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无论你从事哪个行业,都要记住,一定要在业界经常保持有你的声音,你要抓住一切机会,在行业的论坛、会议、媒体上发表你的观点和构想,树立你自己的观点和旗帜,并且不遗余力地捍卫它。但观点切忌陈词滥调,人云亦云,这样反而会适得其反,落下一个坏名声,或者人们根本不屑记忆你。观点不在多,而在新、奇、特,并且要有充足的理论依据支撑。发布的时机也要掌握好,事件要具有针对性、焦点性、争议性等特征;要寻找影响扩散面宽、快的媒体发布。这样你就可能一发中的,获得知名度,用行动为自己制作出别具一格的“品牌名片”。
打造个人品牌需要足够的智慧和巨大的勇气。个人品牌是在困难和挫折中磨炼出来的。每一个成功的个人品牌背后,都是一部非常辛酸的历史。但是,同一般人不同的是,他们学会了在困境中成功的诀窍。
都说“铁打的职业,流水的人才”,尤其在当今社会,每个职场中人都要有自己的竞争力,否则就无法在职场中生存。那么竞争力从何而来呢?答案就是创造别人不可替代的价值,也就是打造你自己的品牌。
正如美国管理学者华德士所说:21世纪的工作生存法则就是建立个人品牌。品牌含金量越高,则人的身份越高。
当然,“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个人品牌的形成是一个需要慢慢培养和积累的过程。那么,怎样才能从根本上打造好自己的个人品牌呢?一个人在打造个人品牌的过程中,必须修炼基本功。因为没有扎实的基本功,任何技巧都是空谈,一个人根本无法真正树立优秀的个人品牌。俗话说,万丈高楼平地起,个人品牌有了“根基”,才能有众人仰望的“高度”。
价值观决定品牌定位
品牌必须在牢固的价值观平台上,而不是在移动的沙滩上摇摆不定。你必须每时每刻按照这些价值观生活,绝不动摇,否则,那些了解你、熟悉你的人,怎么能在任何时刻都信赖你呢?
每个复杂的体系,不论它是一部机器,或是一台电脑,其各部分的结构都得协调一致,相互支持,方能达成最佳的运作,如果各行其是,没多久便会停摆。
人类也不例外。我们的行为若无法与内心最重要的愿望相结合,那么便会在内心产生对立,成功也就遥遥无期了。
如果一个人正在追求某件东西,但在内心里却与是非黑白的信念相冲突,那他就会陷入内心混乱的境地。
我们若想能改变、成长、兴盛,就得清楚自己以及他人的法则,并同时确实知道衡量成败的标准,否则,我们只是个富有的乞丐。这个最终且最重要的因素,我们称之为价值观。
价值观会主宰我们的人生方式,影响我们对周遭一切的反应。价值观颇似电脑的执行系统,虽然你可以输入任何资料,但电脑是否接受或运算,还得看执行系统是否先会设定相关的程式。价值观就是我们脑子里判定是否执行的系统。
从你所穿的衣服、所开的车子、所住的房子,到教养孩子的方式,这一切的一切都受价值观的左右。它是我们行事为人的规范,是释放我们内心神奇力量最重要的关键,我们靠它了解和判定自己以及别人的行为。
价值观是决定一个人是否虚伪、能否被鼓舞的重要因素。如果你能知道对方的价值观,你就可以掌握他一切行为的动向。价值观是最终的裁决者,决定哪种事该做,哪种事不该做。
价值观对每个人而言都有不同的意义,因而为实现它们所采取的措施也不尽相同。当你在设定追求的目标时,同时也应该建立一套验证程序,可以帮助你知道自己在追求目标的过程里,是否方向有偏,是否确实到达终点。这个验证程序不是一成不变的,你握有变动之权,只要它的确能帮你前进,你可以不时地修正。
品牌的定位也与个人价值观有着重要的关联。
在树立个人品牌的过程中,核心步骤是辨析、理解价值观,并付诸行动。你的价值就是你认为真实的信条。价值观不但影响你的所思所感,而且影响你的一言一行。也就是说,当人们看到你的行为时,他们就会判断你行为背后的原因。这些判断形成他们对你的印象。他们看到的行为越独特,你的品牌对他们来说就越好定义。换言之,个人品牌越能满足他人的需求,就越具有亲和力,越能获得更好的发展。
然而,这一点又不能强调得太过分,因为出色的个人品牌不是什么虚饰,不是涂抹一种令人更愉悦的表象。个人品牌是经营理念和企业、特别是个人价值观的反映,从一定意义来讲,这些理念和价值观就是你的真实写照。只有在这样的个人品牌基础上,真正可靠的关系才能建立起来。
微软公司比尔·盖茨的个人品牌形象通过公司品牌传播设计者的精心策划和设计后,运用多种传播渠道和手段推出,将比尔·盖茨描绘成一个商业奇才,成为世界人民心目中的传奇人物和偶像。而微软公司的总裁史蒂夫·鲍尔墨则给人一种行事干练、执法严明、决策果断和不怒自威的形象,人们视他为微软的“Very key man”(非常关键的人物)。在每年一度的微软世界销售大会上,来自全世界的数千名微软公司的销售人员汇集在一起,在这时,比尔·盖茨和史蒂夫·鲍尔墨都会出现在会场,两人像天才的煽动家一样发表演说,现场的热烈几乎要将房顶掀开。他们两人的个人品牌形象相辅相成,与企业的品牌交相辉映。
你创造的个人品牌,在生活中是动态变化的。强势品牌需要每天更新,使它成为你日常工作和生活的一部分。有时候,目标容易达到;但有时,尽管你选择了生活的目的、愿景和价值观,但坚守它们的能力会面临挑战;也有的时候,你的个人品牌会受到严峻的考验。
品牌必须在牢固的价值观平台上,而不是在移动的沙滩上摇摆不定。你不能仅“有点”、“在一定程度上”、“大部分时间”认可你的价值观。你的行动也不能在“似乎恰当”的情况下,周期性地坚守价值观。你必须每时每刻按照这些价值观生活,绝不动摇,否则,那些了解你、熟悉你的人,怎么能在任何时刻都信赖你呢?
不断学习,不让你的品牌贬值
要想拥有一份完美的品牌形象,一定要记住:年轻时,究竟懂得多少并不重要,只有懂得学习,才会获得足够的知识。
不断学习是不让你的品牌贬值的最为重要的手段。众所周知,我们所赖以生存的知识、技能和车子、房子一样,会随着岁月的流逝不断折旧,你的品牌价值也可能在不断缩水。美国职业专家指出,现在职业半衰期越来越短,所有高薪者若不学习,不超过5年就会变成低薪。当10个人中只有1个人拥有电脑初级证书时,他的优势是明显的,而当10个人中已有9个人拥有同一种证书时,那么原来的优势便不复存在。
一个懂得维护自己品牌的人士无论自己处于职业生涯的哪个阶段,都会把不断学习当成自己的一项重要习惯。因为他们清楚自己的知识对于所服务的机构而言是很有价值的,正因为如此,他们必须好好自我监督,不能让自己的技能落在时代后头。因此,当你的工作进展顺利的时候,要加倍地努力学习;当工作进展得不顺利,不能达到工作岗位的要求时,那你更要加紧自己学习的进度。——在瞬息万变的现代社会里,“学习”是让我们能够为自己开创一番天地的利器。当我们试图通过学习超越以往的表现时,我们才能不让自己的品牌贬值。
反之,如果我们沉溺在对昔日以及现在表现的自满当中,学习以及适应能力的发展便会受到阻碍,工作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不管你有多么成功,你都要对职业生涯的成长不断投注心力,如果不这么做,工作表现自然无法有所突破,终将陷入停滞甚至是倒退的境地。
中国古代学者刘向曾说:“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月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学习是一种很幸福的机会,如同拨一下木火就能使奄奄一息的火苗升腾起大火一样,一个愚笨的脑袋会因为学习而产生变化,所以我们要珍惜这种机会,把学习视作我们的终身职业。在学习的道路上,谁想停下来谁就会落伍。
在哈佛,在一座教学楼前的阶梯上,有一群即将毕业的机械系大四学生很快就要参加最后一门考试了,他们聚集在一起,正在讨论几分钟后就要开始的考试。他们的脸上洋溢着自信,这是最后一场考试,接着就是毕业典礼和找工作了。
有几个说他们已经找到工作了,其他的人则在讨论他们想得到的工作。怀着对四年大学教育的肯定,他们觉得心理上早有充分的准备,能征服外面的世界。
他们知道即将进行的考试只是轻而易举的事情。教授说他们可以带需要的教科书、参考书和笔记,只要求他们考试时不能彼此交头接耳。
他们喜气洋洋地走进教室。教授把考卷发下去,学生都喜形于色,因为学生们注意到只有五个论述题。
三个小时过去了,教授开始收考卷。学生们似乎不再有信心,他们脸上有难以描述的表情。
没有一个人说话,教授手里拿着考卷,面对着全班同学。教授端详着面前学生们忧郁的脸,问道:“有几个人把五个问题全答完了?”
没有人举手。
“有几个答完了四个?”
仍旧没有任何动静。
“三个?两个?”
学生们变得有些坐立不安起来。
“那么一个呢?一定有人做完了一个吧?”
全班学生仍保持沉默。
教授放下手中的考卷说:“这正是我所预料的结果。我只是要加深你们的印象,即使你们已完成四年工程教育,但仍旧有许多有关工程的问题你们全然不知。这些你们不能回答的问题,在日常操作中是非常普遍的。”
“活到老,学到老。”在知识的海洋中,你的智慧只是其中的一粒沙、一滴水,我们拥有的只是一颗饥渴的心灵,要不断地用学习来安慰它。如果故步自封,就只能成为时代的弃儿。
要想拥有一份完美的品牌形象,一定要记住:年轻时,究竟懂得多少并不重要,只有懂得学习,才会获得足够的知识。
许多人以为,学习只是青少年时代的事情,只有学校才是学习的场所,自己已经是成年人,并且早已走向社会了,因而再没有必要进行学习。
剑桥大学的一位专家指出:“这种看法乍一看,似乎很有道理,其实是不对的。在学校里自然要学习,难道走出校门就不必再学了吗?学校里学的那些东西,就已经够用了吗?”
其实,学校里学的东西是十分有限的。工作中、生活中需要的相当多的知识和技能,课本上都没有,老师也没有教给我们,这些东西完全要靠我们在实践中边摸索、边学习。
近十年来,人类的知识大约是以每三年增加一倍的速度向上提升。知识总量在以爆炸式的速度急剧增长,老知识很快过时,知识就像产品一样频繁更新换代,使企业持续运行的期限和生命周期受到最严厉的挑战。据初步统计,世界上IT企业的平均寿命大约为5年,尤其是那些业务量快速增加和急功近利的企业,如果只顾及眼前的利益,不注意员工的培训学习和知识更新,就会导致整个企业机制和功能老化,成立两三年就“关门大吉”!
和联想、TCL等企业成功的经验表明:培训和学习是企业强化“内功”和发展的主要原动力。只有通过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培养企业中每一位员工的学习和知识更新能力,不断调整整个企业人才的知识结构,才能应对这样的挑战。
根据剑桥大学的一项调查,半数的劳工技能在1至5年内就会变得一无所用,而以前这些技能的淘汰期是7至14年,特别是在工程界,毕业后所学还能派上用场的不足1/4。
因此,学习已变成随时随地的必要选择。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这句古语也可以用在人的智力增长上。你只有在工作中不断学习新东西,才能保持思维的灵动,也只有这样,才能跟得上时代的步伐,不被淘汰。
可以说,如果我们不继续学习,我们就无法取得生活和工作需要的知识,无法使自己适应急速变化的时代,我们不仅不能搞好本职工作,反而有被时代淘汰的危险。
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人,尽管他们的资质很好,却一生平庸,原因是他们不求进步,在工作中唯一能看到的就是薪水。因此,他们前途黯淡,毫无希望。一些人由于所受教育不够,很难胜任一般性的技术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