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80400000005

第5章 封建制五刑(1)

奴隶制五刑中,有四种属毁人身体的肉刑,汉初文帝时被废除。自汉至隋唐,统治者又逐渐规定了几种新的法定刑来代替原来的五刑,被称为封建制五刑,即笞刑、杖刑、徒刑、流放刑和死刑。封建制五刑在隋唐之后一直通行,其中大多在之前就已存在,到隋唐才被正式确定为主刑和法定刑罚来使用。

(一)笞刑

笞,即笞打,击打使人受痛,行笞刑时一般打臀部、背部等部位。

笞刑在古代社会中早已存在,在用于国家刑罚的同时,也多用于一般教育所用的教刑,如李悝的《法经》曾规定对太子行笞刑:“太子博戏则笞;不止,则特笞;不止,则更立。”由于战国时的笞刑既是一种可随时使用的刑罚手段,又是一种可对正服刑者加施的惩戒手段,所以它的使用比较随便。秦朝时使用笞刑较多,它多用于对刑徒的管理,如服城旦舂劳役的人毁坏了官家的陶器、铁器或木器,制造大车时折断轮圈,主管者要立即笞打,按所毁坏的器物算,每值一钱笞打一下;笞也可作为工作中罚劣的手段,如秦《厩苑律》规定:用官家的牛耕田时,牛变瘦了,牛的腰围每减瘦一寸要笞打主事者十下,服城旦劳役的人工作被评为下等的,每人笞打一百下。

汉初文帝、景帝改革刑罚制度,把笞刑变成了比城旦、鬼薪等劳役刑更重的法定常刑,并需要较严密的诉讼程序决定、以较正规的形式执行。起初,汉文帝决定改劓刑为笞三百,改斩左止为笞五百。而实践起来,由于笞数太多,受刑者常被打死。景帝时,又下诏将笞五百改为三百,笞三百改为二百,但在执行时还是经常出现行刑过程中人被打死的情形。因此,景帝再次减少笞数,将笞三百改为二百,笞二百改为一百。由此,汉代刑罚体系中便出现了笞刑两等。景帝时,笞刑的执行也更加规范,他定了“箠令”,规定了笞打犯人的箠的规格:长五尺、粗一寸,若箠是竹的,末梢粗半寸,竹节要削平;还规定了笞打的部位及执行笞刑的方法即笞打犯人臀部,而且不管犯人受笞多少,中间都不得更换行刑的人,一人受罚只能一人施罚。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仍采用汉景帝时的箠令之数,而笞打位置有所不同。如汉代规定笞打部位为臀,而北齐有鞭背;又如汉箠令规定对同一犯人行笞不得更换执行人,而北齐规定每打五十下换一次执鞭人。此外,北周时还常将鞭刑与笞刑并用,先行笞刑再加鞭刑。

隋唐时期,将笞刑列为封建五刑中的轻刑。唐朝时对笞刑又有了明确规定,将笞刑分为五等,自十至五十;执行笞刑的杖,长为三尺五寸,大头径二分,小头径一分半;执行笞刑,要腿与臀部分受等等。以后各代笞刑基本上都沿袭唐制。元代的笞数稍有变化,笞刑分为六等,自七至五十七,每十下为一等。为何起数为七呢?据说元世祖定制时,实行宽缓的政策,认为对犯罪无知的小民应该加以宽恕,“天饶他一下,地饶他一下,我饶他一下。”因此笞刑便减了三下。

(二)杖刑

杖刑,也为击打刑。常与笞刑并用,也属封建制五刑中的轻刑。

汉代已将笞刑规定为一种法定常刑,一种重刑,执法者甚至君王都不得随便以笞责罚他人,而古代统治者又需要一种比较轻微的责罚手段,以便对那些不构成犯罪但又使他们气愤、不能容忍的行为实施惩戒,于是实践中便又慢慢创造出一种“鞭杖”之刑。它也像春秋时的鞭,战国时的笞一样,可以由执法者或君王对那些有轻微不遵教令行为的人实施几下、十几下或几十下的临时处罚。东汉明帝时,这种鞭杖的刑罚对那些有轻微失礼、违旨行为的官员也可使用,百姓则更不必说。三国时期,由于战争环境打破了正常的法律秩序,于是鞭杖之罚越用越多,越用越滥。到魏明帝时,面对许多因轻罪而死于鞭杖之下的现实,不得不将鞭杖之制变成法定惩罚,不得滥用。于是,鞭杖这种起源于法外惩罚的手段进入法典,甚至曾取代笞刑成为法定常刑。如《梁律》有鞭杖刑六等,北周有杖刑五等,自十至五十;鞭刑五等,自六十至一百等等。而这个时期的笞,并不独立存在,而是作为徒刑等的附加刑。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仍有鞭、杖、笞等名目。而隋统一中国后,立法从宽从轻,除去了鞭刑,留下了笞刑和杖刑,并规定笞为轻,杖为重,笞的刑具较细而杖的刑具较粗。唐朝继承了隋的制度,并对杖刑的刑数、刑具、受刑部位做了规定:杖刑五等,自六十至一百;常行杖(即执行杖刑的杖)长三尺五寸,大头径二分七厘,小头径一分七厘;执行杖刑,要背部、腿部、臀部三个部位分受,若受刑者愿意打背和腿两个部位,可以满足要求。同笞一样,以后各代基本沿袭唐制,元代随笞刑一起,也减刑三下。

宋金时期还实行一种折杖法,是一种宽免刑罚的制度,即把笞、杖、徒、流刑都折合成一定杖数,只用杖刑而不再执行其他刑罚。如宋代规定,凡犯罪本应笞杖的,一律用臀杖,原笞杖自十至一百,折为七至二十。那些应用徒刑处置的罪犯,用背杖,从一年至三年共五等,分别杖刑十二、十五、十七、十八、二十,杖后则将其释放,不再服劳役,同样,那些应当处以流刑的罪犯也按其犯罪程度折合成不同的杖数,而不用再服流刑。

自汉将笞、杖定为法定刑,隋唐将其纳入五刑之中,历代也都对执行笞、杖之刑提出了严格的要求,但法外用笞杖刑罚的情况却一直难以杜绝。唐代宗时常有对某人“重杖一顿”的指令,而一顿是个无确定数目的概念,这常使执行者得以任情轻重,欲其活则施轻罚,欲其死则施重罚,而这也会使执行者常常因难以摸透君王的心理而受指责甚至处罚。

谈到君王的法外用杖,就要介绍一下中国古代的一项特别制度 廷杖,即由皇帝决定,在殿廷之上对违法抗旨的大臣施用的杖罚。这种制度盛行于明代,但由来已久。后汉明帝对大臣都可以施加鞭杖,这可以算做廷杖的萌芽。而正式行使廷杖是隋文帝时开始的,据《隋书·刑法志》记载,隋文帝疑心重、好猜忌,常常在殿廷之上打人,有时一天之内能痛打四人之多。开皇十年(590年),尚书左仆射和治书侍御史等人恳谏朝堂不是杀人的地方,殿廷也不是杖罚的地方,文帝才同意撤销殿廷内所设的刑杖。而隋高祖又以“有些官吏不守礼法,按照法律,其罪轻,而以情判断,其罪又重,不立即杖罚而没有可以惩罚的办法”为由,恢复了廷杖。

明代使用廷杖最为频繁。明太祖朱元璋时,工部尚书薛祥就死在廷杖之下。明宪宗成化十五年(1479年),汪直诬陷侍郎马文升等五十六人,宪宗以容隐的罪名将这些人每人廷杖二十。明武宗正德十四年(1519年),武宗想要去南巡,群臣用国事劝谏,想要将皇帝留住,结果一百四十六人被廷杖,致死十一人,像这样类似杖打群臣,并致十数人死亡的事件据记载还有不少,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明初,大臣们受廷杖时都穿着朝服,因此有些大臣为防止被杖打伤,每次上朝,在朝服里都穿着厚厚的内衣。而正德时,宦官刘瑾专权,开创了大臣

受刑时要脱去朝服的先例。

(三)徒刑

徒刑,是强制犯人劳役的刑罚。《唐律疏议·名例》解释说:“徒者,奴也。”即劳役。

同类推荐
  • 茶馆文化

    茶馆文化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茶馆文化》主要内容包括:茶馆文化漫谈、北方茶馆、南方茶馆、施茶活动、茶馆的现代发展。《中国文化知识读本:茶馆文化》从茶的起源开始讲起,告诉读者茶如何从简单的饮变成中国一种特有的文化现象,以及南北方茶馆的地理分布和功能介绍,为之勾勒了一幅茶馆在中国的兴衰走势图,并从各个侧面介绍茶馆如何承载着宴饮聚会、娱乐生活、洽谈生意、品谈人生等几个方面的功能,将茶馆现象上升为一种文化现象,寄托着中国借物咏怀的传统道德情节。
  • 法国精神

    法国精神

    自中国被西方战舰轰开大门,西方大国就介入了中国近代历史的变迁。其中法国对于中国的影响不可小觑。如果说在19世纪下半叶,对中国改革运动起着重要影响的还主要是来自当时第一号强国大英帝国的社会政治思想(比如严复的著名翻译都采自英国思想家),那么在19、20世纪交替期间,由于大部分海外的中国留学生都来自于日本、美国和法国,因而这三个国家变成了外国影响中国最主要的国家。
  • 嘉陵江文化与区域发展

    嘉陵江文化与区域发展

    本书收录了全国各地研究嘉陵江流域地区经济、文化、历史、地理等学科的专家、学者的文章30余篇,主要从嘉陵江历史地理及沿革、嘉陵江流域的经济研究、嘉陵江流域的文化研究三个方面的不同角度就挖掘整理嘉陵江文化的历史资源,探寻嘉陵江文化的内涵、特色,加强区域合作,增进文化交流,促进文化创新与产业发展进行了深入探讨。
  • 山西民居与饮食

    山西民居与饮食

    山西民居和饮食生活是中华民族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黄河文化中有代表性的特定地区文化类型之一,展现着别具一格的地方味道和风情。
  • 弟子规新读

    弟子规新读

    《弟子规》分为五个部分,三字一句,两句一韵,具体列述了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
热门推荐
  • 异界帝尊

    异界帝尊

    一代杀手之王灵魂穿越异界附体纨绔,一个纨绔的热血传奇!
  • 智破疑案(超级智商训练营)

    智破疑案(超级智商训练营)

    收入了100个情节曲折、耐人寻味的断案故事,每个故事都演绎着悬疑的情节,跃动着鲜活的人物,描述着生动的细节,带领我们回到当年的案发现场。曲折离奇的案情,在睿智高明的断案高手的努力下,疑问烟消云散,真相浮出水面,凶手落入法网。看到最后,一切才恍然大悟,掩卷顿思,意犹未尽。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千亿豪门:家有仙妻

    千亿豪门:家有仙妻

    她又多了个哥依旧不是人……本文又名《全都不是人》,混迹收藏界的邵老师,突然发现自己竟然不是个人!她嫁了高富帅,后来发现她老公也不是个人!!她生了一对双胞胎,当然不是人……
  • 庄周今读

    庄周今读

    故事是在战国中后期广阔的背景下展开的。在那样的社会里,充斥了杀伐、兼并、权谋,无正义可言。庄周始终追求自由、平等,不愿意同流合污,注定他……
  • 宋宫十八朝演义

    宋宫十八朝演义

    共记录了三个多世纪中18位宋代皇帝的宫廷生活内幕,此书记述了从宋太祖赵匡胤“陈桥兵变”夺取北周天下,其中“黄袍加身”、“杯酒释兵权”、“斧声烛影”及“莫须有”三字狱等重要事件都在宏大的历史背景下展开叙述,至宋钦宗赵桓“北狩”间168年的北宋历史;从宋高宗赵构南迁至幼帝赴水而死的152年的南宋历史,是一部史实性较强的、寓教于乐的历史演义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何夕兰烬落

    何夕兰烬落

    她是名臣之后,轻柔如水、灵秀聪颖。她生在帝王家,兰心蕙质、豪迈爽朗。两个不同身份的女孩子,相识在森严的紫禁城。在这里既有宫闱惊变、兄弟阋墙的惊心动魄。也有良辰美景、春花秋月的妩媚清新。有她们深爱的人,也有她们无法化解的仇恨。几许痴情、几段苦恋,往事已成空,满腹相思都沉默。几番风雨、几度秋凉,繁华终落尽,一身憔悴在风里。政治斗争的风雨中,一切都可能改变,唯一不变的是彼此之间的友情,始终温暖着对方……
  • 帝国风情画

    帝国风情画

    无与伦比的绝美高维度智慧星叶,机缘巧合,改造男主常凯轩身体机能,帮助他成为隐形全球富豪,同时令他可以穿梭于时空和历史,在游戏世界和现实世界切换自如,对战美国航母和日本自卫队、玄海争霸只是惊心动魄的开始。与此同时,萧华、兰小诺、段颐、艳紫。。。。。。一段段甜美虐恋随着他的奇异之旅此起彼伏延绵不断。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