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4000000015

第15章 第10课 决不盲目主动 (1)

及时改正错误

一名主动的员工要善于从批评中改正错误,从而找到进步的动力。批评通常分为两类,有价值的评价或是无理的责难。不管怎样,坦然面对批评,并且从中找寻有价值、可参考的成分,进而学习、改进,你将获得意想不到的成功。

【职场秀】

汤姆是一名厨师,他曾在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个著名的度假村工作。每到周末,许多有钱人就到那度假、游玩。有一个周末,当汤姆正在厨房里忙碌不堪时,服务生端着一个盘子走进来,对汤姆说:“有位客人点了这道油炸马铃薯,他抱怨切得太厚了。”

汤姆看了一眼盘子,同以往的油炸马铃薯并没有什么不同。况且从来没有客人抱怨切得太厚。尽管如此,他还是重新将马铃薯切薄些,重新做了一份让服务生送去。

几分钟后,服务生气呼呼地回到厨房,对汤姆说道:“我想那位挑剔的客人一定是生意上遇到麻烦了,就把气发泄到我们身上,他对我大发牢骚,还是嫌切得太厚了。”

汤姆在忙碌的厨房中忍住脾气静下心来,耐着性子将马铃薯切成薄薄的片状,然后放入油锅中炸成诱人的金黄色,捞起来盛到盘子里,撒上葱,然后第三次让服务生送过去。

没过多长时间,服务生端着空盘找到汤姆高兴地说:“客人满意极了,他说这是他一辈子吃过的最好吃的马铃薯,同桌的其他客人也都赞不绝口,他们还要再来一份!”

从此,这道炸马铃薯就成了汤姆的招牌菜,许多人慕名前去品尝,而汤姆也因此一举成名,成为全度假村最有名的一位厨师。

著名思想家爱默生建议我们,如果我们将批评比喻为一桶沙子,当它无情地撒向我们时,不妨静下心来,在看似不合理的要求中,找到让自己进步的“金沙”,在批评中改正我们的错误,就能寻找成功的机会。

【主动力法则】

主动的员工怎样才能做到及时改正错误呢?

1.善于接受他人的批评。有时候批评带来的不仅仅是麻烦,而是一个很好的成长机会。听取正确的批评可以让你避免犯错。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遭遇“不”,对智者而言是一种“福音”。

2.要有虚心的态度。面对别人对自己的批评,应当采取一种正确的态度来对待。一个人有勇气承认自己的错误,不但有助于解决这些错误制造的问题,还可以给别人一种虚心负责任的印象,这样,别人也乐于帮你指正错误,减少你的失误。对于恶意的中伤,你只需一笑置之。只要你相信自己是对的,全心全力地做好自己应做的事情,就不必在意别人的看法。

专注于有效的工作

能够时刻专注于有效的工作是一个人提升工作效能的最佳方法。一个人只靠忙并不能保证取得良好的效果,只有善于把握重点,能够时刻忙于要事的人才能够取得好的结果,成为工作和辛勤劳动的受益者。

【职场秀】

詹妮是一家公司的职员,大学毕业后,在求职上并没有费多少周折,就顺利地进入了这家著名的跨国公司,因为她精明能干、善解人意,当然很受老板的赏识。进这家公司没有多久,她就由普通员工提拔为经理助理。

为此,她工作更加敬业,每天的工作都帮老板安排得井井有条,和同事关系处理得也很好,单位的同事们都很友好地待她。

詹妮在这里的工作用她自己的话说是得心应手,心情也很舒畅。在这家公司里,与她同一届毕业的同学当中,她是做得最好的。所以,难免会有同学打电话来询问她一些关于工作上的事情。

善解人意的詹妮,每当接到电话,就积极地帮助他人出谋划策,帮他们解决很多工作上遇到的问题。

这样一来,她就无法专注于有效的工作上,经理也批评过她,说:“你做这些虽然帮了同事、同学,甚至对提高公司其他人员的工作能力都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可这些事对你来说毕竟都是无效的,这些无效的事迟早会误了公司和你自己的大事。”

但詹妮依然故我,每天还是忙忙碌碌的,热心地做着她的很多分外事。

一次,总部的老板打电话过来,结果电话一直占线,而这一次老板的电话是通知詹妮的经理:有个重要的合同要与他协商。结果,老板一直等了半个多小时,才把电话打进来。了解电话占线不是因为詹妮的经理在洽谈别的生意,而是詹妮接了一个电话,正在热心地帮助别人,做那些无效的工作后,老板一句话没说就把电话挂了。

直到有一天,正当詹妮在修改一份公司报告时,老板从总部发过来一份传真:

詹妮很出色,也很努力,但是她没有很清楚地认识到哪些事才是对她和对公司最有效的。我希望下次见到的不是詹妮,而是一个能专注于有效工作的员工。

詹妮被辞退了,同事们都感到很吃惊。

后来,这家公司在招聘时,面试题中就多了一项——你认为什么样的工作才是有效的?

能够认识到什么样的工作才是有效的,会使你在工作中事半功倍,处处领先于别人。一名优秀的员工不仅要勤奋工作,还要时刻专注于有效的工作,不仅要正确地做事,还要做正确的事情。

【主动力法则】

世界上无数的失败者之所以没有成功,并不是因为他们的才干不够,而是他们不能集中精力做有效的事情。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做有效的事情呢?

1.要把工作重点转移到最有效的事情上,把握住正确的做事方向。

2.找出工作中有哪些不需要做的事情,可以让我们把精力都集中在有效的工作上。

3.看准一项适合自己的重要事业,集中所有的精力,全力以赴、埋头苦干,肯定可以取得杰出的成绩。

忙,一定要有结果

主动工作就是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最终解决问题的一个过程——晋升之门将永远为那些能随时解决问题、能够拿结果说话的人敞开。

【职场秀】

由于公司刚刚搬到新的办公地点,林奇要在办公室里挂一副字画,便叫同事帮忙。同事来看了看说:直接在墙上钉钉子不好,先钉两个木块,把字画挂在上面。林奇听从了同事的建议,就让他去找锯子锯木块。刚锯了两三下,同事说:“不行,这锯子太钝,得磨一下。”

于是同事丢下锯子去找锉刀。锉刀拿来后,他又发现锉刀的柄坏了。为了给锉刀换一个木头手柄,同事就拿起斧头去树林里找小树。就在要砍树时,他发现那把生满铁锈的斧头实在不好用,必须得磨一下。   同事将磨刀石找来后又发现,要磨快那把斧头,必须得用木条把磨刀石固定起来。为此,他又出去找木匠,想从他那里找一些木条。

然而,他这一走,林奇就再也没见他回来。最后,那幅字画还是直接钉在了墙上。

林奇再见到这位同事是在第二天,他正帮木匠从五金商店里往外搬一台笨重的电锯。

看来,林奇的同事就是没有抓住问题的核心,不就是需要两个木块吗?直接找木匠要两块不就行了吗?他却孜孜不倦地忙活了一大圈,最后问题依然没有解决。乍一看,似乎他也做了不少准备工作,比如找锉刀、磨斧子等,但这些工作现在看来都是无效的。

作为一名员工,如果无法分清什么工作是有效的、什么工作是无效的,那么他将会像故事中所讲的那个人一样,忙忙碌碌,最终却是什么事也没干成。

【主动力法则】

主动工作,追求高效能人士要为效率而“忙”,而不是像无头苍蝇一样四处打转,越忙越“盲”,把工作搞得一团糟。那么怎样才能做到为结果而忙呢?

1.忙要有序。在很多人的工作中,也许都有过工作越忙越乱,解决了旧问题,又产生了新故障,在一团忙乱中造成了新的工作错误之类的经历。结果是,轻则自己不得不手忙脚乱地改错,浪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重则返工检讨,给公司造成经济损失或形象损失。在很多事情都需要做的时候,分个轻重缓急。这样才能做一件保证一件,高效做成事情。

2.给自己限定一个时间。“在限定的时间内必须给出一个结果”看似冷漠,缺乏人情味,却可以激发出一个人最大的潜能。在限定的时间内必须给出一个结果,就是敢于承担责任;在限定的时间内必须给出一个结果,就是永不放弃;在限定的时间内必须给出一个结果,就是锐意进取。

做最重要的事而非最容易的事

被美国《时代》杂志誉为“人类潜能的导师”的史蒂芬·柯维博士曾经这样说过:“人类的重要任务就是将主要事务放到主要的位置上。”

同类推荐
  • 读故事 学做人

    读故事 学做人

    做人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如何做人,做一个怎样的人成为我们每个人毕生努力经营的事业。本书从古代先哲中吸取做人精髓,阐释了做人要自强不息、要厚德载物、要掌控好人际关系、要培养良好心态、要常常自省、要慎言语、要诚信、要有自己做人的个性等。这些做人道理并不是枯燥的说教,而是用生动小故事向您娓娓道来。如果把一盏灯放进全黑的房间,黑暗会瞬间消失,房间顿时有了光明。这时,如果增加十盏、百盏或千盏时灯,房间就会变得越来越亮。愿书中的这些哲理故事能成为点亮你人生的灯,在它的照耀下我们可以把不快的忧伤变为沉醉的美酒,把午夜的黑暗化为黎明的曙光,使原来没有意义的人生之旅变得格外轻松、欢快、达观。
  • 人生与命运(漫漫求知路)

    人生与命运(漫漫求知路)

    学会共处,不只是学习一种社会关系,它也意味着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入。从我国古代“天人合一”的思想传统到当代世界倡导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无不指明了学会与自然“共处”的重要性。这种学习,像其他学习一样,也包括了知识、技能和态度、价值观念的习和和养成。知识经济的时代,人人需要终身学习。学什么?怎么学?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从本质上来说,成人一生的发展模式和对待新事物与旧事物的兴趣模式都与三个月的孩子几乎相同。
  • 崔永元的说话之道

    崔永元的说话之道

    这就是著名电视节目主持人崔永元。本书从崔永元在节目中、记者采访中的精彩对话,以及在其他公众场合的警句妙语着眼,最是那一撇嘴的“坏笑”,全面解析他的说话之道、幽默法宝,让读者从他的高超口才中得到启发,引起观众抑制不住的大笑。这位“邻居大妈的儿子”,提高自己的说话水平。总是“用老百姓的话说出并不简单的道理”,他甚至把自己的“结巴”和“尴尬”保留在播出带中
  • 九型人格读人术

    九型人格读人术

    九型人格理论的卓越之处在于能透过人们表面的喜怒哀乐,进入人心最隐秘之处,发现人的最真实、最根本的需求和渴望。九型人格具有科学性、实用性和系统性,“九型人格与领导力”被斯坦福商学院列为工商管理硕士的进修课程,同时它也是众多跨国公司广泛采用的人力资源培训项目。本书作者中原老师一直是国内九型人格最有影响力的讲师,也是国内最早通过电视和音像制品传授九型人格的培训老师。通过此书可以帮助读者对他人的处境有更多了解,从而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当你运用性格类型的视角观察周围人时,你会发现,没有哪一种性格是完美无缺的,不仅你所属的性格的存在偏见,其他不同性格类型也因为观念的不同,存在着这样那样的局限性。
  • 做一个懂心理会说话会办事的聪明女人

    做一个懂心理会说话会办事的聪明女人

    《做一个懂心理会说话会办事的聪明女人》由朱武红编著,从心理、说话、办事三个方面,用生动的故事和精炼的笔触深入浅出地阐释了女人处世、交际的方法,以帮助女性读者从根本上提升自己的?人魅力,从而使女性的事业越来越成功,生活越来越幸福。
热门推荐
  • 祭祀村

    祭祀村

    一具被掏空内脏的尸体,一个用人祭祀的神秘村庄,到底隐藏着怎么恐怖惊叹的秘密?一个精心设计的死亡游戏,面对重重机关,他们是否能全身而退?一段艰辛惊险危机四伏的寻宝之路,历经万千险境之后他们得到的究竟是什么……
  • 家常肉小炒

    家常肉小炒

    《美食天下(第1辑):家常肉小炒》由中国烹饪协会美食营养专业委员会推荐,《美食天下(第1辑):家常肉小炒》名厨不传的地道好吃肉秘诀,招招好学易做,道道色昧俱佳,让您轻轻松松在家做美味!从“家常”“基础”人手,从原料和原料加工说起,最家常的菜式、最基础的做法一一详解。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最后的军礼

    最后的军礼

    壮汉赵大刀自从18岁第一次目睹南昌起义,就被革命的热浪所震撼,从此,这位热血青年就与共产党领导的革命队伍结下了不解之缘。他先后参加了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朝鲜战争,在血雨腥风中出生入死。这个一上战场就凶猛如虎的壮士,对革命忠诚不渝,即使长征掉队、解放后负伤转业、朝鲜战争被俘,仍然背着他的招牌式的红缨大刀执著追随着部队,追赶着自己的家,但是,躲过了枪林弹雨的赵大刀却躲不过命运的捉弄。 读完小说,你会对英雄的一个全新的认识,因为从来没有这样的英雄,让你同他一起豪情万丈的同时,如此为他的命运牵肠挂肚,一慨三叹。
  • 邪王独宠顽妻

    邪王独宠顽妻

    本文为轻松搞笑文,坚决不虐:一朝穿越,苏笑笑得了个便宜儿子。但儿子的爹却不知死哪儿去了?“走,儿子,娘给你找个便宜爹去!”路人甲挺帅的,但没钱!路人乙挺有钱的,但人却实在是不符合她的审美观。苏笑笑拔拉着便宜儿子一路走一路找便宜爹的故事……(全文完)(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嫁时衣

    嫁时衣

    不是说重生到古代总是有着与众不同的前卫思想和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吗?古代的人不都是连烤肉和火锅都没吃过,听到“床前明月光”和“明月几时有”就痛哭流涕感动不已吗?美少年美青年美中年们不是应该哭着喊着扑上来求包养吗?>_<~~都是骗人的……重生了之后一样要起早贪黑的上学,一样要学这学那,一样有复杂的人际关系,一样要为将来嫁什么人而犯愁——既来之,则安之吧。她没有胡思乱想的功夫,她要认认真真的,给自己缝好一件嫁时衣。
  • 光明王

    光明王

    他们称佛陀为弥勒,意思是光明王,还有人继续叫他无量萨姆大神,说他是位神祗,但他仍旧宁愿去掉“无量”和“大神”而自称萨姆。他从未宣称自己是神,不过,他当然也从未否认过这点。情势如此,承认和否认都毫无益处。死亡与光明永远无处不在。它们开始、终结、相伴、相克,它们进入无名的梦境,附着在那梦境之上,在轮回中将言语焚烧,也许正是为了创造一点点美。而这无名,就是我们的世界。《光明王》是泽拉兹尼最富盛名的科幻史诗,一经问世便引起轰动,曾获雨果奖最佳小说奖,并获得星云奖的最佳小说奖提名。
  • 情歌

    情歌

    龙仁青,当代著名作家。1967年3月生于青海湖畔铁卜加草原1986年7月毕业于青海海南民族师范学校藏语言文学专业。先后从事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的新闻翻译(汉藏文)、记者、编辑、导演、制片等职,现供职于青海电视台影视部。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修养含义

    修养含义

    歌德说:“名言集和格言集是社会上最大的财宝——只要懂得在适当的场合把前者带进会话里,在适当的时间唤起对后者的记忆。”我们人类社会那些出类拔萃的名家巨人,在推动人类社会向前不断发展的同时,也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物质财富。他们通过自身的体验和观察研究,还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有益的经验和感悟,他们将其付诸语言表达出来,被称之为名言或格言,其中蕴含并闪耀着智慧的光芒,成为世人宝贵的精神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