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4300000010

第10章 问题5 把孩子当成自己的私有财产,而不是有独立人格的人(1)

寒暑假里常常看到父母带着孩子背着电子琴、小提琴等赶场,这里面有多少孩子学这学那是因为自己真正爱好的呢?又有多少父母真正了解孩子的兴趣所在呢?有人说,中国的孩子很累,中国的父母更累。因为他们只有一个孩子,不想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于是,家长们从孩子一出生就开始为他们设计好了人生。不幸的是,父母为孩子设计好的人生计划,很有可能是自以为是的凭空规划。其结果可能是,父母使的力气越大,孩子受的罪越多,偏离正常发展轨迹的可能性也越大。

孩子不是你的私有财产

人要么不生孩子,要么就应把他们哺育成人,完成教育。

——柏拉图

常言道,“孩子是母亲身上掉下的一块肉”,因此,大多数父母都把孩子看作是自己的一部分,甚至视为自己的化身。中国的文化传统是讲人情,重血缘。在很多父母的潜意识里,孩子是自己的骨肉,把孩子养育大,就可以把孩子当成自己的“私有财产”,因此父母当然有权力处置。至少,不少父母都不自觉地把孩子看作“我的孩子”,认为孩子是属于自己的,没有意识到孩子其实是一个独立的人。而社会也大多认同和支持这种观念。我们常常看见有的父母将孩子的过失或成绩,都—股脑儿地和自己混为一谈——孩子取得成绩时则说“你给爸爸长脸了”;孩子在外表现不佳时又说,“你可把我的脸给丢尽了”。

据《成都商报》2004年10月24日报道:为了将女儿塑造成一个优秀的女人,成都的一对年轻夫妇将应该上小学二年级的女儿留在了家里。现在,这位名叫南南的8岁女孩已经退学回家,在家接受父母的特殊性别教育,跟随父母学做优秀全职太太。

孩子也有独立的人格、尊严和决定自己未来的权利,家长不能把自己一生未竟的理想和抱负强加在孩子身上。

人生何其短暂,从幼年直至老年,每个年龄段都有自身的特性和幸福、快乐。有的家长不顾孩子的天性和意愿,以过来人自居,越俎代庖地为孩子一生画下明确的路线,让孩子按照自己制定的目标和路线去努力。而有些家长让孩子完全脱离集体这个大环境,在与世隔绝的状态下按自己的方式教育孩子,给孩子的心理造成难以消除的阴影、性格扭曲,孩子成了满足自己心理愿望的工具。这样的做法看起来似乎是为了孩子的将来,实则极为自私和残酷。

鲁迅先生曾说:“子女是即我非我的人,但既已分立,也便是人类中的人。因为即我,所以更应该尽教育的义务,教给他们自立的能力;因为非我,所以也应同时解放,全部为他们自己所有,成为一个独立的人。”鲁迅先生的话正表达了这样一种现代儿童观——子女,是我的孩子,又不完全等同于我,他从母体出来后,已与母体分开,成了人类中的一个独立的人。因为还是我的孩子,作为父母就有教育他的义务,而这种教育主要是教给他自立的能力,因为他不等同于我,所以要解放孩子,使他们完全成为独立的人。

【把握培养关键点】

孩子不是私有财产,家长应该尽教育的责任和义务,但没有权力包办孩子的一生。

尊重孩子的隐私权

孩子是活生生的生命,美好的生命,因此对待他们就该像对待同志和公民一样,必须了解和尊重他们的权利和义务:享受快乐的权利,担当责任的义务。

——马卡连柯

不只一位家长说:“孩子越大越不听话,不像从前那样,有什么事都和父母讲。”还有的家长,发现孩子有些事背着自己,有些东西藏起来不让自己看见,同学之间的书信和他自己的日记总要放到安了锁的抽屉里,他们对孩子的这种行为感到不安,怕孩子染上坏毛病。为了弄清孩子的真实想法,很多家长采取了诸如偷看孩子的日记等非常规手段,了解孩子的心事,结果引发了母子或父子之间的关于个人隐私的争吵。

“妈妈,你不能偷看我的日记!”

“这怎么能说是偷看呢?妈妈看女儿的日记是为了多了解女儿,及时发现你有什么需要帮助的问题,妈妈好来帮助你。”

“我不需要你的帮助!你如果再偷看我的日记,一切后果你自己负责!”

见平时乖巧的女儿现在大声地和自己叫喊,妈妈也生气了:“怎么说话呢?我是你妈妈,难道我把你养这么大,还没有资格看看自己女儿的日记吗?”

女儿哭着叫喊:“那是我的秘密,是我的隐私。你没有经过我的允许,就擅自偷看我的隐私,你是侵犯人权!我是你的女儿,可是我也有人权!”

说完,女儿一把夺过妈妈手里的日记,跑到自己的房间里躲了起来。

隐私是每个人心中不愿告诉他人的秘密。应该说人人都有自己的隐私,孩子们也不例外。孩子有了隐私,许多做父母的总是千方百计地去侦察,如翻抽屉看日记、拆信件,甚至打骂训斥。在大人们看来,这都是些小事。“连孩子的生命都是我给的,何况一本日记、一封信?”可对孩子来说,大人的这些行为,都是对他们的不信任、不尊重,伤害了他们的自尊心,造成孩子沉重的精神压力,甚至产生敌意和反抗,采取全方位的信息封锁和防备措施,导致父母与孩子关系的恶化。

据报载,江西某市一位中学女生回到家,就遭到父亲怒不可遏地一顿训斥。原来,父亲偷看了一位男生写给女儿的信以及女儿的日记。女儿指出父亲的做法是“违法”的,父亲以一记耳光回答了女儿的“不敬”。第二天,女儿失踪了。四天后,在离家50多里的河湾处找到了女儿的尸体。

这是一起家长不尊重孩子隐私而造成的悲剧。处在青春期的少男少女,总爱在自己的抽屉上把锁,似乎有什么秘密。其实这是一种正常的心理特征,它体现了一种独立意识和自尊意识。宣告他(她)已成长为一个拥有个人行为秘密的成人,不再像童年时期那样,心里有什么话都愿意向父母“敞开心扉”。这个“隐秘世界”是孩子自由个性的集中体现,包括父母在内的其他人都不可随意进入自己内心世界的“隐秘世界”。

尊重孩子的隐私,教育他们保护好个人的隐私,是父母教育孩子的重要内容。然而,在许多父母眼里,子女似乎永远是长不大的孩子。他们没有意识到孩子正在长大,已经有了自己独立的人格和自己的隐私,随意闯入孩子的“隐秘世界”,采取粗暴干涉的强制手段,拆信、监听、悄悄查看日记以及打骂、禁闭等,这样只能适得其反。让孩子拥有隐私,就是维护孩子的心身健康。尊重孩子的“隐私世界”,是对孩子人格的保护,父母也会因此而赢得孩子的敬重和爱戴,家长对孩子的隐私应有正确的态度。

保护个人隐私是适应社会生活的一个方面,保护隐私就是保护自己。一个人如果总是不恰当地把属于个人的隐私公之于众,这也必然使他无法适应社会生活,造成人际关系的不协调,也是他心理素质存在问题、心理年龄滞后的标志。所以,当孩子的隐私意识逐渐增强时,家长应当感到高兴,因为这证明他们已经长大了。

苗苗在上小学五年级时就明显地有了自己的小秘密。发现了孩子的变化,苗苗的爸爸妈妈都很高兴,因为这是她开始走向成熟的标志。所以当苗苗宣布自己从此以后不再要父母检查日记的时候,他们一致表示同意,而且还给苗苗买了一个专用的写字台,将抽屉的钥匙交给苗苗自己保管,让她学会保守自己的秘密。

后来上了中学,苗苗又收到一些同学的来信,包括男生的信,她统统都把它们收进了自己的抽屉。爸爸妈妈见过女儿整理信件,但谁也没有提出要看这些信,而且他们还叮嘱女儿一定要妥善收好这些信件,不要遗失,免得给自己和同学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这种教育对于苗苗相当宝贵,让她有了自己的正常生活和与他人交往的行为准则。

每个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孩子也同样。一个孩子得到大人的尊重,长大后他也就懂得该如何去尊重他人。尊重孩子是爱孩子的一个具体表现,也是正确爱孩子的一个重要内容。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独立人格的形成,孩子的“保密性”越来越强,如写日记和书信,与同学交往和谈话内容,都不愿主动地向父母透露。家长应该尊重孩子的秘密,不打探、不偷看。

同类推荐
  • 陪孩子轻松走过高三

    陪孩子轻松走过高三

    本书作者不仅是一位高三教师,同时也是一位备考家长。本书记录了作者本人在高三教学和自己作为备考家长的经历。她所陪考的孩子,在她的陪考下,在高三一年中综合成绩一路上升,并如愿考取一所“211”重点大学。
  • 独生男孩怎么养

    独生男孩怎么养

    俗话说:“男孩穷着养,女孩富着养”。这话不无道理。然而如果家有男孩,仅仅是“穷着养”,就一定能培养出了不起的男孩吗?未必。独生男孩与有兄弟姐妹的男孩相比,有着自己独特的个性及心理特点。我们只有因材施教,才能让独生男孩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从而培养出一个了不起的男孩。 本书从家长的角度出发,根据独生男孩的成长特点,分别从生活习惯、独立个性、基本能力、身心健康、优良人格、情商教育、性教育,美德教育八个方面,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与阐述。内容翔实,分析透彻,方法简单易行,可操作性强。从本书中,您一定能找到养育独生男孩的有效方法。
  • 教育从赞美开始:孩子,你最棒!

    教育从赞美开始:孩子,你最棒!

    采用故事导入评析的形式为你讲析赏识教育,故事篇篇经典,评析句句精彩,读来发人深省,引人深思。不仅让你掌握了赏识教育的方式,而且还让你避免涉足赏识的误区。让那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聪明的家长们勇敢地打破传统教育的樊笼,握紧赏识教育这个武器,给孩子营造一个健康成长的天堂,引领孩子走向辉煌的成功之路!
  • 青少年营养食谱

    青少年营养食谱

    《吃出聪明智慧丛书》针对不同年龄婴幼儿生理特点,系统地介绍了成长发育期婴幼儿食谱的制作方法和营养搭配知识,科学地解决了婴幼儿吃什么、吃多少、怎么吃等营养进食的问题。
  •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

    让孩子生活在鼓励、友爱、稳定和包容之中,做一个冯顺弟一样坚强独立,自尊自爱的母亲,你本身做的一切,就是最好的教育。成就孩子,需要妈妈多久的陪伴?一辈子,也许还不够;一瞬间,也许已足矣。
热门推荐
  • 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好看系列)

    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好看系列)

    叙事艺术的时尚化表达,是王钢作品最受儿童读者欢迎的一个重要的因素。王钢小说呈现了今天儿童生活的时尚性的一面,而且用很新鲜的、具有当下气息的语言准确地表现了校园生活和儿童内心。王钢的时尚化表达,是从两个方面进行的:一是用幽默的场景和夸张而富有情感冲击力的语言来展现形象的特征。二是小说里每一个小角色的性格和语言都是很独立性的,作家给每一个孩子都画下了一幅喜剧化的脸谱。值得注意的是,王钢意识到了儿童生活时尚化的一面,将这种时尚化加以艺术的呈现,给予审美的观照,赋予爱的色彩。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鸾凤之舞

    鸾凤之舞

    夜溪:生性冷漠的青龙国二皇子,霸道强权不喜欢被人束缚的生活,却偏偏任她束缚尘幻:鸾凤国国师,才富五车温柔善良却又有着坚定的心,替她挡去风风雨雨环儿:她的贴身男侍,贴心又善解人意,毒术天下居一凌无缺:江湖和明月宫齐名的破尘殿殿主,看似温柔骨子里却是腹黑型代表,冷心冷血却又对她千依百顺司空满:玉虎国大学士司空苍之孙,邪媚妖娆,有着强烈的占有欲,做事狠绝,甘愿和他人共侍一人她,鸾凤国七皇女冷墨晴,在皇宫与江湖之间徘徊,无奈的收美男.好吧,她承认自己长的还不错,武功也还过得去,可是,为什么就只能被动挨打呢?决定了!她要主动出击!可是,谁能告诉她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啊~
  •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微加幸福,这是他这辈子听过最动容的情话。分隔两地的这半年,想念一点一滴,昏天暗地。爱是一念之差,最幸福的不过就是,你曾温柔呼唤,而我,刚好有过应答。
  • 我为传奇

    我为传奇

    “布鲁斯·杨,是个令人震惊的家伙,他每一次都可以在选秀大会中淘出南非美钻般的球员,尤其他在一系列的交易之中,我从来没有见过他赔本的时候,这是个全联盟最令人难以置信的家伙!!!”帕特·莱利一脸佩服的对TNT电视台的记者说道。波波维奇在接受《今日美国》的记者专访时,脸色铁青的说道:“这辈子我做过最愚蠢的事情,莫过于和布鲁斯做出了交易蒂姆·邓肯的决定!!”
  • 鲁滨逊漂流记(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鲁滨逊漂流记(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本书是被称为“现代小说之父”的英国著名作家丹尼尔·笛福的代表作。在西方文学史上, 鲁滨孙的形象众所周之, 他航海遇险, 一个人漂流到南美洲某荒岛, 靠着双手和工具, 造房子, 修田地、种粮食, 养牲畜, 还从土著的刀下救了一个人, 取名礼拜五, 收为自己的奴隶……鲁滨孙用28年的时间把荒岛建设成为一个世外桃源, 最后又奇迹般地回到欧洲, 成为巨富
  • 聘你

    聘你

    本书对个大著名企业的面试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供面试者参考。
  • 英国大冒险(环游世界大探险)

    英国大冒险(环游世界大探险)

    据情报显示,卡西欧博士越狱后准备和英国的大毒枭进行一场交易。于是莱恩和卡奇、米娜一起来到了英国,开始了他们的英国冒险之旅。在旅途中他们还结识了很多的朋友,发生了很多新奇有趣的故事。通过他们在旅行中的所见所闻,我们可以了解英国的地理、历史、名人、古迹、人文、科学和风俗习惯……
  • 意行天下

    意行天下

    凡人仰观苍天,无明日月潜息,四时更替,幽冥之间,万物已循因缘,恒大者则为天道,天为阳,地属阴。生在正道第一大派,却天生闭脉,无法修炼,遭人冷嘲热讽、唾弃谩骂。
  • 只道当时已惘然

    只道当时已惘然

    苏依在一个不能称之为故乡的地方再次邂逅她生命中最为厚重的两个人。多年前,一个许了她十年之约,却以最决绝的方式舍她而去,一个以爱之名,却带给她最刻骨铭心的伤害。再相遇,物是人非,一个满腔怨愤誓要她感同身受,一个满腹悔恨却让她无所适从。原来很多事情不是想着淡忘便能释怀的,再回首,却只道,当时已惘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