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91300000004

第4章 散文篇(4)

呼唤那悄然流逝的年华

这是您对我心灵的呼唤

呼唤那濒于干涸的心田

像是无声的雨丝

滋润着曾是如茵的芳草

像是柔和的春风

轻拂着历过严冬的柳枝

我看到你的眼泪

听到了你的叮咛

而留在上面的点点与斑斑

是我的泪和我的吻

他白天劳动,晚上抽空给妻子写信。他平时是提笔成章的,可这封信却写了好几个晚上。信写好后,他又写了如下的一首诗:

给妻子的回信1958年春

(当时因信获罪者不在少数)

你的信

我一遍两遍的读着

我一遍两遍的吻着

想从中感到

你的温暖

我的信

我一遍两遍的写着

我一遍两遍的揉着

最后写的那样平淡

而把情意深深埋在心底

其实

那么多的思念

那么多的眷恋

那么多的惆怅

这小小的信封

又怎能装得起

妻子走后几天,来人催他搬到单身宿舍去,说他的房子已分配给别人了。他把仅有的一件家具存到一个朋友家,把其他东西,包括结婚时母亲送给他们的被褥都放到一个大包里,并存在指定的库房中,自己带着随身的东西搬进了单身宿舍。

此时反右斗争还没有完全结束,右派人数还在不断增长,各系各部门的“右派”暂时分散在各自单位劳动。过往行人尤其是熟人都报以惊异的、不自然的目光。这些人几曾何时还在图书馆、教研室备课,在教室讲课,在课余时间和大家有说有笑,一下竟落到这样的下场?而他们只是低着头干活,几天以后一个中午他回到单身宿舍,他的床上有一顶草帽,下面压着一张纸。纸上写着:“家华,望你多保重,劳动时戴上草帽”,简单几个字使他思绪万千,而从笔迹上还猜不出是谁送来的。

几天以后他们都被集中起来送到距北京不远的昌平县南绍乡劳动。大家都分配到各农户家里。他住在北绍洼村的一个朴实的农民家里。那位农民四十岁左右,有一位勤劳的妻子和两个小女孩,一个十一二岁,一个八九岁。他叫那位农民为刘大哥。几天以后他们就熟悉了。刘大哥一天晚上和他聊天,对他说:“你们这些人啊,就是犯傻,你看我们的县长、乡长,人家就犯不了事,分田到户时喊万岁,合作化时喊万岁,人民公社时还喊万岁,你们提什么意见,管什么用?见庙烧香,见佛磕头保管犯不了事!”他说:“刘大哥,我以后听你的!”他想这个农民真实在。

这次下乡的除右派之外还有一些边缘人物。由几位政工干部带队。他发现所谓的右派原来是一个“大杂烩”。估算一下大约有三分之一是对共产党赤诚甚至达到迷信程度的共产党员,也有一些是从不过问政治的“书呆子”,还有少数据说鸣放时一言未发是因为“派性”进来的。石油学院干部教师绝大部分来自清华大学,后来也有少数从某某学院调来的,而这些人也被“安排”在右派队伍里,可能当政的看他们不顺眼。

他还发现在这批右派中还有几个特点,一是家庭出身差的,二是有严重历史问题的几乎一个也没有。大概是因为这些人警惕性很强,“引蛇出洞”之计,在他们身上失效了。

这是他有生以来第一次下农村,虽然时间只有半年多,但他确实感到很有收获,也对农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他真的感到农民很多优秀品质是“老九”应该学习的。

他平时喜欢动物,尤其喜欢马,有几次他曾跟车去县里拉化肥。有一天,车把式(赶马车的)病了,队长叫他赶车到县里去卖大白菜,走的时候有队里一个搭车的指路。到了县里,那搭车的说:“你师傅就在这条街上卖,你吆喝一声人就都出来了”。他赶车进了一个胡同。怎么吆喝?他可犯愁了。他曾当过歌咏队副队长,在市级歌咏比赛时在黄河大合唱中还当过领唱。他先试试嗓子,调好音,然后大喊一声“卖大白菜啦!”这一嗓子把他自己也吓了一跳,怎么是这个调的?接着又喊了一声,果然小巷子各家各户门都打开了,一个妇女惊奇地问:“怎么是个小伙子?李师傅呢?”他说:“李师傅拉肚子。队长叫我来了”,男女老少都和看热闹的一样,先看他又看白菜,大家一起挑,每人放了一堆,他说:“我不会用秤”,拿着秤杆问老大娘,“这个星是多少”,老大娘笑了说:“真希奇,卖白菜不会用秤?你干啥来的”他面红耳赤,又拿出算盘来,但他自己还不会用算盘,大家都笑起来,老大娘问:“听说城里下来一帮人,你是不是城里来的”他赶忙说“是来劳动锻炼的”,老大娘说:“你先学着点”,又对大家说:“这个小伙子是新来的,谁也别欺负他,自己秤自己算罢!”他拿出小布口袋只管收钱。不到一个小时就卖光了。他给老大娘深深鞠了一个躬,说声再见、谢谢,于是赶着车往回走。出了县城,上了大道,四周都是农田,没有参照物,再加上他天生不认路,前面两个路口到底应该那个口转弯?正在犹豫之际,忽然想起“老马识途”这句古话,他赶快放松缰绳,任老马自由前进,果然到了前面的路口,马自己转了弯,他真高兴极了,这是受难以来第一次这么高兴,他拍拍马屁股,说“好马、好马”。就这么放松缰绳,老马把车一直拉到大队部门口。队长说:“你回来啦”,他拿出钱袋说:“你看看对不对?”,队长数好钱说:“一分钱不多,一分钱不少”,他赶快给马卸了套,喂上草料,还多抓几把豆子。他想这里的人好,马也好!再想想划成右派以后,在学校有些熟人对面碰上都扭过头去不说声话,真是可悲、可叹!是怕沾包还是势利眼?!到如今他也没弄清楚。

有一次在乡里看到一个大约十三、四岁的小男孩以磨盘为桌子,坐在一个小板凳上认真的做一道平面几何题,他看了看指着图说:“你在这里加一条附加线试试看。”那个孩子试一下果然证明出来了,那个男孩好开心,男孩说自己是木匠的孩子,目前在上初中。他给小男孩留下地址,说你以后有问题就来。那个小孩以后经常来找他。当时正值暑假,男孩要走上一个多小时才能到他的住处。在他指导下,主要靠自学,小男孩学完了平面几何,又学了解析几何,他对这个孩子的数学天资感到惊讶。有一次到了南绍乡他找到木匠,他说:“你的儿子非常非常有天才,要送去好好培养一定会有前途。”木匠叹了一口气说:“我们是农村户口啊”,说罢又摇摇头。这是他头一次听说有农村户口、城市户口以及中间诸多限制的事实。不久又实行了粮票制,那些年农户人家就像脚上装上地脚螺丝一样紧紧的固定在农村那块土地上。不知有多少像那个小学生那样的天才被埋没了。更何况,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这是个必然趋势,遗憾的是户籍问题至今还保留着。听一位历史学家说,在中国明朝存在着户籍制,在清朝就取消了。1958年5月9日国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一直实施至今。

在下工以后除了给妻子写信之外还经常给房东刘大哥的两个女儿讲童话故事,有时老刘夫妇也来听。记得有一次他讲了好像是一个英国作家写的“HappyPrince”(快乐王子)的故事。当讲到包着金叶的王子叫小燕子把他身上一块块金叶啄走去救济穷人时,这一家人都很感动,当讲到冬季到来了,小燕子冻死在王子的金像前,王子的心破裂了,人们把铜像送去回炉时,两个小女孩都哭了。他最喜欢那个最小的女孩,她经常在傍晚时他下工的路上等他。她有时告诉他:“叔叔,今天妈妈又给咱们做好吃的了”,他问什么好吃的,小孩子用手比画着说这么一条大鱼。多么可爱的孩子呀!

秋收过后,学校叫他们一律回学校另行安排。走的那天他给两个孩子买了笔记本、铅笔还有一大包糖。小女孩哭着说:“我不叫叔叔走!”当卡车开动时,他在卡车上看到孩子转过身来擦泪。

大约45年以后,他去北京石油大学讲课(当时他是五所大学的兼职教授),石油大学就在昌平。讲完课后,怀旧的心情促使他请司机找到北绍洼,目前已是高楼大厦,不见当时的痕迹了。他走到一片草地前面,喊了几声“老刘大哥”,眼泪不觉的流下来了,多么好的人民呀!

回到学校以后他被分配到北京石油学院所属的石油机械厂劳动锻炼。该厂是石油学院的实习工厂,但还生产抽油机。共同来的难友有十余人,有的分配在锻工车间,有的分配在铸工车间,还有的做下料工,他曾讲授过“机械制造工艺学”被分配到机械加工车间,其中包括车工、铣工、滚齿等等。他去了以后白天做车工,一位比他略大几岁的高师傅指导他,晚间他当师傅,给工人讲课,很快他就和大家熟了,而且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他1958年冬到机械厂,1961年8月离开,大约两年半的时间,酸甜苦辣都尝过。过去他几乎没有到工人中间去过,两年半时间下来,他深深地爱上了这个群体。

继大跃进之后,从1959年下半年开始了“饥饿的年代”。当时他的定量只有30斤,干的是较重的体力活。工人定量大约是45斤左右。车间的工人知道以后,都非常同情他。许多工人,尤其是女工,中午总是多带些饭来,有好吃的,如包子、饺子之类硬是往他饭盒里放,所以他在最饥饿的年代基本没有挨过饿。当时他只有29岁,正是青壮年,他又能吃,不然真的要在继日本鬼子占领时期以后,再次挨饿了。

1960年初冬妻子因营养不良,患肾炎浮肿,病休半个月。她抓紧这个时间来看望日夜思念的亲人了。车间一位老工人听说这件事,主动腾出来房子给他们住。那位老工人妻子在农村(农村户口调不进来),只有孤身一人住了一套一居室的房子,老工人暂时住进单身宿舍了,他们第二次享受家庭的温暖。

他上白班时,他们要谈到深夜,上晚班时白天休息妻子也守着他。他睡着了妻子还一面看看书,一面坐在旁边看着他。两人珍惜每一分、每一秒,谈不完的酸甜苦辣。学校门口一个商店每日中午卖鸭头和鸭骨架子,大概肉都做成罐头出口了。那时正值一年中最冷的时候,再加上肚子里空空的就感到更冷。妻子每天穿上棉猴(那个时期一种带帽子的棉大衣,穿上像猴。北京人称之为棉猴,目前已看不到了)去排上一、两小时的队买来,他下工后两人吃着鸭头、鸭架子和定量的米饭,吃得好香。妻子总是想方设法叫他多吃些。两周很快就过去了。他送妻子上车站。火车缓缓开动时他总要跟着跑出很远,多看她一眼也好。火车站台成了他们的“断肠处”。妻子临别时还留下几斤全国粮票给他。那个年代粮票就是生命。丢了粮票似乎只有去自杀。妻子走后他在日记中写了下面的一首诗:

无月无星的日子

(1960年冬)

没有月没有星

在这人生的航程上

我们紧紧地依偎着前进

我把心底的颤音传给你

你把身上的热传给我

在这黑暗的年代

你安慰着我的孤寂

同情着我的忧伤

用你的柔情

治愈着我心中的创伤

分不清这是我的泪

还是你的泪

分不清这是我的梦

还是你的梦

我们的血早已

流到一起了

在难友中他有两个知心朋友,至今已分别近半个世纪了,他依然深深的怀念着他们。

老卢,是浙江温州人,在大学教授政治经济学的,与他年龄相仿。在反右前他说过:“我们的经济体制要与时代共同前进,在企业管理中要加进激励机制”,还说:“除苏联之外,要取百家之长为我所用,西方的,包括南斯拉夫的(当时南斯拉夫被认为是修正主义)管理企业的长处也应吸收”等等,所有这些在今天看来是非常正确的,问题是出在早说了大约半个世纪,因而被打成右派。他们经常聊天至深夜,有一年老卢回老家温州探亲,回来时带了不少好吃的东西。他们两人经常一面吃一面聊。法国由帝制走向共和曾经历了复辟、反复辟达五次之多。他们都认为中国封建帝制数千年,波折是难免的。时代不同了,这一切都是暂时的,会改正的。他们都说对了,但都未曾预见到平反会来得这么晚,更没预见还会有进一步的发展——文化大革命。老卢从某种意义上说还是他的“恩人”。他1961年8月离开北京调往妻子的工作单位石油部抚顺炼油设计院,在匆忙整理东西的时候把一些诗和散文的稿件没有放好,老卢看到了,对他说:“这些丢了可是要命的,一定要放好,不然就烧掉”,最后还是烧掉了,其实这些他从未指望过发表,只是为了抒发一下自己心中的郁闷。稿中的内容多数已经忘掉了,他大致还记得有以下两首诗。

“心上的伤痕”

(反右后1958年冬)

心上流着血的伤痕

是历史倒退的车轮

留下深深的辙印

似是无言的沉默

更是上下求索

怎会落得这般黑暗

又如何摆脱黑暗

为此中华民族的泪

又要多流多少年

又要延续多少代

多少血肉之躯

已被逆转的车轮

碾得粉碎

而对我

只要在被碾碎之前

看到一丝光明

终将无怨无悔

“这就是你的辉煌”

(送给一位反右中的难友)

在阴云遮天的年代

你未曾迎合黑色的潮流

在逆境中高仰着头颅

这就是你的辉煌

在腥风血雨的年代

皮鞭加诱惑

未曾使你出卖良心

这就是你的辉煌

后面这首诗就是送给他被打成右派的另一位知心朋友的。这位知心朋友可谓忘年之交,比他大约年长20岁左右,是抗日战争前放弃了大学的学业,在大学二年级时投奔延安的。那位知心朋友说,早在三十年代初在共产党内就出现过抓AB团的事,1942年在延安整风时在所谓的抢救运动中错误估计特务多如牛毛,也伤害了大量的好同志,这次反右是老毛病又犯了。但是能够改正的。那位知心朋友劝他不要灰心,并说:“凭着你的德和才,能够为祖国做很多有益的事”。说到自己时却长长的叹了一口气,说:“我可能赶不上了”。他说:“老朋友,你已经有了辉煌”。当天写了这首诗送去,那位老干部竟落下了泪。但是他把诗烧掉了。说“叫别人看见不得了,你的诗我已经背下来了”果然背的一字不差。这位老朋友是由延安派到白区做地下工作的,警惕性高已成了习惯。他决没有想到这么一位老革命竟在文革中自杀了。平反时过去的战友讲述其英雄事迹,多次出生入死,逃脱了敌人的追杀,并说“没想到最后死在自己人的手上”,台上、台下泣声一片。

他去抚顺之前,机厂的厂长兼党委书记找他谈话,说:“大家对你反映非常非常好,石油学院党委决定给你摘掉右派帽子”,去了抚顺不多时贴出了为其摘掉右派帽子的告示。

临行时,许多工人送他去火车站,有好几位是专门请了假送他去的。

1961年8月他来到抚顺。老卢和几位老工人到车站送行。他从此又换了一个新天地。

同类推荐
  • 大巴山的呼唤:党的好女儿王瑛

    大巴山的呼唤:党的好女儿王瑛

    本书成功地塑造了真正爱民为民,奉献牺牲自己的南江县纪委书记王瑛朴实亲民的形象。王瑛同志生前任四川省巴中市南江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2006年7月被确诊患肺癌晚期,仍坚守工作岗位。2008年11月27日病情恶化,在送往医院救治途中不幸去世,年仅47岁。参加工作27年来,王瑛同志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始终牢记党的宗旨,忠实履行职责,热情服务群众,坚持艰苦奋斗,保持清正廉洁,做出了突出成绩。
  • 都是寂寞惹的祸

    都是寂寞惹的祸

    是不是所有女人都要和寂寞抗争?爱是奢侈,承诺像沙。太用力、心会碎。如果我爱你,为何还会如此寂寞?苍白、随意的爱情,在生活中追寻那一点点可怜的温存。剩男剩女圣斗士——不要因为寂寞说爱我。
  • 人皆有错:名家经典

    人皆有错:名家经典

    科学是美丽的,科学中有对真善美的追求。《人皆有错(名家经典)》所辑文章,既有对自然奥秘的探索,也有科学研究的心得体会;既有科学与艺术、科学与人类文明、东西方科学的对照,也有对科学未来发展状况的争辩与沉思。读之,可以开拓科学视野,可以深味科学思想与精神,让我们一起来走进这块好奇、怀疑、智慧的疆域吧!
  • 超越生命的选择:思想者随笔(萨特卷)

    超越生命的选择:思想者随笔(萨特卷)

    本书是萨特哲学及生活的通俗汇编,全书内容是从萨特大量的哲学著作、戏剧、散文、随笔、传记的精选摘录而成的,并将存在主义哲学的精髓贯注其中,重点突出萨特的人道主义情怀及高昂的人生态度:对抗任何可能压制我们生命本身的外部力量,实现我们自由的选择并承担。本书在保留原作思想深刻的同时,力求行文浅显易懂,与读者的现实人生紧密联系。
  • 书文化九讲

    书文化九讲

    来新夏“纵横三学”:历史学、文献目录学、方志学。90岁高龄的他,读书笔耕不辍。《书文化九讲》虽然只有15万字,却是资料丰富,内容翔实,信息量极大。前“四讲”讲述书籍的发展和演变,第五、六讲讲述书籍的“藏”与“传”,第七、八、九三讲分别介绍古代的重要书籍,全书有百余幅关于书的珍贵图片。
热门推荐
  • 重生炼宝女王

    重生炼宝女王

    都市异能爽文,强强联手,结局一对一!◎◎◎◎◎◎◎◎◎◎◎◎◎前世,她是精干的首席记者,却被无情狠心的渣爹与男友联手杀害灭口。今世,身怀异能,强势重生,她眼神冰寒,手段狠辣:“负过我的人,我要你们千倍偿还!”拥有一双可以点石成金、变废为宝的回春妙手,身负神秘门派的千载传承,让林紫苏成为华夏国最传奇妖孽的炼宝大师。凡是经她祭炼的宝器,下可招财治病,中可杀人无形,上可诛邪镇魔!凡是被她碰到的物品,废物可得新生,顽石能变至宝,化腐朽为神奇!炼宝器、驱邪魔,收萌宠、寻神物、报旧仇、踩人渣……都是她的主业。鉴宝、文物、玉石、医术、经商……也同样是她的主业。上至名流,下至巨星,都是她的主顾。上至八旬老翁,下至三岁孩童,华夏国无人不知她的大名。青年才俊们环绕打转,腹黑少主、型男模特、商界精英、紫衣妖男、人气明星等等费尽心机,只为博她欢心。林紫苏却眼皮也不抬一下:“求交往的帅哥太多,请排个队先。”【精彩片段之一】“你根本炼不出能转运驱邪的护身宝物,完全是在说谎骗钱!”满面嫉妒的女明星失态大吼。林紫苏抱臂淡定回视这胸大无脑的艳丽女星:“忘了告诉你,除炼宝外我还会看相。现在我看你气运暗晦,衰鬼萦身,注定事业要走下坡路。”这时,有人附到女星耳畔低语数句,她当场风中凌乱:“什么?!要解约换女主?”一旁,某男将手机丢还秘书。敢当着他的面给他看中的人添乱,这脑残女星注定一辈子前途无“亮”。【精彩片段之二】“拍卖的玉佩让给你又何妨,希望你到死都戴着它。”看着曾亲手将自己推下深渊的渣爹,她笑得别有深意。一个月后,渣爹染上怪病,官司缠身,亿万家身转眼成空,求天天不应,告地地不灵。【精彩片段之N】尽在文中!
  • 阅人无数不如阅人有“术”

    阅人无数不如阅人有“术”

    有道是“百智之首在于识人”。看透人心是一门博大精深的生存学问;是一门没有符号载体的做人艺术。会看人者能点石成金,能在危难之际力挽狂澜;不会看人者,即使有天时、地利,也往往是功败垂成。学会看人是保障一个人立足社会,服务社会,进而取得一定社会地位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和能力。
  • 豪门泪:前妻,我离婚娶你

    豪门泪:前妻,我离婚娶你

    他在婚礼上不顾一切地离开让她成为叶家名正言不顺的长媳,留下她独自面对接踵而至的问题。她等他999天,他终于回来,身边带着她的好友。她以为倾心相待,他就能够回心转意。谁知在他眼中,她不过是个心计深沉的人,他将她的爱,踩在脚底。一场阴谋,他亲手送她进了监狱。她在监狱里面苦苦等待,却是等来他即将要订婚的消息。十个月的牢狱之灾,终于让她心灰意冷。“我曾经以为有朋友,可她陷害我,我以为我有家人,可他不要我。到头来,其实我什么都没有——莫如意”*新婚前夜,从昏迷中醒来,发现自己被前夫囚禁。“莫如意,我不会让你嫁给我弟弟,因为你这种女人根本配不上他。”他囚禁她,羞辱她。*她十七岁的时候,他摸着她的脑袋对她说:“别怕,以后有念琛哥在。”她二十一岁的时候,他要订婚,她怨他不遵守等她到三十岁的诺言。他无奈地说:“若你到三十岁还没有结婚,我离婚娶你。”她二十六岁,一纸离婚协议,他们各不相干。*“爹地!”在机场,他听到那一声柔软的叫声,看着那一张似曾相识的小脸,满心欢喜。“你要离婚娶我么?可现在,我对别人用过的二手货已经没有兴趣了。”她牵着儿子,另外一个男人噙着笑,抱过儿子,拥着她,与他擦身而过,形同路人。他不要的爱,她收回。安安问朋友要了一个群,21629078,等着你们撒!(*__*)推荐好友的文*池塘的http://m.pgsk.com/a/369749/沐沐的http://m.pgsk.com/a/353312/若若的http://m.pgsk.com/a/386546/小C的http://m.pgsk.com/a/242536/
  • 大唐王朝之李家天下

    大唐王朝之李家天下

    《大唐王朝之李家天下》从家族角度出发,通过多种史料还原历史细节,以通俗的笔法对大唐王朝李氏家族进行重新解读。帝王、权臣、英雄、宦官,你方唱罢我登场。李唐王朝造就的历史,无不显示出它的残酷与不可抗拒。兄弟相残、家族之争、奴才欺主……一幕幕的血腥书写着李氏家族的历史。围绕李氏家族的传承和纷争,再现大唐帝国的兴亡史。大唐王朝是让我们为之自豪的一座历史巅峰,大唐盛世的辉煌始终令我们向往。这个气势磅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帝国给后人留下了无数遐想与疑问。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都市最强杀神

    都市最强杀神

    【2019年最火爆爽文】作为职业杀手的我成了校花李若芸的陪读生,这个校花美到令人窒息却刁蛮不讲理,竟然让我住地下室。但我却在地下室偶遇封印世界,这下子我牛逼了,学习各种封印术:隐身,控冰,禁术生命轮回等等,而且还是稀有的暴击属性。这追求校花的人实在是太多了,我是见一个虐一个。这些人里面赫然有隐世家族,他们竟然也懂封印术,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原来世界的外面还有一个世界。
  • 星空倒影

    星空倒影

    在历史的苍穹中,被选中的人会成为星辰,照亮整整一个时代,接受后世万代的景仰。我们称他们为“英雄”。我不是英雄,我这一生中最荣耀的时刻,不过是在英雄的身侧,看他们亲手擦亮历史的夜空。或许我可以说,我是在那片星光闪烁的苍穹下,真实而微不足道的……一个倒影……(新作盟出品)
  • 不可不读的最励志的成才故事

    不可不读的最励志的成才故事

    在成长的道路上,最快乐的体验是求知;在探索的过程中,最需要的帮助是引导。希望《悦读成长系列:不可不读的最励志的成才故事》能带领小朋友们在知识的海洋里快乐遨游,让它成为你的良师益友!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锦绣王妃

    锦绣王妃

    她以为古代生活真的像小说那样遇皇上,调戏王爷,逍遥江湖。为毛这个却是这么乱世的一个世界,当与天下为敌的时候。她该如何应对,是负了这个天下?还是成全这个天下。不管他是伤是死,亦是记不住她了,他也永远只有那么一句话,那就是:不管天塌下了,地崩了,不怕,有我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