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92700000008

第8章 在海上

在南海,鱼群经常像部落一样迁徙

迁徙过程中,红鱼部落会遭遇银鱼部落

海面上飘拂着一幅斑斓的织锦图案

在鱼的世界里,船和人是稀罕之物

我们每一次的到来都会引起轰动围观

鲣鸟汇集桅杆盘旋飞翔

飞鱼欢欣雀跃,在两侧你追我赶

红鱼一族、银鱼一族和鲨鱼一族

狂欢似的追逐着船尾的浪花,竞相潜跃

我们率领着一支鱼的混合部队

在大海上劈风斩浪,勇往直前

——大海上的狂欢节:《在海上》赏析

中国古代文明是一种典型的内陆文明,这种文明形态极大地影响了中国古典文学的题材选择,古代诗人只是将思维视角一味投注在大地和田园之上,很少顾及动荡不羁的海洋,古典诗歌中对大海的描述与写照几乎是一片空白。中国新诗这种艺术体式的出现,给大海进入汉语的诗意空间带来了极好的契机,从郭沫若那里开始,对大海表现出惊讶、赞叹和颂扬的诗章才逐渐多了起来。之所以说新诗的诞生给大海进入现代汉语的诗意书写创造了条件,是因为新诗主要是在西方诗歌的影响下生成的,中国现代诗人在学习和借鉴西方诗歌审美形式的同时,也无形之中将其文学中所携带的文化内涵引入进来。西方文明是典型的海洋文明,“大海”是西方诗人书写不尽的文学题材。在西方文学和文化的直接影响下,中国诗歌不断增加了描写海洋的篇幅。

不过,90年中国新诗史上,诗人对海洋的描述主要聚焦于对其动荡不定、狂风巨浪等危险性情形的彰显,抑或是对其神奇的伟力、浩瀚的幅域等景观的啧啧称奇,很少着意于对海上欢乐祥和氛围的渲染。正因如此,我觉得少君的《在海上》一诗在以表现海洋文化为主题的文学品类中具有了特殊的意义,它以描画人、船、鱼三者之间构成一幅快乐聚首、奋勇争先的狂欢图式为基本意旨,艺术地展现了海洋上的独特一面。

第一节描写海上鱼群悠游大海,其乐融融、热闹非凡的情势。“在南海,鱼群经常像部落一样迁徙/迁徙过程中,红鱼部落会遭遇银鱼部落/海面上飘拂着一幅斑斓的织锦图案”,这是南海上群鱼嬉戏、快乐游走情态的生动描摹。这里以“一幅斑斓的织锦图案”这个喻体来形容鱼群,生动地呈现了迁徙之中鱼的品类之多、色彩之丰富绚烂的样貌。其实不光是南海,鱼儿成群结队地上下腾跃、飞快游弋的情形几乎在所有的海域都可睹见。不过诗人居于南海之滨,自然对此地鱼群的活动规律更为熟悉,写来就自由无碍了。

第二节意在展示航船和乘客的到来对鱼儿活动的影响和改变。“在鱼的世界里,船和人是稀罕之物/我们每一次的到来都会引起轰动围观/鲣鸟汇集桅杆盘旋飞翔/飞鱼欢欣雀跃,在两侧你追我赶”,诗中借用拟人的修辞格生动摹写鱼儿随船游泳、不离左右的情态。或许鱼群的迁徙并没改变其路线和方向,只是因为我们作为注视者和表达者,有将自我的感觉投射于鱼群上的话语权,诗中便如愿出现了鱼们“围观”、附于船儿两侧“你追我赶”的热闹场面。自然,如此写来,鱼和船之间的相关性和亲和力蓦然凸显出来。

最后一节写出了海上航行最生动的一幕图景,也是使全诗显得趣味盎然的神来之笔。“红鱼一族、银鱼一族和鲨鱼一族/狂欢似的追逐着船尾的浪花,竞相潜跃/我们率领着一支鱼的混合部队/在大海上劈风斩浪,勇往直前”,这一节用军事化的语汇“部队”来喻指极富战斗力的鱼群,显得贴切自然,毫不生涩。同时用军事化行动来替换了第一节中的“迁徙”之叙,将前此鱼儿游动的本能性和无组织性上升到有组织、有纪律的层面,使诗歌增添了活泼和生趣之感。

可以说,《在海上》一诗形象细腻地描述了海上鱼儿的活动,为我们展现了大海上狂欢节的迷人胜景,是海洋诗歌中的成功之作。

同类推荐
  • 浮生六记(增补版)

    浮生六记(增补版)

    沈复编著的《浮生六记(增补版)》以作者夫妇的生活为主线。是一本追溯往事的书。其中有《闺房记乐》《闲情记趣》《坎坷记愁》《浪游记快》《中山记历》《养生记道》此外还附有失传已久的《册封琉球国记略》(《海国记》)。
  • 诗词丛谈(马乃骝诗文集)

    诗词丛谈(马乃骝诗文集)

    卷一、诗词是非谈:凡所见谈古诗之曲解者,即予以辨析,如说《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有辱贫农之作,说《绝句》“两个黄鹂”是“断缯裂帛,互不联属”,说《江南逢李龟年》诗是伪作,皆一一考证,予以正误。
  • 路上:开车族众生相

    路上:开车族众生相

    本书以车为载体,用采访实录的形式写了39个开车人的故事。39个故事或感人,或心酸,或有趣,或苦涩,呈现了生活中普通人的丰富内心世界。
  • 苦恼的叙述者

    苦恼的叙述者

    《苦恼的叙述者》由赵毅衡所著,大部分篇幅,都是讨论叙述形式问题,过于深入到细节之中。为了醒目起见,我把《苦恼的叙述者》的分析原则在此作简要说明。在全书开头讲这问题,有先人为主之嫌,实际上,下面的讨论应是全书的结论。建议有兴趣的读者看完全书后不妨再读此节。
  • 脚下地图

    脚下地图

    《脚下地图》是实力派中年作家邓一光的散文集。军旅题材的散文写人叙事独具一格,鲜活生动,细节真实,视角独到。
热门推荐
  • 扬帆大明

    扬帆大明

    落魄富二代沈崇名横空出世,运筹帷幄短短数载间位置中枢。他是锦衣卫,率领精兵强将专治各种心怀不轨、玩弄阴谋的野心家;他是人间财神爷,莅任海事衙门总督,开海禁通商贸赚尽天下真金白银;他是多情种子,纠缠于武艺高强的小师妹,娇蛮无礼的大小姐,善解人意的清倌人,为父报仇的女刺客之间……有人说,他是心机深沉玩弄权术的奸臣;有人说,他是赤胆忠心一心为国的贤臣。沈崇名笑着说:No,咱只是个以德报德、以直报怨,喜欢数银子、爱好泡美女的实在人。风云莫测的官场、神秘狠辣的无为教、凶残自卑的倭寇,喜好打劫的俺答,再加上无敌幸运星主人公,让大明天下热闹非凡。
  • 萌动网游:高冷校草快接招

    萌动网游:高冷校草快接招

    游戏中,唐墨古是个连杀怪都会反被虐死的小废材。然而某天走衰运的她不知怎么让大神给杀了,还被大神设计迫害的一无所有……正当人生摆满餐具的唐墨古打算逆袭游戏大神之际,现实中的高冷大神却追上门了……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狂傲少夫人

    狂傲少夫人

    新婚两月后,她用手枪对准丈夫的太阳穴,气急败坏地说:“你让开,不然我从你的尸体上踩过去,也要离开这个家。”从公公房中出来,她看着婆婆跪在凛冽的北风中,不屑地对上前求情的丈夫说:“让她跪,我现在还不想让她起来。”小女子如何狂傲对待丈夫婆婆,这其中有怎样的隐情?!
  • 中国佛教(第一卷)(方立天文集)

    中国佛教(第一卷)(方立天文集)

    今年是方立天先生从教五十周年,明年即将迎来八十大寿,值此欣盛之时,结集以为纪念。方立天先生为人可敬,为学可信,毕生孜孜矻矻,专注于中国哲学、佛学与文化的研究,著作颇丰,影响非凡。文集共12卷,凝聚方先生一生心血之作,堪为集大成,在中国哲学与中国佛学研究领域,具有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关键意义。
  • 大周行医记事

    大周行医记事

    穿越到苏府还能继续学医真是意外之喜,原以为能悬壶济世平平淡淡一生,没想到却被卷入莫名其妙的纷争中,宫斗宅斗各种斗。苏府多宅斗,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大周多宫斗,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且看医女悠然自得畅行大周。
  • 死亡神座

    死亡神座

    带着巫妖王的记忆,踏入与游戏一样的世界,有着掌握死亡的心,必会重新踏上死亡的神座,成为史诗中的一员。
  • 做掌控生活的女人

    做掌控生活的女人

    做女人,是需要智慧的。女人的智慧,可以使自己魅力四射,给这个世界带来美丽的风景;女人的智慧,可以使刚强的男人为之折服,拜倒于石榴裙下;女人的智慧,可以给家庭带来温馨,给社会带来和谐;女人的智慧,更可以给自己一个快乐的心境,豁达的襟怀。让我们一起擦亮自己的眼睛看看女人是如何掌控自己的生活的?
  • 土眼洋事之总理衙门

    土眼洋事之总理衙门

    《点后斋画报》,它像一个巨大的橱房,既遇映射出西方的巨大投影,也反映出国人对西方文化的最初印象。人们从这份画报上可以看到有矣西方的种种事像:外国的总统和国王,贵妇与时装,天上飞的气球,地上跑的机车,水里走的轮船。当然,也有大最也不知道是谁编出来的“人咬狗”的奇闻怪事。国人也因此知道了,洋人也有男欢女爱,也有贪生怕死,也有凶杀和恶行,有一切中国人也能有的爱好和毛病。虽然,我们的画师画的无论哪一国的洋楼,都是租界的产物,画面上一股洋泾浜味。官方的战报也跟民间的战事传闻一样有着报喜不报忧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