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69600000004

第4章 我的人生(3)

副市长伍能光,长征途中当过号兵,解放初任财政局局长,时任税务局局长叫张先进,一个征税,一个收钱,“张罗先进货,五月定能光”,就是“五反”中私营工商业者中流传的怨言。他长期管财贸,柴米油盐,购销储运,事事操心。他工作细致,手中掌握许多一手资料,下面干部汇报,稍有不实,他当即纠正,算得上是个熟悉业务的领导干部。

副市长谢滋群,老红军,管政法,颇具军人风度,仪表庄重,讲话干脆,处事果断,对分管的战线,抓得紧,抓得实,既抓业务建设,又抓思想作风建设,尤重干部队伍建设,注重提高政法队伍素质。在他和组织的培养教育下,他的两个秘书谢培栋、孙德华都成为担任要职的领导干部。

副市长王克文,革命战争年代长期管财务,解放初任湖北省财政厅厅长,人称“铁算盘”。他思维敏捷,并有文化功底,许多难点的重要文稿,经他审阅,大笔一挥,一锤定音。他分管过财贸、计划、基建、工业,都领导有方,卓有建树,称得上是个通才、干才。

副市长易吉光,管民政,在任时间不长,“三反”中因纪凯夫事件被捕入狱,从此湮没无闻。

副市长邓垦,邓小平亲弟,“文革”前从重庆调武汉,身体健壮,善言谈,会书法,分管文教,“文革”中因其特殊身份,屡遭批斗,下放干校,当炊事员。其妻丁华,市外办副主任,也下乡插队。当时我与邓垦同一连队,特腾出一间棚屋,供丁华来干校看邓垦时夫妻暂居。

我服务过的市长,还有李先念、王任重、宋侃夫。他们几位在任时间不长,接触较少。李先念讲话诙谐、通俗、干脆、严厉。有次作“五反”动员报告,他举了些典型,痛斥不法厂商粗制滥造,以劣充优,牟取暴利。记得举了袜子的例子,“啊啊!袜子一上脚,就捅了个大洞,五个脚趾都冒出来了!”形象生动,印象深刻。有次作绿化动员报告,他举起拳头,厉声大叫:“谁砍我的树,我砍他的头!”,虽是夸张之词,但表明了政府严禁乱砍乱伐树木、保护绿化的决心。王任重聪明精明,口才干才皆上乘,出口成章,笔下生花,不愧人称“山东才子”。宋侃夫先任市长,后任市委书记,听过他很多报告,语言朴实,内容实在,重点要求反复强调,涉及思想教育、干部作风问题,更是语重心长,不厌其烦,谆谆告诫,循循善诱,颇有忠厚长者风范。

我服务时间最长、接触最多的市长是刘惠农。刘是老红军,贺龙部下,长期做军队政治工作,颇富政工经验。他是正市长,管全面,但他最关注的是民生,他讲的话,他开的会,他批的文,最多的是民生问题。困难时期,武汉还有多少存粮,多少煤炭,多少在园蔬菜,多少存栏生猪……他经常过问检查。下去调查,他多是看商店,查库存物资;看菜场,查供应情况;看工地,查工程进度质量;看农村,查作物长势;看农场、林场、畜牧场、养殖场,查农林及副食品生产。他还微服私访,直接下到基层,直接接触群众,了解民情社情,给人以亲民市长的形象。

武汉市政府第一任秘书长赵飞克,大胖子,大知识分子,性格外向,潇洒浪漫。解放初期,武汉系直辖市,规定每月向政务院作一次综合汇报,重要紧急情况,及时汇报。政策研究室指定我汇总起草,每篇汇报材料最后送赵审定,他常叫我去他住处,查询情况,斟酌文稿,然后签发上报。他还带我去码头、纱厂、既济水电公司实地调查,撰写过《武汉码头》、《武汉纺织》两篇专题调查,经他审阅后送《大刚报》发表。市府第一任副秘书长刘宏,也是大胖子,大知识分子。武汉解放第二天,他随张平化、吴德峯及秘书警卫员数人,分乘两辆吉普进城接管。赵、刘二位在汉时间不长,后调至西南工作。

“三反”中因纪凯夫事件,武汉市委、市政府改组,王克文由省调市,任市府秘书长,我常向他汇报工作,送审文稿。他讲话办事,都很务实,作指示,提要求,做结论,具体明确;送审的文稿,改的快,批的快;他学风文风严谨朴实,简洁精炼,无空洞说教,无华丽辞藻。“三反”“五反”中,他兼任过武汉市人民法庭庭长,我任记录员,送审的案件文稿,他仔细审阅,务求准确。

继王克文任秘书长的是张海峰,张作风细致,重视机关内部管理,注重抓机关制度建设,要求机关科室明确分工,各司其事,各负其责。其时我任秘书科科长,根据他的指示,专门召开过市府的文书工作会议、档案工作会议,他亲自主持作报告,提要求;并要我编写了《机关文书工作手册》,从收发、承办、送审、签发、归档,每个环节都有规范要求,经他批示,印成单行本,下发市府系统各单位。

我服务时间最长、接触最多的秘书长是张雪涛,他的行事作风特点是协助市长抓大事要事,抓市长之间的情况沟通和工作协调,机关内部事务放手由办公厅主任处理。他同我谈事最多的,是研究重要会议的安排,重要文稿的草拟,以及市长交办事项的办理与落实。当时市府的重要活动、重大部署,多由我作新闻报道,每篇稿子都经他审阅后送媒体发布,有时还要我代为起草社论和短评。他关心干部的成长,曾两次找我谈话,一次说调我上中央党校理论班学习,一次说调我去裕华纱厂任厂长,挂职锻炼,均因工作离不开而作罢。雪涛曾调西安任副市长,后又调回武汉任副市长,其时我已在武汉市交通局工作,他曾几次要我回市府工作,交通局不愿放,我也犹豫未表态,但对他的关怀厚爱,仍心存感激。

武汉市政府第一任秘书厅主任是蹇先任,贺龙前妻,人称“蹇大姐”。解放初期,市府新旧交替,千头万绪,工作繁杂,机关上上下下,里里外外,随处可见到她匆匆忙碌的身影。蹇在任时间不长,后调任市教育局局长。继任办公厅主任余正清,中共早期党员,资格很老,连市长都尊称他“余老”。大概长期做秘密工作,警惕性特高,非常重视机关安全,对门卫、传达、值班、保密都制订规则,从严执行。他要求干部谨言慎行,守口如瓶。在他下面工作,得小心翼翼,不可粗心大意。继余任办公厅主任的是吕绰亭,吕当过枣阳县县长,有点“县太爷”作风,胆量大,口气大,有时连上级也敢当面顶撞。他在任时间较长,为市府机关建设做过不少实事。我共过事的办公厅副主任,还有边征民、方汝民、李彬、王千弓。边的妻子孙常英,系我在政策研究室任资料组组长时的组员,并同住昌年里市府职工宿舍,常去他们家串门聊天,后边调法院任副院长,还请我去他家作客叙旧。方汝民在市干校一大队一连当指导员,我是连队干事,同室共寝,同桌共餐,彼此相互照应。李彬、王千弓与我共事多年,接触更多。他们几位既是我的领导,又是我的私交好友。

当年市政府的领导人中间,还有几位党外民主人士,任副市长的,有潘正道、陈金畬、唐星、唐午园、孙耀华、华煜卿;任副秘书长的有李伯刚、夏石农;任办公厅副主任的有黎少岑。他们解放前都与中共有过合作关系,为人民民主事业作过贡献,有一定才华和声望。几位党外副市长都分工管一条战线,或分管一个方面的工作,有职有权,并且都很负责,作风特别谦逊。李伯刚待人接物,彬彬有礼,颇结人缘。夏石农轻言细语,待人和气,审阅文稿非常仔细。黎少岑博学多识,文笔流畅,对武汉历史颇有研究,著有《武汉今昔》一书。在武汉市府委员中,也有多位党外人士,还有党外人士任行政要职,如宋瑞贤任过公用局局长,吴耕阳任过房地局局长,孙家齐任过卫生局副局长。那时的人民政府,还有点“共和”色彩,像个“联合政府”的模式。

我追忆的这些武汉市政府领导人,而今多已作古,但他们的亲民形象,他们的优秀人品,他们的朴实作风,他们的敬业精神,仍深印脑海,记忆犹新。虽只是零星片断的回忆,但表达了我内心深深的缅怀与崇敬;并且衷心祝愿健在的老领导、老同事颐养天年,健康长寿。他们是新武汉的开拓者、奠基人,他们在武汉解放初期阶段创造的业绩,作出的贡献,将永载武汉史册。

历次政治运动,办公厅还搞得比较稳,也伤害过一些同志。“三反”运动中,办公厅关过好多“老虎”,有财会人员、车队队长、中层干部,搞“逼供信”,捆绑吊打,昼夜审讯;最终结论并无一只“老虎”。肃反运动中,有个年轻女干部,只因其父当过国民党县长而受审,还公布过她的所谓反动日记。若干年后得知其父当县长时,掩护过中共地下工作人员,该县新编地方志记载了其父有功于革命的事迹。有个当过国民党青年军的大学生干部,以“历史反革命”被捕,送去劳改;直至老年,始得平反。据平反前调查,其依据只是一份假检举材料。反“右派”、反“右倾”斗争,也有同志因言论问题受到批判,而所谓言论问题,全是真言实情。

在办公厅那些年,同事之间,私交往来不多。那时工作特忙,八小时工作之外的时间,包括例假节日,开会加班是常事,个人业余活动空间极小。那时政治气氛紧张,运动一个接一个,少些交往,少些麻烦。当年私下交往较多的同事,有李彬、王沂、张川泉、谭成章、刘锦、何廷栋等人。李彬早年参加革命,做过战地记者,颇有才华,待人热情,平易近人。王沂忠厚直率,人缘较好,曾任江岸区委组织部长、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张川泉是刘惠农市长秘书,工作面广,他安排得有条不紊,曾任区卫生局党委书记、区政协副主席。谭成章是办“红白喜事”的能手,年轻时饭量大,长得胖,都叫他“谭胖子”。刘锦思维敏捷,心直口快,反“右倾”时曾因直言受过错误批判。谭、刘后到市人大工作,先任处长,后任巡视员。何廷栋性情随和,喜下棋、钓鱼,贪睡,都喊他“迷糊”。其实,他并不迷糊,在市审计局期间,评上高级审计师,还出了审计专著。当年,老何家居宝华里三号,我同李彬、王沂、张川泉等常去他家聊天,玩玩不带彩的麻将。张嵩行是我办公厅同事,又是庆平里邻居,他调广州工作后,多次来武汉,都来我家叙旧。

1966年,在中国大地上爆发了“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简称文革),长达十年之久,比八年抗战时期还长。八年抗日是外敌入侵,全民抗战,同仇敌忾,大大激励了国民士气,振奋了民族精神。十年“文革”则是内墙点火,全面内战,同室操戈,严重摧毁了人性,践踏了民主,扼杀了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流毒至深,影响至大。

“文革”初期,市里派出一批工作组,主要到文教单位,我被派到市卫生学校。工作组进卫校时,校内贴满大字报,有些大字报贴到了“对象”家里。工作组分头下去了解情况,侧重了解学校领导人及教职员的情况,耐心做疏导工作,强调重调查,重事实,要文斗,不要武斗。通过看大字报,查阅档案,开座谈会,个别交谈,得出总的印象:卫校情况并不复杂。学校一把手(校长兼总支书记)胡基远,学生出生,历史单纯,副校长是专业干部,学校领导人都不像“走资派”。大字报打红叉的“右派”,是公开的“历史问题”,被称作“死老虎”。大字报打红叉的“反动学术权威”黄道基、周妙龄(女),是早年留英归国的护理学专家,卫校的教学台柱,确是权威,但不反动。至于其他老师多是中青年专业知识分子。工作组依据实际情况,严格把握政策界限,没有乱点名,没有乱批斗。不久,批判“资产阶级反动路线”工作组撤出卫校。

我在市政府办公厅算个中层干部,不属冲击对象,但也被贴过大字报。一张大字报标题是:“向顺立替剥削阶级说话”,说我在私房调查中,替私房主说话,宣扬“剥削有功”。实际情况是:有段时间在来信来访中,私房纠纷较多,经刘惠农市长指示,由市府办公厅、市建委、市房地局、江汉区政府抽调干部十余人,组成私房调查组,指定我牵头,去江汉区自治街做调查,历时月余,基本摸清了私房纠纷情况。当时出租的私房,多为简易房屋,房主与房客多为劳动群众,私房纠纷多为一般民事纠纷。据此情况,调查组起草了调查报告,经市府秘书长召集有关单位开会研究,最后经刘惠农市长审批,转发了调查报告。就调查内容而言,不涉及阶级矛盾;就调查工作而言,市长指示,集体调查,市长签发,市府行文,完全是组织行为。所谓“替剥削阶级说话”,纯属无限上纲。另一张大字报的标题是:“向顺立何许人也”。说我靠“后台”罗贡华上武汉大学,更为荒唐。罗贡华,荆门人,国民党中央委员,我也是荆门人,知其大名。但我1945年在重庆报考武大时,还与罗未曾谋面,罗也更不知我向顺立这个穷学生。大学招生,公开报名,公开发榜,有档可查,哪有“后台”可言。直到1947年夏,当时已是中共地下党员的荆门同乡李昌伦约我及另几位荆门同乡,去汉口黄石路金城银行楼上罗宅看望过罗贡华,礼节性拜访,仅这一次,一面之识。所谓“何许人也”,纯属捕风捉影。

“文革”中,武汉7.20事件震惊中外。当时,武汉群众组织分两大派,一派是“百万雄师”,人数最多;一派是“三钢三新”,“造”劲最大。两派严重对立,武斗不断升级。1976年7月中旬,中央文革小组王力来汉,表态支持“三钢三新”,激起“百万雄师”及广大军民愤慨。7月20日开始连续三天,武汉百万人上街游行示威,声讨王力。在此紧张形势下,中央责令武汉军区司令员陈再道、政委钟汉华进京,实是软禁,接受审查批斗。中央文革在北京召开万人大会,声援武汉“造反派”;并由中央下文,宣布武汉7.20事件为反革命事件。“百万雄师”顷刻瓦解,很多人被关押、被抄家、戴高帽、挂黑牌,一批接一批游街示众,大小“走资派”、大小“坏头头”,连续批斗,弯着腰,架“飞机”,遭受毒打,整个武汉陷入“红色恐怖”之中。我曾带孩子参加过7.20游行,女儿妮娜还在市府门前马路上画过几个大“猪”(讽刺钢工总头头朱鸿霞)。那时,惶恐不安,生怕大祸临头。办公厅开大会时,造反派头头叫嚣:“我们胜利了,武汉来了‘大翻个’”,市府机关的“走资派”、“坏头目”,全部关起来,日夜批斗。刘惠农市长的家被抄了好多次。刘钦云副秘书长烟瘾很大,揪斗他时,惊惶之中,拿了香烟,未带“红宝书”,一到会场,责令他跪毛主席像前“请罪”。参加批斗会拳打脚踢,吼声连天,点到谁谁上台。坐在台下,也是心惊肉跳。曾在市府机关“支左”的市人武部副政委崔执中,揪到市府礼堂批斗,打得死去活来,站不起来,爬着回去。办公厅造反派还在市府食堂办了个“十七年黑线”展览,责令当事人“现身说法”,被称为“活人展览”。

政府机构瘫痪后,市里成立了抓革命、促生产指挥部,下设办公室(简称“抓办”)。我调到“抓办”工作,先在汉口沿江大道汉口饭店办公,后受冲击,迁往江汉饭店,又被冲至市委机关大楼。7.20事件后,再度被冲垮。市里集中“抓办人员”,办“伪抓办人员学习班”,开班那天,为这个“伪字”,引起公愤,大家严词责问:市抓革命、促生产指挥部负责组织全市生产和人民生活,有何问题,把它视同汪伪政权,是恶毒侮蔑,不去掉“伪”字,不作检查,不参加学习班。主持办班的人,理屈词穷,只得请示,说用词不妥,大家才勉强坐下来,混了几天学习班。

同类推荐
  • 南磨房行走

    南磨房行走

    《南磨房行走》旨在让形形色色、光怪陆离,有着怎样闪光的头衔、动听的言辞、华丽的外衣都显示出本来面目。具体内容包括《“避邪”的邪门》《质疑十条“土”法律》《还有多少空置地在扯皮》《说“包二奶”》等。该书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 家国书

    家国书

    本书以时代剧变、风云际会的中华民族近、现代百年历史为背景,以人才辈出的马、沙、翁、沈四大家族人物为对象,描绘了四大家族儿女在伴随共和国成长的历史进程中演绎的各自精彩的人生篇章,生动而艺术地反映了新中国成立60年以来的伟大历程和巨大成就。
  • 闲庐诗稿

    闲庐诗稿

    《闲庐诗稿(竖排版)》内容包括:从帝国大厦顶层俯瞰曼哈顿、贺康晓阳四十岁生日、记梦、谒随州厉山神农故里纪念祠、游芒砀山、题刘邦斩蛇处、题南昌八大山人纪念馆(二首)、其一、其二、过宁远古城怀袁崇焕、过二郎山、入海螺沟、随州听编钟古乐、五台山游记、暮游龙泉寺……
  • 贾大泉自选文集

    贾大泉自选文集

    文集收录的文章,大多登载于国内学术刊物,也有登刊于台湾地区和日本学术刊物。其内容有研究全国性的文章;有研究四川纸币对世界文明的贡献,提高成都历史文化名城地位的文章;有研究四川茶业和马贸易,促进川、藏民族关系,社会发展的文章;有研究宋代全国性的文章和研究宋代四川政治、经济、军事、民族、文化等方面的文章;有关爱国主义的文章,以及给某书籍写的序言、前言、导言等等。
  • 读者精品(生活百味)

    读者精品(生活百味)

    生长在大江北岸一个城市里,那儿的园林本是著名的,但近来却很少;似乎自幼就不曾听见过“我们今天看花去”一类话,可见花事是不盛的。有些爱花的人,大都只是将花栽在盆里,一盆盆搁在架上;架子横放在院子里。院子照例是小小的,只够放下一个架子;架上至多搁二十多盆花罢了。有时院子里依墙筑起一座“花台”,台上种一株开花的树;也有在院子里地上种的。但这只是普通的点缀,不算是爱花。
热门推荐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蛇蝎毒女复仇千金

    蛇蝎毒女复仇千金

    一朝重生,只为复仇!临死才知,原来她存在的意义,她身怀异能誓要报仇,活生生的器官捐献人!被同父异母的姐姐在手术台上活生生地挖心取肺而死。所支撑她的,唯有仇恨的力量她的幸福已断送,就只是她姐姐的移动血库。订婚宴上,未婚夫变成姐夫。就连她的孩子,要把他们加诸在她身上的痛苦一一讨还,她的心已成灰,她的重生,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生来也只是为了剜出心脏移植给姐姐的孩子……无边的恨意让她死不瞑目!
  • 卡帕传

    卡帕传

    英国是资产阶级革命、工业革命的发源地,奠定了世界近现代的行为规则。不仅四大文明古国都有大英帝国灵机一动划分出的奇怪疆界,孕育的年轻国家,就连如今横行世界的英语语法,交往规则也大多出自大英帝国之手。现在好多人都批评美国世界警察,其实英国才是给警察制订法规布置任务的幕后人物。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女人简单易学的赚钱经

    女人简单易学的赚钱经

    女人需要赚钱,只有经济上的独立才是真正的独立。女人的幸福可以不靠男人而自己去争取。而且,女人在赚钱上面有自己独特的优势。本书就是从女人的特点出发,教女人学会最简单最有效的赚钱方法。
  • 寂寞时,优雅吟唱:悠然自得的生活艺术

    寂寞时,优雅吟唱:悠然自得的生活艺术

    有时外界的风吹进来,把我们内在的一切扰得乱七八糟。我们绝大多数人让自己的窗口整天洞开着,一任外界斑驳的万象和嘈杂的声音袭击我们、浸染我们,使我们陷入悲哀和烦恼的境地。但是,我们同样会感觉到凄清、孤独和恐惧。这时的你,最该学会抛开困扰你多时的嘈杂与烦恼,独自面对自己,暂时与外界隔离开来。人生只有一条路,且必须由你独自行走!本书旨在引领人们在寂寞里找寻支点,在寂寞中用美好的眼光去欣赏这世界,用宽容豁达的心去面对寂寞,静静地享受属于自己的幸福。请跟随本书一起,走入一个寂寞但并不孤单的世界,你会知道,寂寞也能让人如此美丽!
  • 白房子

    白房子

    本书包括:我的心在跳,全世界都能听到;28年前河西走廊刻骨铭心的一幕;我的兵团兄弟;这一次的路途等内容
  • 希腊大冒险(环游世界大探险)

    希腊大冒险(环游世界大探险)

    经历过无数次失败之后的卡西欧博士重整旗鼓,和恶心巴拉教授一起研制出了可以穿越时空的时间机器,他们预谋通过搭乘时间机器去改变历史进程。作为正义使者的米娜、卡奇和莱恩当然不会眼看着博士的阴谋得逞,他们来到了西方文明的起源地——希腊,和博士展开了激烈的斗争,穷途末路的田健三郎趁乱进入了时光机器之中,来到了一个不知名的时代之中,米娜、卡奇和莱恩也紧跟着进入了不知名的时代,在穿越时空的过程中,米娜、卡奇和莱恩一起领略到了希腊不同时期的历史与风土人情……
  • 小礼物大学问

    小礼物大学问

    送礼看似是一个简单的事情,其实包含很深的学问。《小礼物大学问》(作者潘鸿生)以浅显易懂的文字,传授读者最实用的送礼知识。通过阅读《小礼物大学问》,相信送礼对你来说会成为一件信手拈来的事情,让你送出的礼物非同寻常,送出心想事成的效果,使你成为一个送礼的高手!
  • 民国第一侠王亚樵真传

    民国第一侠王亚樵真传

    本书是一部纪实文学,描写了中国现代史上的奇人、民国第一侠王亚樵的传奇人生,以翔实的史料和对历史现场的探访,生动形象地再现了王亚樵刀光剑影、宁折不弯的一生,作者深入挖掘王亚樵的内心世界,生动形象、可叹可信地再现了王亚樵的侠义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