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41100000002

第2章 举重运动概述(1)

举重的起源

举重,又称奥林匹克举重或竞技举重,是由抓举和挺举两个项目构成。举重项目发展至今经过了漫长的演变过程。

原始社会初期,人们为了猎取食物和防止猛兽的侵犯,不得不搬起或举起很重的东西,或者拿起有一定长度和一定重量的木棍进行自卫。为了有足够的力量,我们的祖先经常用举起重物来增强体质、发展力量和锻炼勇气,这就是最初的举重。

在2500年前,古希腊就有了举重的记载。有一个名叫米隆的大力士,可以举起一头牛。希腊人最早利用专门器械来发展力量,增强体质,这种器械称为“哈特利斯”。它两头大,中间小,可以用手握住。锻炼时一手拿一个,既方便又可以做出很多动作来。在雅典的运动场边上曾有一个铁球,只有能举起这个铁球的人,才有资格参加比赛。在希腊和古埃及的雕塑中,都可以看到身材魁梧、肌肉发达,举着粗大圆木棒或其它物体的力士雕像。在古代苏格兰,举起重物以显示力量也很盛行。具体做法是将100公斤重的石头从地上提起来,然后放在12米以上的高台上。凡是能做到这点的人,便有权戴高帽子,这是代表成年的象征。

在德国和西班牙的一些农村,举石头是一种很普及的比力量的运动项目。这种石头,他们称为“伊沙轮”。形似圆棍,两端有握手。比赛时,看谁举得重或举得次数多,获胜者还能得到大量的金钱。

在中国《左氏春秋》里曾记载,孔子能力举“门关”。“门关”是顶城门用的杠子或门闩,用硬木制成,又重又长,当时能举起门关的人都很不简单。

在司马迁写的《史记》里记载着,秦武王很有力量,又非常好胜。他把当时有名的大力士都封为大官,经常和他们举用青铜制成的鼎器来比试力量。

楚汉相争时期的楚霸王,以力能扛千斤鼎而闻名于世。

三国时期,刘备的五虎上将之首——关羽,使用的青龙偃月刀重82斤。如果他没有力量,这么重的兵器怎么能拿得起来,何况还要挥舞起来打仗呢?

唐代武则天时期,选举士兵要考“翘关”。“翘关”,也就是举门关的意思,要原地举起10次才合格。

明朝武考中,用举百斤大刀绕身旋转作为力量的考核。着名抗倭爱国名将戚继光命人铸了一个铁人,重300斤,令兵士扛起来步行一里地为合格,以此来增强士兵的体能。

嘉靖年间,《钦定武场条例》中有一项举石的科目。这种石叫“石墩子”,两边有扣手,以便抓握,重300斤。要求武考的人,必须把石墩子提离地面一尺以上才能通过。当时民间很流行举石担、石锁的运动。石担是两块扁圆形的巨石,中间凿个眼,穿上木棍或竹棍;石锁是长方形的石头,上方凿成握手,很像老式的门锁,这是一切练武之人发展力量必练的项目。近代举重始于17世纪末至18世纪初,当时欧洲许多国家,如德国、法国、英国、奥地利等都先后组织过举重运动体育协会,开展举杠铃和哑铃的比赛。

那时最着名的大力士是德国的欧根·先道,世人称之为“世界健身之父”。他全身肌肉非常发达,力量大得惊人,可以把269磅(约合121公斤)的杠铃,从肩部推起至头上,并双臂伸直。当时是具有表演性质的,以后举重表演活动逐渐发展为竞赛。

公元前500年左右的一幅画描绘的是一名年轻人一手举着一块未经加工的石块,每个石块有他头的15倍大小。石块慢慢变成了哑铃,之所以这么叫是因为它们是被去掉了击锤的铃,以使它们不会发出声。之后哑铃的形状也不断演变,直到现在更受人们喜爱的杠铃。当上个世纪号称汇集了“世界上最强壮的人”的角斗和杂耍表演在美国和英国方兴未艾之际,到1880年,正规的举重俱乐部已在德国和奥地利颇具规模。在1877年,维也纳举办了有历史记载的世界上第一个举重比赛,有些比赛项目看上去十分夸张,比如说只用中指或只用牙齿和头发来举起重物,当然,也有正规的抓举和挺举的比赛。纽约的一家不太有名的杂志《时代精神》在1892年公布了第一份业余举重世界纪录,由于当时举重并没有统一的规则,因此有些纪录近乎奇特,像芝加哥的亚当-考克兰拥有的纪录是将一个544公斤的重物连续举了14000下。然而,随着举重的地位在法国、俄国以及其它一些欧洲国家的提高,第一个举重和摔跤国家联合会在19世纪90年代初登记注册。

举重的发展

近代竞技举重运动兴起于18世纪末,最初盛行于欧洲。19世纪80年代初期,首先在英国而后在美国,人们开始将举重列为正式的比赛项目。

第一次正式的国际举重比赛是在1896年于希腊举行的第一届奥运会上进行的。当时的举重比赛不分级别,举的方式也只有单手举和双手举两种,并分别计算成绩。英国的尔·埃里奥特以71公斤的成绩获得单手举冠军,丹麦的弗·杨森为双手举冠军,他举起了1115公斤。直到1904年,第三届奥运会比赛仍采用这两种举重方式。鉴于当时没有比较完善的举重竞赛规则,从1908年到1912年,没有运动员参加奥运会举重比赛。

1914年爆发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6年间,没有举行过世界举重比赛。据国际举重联合会历史委员会撰写的《世界举重运动史》一书记载:纽伦堡人卡斯佩尔·贝格于1910年在法兰克福体育游戏展览会上,首次展出了片杠铃,又称贝格杠铃。片杠铃的使用一直沿用至今,是世界举重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1920年第七届奥运会,正式恢复举重比赛,并按体重大小分5个级别。即次轻量级(60公斤级)、轻量级(675公斤级)、中量级(75公斤级)、轻重量级(825公斤级)和重量级(825公斤以上级)。比赛的动作改为单手抓举、单手挺举和双手挺举。

1924年第八届奥运会的举重比赛,除体重仍分5个级别外,比赛动作增至五项,即原有的三项再加上双手推举和双手抓举。

在1928年第九届奥运会上,由于上述比赛项目和试举次数的增加,使比赛时间拖得过长,经各国代表讨论决定,将原来的五项改为三项,即双手推举、双手抓举和双手挺举。这三项规定举重动作方式一直沿用至1972年。在体重分级方面,1947年的世界举重锦标赛采纳了当时的举重强国——埃及的建议,从5级升至6级,增加了最轻量级(56公斤以下)。四年后,又把原重量级的体重标准提到90公斤以上,增加了次重量级(825公斤以上到90公斤)。自此7个级别又通行到1972年。

自1972年第二十届奥运会起,举重比赛又增为9个级别,即增加了次最轻量级(52公斤以下)和特重量级(110公斤以上),并将重量级改为110公斤级。同年,国际举重联合会执行委员会提出取消推举,规定此后的国际比赛,只有抓举和挺举两种方式。从这一年起,还明确了每年举行一次不超过20周岁的世界青年举重锦标赛。在第二十一届奥运会期间,又增为10级,增加了100公斤级。

次年,即1977年的。第三十一届世界举重锦标赛上,正式将体重级别的名称改为以重量称呼,即以各体重级别的最高限度作为级别的名称,一直沿用至今,这10个级别分别是54公斤级、59公斤级、64公斤级、70公斤级、76公斤级、83公斤级、91公斤级、99公斤级、108公斤级和108公斤以上级。比赛项目仍为抓举和挺举两项。

国际举联还规定,除在奥运会期间举行国际举重比赛以外,还举行世界举重锦标赛。1898年奥地利维也纳举行第一届世界举重锦标赛,比赛中不按体重分级,由奥地利的元尔克获得冠军。1907年第二届世界举重锦标赛按体重分为轻量、中量和重量三级。嗣后,在1910年第三届和1937年第四届世界举重锦标赛上,又先后增加次轻量级和轻重量级。1938年举行的第五届世界举重锦标赛,由德国取得了次轻量、中量和重量级冠军,美国取得其它两个级别的冠军。在因第二次世界大战发生而中断七年比赛后的1946年,在法国巴黎举行第六届世界举重锦标赛。苏联第一次参加比赛,诺瓦克夺得轻重量级冠军;埃及的杜尼和瑞典的安德森分别获得中量级和次轻量级的冠军;美国运动员则在轻量级和重量级中取得胜利。次年,于美国费城举行的第七届世界举重锦标赛,结果由美国运动员囊括了六个级别的冠军。1949年荷兰海牙举行的第八届世界举重锦标赛上,埃及运动员大显身手,夺得次轻量级、轻量级和中量级三项冠军;伊朗纳姆德获得最轻量级冠军,美国运动员则只拿了两项冠军。1950、1951年举行第九届和第十届世界举重锦标赛,比赛结果,各级冠军分别为美国、埃及和伊朗所获。到1953年举行的第十一届世界举重锦标赛上,苏联异军突起夺得了团体冠军,美国获亚军,埃及第三名。在七个级别的比赛中,苏联夺得四项冠军,美国获两项、加拿大获得一项冠军。此后,直至1982年第三十六届世界举重锦标赛,除了波兰队在1965年世界举重锦标赛获团体冠军以及保加利亚队分别在1972年和1974年世界举重锦标赛获团体冠军外,其余团体冠军都由苏联队获得。我国运动员自1977年参加世界举重锦标赛,历届团体名次都在第八或第九名。

随着男子举重的发展,女子举重也于20世纪40年代起,逐渐盛行于欧洲、美洲,1984年美国受国际举联的委托,组织了第一届女子举重通讯比赛,有12个国家参加。同年,国际举联在洛杉矾代表大会上审定并通过了新的国际举重规则,将女子举重正式列入比赛项目,同时制定了女子举重比赛的9个体重级别标准。1987年10月31日~11月1日在美国德托纳比奇举行了第一届世界女子举重锦标赛。有22个国家和地区的99名运动员参加了比赛。比赛冠军的成绩被公布为女子举重世界纪录。

随后,1988年12月又在印度尼西亚雅加达举行了第二届世界女子举重锦标赛,1989年11月在英国曼彻斯特举行了第三届世界女子举重锦标赛。现在已有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开展了女子举重运动。

国际举重联合协会建立于1920年,简称“IWF”。它是领导国际举重比赛的最高权力机构,到目前为止,已有一百二十个会员国。国际举联的最高权力组织是全体代表大会,代表大会每年在奥运会或世界举行锦标赛期间举行。该会设有主席一人,副主席五人和委员八人,它还设有技术委员会、科学研究委员会、和医学委员会。上述委员会又分设有主席一人,委员八至十人以及稽核员三人。国际举联的正式语言是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和德语,工作语言为英语和法语。

残疾人举重比赛

参加残奥会力举比赛的运动员,一般是脊髓损伤、脑瘫和肢体残疾的伤残者。

这一项目最早出现在1964年日本东京残奥会上,当时被称作“卧举”,仅有脊髓损伤的男运动员参加。2000年悉尼残奥会上首次增加了女子比赛。目前,全世界共有109个国家和地区开展这项运动。参加力举比赛的运动员,以下肢残疾为主,必须达到截肢、脑瘫及其余肢体残疾的最低分级标准,才具备参赛资格。力举运动员按体重划分为男、女各10个级别,每个级别的比赛都直接进入决赛。每位选手有3次试举机会,允许第四次试举,但只作为纪录,不计入最后成绩。每次试举所增加的重量必须为25公斤的倍数,在试图破纪录的情况下必须是05公斤的倍数。运动员参加比赛的动作必须采用国际残奥会承认的方式,运动员平躺在长凳上,双手握杠,虎口相对,将杠铃从支架上推起,两臂伸直,保持静止,当裁判发出“开始”口令后将杠铃降至胸部,并有明显停顿,然后双臂同时用力将杠铃举至两臂完全伸直,保持静止稳定状态,在裁判发出“下”口令后,将杠铃平稳地放回到支架上。

力举比赛的器材装备由力举凳、支架及支架调节设备等组成。其中长凳必须坚固结实,为运动员提供最大的稳定性保障。长度为2100毫米,宽度为610毫米,但靠近运动员头部一端705毫米的地方宽度为305毫米。支架的高度不得低于770毫米、不得高于1000毫米,两个支架间距离为1100毫米。

残疾人力举还有一些特殊规定:

1称量体重时截肢运动员须附加体重。

2运动员平躺在力举凳上进行比赛。

3比赛时,横杠须触及运动员胸部并有明显停顿后,方能进行上举。

同类推荐
  • 未来在磨砺中生辉(培养学生心灵成长的经典故事)

    未来在磨砺中生辉(培养学生心灵成长的经典故事)

    在这套丛书里,我们针对青少年的心理特点,专门选择了一些特殊的故事,分别对他们在这一时期将会遭遇的情感问题、生活问题、学习问题、交友问题以及各种心理健康问题,从心理学的角度进行剖析和讲解,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以供同学们参考借鉴。
  • 随机应变大考试(中小学生奥林匹克集训与选拔)

    随机应变大考试(中小学生奥林匹克集训与选拔)

    “中小学生奥林匹克集训与选拔”丛书旨在通过向青少年提供集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的科学文化知识,激发他们学习科学和热爱科学的积极性,引导他们拓宽视野,不断创新,最终达到提升综合性素质的目的。其中涉及到青少年必须知道的许多知识领域,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实用性和现代性,是青少年学习的最佳读本。
  • 指导学生心理健康的经典故事:踏上美好心路历程

    指导学生心理健康的经典故事:踏上美好心路历程

    每个人都在梦想着成功,但每个人心中的成功都不一样,是鲜花和掌声,是众人羡慕的眼神,还是存折上不断累积的财富?其实,无论是哪一种成功,真正需要的都是一种健康的心理。有了健康的心理才是成功的前提与保证,在人的一生中,中学是极其重要的一个阶段,心理健康对以后的健康成长非常重要。
  • 自知如镜化伟力(指导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故事集)

    自知如镜化伟力(指导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故事集)

    学生时代,是一个充满理想的季节,也是人体发育的转折关键期,这一时期,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自己的生理变化,怎样面对生活和生理的各种烦恼,是决定青少年身心是否健康的关键。
  • 好习惯故事(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九辑)

    好习惯故事(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九辑)

    习惯的养成,并非一朝一夕之事;而要想改正某种不良习惯,也常常需要一段时间。根据专家的研究发现,21天以上的重复会形成习惯,90天的重复会形成稳定的习惯。所以一个观念如果被别人或者是自己验证了21次以上,它一定会变成你的信念。 人应该支配习惯,而决不能让习惯支配人,一个人不能去掉他的坏习惯,那简直一文不值。
热门推荐
  • 相逢是首歌

    相逢是首歌

    包括《相逢是首歌》、《女孩的金秋》、《不买车票的小女孩》、《重逢的意义》等,主要以情感类、校园类小说为主。阎耀明的小小说大都把笔触延伸到社会的最底层,本书收录了阎耀明的作品,在关注那些小人物的际遇和命运的同时,营造着一个具有他自己特色的文学空间。 作品立意深刻,构思巧妙,情节曲折,于质朴中见幽默,于调侃中见温情,于娓娓叙述中蕴含人生哲理,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厚体验和独特思考,对广大读者和写作者有着极其特殊的启悟意义
  • 乞丐女的贵族战争:夺爱

    乞丐女的贵族战争:夺爱

    慕一淼只是一个坐上女王宝座的乞丐,可是她却把所有的高贵公主王子,踩在脚下。慕一淼只是一个被抛弃的乞丐,她不要别人的关心与在乎,只要慕一沧祈的垂怜,只要至高无上的权利与地位。慕一淼只是一个肮脏最讨人厌的乞丐,她只需要披着华丽的衣裳欺负所有高贵。偏偏,龙瑞柒就是比她慕一淼厉害,就是要把她慕一淼玩弄于鼓掌之间。那么彼此掠夺,彼此伤害,最终,谁才是赢家?
  • 万兽掌控者

    万兽掌控者

    秦朗穿越到纵横大陆,这是一个操纵魔法,魔兽横行的世界,唯有掌握最精湛的魔法,才会挣得一席之地,各种珍奇异兽,会给秦朗带来什么样的奇遇,且看一届废材的穿越者秦朗,如何在纵横大陆叱咤风云,最终唯我独尊!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私奔者

    私奔者

    本书是海男文学第二卷。边陲,高原,云南丽江的所在,海男作品的一个大的地域与人文背景。由于高原,它洋溢着神秘,且注定要演绎香格里拉的传说。于是,回归现实,这里的男女就生活得异常生动。他们的行为拙朴、灵动、有些古老的色彩斑谰,又用一种全开放的姿态走向现代。这里最动人的应是海男讲述的一个个曲折动人情欲横生的男女故事。
  • 老爸像魔鬼

    老爸像魔鬼

    韩梅迎春来自偏僻小镇,父亲对她寄预厚望,盼着她有一天能一鸣惊人。因此,还在读四年级的韩梅迎春遵从父亲的意愿,提前参加了奥林匹克数学竞赛,并在初赛中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但这成为部分同学妒忌她的理由。在巨大的心理压力下,韩梅迎春决意放弃参加复赛,于是,恼怒的父亲对她大打出手……
  • 专属恋人:爱情保鲜期

    专属恋人:爱情保鲜期

    他无视一切高高在上,拥有无上权力却孤独冷漠!她善良美丽相信世间美好,却失去唯一亲人!谁知世事无常哪怕拥有再多却换不回亲人的性命,孰不知金钱也不是万能的!意外相遇让两个本来毫无交集的人相识、相知、相遇、相恋,而一切看似完美却带着深深的阴谋,他欺骗了她?还是她骗了他?传说爱情的保鲜期只有七日,而他们初次相遇认识七日、再次相逢也是七日、相知相恋更是七日,不知他们的爱情能不能打破爱情的魔咒……
  • 富贵逼人

    富贵逼人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不想当首富的摊贩不是好奸商。想成为十六世纪的比尔盖茨,要抛却所有良民思想,以奸欺诈,以富逼人,贪官一律踢死,奸商全部PK!唱唱曲子、钓钓凯子、赚赚银子,把大明财政握于己手,将番邦经济控于怀中。对小矮人说的话:犯我奸商底线者,虽远必诛!
  • 别找借口找方法

    别找借口找方法

    “别找借口找方法”体现的是诚实、敬业的工作精神,一种积极、主动的工作态度,一种完美、负责的执行能力。要想获得成功,我们必须和借口告别,不为失败找借口,只为成功找方法,我们不能让问题成为前进路上的“绊脚石”,而要通过寻找方法解决问题,把问题变成机会,成为迅速通往成功的“推进器”。主动寻找方法、积极解决问题的人,是优秀的人,自然也就是受欢迎、容易获得成功的人。他们相信,凡事总会有解决方法,而且是总有更好的方法,因此无论遇到什么样的问题和困难,他们都不会用借口安慰自己。其实,方法和借口一样,“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去找,总是会有的,只要我们抱着第一时间行动的态度,用积极的思维方式思考,勇于承担责任,不断地自我提升,保持良好的工作习惯,就能高效地、创新地解决问题。方法是无穷无尽的,只要你能想得出来,又能起到良好效果,都可以称之为方法。一种方法可以解决不同的问题,一个问题也可以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很多时候,不是没有任何方法,而是没有一种更好、更新的方法。方法本身没有好坏之分,但有优劣、适当与否之别,如果解决问题的方法更加妥当、高效、有创意,你就会事半功倍,启机会的大门。
  • 惹祸逃妃太狂妄

    惹祸逃妃太狂妄

    午后。炙热的阳光密密疏疏的从枝叶间斜射下来,白白的光芒充满了幽静典雅的院落……“小姐小姐……”一声高过一声的急切叫喊顿时打破了宁静,随着杂乱的脚步声,一个满脸焦急的红衣少女出现在院落里。又是没人,就连府里的最后一个地方都被她找遍了,这下她真的不知道那位古灵精怪的小姐又躲在了什么地方。垮着一张小脸,红衣少女无奈的快步向院外走去。然而,就在这时——“呼呼………
  • 琼心醉

    琼心醉

    仗剑一笑醉红尘,这纷繁尘世,只你一人心足矣。帝姬琼函,娇艳如花,妩媚不可方物。身为皇后独女,深得皇上宠爱。公主未必是草包美人,驸马切莫自以为是,缘份才是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