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时替老板打圆场,使他得到心理上的安慰,会令他把你看作知心人。
慈禧爱看京戏,常赏赐艺人一点东西。一次,她看完著名演员杨小楼的戏后,把他召到眼前,指着满桌子的糕点说:“这一些赐给你,带回去吧!”
杨小楼叩头谢恩,他不想要糕点,便壮着胆子说: “叩谢老佛爷,这些尊贵之物,奴才不敢领,请……另外恩赐点……”
“要什么?”慈禧心情不错,并未发怒。
杨小楼又叩头说: “老佛爷洪福齐天,不知可否赐个‘字’给奴才。”
慈禧听了,一时高兴,便让太监捧来笔墨纸砚。慈禧举笔一挥,就写了一个“福”字。
站在一旁的小王爷,看了慈禧写的字,悄悄地说: “福字是‘示’字旁,不是‘衣’字旁的呢!”杨小楼一看,这字写错了,若拿回去必遭人议论, 岂非有欺君之罪?不拿回去也不好,慈禧一怒就要自己的命。要也不是,不要也不是,他急得直冒冷汗。
气氛一下子紧张起来,慈禧太后也觉得挺不好意思,既不想让杨小楼拿去错字,又不好意思再要过来。
旁边的李莲英脑子一动,笑呵呵地说: “老佛爷之福,比世上任何人都要多出一‘点’呀!”杨小楼一听,脑筋转过弯来,连忙叩首道: “老佛爷福多,这万人之上之福,奴才怎么敢领呢!”慈禧正为下不了台而发愁,听这么一说,急忙顺水推舟,笑着说:“好吧,隔天再赐你吧。”就这样,李莲英为二人解脱了窘境。
李莲英机灵,嘴巧,常常为慈禧打圆场,难怪会讨得她的欢心。
中国人酷爱面子,视尊严为珍宝,有“人活一张脸,树活一张皮”的说法,做老板的更爱面子。作为老板,他要树立起权威,若不慎做了错误的决定或说错了什么话,下属直接指出上司的错误,无疑是向他的权威挑战,会让他很没有面子。相信一个最宽宏大量的老板也无法忍受。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老板也有错了的时候。这时候,你要装作不知道,事后尽力去弥补就是了。有些人直言快语,肚子里放不住几句话,发现领导的疏漏就沉不住气。某公司召开年终总结大会,主任讲话时出了个错,他说:“今年本公司的合作单位进一步扩充,到现在已发展到46个。”话音未落,一个下属站起来,冲着台上正讲得眉飞色舞的主任高声纠正道:“讲错了!讲错了!那是年初的数字,现在已达到63个。”结果全场哗然,主任羞得面红耳赤,情绪顿时低落下来。
老板有错时,不要当众纠正。如果错误不明显,不关大局,其他人也没发觉,不妨“装聋作哑”,等事后再予以弥补。
有一个老板在会上将一组财务数据讲错了,一个做财务工作的下属没有马上纠正,他在做财务报表时,将老板说错的数据纠正了过来,老板看到财务报表时,才知道自己在会上说错了,因此对这个员工的好感大增。
有时,老板的错误明显,确有纠正的必要,最好寻找一种能使老板意识到而不让其他人觉察的方式纠正,让人感觉到是老板自己发现了错误,而不是下属指出的,一个眼神、一个手势甚至一声咳嗽都可能解决问题。
不要在公众场合或同事的面前跟老板顶嘴,否则会弄巧成拙。因为有些老板极重“面子”,即使明知自己错了,也拉不下脸当众承认,如果你穷追猛打,在大家面前让他出丑的话,吃亏的只会是自己。
中国有一个风俗,家家户户总在春节或其他喜庆节日里,于门上贴一个“福”字,而且“福”字总是倒着贴。你知道这个风俗的由来吗?
相传古代有一位大财主过六十大寿,请了一名秀才赐“福”字墨宝,准备贴在门上以添吉祥之气,秀才写好后,财主亲自拿去贴在门上,偏偏这个财主不识字,把“福”倒着贴在门上。到了晚上,贺寿的人陆续前来,看到这个“福”字贴倒了,就议论纷纷。这事传到大财主的耳里,他气得肺都快炸了,连忙命人找来秀才要加以重责。
秀才明白缘由后,并没有急于申辩,而是仰首哈哈一笑:
“恭喜!恭喜!老爷子,您的福到了啊!”
“臭小子,你把‘福’字写颠倒了,是何居心?亏你还笑得出口……真可恶啊!”
“老爷子,您别生气。今天是您的六十大寿,这福字颠倒不就表示您的福气到了吗?”
财主听了秀才这番话,不仅怒气全消,还重重地赏给秀才数百两银子。从此,倒贴“福”字的风俗便流传下来了。
这位秀才借着“倒”和“到”的谐音巧妙地为自己和财主解围,在众人面前维护了老板——财主的面子。
消极地给上司保面子不如积极地给上司争面子。如果发现上司有某种错误或不妥之处,可以在一对一的情况下,或下班后一齐娱乐时,委婉地向他提出,但要特别注意不可过分强调,以免引起他的反感。在交谈中要时刻注意他的反应,如果他表现出满脸的不高兴,或找出各种理由极力为自己辩解,你就要立即停止,不可再三提示他的错误。如果听完你的提示,他承认自己所犯的错误,并为此表示非常烦恼,你可以找出适当的借口为他开脱,使他得到心理上的安慰,这样他会把你看作知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