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丧邦。
——(中国)《论语》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中国谚语
如果在愤怒时说话,将会作出最出色的演讲,但却会令你终生感到悔恨。
——(美国)安布罗斯·比尔斯
会说话,幸福源源不绝
古人说:“口能吐玫瑰,也能吐蒺藜。”真正伤害人心的不是刀子,而是比刀子更厉害的东西——语言。通过一个人的谈吐,最能看出其学识和修养。善良智慧或者温厚博学的语言,能融冰化雪,排除障碍直抵对方心岸。
西谚有云:“愚笨的人,说想说的话;聪明的人,说该说的话。”表示人人应学会说该说的话,更重要的是,说话时不墨守成规,要随机应变,适时改变游戏规则,大原则不变,方法可以调整与改变,而且,有时要为自己和别人留下适当的弹性与空间,不要把话说死了。
俗话说,“逢人只说三分话,不可全抛一片心”。大智者老子也说:“讲话太多就会很麻烦,不如将一切深藏于心。”
老子告诉我们“美育可以市尊”,就是说美好的言谈可以为我们赢得尊重,这是千真万确的。在这里老子是从反面来告诫我们:话可美言,但不能多言,言多必失,还不如不言。
放眼世间,富有智慧的人都是善于克制自己的,他们说话做事谨慎小心,即使在睡觉的时候也怕梦话泄露内心的隐秘。舌头如同一头笼中野兽,如果不小心让它溜出来,就很难让它重新回到笼子里去。语言是心灵的信使,聪明人可以根据言辞来判断和品评他人。
贺敦是周朝的一名大将,立有大功,因为对朝廷赏赐不公心怀不满,便口出怨言,结果被权臣宇文护逼令自杀,临死时,他叫来儿子贺若弼说:“我因口舌而死,你不能不记住!”接着用锥子将贺若弼的舌头刺出血来,以此告诫他慎言少说。
一开始,贺若弼还能记住,经常以“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来提醒自己,遇事三缄其口。可随着他在隋朝功劳日大,地位日高,便把父亲的告诫忘到脑后去了。同父亲一样,他也因对朝廷封官不满而大发牢骚,被免去了官职;他不接受教训,反而怨言更多,于是被逮捕下狱。隋文帝斥责他道:“我用高颖、杨素为宰相,你在下面散布,说这两个人只配吃干饭,这是什么意思?”
由此可见,时时检点自己的言行对个人幸福是绝对必要的。布雷姆夫人在其《家》一书中说:“老天爷禁止我们说那些使人伤心痛肺的话,有些话语甚至比锋利的刀剑更伤人心;有些话语则使人一辈子都感到伤心痛肺。”
那些聪明和懂得自我克制的人总是避免心直口快、直言无忌,绝不以伤人感情为代价而逞一时口舌之快。
孔子说:“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即君子为人处世,总是行动在别人之前,语言在人之后。唯有如此,方可避开人生中诸多误区。
幸福顿悟:
“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亡身。”会说话是一门艺术,一种本事。拥有好口才,是一种千金不易的幸福。
舌灿莲花,让你和新朋友一见如故
用巧妙的三言两语,扫除跟初交者交谈时的拘束感和防卫心理,以活跃气氛,可谓成功交际的理想境界。
1988年10月,“文化大革命”中的风云人物陈伯达刑满释放不久,作家叶永烈去采访他。曾显赫一时而今刚度过18年铁窗生涯的陈伯达感到往事不堪回首:“公安部提审我,我作为犯人,不能不答复提问。对于采访,我可以不接待、不答复。”对于这位对自己不抱欢迎态度的采访对象,叶永烈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如何开场才能使他增添交谈兴致呢?一进门,叶永烈说了这样一番话:
“哈哈,还记得1958年那年,您到北京大学作报告,我当年就坐在学生席中。那时您还带来一个‘翻译’,把您说的闽南话翻译成普通话。我平生还是头一次见到中国人向中国人作报告,还要带个‘翻译’!”
多有趣的往事啊,陈伯达一听,不禁哈哈大笑起来,感到眼前这位不速之客很亲近,气氛一下子变得轻松起来。真是“柳暗花明又一村”,原先尴尬的采访终于能顺利地进行下去,叶永烈45万字的《陈伯达传》由此增添了不少第一手资料。
一个人爱不爱说话,关键看他的情绪状况是怎样的,有很多沉默寡言的人,就要注意引导,激发他的说话情绪。
有一年,在内地素有“巴蜀鬼才”之称的魏明伦到我国台湾做文化访问时,与闻名海内外的台湾奇才李敖相见。
李敖:欢迎魏先生,我是李敖。
许博允(音乐家,李、魏会面的牵线人):你们两位都是鬼才,这次会面,真可说是“鬼”撞“鬼”了,哈哈。
魏明伦:不敢当不敢当,李敖先生是大巫,我是小巫,今天是小巫见大巫。
李敖:巫山在四川,魏先生从四川来,大巫自当是魏先生。
这里,魏明伦既回应了许博允的打趣,又表达了自谦,可谓一举两得。而李敖的表现,出言也是相当俏皮,他以魏明伦来自四川的原因,谦称“大巫自当是魏先生”。这么一来,三人会谈的场景仿佛就在眼前,不由得使我们感受到一股春风拂面般的欢畅。而这,自然要归功于三人幽默风趣的谈吐。
生活中,我们要不断结交新朋友,而结交新朋友就离不开双方初见面时卓有成效的开场白。要使你的开场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以便双方进一步交往,就需要你记住几个要点:坦然自信,切忌自吹自擂,主次分明,俏皮风趣。
幸福顿悟:
无论是谁,如果具有跟初交者一见如故的能耐,他就会朋友遍天下,做事就会左右逢源。反之,他就会处处受阻,事业也就难以成功。
蛇打在七寸,话要说在点子
生活中,说话是有技巧的,不能攻击到对方的要害,就起不到什么作用。对于那些善于操纵说话技巧的人,在处理事情时不是与对方不停地周旋,而是抓住问题关键,一语击中要害。
历史上,齐景公曾滥施酷刑,砍了许多人的脚。名臣晏子总想劝劝他。
晏子家住在闹市附近,人声嘈杂,生活条件很不好。齐景公想另外给他盖个住宅,晏子没有同意,他说:“我先人久居此处,如果我因为不满意而更换新宅,不是太奢侈了吗?再说离市场近,买东西方便,还能直接了解到许多情况,不是挺好吗?”
齐景公问:“那么,你可知道现在市场上什么东西最贵,什么东西最便宜?”
晏子乘机说:“假脚最贵,鞋子便宜。”景公知道这是说他用酷刑之后,没脚的人要安假脚,鞋子便滞销而跌价了。从此,齐景公便不再滥用这种刑罚了。
有一次,某人得罪了齐景公,齐景公非常生气,命左右的人把他绑在大殿下,准备处以分尸的极刑,并且说谁胆敢劝阻,一律格杀勿论。
这时,晏子走过来,左手抓住犯人的脑袋,右手磨着刀,抬头问齐景公:“不知道古代圣明的君主肢解人时从哪个部位开始下刀?”
齐景公知道晏子是用古代贤明的君主来劝说自己不要滥杀无辜,便饶了那人。
可见,谈话中抓住问题的关键,引起对方注意是最重要的。许多时候,说多了会让人厌烦,有时候这种厌烦就会转变为疑惑。
汉代时,丞相萧何曾向汉高祖刘邦请求将上林苑中的大片空地让给老百姓耕种。
上林苑是为皇帝游玩、嬉戏、打猎、消遣的园林。刘邦一听萧丞相居然要缩减自己的园林,不禁勃然大怒,认为萧何一定是接受了老百姓的大量钱财,才这样为他们说话办事的。于是下令把萧何逮捕入狱,同时审查治罪。当时的法官廷尉为讨好皇上,只要皇上认定某人有罪,廷尉官不惜用大刑使犯人服罪。
就在这紧要关头,旁边一位侍卫官上前劝告刘邦说:“陛下还记得原来与项羽抗争以及后来铲除叛军的时候吗?那几年,皇上在外亲自带兵讨伐,只有丞相一个人驻守关中,关中的百姓非常拥戴丞相,假如丞相稍有利己之心,那么关中之地早不是陛下的了。您认为,丞相会在一个可谋大利的情况下而不谋,反而会贪占百姓和商人的一点小利吗?”
刘邦有所领悟,惭愧之余,便下令赦免萧何。话不在多,只要击中要害,足以事半功倍,收取成效。
幸福顿悟:
蛇要打在七寸,话要说在点子,这一点如果发挥得恰到好处,就能助你成就事业。
赞美如花,让别人的心坎也绽放芬芳
一个春天的中午,安妮和爸爸在郊区公园散步。在那儿,安妮看见一个很滑稽的老太太。天气那么暖和,她却紧裹着一件厚厚的羊绒大衣,脖子上围着一条毛皮围巾,仿佛天上正下着鹅毛大雪。安妮轻轻地拽了一下爸爸的胳膊说:“爸爸,你看那位老太太的样子多可笑呀。”
当时爸爸的表情显得特别的严肃。他沉默了一会儿说:“安妮,我突然发现你缺少一种本领,你不会赞美和欣赏别人。这证明你在与别人的交往中少了一份真诚和友善。”
爸爸接着说:“那位老太太穿着大衣,围着围巾,也许是生病初愈,身体还不太舒服。但你看她的表情,她注视着树枝上一朵清香、漂亮的丁香花,表情是那么的生动,你不认为很可爱吗?她渴望春天,喜欢美好的大自然。我觉得这老太太令人感动!”
这时,安妮仔细地看了一下,那位老太太确实像爸爸说的那样,眼睛中闪动着某种渴望,荡漾在她脸上的笑容掩饰不住她内心的喜悦。
爸爸领着安妮走到那位老太太面前,微笑着说:“夫人,您欣赏春天时的神情真的令人感动,您使这春天变得更美好了!”
那位老太太似乎很激动:“谢谢,谢谢您!先生。”她说着,便从提包里取出一小袋甜饼递给了安妮:“你真漂亮……”
事后,爸爸对安妮说:“一定要学会真诚地赞美、欣赏别人,因为每个人都有值得我们欣赏的优点。当你这样做了,你就会获得很多的朋友。”
赞美,是一种最低成本、最高回报的人际交往法宝。英国大文豪莎士比亚说:“赞美,即是我的薪俸。”
日本东京国民素质研究会深刻总结了日本战后迅速发展的原因,归纳为:“我们日本国民的一大优点是,对外人不停地鞠躬,不停地说好话。可以说,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善于赞美别人是日本走向世界的一个重要原因。”
乍看一下,他们的结论有一些令人不可思议;仔细一想,其实这里面有着很深刻的道理。善于鞠躬,善于赞美别人的民族首先很谦虚,他们有自知之明;再者他们不嫉妒别人,能清楚地认识到别人的长处;这就决定了他们最后能善于学习,扬长避短,从而不断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