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35000000009

第9章 汉文(9)

“您比我年长多了,”温斯顿说,“您在我出生前就是个成年人了,您还记得革命前的那些老日子吗?我这个年纪的人对那时的情况一无所知。我们知道的都是从书上看到的,可书上写的又不一定是真的。我想听听您怎么看。历史书里说,革命前的日子和现在完全不一样。那时的压迫最严重,贫困不公,超出人的想象。就在伦敦,大部分人直到死都没吃过饱饭,他们中有一半以上的人没靴子穿,每天工作十二个小时,九岁就离开学校,十个人挤在一间屋子里。同时,只有很少人,差不多几千个,是资本家。他们有钱有权,每样东西都是他们的财产,他们住着豪华的大房子,有三十多个仆人伺候着。他们坐着汽车、四个轮子的马车,出去喝香槟。他们戴着高高的礼帽——”

老头突然眼睛一亮。

“高礼帽!”他说,“真有趣,你会提起这个。我昨天还想到它了呢,不知道为什么,我想很多年都没见过高礼帽了,连影都见不着。最后一次看到它还是在很多年前,在我嫂子的葬礼上。那是在——好吧,我说不上具体的日期。但那怎么也得有五十年了,特地为葬礼租的帽子。”

“高礼帽不重要,”温斯顿说,“重点是那些资本家以及律师、牧师等靠他们生活的人——他们是这世界的主人,所有的一切都对他们有利。你,普通大众、工人——都是他们的奴隶,他们想怎么对你们就怎么对你们,他们可以把你们像运牛那样运到加拿大,若他们乐意,他们还可以和你们的女儿睡觉。他们使唤你们,拿一种叫九尾鞭的东西抽你们。每次你见到他们都不得不脱帽行礼。每个资本家都有一堆仆人——”

老头的眼睛又亮了起来。

“仆人!”他说,“现在居然还能听到这个词,我很久没听到它了。仆人!这让我回到了过去。也不知道是多少年前的事了。我常常在星期天的下午去海德公园听演讲,什么救世军、罗马天主教、犹太人、印度人——全都是这些事儿。我不能告诉你他的名字,但他很有魄力。‘奴才,’他说,‘中产阶级的奴才!统治阶级的走狗!’寄生虫——那是另外一个称呼他们的词,还有豺狼——他一定说过这话。当然,你知道,他说的是工党。”

温斯顿觉得两个人各说各话。

“我想知道的正是这个。”他说,“您有没有觉得现在比过去更自由了?您终于活得像个人了?过去,有钱人,他们高高在上——”

“贵族院!”老头沉浸在回忆里。

“贵族院,随您高兴,他们看不起您,仅仅因为他们有钱而您很穷?是这样吗?在那种情况下,您叫他们‘先生’,看到他们您还得把您的帽子摘下来?”

老头陷入思考,他喝掉了四分之一的啤酒,然后回答:

“是的。”他说,“他们喜欢你摸摸帽子表示尊敬。我不赞成这样做,我指我自己,但我也没少这么做。可以这么说,你不得不这样。”

“它经常发生吗——单说从历史书里看到的——那些人和他们的仆人是不是经常把你从便道上推到水沟里?”

“只有一个人推过我,就一次,”老头说,“就像发生在昨天。划船比赛的晚上人们闹得吓人——我在夏福特伯里大街撞到了一个小伙子,他有点儿像绅士,穿着衬衫,黑外套,戴着高礼帽。在人行道上摇摇晃晃地走着,我大概没留神撞到了他。他说:‘你就不能看着点儿路吗?’我说:‘你以为把他妈的整条路都给买下了?’他说:‘你再这么无礼,我就把你脑袋拧下来。’我说:‘你醉了,等会儿再收拾你。’我这可不是瞎说。他冲过来用手推我的胸,我差点儿就被推到公交车的轮子下了。我那时很年轻,我正要教训他——”

温斯顿非常无奈,这老头的回忆里只有些垃圾一般的小事。整整一天的时间都拿来问他,也问不出所以然来。党所说的历史可能是真实的,甚至有可能完全是真实的。他要做最后一次尝试。

“也许我没讲清楚,”他说,“我的意思是,您活了很长时间,你有一半时间都是在革命前度过的。举个例子,1925年,您已经成年了。您能说说,在您的记忆中,1925年比现在好,还是差?如果您可以选择的话,您更喜欢生活在哪个时期,过去还是现在? ”

老头默默地看了看飞镖靶,喝光了啤酒,喝的速度比刚才慢了不少。当他再次开口说话时,语调里有一种哲学家般的隐忍,啤酒让他沉静下来。

“我知道你希望我说什么。”他说,“你希望我说我很快又会年轻起来,如果你问他们,大多数人都会告诉你,他们最大的愿望就是变得年轻。人年轻时,身体好,有力气。可到了我这岁数,你的身体就没那么好了。我的脚有毛病,我的膀胱也很糟糕,每天晚上都得从床上爬起来六七次。但另一方面,人老了也有好处,你不会再为同一件事操心,也没有女人缠着你。这是件非常棒的事。不管你信不信,我差不多三十年没碰过女人了。我也不想。”

温斯顿靠着窗台坐着,没必要再继续了。他正准备再买点儿啤酒时,老头突然站了起来,拖着脚,快步走进位于酒吧另一端的小便处。多喝的半杯啤酒在他身上起了作用。温斯顿盯着空杯子,又多坐了一分钟,然后迷迷糊糊地走出了酒馆。他想,最多二十年,“革命前的生活比现在好吗?”这个最简单也是最关键的问题就永远不会有答案了。事实上,即使在今天也没有人能回答这个问题。旧时代的幸存者已经丧失了将一个时代和另一个时代对比的能力。他们记得上百万毫无价值的事,工友间的争吵,丢失的自行车气筒,死去多时的姐妹,甚至七十年前某个冬天的早晨那将灰尘卷起的旋风,但与之相关的事实却不在他们的视野之内。他们就像蚂蚁,看得到小的,看不到大的。在这个记忆不可靠、文字被伪造的时代,人们只能接受党的说法,相信生活水平被提高,因为不存在任何可以拿来做参照的标准,这标准现在没有,以后也不会有,所有反对的观点都不能被证实。他突然停止思考,停下脚步四处张望。他正待在一条窄窄的街道上,街的两旁有不少光线昏暗的小铺子,和民房混在一起。 三个褪了色的金属球就挂在温斯顿头顶上方,看起来曾镀过金。他好像知道这是哪儿了。没错!这正是他买日记本的那家店,他就站在它的外面。

他被恐惧击中了。到这里买日记本已经够鲁莽的了,他曾发誓再也不靠近这里。而就在他放纵思绪东想西想时,双脚却将他带回了这里。他之所以要记日记,就是为了警醒自己不要做这类受自杀性冲动驱使的事。同时,他发现尽管时间已接近晚上9点,这家店仍然在营业。相比在外闲逛,待在店子里倒没有那么引人注意。他走进店子,若是有人问起来,他就说他是来买剃须刀片的。

店主人将悬挂式的油灯点亮,油灯的气味虽然不大干净,却还算好闻。店主人大约六十岁,身体虚弱,弯腰驼背,他的鼻子偏长,看起来人很好,厚厚的眼镜片折射出他的目光,温雅和善。他的头发几乎全白了,可眉毛却依然乌黑浓密。他的眼镜、他轻柔利落的举止以及他黑色的绒质夹克,都为他增添了几分睿智,他看上去就像个文学家、音乐家。他的声音温柔无力,和大部分群众相比,他说话的腔调文雅得多。

“您在街上我就认出您了,”他说,“您就是那个买年轻女士的笔记本的先生。那种纸真漂亮,奶油色,以前人都这么叫。现在已经没有这样的纸了,我敢说五十年没生产了。”他的视线穿过镜架上端,“您想买点什么?还是只随便转转?”

“我路过这儿,”温斯顿含含混混地说。“没有什么特别要买的东西,我就进来看看。”

“也好,”店主说,“反正我也没什么东西能卖给您了。”他摊了摊柔软的手,做了个抱歉的姿势。“您都看到了,可以说,这店已经空了。就咱俩说说,旧货生意算是做到头了,不再有人买,也不再有存货。家具、瓷器、玻璃制品,都慢慢地坏掉。金属制品也大多被收走熔化了,我已经很多年没见过黄铜质地的蜡烛台了。”

店里又挤又小,让人感觉很不舒服,也没有什么有价值的东西。靠墙处堆了很多积满灰尘的相框,让地板的空间愈发有限。橱窗里摆着不少螺钉螺母,一叠叠地摞起来,此外还有磨损严重的刻刀,豁了口的卷笔刀,失去光泽又走不动的表以及其他一些不能用的杂货。只有角落里的小桌子上还有些有趣的小物件,比如涂了漆的鼻烟壶、玛瑙做的胸针。温斯顿朝这桌子走去,一个圆而光滑的东西引起了他的注意。在小油灯的照射下,它散发出柔和的光。他将它拿了起来。

这是一块半球形的厚玻璃,一面是弧形,一面是平的,颜色和质地都像雨水般柔和。在它的中间,还有个粉红色的、形似海藻和玫瑰的东西,被玻璃的弧面放大。

“这是什么?”温斯顿问。

“里面那个是珊瑚,”老头说,“它一定是从印度洋来的。他们把它镶到玻璃里。这东西差不多有一百年了,从样子上看,似乎更久。”

“它真漂亮。”温斯顿说。

“它是很漂亮!”老头欣赏地说。

“现在已经没有什么东西能这么说了。”他咳嗽了一下。

“如果您真想买,就给四块钱吧。我记得,这样的东西从前能卖到八镑。唉,我算不出来,但那真是不少钱。可惜现在还有几个人会注意到老古董呢?况且也没有多少古董留下来。”

温斯顿马上掏出了四块钱买下了它,将它放到口袋里。吸引他的,并不是它的漂亮,而是它带来的那种感觉,它诞生的时代和今天截然不同。这块柔和的,像雨一样的玻璃和他所见过的任何玻璃都不一样。它尤其吸引他的正是它的没有用处,但话说回来,他推测,在过去它一定被人拿来当做镇纸。它让他的口袋沉甸甸的,所幸从外面看不算太鼓。作为一个党员,他不应该拥有它。任何老旧的,美丽的东西都会引人怀疑。老头收到四块钱后高兴多了,温斯顿觉得,就算给他两三块钱,他也会接受。

“楼上还有些房间,您可以看看,”他说,“里面没有什么东西,就几样。如果上楼,就带盏灯。”他另拿了一盏灯,然后弯着腰,步履缓慢地在前面带路。陡峭破旧的楼梯连接着狭窄的走廊,他们进入一个房间,房间正对着一个铺着鹅卵石的院子和一片树丛。温斯顿注意到房间里的家具,好像一直都有人住在这里。地板上铺着一小块地毯,墙壁上挂着一两幅画,壁炉的旁边还顶着一把脏兮兮的高背扶手椅。一个老式的十二格玻璃面时钟在壁炉上滴滴答答地走着。窗户下,一张带床垫的大床占据了屋内四分之一的面积。

“我妻子去世前,我们就住在这里,”老头说,“我正把家具一点点地卖了,那张床很漂亮,是红木做的,当然至少要把上面的臭虫清干净。不过我猜您可能觉得它有点儿笨重了。”

他把灯高高地举起来,好照亮整个房间。在温暖昏暗的灯光下,房间散发出一种古怪的魅力。一个念头闪过温斯顿的大脑,如果他敢冒这个险,租下房子并不困难,每周只要花几块钱。尽管这念头太不现实,以至于刚一萌生他就放弃。但这房子却唤起了他的怀旧之情,唤起了他对往昔的回忆。他很清楚住在这样的房子里会是什么感觉,人坐在扶手椅里,面前是燃烧的炉火,人可以把脚放在挡炉板上,把壶放在铁架上。没有人监视你,也不会有声音来烦你,除了烧水声和钟表的滴答声,再没有别的声音,绝对的独自一人,绝对的安静。

“这儿居然没有电屏!”他不禁说出了声。

“啊,”老头说,“我从来就没装过这东西。太贵了。我从来都不觉得自己需要它。角落里的折叠桌不错,不过当然,如果您要用桌上的活板,您得换新的合叶。”

墙角处的小书架吸引了温斯顿,他走过去,发现上面没有什么有价值的东西。就算在群众间图书的查抄和销毁工作也像其他地方一样完成得相当彻底。在大洋国,人们几乎不可能找到1960年以前出版的图书。老头举着灯站在一幅画的前面,画镶在带有蔷薇纹样的画框里,就挂在壁炉旁边,正对着床的墙上。

“如果您对老版画有兴趣——”他小心地说。

温斯顿走上前,仔细察看了那幅画。那是一幅钢板版画,画上有个嵌着长方形窗户的椭圆形建筑,建筑前方有个带栏杆的小塔。塔的后边,还有些雕像样的东西。温斯顿盯着画看了一会儿,他好像在哪看到过这建筑,又不记得什么地方有雕像。

“画框钉在墙上了,”老头说,“但我可以给您取下来。”

“我知道这建筑,”温斯顿说,“它已经被毁掉了,它就在正义宫外面的街道上。”

“对,它就在法院外面。它在很多年前被炸掉了。它曾是一座教堂,圣克莱门特教堂。”他抱歉地笑了笑,似乎意识到自己说了荒谬的话,“橘子和柠檬,圣克莱门特的大钟说。”

“什么?”温斯顿问。

“噢,橘子和柠檬,圣克莱门特的大钟说——我小时候经常念的押韵句子。后面的内容记不清了,但我记得结尾:蜡烛照着你睡觉,斧头把你头砍掉。这是一种舞,他们伸起手让你从下面钻过去,当他们唱到斧头把你头砍掉的时候,就用胳膊把你的头夹住。伦敦所有主要教堂,歌谣里都唱到了。”

温斯顿并不清楚这些教堂都是哪个世纪的产物,伦敦建筑的建造年代很难确定。所有高大华丽的建筑,只要外表尚新,都被说成革命后建造的,而所有明显的早期建筑都被纳入中世纪建筑的范畴。资本主义被认为在长达几个世纪的时间里没有生产过任何有价值的东西。人们从建筑上了解到的并不比书本上的多。雕像、碑文、纪念牌、街道名——所有能揭示过去的,都被更改了。

“真想不到它以前是教堂。”温斯顿说。

“很多教堂都留下来了,真的。”老头说,“不过,它们被用来做别的事了。那首歌怎么唱来着?啊,我想起来了!”

“橘子和柠檬,圣克莱门特教堂的大钟说。

“你欠我三个法寻。圣马丁教堂的大钟说——

“我只记得这么多了。法寻就是那种小铜板,类似一分钱。”

“圣马丁教堂在哪儿?”温斯顿问。

“圣马丁教堂?它还在胜利广场,就在画廊那边。它前面有三角形的柱子,台阶又大又高。”

温斯顿对那里非常熟悉。现在,它成了博物馆,展出着各种宣传用的东西,比如火箭弹和水上堡垒的模型,用来表现敌人残酷性的蜡像等等。

“过去,圣马丁教堂的名字是田野圣马丁教堂。”老头补充道,“但我不记得那里有什么田野。”

温斯顿没有买下那幅画,和玻璃镇纸相比,它更不适合被买回家,而且也不可能将它带走,除非把它从画框中取出来。温斯顿在老头这里又多待了几分钟,和他说了些话。根据店外的题字,人们猜测他叫威克斯,但他不叫这个名字,他叫查林顿,是个鳏夫,今年六十三岁,在这里住了三十年。

三十年来,他一直想把橱窗上的名字改过来,可又一直没有改。和他交谈时,温斯顿的脑子里总是跑出那首歌谣。“橘子和柠檬。圣克莱门特教堂的大钟说。你欠我三个法寻。圣马丁教堂的大钟说。”念着念着他好像听到了钟声,这钟声属于失去的伦敦,那个伦敦仍留在某处,它改变了样貌,被人遗忘。他似乎听到那钟声从一个又一个鬼影幢幢的尖塔中传来,尽管记忆里,他从未在现实中听到教堂的钟声。

他告别了查林顿先生,一个人下了楼,他不想让老头看到他在出门前察看外面的街道。他决定,每隔一段时间,比如一个月,就冒险到这里看看,这也许要比从活动中心溜走危险得多。买日记本已经很愚蠢了,更别说他又来了一次,而且他还不知道那老头是不是值得信任,但是——

同类推荐
  • 安珀志4:奥伯龙之手

    安珀志4:奥伯龙之手

    独角兽带领他们来到安珀的源头,在那里,科温找到了与他的父亲奥伯龙共同创造安珀的托尔金。安珀诞生于混沌王庭,又与混沌王庭对立,二者皆为实体,仿佛阴阳。安珀是阳,混沌宫廷是阴。那条无法消除的神秘黑路便源于混沌。长久对立之后,混沌王庭重整旗鼓,企图吞没安珀,让宇宙重归于混沌。科温误打误撞,来到混沌宫廷的边缘。在这里,时间流逝的速度、物体的物理法则、生物的表现形式均迥异于安珀。他看到了未来,甚至与自己未来的儿子对面相逢。谜团逐步解开。
  • 黄花涝

    黄花涝

    位于汉口北界、府河之畔的黄花涝村,早就名见经传。此地河湖镶嵌、风景秀丽、民居古朴,是武汉市境内至今仍显现原生态风貌的古老村镇。黄花村西的上万亩河滩湿地,每至暮春,一望无际的黄花,似锦似云,随风起伏变幻。无数水鸟飞禽在花丛中鸣叫聚散,蔚为大观。几场大雨过后,这片河滩顿成泽国,黄花全部涝于汪洋之中。黄花涝的景观也就成为村名。这一名称被收录入《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是人们慕名游访的地方……
  • 最后一个道士2

    最后一个道士2

    查文斌——茅山派祖印持有者,正天道最后一代掌教传人。他救人于阴阳之间,却引火烧身,遭天罚阴遣;仗侠肝义胆与一身道术,救活人于阴阳罅隙,渡死人于无间鬼道!身披鱼鳞的远古氐人,复活的神秘君王,真正的扶桑神树······
  • 黑手

    黑手

    一纸审计令如一把利剑,指向了彬江房地产市场。就在此时,审计局长与年轻的女地产商突然祼死在轿车内。一时之间,传闻四起,焦点再一次聚集在风生水起的房地产市场。权力、金钱、色欲,硝烟弥漫的地产市场,到底隐藏着多少罪恶与血腥?父亲、儿子、兄妹,凄风苦雨的人生路上,演绎着爱恨情仇的绝唱……
  • 流过岁月的河

    流过岁月的河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热门推荐
  • 逍遥仙缘

    逍遥仙缘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无数世外之人追求长生之术,追求仙道,追求逍遥。久而久之也就有了修真一道。而在修真之士居多的东方九州大地之上。修真界由两大门派并列称雄,是天下修真界的领袖。这两派分别是佛家的大悲寺与道家的天玄宫。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沙乡年鉴

    沙乡年鉴

    《沙乡年鉴》是美国新环境理论的创始者、生态伦理之父利奥波德一生观察、经历和思考的结晶。它是一本描述土地和人关系的书,被誉为土地伦理学开山之作。
  • 大巴山的呼唤:党的好女儿王瑛

    大巴山的呼唤:党的好女儿王瑛

    本书成功地塑造了真正爱民为民,奉献牺牲自己的南江县纪委书记王瑛朴实亲民的形象。王瑛同志生前任四川省巴中市南江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2006年7月被确诊患肺癌晚期,仍坚守工作岗位。2008年11月27日病情恶化,在送往医院救治途中不幸去世,年仅47岁。参加工作27年来,王瑛同志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始终牢记党的宗旨,忠实履行职责,热情服务群众,坚持艰苦奋斗,保持清正廉洁,做出了突出成绩。
  • 帝国焰:惹上花心CEO

    帝国焰:惹上花心CEO

    他是业界上狠厉的传奇人物,只要是他盯上的东西没有得不到的。他换女人如换衣服,有钱可以玩弄一切,可以视一切为无物,他玩的游戏从来不是虚拟而是人。她是一片无处可依的叶子,她不是伟人,她拼命的赚钱只不过是想要帮助从小生长的孤儿院而已,却不知一场相遇,一场游戏,他和她从此纠缠在一起。他用孤儿院来威胁她做这做那,还时不时的对她上下其手。当她恋上了他霸道的温柔时,他却狠狠的推开了她,原来灰姑娘的童话永远不会被打破。最后,伤了心,原来……她跟他只不过是一场游戏……
  • 争夺魔鬼岛的神秘约定

    争夺魔鬼岛的神秘约定

    丁丁龙是五年级二班的学生。暑假来临,丁妈妈为了让儿子戒掉网络游戏,给丁丁龙买了个滑板。丁丁龙在玩滑板时结识了外国男孩汉姆斯。即使汉姆斯滑板技艺高超,但只因为他是外国人,在态度上有一种既轻视又感,既冷漠又漠不关心;而正是这种逆反心里使那个超级滑板发挥了神奇的魔力,把他们绑架到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他们在惊恐、绝望之时,意外的听见黑暗中传来一阵女孩撕心裂肺的哭声,那女孩是谁?为什么女孩和他们遭到相同的命运?他们在揭开秘密军火库的同时,神奇的滑板又给他们带进了求助信号的陷阱……幕后的黑手是谁?神秘的怪老头又是谁?他要干什么?为解开谜团,小鬼精明们不顾安危再次深入虎穴……险象环生路上,他们能凯旋吗?
  • 洛阳伽蓝记

    洛阳伽蓝记

    《洛阳伽蓝记研究》分主题篇、内容篇、时空叙述篇、文体篇、文学篇五个部分。主题篇讨论了作品主题与作者心声的传达这两个相关话题。内容篇则关注书中对人与物的展现。时空叙述篇讨论了《洛阳伽蓝记》全书独特的叙述框架,即以空间叙述为经、为主;在空间叙述中又加入时间叙述,以时间叙述为纬、为辅,最终形成时空交融、共时与历时叙述交融的叙述格局。
  • 美德故事(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辑)

    美德故事(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十辑)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全球变异

    全球变异

    有一种奇怪的病毒正在中国南方沿海城市Z市蔓延,向暗恋已久的女孩表白。却传来了让我意想不到的奇怪声音。但门那边,灾难悄悄降临了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而一场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就开始酝酿的阴谋,也在我们的身边缓缓铺展而开。这不是生化危机。这不是虐杀原形。好奇心驱使我推门探看,眼前的惨状,让我觉得自己仿佛堕入地狱。这不是你曾经所看过的任何一个丧尸故事。因为,我所要面对的,我精心准备,是一群高智商的敌人,一个个接踵而至应接不暇的迷局,以及各式各样恐怖的变异者。而我血液里,也在某时某刻,那天是情人节,被注入了和他们相同的基因浓缩液,是堕落沉沦,还是奋起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