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06200000003

第3章 孔子(3)

作为老练且务实的政治家晏婴,对孔子的思想有更深入的认识。孔子只能是一位在政治上充满理想主义的思想家,他的学说并不适宜当时齐国的社会情况。所以晏婴在孔子的任用上,投了反对票。

其后,景公就在对孔子官职任用上持模棱的态度,只是偶尔请孔子参与一睚政事。同时,孔子的先进思想损害了部分士大夫利益,因此齐国的大夫要杀害他,他不得不离开了齐国。

6.孔子参政

孔子回到鲁国后,公元前510年(鲁昭公三十二年)被赶出鲁国的鲁昭公在晋国去世。鲁定公顺理成章地继承王位,然而他也只是一个傀儡,政权仍由季平子把持着。

可世事难料,公元前505年(鲁定公五年),季平子逝世,他的儿子季桓子继任,可季桓子还是没有斗过家臣阳虎,于是,鲁国成了阳虎的天下。

此时,政局不稳,各派势力都想拉拢孔子以壮大自己的势力,但都被孔子拒绝了,阳虎亦阴谋造反。

阴谋造反之事败露后,季桓子联合孟孙氏和阳虎展开战斗。

双方战斗得死去活来,后来阳虎有些力不从心,败下阵来。

鲁定公派武将申句须和东颀各带兵车100乘,前去追杀阳虎。经过几次拼搏、追杀,终于将阳虎的士兵击溃。阳虎扑灭三桓的阴谋破产了。

阳虎单枪匹马,逃到齐国。定公九年,鲁国派兵讨伐阳虎。阳虎又奔齐、奔宋,不久逃到晋国,被赵简子收留。

阳虎事变之后,鲁国政局仍然十分不稳。鲁国统治者为了稳定国家的政局,发展国家,聘请了孔子做中都宰,后任司空,再后来任大司寇,直接参与内政外交,代行相国职务。

孔子就任官职后,锐意改革政治,极力实施礼治政策。

孔子的礼治政策实施之后,成效卓著。鲁国的社会风气焕然一新,犯罪行为日益减少,百姓们礼貌且文明。其它国家听到这件事后。也都纷纷效仿,改变治理国家的策略。

孔子为官虽然为期不长,从鲁定公九年到十三年前后不过4年,但却是孔子一生中最难以忘怀的一段日子。

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孔子这段美好的记忆之中吧!这还得从鲁国政府为什么要聘用孔子,请孔子出仁说起。

当时鲁的相国是季桓子。正当季桓子踌躇满志出任之时,他遇到了阳虎事变,几乎命丧黄泉。死里逃生的季桓子需要物色贤能之才,辅佐他处理内政外交的事务,巩固自己的地位,他想到了孔子。

季桓子从心里想聘用孔子。委以重任,于是他向鲁定公提出了这个想法。

鲁定公早已听说孔子是一个有学识的君子,而孔子到齐国两年,深得齐景公的信任,但最后还是没有得到任用,可见他的政见不怎么高明。犹豫之下,经过一番推敲,便决定先到地方上试试,如果确有雄韬大略,再提升到朝中任用不迟。就这样,鲁定公委任孔子为中都宰。

中都是鲁国西北部的一个城邑,离曲阜不远。中都宰是中都邑之长,相当于现在一个县的县长。虽然职位不算高,但是孔子还是挺珍惜这次实践自己愿望的机会,决定尽心竭力把事情办好。

孔子上任之前,带了子贡、颜回等几个弟子深入民间,体察民风民情。只见中都城外一片荒芜、杂草蔓延,人们纷纷出城讨饭,路旁饿死鬼的白骨成堆,好不悲惨啊!孔子简直是痛心疾首。

进入中都城内,城墙四处倒塌,房屋矮小破旧,街道狭窄泥泞。街上游民流荡,乞丐成群。

为了进一步了解中都的民情,孔子先后拜访了三老、乡绅和当地名流,探询解决问题的方案。经过详尽的调查和研究,孔子开始制订治理的措施和方略。

孔子首先召集书史差役开会。告诉他们,全体留用不动,以1个月为期限,在这1个月内办事公正认真、为人廉洁诚实的留下,偷懒消极、贪赃枉法的除名。孔子还宣布了6个方面的改革措施:

1.发动全邑农民,加固堤防,开渠凿井,预防水旱灾害。

2.设立多个工场作坊,安置无业游民和乞丐。

3.以仁德教民,改良地方风气,组织人员到下面讲仁、讲义、讲礼、讲德,讲居家要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唱妇随。

4.劝导工商小贩做生意买卖要诚实守信。

5.提倡节俭,要求衙署役吏一律穿布衣,戴布帽,出外一律步行。

6.在金邑四乡添建学堂,让少年一律入校读书。

孔子这6条措施实行了1年以来,收效显著。中都迅速从百废待兴,发展到百业兴旺。百姓们过上了温饱的日子。社会治安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人们讲究礼仪,知廉耻,上敬老,下爱幼。社会一片祥和、安定的局面。中都大治的消息像春风一样传遍鲁国内外、中原大地。

一天,孔子正执行公务之时,一纸差令打断了孔子的聚精会神。展开绢帛一看,上面赫然写着:

“孔卿,政绩卓著,寡人欲委以重任。即返都城,速速勿误。”

孔子喜出望外,收拾行装,踏上回归曲阜的行程。

他刚走出自己的屋子,就被眼前的情景惊呆了。只见门外挤满了前来送行的男女老少。他们当中有与孔子共事的差役,有富甲一方的乡绅,更多的是普通的黎民百姓。他们你推我挤地往前拥,手捧着自己珍爱的礼物,争着要给孔子送礼物。

孔子站在屋前,涕泪纵横。

回到都城后,孔子马上进宫见鲁定公。

鲁定公对孔子的政绩非常满意,又见孔子对自己的雄才大略十分自信,便委任为大司寇。

大司寇是鲁国的最高司法长官,相当于现在的公安司法部部长。大司寇是跟司徒、司马、司空三卿并列,位同卿大夫。孔子作为一个非贵族出身的平民,被提升为如此高的职位,这在当时是极其罕见的。

刚刚上任大司寇的孔子,面对着堆积如山的案件,不急不慌,有条不紊地清理长期未了结的官司。

古时候的春秋时代,法律条文规定得并不明确,长官只是凭借个人主观意志判定案件。可是孔子当司寇,却一改往日旧的常规。每次在判决之前,总是详细了解案情——向有关此案的人征求意见。孔子根据大家的意见,做出最后的裁决。孔子这种民主办案的精神,真是难能可贵啊!

孔子执法,虽然对触犯刑律的人加以惩罚,甚至处以重刑,但更重要的是以仁德,以礼教教化人民。让老百姓知道什么是对,怎样做符合“礼”,什么是光荣,什么是耻辱。

孔子任大司寇期间,待人谦恭,与大臣们紧密配合,使政通人和,全国上下对孔子十分满意。

孔子任大司寇以来,鲁国发展迅速,邻国争相仿效。这给齐景公称霸的梦想以沉重一击。

一天,齐景公遇到太宰黎且献计夹谷结盟。于是黎修下一封国书。邀请鲁君于6月15日,在夹谷(今山东省莱芜县)举行友好大会,永结两国盟好。

做为弱国的鲁国收到齐景公的国书,搞不明白齐景公为什么会有如此举动,事关重大,马上召集大臣商量对策。

对于此事,季桓子、叔孙州化、阵孙何忍和孔子都发表了不同观点,最后决定按孔子的想法去办。鲁定公并邀请富有学识、勇敢、机敏的孔子一同前往。

孔子踌躇间想到:如何避免齐国的威逼要挟,为鲁国保全声誉,确实难度极大。会盟也可能是一个大大的陷阱,名为两国盟会,实则暗藏杀机。但是身为国君重用的大臣,应以社稷为重,哪能只考虑个人的安危与否?荣辱与否?既然大家如此信任我,就接受命令吧!思考到这里,孔子向定公及大臣们施礼道:

“微臣感谢主公、各位大臣的器重。臣领命!”

公元前500年(鲁定公十年)6月15日,申句须和乐颀率领战车500乘,经过两天的跋涉,护卫着鲁定公来到了夹谷会场。

齐国方面的代表,是齐景公和宰相黎。

齐景公和鲁定公朝南落座,其他代表也都各就各位。

互相行礼后,齐国的司仪便出来向景公报告说:“请奏四方之乐。”

景公点头说:“可以。”

乐声一停,两国国君各自烧上3炷香,齐君以东道主身份致欢迎词:

“齐鲁两国,世代友好。齐欣闻鲁国大治,国泰民安。特聚会以示祝贺。并约请鲁国永结同盟,亲如兄弟。齐国有难,鲁国相救,鲁国有难,齐国也不会袖手旁观。天地作证,决不毁盟。”两国相礼登坛,祭拜天地,卫士准备好祭酒,歃血为盟后,将酒饮尽后又重新入座。

黎:“齐鲁会盟是两国盛事,不可无乐无舞,臣已备好乐舞前来助兴,请两位国君观赏。”

于是,附近一群莱人手持旗旄以及矛、戟等兵器鼓噪而至。他们一个个手持剑戟、族旄,在定公面前摇来晃去,如群魔乱舞,奔走咆哮,吓得定公面如土色,浑身颤抖。

孔子一看,觉得情形不对,怒发冲冠,双目圆睁,也顾不得礼仪,三步并作两步跃上台去,登上台阶说:

“两国君主友好相会,而裔夷之俘用武力来捣乱,您齐国国君一定不会用这种手段对待诸侯吧?周边地区图谋中原,夷人扰乱华人,俘虏侵犯盟会,武力威胁友好,这对神灵是不祥,在德行上是失义,对人是无礼,您齐君不会这样做吧?”

齐景公听了孔子这番有理有据的谈话后,自觉心虚理亏,不能作答,连忙命令莱人立刻离开。

盟会结束后,景公设宴款待定公,但孔子很是不放心,担心齐国另有图谋,可能在宴会上拨弄一些是非也未可知。因此,孔子立刻对景公的近臣说:

“齐国和鲁国的旧典,您难道没有听说吗?事情快要结束,而又设享礼,这只能使办事人员徒劳。而且牺尊、象尊这些礼器不宜拿出国门,钟、磬等嘉乐不能在野外合奏,在此设享而动用这些东西,是很不合礼法的,这也有辱于贵国君主的名誉。所以,依我看来,这宴会还是不要举行的好,请您向景公谏言。”

景公听到孔子传来的话,不觉得有点惭愧,决定把宴会取消了。

晚上,景公君臣二人默默相对,终于,景公开了腔:“我怎么责怪你才好呢?你看,孔子是遵循古人礼仪引导他的国君。而你为什么只知道用夷狄之道来向我建议?让我尽失颜面?”

黎仍默不作声,今天输了的,明天一定赢回来,想着想着,他一拍大腿,说:“有了。”

第二天,是齐鲁双方正式订阅盟约的良日,盟约初稿共9款,是由齐国一方事先拟订好的。初稿交到鲁定公手里,他逐行细看,突然发现有这样一款:

“齐国出征时,鲁国须出兵车300乘相随,否则是破坏盟约。”

“这分明要鲁国自己接受齐国附庸国的地位!岂有此理!”孔子不住地在颤抖。

会上,孔子一再要求齐景公对这一款做出解释。齐景公自觉理亏,憋了半天才从牙缝里挤出了一句:“齐鲁既已结盟,就应来相助。”

孔子赞许地说:“这道理讲得好啊!那么,同样,过去齐国侵占我鲁国的土地,若不归还鲁国也是破坏盟约。”

齐景公无言以对,被迫答应把过去侵占鲁国的全部土地归还鲁国,并且把它写到盟约之上。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夹谷会盟”。

夹谷会盟的胜利,不仅与孔子的博学多才有关,更体现了孔子政治家、外交家的才智。

夹谷会盟为鲁国立下了汗马功劳。于是,他受到了鲁定公的重用。

鲁定公十二年的夏天,孔子在政治上已有相当的基础。他想利用这阵和煦的春风,进行大刀阔斧的内政改革。

他进一步想,要使鲁国政治走上正轨,必须削减三大夫政治权势。

在孔子看来,当时鲁国最大的弊病就是鲁定公有名无实,只有虚位。卿大夫“三桓”专政,掌握实权。而三桓又被他们各自的家臣控制,三桓对他们的家臣也都无可奈何。因此,整个鲁国的统治集团,名与实颠倒,这就是“君不君,臣不臣”,这就是礼崩乐坏。而这种混乱局面,突出表现在“三桓”势力过大。

要想彻底改变鲁国政治的混乱局面,必须“强公室”,就是要树立国君(公室)的绝对统治权;必须“抑三卿”,要削弱季桓子、叔孙懿子、孟孙何忌这三家世袭大夫的实力,要他们(尤其是季桓子)严守臣道,不得超过君臣之礼。总之一定让鲁国循着周礼,按着贵族等级制度治理国家,使人民安定。然后以“仁政”、“德治”的鲁国为基础,推而广之,扩大影响,尊天子,服诸侯,统一天下。这就是孔子的政治理想和抱负,也是他一生追求奋斗的目标。

但是,公开提出“强公室”、“抑三卿”无异于引火烧身,以卵击石。三桓是断断不会同意的。

颇有政治智谋的孔子深入分析了鲁国各方面的力量,他抓住了三桓与各自家里之间的矛盾,决定从这里入手解决问题。

春秋时期,国君为了奖赏诸侯、大臣,实行分封制度。诸侯各国的卿大夫都有自己的封地,称为“邑”,或称“采邑”。这些卿大夫连同他们的家属都住在都城,他们把采邑派给家臣管理。在他们的封地内建立城堡,组织起武装分队,有的城堡还发展成规模很大的军事要塞,鲁国季民的费邑,叔氏的邑,隈氏的成邑就是这样的要塞。

三桓费尽心力地经营三邑,本来是为了加强实力,但结果却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原想受其益,乐得清闲,不料反受其害,被一些野心勃勃的家臣所利用。一些家臣以城堡为据点,扩张实力,以至发生叛乱。虽然一些叛变事件被平定,但家臣势力仍很大。

根据三卿与各自家臣这种尖锐的矛盾,孔子续密地制订了“拆三都”的计划。

“拆”是拆毁的意思,三都指季氏、叔氏、孟氏三家大夫的家臣所盘踞的三个城堡。“拆三都”就是要拆毁被三卿家里分别盘踞的费都、都、成都三个城堡。孔子思忖再三,决定以“贬家臣”为名,进行“强公室”、“拆三都”的实际活动。

这些计划孔子一直等待一个合适的时机,向鲁定公禀明,并赢得他的支持。

一天,鲁定公召孔子进宫问政。鲁定公看了看孔子,满意地说:“寡人有爱卿辅佐,如今的鲁国可以说是既无外忧,又无内患,风调雨顺,国泰民安。”

孔子故意提高声调说:“居安思危啊!鲁国当前的政局依然很严峻,可以说已经是危机四伏了。”

鲁定公不以为然地说:“爱卿不必危言耸听,故做惊人之语。”

孔子严肃地说:“三桓的家臣势力越来越大,他们飞扬跋扈,犯上作乱早有预谋。随着他们实力的扩张,其兵马越来越多,城墙越筑越高。三桓扶植的私人势力,与公室分庭抗礼。主公,您不会忘记当年的阳虎之乱吧?这些家臣的贼心不死,这些祸患不除,国家就没有安宁的日子。”

鲁定公说:“那么,应该怎样防备才好?”

孔子说:“按周朝的古制,‘大臣家不藏甲(甲指军队),大夫没有长度超过300丈、高1丈的城邑。现在,费都、都、成都的城墙早已超过了规定。这些城池坚固,家有甲兵之藏,最危险的事,臣的叛变,大都是由此而起。最好是把城池拆掉。”

鲁定公不听则已,一听吓得目瞪口呆,重复着孔子的话,问道:

“拆毁三家城邑的城墙?那季孙氏、叔孙氏、孟孙氏肯定不答应。”

孔子说:“不答应,但他们最后会同意的,理由有二:

第一,城墙太高,违背周礼;

第二,这是更重要的,目前盘踞费都的公山不狃,盘踞都的侯犯正蓄意与季孙氏、叔孙氏为敌。主公此时可以抓住这个机会联合三家,一起发兵,制止叛乱。三家求之不得,哪有不同意的道理。”

鲁定公听完之后,心虽放下了一半,但仍惴惴不安地说:“如果他们不听命,如何是好?”

孔子斩钉截铁地回答到:“那我们就派军队强行拆毁。”

孔子“计拆三都”的计划终于得到了鲁定公的支持。与此同时,季桓子和叔孙风正急于消除叛逆的家臣,因此也积极配合这一行动。

“计拆三都”这一宏伟的计划分三大步骤实施。

同类推荐
  • 杜甫学史

    杜甫学史

    《杜甫学史》主要有以下内容:杜甫其人研究史:杜甫生平研究;杜甫思想精神研究;杜甫生活研究;杜甫创作历程研究;杜甫集文献研究史:杜甫集的编纂、版本、目录、校勘;杜甫作品注;杜甫作品的阐释;杜甫作品系年;杜甫集的内容研究史:杜甫作品反映的现实;杜甫作品表现的思想感情;杜甫作品内容的意义;杜甫集的艺术研究史:杜甫作品的艺术方法;杜甫集的艺术风格;杜甫艺术创作历程;杜甫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与影响研究:继承与创新;贡献与地位;传承与影响。这是我们的研究思路。我们把它提供给读者,是为了读者更好地了解本书的内容。
  • 明日之花别样红(女人花:杰出女性的人生轨迹)

    明日之花别样红(女人花:杰出女性的人生轨迹)

    “女人花”系列攫取唐、五代、宋、明、清、民国等古今中国的杰出女性,以传记故事的形式叙述她们的传奇生平,及在传奇后瑰丽变幻的人生。马皇后:大脚马皇后,资深贤内助。秦良玉:名将秦良玉,巾帼女豪杰。李香君:侠肝义胆李香君。陈圆圆:倾国天香陈圆圆。
  • 中国古代文人传说

    中国古代文人传说

    读文人传说故事可以给我们以美的享受,许多故事本身就如诗如画,令我们读了如临其境,如闻其声;读文人传说故事还可以提升我们的生活品位,使我们的心灵得到美的陶冶。当然读文人传说故事最大的收益是可以使我们增长智慧,特别是那些文人墨客之间的唱和往还,文人墨客与官僚政客之间斗智斗勇,与风尘女子们的恩恩爱爱,与僧侣、道士之间的友谊与纠缠,这些传说故事从多角度、多侧面展现了当时那些时代的丰富生活画卷,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它们比真实的历史更生动,也更全面,比真实历史更能使我们得到教益和收获,也是更能令我们感动的活教材。
  • 王安石全传

    王安石全传

    王安石,以其非凡的才识和魄力,受命于北宋王朝的衰败之际,决心力挽狂澜,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熙宁变法。对于传统的封建思想和制度,王安石无疑进行了猛烈地抨击。他整饬朝纲、巩固边防等一系列措施却也让北宋王朝出现了短暂的生机。从这一点来说,他的功绩又是难以磨灭的。非凡的少年之路如何成就了王安石,平民出身的他又是如何在官场中独占鳌头进行改革的?历经变法失败和丧子之痛的他又是如何潜心向佛、抚慰伤痛的?对于这些问题本书将做详细的解答。
  • 吴三桂降清

    吴三桂降清

    吴三桂,集明清改朝换代诸矛盾于一身,反复无常:先由明入清,助清夺天下,功高震主;后反清自立,威震华夏。他不断改写历史,最终自取灭亡。《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吴三桂降清》是吴三桂丰富多彩的人生翔实记录,是波澜壮阔的时代画卷,说到底,就是一部人生教科书,它给人的警示和启迪,不知要用过多少口头说教!
热门推荐
  • 这样做女孩最聪明

    这样做女孩最聪明

    看过这本书后,你就会明白,真实的社会跟你想象的世界相差实在太远,你以前的种种空想都是纸上谈兵。而踏入社会,就意味着你将失去以前的种种保护膜,像一个毫无免疫力的生命一样,亲身去接触很多你以前没接触过的事情,去感受很多你以前没有过的情感。这个时候,好的坏的、美的丑的、有利的有害的、真实的虚伪的,都会一股脑儿的朝你飞来。你会辨别真伪吗?你会应付现实与理想的磨合吗?……这一切都能在本书中找到你想寻找的答案。毫无疑问,这是一本改变女孩一生的智慧书,它真真切切地让女孩的一生变得更聪明、更睿智!
  • 实话实说:与大学生谈求职技巧

    实话实说:与大学生谈求职技巧

    了解人才行情是成功求职第一步,本世纪最抢手、最赚钱的人才分析,拟写成功简历的9大标准,人事主管心目中的理想回答,学会说“我”、树立自我意识,用事实说话,展示自己,自谋职业,小心陷阱,聘用合同的谈判技巧。
  • 美少年Ⅱ:正牌乖乖女

    美少年Ⅱ:正牌乖乖女

    《嗨,隔壁家的美少年Ⅰ》章节内容已全部连载完毕:篇长1-209章,没看完的亲们可安心收看。《美少年Ⅱ:正牌乖乖女》正在连载ING……希望各位能够喜欢。【作品简介】古雅第一次见到这样漂亮精致的男孩子,他似乎和其他男生不一样。至于哪里不同,她也说不上来。只知道,他特别地安静,身上总是有股神秘地力量不断地吸引住她的目光。一次偶然地机会,她终于结识了他,也从别人口中,得知了他的名字——祁伊。听说——他很优秀。听说——他很厉害。听说——他很爱她。没错。在他所有传闻中,都会有个叫做苏谷汐的女孩出现,她,她,她,似乎有关他所有的一切都与那个女孩息息相关……他的离开。他的放手。也都是为了让那个女孩能够幸福,快乐。❀❀❀“能够被这样优秀完美的男孩子深爱着的女孩可真幸福……”第一次,古雅有了羡慕别人的心态。——“如果有天,当她不在你心里时,可会有我的一席之地?”——“不会。因为不会有那天。”第一次,她尝试到了心碎地痛苦。闭上眼。当泪水顺延脸颊滑落时,她清晰地听见自己内心地声音——她要守护这个男生!即使不会被他喜欢也无碍,她只是想静静地守候他,如同他守候另一个女孩一样。❀❀❀本文主题——将深情进行到底。
  • 极品悍女六小姐

    极品悍女六小姐

    她,修真界奇葩,紫溟拥有者,据说得紫溟者,方能一统六界,匹夫无罪怀璧其罪,遭至六界至尊轰杀,灵魂被吸入黑洞,附身于灵武大陆四大家族的夜家六小姐身上。她,灵武大陆夜家六小姐,五个月能言,六个月能走,七个月就开始识字,六年看遍夜家藏书,奈何身中剧毒,导致全身经脉堵塞,无法吸收灵气,更不能修炼斗气,被家族抛弃。父母身陨后,毒发身亡,与修真界奇葩的灵魂融合。当两者灵魂融合,一个全新的紫落现身于人世,将会掀起怎样的浪潮?将以何种姿态立于六界之上?
  • 仙侠之仙尸

    仙侠之仙尸

    大荒没有仙,大荒只有一具仙人的尸体!世人都望得长生,永不朽。她却独守仙路尽头,等一个人陪她漫漫白首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我为传奇

    我为传奇

    “布鲁斯·杨,是个令人震惊的家伙,他每一次都可以在选秀大会中淘出南非美钻般的球员,尤其他在一系列的交易之中,我从来没有见过他赔本的时候,这是个全联盟最令人难以置信的家伙!!!”帕特·莱利一脸佩服的对TNT电视台的记者说道。波波维奇在接受《今日美国》的记者专访时,脸色铁青的说道:“这辈子我做过最愚蠢的事情,莫过于和布鲁斯做出了交易蒂姆·邓肯的决定!!”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中国历史故事一本通

    中国历史故事一本通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中华文明亦称华夏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也是世界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文明。发现于云南元谋的“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是中国境内已知最早的原始人类;距今四五十万年前居住在北京周口店一带的“北京人”,能直立行走,能够制造、使用简单的工具,并懂得使用火,已具备了人的基本特征。近代考古发现了公元前1350年商朝的甲骨文、约4000年前至5000年前的陶文、约5000年前至7000年前具有文字性质的龟骨契刻符号。这些都是华夏民族悠远起源的见证。后来,大禹治水,平定九州,开启了中国历史王朝盛极必衰更替的序幕。
  • 妖魔战神

    妖魔战神

    上古蛮荒时代,大地之上,妖魔肆虐…大地人族圣贤,开辟万千武道,与之抗衡…后有另辟蹊径者,智比天高,采集妖魔血脉,提纯,以无穷灵药炼化,寻找人族武者中的特殊血脉者,植入妖魔血脉,使其在保留人族特征的前提下,亦可变身为妖魔…此类武者,被称之为‘妖魔武士’,拥有妖魔亦难以望其项背的杀伤力,潜力无穷。拳可碎星辰,掌可断江河,日月经天,吼落星辰…妖魔血脉品种繁多,故而,妖魔武士或变身为飞禽鸷鹰,翱翔于空;或如兽之精髓,强爪暴齿…更有甚者,变身太古凶兽,一拍翼就能刮起毁灭风暴,可以召唤雷电冰雪,也能够吸收日月星光,生命几近永恒不灭,与天地并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