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成的例子是柯云路。那几年一些气功大师把气功吹到了天上,无所不能,甚至大兴安岭失火,气功大师都能遥控下雨。其实,光这些气功大师们鼓吹是成不了气候的,正是因为社会上一些“高级”人士以及柯云路这些名家们的参与,才使气功“发扬光大”“声名显赫了”,犹如一根轻飘的鸡毛冲上九霄。作为当时有影响的现实主义作家柯云路,写出了纪实作品《大气功师》。他明确地告诉你:意念即物质(大意,记不太准。)。他说亲眼所见气功师用意念把药片从瓶子里拿出来。就这样柯云路被气功师忽悠了,接着是柯云路把他的崇拜者忽悠了,崇拜柯云路的一些人开始迷信气功,他把他的崇拜者带入了歧途。可以肯定的是柯云路不是有意为之。说明人总是有极限性的。
其实,在这篇小说中,如果把哲学、哲理或残雪认为的“形式逻辑学”从文本中抽离,这是一个熟悉老套的故事,补田为了壮大自己的学派,留住自己的学生,对自己的学生和自己的妻子的行为视而不见。看来在这个世界上有比情爱更重要的,是什么?那就看你的喜好了。作者在描写以宫夫人的情爱时,倒是表象上感觉到与作者描写的融为一体,细细的琢磨仍感觉勉为其难。
在月光照耀的落叶上,你什么都无法看到,我邀约真纪子看厚厚的落叶把月光反射到四周,真正的目的是邀真纪子夜晚去银杏树下约会。
这种结构小说的方法,倒使我无端的想到日本侵略中国的时候,堂而皇之的说成所谓的东亚共荣。这是一种强盗逻辑,因为卡尔维诺是世界大师,残雪们解读大师的作品就得作大师状。在残雪的解读中有这样一段话:这个故事的产生本身就是奇迹。作为一位西方国家的作者,他对形式逻辑的运用就仿佛是与生俱来的本能。奇特的场景不是刻意想出来的,而是冥想中的再现,即,再现一个人内部本来就有的结构。
注意,残雪在这段话中用了两个词,一个是与生俱来,一个是冥想。
与生俱来说白了就是天生的,也就是卡尔维诺一生下来就是一个会运用形式逻辑的人。冥这个字,《辞海》里有11种解释。1.昏暗。2.愚昧。3.高远、远离。4.幽深。5.夜。6.迷信者称人死后的居所。7.暗合、默契。8.神明。9.通“溟”。10.通“瞑”。11.姓。对冥想的解释是:深沉的思索和想象。我之所不厌其烦的将这些解释罗列出来主要的目的是想准确理解残雪这句话的含义。
如果按辞海里解释的冥想和残雪所说的“刻意想”,基本上相同。那么残雪为什么在“不是刻意想出来的”,又加一句“是冥想的再现”呢。
显然残雪是有所指的。那么回过头来,我在和辞海里解释的冥的含义再来联系。能联系起来的是4、5、8、10。在这几条里再选的话,比较符合残雪本意的应该是8、10。是神明的再现,或是睡着的时候想出来的。
当然这是我的猜想,不一定符合残雪的本意,但可以看出残雪对卡尔维诺的喜爱。我有种错觉,总觉得残雪对卡夫卡和卡尔维诺的喜爱,就是对自己的喜爱。
在月光照耀的落叶上,有关银杏树的落叶出现过三次:第一次是文章的开篇,用较长的篇幅来描绘落叶的视角形态;第二次是和宫夫人之间的距离缩短后出现的,这次交代了和补田的关系;第三次出现落叶的时候,是和真纪子谈论观察月光的最佳地点,那厚厚的落叶可以把月光反射到四周。接着作者自己说目的是去银杏树下约会,在月光照耀的落叶上会发现什么呢?作者在这里布了一个谜。
如果把这三个自然段抽离,也是一篇精彩的小说,是一篇有关伦理、情色的精彩小说,甚至说有几分下流也不为过,当然,这肯定不是大师要写的小说。这三个段落也成了这篇小说高下之分的分水岭。这三个段落的融入,作者把你的视角拽入了他布置的迷宫,尽管作者描写了性爱、情色,然而对于你来说这些都不重要,因为有比这更重要的东西吸引着你,那就是作者布置的那个迷宫,即故事背后的东西。
把小说表达的各种感觉与读者的接受能力二者加以比较,后者受到了极大的限制。首先读者如不仔细认真阅读便会忽略文字中实际包含的一些信息或意图,其次,文字中总有一些基本东西未被表达出来,甚至可以说未被言明的东西比言明的东西更加丰富,只有让言明的东西发生折射才能想象出那些未言明的东西。
以上是作者自己的原话。
写到这儿,我不能再写下去了,那样仿佛我比作者更聪明。
但我还是忍不住地要说,在惯常的生活中,有炫目的欲望和耀眼的陷阱,我们明白无误知道它的存在,但仍义无反顾大踏步地向前迈进。
在这篇小说中,我体会到了落叶之美,那飘落的银杏树叶产生的意象之美和这个故事融会在一起的高超技巧,但无法理解残雪女士对卡尔维诺的“这样的揭示的确称之为灵魂出窍”玄而又玄的赞誉。如是在艺术夸张的层面还尚可理解,真的把它上升为神秘、上帝的旨意,那是对卡尔维诺和自己的妖化。
2009年1月3日
读刘庆邦老师的《人事》
醒来,看看表,两点。没有了睡意。顺手翻看前几天寄来的《北京文学》,里面有刘庆邦老师的一篇短篇《人事》。来了兴趣。
先说刘庆邦老师。称呼刘庆邦老师,不是客气。我的第一篇短篇小说就是刘老师编发的。那时候他在《中国煤炭报》副刊工作,当时我参加《人民文学》的函授,正好改稿老师是刘老师。我记得我当时将稿子寄出后,有好长时间没有音信,便不知轻重地写了封信责问刘老师,那封信按时间推算刘老师一定是看到了。后来等来的是刘老师的便笺,告诉我那篇小说在副刊发表了。看信的那一刻,我的心里充满了内疚,为自己的鲁莽。后来,《人民文学》负责函授的老师专门解释过此事。说改稿老师大部分都兼职,平时工作很忙,有时不能及时回复,但请学员放心,改稿老师一定会认真负责的看你的稿子。后来,我还专门到刘老师的办公室问候,尽管嘴上没说,心里充满了歉意。刘老师平易近人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后来,凡刘老师的作品我都会买回来阅读。印象最深的是《平原上的歌谣》,那遥远的记忆似如歌的行板,在平原上响起,对饥饿的描写入木三分。至今仍镌刻在我沙漏一般的头脑里。虽然后来也读过刘老师的不少小说,比如《红煤》、《响器》、《别让我再哭了》、《家园何处》等小说。对了,还有根据他的小说《神木》改编的电影《盲井》反响很大,但唯有刊登在一本记不清的杂志上的《平原上的歌谣》像一壶老酒温暖着我遥远的记忆。那行云流水的叙述,仿佛带回了我的童年。幼时的经历、记忆被刘老师的小说调动起来,我闻到了童年时期的气味。虽然我没有经历过那段刻骨铭心的三年困难时期,但小说里描写的乡村的那种情绪、氛围和我的童年的记忆相吻合。我知道,这是真正小说的气味,那也可能是刘老师青春少年的记忆,或者是记忆中的回响曲,曾萦绕在我内心深处,给予我一种精神至上美的享受。那时候,好像文坛上还没有冠以刘老师“短篇之王”的称号,之所以现在刘老师如雷贯耳、大名鼎鼎,全是因了老师的非凡的勤奋和对小说无限的热爱。好,就此打住。
《人事》写了一个叫梅志清的传统女性面临的一连串的现实问题。一次,丈夫买回了一些性爱光盘,想调剂一下夫妻之间的生活,想试着和妻子“照猫画虎”,但被妻子拒绝了。并骂丈夫简直是流氓一个。还好,生活在继续。
直到丈夫单位的一位女同事的丈夫提着刀杀将到自己的家门口时,平静的生活被打破了。原来,自己的丈夫和单位女同事的丑事被人家老公发现了。
女主人公梅志清毫不犹疑地带着女儿搬到了母亲家。先分居,然后计划离婚,没有商量的余地。
然而,在小说的结尾,发生了戏剧性的转变。妻子到省城开会,参加全省人事系统先进表彰大会。自己的先进指标是处长给的,内心也非常感激。在舞会上接受了处长的邀请,跳舞的时候,处长表达了对自己的爱慕,并邀请女士到自己的房间。在房间里毫不犹疑地、放肆地将女士放倒在床上褪去了女士的衣服。在这紧要处,电话响了。处长不接,说可能是小姐打的。女士说:你接吗,也许是有重要事找你。处长这才不情愿地接了电话。
以下是处长的话:谁呀?噢,不需要,我正在开会,正在研究重要的问题。
趁接电话的当儿,女士赶紧开溜了,离开了处长的房间。
回家后,梅志清老是想起华处长,甚至有些恍惚。不知道自己到底和华处长的关系到了哪一步,甚至做梦都梦到和华处长做爱,并觉得华处长很会做。
梅志清再没有和丈夫提离婚的事,接受了丈夫以前对性的开放邀约。
小说戛然而止。耐人寻味……
读第一遍的时候,我觉得梅女士的内心转变作者没有给予更多的交代。
留下一个空白。(空白?可能是我脑子笨。)当然这是我的理解。应该说,按我的理解,在那种特定的情景下,和处长做爱也未尝不可,具备了那种条件。那样会流于庸俗?那样也许违反了女主人公的个性?
当我第二次再看结尾的时候,我明白了。梅女士的精神已经出轨。尽管是一个梦境,却暗喻了梅女士的内心的活动。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都在经受着这样、那样的诱惑。现实生活如一架巨大的机器,轰鸣着开进我们的头脑,用娴熟的手臂,把我们头脑里原有的组件拆卸得七零八落。我们无法改变现实,甚至慢慢的被现实所磨砺,最终成为现实生活的俘虏。在某种意义上,我联想到生活中的任何一个机构、一个阶层都在接受这现实残酷的洗礼,只是他们比梅女士的命运更糟,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如果我在这个层面上来理解这篇小说,这篇小说便有了更深的含义。也许我只是盲人摸象。
细细地想来,还是刘庆邦老师的结尾更富于小说的特性。当然,小说不一定非有一个谜一样的结局,但必须经得起咀嚼,这样会回味无穷。小说的结尾如一条江河融入了大海,是多解的,读完仍给你一种扇状的思维,让你久久的无法合拢。
如果按我的想象结尾,虽不能说索然无味,但有了高下之分。
看《红楼梦》读曹雪芹的悲悯之心
《红楼梦》是部大书,它的博大、浩繁和它在中国小说中的地位吾辈不敢评述,只是通过曹氏对贾宝玉以及众多丫环们这些小人物命运的描写,我能体会到曹氏那颗郁郁、博爱的悲悯之心……
宝玉生在一个特殊的环境里,我想正是这种特殊的环境造就了一个特殊的贾宝玉。
他的特殊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心灵上的平等
宝玉是贾母的掌上明珠,这便决定了他在贾府至高的地位,但宝玉除了偶尔的使小性子以外,他对身边的丫环在心灵上是平等的,没有高人一等的心态。宝玉虽然爱欲多多,和丫环的厮混中不免带些狎昵或偶尔也有越轨的行为,但宝玉基本上是尊重这些女孩的,没有把她们作为肉欲的工具,比较重视感情,方式也比较文明,不像贾琏、薛蟠把女人作为泄欲的玩物。他追求的是情感上的交流,比我们现在的人都强调心灵的交流。在脂粉堆中,能有如此举动,实在难得。在如此的梦中浮生里能保持这种心灵上的平等,是一种难得的修养和品质。这一点我认为是曹老的功劳,曹老年青的时候在曹家,按我的猜想,在现实生活中对女人的需求应该是举手之劳的事情,然而虽然他有足够的风花雪月,然而心灵和肉体的天然合一却是那样的难于寻觅……所以他在他内心的世界中创造了史无前例、举世无双的宝、黛形象。有人扼腕悲叹,甚至仰天长啸,惊呼宝玉和黛玉的生死离别、千古爱情。曹氏以他的非凡天赋和他的一双慧眼,似乎窥视到了人类男女之间人性心灵深处的真情匮乏,所以曹氏只有在小说中寄情于贾宝玉和林黛玉了。我想在真实的贾府里面,断然不会有真实的贾宝玉、林黛玉的。
对下人的同情
宝玉对丫环们始终抱着一种命运上的同情。通过金钏儿的死我们可以观照到宝钗和宝玉对另一个阶层人物命运的态度。
金钏儿弄坏了王夫人的一件东西后,是被王夫人强制下岗的,由此而造成了金钏儿的自杀身亡。尽管王夫人事后说:我只是气他两天,还叫他上来的,谁知他这么气性大,就投井死了。岂不是我的罪过。王夫人自己已经承认是自己造成的。宝钗却这样说:据我看来,他并不是赌气投井,多半他下去住着,或是在井跟前憨玩,失了脚掉下去的。他在上头拘束惯了,这一出去,自然要到各处玩完逛逛,岂有这样大气的理!会说话当钱使。宝钗拍马屁技高一筹。为了讨好王夫人,不惜睁着眼睛说瞎话。这也可以看出,为什么贾母和王夫人喜欢把宝钗配给宝玉,多么一个知书识礼的乖孩子。然后接着说:纵然有这样大气,也不过是个糊涂人,也不为可惜。实际上宝钗完全知道金钏儿的死因。死了人都不可惜,我们设身处地地为金钏儿想一想,一个穷人家的孩子,好不容易找了份儿工作,却因自己的不慎丢掉了饭碗,细想金钏儿也就是一个十二三岁的样子,丢掉自己的工作,能不害怕吗?而宝钗对这一阶层的人没有一丁点儿的同情,他对下人的轻视态度可见一斑。在宝钗的眼里丫环们的命是不值钱的。又接着出主意说:姨娘也不必念念于兹,十分过不去,不过多赏他几两银子发送他,也就尽主仆之情了。活脱脱的另一个王熙凤,阶层观念分明。也难怪贾宝玉虽然也仰慕宝钗,但千万个不愿意让宝钗做他的老婆。
同样一件事,请看宝玉的态度。
曹是这样描写的:一时宝钗取了衣服回来,只见宝玉在王夫人旁边坐着垂泪。在下一回(第三十三回)中又写道:知金钏儿含羞赌气自尽,心中又五内摧伤。再往下又写道:宝玉素日虽是口角伶俐,只是此时一心总为金钏儿感伤,恨不得此时也身亡命殉,跟了金钏儿去。家里的一个丫环,还是母亲身边的丫环死了,宝玉内心却五内摧伤,甚至恨不得跟了金钏儿去。我想作为常人来讲,即使自己兄弟姊妹死了也不过如此吧!宝玉对生命的尊重,尤其对普通人的尊重可以观照出他性格的善良和悲天悯人的性情。
虽然是描写贾宝玉,实则上是曹氏内心的写照,可见曹氏的悲悯之心。一对年龄相当的人,对一个丫环的死,态度经纬分明,所以我们不难理解,宝玉和宝钗的婚姻是不能够维持的!宝玉出家也就顺理成章了。
性格中的纯真
宝玉的性格不复杂。按理说,宝玉生在那样一个家庭,有理由成为一个大观园的接班人,他聪明,有悟性,然而他偏偏是一个叛逆者。他完全可以按贾母、贾政设计的方案走,可是,宝玉没有,他走向了一条相反的道路,他走向了虚无。如果不是贾宝玉性格中的纯真、善良的一面,他也不可能最终走向一条虚无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