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39400000009

第9章 一代宗师,风范长存

徐光启入阁为相的时间非常短暂,仅一年零几个月,其中还有好几个月身处病中。这一年多,徐光启也曾一度有过大展雄图的想法。比如崇祯六年(1633年)初的一天,崇祯皇帝和他说起准备让他以首相的名义到前线巡边,指挥战斗。他从朝中归来后喜形于色,一夜都没睡好,希望能在北边疆场大显身手。但是,在为相的大部分时间里,徐光启的内心是痛苦的,常常吟诵“一人计不用,万里空萧条”的唐人诗句以自遣。此时朝中一批奸臣当道,对他处处掣肘,许多朝臣又都只求自保,不愿为国分忧,自己的正确主张反而得不到施行,国势日见衰败。另一方面,他的同道好友又一个个先他而去,使徐光启倍感寂寞,因此,他的阁老生涯在政治上经常是消沉的。

崇祯六年(1633年)三月,年已72岁的徐光启多年的脾胃宿疾突然加重,接连数天不能进食,一吃就呕吐,浑身疼痛,严重时还会昏厥。这使他深感自己的健康状况已无法坚持工作,就向皇帝请病假在家调理,一直到四月才回阁视事。这年十月,徐光启感到自己实在是病体难支,又一次上疏乞休。在生命的最后关头,徐光启仍坚持工作,尽力整理历书的最后书稿。十月三十一日,徐光启向皇帝上疏,预报第二年三月十四日将出现月食,详细禀报了月食的时间和起复方位,还详细汇报了历书的编写进展情况。十一月七日,徐光启自感病情更加严重,写信让儿子徐骥速来京城,又上疏给皇帝,保举了修历有功人员,恳请皇帝给予奖赏。他特别提到了传教士罗雅谷和汤若望,希望皇帝给予嘉赏,并赐给他们田宅,使他们有足够的经济能力能安心地为明政府工作。徐光启上疏向崇祯皇帝报账,交代了修历的花费和物资的账目结算情况。他又告诫在身边侍奉他的孙子徐尔爵,让孙子尽快抄录《农政全书》,以便向皇帝进呈,完成自己的志向。徐光启的儿子徐骥追记父亲的临终遗言时说,父亲“临没了了,只以国家多故为念,一语不及于私”。就在这一天,崇祯六年十月初七(1633年11月8日),徐光启带着未完成的心愿和对国事的满腹忧虑,溘然长逝。

徐光启去世的消息很快传到宫内,崇祯皇帝对这位肱骨老臣的离去深感悲痛,宣布辍朝三天以示哀悼,追赠徐光启为“少保”,赠谥号为“文定”。朝野上下,许多人见到讣告,都失声痛哭。徐光启逝世后,人们清理他的遗物,发现在他简陋的斗室里,仅有一只陈旧的木箱。打开箱子一看,里面有几件破旧的衣服和一两银子,此外,便是大量的著作手稿。徐光启的床上放着一只冬天用来取暖的汤壶子,年头长久,已经有了渗漏,以致破旧不堪的棉被漏下一个破洞。大臣们不禁感慨:“古来辅政大臣,廉洁如此,只有徐公,别人谁也比不上!”有些正义的大臣将徐光启“盖棺之日,囊无余资”的生活境况向崇祯皇帝作了汇报,请求朝廷给予其优厚的抚恤,以使那些贪污受贿者闻之惭愧。崇祯皇帝当即派内官赏赐给徐家办丧事所用物品及治丧银两等,又特派礼部尚书李康主持丧礼,并设专人护丧回到上海。

崇祯七年(1634年)年初,徐光启的儿子徐骥扶柩南归,将父亲的灵柩暂厝于上海县城南门外的双园别墅。到了崇祯十四年(1641年),家人将徐光启安葬于上海县城西门外十余里的土山湾西北,即现在徐家汇的徐光启墓地。因为徐光启曾做过明朝的“阁老”,所以他的墓又称为“阁老坟”。墓前有石人石马、华表牌坊。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徐光启墓重加修葺,焕然一新。墓前石坊上的匾额曰“文武元勋”;两边的对联是:“治历明农百世师,经天纬地;出将入相一个臣,奋武揆文。”

这副对联实在是对徐光启一生事业的恰如其分的概括。徐光启是明代后期“实学”思潮的倡导者。他旗帜鲜明地提倡经世致用,开一代风气之先。在反对王阳明心学的“空疏”,主张回到“经世致用”的朴学方面,徐光启可以说是先行者。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等明末著名思想家主张经世致用,常被人们称道,但开风气之先的还是徐光启。从明末复社的张溥、陈子龙到明清之际的一些启蒙思想家的进步思想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徐光启对他们不同程度的影响。徐光启提倡实学,提倡经世致用,积极介绍西方科学知识,在扭转明末的“空疏”文风和学风方面,有不可磨灭的贡献。

徐光启是明代中国向西方追求科学和真理的先行者,是明末沟通中西方文化交流的第一个重要人物。他生活的时代,是东西方科学文化发展竞赛的重要时刻。徐光启第一个意识到中国在科学技术的许多方面已经落后,他面对西方的挑战,响亮地提出了学习西方、赶超西方的主张,在宣传和介绍西方先进科学技术方面,徐光启有披荆斩棘的开创之功。徐光启忧国忧民、改变祖国积贫积弱面貌的强烈愿望,驱使他坚持不懈,刻意追求。他好学不倦,即使身任宰辅,年逾古稀,仍然“目不停览,手不停笔”。为了中华民族的兴盛,为了科学文化的发展,徐光启毫无保留地贡献了自己的一生,成为那个时代的杰出人物。

对于西方传教士,徐光启看重的是他们有“种种有用之学”。由于时代的局限,徐光启对西方殖民主义者的本质还不可能有深刻认识。但他在竭尽全力宣传西方科学技术的同时,还保持着对西方殖民主义者入侵的应有警惕。当荷兰人侵占台湾,久留不去,继而又想占据澎湖列岛等地时,徐光启深以为忧,认为西方殖民主义者的入侵,才是对朝廷统治真正的威胁。这种认识是很有见地的。

徐光启不仅忠于国事,勤于钻研,在日常处事中,他也表现出高尚的人格。徐光启是一个孝子,对待父亲徐思诚一直很体贴孝顺。他从小就跟随父亲劳动,帮助父亲料理瓜田、菜地、果园的农活。自己考中进士留在翰林院后,就把老父亲接到京城的宅邸中同住,“备极孝养”,早晚请安,冬冷夏热时分照顾周到,老父亲生活所需,不等提出要求早就预先备好,使父亲在生活上尽可能的舒适满意。徐光启对早逝的祖母、母亲同样极具孝心,一直很怀念她们,后来,他为自己的祖父、祖母、父亲、母亲各写了一份传记,以示追念。徐光启不仅是个温和的丈夫也是位慈爱的父亲,但他对自己和家人在生活上的要求很严格。有一次,11岁的独生子徐骥从一家富民门口走过,看到这家人非常吝啬,居然以麦屑煮粥。徐骥回家后向父亲谈到此事,拍掌大笑,嘲讽他们太寒酸。徐光启见儿子以口腹之欲讥笑他人,很是愤怒,痛斥儿子,自己还为之停食。儿子很惶恐,赶紧认错,还找来亲戚说情让父亲息怒。从此,徐骥再也不敢放肆讥笑别人了。徐光启当上翰林后,有一年过年那天早起,发现丢了一只袜带,他没声张,随便找了一根破布条系上。过了一个多月,夫人吴氏方才发现,便笑着对徐光启说:“都是当了翰林的人了,再穷也不能连一条袜带也买不起啊,外人不知情者必然以为你故意矫饰。”徐光启对夫人说:“凡事无大小,都不可能没有缺陷,这样才符合天意。我如今穿得很好,冷热各有所防,只有这一袜带算是一处不当。我以为这正是自得其乐,怎么能说是矫饰呢?”徐光启在京城时,还常常写信给上海的亲属,告诉他们绝不可因为他在京城当了大官,就在家乡为非作歹,“约束家人及亲戚,不可多事。以前受亏处,也不必称说报复等语,但以安静为生”。

徐光启对朋友从来都是满腔热忱,尤其对受难的亲友,常常以关怀为主,比往常更显亲密,必要时还仗义执言。焦竑是他的知心导师,但后来官运不佳,一直受到恶人排挤。但不论遇到什么情况,徐光启始终都把焦竑当做可敬的长辈看待,决不因政治上的一时浮沉而与之疏远。徐光启的一位姑父俞显卿,比他早中进士,曾官至兵部郎中,但后来为权臣陷害,罢职回乡。徐光启对他一直保持敬意,在为他写的《俞子如先生像赞》中称赞他:“贞心劲气,独留天地之间。”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由于保守派的诬陷,朝廷兴起“南京教案”,一批西洋传教士受到迫害,有的受到严刑拷打,有的被驱逐出境。徐光启这时挺身而出,仗义执言,为传教士们辩白,向朝廷担保,这些传教士绝不是歹徒。他还救援了一批传教士,让他们躲到上海自己的家中避难。诸如此类好义之事,使徐光启在亲友中的威望越来越高,也日益受到知识界的尊重,大家都认为他是一位长者。

后人为了纪念徐光启,在他的故乡上海修建了许多以他命名的建筑物。人们把徐光启当年住宅旁的一条马路叫做“光启路”,把他住宅的一部分建成徐光启的住宅遗址和徐光启祠。祠的东厅是家族宗祠,纪念徐氏列祖列宗,西厅是纪念徐光启的专祠,门匾上有“明相国徐文定公祠”的字样。祠内有徐光启的塑像,还有皇帝赐予的“王佐儒宗”的匾额。“王佐”是指他曾位至宰辅,是皇帝的辅佐;“儒宗”是指他的学术地位,是天下儒生的宗师。1983年,上海市人民政府在他逝世350周年时,重新修葺了徐光启墓,并在墓前树立了徐光启雕像。1984年,上海市把位于徐光启墓地的南丹公园改名为光启公园,供国内外人士凭吊。徐家的名为“后乐堂”的农庄别墅,在崇祯年间曾悬挂过皇帝钦赐的“儒宗人表”“文武元勋”两块匾额,早在清朝时就建为天主教堂,这就是如今耸立在上海市西南角的著名的徐家汇天主教堂。

徐光启生前,写有一首题为《题岁寒松柏图》的诗。在诗中,他把桃花与松柏作了对比:桃花艳丽,然而“天风吹严寒,零落一朝空”;而“郁郁松与柏,贞心独凌冬”。坚贞的松柏,几经风霜严寒,却是:“黛色欲参天,幹石枯青铜。幽志自畴昔,持此谐清风。”这正是徐光启高尚品格的生动写照。

一代宗师,风范长存。徐光启这样一位在中国历史上起过进步作用的爱国大科学家,将会永远为人民尊敬和纪念!

同类推荐
  • 世界名人轶事

    世界名人轶事

    本系列书精选英语名著作品,并加上一些生词注释,使读者无须处处翻查词典,影响阅读兴致。同时每篇配上中译文,帮助读者正确理解原文。此外,还附有题解说明,介绍作品主旨、背景、寓意以及修辞特色等。英语学习部分,选出原文中较实用的词汇和句式,介绍其现代用法。我们的目的是希望达到“阅读名著,学好英语”的效果。
  • 左宗棠全传

    左宗棠全传

    左宗棠(1812年11月10日-1885年9月5日),汉族,字季高,一字朴存,号湘上农人。晚清重臣,军事家,政治家,著名湘军将领,洋务派首领。左宗棠少时屡试不第,转而留意农事,遍读群书,钻研舆地、兵法。后竞因此成为清朝晚期著名大臣,官至东阁大学士、军机大臣,封二等恪靖侯。一生经历了湘军平定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镇压陕甘回变和收复新疆等重要历史事件。
  • 她们:二十世纪西方先锋女性传奇

    她们:二十世纪西方先锋女性传奇

    《她们:二十世纪西方先锋女性传奇》所选取的这些女性,不仅自身才华横溢,更重要的是她们的身世、命运都具有传奇性,可以说她们身边的男人也都不是等闲之辈,每个人都具有很强的传奇性和故事性,所以能够激起女性读者的阅读兴趣,而不单单只是停留于对优秀女性的欣赏、崇拜。作者默默以优美动人的笔触娓娓道来,讲述了这些传奇女性的生平,她们的成就,她们的悲喜,她们的感情生活,她们的事业波折。信息含量大,且作者在编写中对于细节的把握非常动人,从女性角度出发,体察幽微地描摹了这些众人眼中高高在上的女人,她们内心最温柔的细节和最伤痛的感触。"
  • 安徒生(中外名人传记青少版)

    安徒生(中外名人传记青少版)

    《中外名人传记:安徒生(1805-1875·青少版)》内容简介:安徒生认为:他自己的一生堪称是一部美丽动人的童话,情节曲折变幻,引入入胜。他永远怀着对远方的渴望,有着一颗永不停歇的驿动的心。他在广袤的大地上行走,踏歌人生。贫穷和孤独,繁华和绚丽.痛苦与泪水,收获与喜悦,误解与抛弃,接纳与回归,所有人生的酸甜苦辣,他都一一品尝。他留下的每一串脚印,他走过的每一个驿站,都值得人们久久回味。他给这个世界留下了取之不尽的宝藏。他耀眼的光芒,时刻照亮前行的人们。他留下的不仅是童话,更是他的理想,以及对理想的执着,他留下了闯劲,留下了勇敢,留下了毅力。他百折不回的坚毅脚步声,仍然在世界各地响起。
  • 政治江湖:杜月笙的1931

    政治江湖:杜月笙的1931

    混江湖,不了解杜月笙,注定不得善终;混官场,不了解杜月笙,注定籍籍一生;中国帮会三百年来第一人,在民国江湖的腥风血雨中,他凭什么做成“谦谦君子”,在民国政坛的波诡云谲中,他稳坐钓鱼台,是什么,让杜月笙在乱世之中游刃有余?是什么,让杜月笙总能在危机之时,全身而退?
热门推荐
  • 缺陷管理

    缺陷管理

    不怕企业有缺陷,就怕企业无视缺陷。让本书给你的企业做一个全面的体检,清倒企业垃圾,重塑完美企业管理。
  • 重生:逆天女神

    重生:逆天女神

    【沂羽谷原创社团出品】她,司徒然,异世重生,两世为人,到底还是躲不过命运的安排。权势纠纷,姐妹相残。“哈哈,三姐,你还是乖乖的交出金令吧!否则别怪我不顾及姐妹情谊了!”司徒情说道!司徒然看了眼溢在胸前妖艳红色,“!呵,活了两世,看来注定要命断在此了。”说完转身跳下万丈悬崖。人在令在,人死令毁。这才是她的作风!
  • 伟大导师:列宁(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伟大导师:列宁(创造历史的风云人物)

    名人创造了历史,名人改写了历史,那些走在时代最前列、深深影响和推动了历史进程的名人永远会被广大人民所拥戴、所尊重、所铭记。古往今来,有多少中外名人不断地涌现在人们的目光里,这些出类拔萃、彪炳千古、流芳百世的名人中,有家国天下的政治家,有叱咤风云的军事家,有超乎凡人的思想家,有妙笔生花的文学家,有造福人类的科学家,有想象非凡的艺术家……他们永远不会被人们忘记!
  • 迎锋而上

    迎锋而上

    张天武二十几岁就已经当上营长,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将帅之才,平日里他一脸斯文,实际上骂起手下的兵油子也是一副暴躁的脾气,不过,向来反应灵敏的张天武,这天早晨却在转身之时被一位美女特务拿枪顶着脑袋,这让向来骄傲的张天武感到非常不爽,真的是非常非常不爽!
  • 嫡女重生纪事

    嫡女重生纪事

    家有阴险毒辣的继母,优柔寡断的父亲,外加善良单纯的哥哥,刻薄成性的妹妹,最厉害的还是人老成精的祖母。重生的豪门嫡女面对如此情况,又要如何在夹缝里求生存,活出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呢?感谢宝贝古提供的漂亮封面!
  • 老人与海(海明威中短篇小说选)

    老人与海(海明威中短篇小说选)

    海明威的作品很多,我们这个选本,除了《老人与海》之外,还收录了另一篇“硬汉风格”作品《不败之人》,以及他的“意识流风格”代表作《乞力马扎罗的雪》,后者并不好读,但能够反映海明威文学风格的另一面。
  • 反科学研究部

    反科学研究部

    曹依从学生时代一直到工作年纪的事,在校园时,曹依误打误撞进入了一个部门,名曰:反科学研究部。与部长王辉产生了恋情,直到她死去。
  • 身心之毒

    身心之毒

    这是一部随笔集,分为暗自成长、狮子的心、无限之路、演讲与对话四个部分,基本可以视为作者从童年到成人之后的心路历程。作者童年时是一个顽皮、聪慧的乡野少年。在红色年代的大环境下,崇尚军队和武力,喜欢在山野间自在地玩耍。儿时的记忆影响着作者一生的行为模式,大学时期的自我、拘谨,成年之后对人性的基本信任,对时代、历史的深刻认识,都表现出作者细腻、理性不失赤子之心的性格。
  • 思想家成长故事(激励学生成长的名人故事)

    思想家成长故事(激励学生成长的名人故事)

    在人生的茫茫大海中,谁可以为我们竖起一道不变的航标?在事业的漠漠荒野里,谁可以向我们昭示一条坚实的路径?在心灵的干枯河床上,谁可以帮我们挖开那个堵塞的泉源?当你真切感受过他们的青春激情,细细品味了他们的人生故事后,你会发现,贫穷、危难、冷眼、嘲笑、挫折、失败也曾光顾过他。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