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13700000006

第6章 立意(3)

立意要明确,是指一篇文章的主题思想必须是很鲜明地贯穿在整篇文章之中,既不是一个模模糊糊的影子,也不是一个笼笼统统的印象,而是一个可以用明晰语言表达出来的思想观点(议论文往往用“片言居要”等方法点明主题,记叙文则多是将主题渗透在文章的内容之中)。立意要集中,一是指主题要单一,不要多中心,一篇文章只有一个主题思想。“作品必须简单而明了……主题只应是一个。”(狄德罗《绘画论》)“文主于意,而意多乱文。”(程端礼《伯子论文》)二是指主题思想要具体,从一点突破,大中取小,小中见大,不要贪大求全,面面俱到。如李渔所说:“作文之事,贵于专一。专则生巧,散乃入愚。专则易于奏工,散者难于责效。”(《闲情偶寄》)把一个模糊的命题逐渐缩小形成为一个明确、集中的主题,这个思维过程,就叫做“主题的限定”。如果把这个主题用准确的文字固定下来,这就叫“主题句”。对主题加以限定,写出主题句,这是使立意明确集中的重要方法。

要做到立意明确集中,必须培养系统思维的能力。系统思维就是按照事物的内在逻辑进行思考,“分析它的各种发展形式,探寻这些形式的内在联系。”(马克思《资本论》)对主题加以限定,就是根据系统思维的要求,对某一反映对象,由粗到精,由大到小,由概括到具体,由分散到集中,顽强地思考下去,直到“锻炼成极精锐的一击”(鲁迅),形成一个集中单一的主题。林雨的小说《刀尖》,写战士苦练杀敌本领的事迹,主题是表现战士从难从严、刀尖见红的苦练精神。主题思想是这样提炼出来的。作者在部队工作,很想把战士苦练杀敌本领的许多动人事迹表现出来,开始他想以战士为革命杀敌,不怕苦不怕累,精益求精为主题统帅这些事迹,但这个主题太宽太大了。他认为考虑作品的主题要象打攻坚战,不能平分力量,全线出击,要选择一个突破口。

后来我到一个连队,他们正在进行军事训练的动员工作。动员的内容之一是讲这个连队的光荣传统。这个连队在战争年代是个有名的尖刀连,这时候他们从难从严、从实战需要出发,又被命名为“红色尖刀连”。于是“尖刀”这个主题在我脑子里山现了。就在我以此为统帅酝酿写这篇小说时,我到另一个连队遇到一个刺杀标兵,他正在对着稻草人靶练刺杀。随着一声“杀”字,刺刀尖朝靶子胸膛上一点,“噗哧”一声,捅了进去。到了休息时,我和他闲谈,他一边腼腆地回答着我,一边掏出自己的手帕轻轻地抚摸着他的刺刀尖。好,“刀尖”!这个闪亮的主题进了出来。于是,我很快写出了短篇小说《刀尖》。

“尖刀”已经是锋利的了,可是它仍然有刀根、刀背和刀尖之分。在与敌人的白刃格斗中,插入敌人胸膛的尖刀,首先是刀尖见红。我国的革命和建设事业,不正是需要这样的刀尖吗?我想,这篇小说的主题思想从无到有,从“尖刀”到“刀尖”,可以算作是作品主题的孕育和提炼过程的了。(《漫谈主题思想》,载1978年第8期《上海文学》)

这个主题形成的过程是“苦练——尖刀——刀尖”,正好显示了主题提炼的一步步集中化。

立意宽泛抽象,文章就势必空洞干瘪,言之无物。所以古人提出:“善作者,能于将作时删意”,“减头绪,立主脑”。“删意”,“立主脑”,主题才集中明确。“头绪繁多,传奇之大病也。……作传奇者,能以‘头绪忌繁’四字刻刻关心,则思绪不分,文情专一。”(李渔《闲情偶寄》)立意不集中,必定是思绪不分明,文情不专一。“念不旁分”,就会“妙理自出”。这是文章立意必须“刻刻关心”的一个重要方面。

三、深入思维,立意要有深度

立意的深度,是指要深入开掘出最有思想价值、最有本质意义的主题,不是只限于有某些思想意义,也不是只满足于对事物一般本质的认识,必须是开掘到生活的最深处,把握住事物的精髓。明代黄宗羲说:“每一题,必有庸人思路共集之处,缠绕笔端,剥去一层,才有至理可言,犹如玉在璞中,凿开顽璞,方始见玉,不可以认璞为玉也。”(《论文管见》)立意求深,就如同“凿开顽璞”,璞中寻玉。

一题共作的诗文,从立意的深度上来分析,最容易品第出文章的高下。古今有不少歌颂蜜蜂的诗文。唐五代诗人罗隐写了《蜂》: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这首诗格调不高,流露出“为他人做嫁衣”的惋叹,立意不足取。假如意在歌颂蜜蜂的勤奋精神,立意也属一般。而杨朔的《荔枝蜜》和秦牧的《花蜜和蜂刺》自然属于立意的上乘。《荔枝蜜》由对蜜蜂勤劳的赞美,到对其品格的赞美,再到对劳动人民的赞美,比仅限于赞蜜蜂勤劳的立意要丰富深沉得多,和罗诗比,更见高下悬殊。《花蜜和蜂刺》则是独出机杼,不赞蜂蜜赞蜂刺,赞颂蜜蜂武士般的勇敢精神,更是别开生面的深刻立意。

只有把钻机插进地层的深处才能取出甜水,不进到大海深处就难以捕捞大鱼和蛟龙,深入思维才会有立意的深度。事物固有的精华,总是隐藏在最深处,只有溯根求源,探幽显微,才能有所获取。张贤亮的获奖小说《灵与肉》(改编的电影叫《牧马人》),写许灵均拒绝在美国做富商的父亲要他去做财产继承人的要求,毅然返回他原来生活和劳动的农场。作品的立意很有深度。因为他不象同类题材的其它作品那样,主题仅是表现爱国主义思想。小说的立意没有停留在表现爱国主义这一点上,而是进一步揭示了许灵均的爱国主义思想,亦即他对祖国、对人民的深厚的爱是怎样产生的。这是因为他认识到了“生活毕竟是美好的,大自然和劳动,给了我许多在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在这质朴而平凡的劳动中,激起了我心中美好的感情……我好像已经融化在这群质朴的人中。”(《牧马人》画外音)正是这种和劳动人民渗透着血肉和灵魂的深厚感情,才把许灵均和祖国紧紧联系在一起,与劳动人民紧紧联系在一起,他毅然决然地拒绝走父亲的道路,到美国去当资本家。

立意的深度,源于认识的深度。立意要深,必须具有锐意穷搜的探测精神,有“不见黄河心不死”、“不到长城非好汉”的求索态度。朱熹谈读书的方法时指出:“未见道理时,恰如数重物色包裹在里许,无缘可以便见得,须是今日去了一重,又见得一重,明日又去了一重,又见得一重。去尽皮,方见肉;去尽肉,方见骨;去尽骨,方见髓。使粗心大气不得。圣人言语,一重又一重,须入深去看。若只要皮肤,便有差错,须深沉方有得。”(《学规类编》卷四《诸儒读书法》)这里讲读书时层层剥笋式的深入思考,也是立意求深必须遵循的道理。

四、创造思维,贵在立意新颖

文贵独创,首先是立意要新。创新是立意的难点,它必须有仔细的观察,独创的见解,科学的分析,周密的推测,丰富的想象等多方面条件的配合,但关键还在于必须勤于思维,特别是要有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是和习惯性思维相对立的。习惯性思维是求同思维,创造性思维是求异思维。习惯性思维囿于陈规,承袭俗套,步人后尘,没有创见;创造性思维要求“人所易言,我寡言之;人所难言,我易言之。”(《随园诗话》卷四)文章立意不新,多是因为图省力,走现成路,照搬别人重复过多次的立意。只有创造性思维,才能在立意上有所创新,有所突破。立意的创造性思维,主要有以下两种形式:

一是扩展式。立意遇到熟人、熟事、熟路,就要在通常立意的基础上加以扩展、补充,老中求新,立出新意。秦牧的《花蜜与蜂刺》的立意,也可以说是扩展式思维。扩展式思维,实际上是多角度的思维。不但能从一个角度立意,还能适应对象特点,随时改换看问题的角度,从几个不同角度观察事物,探索真理,发挥创见,以此立出新意来。

二是反常式。这是与传统立意对立的一种立意思维。正中见反,异中求新。反常式立意只要不是违背事物逻辑的标新立异,就能使立意更加鲜明、突出,给人以茅塞顿开、耳目一新之感。正如郑板桥所写的“领异标新二月花”,新颖的立意就如同初春二月在刚刚复苏的大地上傲放的鲜花一样,格外引入注目。

人们多是赞美园中的芳草,飘浮的白云,鲜美的绿叶,而不去赞美野草、乌云和落叶,这是传统的立意。人们一向是把野草视为萧条颓败的象征,把乌云视为黑暗丑恶的象征,把落叶视为凄凉悲苦的象征。其实,它们也有值得人们赞美的地方,世界上的事物无不具有矛盾的两重性,有其利必有其弊,反之亦然。何况文章的寄意抒情,本来就是“缘物体情”、“以情染物”,立意也自然是不拘一格的。野草在明媚春光之中,栖身于花木脚下,从不与群芳争妍斗艳,默默地为春天增光添色;旧叶不落,新叶安托?没有叶子黄,哪有树干粗?乌云带来暴雨,冲尽大地上的一切污垢,暴雨过后,骄阳喷薄,世界更加壮丽。如果能从这些方面去立意,那就是反常思维了。茅盾的散文《黄昏》是反常立意的典范。《黄昏》跳出了前人见夕阳伤感,临黄昏忧愁的窠臼,写道:

愤怒地挣扎的夕阳似乎在说:

——哦,哦!我已经尽了今天的历史的使命,我已经走完了今天的路程了!现在,现在,是我的休息时间到了,是我的死期到了!哦,哦!却也是我的新生期快开始了!明天,从海的那一头,我将威武地升起来,给你们光明,给你们温暖,给你们快乐!

这种反常式立意,必须符合客观实际,言之成理,不能生拉硬扯,任意杜撰。立意的内容必须同国家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相一致,符合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创新不是复旧,求异也不是求谬。

立意离不开思维,培养立意能力,必须重视发展思维能力。爱因斯坦说:“学习知识,要善于思考,思考,再思考;我就是靠这个方法成为科学家的。”立意能力的培养,实际上就是思维能力的培养。

同类推荐
  • 清乾隆嘉庆道光时期诗学

    清乾隆嘉庆道光时期诗学

    乾隆时期的诗学,主要围绕着对明代以来诗学的反思展开,那个时期国力强盛,士人心态比较平和,所以当时的诗学比较注重审美和艺术的方面,到嘉庆、道光时期,清朝走向衰败,士人心态,由平和转向焦躁愤激,许多诗歌反映了现实。本书就是对乾隆时期诗学、乾隆嘉庆之际诗学、嘉庆道光时期诗学的研究。
  • 哲理小语(少男少女文摘修订)

    哲理小语(少男少女文摘修订)

    《少男少女文摘丛书》汇集的是近年来写得最优美真切、生动感人的少男少女作品。这里有少男少女们初涉爱河的惊喜、迷惘、痛苦和走出“误区”挽手无怨的历程,有对五彩纷呈的世界特殊的感受和选择,有在升学压力之下压弯了腰的哀怨和对父辈们关于人生关于命运关于社会的认从与反叛。
  • 朱自清大全集(超值金版)

    朱自清大全集(超值金版)

    本着优中选精的原则,斟酌再三,将朱自清最脍炙人口的散文、游记、杂论、诗歌、文艺批评、学术研究等作品精选出来,集结成《朱自清大全集》,鉴于朱自清的散文成就最大,本书的遴选也比较侧重于其散文作品。
  • 黑与白

    黑与白

    文学评论集,收40余篇,既有对卷入市场以后文学流变现状的客观描述和前景的宏观预测,还有密切追踪作家作品,潜心琢磨新的批评路向的探索。
  • 心旅拾遗(高平作家丛书)

    心旅拾遗(高平作家丛书)

    出国,一个新鲜而梦幻的字眼。出国之旅,其心情的激动可想而知。赫尔辛基、巴黎、卢森堡、慕尼黑、佛罗伦萨、罗马、梵帝冈、威尼斯……一个又一个城市,一个又一个国家,天涯路漫漫,融入了她的脑海,融入了她的浮光掠影的记述里。
热门推荐
  • 新常态改变中国

    新常态改变中国

    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增长速度换挡、结构调整阵痛、前期刺激政策消化的“三期叠加”现象明显,经济趋势从未如今天这般扑朔迷离。针对这一情况,国内最权威的学者,根据自己多年的思考、调研,为我们在下一个时期顺势而为,获取经济红利,用智慧跑赢经济下行压力,给出了极具针对性的分析、建议。
  • 五年孕妃:帝王宠要不起

    五年孕妃:帝王宠要不起

    天华十三年,一天夜里乌云骤变,沉睡五年的她终于苏醒,爬出坟墓的她,终于意识到,自己是穿越到这里的,但是五年被深埋地下的日子,她是怎样生活下去?五年前究竟发生了什么骇人听闻的事,让她被活埋了五年?记忆开始涌现,她睁大眼睛,不敢相信曾经发生过的一切。然而生活仍将继续,她的人生又将步入怎样一个局,多年前的记忆中的人,能否相遇?然而,最关键的是她还没有意识到自己身体内部的变化,其实她已经怀孕--五年!这将让她陷入怎样的深渊。这辈子是喜是悲?
  • 一婚又一婚

    一婚又一婚

    高承爵想跟梁馨求婚,可偏偏每次都张不开口,每次都是被虐后摔门离开,求婚失败。腹黑毒舌,冷漠深沉,别扭傲娇……高承爵最常说的一句话便是:“梁馨,你给我等着,我早晚能把你娶回家,让你给我们老高家生一窝孙子!”为此,在想要把梁馨娶回家的路上,他做了很多荒唐事……
  • 圣堂

    圣堂

    一次裸奔捡到半神神格,圣堂底层的新嫩弟子王猛开始了华丽的传说,拥有五行体,逆藏神格,横行三界,有装逼有热血有妹纸。
  • 旷世情缘:腹黑冥王追妻记

    旷世情缘:腹黑冥王追妻记

    逗比版文案:主线就是一个来自未来世界的雌性荷尔蒙分泌过于旺盛的女子一心想要压倒古代美男子,却没想到被腹黑的美男子反压倒的故事副线就是各种身份,各种属性的人物之间发生的各种风花雪月,爱恨情长。狗血喷一脸。,纠结版文案:她是21世纪的天才少女,她是昊月王朝的绝色郡主,她是跨世而来的彼岸花仙,同时她也是命定的倾城冥后。他是下凡历劫的冥王,他是不愿做皇上的当朝太子,同时他也是幻灭的当家主上。两个人巧合的相遇,又因着共同祭活了玄觞镜,不得不走到一起。两人策马江湖,看尽一段段爱恨嗔痴。历劫结束的他却发现爱上的她不是最初的她,这份横生枝节的爱情该何去何从?天
  • 阁主万安

    阁主万安

    金戈铁马不如一壶甜茶,西风瘦马不如平瘫在家,那么懒的姑娘谁呀?风蔚阁主,顾绝兮。
  • 恋爱牛皮糖

    恋爱牛皮糖

    悲摧地从科技楼顶掉下来,为啥掉在了河边,看热闹的预备粉丝们咋就消失了,两千块还没到手,还没见老哥领媳妇回家,新买的鞋还没穿,后桌男生写的情书还没交给我,和死党约好周末去爬山……看狗血八卦励志版无赖女追羞涩男,看他们鸡飞狗跳哇咔咔。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中国微型小说百年经典(第10卷)

    中国微型小说百年经典(第10卷)

    讲述微型小说,在我国虽然自古有之,但一直属于短篇小说的范畴,未能从短篇小说中独立出来。上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和人们生活节奏加快,读者没时间看长篇大论,喜欢看短小精悍的小说。微型小说便很快盛兴繁荣起来,受到读者的喜爱。因而一些报刊纷纷开辟微型小说栏目,据不完全统计,现在发表微型小说的报刊有两千家左右,每年发表的微型小说达七八万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