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三昧书屋”的故事,几乎是家喻户晓。鲁迅小的时候,在一个私塾读书,很不幸的是,他的父亲害了病,他就得一面上私塾读书,一面帮着母亲料理家务,几乎天天奔走于当铺和药铺之间,把家里的东西拿到当铺去换了钱,再到药铺去给父母买药。
有一天早晨,鲁迅上学迟到了,教书认真的寿镜吾老先生严厉地对他说:“以后要早到!”鲁迅默默地回到座位上,就在那张旧书桌上刻了个“早”字,也把一个坚定的信念深深地刻在了心里。
后来,鲁迅不仅时时早,而且事事早,并且毫不松懈的为此奋斗了一生。
从这个故事当中,我们不难看出,正是由于后来鲁迅做任何事情都不拖拉,而且能够做到时时早,事事早而使他成为了世界上最为着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
不计其数的人们在做事情的时候总是等到所有的条件均具备的时候才会采取一定的行动,殊不知,良好的条件是等不来的,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极少出现“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的境遇,我们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并不能等到所有的条件都比较完善时才能开始工作,但即使在这种既定的环境中,即使在现有的条件下,我们同样可以把事情做到极致。行动能够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只要认真做起来,即使是十分小的事情,哪怕仅仅只是做了五分钟,也是一个极好的开端,就能带动我们着手做更多的事情。
拥有“时间感”的人,不仅有明确的使用时间法,而且在工作、交际等方面,也一定是高人一等的。个人应该把自己从不当的“习惯”信仰,以及固定化的价值观中解放出来。一个人若具备丰富的想象力和完全的技术,就可以借此判断时间,锻炼自己对时间的控制。
时间观念强,善于运用时间,有计划安排的人们一定会赢得成功。他们知道时间对自己的意义,他们绝不会拖延一分一秒的时间,毕竟他们时时都知道拖延时间毫无必要的,拖延是一种自我折磨。
4将紧要的事情放在第一位
不管遇到什么情况,我们都要记住一点:将最紧要的事情放在第一位。倘若最紧要的事情解决了,其他事情自然就会水到渠成。
传统的时间管理仅仅只是要求在最短的时间内做最多的事情,却忽略了依照事情的轻重缓急程度而安排时间的先后顺序,因此,我们应该忘掉墙上悬挂的闹钟,认清急迫性与事情的紧要程度,遵循心中的计划行事,做生活的主宰。
先做紧要的事情
日常生活中,不管做什么事情,我们都要先做比较紧要的事情,这也是我们做事情需要遵守的法则之一。相信不计其数的人们都会有这样的经历,本来想做某件紧要的事情,但却被一些突如其来的小事打断,从而分散了精力,导致最后没能够按时完成原本要做的事情,其实,这一切都是因为他们没有先做紧要事情的习惯。人的一生中,往往会遇到很多琐碎的事情,如果在这些事情中选择出紧要的事情先做,为这些事情排出紧要的先后顺序再一一去做,那样效率会有很大的提高。
一天,伯利恒钢铁总裁舒瓦普请效率专家进行企业诊断,总裁对专家说道:“我们知道自己的目标,但不知道如何更好地执行计划。”利说:“我可以在10分钟之内给你一样东西,这个东西至少能够把公司业绩提高50%。”总裁在一时间感到喜出望外,只见利给他一张空白纸条,让他在纸上写下第二天需要做的六件最重要的事情。总裁依照吩咐,于是就在纸上写下了六件事情。然后利让他在纸条上用数字表明每件事情对公司及对总裁的重要性次序,并接着对他说:“现在你把这张纸放进口袋。明天早晨第一件事情就是把纸条拿出来,做第一项,不要管其余的,仅仅只看第一项,着手办好第一件事情,直到完成为止。与之相同,继续做第二项,第三项……一直坚持到你下班为止,因为你只做着最重要的事情。”总裁与专家的整个会见历时不到半个小时。几周过后,利收到总裁所寄的一张25万美元的支票与一封信。舒瓦普在心中写到:“谢谢你,从金钱的观点而言,这是我一生中最有价值的一节课……”
现代社会,每个青少年都渴望快速成功,因此,很多青少年便会因浮躁而产生投机取巧的心理,结果往往是欲速则不达。其实,每个青少年的成功都有其既定的轨道,就像地球有其运行轨道一样。那么,究竟怎样做才能契合这条成功轨道呢?
培根说:“敏捷而有效率地工作,就要善于安排工作的次序,分配时间和选择要点。只是要注意这种分配不可过于细密琐碎,善于选择要点就意味着节约时间,而不得要领地瞎忙等于乱放空炮。”
青少年如果能够养成把注意力集中到紧要事情上的习惯,并根据这些紧要事情来努力为自己的成功而奋斗,那么他就为自己获取了一种强大的力量,也就能够很容易地走上成功之路。
分清轻重缓急
每个人无时无刻不在面对“如何运用时间”的问题,无论是面对巨大的人生转折还是芝麻绿豆大的生活琐事,都要难免做出一番抉择,与此同时自己必须承担抉择的后果。当然,结局并不一定均是完美的,尤其是无法较好地安排时间时。
史蒂芬是美国当代最有影响力的作家,有一次他在和女儿玛利亚聊天时,女儿刚生下老三,对他说道:“爸爸,我好烦,你也知道我很喜欢这个小孩,但是她几乎占有了我所有的时间。”
“由于她的存在,我的一切事情都无法进行,可偏偏有些事情非我自己做不可。”史蒂芬十分理解女儿的挫折感,她的挫折感来源于期望过高。玛利亚既聪明又能干,每天的生活十分充实,手中仿佛总有忙不完的事情。于是史蒂芬就对她说道:“事实上,你现在重要的事情只有一件——好好享受生儿育女的喜悦。你可以尽管放松自己的心情,尽情享受与小孩的共处,与此同时让她能够感受到你初为人母的喜悦,毕竟全世界只有你能够为她付出最深的爱与心力。与这种天伦之乐相比较而言,任何事情都将显得微不足道。”玛利亚也深知:在短时间内自己的生活一定会失去平衡,她是不应该拥有任何怨言的,若小孩长大一些,她就能为追求自己的目标而贡献心力。
史蒂芬又接着意味深长地对女儿说道:“把心中的时间表忘掉,认真计划未来,如果这样会让你觉得有罪恶感的话,那就不要制定任何计划。对你而言,目前小孩是生命中最为紧要的事情,尽管享受初为人母的乐趣,将不会拥有任何烦恼。记住一句话:你应该遵循的是心里的那个罗盘,而不是挂在墙上的时钟。”
在现实生活中,像玛利亚的人们还有许多。对于不计其数的人们而言,心中的罗盘与真正的时钟存在颇大的差异,换而言之,我们并不是依照自己对事情的轻重缓急程度而安排时间的先后顺序。如果按照传统的时间管理,只是一味地要求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更多的事情,结果不但于事无补,反而欲速则不达。
如果做事没有分清轻重缓急,只是一味地盲目进行,将可能事倍功半。为什么不计其数的青少年在勤勤恳恳地对待学习与生活,但结果却有所不一?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有些青少年缺乏洞悉事物的轻重缓急,做起事情毫无头绪,不能权衡轻重。为了使他们能够学会如何先做最紧要的事情,研究专家艾伊贝特意提出了以下一些建议:
1不要妄想在短时间内把所有的事情全部做完。
2手边的事情并不一定是最为重要的事情。
3每天晚上罗列出次日需要完成的事情,按照事情的重要性依次排列。
4每天早晨先做最重要的事情,完全不要顾及其它事情。第一件事情完成后,再做第二件事情,依次类推。
5如果到了晚上,你所列出的事情并没有完成,也丝毫没有关系,毕竟你已经把最为紧要的事情做完了,余下的可推迟至第二天再做。
每一个生活在社会中的人们每天都拥有不计其数需要做的事情,如果刻意追求十全十美,将有可能拘泥于小事而无法正视大事,其结果将会本末倒置。因此,我们应学会将最紧要的事情放在第一位。
青少年在做每一件事情的时候,一定要分清轻重缓急,敢于舍弃细枝末叶,这是高效率完成任务的妙招。成功者的共识就是:分清主次,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作为。
5运筹时间的黄金定律
假设有这样一家银行,每天早上都会往你的账户上存入86400元,在午夜12点之前,就会删除你当天没有用完的钱,而不是继续保存到第二天。那么,你会怎么做?毫无疑问,所有的人都会选择把当天的钱全部取出来。当然,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的银行和账户是不存在的,但却有一样事物和这个账户有所相同,那就是时间。
时间对每个人都是一样的,每天早上时间老人都会为我们存入86400秒,到晚上取消所有没有利用的时间,既不会自动转入第二天,也不允许透支。这就为所有的人们都提了一个醒:如何充分地利用好自己的时间是一门大学问。
什么是帕金森时间定律
世界上没有两个一模一样的人,就连双胞胎也不例外,每个人从一生下来就有一副独特的皮囊。但是,每个人所拥有的时间却是相同的,按照常理来说,在相同的时间里,我们可以做的事情是一样多的。但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总能够为自己的事情留出合理的时间,而有些人却总是显得有些手足无措。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先来看一看什么是帕金森时间定律吧!
帕金森时间定律的内容是:工作会自动地膨胀并占满所有可用的时间。这是帕金森本人在分析得出“大型组织会变得大而无当、毫无生气”的结论后,总结出来的定律。换而言之也就是说,人们总是会在无形当中为一项工作投入过多的时间,超过实际需要。如果你想让自己的效率提高,那么就必须安排恰当的时间。假如时间过于充裕,你便会将自己的节奏慢慢放缓,以便用掉所有分配的时间。
帕金森曾经描述过一位老太太寄信的过程:这位老太太闲来无事,便想要给远方的外甥女寄去一张明信片,可是仅仅一件这么的小事情,她却花掉了一整天的时间。让我们来看看她究竟是怎么做的吧:首先老太太花了1个小时去找那张明信片,找到之后又花了1个小时去找眼镜。然后,又接着查询外甥女的地址,这项工作又用去了她30分钟,接下来开始写信,又花了1小时15分钟。就在她决定要出门将明信片送往邻街的邮筒时,她又在想到底要不要带把雨伞,而这小小的考虑又费了20分钟。就这样,原来是一件3分钟就可以解决的事情,老太太几乎用了一天的时间才搞定,而且在这期间她又在不停地犹豫、焦虑和操劳,最终弄得自己疲惫不堪。
从这件事情中,帕金森总结出来一条定律,那就是:“一份工作所需要的资源与工作本身并没有太大的关系,一件事情被膨胀出来的重要性和复杂性与完成这件事情花的时间成正比。”的确如此,对于青少年而言,总以为给自己足够多的时间去完成一件事情,那么事情的品质就可以得到大大的提高,但事实却恰恰相反。越多的时间反而会使其越懒散、缺乏原动力、效率低,而最终,事情的品质并不会因此而改变。
有趣的时间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