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8300000051

第51章 掌握说话办事的分寸是一门艺术(1)

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丧邦。

——(中国)《论语》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中国谚语

如果在愤怒时说话,将会作出最出色的演讲,但却会令你终生感到悔恨。

——(美国)安布罗斯·比尔斯

会说话,幸福源源不绝

古人说:“口能吐玫瑰,也能吐蒺藜。”真正伤害人心的不是刀子,而是比刀子更厉害的东西——语言。通过一个人的谈吐,最能看出其学识和修养。善良智慧或者温厚博学的语言,能融冰化雪,排除障碍直抵对方心岸。

西谚有云:“愚笨的人,说想说的话;聪明的人,说该说的话。”表示人人应学会说该说的话,更重要的是,说话时不墨守成规,要随机应变,适时改变游戏规则,大原则不变,方法可以调整与改变,而且,有时要为自己和别人留下适当的弹性与空间,不要把话说死了。

俗话说,“逢人只说三分话,不可全抛一片心”。大智者老子也说:“讲话太多就会很麻烦,不如将一切深藏于心。”

老子告诉我们“美育可以市尊”,就是说美好的言谈可以为我们赢得尊重,这是千真万确的。在这里老子是从反面来告诫我们:话可美言,但不能多言,言多必失,还不如不言。

放眼世间,富有智慧的人都是善于克制自己的,他们说话做事谨慎小心,即使在睡觉的时候也怕梦话泄露内心的隐秘。舌头如同一头笼中野兽,如果不小心让它溜出来,就很难让它重新回到笼子里去。语言是心灵的信使,聪明人可以根据言辞来判断和品评他人。

贺敦是周朝的一名大将,立有大功,因为对朝廷赏赐不公心怀不满,便口出怨言,结果被权臣宇文护逼令自杀,临死时,他叫来儿子贺若弼说:“我因口舌而死,你不能不记住!”接着用锥子将贺若弼的舌头刺出血来,以此告诫他慎言少说。

一开始,贺若弼还能记住,经常以“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来提醒自己,遇事三缄其口。可随着他在隋朝功劳日大,地位日高,便把父亲的告诫忘到脑后去了。同父亲一样,他也因对朝廷封官不满而大发牢骚,被免去了官职;他不接受教训,反而怨言更多,于是被逮捕下狱。隋文帝斥责他道:“我用高颖、杨素为宰相,你在下面散布,说这两个人只配吃干饭,这是什么意思?”

由此可见,时时检点自己的言行对个人幸福是绝对必要的。布雷姆夫人在其《家》一书中说:“老天爷禁止我们说那些使人伤心痛肺的话,有些话语甚至比锋利的刀剑更伤人心;有些话语则使人一辈子都感到伤心痛肺。”

那些聪明和懂得自我克制的人总是避免心直口快、直言无忌,绝不以伤人感情为代价而逞一时口舌之快。

孔子说:“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即君子为人处世,总是行动在别人之前,语言在人之后。唯有如此,方可避开人生中诸多误区。

幸福顿悟:

“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亡身。”会说话是一门艺术,一种本事。拥有好口才,是一种千金不易的幸福。

舌灿莲花,让你和新朋友一见如故

用巧妙的三言两语,扫除跟初交者交谈时的拘束感和防卫心理,以活跃气氛,可谓成功交际的理想境界。

1988年10月,“文化大革命”中的风云人物陈伯达刑满释放不久,作家叶永烈去采访他。曾显赫一时而今刚度过18年铁窗生涯的陈伯达感到往事不堪回首:“公安部提审我,我作为犯人,不能不答复提问。对于采访,我可以不接待、不答复。”对于这位对自己不抱欢迎态度的采访对象,叶永烈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如何开场才能使他增添交谈兴致呢?一进门,叶永烈说了这样一番话:

“哈哈,还记得1958年那年,您到北京大学作报告,我当年就坐在学生席中。那时您还带来一个‘翻译’,把您说的闽南话翻译成普通话。我平生还是头一次见到中国人向中国人作报告,还要带个‘翻译’!”

多有趣的往事啊,陈伯达一听,不禁哈哈大笑起来,感到眼前这位不速之客很亲近,气氛一下子变得轻松起来。真是“柳暗花明又一村”,原先尴尬的采访终于能顺利地进行下去,叶永烈45万字的《陈伯达传》由此增添了不少第一手资料。

一个人爱不爱说话,关键看他的情绪状况是怎样的,有很多沉默寡言的人,就要注意引导,激发他的说话情绪。

有一年,在内地素有“巴蜀鬼才”之称的魏明伦到我国台湾做文化访问时,与闻名海内外的台湾奇才李敖相见。

李敖:欢迎魏先生,我是李敖。

许博允(音乐家,李、魏会面的牵线人):你们两位都是鬼才,这次会面,真可说是“鬼”撞“鬼”了,哈哈。

魏明伦:不敢当不敢当,李敖先生是大巫,我是小巫,今天是小巫见大巫。

李敖:巫山在四川,魏先生从四川来,大巫自当是魏先生。

这里,魏明伦既回应了许博允的打趣,又表达了自谦,可谓一举两得。而李敖的表现,出言也是相当俏皮,他以魏明伦来自四川的原因,谦称“大巫自当是魏先生”。这么一来,三人会谈的场景仿佛就在眼前,不由得使我们感受到一股春风拂面般的欢畅。而这,自然要归功于三人幽默风趣的谈吐。

生活中,我们要不断结交新朋友,而结交新朋友就离不开双方初见面时卓有成效的开场白。要使你的开场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以便双方进一步交往,就需要你记住几个要点:坦然自信,切忌自吹自擂,主次分明,俏皮风趣。

幸福顿悟:

无论是谁,如果具有跟初交者一见如故的能耐,他就会朋友遍天下,做事就会左右逢源。反之,他就会处处受阻,事业也就难以成功。

蛇打在七寸,话要说在点子

生活中,说话是有技巧的,不能攻击到对方的要害,就起不到什么作用。对于那些善于操纵说话技巧的人,在处理事情时不是与对方不停地周旋,而是抓住问题关键,一语击中要害。

历史上,齐景公曾滥施酷刑,砍了许多人的脚。名臣晏子总想劝劝他。

晏子家住在闹市附近,人声嘈杂,生活条件很不好。齐景公想另外给他盖个住宅,晏子没有同意,他说:“我先人久居此处,如果我因为不满意而更换新宅,不是太奢侈了吗?再说离市场近,买东西方便,还能直接了解到许多情况,不是挺好吗?”

齐景公问:“那么,你可知道现在市场上什么东西最贵,什么东西最便宜?”

晏子乘机说:“假脚最贵,鞋子便宜。”景公知道这是说他用酷刑之后,没脚的人要安假脚,鞋子便滞销而跌价了。从此,齐景公便不再滥用这种刑罚了。

有一次,某人得罪了齐景公,齐景公非常生气,命左右的人把他绑在大殿下,准备处以分尸的极刑,并且说谁胆敢劝阻,一律格杀勿论。

这时,晏子走过来,左手抓住犯人的脑袋,右手磨着刀,抬头问齐景公:“不知道古代圣明的君主肢解人时从哪个部位开始下刀?”

齐景公知道晏子是用古代贤明的君主来劝说自己不要滥杀无辜,便饶了那人。

可见,谈话中抓住问题的关键,引起对方注意是最重要的。许多时候,说多了会让人厌烦,有时候这种厌烦就会转变为疑惑。

汉代时,丞相萧何曾向汉高祖刘邦请求将上林苑中的大片空地让给老百姓耕种。

上林苑是为皇帝游玩、嬉戏、打猎、消遣的园林。刘邦一听萧丞相居然要缩减自己的园林,不禁勃然大怒,认为萧何一定是接受了老百姓的大量钱财,才这样为他们说话办事的。于是下令把萧何逮捕入狱,同时审查治罪。当时的法官廷尉为讨好皇上,只要皇上认定某人有罪,廷尉官不惜用大刑使犯人服罪。

就在这紧要关头,旁边一位侍卫官上前劝告刘邦说:“陛下还记得原来与项羽抗争以及后来铲除叛军的时候吗?那几年,皇上在外亲自带兵讨伐,只有丞相一个人驻守关中,关中的百姓非常拥戴丞相,假如丞相稍有利己之心,那么关中之地早不是陛下的了。您认为,丞相会在一个可谋大利的情况下而不谋,反而会贪占百姓和商人的一点小利吗?”

刘邦有所领悟,惭愧之余,便下令赦免萧何。话不在多,只要击中要害,足以事半功倍,收取成效。

幸福顿悟:

蛇要打在七寸,话要说在点子,这一点如果发挥得恰到好处,就能助你成就事业。

赞美如花,让别人的心坎也绽放芬芳

一个春天的中午,安妮和爸爸在郊区公园散步。在那儿,安妮看见一个很滑稽的老太太。天气那么暖和,她却紧裹着一件厚厚的羊绒大衣,脖子上围着一条毛皮围巾,仿佛天上正下着鹅毛大雪。安妮轻轻地拽了一下爸爸的胳膊说:“爸爸,你看那位老太太的样子多可笑呀。”

当时爸爸的表情显得特别的严肃。他沉默了一会儿说:“安妮,我突然发现你缺少一种本领,你不会赞美和欣赏别人。这证明你在与别人的交往中少了一份真诚和友善。”

爸爸接着说:“那位老太太穿着大衣,围着围巾,也许是生病初愈,身体还不太舒服。但你看她的表情,她注视着树枝上一朵清香、漂亮的丁香花,表情是那么的生动,你不认为很可爱吗?她渴望春天,喜欢美好的大自然。我觉得这老太太令人感动!”

这时,安妮仔细地看了一下,那位老太太确实像爸爸说的那样,眼睛中闪动着某种渴望,荡漾在她脸上的笑容掩饰不住她内心的喜悦。

爸爸领着安妮走到那位老太太面前,微笑着说:“夫人,您欣赏春天时的神情真的令人感动,您使这春天变得更美好了!”

那位老太太似乎很激动:“谢谢,谢谢您!先生。”她说着,便从提包里取出一小袋甜饼递给了安妮:“你真漂亮……”

事后,爸爸对安妮说:“一定要学会真诚地赞美、欣赏别人,因为每个人都有值得我们欣赏的优点。当你这样做了,你就会获得很多的朋友。”

赞美,是一种最低成本、最高回报的人际交往法宝。英国大文豪莎士比亚说:“赞美,即是我的薪俸。”

日本东京国民素质研究会深刻总结了日本战后迅速发展的原因,归纳为:“我们日本国民的一大优点是,对外人不停地鞠躬,不停地说好话。可以说,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善于赞美别人是日本走向世界的一个重要原因。”

乍看一下,他们的结论有一些令人不可思议;仔细一想,其实这里面有着很深刻的道理。善于鞠躬,善于赞美别人的民族首先很谦虚,他们有自知之明;再者他们不嫉妒别人,能清楚地认识到别人的长处;这就决定了他们最后能善于学习,扬长避短,从而不断进步。

同类推荐
  • 要么适应公司,要么离开公司

    要么适应公司,要么离开公司

    《要么适应公司,要么离开公司》这是一本职场励志书。公司好比一艘船,有既定的航程与目的地;员工好比船员,各司其职,保驾护航。理想的状态是——每个人忠于职守,并与大家收获一路的风景;糟糕的状态则是——有人嫌这嫌那、整天抱怨,既拖累团队,也看不见风景。如果是前者,公司这艘船,一定能乘风破浪,顺利驶达彼岸;如果是后者,请停止抱怨,主动下船——既是对别人的尊重,也是解放自己去找寻理想的船。请记住:瞎混日子、怨天尤人,是最不可取的。
  • 用智慧改变自己

    用智慧改变自己

    本书通过精彩故事和永恒的哲理,告诉人们一个简单但又内蕴丰富的道理:智慧改写命运。
  • 百年哈佛经典智慧故事全集

    百年哈佛经典智慧故事全集

    一个故事就是智慧长河中的一朵涟漪,也许它不能改变这条河流的方向,但它会以自身的灵性让你在阳光的滋养中聆听智慧流过的声音,早日抵达你人生的巅峰。轻松阅读精彩的故事,聆听哲人的忠告,让智者的思想浸润我们。
  • 别让“面子”害了你

    别让“面子”害了你

    死要面子活受罪,都是“不好意思”惹的祸。俗话说:人活一张脸,树活一张皮。好面子是人的本性,面子就像一双外表华丽却难穿的鞋子,虽然华丽的外表可以让人有面子,但活在他人眼中,注定无法快乐。既然如此,何不丢掉攀比的坏习惯,抛开作祟的虚荣心,从今天开始,摆脱“面子”造成的生活困扰,做一个轻松而快乐的人呢?别让“面子”害了你
  • 口才成就一生(全集)

    口才成就一生(全集)

    在现代生活中,口才是衡量一个人学识和魅力的重要标准之一。笨嘴拙舌、词不达意的人往往四处碰壁;寸步难行。而巧舌如簧、能言善辩的人则可以左右逢源,无往不胜。 口才好的人更容易成功,是因为他们总能把话说得恰到好处,说到他人心里。这种高品质的沟通不仅能让交流无障、谈话愉快,而且能帮助你轻松交际,达成所愿。
热门推荐
  • 总统们:民国总统的另一面

    总统们:民国总统的另一面

    《总统们:民国总统的另一面》是一本评介民国早期总统的通俗图书。包括北洋政府的5位总统(袁世凯、黎元洪、冯国璋、徐世昌、曹锟)和缔造民国、出任临时大总统的孙中山先生,共6位总统。书稿以视角独特勾划出了这几位人物,全书兼具客观思辨性和故事趣味性,使读者看到一群鲜活的面孔。
  • 夫人入侵之王妃别闹

    夫人入侵之王妃别闹

    她来自二十一世纪,道:王妃说、说她要休夫嫁奕王!大婚之日到场宾客人手一份“见血封喉”!侍卫:………,方圆百里再无难产;传说:她只为他痴,头发掉,医科大毕业。发先白,……她说:某王震怒:嫁妆备下砒霜一斤,专攻妇产科;她还说:辰王是爱哭鬼,与君上穷碧落下黄泉;【本文宠文甜文温馨文,指尖破,牙出血便能引泪三尺;二十七岁高龄飘入十四岁少女体内,自此,妇科圣手强势入驻。辰王是醋坛子,不能看男人,一点小雷、二点小白、三点种田、四点医术,更不能想男人;他解释:夫人是从小培养的,倾尽天下只为你一身荣华;传说:她医术超群,鹤顶红一斤,谁伤他一寸她必还一尺;夫人是寸发未损的,费尽心机只求你一生无难;他再解释:夫人是独一无二的,期待加盟!】传说:她为君请命,愿此不入朝廷浪迹江湖;侍卫:王爷,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却无辜拜倒在某女人的绣花鞋下,自此携手天涯:传说:他宠妻如命,王妃洗劫了奕王府某王:随她传说:她自损半命,人未老,断肠草一斤,不能摸男人,耗尽生命只愿你一世无忧;某王:任她侍卫:王妃说、说把奕王府腾出来某王:凭她高兴……传说:他娶妻随妻,设立医馆为她做小护士;传说:他只为妻狂,异性勿近娇妻一尺之内;……他堂堂一代战王,生下俩包子联络感情;她再说:他还解释:片段:传说:他爱妻成痴,鸩十只侍卫战兢,违抗圣命从此不再出征;辰王是色坯子;侍卫:王妃把奕王的妻妾全赶出去了
  • 旧爱总裁别乱来

    旧爱总裁别乱来

    “苏沫,你不过是苏家不要的养女,你以为你嫁给我就能永远荣华富贵吗?”婚礼后他撂下这一句狠话,决然离去。她低低一笑,流泪了整整一个晚上。……一个人的心有多大,苏沫不知道。她只知道她想要一个家,一个爱着自己的家人。可是这一切命中注定仿佛与她无缘。六岁,她父母双亡,被人收养。从此她只是小她两岁“妹妹”的跟班。替她做作业,替她挨罚,替她做永远不愿意做的事……养父母的冷漠与漠视并不能让她有什么委屈,毕竟她不是苏家人,可是直到有一天真相揭开,她才知道自己真正不受欢迎的原因竟然是因为她被诅咒的出生。十八岁,她发现自己爱上了那总是含笑的邻家的大哥哥江霄天,可是他的笑容总是因美丽娇气的妹妹而存在。她把爱恋深埋心底……五年后,她耀眼归来,身边的小小男孩机灵可爱。再相遇,他看着她手挽整个A市最炙手可热的钻石级王老五,犹如陌生人。“沫沫……”他喃喃念出深藏五年的名字。她嫣然回头一笑:“先生认错人了。”再不回头。片段:“苏沫,苏晴就靠你救她了!”他说,冷漠的薄唇吐出她最害怕的一句话:“那孩子我不期待他的出生,打掉!”“苏沫,我们离婚吧。”他深夜归来,胡渣拉渣,眼中的决绝却是认真的。她终于死心,颤抖签下离婚协议,一走五六年。********亲们要支持朵朵哦!点下面的“放入书架”哦!!!!
  • 汽车车身修复

    汽车车身修复

    《汽车车身修复》以汽车车身钣金修复的技能为主线,从基本技能到一般技能,再到车身严重损伤的修复技能,分别对应三个模块,即模块一——车身钣金基础,包含安全与防护、车身结构与常用材料、钣金展开放样、手工咸形、气体保护焊、电阻点焊等十个任务;模块二——车身轻微损伤的修复,包含前翼子板的修复、车门面板的修复、车身钢板的收缩、车身铝板的修复、车身塑料件的修复等七个任务,模块三——车身严重损伤的修复,包含车身损伤评估、车身测量技术、车身矫正技术、车身钣金件的更换等四个任务。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帝姑

    帝姑

    我是帝姑,皇帝的姑姑。不是亲姑姑,是姨表姑,一表三千里,再加上一个姨,可谓隔了六万八千里。※※※※※※※※※※※※※※※※※他是少年帝王,胸怀天下,坚定隐忍,冷情傲性。后宫佳丽三万,环肥燕瘦,珠玉在侧,独悬后位。他是当朝丞相,三代忠烈,仰首朝堂,岿然如山。犹记冷宫初见,清柳拂风,情劫难逃,终是沉沦。他是贴身护卫,面具覆颜,难窥真容,守她护她。也曾白马轻骑,一朝变故,千载轮回,此情堪怜。她是帝姑篱落,十载相守,不离不弃,教养少帝。帝姑深宫独处,面首数千,蓝颜过百,真心几许。是否,总也是在历尽伤害折磨后,才恍然心痛?是否,总也是在不经意的失去后,才惊然醒觉?江南地,他风采卓然,激荡的,是他的英姿,她的眷恋。那一日,她深陷囹圄,苍白的,是他的正气,她的痴恋。她笑:敛思,敛思,自此,你我是陌路。苦寒地,他深蓝色身影晃过,救回的,是她的命,失去的,是他的命。那一时,面具碎落成片,那记忆里的旧时容颜,原来,始终,未曾离开。他说:诗儿,我不悔,来生,你我还要相遇,我,还是你初见时的师兄。城楼上,她纵身一跃,成就的,是他的江山,她的解脱。那一刻,他明黄龙袍,晃动的,是他的难舍,她的心痛。他说:姑姑,我最想要的,不是这江山,而你,始终不懂。PS:1.某人很无牙的求收藏,求留言,求推荐,这些都是某人写文速度的动力!2.本文每日一更,更新时间一般是晚上。
  • 技术信息篇(农民十万个怎么做)

    技术信息篇(农民十万个怎么做)

    本书立足于最大限度满足农民朋友对提升科学文化素质和生产经营能力的现实需求,内容涵盖三个方面:一是如何运用种植、养殖等方面的农业科技知识;二是如何选择和利用各类教育培训渠道、形式等;三是如何获得和利用农业信息,做出正确决策, 降低农业经营成本与风险,提升农民对市场的应对能力。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民国往事:魂梦与君同

    民国往事:魂梦与君同

    一对翠玉耳环,缓缓揭开几对男女错综复杂的身世之谜。一座经久不变的石塔还能不能圆起那一段历经了大半生还绵绵不绝的民国旧梦。娓娓道出民国年间一段刻骨铭心的往事。--情节虚构,一个奇异的梦境,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