己赢得更广阔的发展舞台。
曾有一位负责一个大规模的零售部门的经理人员苦恼地去见史华兹博士。
他很苦恼地说道:“我怕会失去工作了。我有预感我很快就会离开这家公司。”
“为什么呢?”
“因为统计资料对我不利。我这个部门的销售业绩比去年降低了7%,这实在很糟糕,特别是全公司的总销售额增加了6%。而最近我也做了许多错误的决策,商品部经理好几次把我叫去,责备我跟不上公司的进展。”
“我从未有过这样的光景。”他继续说,“我已经丧失了掌握局面的能力,我的助理也感觉出来了。其他的主管觉察到我正在走下坡路,好像一个快淹死的人,这一群旁观者站在一边等着看我一点一点没顶。”
这位经理不停地陈述种种困局。最后史华兹博士打断他的话问道:“你采取了什么措施?你有没有努力去改善呢?”
“我希望会有转机,可我猜我已经无能为力了。”
“只是希望就够了吗?”史华兹博士停了一下,没等他回答又接着问:“为什么不采取行动来支持你的希望呢?”
“我应该怎么做呢?”他说。
“有两种行动似乎可行。第一,今天下午就想办法将那些销售数字提高。这是必须采取的措施。你的营业额下降一定有原因,把原因找出来。你可能需要来一次廉价大清仓,好买进一些新颖的货色,或者重新布置柜台的陈列,你的销售员可能也需要更多的热忱。我并不能准确指出提高营业额的方法,但是总会有方法的。最好能私下与你的商品部经理商谈。他也许正打算把你开除,但假如你告诉他你的构想,并征求他的忠告,他一定会给你一些时间去进行。只要他们知道你能找出解决之道,他们是不会做划不来的事换掉你的。”
史华兹博士继续说:“还要使你的助理打起精神,你自己也不能再像个快淹死的人,要让你四周的人都知道你还活得好好的。”
这时他的眼神又露出勇气。
然后他问道:“你刚才说有两项行动,第二项是什么呢?”
“第二项行动是为了保险起见,去留意更好的工作机会。我并不认为在你采取肯定的改善行动,提升销售额后,工作还会不保。但是骑驴找马,比失业了再找工作容易十倍。”
没过多久,这位一度遭受挫折的经理打电话给史华兹博士。
“我们上次谈过以后,我就努力去改变。最重要的步骤就是改变我的销售员。我以前都是一周开一次会,现在是每天早上开一次,我真的使他们又充满了干劲,大概是看我有心改革,他们也愿意更努力。
“成果当然也出现了。我们上周的营业额比去年高很多,而且比所有其他部门的平均业绩也好很多。”
“喔,顺便提一下,”他继续说,“还有个好消息,我们谈过以后,我就得到两个工作机会。当然我很高兴,但我都回绝了,因为这里的一切又变得十分美好。”
现实中“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不在少数。行动能使人走向成功,似乎人人都知道,但当人们面对现实时,往往会犹豫不决,畏缩不前。这种恐惧的心理会摧毁我们的自信,关闭我们的潜能,束缚我们的手脚。许多事情的难度,都由于我们的犹豫和摇摆加大了。事情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难,只要我们马上去做,就可能产生出乎意料的结果。
2004年夏天,杰克·韦尔奇在北京与中国工商界精英对话中写下了一句经典名言。当时,有一位中国企业家问:“我们大家知道的都差不多,但为什么我们与你们的差距却那么大?”杰克·韦尔奇一字一句地回答道:“你们知道了,但是我们做到了。”英国文学家、历史学家狄斯累利曾经说过:“行动不一定就带来快乐,但没有行动则肯定没有快乐。”
的确,当我们在工作中遇到问题,内心产生恐惧时,唯有行动是最好的解决方法。只想不做,只能使你贻误时机,与成功擦肩而过。所以,优秀的员工要想彻底地解决问题,要想做出业绩,就要消除懈怠,敢想更要敢去做,拿出自己的实际行动。
“忙”:每天都有忙不完的事,但却忙不到点子上
在企业里,我们经常看到一群“蚂蚁型”的员工,他们天天加班加点,夜以继日,甚至没有星期天、没有节假日地忙碌工作。但是他们的忙碌却没有为企业创造出任何价值。不信,看看下面这个故事。
有一个人要在客厅里钉一幅油画,请邻居来帮忙。油画已经在墙上扶好,正准备钉钉子,邻居说:“这样不好,最好钉两个木块,把画挂在上面。”这个人觉得邻居的意见有道理,就请他帮着去找木块。木块很快找来了。正要钉,邻居说:“等一等,木块有点大,最好能锯掉一点。”于是便四处去找锯子。找来锯子,才锯了两下,邻居又说:“不行,这锯子太钝了,该磨一磨。”这个人家里正好有一把锉刀,就把锉刀拿来了,却又发现锉刀没有把柄。为了给锉刀安装把柄,这个人去附近的一个灌木丛里寻找小树。要砍下小树时,他又发现他的那把锈迹斑斑的斧头实在不能用了。他又找来磨刀石磨斧头,可以为了固定住磨刀石,必须得制作几根固定磨刀石的木条。为此他又去寻找一位木匠。然而,这一走,就再也没见他回来。下午邻居再见到他的时候,他正在街上,帮助木匠从五金用品商店里往外抬一台笨重的电锯。
挂一幅字画,但由于盲目行动,毫无计划,故事中的这个人把时间都花在做无用功上:找锯子、找锉刀、找斧头等。看似忙忙碌碌,最后却发现与结果背道而驰。许多效率低下,工作不出成果的人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他们往往盲目行动,毫无计划,看上去总是埋头在解决一些当务之急,然而实际上却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浪费在一些无用的事情上。
在很多人的工作中,也许都有过工作越忙越乱,解决了旧问题,又产生了新故障,在一团忙乱中造成了新的工作错误之类的经历。结果是,轻则自己不得不手忙脚乱地改错,浪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重则返工检讨,给公司造成经济损失或形象损失。
在一家大公司工作的小文一下班就向母亲诉苦,说自己每天从一上班就开始忙个不停,一会儿干这个,一会儿干那个,天天忙得晕头转向。一起进公司的同学兼同事小李虽然和自己是做同样的工作,看起来却总是从容不迫的样子。更让小文心理不平衡的是,到月底工作量一统计出来,自己还不如小李高。
职场中,充斥着这些像小文一样,忙而不出成效的忙碌员工,这些员工之所以忙是因为他们的能力有问题,上班时间忙不到点子上,瞎忙,忙而无序;更有甚者是他们的素质有问题,故意忙碌给老板看的。不管是哪一种,他们的忙碌都没能为企业创造价值,不仅如此他们的这种忙还造成了对企业资源的耗损。因为,努力不等于成功,忙碌不等于效率,用时间来堆积利润的时代早已经过时。只有有计划地忙,忙到点子上,才能忙出效率,忙出成绩。我们可以忙,但绝不能在盲目中忙碌。忙一定要有计划,知道每天都该做些什么,不把时间浪费在不该做的事情上。
《如何掌控你的时间与生活》一书的作者拉金说过:“一个人做事缺乏计划,就等于计划着失败。有些人每天早上预订好一天的工作,然后照此实行。他们是有效地利用时间的人。而那些平时毫无计划,靠遇事现打主意过日子的人,只有‘混乱’二字。”一个人要提高自己做事的目的性,忙于要事,就要养成善于规划的好习惯,避免眉毛胡子一把抓。
卡耐基认为,计划并不是对个人的一种束缚与管制,必须做什么或不应该做什么并不是由计划决定的,而是由我们必须面临的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所决定的。“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要高效做事,就要养成事前多制订计划的好习惯。
很多时候,忙碌都是白忙。因为盲目的忙碌,忘了工作细节,忘了工作创新,忘了工作圆满完成。因为无谓的忙碌,只记得应付工作任务,只记得要做上级安排的工作,只记得每天重复的程序。这样的忙碌是毫无意义的忙碌。
IBM公司的前总裁托马斯·沃森在回顾自己的职业生涯时说:“我的助手有一个非常好的习惯,这也是我一直没有替换他的主要原因。他有一本形影不离的工作日记,每天早晨,他都会把前一天写好的工作计划再翻看一遍,而在一天的工作结束后,他要对这一天的工作进行总结,同时把第二天的计划做出来。”
这是一个多么好的习惯。这个助手能得到沃森的欣赏就在于他是一个有计划的行动者,不盲目行动。有的人从早到晚嚷着自己忙得要命,各种球赛的电视转播他从不放过;电视连续剧成为他每天必点的“大菜”;虽然眼睛累得要死,却连广告也不肯放过;一整天都盯着电视荧屏大做白日梦,而且天天如此。如果真的没有节目可看,他们就懒懒地躺在床上,随手拿起报纸,从头到尾逐字阅读,研究那些与自己毫不相关的广告。光这两件事情就足够占满他们每天所有清醒的时间了,偏偏他们还有个习惯:只要一拿起电话便开始喋喋不休,不讲上一两个钟头绝不罢休。他们因为太“忙”而显出一副脸色苍白、憔悴不堪的样子,总是皱紧眉头抱怨道:“实在太忙了,真叫人吃不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