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36900000008

第8章

应该怎样限制几何作图工具呢?他们认为,几何图形都是由直线和圆组成的,有了直尺和圆规,就能作出这两样图形,不需要再添加其他的工具。于是规定在几何作图时,只准许使用圆规和没有刻度的直尺,并且规定只准许使用有限次。

由于有了这样一个规定,一些普普通通的几何作图题,顷刻间身价百倍,万众瞩目,有不少题目甚至让西方数学家苦苦思索了2000多年。

尺规作图特有的魅力,使无数的人沉湎其中,乐而忘返。连拿破仑这样一位威震欧洲的风云人物,在转战南北的余暇,也常常沉醉于尺规作图的乐趣中。有一次,他还编了一道尺规作图题,向全法国数学家挑战呢。

拿破仑出的题目是:“只准许使用圆规,将一个已知圆心的圆周4等分。”

由于圆心O是已知的,求出这个题目的答案并不难。

我们可以在圆周上任意选一点A,用圆规量出OA的长度,然后以A点为圆心画弧,得到B点;再以B点为圆心画弧,得到C点;再以C点为圆心画弧,得到D点。这时,用圆规量出AC的长度,再分别以A点和D点为圆心画两条弧,得到交点M。接下来,只要用圆规量出OM的长度,逐一在圆周上划分,就可以把圆周4等分了。

如果再增添一把直尺,将这些4等分点连接起来,就可以得到一个正4边形。由此不难看出,等分圆周与作正多边形实际上是一回事。

只使用直尺和圆规,怎样作出一个正5边形和正6边形呢?

这两个题目都很容易解答,有兴趣的读者不妨试一试。

不过,只使用直尺和圆规,要作出正7边形可就不那么容易了。别看由6到7,仅仅只增加了一条边,却一跃成为古代几何的四大名题之一。尺规作图题就是这样变化莫测。

这个看上去非常简单的题目,曾经使许多着名数学家都束手无策。后来,大数学家阿基米德发现了前人之所以全都失败了的原因:正7边形是不能由尺规作出的。阿基米德从理论上严格证明了这一结论。

那么,采用尺规作图法,究竟有哪些正多边形作得出来,有哪些作不出来呢?

有人猜测:如果正多边形的边数是大于5的质数,这种正多边形就一定作不出来。

17是一个比5大的质数,按上面这种说法,正17边形是一定作不出来的。在过去的2000年里,确实有许多数学家试图作出正17边形,但无一不遭受失败。岂料在1796年,18岁的大学生高斯居然用尺规作出了一个正17边形,顿时震动了整个欧洲数学界。

这件事也深深震动了高斯,使他充分意识到自己的数学能力,从此决心献身于数学研究,后来终于成为一代数学大师。

高斯还发明了一个判别法则,指出什么样的正多边形能由尺规作出,什么样的正多边形则不能,圆满地解决了正多边形的可能性问题。高斯的判别法则表明,能够由尺规作出的正多边形是很少的,例如,在边数是100以内的正多边形中,能够由尺规作出的只有24种。

有趣的是,正7边形的边数虽少,却不能由尺规作出;而正257边形,边数多得叫人实际上很难画出这样的图形,却一定可由尺规作出。1832边形,边数多得叫人实际上很难画出这样的图形,却一定可由尺规作出。1832年,数学家黎克洛根据高斯指出的原则,解决了正257边形的作图问题。他的作图步骤极其繁琐,写满了80页纸,创造了一项“世界纪录”。

不久,德国人赫尔梅斯又刷新了这个纪录。他费了10年功夫,解决了正65537有的作图问题。这是世界上最繁琐的尺规作图题。据说,赫尔梅斯手稿可以装满整整一手提箱呢!

有形状的数

毕达哥拉斯不仅知道奇数、偶数、质数、合数,还把自然数分成了亲和数、亏数、完全数等等。他分类的方法很奇特,其中,最有趣的是“形数”。

什么是形数呢?毕达哥拉斯研究数的概念时,喜欢把数描绘成沙滩上的小石子,小石子能够摆成不同的几何图形,于是就产生一系列的形数。

毕达哥拉斯发现,当小石子的数目是1、3、6、10等数时,小石子都能摆成正三角形,他把这些数叫做三角形数;当小石子的数目是1、4、9、16等数时,小石子都能摆成正方形,他把这些数叫做正方形数;当小石子的数目是1、5、12、22等数时,小石子都能摆成正五边形,他把这些数叫做五边形数……这样一来,抽象的自然数就有了生动的形象,寻找它们之间的规律也就容易多了。不难看出,头四个三角形数都是一些连续自然数的和。瞧,3是第二个三角形数,它等于1+2;6是第三个三角形数,它等于1+2+3;10是第四个三角形数,它等于1+2+3+4。

看到这里,人们很自然地就会生发出一个猜想:第五个三角形数应该等于1+2+3+4+5,第六个三角形数应该等于1+2+3+4+5+6,第七个三角形数应该等于……这个猜想对不对呢?

由于自然数有了“形状”,验证这个猜想费不了什么事。只要拿15个或者21个小石子出来摆一下,很快就会发现:它们都能摆成正三角形,都是三角形数,而且正好就是第五个和第六个三角形数。

就这样,毕达哥拉斯借助生动的几何直观,很快就发现了自然数的一个规律:连续自然数的和都是三角形数。如果用字母n表示最后一个加数,那么1+2+…+n的和也是一个三角形数,而且正好就是第n个三角形数。

毕达哥拉斯还发现,第n个正方形数等于n2,第n个五边形数等于n(3n-1)/2,第n个六边形数等于2n(n-1)……根据这些规律,人们就可以写出很多很多的形数。

不过,毕达哥拉斯并不因此而满足。譬如三角形数,需要一个数一个数地相加,才能算出一个新的三角形数,毕达哥拉斯认为这太麻烦了,于是着手去寻找一种简捷的计算方法。经过深入探索自然数的内在规律,他又发现,1+2+……+n=12×n×(n+1)这是一个重要的数学公式,有了它,计算连续自然数的和可就方便多了。例如,要计算一堆电线杆数目,用不着一一去数,只要知道它有多少层就行了。如果它有7层,只要用7代替公式中的n,就能算出这堆电线杆的数目。

1+2+3十4+5+6+7=12×7×(7+1)=28(根)就这样,毕达哥拉斯借助生动的几何直观,发现了许多有趣的数学定理。而且,这些定理都能以纯几何的方法来证明。

例如,在一些正方形数里,左上角第一个框内的数是1,它是1的平方;第二框内由1+3组成,共有4个小石子,它是2的平方;第三个框内由1+3+5组成,共有9个小石子,它是3的平方。……由此不难看出,只要在正方形数上作些记号,就能令人信服地说明一个数学定理:“从1开始,任何个相继的奇数之和是完全平方。”即1+3+5+……+(2n-1)=n2费尔马小定理

17世纪时,有个法国律师叫费尔马。他非常喜欢数学,常常利用业余时间研究高深的数学问题,结果取得了很大的成就,被人称为“业余数学家之王”。

费尔马研究数学时,不喜欢搞证明,喜欢提问题。他凭借丰富的想像力和深刻的洞察力,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数学猜想,深刻地影响了数学的发展。他提出了“费尔马大定理”,几百年来吸引了无数的数学家,是一个至今尚未完全解决的着名数学难题。

费尔马最喜欢的数学分支是数论。他曾深入研究过质数的性质。1640年,他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

当n=1时,22n+1=221+1=5;当n=2时,22n+1=222+1=17;当n=3时,22n+1=223+1=257;当n=4时,22n+1=224+1=65537;费尔马没有继续算下去,他猜测说:只要n是自然数,由这个公式算出的数一定都是质数。

这是一个很有名的猜想。由于演算起来很麻烦,很少有人去验证它。1732年,大数学家欧拉认真研究了这个问题。他发现,费尔马只要往下演算一个自然数,就会发现由这个公式算出的数不全是质数。

n=5时,22n+1=225+1=4294967297,4294967297可以分解成641×6700417,它不是质数。也就是说,费尔马的这个猜想不能成为一个求质数的公式。

实际上,几千年来,数学家们一直在寻找这样一个公式,一个能求出所有质数的公式。但直到现在,谁也未能找到这样一个公式。而且谁也未能找到证据,说这样的公式就一定不存在。这样的公式究竟存在不存在,也就成了一个着名的数学难题。

费尔马有心找出一个求质数的公式,结果未能成功,人们发现,倒是他无意提出的另一个猜想,对寻找质数很有用处。

费尔马猜测说:如果P是一个质数,那么,对于任何自然数n,np-n一定能够被P整除。这一回,费尔马猜对了。这个猜想被人称做费尔马小定理。例如11是质数,2是自然数,所以211-2一定能被11整除。

如果反过来问:若n能够整除2n-2,n是否一定就是质数呢?

答案是否定的。但人们发现,由这个公式算出的数绝大多数是质数。有人统计过,在1010以内,只要n能整除(2n-2),则n有999967%的可能是质数。这样,只要能剔除为数极少的冒牌质数,鉴定一个数是不是质数也就不难了。

利用费尔马小定理,这是目前最有效的鉴定质数的方法。要判断一个数的n是不是质数,首先看它能不能被(2n-2)整除,如果不能整除,它一定是合数;如果能整除,它就极有可能是质数。

有消息说,在电子计算机上运用这种新方法,要鉴定一个上百位的数是不是质数,一般只要15秒钟就够了。

破碎的数

在拉丁文里,分数一词源于frangere,是打破、断裂的意思,因此分数也曾被人叫做是“破碎数”。

在数的历史上,分数几乎与自然数同样古老,在各个民族最古老的文献里,都能找到有关数的记载,然而,分数在数学中传播并获得自己的地位,却用了几千年的时间。

在欧洲,这些“破碎数”曾经令人谈虎色变,视为畏途。7世纪时,有个数学家算出了一道8个分数相加的习题,竟被认为是干了一件了不起的大事情。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欧洲数学家在编写算术课本时,不得不把分数的运算法则单独叙述,因为许多学生遇到分数后,就会心灰意懒,不愿意继续学习数学了。直到17世纪,欧洲的许多学校还不得不派最好的教师去讲授分数知识。以致到现在,德国人形容某个人陷入困境时,还常常引用一句古老的谚语,说他“掉进分数里去了”。

一些古希腊数学家干脆不承认分数,把分数叫做“整数的比”。

古埃及人更奇特。他们表示分数时,一般是在自然数上面加一个小圆点。在5上面加一个小圆点,表示这个数是1/5;在7上面加一个小圆点,表示这个数是1/7。那么,要表示分数2/7怎么办呢?古埃及人把1/4和1/28摆在一起,说这就是2/7。

1/4和1/28怎么能够表示2/7呢?原来,古埃及人只使用单分子分数。也就是说,他们只使用分子为1的那些分数,遇到其他的分数,都得拆成单分子分数的和。1/4和1/28都是单分子分数,它们的和正好是2/7,于是就用14+128来表示2/7。那时还没有加号,相加的意思要由上下文显示出来,看上去就像把1/4和1/28摆在一起表示了分数2/7。

由于有了这种奇特的规定,古埃及的分数运算显得特别繁琐。

例如,要计算5/7与5/21的和,首先得把这两个分数都拆成单分子分数:

57+521=(12+17+114)+(17+114+142);然后再把分母相同的分数加起来:

12+27+214+142;由于算式中出现了一般分数,接下来又得把它们拆成单分子分数:

12+14+17+128+142。

这样一道简单的分数加法题,古埃及人算起来都这么费事,如果遇上复杂的分数运算,他们算起来又该是何等的吃力。

在西方,分数理论的发展出奇地缓慢,直到16世纪,西方的数学家们才对分数有了比较系统的认识。甚至到了17世纪,数学家科克在计算35+78+910+1220时,还用分母的乘积8000作为公分母!

而这些知识,我国数学家在2000多年前就都已知道了。

我国现在尚能见到最早的一部数学着作,刻在汉朝初期的一批竹简上,名字叫《算数书》。它是1984年初在湖北省江陵县出土的。在这本书里,已经对分数运算作了深入的研究。

稍晚些时候,在我国古代数学名着《九章算术》里,已经在世界上首次系统地研究了分数。书中将分数的加法叫做“合分”,减法叫做“减分”,乘法叫做“乘分”,除法叫做“经分”,并结合大量例题,详细介绍了它们的运算法则,以及分数的通分、约分、化带分数为假分数的方法步骤。尤其令人自豪的是,我国古代数学家发明的这些方法步骤,已与现代的方法步骤大体相同了。

例如:“又有九十一分之四十九,问约之为几何?”书中介绍的方法是:从91中减去49,得42;从49中减去42,得7;从42中连续减去7,到第5次时得7,这时被减数与减数相等,7就是最大的公约数。用7去约分子、分母,那就得到了49/91的最简分数7/13。不难看出,现在常用的辗转相除法,正是由这种古老的方法演变而来。

公元263年,我国数学家刘徽注释《九章算术》时,又补充了一条法则:分数除法就是将除数的分子、分母颠倒与被除数相乘。

而欧洲直到1489年,才由维特曼提出相似的法则,已比刘徽晚了1200多年!

苏联数学史专家鲍尔加尔斯基公正地评价说:“从这个简短的论述中可以得出结论:在人类文化发展的初期,中国的数学远远领先于世界其他各国。”

天外来客

我们在前面讲述过毕达哥拉斯的故事。在西方数学史上,他还以发现毕达哥拉斯定理而闻名。

毕达哥拉斯定理的内容是:在直角三角形里,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一定等于斜边的平方。这是几何学里一个非常重要的定理。

相传毕达哥拉斯发现这个定理以后,高兴得不得了,宰了100头牛大肆庆贺了许多天。

说来有趣,正是这个让他欣喜若狂的定理,后来又使他狼狈万分,几乎无地自容。

毕达哥拉斯有一句名言,叫做“万物皆数”。他把数的概念神秘化了,错误地认为:宇宙间的一切现象,都可以归结为整数或者整数的比;除此之外,就不再有别的什么东西了。

问题就出在这里。有一天,毕达哥拉斯的一个学生,在世界上找到了一种既不是整数,又不是整数之比的怪东西。

这个学生叫希伯斯,他研究了一个边长为1的正方形,想知道对角线的长度是多少。

从图上看得很清楚,对角线与正方形的两条边组成了一个直角三角形。根据毕达哥拉斯定理,希伯斯算出对角线的长度等于2。

可是,2既不是整数,也不是整数的比。他惶惑极了:根据老师的看法,2应该是世界上根本不存在的东西呀?

希伯斯把这件事告诉了老师。毕达哥拉斯惊骇极了,他做梦也没想到,自己最为得意的一项发明,竟招来一位神秘的“天外来客”。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富足一生的资本

    富足一生的资本

    《富足一生的资本》是马登励志教育系列图书之一,在马登的作品中占有重要地位。作者列举了一些成功人士的经典案例,从自身体会出发,由细节入手,从个人素质、生活习惯、生存环境、生活观念等方面探讨了一个人成功所要具备的资本。这本书是渴望成功的年轻人的灯塔,指引着这些年轻人向着成功的方向远航。
  • 妈妈给儿子讲的365夜经典故事

    妈妈给儿子讲的365夜经典故事

    《爸爸给儿子讲的365夜经典故事》讲述月亮升起来了,在这美妙的、无忧无虑的童年里,孩子们又可以赖在爸爸妈妈身边听故事了。《爸爸给儿子讲的365夜经典故事》中全世界的孩子们在用不同的文字阅读着这些流传百年的经典故事。因为唯有经典才能永恒,才值得珍藏,才能让小孩子受益一生。
  • 妙医圣手

    妙医圣手

    一场意外的遭遇,让医学生林阳从此能够看见鬼,并从鬼魂身上获得医术、君子四艺以及武术等等知识和能力!从此,岳飞、吕布、项霸王;苏轼、李白、张仲景……历史上的名鬼甘愿为他效命!他的人生,注定与众不同,精彩万分!针药治人,符箓渡鬼,尽显医者慈悲;以手为笔,沾魂作墨,沟通天地阴阳!这,就是林阳的大道!(欢迎各位书友加群,五志的小黑屋:168330720)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许君玲珑心

    许君玲珑心

    穷女生宁清如为了谋得生计,取得画稿稿费,不惜编造谎言骗了公子哥孟嘉和。孟嘉和发现自己被骗,却被她的小聪明所吸引。兜兜转转,宁清如和孟嘉和发现,原来命运捉弄,他们其实是自己最痛恨的那类人。当隐秘身世被揭发,国恨与命运相碰撞的时候,在浊世为人清如冰,已经成为一个可望不可即的梦想。
  • 倾歌天下

    倾歌天下

    一场声势浩大、旷年持久的纷争,一曲悲欢千愁、家国兴衰的咏叹!一切的一切,皆起源于这个被满门抄斩,株连五族被贬黜冷宫,终身不孕更被奴才凌辱而死的女子!父兄势力的丧失,使她从贵妃沦为了废妃一道圣旨,更将她从妃嫔变为了和亲女一万石粮食,她就仅只这一万石粮食的价值?!是谁在爱恨中迷失了前路?又是谁在权势下臣服了欲望?用血铺成的复仇之路,又是谁,握紧了死神的利刃?……三国之乱,始于此女,亦终于此女。赔百姓千万人之命,丧军士之血染风延山脉万里雪红。后人称其,倾歌天下!—————————————————————————————凌晚蓝,百折而后强大起来的奇女子:“尊严诚可贵,生命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利飘雪,胤国的四王爷,满头白发的阴霾男子:“你想要的不就是自由吗?只要你助我夺得大胤、乃至于这天下,我给你!”楚御天,大楚的皇帝,幼年为质的变态皇帝:“朕幼年在衡国为质时,哪一天不被你这个高贵的相国千金欺负个三五回的,现在好不容易有了机会,岂能轻易便放了你?朕的爱妃!”宇文飞逸,衡国的皇帝,忍辱负重的少年天子:“朕立你作皇贵妃,无非是看着你那野心勃勃的父兄的兵权罢了,现在他们既然已死,你于朕,又还有什么意义呢?能换得一万石粮食,也算是物尽其用了!”推荐瑜自己的完结红楼V文《红影黛姿潇湘月》:强力推荐金多多巨彪悍巨好看的文《冷宫虐妃》:好友沧海明珠的红楼新文《红楼之黛色倾城》:好友银色月光的新文《娥妃》:好友诺诺宝贝超级无敌彪悍的好看文文:《血色妖瞳》精妙林兮巨好看的现代文:《美人宠》(瑜天天追的文,就是她丫的更新太慢,哎!)好友落花楼主的精彩正剧新文:《狠轻绝》(精彩不容错过哦!)四川老乡好友殷紫的青春幽默搞笑新文:《天杀的冤家》
  • 影响你一生的清华演讲(大全集)

    影响你一生的清华演讲(大全集)

    在高校和名流大师一起奔跑!演讲是历史的记录、思想的结晶、艺术的杰作。各个时代的政界巨子、科学巨擘、思想先驱、艺术泰斗们给后人留下了数不胜数的演讲名篇。那些华丽的文辞、工巧的布局、严谨的结构、严密的逻辑、完美的行文、恢宏的气势,都堪称演讲的典范。
  • 总裁太嚣张(全本)

    总裁太嚣张(全本)

    男主:蓝天豪,是兰雨集团的总裁先生。女主:前两部里都有提到她,弦上精灵——欧阳静妤,天使一般的女孩。想知道恶魔与天使纠缠十年的爱恨情仇,会以怎样的结局告终吗?不看后悔哦简介:蓝天豪修长的手指缓缓划过她白皙柔嫩的面颊,薄唇挑出一丝邪肆而魅惑的微笑:“angel,欧阳集团的将来会怎样,就看你了……”他也曾经有过家,全世界最幸福的家……轻而易举就毁了,父亲被陷害,死在监狱里。母亲跳楼自杀,他才十五岁,弟弟还在襁褓之中……他走的时候就发过誓,他要报仇!他要报仇!!!静妤扳着手指头数日子,她等了十年,三千六百多天,才等到大哥哥回来。她以为那是苦尽甘来的甜蜜幸福,她以为那是山盟海誓后的互守信约,却原来,它什么也不是。他已经忘了当初对她说过的话:“静妤妹妹,等你长大了,就做我的新娘子,好吗?”当尘埃落定,他站在最后的胜利面前,冷眼看着她倒下。那一刻,她才明白,所谓爱情,不过是朝露昙花,长恨一梦……*
  • 做人要有心机做事要有心计说话要有心眼

    做人要有心机做事要有心计说话要有心眼

    做人有心机,就能在人生长河中腾空踏浪,左右逢源,做事有心计,就能把智慧发挥得淋漓尽致,事事如愿,做人没有心机,清澈如水看似美好,却食之无味,做事没有心计,自视清高看似骨气,却四处碰壁。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