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39400000008

第8章 古稀老人,督修历法

崇祯二年五月初一(1629年6月21日)这天,京城出现了日食。负责观测天象的钦天监按旧的历法推算日食的时间,结果却与实际相差甚大,误差超过半个小时。在封建时代,日食被看成是国家兴衰治乱的征兆,受到高度关注。崇祯皇帝因为这次错误大为恼火,于是修改旧历的任务便被提到日程上来。

其实天文历算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我国的历法也一直处在世界历法的先进行列。尤其是元代郭守敬所制的《授时历》,是当时世界上最精确的一部历法,比同时期流行在欧洲的《儒略历》准确得多。明代的《大统历》就是在《授时历》的基础上沿袭下来的。但是经过了三百多年,这部历法一直没有修订过,自然出现了不少差错。而1582年的欧洲,已开始使用经科学家们修订过的新历——《格雷高里历》。这部历法吸收了很多科学成果,精密度很高,已超过了中国的历法。西方传教士来华时,也带来了一些关于天文历算的书籍,利玛窦等人在天文学上也很有造诣。徐光启在与他们的接触中,深深感到参照西方历法改革中国传统历法是十分必要的。这次修改旧历的任务便顺理成章地落在徐光启的肩上。

从崇祯二年(1629年)到崇祯六年(1633年)徐光启病逝,他最后几年的心血全部投在了历法的修订上。尽管已是近七十高龄的老人,但徐光启依旧保持着一丝不苟的工作精神和极端负责的工作态度。奉旨开设修历局之后,讲求实效的徐光启订立了修历的方针:用人必须是务实的,制造的器具必求能够实用,经费决不虚报冒领,时间不可虚度。修历局缺乏天文历法方面的人才,徐光启还大胆地用招聘的方法从社会上募集了一些有真才实学的人才。他要求修历局的工作人员要具备“基本五目”的才干,即“法原”“法数”“法算”“法器”“会通”。“法原”指对天文学基础理论的了解,“法数”指了解天文数据,“法算”指能用数学解决天文上的问题,“法器”指了解天文器材的性能和使用,“会通”则指能把中国传统天文学和西洋天文学融会贯通。徐光启规定,以上各项能精通一项者,就可每月发给禄米一石,银一两八钱,兼通数项的可酌量增加,但怠工者要给予惩罚。由于赏罚分明,用人得当,人尽其才,修历工作进展得很顺利。

崇祯修历工作,是继翻译《几何原本》后,中西科学家的又一次重要合作。徐光启的修历局集中了一些西方传教士中对天文学有高深研究的学者。他邀请了澳门的西方传教士邓玉函和龙华民来京协助修历。二人帮助徐光启翻译了一批西洋天文理论著作,并指导年轻的中国实习生编制各种天文用表,还教授工匠们制造出探测天体的大型仪器。在邓玉函病逝之后,徐光启又推荐了两名年轻的西方学者来到修历局,他们就是汤若望和罗雅谷,汤若望后来在清朝也发挥了促进中西交流的作用。

在修历过程中,徐光启十分重视实测的作用。他虽年近古稀,眼力和腿力已渐虚弱,但仍事必躬亲,日夜登台观测天象,以取得最准确可靠的数据。崇祯三年(1630年)严冬的一天,他在刺骨的寒风和漫天飞舞的雪花中登上观象台测验器具,不慎失足跌落台下,腰部和膝部都受了伤,不能行动。经过一段休养,虽然伤痛并未痊愈,可徐光启仍然迈着蹒跚的步伐,坚持到测候现场,有时到夜深了,他还和工作人员一起守候在仪器旁观测天象。他给皇帝的上书中说:“非臣目所亲见,实臣心所未安也。”徐光启的这种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让身边人感动不已。明末学者、文学家张溥记述了徐光启对科学研究“老而弥笃,孜孜不倦”的感人情景。他在《农政全书》的序文中写道:“我出生已晚,但在崇祯四年春天,还是有幸获得了我的老师徐文定公的指教。当时我听说老师正在研究西方历学,就约了同学徐退谷一起前去请教。只见老师端坐在斗室之中,奋笔疾书。一丈见方的卧室内,只在床上铺了一条粗棉布的被子,连帐子都没有挂,这哪里像朝廷大臣的住处啊!居住条件之简陋,与贫寒的知识分子有什么区别呢?老师勤奋好学,冬天不烤火炉,夏天不用扇子,分秒必争,专心致志于治学。当年我亲眼看到老师仔细推算纬度,然后把计算结果用蝇头小楷,端端正正地记录下来,每天工作到半夜,方肯罢休。”徐光启对待科学研究的这种勤奋、刻苦和极端认真的精神,怎能不令人肃然起敬?

精密的天象观测资料,是推算准确的历法的基础;而对天象的观察,又必须借助于各种仪器,其中尤以天文望远镜为最。1608年,荷兰眼镜匠利伯休首次发明望远镜。第二年,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在此基础上发明了天文望远镜。当徐光启通过西方传教士了解到这一科学新发明后,立刻带人仿制,并把制成品命名为“窥筩眼镜”。经验证,这种天文望远镜完全合格,能很清楚地观测到日月食的变化情况,比传统的肉眼观察或水盆映像法强得多。此时距西方初创望远镜仅二十年,可见徐光启吸收外来先进科学文明思路之敏锐。徐光启是我国第一个制造望远镜并应用于天文观测的人,这个功劳是不可磨灭的。

徐光启在修历过程中设立“官学生”制度。这些官学生又称为“博士”和“天文生”,是通过当助手而成长起来的实习生。徐光启还聘请了一些年轻老师为官学生讲课。徐光启在临终前,将这些后辈的名字一一列给皇帝,指出他们在制造仪器、测算、编历等工作上的功劳,为他们请赏。这些年轻的讲师和实习的官学生是一批懂得新历法的后备人才,为此后中国推广西方天文学知识开辟了道路,这是徐光启在我国天文学发展史上的又一贡献。

应该看到,这次修历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其中存在着新旧两种思想的较量。有一位名叫冷守中的四川老秀才,头脑保守僵化,不相信西洋先进的历法思想,反对徐光启参照西法改历。他用迷信理论制订出一套历法,送到修历局,非说自己的才是最准确的历书,他还指责徐光启用西法修正《大统历》是违反祖宗、大逆不道的举动。徐光启对固执己见的冷守中没有采取压制的办法,而是据实说理,以理服人。他编写了一本题为《历学小辩》的小册子,指出冷守中所依据的方法不过是神秘的数学游戏,并无科学依据。冷守中仍然不服,徐光启便和他约定,两人一同推算崇祯四年四月十五日四川见日食的时刻。如果冷守中算对了而徐光启错了,那就证明冷的方法有理而徐的方法有误;如果冷守中算错了而徐光启算对了,那就该由冷守中认输。到实测的结果出来,冷守中果然错了,误差很大,而徐光启的推算准确无误,冷守中心服口服,收起了他那套理论。还有一位在当时较有名望的天文学家魏文魁,也极力反对徐光启的新法,并给修历局送来两套他自己按旧法编成的历书,要求朝廷使用。徐光启翻阅了他的历书,发现他的推算方法很陈旧,有很多谬误,就建议魏文魁再重新研究一次,同时表示对他“苦心历学”的敬佩,希望他能与自己合作。魏文魁不但不虚心吸取徐光启的意见,反而强词夺理地反驳徐光启,竭力阻挠徐光启对历法的改革。由于这些人的干扰,徐光启改修的《崇祯历法》在他去世后若干年才得以完稿。

崇祯五年(1632年)六月,徐光启被皇帝任命为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东阁大学士是政府首辅,相当于宰相。当时人们把官员进入某阁当大学士叫做“入阁”,认为是相当值得羡慕的事。但徐光启对此安之若素,丝毫没有骄矜之情,而是依旧孜孜不倦地编撰他的大型历书。到崇祯六年(1633年)十月底,这部大型历书基本完成,徐光启感到自己已年过七十,精力衰退,而且入阁后事务繁重,恐怕没有太多精力照顾修历局的事,便向皇帝推荐一位可靠的接班人代替自己在修历局的工作。经过慎重考虑,徐光启向皇帝推荐了当时在山东任职的李天经,并在奏折中称赞李天经知识渊博,沉稳可靠,兼通天文数理,足以担任修历局的负责工作。

在递上奏折八天之后,徐光启病逝于京城。他生前主持修订的历书由李天经最后整理,定为四十五种一百三十七卷。这一套包括天文历法诸方面内容的大型历书,因为在崇祯年间修成,故命名为《崇祯历书》,并分五次向皇帝进呈审阅。但因为守旧派魏文魁等人的百般刁难,这部历书在当时并未得以颁布天下使用。后来,明朝被李自成所灭,这部历书就更顾不上刻印了。直到清朝入关之后的顺治三年(1645年),由投顺清朝的传教士汤若望在原书的基础上重新编制,由清朝公布施行,就成为当时称为《时宪书》的新历书,大体上仍是徐光启的科学成果。

科学家们认为,由徐光启主持编订的《崇祯历书》,是我国近三百年来天文历法科学发展的基础,它结束了郭守敬之后我国天文学近三百年的停滞落后状态,复兴了我国的天文学,而且培养了一大批天文学人才,为清朝天文学的发展储备了人才。

具体来说,《崇祯历书》的科学成就大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这次历法的修订采用了不少西方数学的新成就,把几何学的计算系统引入天文历法的运算,这里包括欧洲人第谷的天文观测数据——他被欧洲人称为“天文学之父”,这是当时人们所使用的最为精确的天文数据。第二,引进了西方先进的天文和地学科学观念。《崇祯历书》引进了“地球”的概念,认为地是圆球形的,而且确立了地理经纬度的概念,这使计算日食、月食的准确度比用旧法前进了一大步。第三,历书开始采用欧洲通行的度量单位,把周天分为360度,一日分为24小时96刻,并采用60进位制。这使东西方在立法运算上逐步靠拢,便于交流与发展。此外,《崇祯历书》还引进了西方历法的蒙气差校正和黄道坐标系统等,使这部历书在科学方法上向前跨了一大步。总的来说,《崇祯历书》的修订对中国天文学来说是一场深刻的变革,使中国古典式的天文学走上了与世界天文学同步发展的道路。

在修订历法的同时,徐光启还进行过其他一些很有价值的科学活动。崇祯二年(1629年),他主持了一次天文大地测量,这次测量的规模比唐代一行、元代郭守敬主持的测量规模要小一些,但这是一次引用西方先进科学测量方法的实测,这就使它具有了特殊的意义。此外,徐光启还在当时的条件下,主持绘制了一份最完备的星表和星图,后来称为“徐光启星图”,这是我国目前所见的最早包含南极天区在内的大型全天星图。徐光启还主持制造了多种仪器,包括当时最流行的望远镜、自鸣钟等,这些都是他对我国科学发展作出的杰出贡献!

同类推荐
  • 张颔传

    张颔传

    张颔先生是我省考古事业的创始人之一,在新中国考古事业上有重大贡献,其代表性成果为《侯马盟书》,即对1965年在侯马新田发现的春秋末期晋国赵、韩、魏诸国结盟文字进行了全面的考证。张颔先生在史学界、考古界、天文学界、书法界的多方面才华,被社会所广泛认可。《张颔传》由我省著名作家韩石山根据张颔先生的经历,采用采访体的形式撰写而成,是韩石山继《李健吾传》《徐志摩传》之后的又一部名人传记力作。
  • 嗜血的皇冠·大结局

    嗜血的皇冠·大结局

    洛阳城中已然危机四伏,刘秀将如何死里逃生?初入河北,刘秀随身仅有二十余人马,他将如何应对前方莫测的凶险,最终将河北据为己有,成为他日后称霸天下的第一桶金?
  • 袁世凯发迹史

    袁世凯发迹史

    1884年金玉均等“开化党”人士发动甲申政变,试图推翻“事大党”把持的政权,驻朝日军亦趁机行动欲挟制王室;国王李熙派人奔赴清营求助,袁世凯指挥清军击退日军,维系清廷在朝鲜的宗主权及其他特权。袁世凯平定了朝鲜甲申政变有重大意义,打退了日本的渗透势力,粉碎了日本趁中法战争之际谋取朝鲜的企图,推迟了中日战争爆发的时间。袁世凯也因这一事件受到李鸿章等人的重视,年仅26岁的他就被封为“驻扎朝鲜总理交涉通商事宜大臣”,本书通过史料,着重介绍了袁世凯是如何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低级文职小军官,几年时间成长为清政府在朝鲜的外交、商务总代理的全过程。
  • 亚非现代著名作家(世界文学百科)

    亚非现代著名作家(世界文学百科)

    本套书系共计24册,包括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文学大师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家、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世界古代著名作家、亚非现代著名作家、美洲现代著名作家、俄苏现代著名作家、中欧现代著名作家、西欧现代著名作家、南北欧现代著名作家等内容;第二部分“文学作品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著名作品、中国现代著名作品、世界古代著名作品、亚非现代著名作品、美洲现代著名作品、俄苏现代著名作品、西欧现代著名作品、中北欧现代著名作品、东南欧现代著名作品等内容;第三部分“文学简史篇”,主要包括中国古代文学简史、中国近代文学简史、中国现代文学简史、世界古代文学简史、世界近代文学简史、世界现代文学简史等内容。
  • 世界文学知识大课堂:世界古代文学大家

    世界文学知识大课堂:世界古代文学大家

    希腊文学大家,古罗马文学大家,意大利古代文学大家,英国古代文学大家,法国古代文学大家等世界古代文学大家。优秀的文学作品能使人产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感觉,并从思想感情上受到感染、教育和陶冶。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是以语言为工具来塑造艺术形象的,虽然其具有形象的间接性,但它能多方面立体性地展示社会生活,甚至表现社会生活的发展过程,展示人与人之间的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和人物的内心精神世界。
热门推荐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开心休夫

    开心休夫

    她堂堂二十一世纪特警精英,医学世家传人,只因遭人陷害才命归黄泉,不幸穿越到一名柔弱的和亲公主身上,最可恨的是被当成替王妃冲喜的小妾,还在洞房当晚被王爷推得撞死过去,再次醒过来时,她的柔弱换成了强势,外加冷漠腹黑.既然他们兄弟不仁,将她拉进这皇权的争夺中,就别怪她不义,她可不是好捏的软柿子!凭着特警的敏锐和高超的医术,抽丝剥茧揭开层层面纱,方才知从一开始自己便入了局,一切只不过是一场阴谋!
  • 火影之仙术对决

    火影之仙术对决

    水易是个孤儿,因为过度疲劳在修罗魂界与六道相遇,从此,他的世界开始改变。管六道仙人叫师傅,学习六道仙术。与鸣人称兄道弟,让他不再孤独,水易有个梦想,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国家,让和平友爱在这个世界开花结果。已开新书《火影之大灾难》,急需大家支持。惊云QQ群:38514402(满),139816430(空)
  • 请勿动心

    请勿动心

    在落千雪很小的时候,妈妈就经常对她说:落岛上的女孩是泉水做的,散发着淡淡的清香。她们就像是没有沾染过世俗气息的净土,温柔善良。也只有像这样善良美丽的灵魂才能播种出奇迹,能在万恶之中开出圣洁的鲜花,将万丈光芒照亮在每一个阴暗的角落。在落岛上的每一个女孩,天生拥有着这种神奇的力量。只是妈妈没有告诉我,落岛是什么地方,谁又是落岛上的女孩。直到有一天,在妈妈即将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她轻轻地告诉我:“现在,整个世界上只剩下了一个落岛上的女孩,那个人就是你……”
  • 宰相大人我爱你

    宰相大人我爱你

    一朝穿越成为婴儿,被大金主捡到桐之晴过上了梦寐以求的米虫生活。整日吃了睡,睡起吃,天冷的时候还有人暖被单。可惜好景不长,为了保护自己最爱的金主,桐之晴只能先将米虫生活抛弃在旁。觊觎金主的人,不安份的皇上,施展诡计的太后……一一摆平后,欢快的奔向金主喊道:我要当只小米虫。药梓月翩翩而立,双手摊开道:我之荣幸。
  • 灵侍

    灵侍

    镜服务生,兼职大学生。但体内却藏有惊天大秘密,穿梭于现实与梦境之间,一个崭新的世界就此出现在他的面前。
  • 我走我的路:致我的同学

    我走我的路:致我的同学

    这本袖珍小书以独特的视角,对那些死学死考得高分的所谓"状元"以及所谓的"命题专家",进行了无情的挖苦、嘲讽,而对考试分数不高的所谓"差生",本书则投去欣赏、赞美的目光。作者以为无论是"状元"还是"差生",每个人都是世间一道亮丽的风景,每个生命都值得我们欣赏敬畏。只要不违反学习规律、成长规律去死学死考地折腾,每个人都会各得其所,每个人都有很好的出路。
  • 像天使一般美丽

    像天使一般美丽

    就像电视剧里催泪的爱情片一样,遇见了她,她和他终究不会在一起。当蓝蝶恋在空中破碎,不肯露出真实面貌的他,也就意味着她生命的结束。没有人相信的结局,竟有了幻影圣物蓝蝶恋,化作悲伤成流。到底会发生怎样的故事?5小时20分钟加1分钟,诠释着伤痛的爱恋。从被父母遗弃的女孩,年仅16岁的她,一夜间变成了富有的杨家二小姐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才情浸润成功女人

    才情浸润成功女人

    不言而喻,一个有魅力的女人是令人赏心悦目的。女性想让人感到悦目很容易,一个女人或天生丽质,有漂亮的外表;或后天修饰,靠着装打扮让自己变得悦目起来,但是一个女人真正让人感到赏心就绝非易事了。一位让人从心里欣赏赞叹的女人,她一定具有超出外貌的吸引力,这恰恰是心灵之美的魅力;是超出常人的品格的魅力;是女人的气质之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