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41100000002

第2章 举重运动概述(1)

举重的起源

举重,又称奥林匹克举重或竞技举重,是由抓举和挺举两个项目构成。举重项目发展至今经过了漫长的演变过程。

原始社会初期,人们为了猎取食物和防止猛兽的侵犯,不得不搬起或举起很重的东西,或者拿起有一定长度和一定重量的木棍进行自卫。为了有足够的力量,我们的祖先经常用举起重物来增强体质、发展力量和锻炼勇气,这就是最初的举重。

在2500年前,古希腊就有了举重的记载。有一个名叫米隆的大力士,可以举起一头牛。希腊人最早利用专门器械来发展力量,增强体质,这种器械称为“哈特利斯”。它两头大,中间小,可以用手握住。锻炼时一手拿一个,既方便又可以做出很多动作来。在雅典的运动场边上曾有一个铁球,只有能举起这个铁球的人,才有资格参加比赛。在希腊和古埃及的雕塑中,都可以看到身材魁梧、肌肉发达,举着粗大圆木棒或其它物体的力士雕像。在古代苏格兰,举起重物以显示力量也很盛行。具体做法是将100公斤重的石头从地上提起来,然后放在12米以上的高台上。凡是能做到这点的人,便有权戴高帽子,这是代表成年的象征。

在德国和西班牙的一些农村,举石头是一种很普及的比力量的运动项目。这种石头,他们称为“伊沙轮”。形似圆棍,两端有握手。比赛时,看谁举得重或举得次数多,获胜者还能得到大量的金钱。

在中国《左氏春秋》里曾记载,孔子能力举“门关”。“门关”是顶城门用的杠子或门闩,用硬木制成,又重又长,当时能举起门关的人都很不简单。

在司马迁写的《史记》里记载着,秦武王很有力量,又非常好胜。他把当时有名的大力士都封为大官,经常和他们举用青铜制成的鼎器来比试力量。

楚汉相争时期的楚霸王,以力能扛千斤鼎而闻名于世。

三国时期,刘备的五虎上将之首——关羽,使用的青龙偃月刀重82斤。如果他没有力量,这么重的兵器怎么能拿得起来,何况还要挥舞起来打仗呢?

唐代武则天时期,选举士兵要考“翘关”。“翘关”,也就是举门关的意思,要原地举起10次才合格。

明朝武考中,用举百斤大刀绕身旋转作为力量的考核。着名抗倭爱国名将戚继光命人铸了一个铁人,重300斤,令兵士扛起来步行一里地为合格,以此来增强士兵的体能。

嘉靖年间,《钦定武场条例》中有一项举石的科目。这种石叫“石墩子”,两边有扣手,以便抓握,重300斤。要求武考的人,必须把石墩子提离地面一尺以上才能通过。当时民间很流行举石担、石锁的运动。石担是两块扁圆形的巨石,中间凿个眼,穿上木棍或竹棍;石锁是长方形的石头,上方凿成握手,很像老式的门锁,这是一切练武之人发展力量必练的项目。近代举重始于17世纪末至18世纪初,当时欧洲许多国家,如德国、法国、英国、奥地利等都先后组织过举重运动体育协会,开展举杠铃和哑铃的比赛。

那时最着名的大力士是德国的欧根·先道,世人称之为“世界健身之父”。他全身肌肉非常发达,力量大得惊人,可以把269磅(约合121公斤)的杠铃,从肩部推起至头上,并双臂伸直。当时是具有表演性质的,以后举重表演活动逐渐发展为竞赛。

公元前500年左右的一幅画描绘的是一名年轻人一手举着一块未经加工的石块,每个石块有他头的15倍大小。石块慢慢变成了哑铃,之所以这么叫是因为它们是被去掉了击锤的铃,以使它们不会发出声。之后哑铃的形状也不断演变,直到现在更受人们喜爱的杠铃。当上个世纪号称汇集了“世界上最强壮的人”的角斗和杂耍表演在美国和英国方兴未艾之际,到1880年,正规的举重俱乐部已在德国和奥地利颇具规模。在1877年,维也纳举办了有历史记载的世界上第一个举重比赛,有些比赛项目看上去十分夸张,比如说只用中指或只用牙齿和头发来举起重物,当然,也有正规的抓举和挺举的比赛。纽约的一家不太有名的杂志《时代精神》在1892年公布了第一份业余举重世界纪录,由于当时举重并没有统一的规则,因此有些纪录近乎奇特,像芝加哥的亚当-考克兰拥有的纪录是将一个544公斤的重物连续举了14000下。然而,随着举重的地位在法国、俄国以及其它一些欧洲国家的提高,第一个举重和摔跤国家联合会在19世纪90年代初登记注册。

举重的发展

近代竞技举重运动兴起于18世纪末,最初盛行于欧洲。19世纪80年代初期,首先在英国而后在美国,人们开始将举重列为正式的比赛项目。

第一次正式的国际举重比赛是在1896年于希腊举行的第一届奥运会上进行的。当时的举重比赛不分级别,举的方式也只有单手举和双手举两种,并分别计算成绩。英国的尔·埃里奥特以71公斤的成绩获得单手举冠军,丹麦的弗·杨森为双手举冠军,他举起了1115公斤。直到1904年,第三届奥运会比赛仍采用这两种举重方式。鉴于当时没有比较完善的举重竞赛规则,从1908年到1912年,没有运动员参加奥运会举重比赛。

1914年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6年间,没有举行过世界举重比赛。据国际举重联合会历史委员会撰写的《世界举重运动史》一书记载:纽伦堡人卡斯佩尔·贝格于1910年在法兰克福体育游戏展览会上,首次展出了片杠铃,又称贝格杠铃。片杠铃的使用一直沿用至今,是世界举重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1920年第七届奥运会,正式恢复举重比赛,并按体重大小分5个级别。即次轻量级(60公斤级)、轻量级(675公斤级)、中量级(75公斤级)、轻重量级(825公斤级)和重量级(825公斤以上级)。比赛的动作改为单手抓举、单手挺举和双手挺举。

1924年第八届奥运会的举重比赛,除体重仍分5个级别外,比赛动作增至五项,即原有的三项再加上双手推举和双手抓举。

在1928年第九届奥运会上,由于上述比赛项目和试举次数的增加,使比赛时间拖得过长,经各国代表讨论决定,将原来的五项改为三项,即双手推举、双手抓举和双手挺举。这三项规定举重动作方式一直沿用至1972年。在体重分级方面,1947年的世界举重锦标赛采纳了当时的举重强国——埃及的建议,从5级升至6级,增加了最轻量级(56公斤以下)。四年后,又把原重量级的体重标准提到90公斤以上,增加了次重量级(825公斤以上到90公斤)。自此7个级别又通行到1972年。

自1972年第二十届奥运会起,举重比赛又增为9个级别,即增加了次最轻量级(52公斤以下)和特重量级(110公斤以上),并将重量级改为110公斤级。同年,国际举重联合会执行委员会提出取消推举,规定此后的国际比赛,只有抓举和挺举两种方式。从这一年起,还明确了每年举行一次不超过20周岁的世界青年举重锦标赛。在第二十一届奥运会期间,又增为10级,增加了100公斤级。

次年,即1977年的。第三十一届世界举重锦标赛上,正式将体重级别的名称改为以重量称呼,即以各体重级别的最高限度作为级别的名称,一直沿用至今,这10个级别分别是54公斤级、59公斤级、64公斤级、70公斤级、76公斤级、83公斤级、91公斤级、99公斤级、108公斤级和108公斤以上级。比赛项目仍为抓举和挺举两项。

国际举联还规定,除在奥运会期间举行国际举重比赛以外,还举行世界举重锦标赛。1898年奥地利维也纳举行第一届世界举重锦标赛,比赛中不按体重分级,由奥地利的元尔克获得冠军。1907年第二届世界举重锦标赛按体重分为轻量、中量和重量三级。嗣后,在1910年第三届和1937年第四届世界举重锦标赛上,又先后增加次轻量级和轻重量级。1938年举行的第五届世界举重锦标赛,由德国取得了次轻量、中量和重量级冠军,美国取得其它两个级别的冠军。在因第二次世界大战发生而中断七年比赛后的1946年,在法国巴黎举行第六届世界举重锦标赛。苏联第一次参加比赛,诺瓦克夺得轻重量级冠军;埃及的杜尼和瑞典的安德森分别获得中量级和次轻量级的冠军;美国运动员则在轻量级和重量级中取得胜利。次年,于美国费城举行的第七届世界举重锦标赛,结果由美国运动员囊括了六个级别的冠军。1949年荷兰海牙举行的第八届世界举重锦标赛上,埃及运动员大显身手,夺得次轻量级、轻量级和中量级三项冠军;伊朗纳姆德获得最轻量级冠军,美国运动员则只拿了两项冠军。1950、1951年举行第九届和第十届世界举重锦标赛,比赛结果,各级冠军分别为美国、埃及和伊朗所获。到1953年举行的第十一届世界举重锦标赛上,苏联异军突起夺得了团体冠军,美国获亚军,埃及第三名。在七个级别的比赛中,苏联夺得四项冠军,美国获两项、加拿大获得一项冠军。此后,直至1982年第三十六届世界举重锦标赛,除了波兰队在1965年世界举重锦标赛获团体冠军以及保加利亚队分别在1972年和1974年世界举重锦标赛获团体冠军外,其余团体冠军都由苏联队获得。我国运动员自1977年参加世界举重锦标赛,历届团体名次都在第八或第九名。

随着男子举重的发展,女子举重也于20世纪40年代起,逐渐盛行于欧洲、美洲,1984年美国受国际举联的委托,组织了第一届女子举重通讯比赛,有12个国家参加。同年,国际举联在洛杉矾代表大会上审定并通过了新的国际举重规则,将女子举重正式列入比赛项目,同时制定了女子举重比赛的9个体重级别标准。1987年10月31日~11月1日在美国德托纳比奇举行了第一届世界女子举重锦标赛。有22个国家和地区的99名运动员参加了比赛。比赛冠军的成绩被公布为女子举重世界纪录。

随后,1988年12月又在印度尼西亚雅加达举行了第二届世界女子举重锦标赛,1989年11月在英国曼彻斯特举行了第三届世界女子举重锦标赛。现在已有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开展了女子举重运动。

国际举重联合协会建立于1920年,简称“IWF”。它是领导国际举重比赛的最高权力机构,到目前为止,已有一百二十个会员国。国际举联的最高权力组织是全体代表大会,代表大会每年在奥运会或世界举行锦标赛期间举行。该会设有主席一人,副主席五人和委员八人,它还设有技术委员会、科学研究委员会、和医学委员会。上述委员会又分设有主席一人,委员八至十人以及稽核员三人。国际举联的正式语言是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和德语,工作语言为英语和法语。

残疾人举重比赛

参加残奥会力举比赛的运动员,一般是脊髓损伤、脑瘫和肢体残疾的伤残者。

这一项目最早出现在1964年日本东京残奥会上,当时被称作“卧举”,仅有脊髓损伤的男运动员参加。2000年悉尼残奥会上首次增加了女子比赛。目前,全世界共有109个国家和地区开展这项运动。参加力举比赛的运动员,以下肢残疾为主,必须达到截肢、脑瘫及其余肢体残疾的最低分级标准,才具备参赛资格。力举运动员按体重划分为男、女各10个级别,每个级别的比赛都直接进入决赛。每位选手有3次试举机会,允许第四次试举,但只作为纪录,不计入最后成绩。每次试举所增加的重量必须为25公斤的倍数,在试图破纪录的情况下必须是05公斤的倍数。运动员参加比赛的动作必须采用国际残奥会承认的方式,运动员平躺在长凳上,双手握杠,虎口相对,将杠铃从支架上推起,两臂伸直,保持静止,当裁判发出“开始”口令后将杠铃降至胸部,并有明显停顿,然后双臂同时用力将杠铃举至两臂完全伸直,保持静止稳定状态,在裁判发出“下”口令后,将杠铃平稳地放回到支架上。

力举比赛的器材装备由力举凳、支架及支架调节设备等组成。其中长凳必须坚固结实,为运动员提供最大的稳定性保障。长度为2100毫米,宽度为610毫米,但靠近运动员头部一端705毫米的地方宽度为305毫米。支架的高度不得低于770毫米、不得高于1000毫米,两个支架间距离为1100毫米。

残疾人力举还有一些特殊规定:

1称量体重时截肢运动员须附加体重。

2运动员平躺在力举凳上进行比赛。

3比赛时,横杠须触及运动员胸部并有明显停顿后,方能进行上举。

同类推荐
  • 随机应变大考试(中小学生奥林匹克集训与选拔)

    随机应变大考试(中小学生奥林匹克集训与选拔)

    “中小学生奥林匹克集训与选拔”丛书旨在通过向青少年提供集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的科学文化知识,激发他们学习科学和热爱科学的积极性,引导他们拓宽视野,不断创新,最终达到提升综合性素质的目的。其中涉及到青少年必须知道的许多知识领域,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实用性和现代性,是青少年学习的最佳读本。
  • 敢于品尝苦涩人生(指导学生心理健康的经典故事)

    敢于品尝苦涩人生(指导学生心理健康的经典故事)

    每个人都在梦想着成功,但每个人心中的成功都不一样,是鲜花和掌声,是众人羡慕的眼神,还是存折上不断累积的财富?其实,无论是哪一种成功,真正需要的都是一种健康的心理。有了健康的心理才是成功的前提与保证,在人的一生中,中学是极其重要的一个阶段,心理健康对以后的健康成长非常重要。
  • 天文常识悦读

    天文常识悦读

    本书介绍天文学常识的理念,将古今中外的天文知识融会贯通。书中收录了天文学史上的大量的重大发现,帮助我们了解天文知识;解说了从古至今所出现的天文现象,为我们驱除了心里的疑惑;搜罗列举了各种各样的天文工具,让我们了解如何观测天体;囊括了古今中外几乎所有的著名天文学家,用他们的成就帮助我们拓展天文知识。
  • 心理游戏大测试(青少年挖掘大脑智商潜能训练集)

    心理游戏大测试(青少年挖掘大脑智商潜能训练集)

    潜能是人类原本存在但尚未被开发与利用的能力,是潜在的能量。根据能量守恒定律,能量既不会消灭,也不会创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其他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转化和转移过程中,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 优秀小学生分类作文一点通

    优秀小学生分类作文一点通

    本书打破传统作文书的枯燥刻板,采用全彩四色印刷,根据作文内容插配了精美的图片。加上新颖别致的装帧设计,变化多样的版式,为小学生打造了学习作文、提升自我的全新平台,让阅读成为一种享受,让作文成为一种时尚,让学习成为一种快乐
热门推荐
  • 谁赶走了优秀员工

    谁赶走了优秀员工

    系统地阐述了如何防止企业优秀员工流失的途径及方法,从多个方面详细介绍了环境留人、待遇留人、工作留人、制度留人、情感留人等方面的知识。深入剖析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误区,提供了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帮助广大企业管理者了解留住人才的各种途径及具体操作技巧,以便最大限度地激发员工的积极性,打造一支稳定、团结、向上的职业化的高效团队,为企业的快速健康发展提供人才支持与智力保障。
  • 佛养心,道养性:佛心慧语悟人生

    佛养心,道养性:佛心慧语悟人生

    本书系佛教人生哲学通俗读物。通过一个个教人向善、安抚心灵、启迪智慧的佛家小故事,阐述了诸多为人处世的人生哲理,展现了佛学的博大精深。
  • 悲惨世界(世界文学名著典藏)

    悲惨世界(世界文学名著典藏)

    《悲惨世界》是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于1862年所发表的一部长篇小说。是十九世纪最著名的小说之一。小说涵盖了拿破仑战争和之后的十几年的时间。故事的主线围绕主人公获释罪犯冉·阿让(JeanValjean)试图赎罪的历程,融进了法国的历史、建筑、政治、道德哲学、法律、正义、宗教信仰。
  • 魅力男人气质何来

    魅力男人气质何来

    如果说女人可以凭借姿色、温柔去挑战男人,那么男人就可以气质、魅力去挑战事业。气质:如果一个男人没气质,那他的人生并不完美;如果一个男人没有气质,就犹如“脊椎”病变的人,“屹立不倒”只能是一句空话。如果一个男人没有气质,他必将沦为弱者。魅力:男人应有魅力。魅力是一种可贵的品质,它不可能同任何卑贱的东西联系起来。自信的男人有魅力:自信的男人总是将神话变成现实,他们的生活的每一天都放射着自信的光芒。
  • 古代舞蹈的形成与发展

    古代舞蹈的形成与发展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金开诚编著的《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古代舞蹈的形成与发展》为丛书之一,系统全面介绍了古代舞蹈史相关知识。《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古代舞蹈的形成与发展》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世界500强企业员工的18条核心准则

    世界500强企业员工的18条核心准则

    如何找到你的职业爆发点?像自由职业者(Free agent)那样思考,像运动员(Athlete)那样训练,像营销人员(Marketer)那样准备,像企业家(Entrepreneur)那样工作……本书带你领略世界上最优秀企业的理念和核心准则,足以让你纵横职场,实现一般人难以企及的职场梦想。
  • 最搜奇·萌萌小志怪

    最搜奇·萌萌小志怪

    志怪,就是记录怪异,主要指魏晋时代产生的一种以记述神仙鬼怪为内容的小说,也可包括汉代的同类作品。从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天仙配》《窦娥冤》到我们儿时熟悉的《田螺姑娘》《崂山道士》,其实都源自志怪小说。在古代,写小说一般会被看成不入流的行为。然而上至高端大气上档次的魏文帝曹丕,下到低调奢华有内涵的一代名臣纪晓岚,都曾忍不住寄情于志怪,可见它的魅力有多大。志怪小说不仅是天马行空的想象,更是先人托物言志的工具,体现了世间百态,承载着一个时代的特色。透过魏晋时代的故事,我们体会到的是令人倾慕的魏晋风流;在唐朝的故事中,我们看到的是大国气象;而到了清朝,故事则变得更加多样也更加世俗。
  • 恶魔的依恋之落尘公主

    恶魔的依恋之落尘公主

    独自抚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友情链接:爱的颜色http://m.pgsk.com/a/47736/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最强特种保镖

    最强特种保镖

    他是兵王中的王者!他是杀手界的死神!他无限嚣张!彪悍兵王叶龙,离开神秘部队,重归花都,奉神秘老头之命,保护美女老板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