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的思路与其他人完全不同,他是从赛璐珞着手进行研究的。他认为赛璐珞一般都含有硝化棉,硝化棉的含量约占赛璐珞总量的2/3,但是由于含有增塑型樟脑,而且赛璐珞的密度又很大,即使将它做成细粒状,赛璐珞的燃烧速度仍然太慢,因而不适合作为子弹的推进力。
接着,他考虑到,如果硝化甘油全部或部分地取代樟脑,则有可能产生一种这样的赛璐珞:它具有足以形成颗粒状的必需密度,将它用来代替黑色火药,装填在火器内,它就会以适中的燃烧速度进行燃烧。
诺贝尔的实验结果表明,赛璐珞比黑色火药具有更多的优点,它可以产生很大的推动力,不会留下任何沉渣,而且几乎不产生烟雾。
诺贝尔经过长达8年的研究,终于研制出了一种新型炸药——混合无烟炸药。它能产生巨大的爆炸力,不留渣滓,无烟,而且价格便宜,可无限期保存,非常安全。几乎只是在密集的岩石中,用非常精确的方法点燃它才会爆炸。它甚至可以用热滚子碾磨,可以在热气下压制成条状、管状或其他形状而不会爆炸。
“无烟炸药”的最大优点就是爆炸时不会产生浓烟,可以做成大炮里的飞行炮弹、鱼雷等等。
这样一种威力强大而又不冒烟的火药,自然引起了世界各国政府的兴趣,他们争先恐后地购买它的生产权。
而这个时候却发生了一件令诺贝尔非常愤慨的事。
一天,诺贝尔在阅读一份英文杂志时,看到一则消息:它报道了英国的化学家阿贝尔,也做出了和无烟炸药类似的一种炸药。
实际上阿贝尔是诺贝尔的朋友,他们长期保持着联系,经常商讨一些化学方面的问题。
“无烟炸药”发明以后,阿贝尔给诺贝尔写信,请教他用的什么配方。
心地善良的诺贝尔不懂得“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的道理,他居然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原原本本地告诉了阿贝尔,还告诉他可以将配方中的樟脑换成凡士林。
但是,这份英文杂志却强调阿贝尔对火药棉的特殊贡献,说是他将火药棉和硝化甘油以及少量凡士林混合制成胶质炸药的。“是啊!怎么可以这样呢?”诺贝尔十分愤慨。
阿贝尔和诺贝尔很早就有往来,在火药研究方面常有意见的交换,阿贝尔对飞行炮弹的成分自然非常清楚,如今竟敢窃为己有,真是太不应该,太没有道义了!
诺贝尔气愤之余,立刻向英国政府提出控告和抗议,要讨回公道,说明阿贝尔的所谓“戈戴特”炸药,事实上应属于他发明的“无烟炸药”所申请的专利范围之内。
双方经过多次商洽,没有结果。诺贝尔只好把这个争议推上法庭。但是,诺贝尔怎么也没想到,法院竟会判他败诉,并赔款2.8万英磅。其实原因很简单,阿贝尔在英国是受人尊敬的化学家,英国政府怎么会支持一个外国人而否定自己国家的科学家呢?
这件事情成为诺贝尔一生中最严重的创伤,被朋友出卖了,令他遗憾而痛心;受到不公正的待遇,更令他气愤不已。
但是,诺贝尔所制造的无烟火药还是因为它的最佳性能,使得各国竞相采用,为诺贝尔带来了可观的财产。
当诺贝尔发明的飞行炮弹拿去申请专利时,受到了法国专利部门的否定。
虽然,法国军界对诺贝尔的新火药有浓厚的兴趣,但由于诺贝尔显赫的声望遭到司令官的忌妒,他不愿购买新火药来助长诺贝尔的声望,所以决定只采用法国人制造的火药(所谓B火药就是法国教授韦爱乐研制的几乎不冒烟的胶炸药。韦爱乐把它命名为B火药。但这种火药的威力,实际上远远敌不过诺贝尔所发明的无烟炸药)。
与此同时,意大利政府正在大力采用“无烟炸药”,并希望立即取得它的生产权。于是,诺贝尔就把专利权卖给了意大利政府。
这件事在法国上下引起轩然大波。新闻界开始对诺贝尔进行猛烈抨击,指责他犯了不亚于间谍罪的罪行。
在一般民众的愤怒与混乱的局面下,他被法国当局判处两个月的监禁。
接着在法军陆军总司令的正式命令下,以违反法国火药专卖法的罪名,派巡警搜查并封闭了诺贝尔的实验室。
同样,诺贝尔在法国的工厂,禁止制造一切“巴立斯梯”,一些做实验用的炸药被罚充公,实验设备也被没收了。
法国政府的这些恶劣行径,对于一个一生视事业为生命的发明家来说,是断然难以接受的。
诺贝尔勃然大怒:“我多年来一直从事炸药行业,它曾给法国带来了无穷的利益,可现在竟来封闭我的工厂,简直是无理取闹!”诺贝尔太伤心了,他决定离开久居的法国。
他希望能回到自己的故乡瑞典去,但是在意大利的工厂已经建成了,而且,意大利是个气候温暖、风景宜人的国家。
经过再三考虑,他终于决定前往意大利定居。
事实上,法国人没有捡到任何便宜,诺贝尔的飞行炮弹炸药也并没有因法国的破坏而一蹶不振,反而更加受到世界各国的承认与重视。后来,诺贝尔被推举为瑞典皇家科学协会会员,又成为了伦敦皇家学会的会员,甚至巴黎的技术学会也邀请他为会员。
8.创建研究所
1891年,诺贝尔心情沉重地离开了曾给他带来快乐与幸福的法国,来到了意大利的圣莫雷,它是意大利的一个海滨城市,美丽而宁静。
诺贝尔选中了这样一个天堂般的小城作为他的最后归宿,他住在一所新装修的别墅里,里面带有一个大花园,周围环绕着桂圆、棕桐树和花坛,他可以在此俯视碧蓝的地中海。那里的气候对他的支气管有益,并且能有助于治好他的慢性中风。他还在此建立了一个研究所,其中包括图书馆、实验室和发电所。
在意大利,诺贝尔仍没有安于已得的名誉,而是因为工作需要仍没完没了地奔走。他访问了他的工厂和公司所在的10多个国家。旅途中,他总是携带着一只特制的手提箱,里面装有笔记本、信笺以及他自己设计的自来水笔。即使在火车、轮船和旅馆的房间里,诺贝尔都在埋头工作。
勤奋和努力一直是他不变的工作信条。他一扫在法国受挫时的阴郁心情,又显得欢快自得、满面春风,不仅更能安心于火药的研究,而且对于以往曾闪现在他心灵中的许多构想,以及酝酿已久但一直无法着手的各项研究,也可以一一进行了。
诺贝尔作为一个发明家,决不仅仅限于对炸药的不断改良、改进,他具有天才的想像力和超群的毅力,不仅有别出心裁的灵感,而且有坚持不懈的努力。
他的想像力遍及各个方面,除了人造纤维、人造皮革、人造宝石等应用化学外,他对于电学、光学、机械学、枪炮学、生物学和地理学也有兴趣。
当时诺贝尔的人造宝石研究还属于初创时期,他合成的人造宝石实在太细小,以至于只能在显微镜之下才能观察欣赏,而没有达到实用的程度。现在世界各地都可以找到人造宝石,就是以诺贝尔的这一发明为基础,改进发展后才合成的。
圣莫雷研究所成了诺贝尔从事各种发明的根据地。在这里,诺贝尔进行了最后5年高度紧张的工作。他在炸药领域的最后发现,即所谓“改进型无烟炸药”,即为了适应某些特殊目的而进一步改进了的混合无烟炸药,就是在这里研究出来的。
同时,他还发明改进了许多武器。
以往的旧火炮的炮弹只能对准视线所及的物体,万一没有瞄准,还要重新调整炮口。如果炮弹落在目标前方,炮口要往下按;如果炮弹在目标后面,炮口就要往上抬,总得经常移动。有时候经过好几次调整,还不一定能击中目标。诺贝尔自己设计了一种大炮,使用他发明的大炮,只要测出正确的距离,并调整火药的装药量以及炮口的瞄准方向,稍加计算就可以绝对命中目标。不久,炮击就可以在不可见的双方展开,就像海军舰队,双方互不可见,彼此处于遥远的距离之外,但炮击仍激烈地进行。这归功于诺贝尔对大炮的改良。此外他还制造了一种无声枪。
他的非炸药发明专利有气体计量器、酸类蒸浓器、防爆锅炉、弹壳无声退出法、改良电池、改良电话与发动机、人造丝喷丝头等。
炸药被越来越多地用于制造武器,越来越多地用于战争。这与诺贝尔发明现代炸药的初衷大相径庭,他从没有任何去征服别人的领土和掠夺他们财产的意愿。由于奔波于世界各地的工作,他甚至是一位具有乌托邦思想的自由世界主义者。所以,在各种不同的场合,他都曾痛斥战争,把它比之为一切罪恶的魁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