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末期,韩国大夫严仲子因为受到韩哀侯的宠爱而遭到丞相侠累的嫉恨。严仲子担心被侠累谋害,就逃离了韩国,开始在各地游历。他想要寻找一位侠士刺杀侠累,以报离乡之恨。当他听说魏国轵地人聂政的仁孝侠义时,就决定去拜访他。
严仲子来到轵城,多次登门拜访聂政,并准备了礼物向聂母行大礼,还送给聂政百镒黄金。聂政虽坚持不接受,但这种恭敬足以令他对严仲子产生知己之情。有一天,严仲子向聂政说出了自己要刺杀韩国奸相侠累的想法,他要聂政帮忙,为自己,也为民除害。但是因为老母健在,姐姐也没有出嫁,聂政无法答应他的请求,就一口回绝了这件事。尽管如此,严仲子还是非常钦佩聂政的孝顺和侠义,仍旧常来看望聂母,并留下礼物。
后来,聂政的母亲去世了。严仲子听说后,又以义子的礼数帮助聂政葬母。聂政感激在心,他为母服丧三年期满后,又帮自己的姐姐找了一个好归宿,之后就孤身一人到濮阳去找严仲子。他询问了侠累的详细情况,决定帮助严仲子铲除祸害。聂政谢绝了严仲子派人帮助他的好意。他对严仲子说:“我只要一把上好的利剑,就足够了。”严仲子满足了他的要求。于是聂政孤身赶赴韩国,刺杀侠累,来报答严仲子的大恩。
韩相侠累的府宅护卫森严。聂政趁天黑悄悄混进了相府。他看到侠累正坐在客厅里,身边有几个拿着兵器的护卫。英武的聂政毫不畏惧,提着剑直接进入大堂,在护卫们还来不及反应的时候,聂政的长剑已经刺入侠累的胸膛,侠累当场丧命。府中顿时大乱,护卫们醒悟过来,一齐上前围攻聂政。聂政手持长剑和数百人厮杀在一起。在击杀数十人后,聂政终究寡不敌众。为了不连累自己的亲人和朋友,他倒转剑柄,用剑尖划花自己的脸,剜掉自己的双眼,剖腹而死。
聂政死后,为了杀一儆百,韩侯把他的尸体暴晒在市集上,并颁下公告重金悬赏能辨认出刺客身份的人。聂政的姐姐聂嫈听到这个消息,马上产生一种不祥的预感。她对乡里人说:“这个人一定是聂政。他一定是为了报答严仲子的知遇之恩,才去刺杀侠累的。我要去看看。” 聂嫈来到集市,一眼就认出了尸体脚上穿的鞋,那正是自己亲手缝制的,刺客正是自己的弟弟!聂嫈肝肠寸断,扑倒在尸体上放声大哭,当场伤心而亡。
从此,这段悲壮的故事流传开来。后人感念聂嫈的事迹,也将她的塑像立在聂政的旁边。于是在这间小小的祠堂里,聂政一家三口终于又团聚了,他们从此可以无论天上人间,永远相守了。
聂政的一生是短暂的,但他却留下了永恒的光辉。从古到今,一代代轵城人感念他的恩德,传颂着他的英雄故事。
在聂政祠堂的门框上有一条长长的划痕。显然,这是有人故意刻在上面的。这是怎么回事呢?由这条划痕又引出了一个关于聂政的传奇故事。
相传在聂政的家乡,有个官吏,为搜刮民财,不断缩小标准尺的长度,每次给农民的土地都不够数,使当地百姓苦不堪言。聂政一气之下,折断官尺,杀死了这个贪官。他在自己家的门框上划下了一条长痕,对乡亲们说,以后就用这条长痕作为丈量土地用的标准尺度。百姓们都很感谢聂政,说:“五尺三寸五,量遍天下土。”
后来,人们也在聂政祠的门框上刻上了这把尺,以此警示后人。当地人买卖田地货品,有了纷争,就以门上的这把尺作为标准,让先人聂政主持公道。
两千年来,聂政在济源人心里始终占据着崇高的地位。他那种忠肝义胆的精神、直率豪爽的性格,在故乡的土地上代代相传。直到今天,聂政的故事还在民间广为流传,而且变得越发传奇。
当年的轵城已经走过了千年的岁月,纪念聂政的祠堂,也在不断的修复中发生着变化,然而,这些往事沧桑始终没有改变聂政在故乡人心中的形象。农历的二月初二这天,是聂政的生日。每到这一天,当地的老百姓总会自发地聚集在一起,从自家的房前捧上一包土,撒到聂政冢上,他们以这种特有的方式表达家乡人对聂政的缅怀。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陈彦堂先生介绍说,聂政不仅是战国时期英雄形象的代表,他更代表着那个时代所谓的“士”这个阶层的精神。这种精神被这样阐释:为了正义的事业不惜牺牲身家性命,为了忠义的精神不惜抛头颅洒热血。迄今为止,在济源一带,这种“士”的精神犹有遗风。
轵城沁园的故事
轵城从建城开始就留给人一种侠肝义胆的印象,到了汉代,它成了汉代轵侯祭祖的地方。据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陈彦堂先生介绍,在册封汉皇室宗人刘昭为轵侯的时候,政命上说是“施以万户”。按当时汉代的家庭规模,一般是五口之家。万户侯,也就是有一万个五口之家,那么,轵城城市的人口至少在5万人以上,这在当时是了不起的规模。所以,说轵城是“富冠海内”,也许并不过分。
在济源汉墓里出土的陶制多枝灯,灯体高达1.1米以上,分为上中下三层,灯枝多达二三十只。灯盘上向外伸出的灯枝,有龙的造型,龙背上坐有戴冠的羽人,据说这就是道家传说中的羽人御龙。灯座上塑有山川、动物,做工非常精美。不难想象,它的拥有者不是名门贵族,就是当地的富豪。
在轵城还出土了舞乐俑,它反映的是汉代的民间说唱艺术。头上戴帽子的是乐手,站在中间的是正在表演的优伶。据专家考证说,这些表演者大多来自西域和东南亚。舞乐俑和多枝灯在济源一带出土较多,据此推断,汉代的轵城,应该是一个经济高度发达,文化生活非常丰富的地方。
古老的轵城在中华大地上绽放着它的光彩,演绎着它的精彩故事。
济源西北方、沁水河边的一片田地,在汉代属于古轵国的辖区。据当地人说,很久很久以前,这里曾经有一座美丽的花园,它的名字叫沁园。
东汉明帝时,这片土地被封给了他的长女沁水公主。据说,当时皇宫内外的权力斗争非常激烈,沁水公主无意卷入这样的斗争,甘愿远离皇宫,到偏远的轵城过悠闲的生活。到了轵城,她就在自己的封地建了一片美丽的园林,以求心灵的宁静。因为这座园林矗立在沁水河边,所以公主给它起了一个动听的名字——沁园。据说,当年沁园建有精致的亭台楼阁,风景如画。公主经常邀请文人雅士来这里赏花饮茶,吟诗作赋。当时,来沁园相聚的才子名士,为沁园写下了许多美丽的诗篇。这些诗词传扬开来,沁园就成了那时都城里名门望族向往的地方。如今沁园
早已没有了往昔的繁盛,它给后人留下的只是深情的凭吊和无尽的想象。这些凭吊为中国文学史留下了一个著名的词牌——“沁园春”。
虽然沁园已经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但它以自身的神秘幽雅给大家留下了一段段美丽的佳话。
相传沁园成名以后,当时权臣窦宪依仗自己皇后兄长的特殊身份,强行用低价买下了沁园。面对窦宪的无理行径,公主忍无可忍,返回都城,发誓要找父皇讨个公道。听到公主的哭诉,皇帝大发雷霆,当即招窦宪进宫,一顿怒斥:“公主的园子你都敢霸占,对百姓那就更不用说了!你真是无法无天!不要以为你是国舅,我就拿你没办法……”被皇帝训斥后,窦宪不得不将沁园还给公主,并收敛了他那仗势欺人的嚣张气势。百姓们都称赞公主智勇双全,替自己,也替百姓讨回了公道。
往昔文人雅客聚会的沁园,早已毁于战火,如今只剩下一片土台。美丽的沁园虽然已经不在,可是它的那些故事却深深地印刻在一代代轵城人的心中。
往事越千年,今天的轵城虽然只是济源市所辖的一个普通的小镇,但是它毕竟曾经是英雄的故乡,是富庶一方的古国,是大汉公主园林的所在地……辉煌一时的轵城,以其古风古韵让这片热土至今散发着迷人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