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80300000009

第9章 鲍叔荐治国奇才管仲论强国之道

2000多年前的一个冬天,齐国发生叛乱,经过长时间的厮杀,齐襄公被杀,叛乱首领公孙无知为齐侯。

齐襄公有两个儿子。长子名纠,其母亲是鲁国人。襄公被杀后,公子纠和他的师傅管仲,连夜逃往鲁国。次子名小白,其母亲是莒国人,早先因为襄公和亲妹妹(鲁桓公夫人)**,公子小白进宫劝谏,遭到襄公斥骂,所以和他的师傅鲍叔牙逃往莒国。

要说管仲和鲍叔牙,他们可是患难与共的生死之交。早年他们一同经商,等到年终时,管仲比鲍叔牙却多拿了一倍利金。鲍叔牙的手下为其打抱不平,凭什么投入一样的,你比他还辛苦,他却比你还拿更多的利金呢?鲍叔牙解释道:“管仲并非贪图金钱,只是因为他家中贫困,所以我才自愿让他多分些。”后来他们又一道从军,但每次打战冲锋时,管仲总落在后面,而每次凯旋时却老是走在前面。军中很多人便讥笑管仲胆小怕死,但鲍叔牙却为他辩护说:“管仲家上有老母,他是为了保全自身以奉养老母,并非真的胆怯。”后来管仲知道后,激动的说:“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叔牙。”他们就这样成了生死之交。

公孙无知在齐国骄奢淫逸,不得人心,于是齐国大臣们便攻杀了公孙无知。第二年春天,大臣们派人去鲁国迎接公子纠回齐国继承君位。鲁庄公便亲自率领战车三百乘,将公子纠送回国。在途中,管仲对鲁庄公说:“公子小白在莒国,莒地离齐国近,倘若公子小白先回齐国,国君之位将被其夺去。所以,我希望你能够给我多些轻车快马,以便我赶到他们前面去截住他。”鲁庄公问:“多少兵车你够?”管仲回答:“三十乘就够了。”鲁庄公允诺,管仲便率领兵马日夜兼程,向齐国方向赶去。

而在莒国的公子小白听说公孙无知被杀,变同鲍叔牙协商,向莒国国君借的战车一百乘,便向齐国浩浩荡荡的行进。恰好走到一个树荫的地方,当时正值中午,公子小白便命令停车埋锅做饭。公子小白趁此机会坐在车上休息,忽听得车后有马声响,刚要回头看,管仲已站在面前。

管仲对公子小白鞠了一躬问道:“公子别来可好?现在您要到哪里去?”

小白回答:“要去为父亲奔丧。”

管仲说:“公子纠是先君的长子,理应回去主持丧礼;您可以先休息休息,不必如此劳苦地奔波。”

鲍叔牙见此情景,马上插话:“管仲快快退下,这种事你不要多管!”

管仲看见莒兵众多,恐怕自己寡不敌众,遂假装退下,没退几步,突然拉开强弓,“嫂”地一箭,朝小白射来。小白大叫一声,口吐鲜血,仰后便倒,跌在车里。鲍叔牙和随从们赶快来救,一面哭泣,一面喊叫:“不好了!公子被射中了!”管仲一看已经得手,就领着三十乘兵车飞快地回去禀报鲁庄公和公子纠。

其实,管仲这一箭只射中了小白身上的带钩。小白是个十分机警的人物,他知道管仲是神箭手,怕他再射,所以急中生智,咬破自己的舌尖,假装被射中心窝,喷血诈倒。这一招很灵,不但骗过了管仲,连鲍叔牙也被瞒过了。

鲍叔牙看见小白坐了起来,一点也没有受伤,异常高兴。他怕管仲再来,就请小白换了便服,改坐轻车,从刁潞飞驰回到齐国都城临淄。鲍叔牙自己先单车进城,说服齐国大臣们出城迎接公子小白回到齐宫,立为国君,这就是后来历史上有名的春秋五霸中的第一位霸主的齐桓公。

齐桓公刚刚坐上国君的宝座。鲁庄公就带着公子纠来到临淄城外。齐桓公亲率战车五百乘迎战,大败鲁军。接着,命鲍叔牙率领齐军直通鲁国边境,要鲁侯交出公子纠。

鲁庄公害怕齐军进攻,只得杀了公子纠,并把管仲囚人槛车,送回齐国。

鲍叔牙在齐国境内接到管仲囚车,一面命人破槛放出管仲,一面自己回临淄见齐桓公,先吊唁,后祝贺。

齐桓公问:“为什么要吊唁?”

鲍叔牙回答:“公子纠是您的兄长,您为了国家而灭亲,实在是出于不得已,我怎么能不吊唁呢?”

齐桓公又问:“那末,为什么要祝贺呢?”

鲍叔牙回答:“管仲是天下奇才,现在已经回到齐国。您得到了一位贤能的相国,我怎么能不祝贺呢?”

齐桓公不以为然地说:“管仲射我一箭中钩,差点要了我的命,我恨不得吃他的肉,怎么还能用他为相国!”

鲍叔牙说:“为臣者各为其主。管仲在射箭中钩时,心中只有公子纠而没有您;今后您如果用他,他将为您射天下,岂止射一个人身上的钩呀!”齐桓公说:“我姑且听你的,不杀他。”

过了几天,齐植公论功行赏,准备任命鲍叔牙为上卿,负责治理国家大事。

鲍叔牙辞谢说:“您对我的恩赏。我十分感谢;不过,治理国家,不是我所能够胜任的。”

桓公说:“我了解你的长处,你不必推辞。”

“您所了解的我的长处,只不过是做事小心谨慎,循礼守法而已。”鲍叔牙诚恳地说:“但是,要治理国家,单凭这些长处是远远不够的。治国之才必须做到:对内能使百姓安居乐业,对外能和四方夷狄友好相处,上能为周王立功勋,下能向诸侯布恩译,从而使国家安如泰山,使社樱永保长存。像这样的王佐之业,我如何担当得起?”

桓公听后不禁动心。就靠近鲍叔牙问道:“像你所说的王佐之才,现在有没有呢?”

鲍叔牙说:“你真要觅求这样的人,我就向您推荐管仲。我有五点不如管仲:宽厚柔和,施惠于民,不如他;治国有方,权不旁落,不如他;尽忠守信,联系百姓,不如他;倡导礼义,传播四方,不如他;亲执抱鼓,教民勇战,不如他。”

“既然这样”,桓公说:“那末,你把他叫来,让我亲自试试他的学问和能耐。”

“不可,不可,”鲍叔牙急忙摇首回答:“有非常才能的人,必须以非常的礼节来对待他。您要用管仲这个奇才,必须拜他为相国,以父兄之礼待他,不能这样呼之即来。”桓公说:“好吧,我听从你的意见。”

于是,齐桓公选择了一个黄道吉日,亲自出城迎接管仲,和他同车回朝。围观的百姓,看见射钩的人,居然享受这样的礼遇,无不惊叹。管仲入朝后,向桓公叩首谢罪。桓公赐坐,接着就问他:

“我齐国乃是千乘之国。先祖嘻公在位时,威服诸侯,称为小霸;到了先君襄公继位,政令混乱,国运衰落。现在我要修理国政,恢复和发展先祖业绩,你看应该从哪里入手?”

管仲答道:“礼、义、廉、耻,是国家的四根纲绳,缺多了这四根纲绳,国家就要灭亡。现在您要修理朝政,振兴匡家,首先要立此四纲。纲纪立,则民就可用;民可用,则匡势就会日渐强盛。”

“怎么来用民呢?”桓公问。

“要用民,必须先爱民。”管仲答。

“爱民之道,又是如何?”

“尊老,爱幼,省刑罚,薄税效。兴教育,修宗族,这些都是爱民之道。爱民,然后能安民。”

“安民之道,又是如何?”

“士农工商,各有其业。各尽其力,民就安了。”

“民安了,但是甲兵不足,怎么办?税轻了,但是财源不足,怎么办?”

“可以建立“赎刑”的制度:犯重罪的,交纳犀甲一件,可以免刑;轻罪的交纳盾牌一个,可以免刑;小罪的交纳若干金属即可。民事诉讼的,各交筋矢若干。积聚的金属,上等的用来铸造兵器,下等的用来制造农具。这样,甲兵就不愁了。同时,开山铸钱,硒煮海水为盐,鼓励工商,开展贸易,经济发达了,财源自然就足。”

“盔甲和兵器有了,财源也足了,”桓公又问:“但是军队不多,兵源不足,怎么办?”

管仲回答。“军队贵在精而不在多。可以加强训练,整顿军纪,以达到兵精的目的。至于兵源,可以把内政和兵役结合起来解决。”

“怎么结合呢?”

“内政方面,全国分为二十一个乡,其中六个是工商之乡,十五个是士之乡。工商乡提供财源,士之乡提供兵源。每个乡有十个连,每个连有四个里,每个里有十个轨,每个轨有五家。兵役方面,每家出一丁成为一伍,每里五十人为一戎,每连二百人为一卒,每乡二千人为一旅。五个乡有五个旅共一万人,组成一军。全国十五个士之乡。就有三万人,可以组成三军。有了三万精兵,就可无敌于天下。”

“军队无敌于天下,是否就可以征服天下了呢?”

“不可!”管仲摇头回答:“周王还在,邻国尚未归顺,您如果要号令天下诸侯,必须尊周王而亲邻国。”

桓公问:“具体怎么做?”

管仲说:“凡是侵占邻国的土地,都归还各国;同时,以重令L与邻国交聘往来,一而不接受他们的重礼;这样,四周邻国就会亲近齐国。再派一些人,乘着车马,带着币帛,周游四方,一以号召天下贤士。对于诸侯中的**无道的,可以征伐,夺取其土地;各国有篡位拭君者,则加以诛杀,以树立齐国的威信。这样,各国诸侯,都会到齐国来朝见。然后,您就率领诸侯服事周王,以尊王室。这样,您必将称霸诸侯。”齐桓公和管仲连谈三天三夜,谈得十分投机。恒公说:“有了你,我治国称霸的志向一定能够实现。”

管仲说:“一木建不成大厦,一水汇不成大海。您要实现大地,不能单用我一人,请您任用五位豪杰。”

桓公问:“五位豪杰是谁?”

管仲说:“若论礼仪接待,进退有序,外交折冲。辞令刚柔兼济,我不及限朋,请任命他为大司行。若论开荒垦地,劝农耕作,积聚粮食.我不及宁越,请任命他为大司田。若论训练士卒,严肃军纪,提高士气,我不及王子成父,请任命他为大司马。若论断狱公正,不杀无辜者,不漏有罪者,我不及宾须无,请任命他为大司理;若论犯颜直谏,不畏权势,我不及东郭牙,请任命他为大谏官。”

齐桓公高兴地采纳管仲的意见,遂拜管仲为相国,并分别任命限朋等五人为大司马、大司田等职。于是,齐桓公因而称霸于诸侯。

评议:

鲍叔(鲍叔牙的尊称和简称)和管仲是齐桓公手下两位杰出的贤臣。鲍叔知人善任,管仲满腹经纶,他们共同辅佐齐桓公成就了一代霸业,因而为世人及后人所称道。然而,人们不大注意的是,他们两人也是出色的雄辩家。这从上面的故事中,可以很清楚地看出来。

鲍叔牙奉齐桓公之命,逼迫备庄公杀了公子纠,然后带着誉仲回临淄复命。他见到齐桓公时,先吊后贺。吊的是,桓公“为了国家而灭亲”,“出于不得已”而杀了兄长公子纠。你看,轻轻一句话。就把齐桓公的“争权杀兄”变成了“大义灭亲”。贺的是,管仲回到齐国,使恒公“得到了一位贤能的相国”。你看,随口一句话,就把射钩的仇人变成了“贤能的相国”。从这一吊一贺,可以看出鲍叔的辩才何等高超!

然而更高超之处还在后面。当齐桓公想起曾被管仲射了一箭而恨恨不已时,鲍叔劝道:“今后你如果用他,他将为您射天下……”“为您射天下”这五个字,是对贤臣和霸主之间政治关系的绝妙概括。从这五个字中,可以看出鲍叔的辞锋何等犀利!

但是,鲍叔口才最出色的表现,还是体现在他对管仲才能的介绍中。他举出管仲有五点特长,而且这五个方面均超过鲍叔自己。鲍叔自己在齐桓公眼中是十分贤能的人,而管仲在这五个方面均超过自己,不言而喻,管仲必定是个经世的奇才。这样,鲍叔用巧妙的言辞,用比较的方法,突出了管仲的特长和才能,使齐桓公终于捐弃前嫌而决定任用他。

再看管仲向齐桓公推荐五位豪杰,也用此法。他举出每个人的特长,而且说明自己在这方面不如他;从而使齐桓公采纳管仲的建议,命此五人分别担任与其特长相称的官职。

任何一个人,身上总有许多优点、缺点、爱好、习惯;如果把这些作一般的、泛泛的介绍,给人的印象不深;而介绍其突出的特点,则能加深听者的印象。这就是善于辞令的鲍叔和管仲能够举荐成功的原因。

管仲的经世奇才和他那出色的口才,更明显地表现在关于治国之道的论述中。当齐桓公问及“修理国政”应该从何入手时,管仲答道:治国必须抓“礼、义、廉、耻”四纲,“纲纪立,则民就可用;民可用,则国势就会日渐强盛。”治国要抓纲纪,而管仲的论述也是提纲挈领,纲举目张。他首先谈了“四纲”的重要性,然后再展开论述“用民”、“爱民”、“安民”之道以及完善甲兵、充足财源、扩大兵源等办法。尽管这些办法很繁多,但是由于他抓住了纲领,所以说得还是头头是道,条理清晰。最后,他谈到“必须尊周王而亲邻国”,也与“四纲”相吻合。这样,一个治国大纲就被他眉目清楚、脉络分明地描绘了出来。可见,提纲领地进行论述,正是对话艺术的上乘。

同类推荐
  • 琴瑟

    琴瑟

    一对在城市中打工的夫妇,尽管小说也写了他们在城市中生活的不易,围绕着一日三餐、夫妻二人各种生活而来,萦绕着驳杂的烟气,湿气和人气。但这些还只是背景,小说重心在于写妻子的一次精神出轨,她看见城市中成功的男子引起了一系列心理的变化,并显诸梦中……
  • 改变你一辈子的经典小说大全集(超值金版)

    改变你一辈子的经典小说大全集(超值金版)

    “作家档案”部分,让读者能够轻松地理解与把握原作的内涵和主人公的个性。,为使读者能够全面立体、准确深刻地领略小说的原貌和精华。让读者对作家有个概要的了解和认识;“内容导读”部分,对小说内容情节作了高度的根据和提炼,在体例上做了精心安排,为读者做好下一步的深入阅读打下铺垫;“作品赏析”部分,简要地介绍了相关小说作家的人生经历和写作风格及代表作品,用精炼的文字对小说的背景、情节、中心思想、社会意义和艺术特色等作了画龙点睛的评析,分设“作家档案”“内容导读”“作品赏析”三大辅助栏目
  • 你认识何卿卿吗

    你认识何卿卿吗

    小说中对中年事业有成男人的心理危机刻画得传神而到位。他涉险熬到了一把手的位置,功成名就,还保持着反省和谨慎,但在生理和情感上却陷入了双重的困境。
  • 当了先进的狗(原创经典作品)

    当了先进的狗(原创经典作品)

    善读精品美文,拾取久违的感动;体悟百味人生,感受成长的快乐。阅读其间,时而在惊险悬疑的案件中悚然而惊,时而为体察入微的真情潸然泪下,时而又涌动着想针砭时弊的激情……掩卷而思,人性的美丑,世事的善恶,人生际遇的变幻无常不禁让人感慨万千。
  • 挑肥不捡瘦

    挑肥不捡瘦

    刚一‘住嘴’~看吧,不吃,可是会被‘教训’的呦!…………PS:此坑慢热,微狗血。爱是天时地利的迷信】,嚼嚼嚼……她嚼嚼嚼……他立刻狰狞地扑过来喂食。竟然还要日夜抱着点心不撒手?这已经不是,吃不吃太多的问题了吧?嚼嚼嚼。大叔目瞪口呆。火爆童鞋们慎入之~~【四海阁。大娘张口结舌。她还在吃。她在吃她仍然在吃。什么?其实这么暴食的她一点都不喜欢吃?骗谁呢!“你给我吃!!!”早餐、午餐、晚餐、夜宵照四餐嗑。姑娘婶子口水直吞。
热门推荐
  • 冲喜之痴傻王爷代嫁妃

    冲喜之痴傻王爷代嫁妃

    一觉醒来,花朝莫名其妙的穿越了,还穿成了西临国花相府最不受宠的六小姐,一道圣旨落下,皇上选了相府小姐前往异国和亲,五小姐死活不愿,于是强逼她代嫁。只是…她不是应该嫁给东祈国的老皇帝为妃么?可眼前的这个傻兮兮的唤她为‘娘子’的小子是怎么回事?噢!原来她和亲的目的,竟然是为了给眼前这傻王冲喜啊!好吧,冲喜就冲喜,瞧着这傻王的模样,她似乎也不太吃亏!但是,她哪曾想到,自己所看到的一切都只是表象而已。那丫的简直就是个典型的人格分裂症者,人前是一只软绵绵的小肥羊,背后立马就变成一只腹黑无情的大恶狼!
  • 春风十里,不如你

    春风十里,不如你

    被赶出了娱乐圈,她只想找个老实普通的人嫁了。
  • 唐僧写给观音的36封信

    唐僧写给观音的36封信

    官场、职场、道场、情场,无论是否看上去很美,都只是一个道理:人人在实现着利用与被利用的价值。在《唐僧写给观音的36封信》一书中,辛可大师通过36封托名唐僧的书信,对经典名著《西游记》加以另类解读。作者无情奚落了原作中的偶像,把吴承恩不忍明说的真相全部曝光,辛辣批判了中华历史文化中的“优良传统”和“正统观念”。作品以经典为原料,展示了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以及令人瞠目的现代作风和有悖常识的历史观察,是近年来最具颠覆力、最让“正人君子”失眠的文字作品。正史野传信手拈来,说古论今笑骂不羁。酣畅淋漓,舒经解闷,辛辣戏讽的文风,纵横驰骋的笔墨,一卷在手,非让你一口气读完为止。
  • 越王勾践

    越王勾践

    在春秋五霸中,勾践是一个最为复杂的人物。他既是一个亡国之君,又是一个中兴之君。在吴国为奴期间,他饱尝常人不能忍受之耻辱。归国后,他卧薪尝胆,把自己放在低卑的位置上去敬信群臣,集合众谋,通过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终于转弱为强,灭了强吴,旋即北上,大会诸侯于舒州,成为中原之霸主。危中求存的政治环境,造就了勾践阴阳相违的双重人格。他是一个政治家、谋略家,韬光养晦的集大成者,又是一个阴谋家。
  • 恃宠而骄:笨妃误乱邪皇心

    恃宠而骄:笨妃误乱邪皇心

    可爱如她,邪魅如他,她总是不断的扰乱他的心活泼如他,腹黑如他,她总是不断的让他用心呵护。神。“你就是我又厌恶又喜爱的玩具。“??
  • 神莲

    神莲

    这个世界最美最好的安娜王后已经离世,东国的王东神陷入长达十七年的长痛中。直到一个名叫莲儿的女孩出现,一切才发生了改变。东神、莲儿、周和、惜若、陆明之、望月,他们到底有怎样的故事,请看本书《神莲》。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魔王毒妃

    魔王毒妃

    她原本是人人闻风丧胆的头号杀手,冷情冷心掩不住万千风华。友情的叛变与人性的扭曲却让她惨遭毒手。一朝穿越,她成了封国的长公主——陆璃。陆璃——凶狠残毒冷血无情的代名词,每一个认识她的人只对她抱有两种情感:憎恶或者惧怕。清醒过来,却发现自己被麻绳捆绑着,凤冠霞帔,嫁衣殷红如焰火,正被陆璃的妹妹送上花轿,要代替她嫁给轩辕国的“魔鬼王爷”。“魔鬼王爷”轩辕凌,传闻中貌若钟馗,性如修罗,每夜都要吸食人血,所有送至他府上的女人,都只有一个下场——死。唇角微扬,一双如水般潋滟的星眸中闪现着凌人的冷光,倾城的笑容中藏着迫人的寒意,“很好,狠毒公主与魔鬼王爷正好相配呢!”那个人人见而厌之的长公主,却在一夕之间绽放着让人忍不住仰视的灼目光华。恶毒的皇后,妒忌的妹妹,懦弱的父王,邪肆阴狠的神秘男子,所有光彩王室背后的阴暗都承载在她身上。既然不再是曾经的那个陆璃,那么,请你们献上最宝贵的东西来祭奠死去的陆璃吧!……一点一点的接触,却让彼此深入了解。原来,貌若钟馗的魔鬼王爷有着俊美无双的容颜,残忍狠毒的郡国公主有着无法遮掩的耀眼光芒。那么,所有妄图伤害或染指她(他)的人,通通把命留下吧!*************************************精彩片段**********************************大婚之夜,红烛摇曳,原本该是满室的旖旎,柔软宽大的床上却正在上演着没有硝烟的战争。风声夹杂着凛冽的杀气,同样一袭红衫的两个人眼中却没有欲望,只有寒冷。轩辕凌将手扣在纤细光滑的脖颈上,居高临下的看着面前足以倾城的容颜,“你真的是那个无知愚蠢的草包公主?”怀疑的语气中却有兴味一闪而过。话音落下,一阵风声,两人的姿势却完全颠倒过来。“王爷夫君对妾身做足了调查呢,妾身确实就是那个狠毒的草包公主,不知王爷对这骑乘式满不满意。”手中的匕首划过一道亮光,紧贴着男人的小腹,陆璃微微一笑。一场看似力量悬殊的对决,却以王爷移步书房为终结,看着桌案上关于郡国公主的资料,轩辕凌峻冷的容颜上闪过邪魅的笑意,“陆璃,我对你有兴趣了,那就好好成为本王的王妃吧!”……诡异阴森的石室内,轩辕凌打开机关,气力尽失,却依然凭己之力承受住所有伤害,唇边溢出一丝鲜血,冲着那抹深深刻在心底的身影大吼:“快给本王滚出去!”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辣宠冷妻

    辣宠冷妻

    清晨,骄阳东升,经过一夜冷清的街道渐渐喧闹起来,这是个繁华也浮躁的城市,林立的高楼磨灭了城市了的底蕴,却带动了经济的崛起。无数的高楼大厦隔绝了人情,划分出了等级,就在这样瞬息万变的城市中,一家六星级酒店最顶层的富丽堂皇的房间,正被唯一不变的饱满的阳光毫不吝啬的照耀着。高挑房梁的房间中,四下雪白的一层不染,而宽阔的卧室正中,那方凌乱的床铺却为昨夜的疯狂留下了无法磨灭的证据,蚕丝的凉被下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