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211900000006

第6章 沙洲 田制及地理大发现(1)

从一个负笈远游的学子,到行吟天下、浪迹他乡的诗人,关于故乡故土崇明岛,我始终沉浸在沙的追思中。

沙从何来?

沙因何变得细小?

沙、最早的沙、第一粒沙是怎样在长江口沉积的?

“一盘散沙”,几乎就是人们印象中的沙的常态,可是君不见长江东海之交有聚沙成洲的梦幻般的现实?

当大浪淘沙时,沙与水分离了吗?假如答案是肯定的,那么此种分离是分道扬镳呢?还是依依惜别?或者别有深意?

民国己巳年即1924年曹炳麟主修的《崇明县志·地理》卷首开宗明义称:“崇明之地以水为命,长江发源青海,历岷山而蜀、楚、豫,经吴入海。径流九千余里,挟泥沙而下,逶延乎两崖之间。海水逆之则流缓而沙淀,故自江陵以下,洲渚极多。况江海之交,尤众流骈集,泥沙奔委之处,则其有崇明也。”

这一段话告诉我们,崇明以水为命,假如没有长江之水就谈不上江水挟带的泥沙,何来崇明沙洲?长江源出青海唐古拉山格拉丹东雪峰姜根迪如冰川,在点点滴滴的冰川融水成为初始流出之后,汇集支流,凿山辟岭,辗转、腾跃,当金沙江在川滇边界迂回七个大弯之后,于宜宾附近接纳岷江,始称长江,然后汇流于四川盆地,夺三峡而下。至下游江面骤然宽阔,流速渐缓,在入海口处,江涛、海浪互为顶托、撞击,泥沙于是沉积,久而久之形成河口小沙洲。在沧海桑田的漫长过程中,此消彼长,合纵连横,发育成今日之河口冲积沙岛、崇明岛。

崇明岛是中国第三大岛,也是世界第一河口冲积沙岛。它位于东经121°09′30″至121°54′00″,北纬31°27′00″至31°51′15″。处于长江入海口,三面临江,东濒东海。东西长76公里,南北宽13—18公里,状如卧蚕,全岛总面积一千二百余平方公里。

成就这一沙岛的过程,却是惊心动魄的。

正如县志所言,“惟江流缓急无常,故崇地沧桑靡足,缓则沙日涨,急则土日削,涨削既频,形势时异,治城更五迁,而沙洲之沦没以百计。自有土以来,镇于唐,场于宋,州于元,县以明清,历千载有余而屹然为长江门户,岂偶然哉!”

言说崇明岛的历史,几乎就是叙述沙洲的涨坍史。

唐朝武德初即公元618年至626年,长江口积涨两沙,这两个名为东沙和西沙的小沙洲,便是崇明历史的起点。不知道最早注意到东沙、西沙的是谁,总之是“日久高广,渔椎者依之,渐有田庐”。另有史料说,到万岁通天元年即公元696年时,有黄、顾、董、施、陆、宋六姓到沙洲上“辟草垦地,易而为田”。这六姓人家,便是崇明岛最早的垦拓者,土著之先人。

《舆地纪胜》称:五代时吴越王钱镠在西沙设崇明镇,崇明之名由此而沿用至今。另一说是唐神龙年代,约在公元705年至707年,设崇明镇于西沙。以万里长江流程之遥远,滚滚流沙累积之神奇,却能高耸水面而成为家园之地,岂非崇高而光明?宋天圣三年(公元1025年),又涨起出一沙,因姚、刘二姓先到这小沙上开发、居住,而名之为姚刘沙,与东沙接壤。建中靖国初年,东西二沙坍没,又在东北方向涨出一沙,因为三次迭涨而成故名三沙,还有一种说法是句容朱、陈、张三姓最早登岛谋生,故名。三沙有渔盐之利且风景天然江水环绕,刘婕妤、张俊、韩胄都建有庄园,称富一时。到开禧时庄园颓废,南宋嘉定十五年即公元1222年,设天赐盐场,县志认为“天赐”之名是因盐灶靠近天香港而得之,或者还可以这样认为,三沙、盐场均是天赐之地也。其时崇明岛已成为朝廷重犯、要犯发配流放之地,并专事煮盐,元至元十四年,公元1277年,朝廷同意知州薛文虎之请,升天赐场为崇明州。于姚刘沙筑城,方九里。元至正十二年,公元1352年,州城南部坍削,由达鲁花赤、八里颜、程世昌、王也先不花等一应官员,把州城迁至旧城之北五十里新涨出的东沙,是为一迁。元末明初,土地坍塌,人口减少,公元1369年(明洪武二年),崇明由州降为县。明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县城南部又坍,不得已又迁至旧城北十里新涨的秦家符,这是第二次迁移。公元1529年即嘉靖八年,县城再坍,迁至三沙马家浜,此为县治之三迁。嘉靖二十九年,县城的东北面因浪打潮削又有坍陷的险情,于是弃三沙而四迁至平洋沙,基方七里三分,濠广十余丈,深一丈,垣周一千二百八十六丈,高二丈,有陆门四,额其东为“东海瀛洲”,西为“姑苏巨镇”,南为“青龙要津”,北为“江海朝宗”。到万历十一年(公元1583年)再坍,知县何懋官迁城到长沙,即今之县城所在地崇明南门港,周七百二十五丈四尺,高两丈,厚一丈,濠广九丈。陆门有东门乐平,西门庆成,南门迎薰,北门拱辰,东南门朝阳。四百多年间虽险情迭起、风潮相涌,县治五迁之后再未迁过,其间先后隶属通州、扬州路、苏州府兼隶太仓、专隶太仓州。

概而言之,崇明沙洲涨坍大致如下:唐时涨东沙、西沙;宋时涨姚刘沙,东西两沙坍没;元时涨营前沙、马驮沙等大小十多个沙;明时初坍姚刘沙,再没三沙,而马鞍沙、平洋沙、竺泊沙等三十多个沙洲先后面世。清朝初年到民国,涨坍更加频繁,明嘉靖以前出露的沙洲尽被淹没,而东北方面的大沙小沙涨成一线,西南方向的几个沙洲时隐时现,谁能去猜测大自然主宰下的沙情水势呢?崇明沙洲在长江口时东时西、忽南忽北的涨坍漂流,看似无头无绪,其实是长江、东海之水与水中之沙相互关系的不断调整,且具有方向性。到1644年前后,崇明岛由诸多沙洲的生生灭灭中连接成东起高头沙,西至平洋沙的一个狭长的初具规模的不小的沙岛。

崇明岛的土地,是江海之间涨出来的沙,观察其沙洲的丘形,古人也称之为沙状。可是因为“桑海屡变”以致旧日的沙状,“地没名存,户亡粮在”,地已坍没,但名称还在,名存实亡也;农户不存而需交纳的钱粮仍在名下。因此,确切地了解沙状的变化,是崇明田亩制度的关键,到1924年时,全县合计共有沙状一百一十七个,田荡涂留三万一千三百三十八公顷三十一亩七分八厘一毫六丝四忽五微。

其时,崇明岛上有众沙六十处,它们是:长沙,响沙,吴家沙,新灶沙,日兴沙,日旺沙,永丰沙,永隆沙,永福沙,沈阜沙,终兴沙,仙景沙,永宁沙,龙珠沙,洪勋沙,永盛沙,利民沙,箔沙,高头沙,小阴沙,向阳沙,永春沙,东旺沙,小团沙,烂沙,孙家沙,东大阜沙,长安沙,协安沙,袁家沙,太平日隆沙,永安沙,永庆沙,新镇沙,定成沙,保定沙,平安沙,日升沙,南沙,满洋沙,长兴沙,协兴沙,北沙,永旺沙,杨家沙,惠安沙,永兴沙,日盈沙,连珠沙,西庆升沙,南连升沙,北连升沙,永泰沙,永昌沙,协旺沙,固安沙,合隆沙,定安沙,永定沙等。

那些坍没的旧沙在风吹浪淘之后重新集结,或者流进大海,已经无可考证了,可以肯定的只是:在最早承载着“崇明”这一名字,并托举在风波汹涌的长江口使之成为人类风情别具的家园之后,它们消失了,或者说退隐了,让后来者、后来的沙彰显。长江不仅后浪推前浪,而且后沙推前沙,前沙者旧沙也。

沙状的具体记述,以县城为起始,《崇明县志》写道:享沙东西陆宏状距城十五里奇,东至施成状西至沈定状,南至江北至金字头凡八号共地一百二十二顷六十二亩八分九厘。

享沙杨圭状,距城十五里奇,东至陆宏状,西至袁家沙,南至黄虎状北至金字头,凡二号共地二十二顷八十二亩六分五厘一毫。

享沙施成状距城二十八里东至丁侃状,西至吴家沙友尖,南至郁黄状,凡八号共地七十九顷七十五亩一分四厘六毫一丝二忽。

郁黄状距城三十里,东至西段郁惟和状,西至长沙乐字,南至永福沙,北至享沙,凡四十七号共留地一百五十九顷九亩八分二毫二忽,坍十之五。

永福沙距城三十里,东至朱状,西至江南、至江北、至郁黄状,凡十五号共留地八十七顷六十四亩三分九厘六毫一丝九忽,坍十之八。

城北袁家沙距城六里,东至享沙黄虎状,西至孙家沙,南至长沙,北至日隆沙,凡八十九号共地一百六十八顷五十五亩五分六厘九毫五丝。

南沙在南洪之南定安沙,距城五里,东南皆江,西至满洋沙,凡十一号共留地二百二十七顷九十一亩四分,内熟地十之一尽坍……

不要说这些旧沙徒有其名,空有其名,不,其沙其名都是崇明历史的一部分。言说旧沙之名,怀想烟波浩淼,谁能告诉我一个水分子和一粒长江之沙的历程,孰远孰长?孰宽孰广?

西沙,旧沙之首也,亦称顾俊沙。旧志记,西沙在唐初涨起,唐末建镇,宋代为场,在续涨的沙上设置边海巡检司。有一种意见认为,在宋代时,西沙和东沙已经坍没,到元代只是沿用西沙之名,但不是唐初的西沙了,原来西沙上有平等、道安、释乐三村,后来只存道安村又改名为“乡明”,舍“道安”而求“乡明”,似乎有隐情在,很可能与西沙的坍塌有关。西沙之没,其实恰恰说明“道可道非常道”也。

姚刘沙坍没于明永乐十八年,即公元1420年,存世395年,是继东、西两沙之后,崇明岛初建之城及一迁之城的所在地,二迁之城秦家符乃姚刘沙新涨之沙。

三沙,也称崇明沙,以崇明之名冠一沙者,唯三沙耳。三沙也是崇明县治三迁之地。旧志称,三沙屹立于长江口,与东沙只一水之隔。

黄鱼垛沙:民国己巳年《崇明县志》认为,《乾隆志》所说此沙延佑初即公元1314年至1320年涨起说不确,《光绪志》称宋宝庆元年(公元1225年),许浦都统制吴英请求设顾泾水军申文,其辖地有黄鱼垛寨,可知黄鱼垛沙乃三沙之地,当时西沙还没有全部坍没,仍用旧名,顾泾即顾俊也。

二沙:在三沙东北,为县治外护。

营前沙:元至元中涨出,在三沙北。

马驮沙:元至元中出露水面,今常州市靖江县旧称,马驮沙县治东南有崇明镇,数十户人家乡音风俗与崇明无异。县志称:姚刘沙与江阴相近,马驮沙即为靖江矣!还有蒲沙、北蒲沙、民沙、陆台沙、王正沙、复德沙、毛京沙、南沙、马鞍沙、平洋沙、黄连沙、思沙、下山沙、中阴沙、三爿沙、老阴沙、管家沙、高家沙、竺泊沙、白蚬沙、高明沙、无名沙、四爿沙、和尚沙、阜安沙、小阴沙、南蒲沙、县后沙、虾沙、蛋沙、联福沙、伏龙沙、阜平沙、登舟沙、新兴沙、野鹅沙、白米沙、长兴沙、保平沙、合洪小阴沙、三渡沙、定兴沙、糖沙、玉带沙、山前沙、永兴沙、扁担沙、大年沙、小年沙、万盛沙、龙珠沙、三角沙、丁角沙、藤盘沙、杨椿沙、汤家沙、半洋沙、富民沙、太平沙、鸟桂沙、复兴沙、长洪沙、大安沙、戏台沙、小安沙、日盛沙等。

新沙旧沙,此没彼出,长江口的沙岛其漂移的历程,都镌刻在过去和现在的沙子上了。县志告诉我们,关于长江口是怎样由西趋东的。“汉代时,长江由今常熟附近入海,现在却从川沙入海了。”两千年之间,东移四五百里,这是因为河口两岸积涨造成的。位在河口之间的崇明也就只能随着长江入海河道的摆动而漂移了,沙洲漂移,家园漂移,那是多少兴衰离合的故事。更早时期的县志都曾记载营前沙的得名是因为沙积涨在狼山营前,而高明沙在常熟福山口外,三沙西北。前文已写过马驮沙,《光绪志》明确指出是靖江旧称,崇明岛形成大岛过程中的一个脚印留在常州了。《乾隆志》还说,姚刘沙秦家符上二迁之后崇明县治的钟鼓楼,遥对狼山,晨钟暮鼓,相望相闻。可见,宋、元、明时代的崇明,当离狼山不远,而初唐时的西沙和东沙,或许还在狼山之西。《肇域志》、《方舆纪要》及《雍正志》都说姚刘沙和东沙接壤,唯元、明时,江流从东北转向东南,这一时期崇明的变化可谓风起沙涌,出没无常。到清朝,入海之江全部东南流,因而东北方的沙洲纷纷涨起,西南方向的却日渐坍削。我们已经很难想象长江入海口此一历史时期江流摆动,沙洲明灭的景象了。而这些沙洲恰恰又是我的故乡崇明岛的土地,随之漂移的是垦拓其上的先人。世界和中国的地理大势早已安定,但长江入海口的沧桑之变还在继续。

所有这些现在看来不可思议的日子里,对崇明岛和崇明人来说,家园建了又毁,毁了再建,生活还得继续,从一处正在坍塌的沙洲迁往另一处时,所有的一切就得从头做起,筑堤、开河、建造新县治以及自己的家,丈量每一块沙状。我还记得小时候农人丈量土地时只靠走步,以步来计算并很快换算成顷与亩,而这些农人都是不识字的。因为新涨的沙和已经坍削的沙事关交纳赋税,政府与农户都不敢马虎,于是便有了崇明沙状、田块的丈量之丝忽不遗,据此,完全有理由推想:崇明人善于丈量、精于测算,并且很可能有一支随时可以组织起来的计算精准的测量队伍。

因为沙状的明晰,给崇明历史上的田制计亩打下了切实的基础,崇明人认为沙洲的制度,崇明的田制计亩是最好的,《崇明县志》(己巳年本)称:“沙洲之制,莫崇善也。地悬江海间,沧桑倏忽,故有新涨拨补之成规,疆域混茫,故有水面独分之特例;浮沙淤积,经岁成壤,故有水涂荡田之别;买卖转移,朝田暮坍,故有三年大丈拨除之典;潮汐往还,伤田害稼,故有筑圩浚渠栽种之法。视夫川涂封殖、疆理井然,非若内地之湮沧无考焉!”

这一段事关崇明田制的综述,有几点非常关键:沧桑倏忽,疆域混茫,水面独分以及三年大丈拨除之典。崇明的田制其实是难度最广的,孤悬江海,时涨时坍,那就得拨补、剔除,非一次或几次拨补、剔除,是有三年一次的丈量。崇明在江海之间,不像在陆地,田块是固定的,疆界也清楚,崇明岛却是疆域混茫了,因此规定水面独分,流水为界的制度,狼山以南,宝山以北,福山以东,佘山以西的水面,水面上的沙洲、岛屿均归崇明独有。从拨除之典到栽种方法,崇明岛上田块井然,内地大片土地却湮沦无考又怎么可比呢?

同类推荐
  • 爱你生命的每一天

    爱你生命的每一天

    ,这套丛书共收入了8位茅盾文学奖获得者的8部散文集,《爱你生命的每一天》是“茅盾文学奖获奖者散文丛书”之一。包括李国文的《历史的真相》、陈忠实的《俯仰关中》、刘心武的《人情似纸》、宗璞的《二十四番花信》、迟子建的《我对黑暗的柔情》、周大新的《我们会遇到什么》、熊召政的《醉里挑灯看剑》和刘玉民的《爱你生命的每一天》。这套丛书是国内第一次将多位茅盾文学奖获奖者的散文以丛书的形式集中呈现,反映了他们散文创作的主要成就和独特风格
  • 许地山经典全集

    许地山经典全集

    《许地山经典全集》收录了许地山的散文、小说与小诗作品,再分开排列,不仅方便读者阅读,而且有助于读者全面了解和欣赏许地山的创作风貌。许地山前期代表作品有短篇小说集《缀网劳蛛》和散文小品集《空山灵雨》,散文名篇《落花生》等一批经典作品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他的早期小说取材独特,想象丰富,充满浪漫气息,呈现出浓郁的异国风味和异国情调。后期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集《危巢坠简》,保持着清新的格调,但已转向对黑暗现实的批判,写得苍劲而坚实。许地山的创作得益于他坎坷的生活经历和独特的人生态度与艺术追求,这使得他的创作在文坛上独树一帜。
  • 中华古代文论的现代阐释

    中华古代文论的现代阐释

    中华古代文论带有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特点,也蕴涵着人类文学活动的某些普遍规律,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研究的深入,它的现代意义日益显示出来。本书第一次将中华古代文论放置于现代学术视野中进行观照,系统而明确地提出了中华古代文论的现代转化问题,并就古代文论的现代阐释做了具有示范意义的尝试,这对处在现代立场的人们理解、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论,以及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诗学复兴,具有重大意义。
  • 笔墨人寰

    笔墨人寰

    尽管收入的文章都是近20年的,也不能说作品就有多么成熟。原因在于,我一直想保持青涩的风貌。我以为作品的成熟和果实的成熟不乏同理,成熟了不是糜烂,就是坠落,惟有青涩才能永葆生机。因之,近年来我不断谋求散文的多样性,简单地说就是贴近要表现的客体对象的形和神。这等于说,写质朴的物事,用质朴的语言;写绚丽的物事,用绚丽的语言。这个愿望,说起来容易,行起来很难。难就难在,一个作家的成熟,往往是语言的成熟,成熟即风格,形成风格后基本就固定不变了。所以,大凡阅读名家的作品,不看名字也知道出自谁的手笔。我这样要求自己未免苛刻,然而,如不这样就是跻身文坛也没价值。于是,下定决心这么做了。
  • 天地颂(第二部)

    天地颂(第二部)

    “两弹一星”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创造的历史奇迹,不仅是增强国威的科学技术成就,也是自强不息的伟大精神财富,以一种永恒的创造之魂铸成中华民族不朽的丰碑。作者以强烈的责任感和永不言老的革命激情,历经千辛万苦,经过十年打磨,推出了洋洋洒洒的巨著《天地颂——“两弹一星”百年揭秘》,为我们留下了又一红色记忆。"
热门推荐
  • 昆曲

    昆曲

    这本《昆曲》由金开诚主编,吴风华、张海新编著,适合大众阅读:昆曲以鼓、板控制演唱节奏,以曲笛、三弦等为主要伴奏乐器,主要以中州官话为唱说语言。昆曲是发源于14、15世纪苏州昆山的曲唱艺术体系,糅合了唱念做表、舞蹈及武术等表演艺术。昆曲在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明朝汉族音乐以戏曲音乐为主。明代人称南戏为《传奇》。明以后,杂剧渐渐衰落,《传奇》音乐独主剧坛,兼收杂剧音乐,改名昆曲。
  • 溺爱无限之贪财嫡妃

    溺爱无限之贪财嫡妃

    她是被母亲利用的棋子,凭着一张绝世容颜被继父收留,图的是她的美色可用。自从沈千姿穿越到乱坟岗的一具女尸身上后才悟出一个道理——后妈恶毒算什么?有后爹更惨!奶奶不是亲的,当她是妖女,容不下她身。哥哥不是亲的,只想欺占她的美色,以供玩乐。姐姐不是亲的,只想看她生活在水生火热之中,以此为乐。就连亲妈都没有后妈有爱……试问,生在这么一个畸形变态的家中,要如何生存?于是乎,正义感爆棚的她决定,为了良知、为了世界和平,势必扛起枪杆子,将这些变态的人渣一个个拍进粪坑——实现传说中的‘遗臭万年’。★★★★★★★★★★★★★★★★★★★★见过劫财的鬼吗?据说邂逅是这么开始的——某日深夜树林之中,一阵阴风吹过,某鬼哭嚎:“风吹鸡蛋壳,财去人安乐……我是鬼,不想被我缠上,就将银子拿出来,我可免你们被鬼骚扰之苦。”某男黑线:“……”鬼也有贪财的?某小厮胆颤心惊的问道:“你要多少,明日我烧给你。”某鬼曰:“给我银子,我想烧多少就烧多少。”主仆:“……”★★★★★★★★★★★★★★★★★★★★为替前身报杀身之仇,她替姐出嫁,只为能有一个可以庇佑她的身份。殊不知传说中冷酷无情的夫君乃昔日‘故人’。某月黑风高夜——某夫君突然回府将某女堵在房门口。某男挑眉阴测测的问道:“去哪?”某女抬头挺胸,理直气壮:“偷人。”某男脸黑:“偷谁?”“萧齐。”某女一脸无畏。为了不被前身继续托梦,能睡个安稳觉,今日她必须将那龟孙子的‘工具’给没收了!反正这男人也不在乎她,待报了大仇,如此休了她正好。★★★★★★★★★★★★★★★★★★★★再某日某夫君抓狂:“沈千姿,你利用完本王就想走?”某女抬头冷视:“你要什么报酬?”某夫君嘴角一扬,邪肆的扫了一眼她玲珑有致的身段:“本王要吃肉。”某女眼底闪过黠光,点头:“可以。”当晚,某女不知所踪,某夫君看着床上还滴着血的一块猪肉,风中凌乱。猪肉旁边附赠留言一张:此肉可食可用。★★★★★★★★★★★★★★★★★★★★申明:本文男强女霸,强强联手,爽文、宠文。凉子新文,贯彻身心干净,一宠到底,高洁党放心跳坑。小白简介,正剧路线,抽风写作,只为博众妞欢乐。
  • 用制度管人

    用制度管人

    当然每个企业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借鉴国际通用的管理制度和文案,所以对于我们提供的制度范本、流程、实用表格,读者可以根据所在企业的具体情况适当修改或者重新设计,聚焦在企业管理最为关键的环节,使之更适用于自己的企业。详细论述了企业管理中普遍涉及的工作标准化、流程化、工具化,并提供了具体工作的相关理论知识、执行方法或流程、实用工具表格,使之具有可操作性,可在实践的层面上提高企业效率。同一个企业随着技术的创新,产品的更新,本书正是站在企业管理者的角度,制度也需要创新,它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充分考虑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因此读者要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改进已经形成的制度,以期达到高效管理、高效工作的目的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清代官德丛谈

    清代官德丛谈

    本书是一本从历史中汲取治国理政的政治智慧的书。作者通过对清代官场众生相的真实描绘,深刻揭示了封建政治的黑暗与腐败,从传统政治文明中发掘出至今仍有借鉴意义的珍贵历史遗产,充分反映了普通老百姓对清明政治的冀求与向往。既有很好的学术性,又有很强的现实性。全书语言生动形象,叙述深入浅出,言简意赅,文省事丰,是史学大众化的一个有益尝试。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心态决定成败

    心态决定成败

    《心态决定成败》分别从身体、心理、情爱、交际、工作和生活等几个方面阐述心态决定成败这一主题,内容涉及到了人生中的各个阶段。希望它能帮助所有人安全度过生命的每一个低谷,让每一个人心灵的天空清净、明朗,让每一个人都拥有真正的健康,都能够在人生的舞台上活得更轻松、更自在、更洒脱,也更接近于成功。
  • 中医的保健之道

    中医的保健之道

    疾病是人类的大敌。它不仅损害人体的健康,还能消磨人的意志。本书分别根据相应的疾病配以相应的秘方。本书所列的药膳秘方,既有古方,又有创新,内容翔实,知识性与实用性并重,重点突出,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全书既有传统医学内涵,又是一本推广药膳秘方的科学读物。
  • 重生之毒心王妃

    重生之毒心王妃

    她——李斓清是一个长相极度平凡的女子,却以她那绝世的才华、聪慧的头脑冲破大家的认可而出名,又以她坚强的个性,冲破时代束缚而与她所爱的破落户商恒结合,湮没在太和皇朝里的芸芸众生之中。她——李岚卿是太和皇朝里出了名的绝代美女,她的绝代倾城按道理应该是太和皇朝里众位男人所追求与爱慕的,可是她的痴傻、无能、懦弱也与她的美貌同时并称与太和皇朝,是每个太和皇朝男人所避之不及的。两个太和皇朝里的女子都是太和皇朝享誉一时、各具特色的女子,当李斓清重生在李岚卿的身上并与之重合在一起合二为一的时候,倾城之貌与智慧结合以后,那又会发生什么?片段一:“夫君,你真的与秀儿在一起了吗?你忘记了我为你所做的一切了吗?你忘记了我们的儿女了吗?忘记了我们幸福的日子吗?”“我一直都没有喜欢过你,我一直喜欢的都是秀儿,你只是秀儿的替身,秀儿才是与我共度一生,携手一世的伴侣。”“既然你喜欢秀儿,你可以娶她回来啊,只要你说,我一定会同意的啊。”“可是秀儿她不要做姨娘,她要做我的夫人,我也不想秀儿伤心,我也希望秀儿以大学士夫人的身份站在我的身边,陪我度过每个日日夜夜。”“那你可以休了我,然后再娶秀儿。”“我不能冒这个险,我不能被世人说闲话,你知道我才被皇上封为大学士,而且你是那么疼爱秀儿的,为了我们幸福,求你成全我们吧。”片段二:“这是谁帮你们做的?”李岚卿含着泪水拿过了桌子上面摆着的小布娃娃询问着身后的两个小孩。“不许动,她是我们的母亲送给我们的。”商皑伸手夺过了李岚卿手中布娃娃,怒目瞪着李岚卿,眼里充满了警惕。“你叫商皑,你叫商蓓?”李岚卿拉起了商皑与商蓓的小手,心疼的看着她们的破衣烂衫。“我叫李皑,我妹妹叫李蓓。”商皑抽出了自己的小手,夺过了妹妹的小手,拉着妹妹退后了几步,冷冷的看着李岚卿。“你是娘亲吗?”商蓓从商皑手中抽出了小手,不怕生的往前走了几步,盯着李岚卿。“你怎么这么认为?”李岚卿大惊的看着商蓓。“因为你有娘亲的味道。”商蓓歪着脑袋天真的看着李岚卿,眼里露出了孺慕之情。片段三:“王爷你不能进去。”一个仆人拦住了正要进房间的某王爷。“为什么,这里是我的房间,你敢拦我?”某王爷冷厉的看着面前的仆人。“不是小的拦王爷,是.是蓓小姐今晚要与王妃睡。”仆人害怕的偷看了一眼某王爷,犹豫的回答着。“嗯,好吧。”某王爷认命的转身往回走,才踏出一步,又停了下来。
  • 听心痛的声音

    听心痛的声音

    是最好的朋友,曾经靠过对方的肩,握过对方的手,亲过对方的脸颊,抱过对方柔弱的身体,我们手牵手,也曾不断地在对方耳边说:“我们永远是好朋友。”可是。小甜,丢丢,又从什么时候变得分隔两世?!--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