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72200000005

第5章 在巅峰的位置

20世纪50年代,是楚剧繁荣昌盛的时期。那时的李雅樵,7年之中演了十几出戏,几乎全是创作剧目,大多由他担任主演。如《九件衣》、《棠棣之花》、《太平天国》、《张羽煮海》、《两兄弟》、《海滨激战》、《中秋之夜》、《逼上梁山》、《孔雀东南飞》、《宝莲灯》、《鱼腹山》、《杨乃武与小白菜》等等。当时武汉的戏曲市场是京汉楚三足鼎立,楚剧剧团之多、观众之广殊为瞩目。以李派包括关(啸彬)派在内的楚剧唱段,在街头巷尾就像现在的流行音乐,由李雅樵担纲主演的创作剧目屡屡翻新。刚解放,李雅樵就在《金田起义》中饰石达开、《逼上梁山》中饰林冲、《九件衣》中饰花二、《太平天国》中饰萧朝贵、《红娘子》中饰李信。1952年9月,中南地区第一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开幕,他与关啸彬演出《百日缘》就在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获奖。会后,由团长崔嵬带队,组成有楚剧、湘剧、桂剧、湖南花鼓戏、常德汉剧在内的中南戏曲代表团,先后到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天津、上海等省市演出,演出历时三个月,为楚剧在全国范围与各兄弟剧种交流作了有益的贡献。在与关啸彬合作的《百日缘》中,李雅樵对楚剧“仙腔”的创腔及唱法,作了有成效的尝试,摸索出“仙腔”导板和摇板,对“仙腔”的运用是一次突破性的贡献。1953年,继《棠棣之花》饰聂政后,他又在熊剑啸执导,高月楼、沈云陔主演的《宝莲灯》中饰沉香。10月,第三届赴朝慰问团赴朝慰问,李雅樵等楚、汉剧演员组成赴朝慰问第八分团,李雅樵担任副团长。在近三个月的时间里,共演出122场。回国后继续参加赴华南慰问团巡回演出。

1954年,由李雅樵主演的《鱼腹山》取得巨大成功,其中“劝贤弟”唱段,录制成唱片,风靡湖北。随后,他积极参加防汛慰问演出,荣立二等功。先后当选为武汉市江岸区人大代表、区政协委员、湖北省政协委员、剧协武汉分会理事。武汉市第三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上,他在楚剧《俩兄弟》中饰丁有宝,获演员一等奖。以后,又上演了《中秋之夜》、《海滨激战》等现代戏。1956年5月,楚剧《葛麻》剧组赴上海,由天马电影制片厂拍摄同名戏曲片,李雅樵在剧中饰张大洪。6月,武汉市楚剧团沈云陔、李雅樵、熊剑啸、易佑庄、朱彬等九人参加文化部举办的第二届全国戏曲演员讲习班。其间,楚剧《二堂审子》、《打堂》与周企何、许倩云的川剧《画梅花》组成一台晚会,为中国共产党第八次代表大会演出,沈云陔饰王桂英,李雅樵饰刘彦昌,高少楼饰秦璨。这次演出,是楚剧第一次在全国范围获得的最高荣誉。

在讲习班期间,《二堂审子》、《打堂》专门在政协礼堂为各剧种名家做了交流演出,反响强烈。中国戏曲研究院副院长罗合如因故没有看到这场演出,专门致歉,要求再演一场为他补课。第二天剧组再次招待北京文艺界。果然,北京文艺界一致称赞三位主演细腻、精湛的表演,称赞楚剧表现手段的独特与高明。这场演出,“打堂”的家丁是临时请汉剧著名演员赵克非扮演的,他的一个高抢背还要了个满堂好。这个演了一百多年的老戏,能赢得首都戏曲界如此称赞,是楚剧在全国获得的一次殊荣。1956年11月,湖北省第一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举行,李雅樵、张云霞主演的《白扇记》,李雅樵获表演一等奖。

高月楼去世不到两年的时间,李雅樵在沈云陔等主帅的扶持下,顺理成章地完成了一个剧种“顶梁柱”的交接。奠定李雅樵日后成为大家的地位和成就的基石,是他对传统剧目的开掘和新创剧目的创新。这一时期他对《百日缘》、《白扇记》等老剧目的挖掘以及对《宝莲灯》、《鱼腹山》在声腔和表演上所做的地域化、性格化的探求,是他所有成就最根本的价值所在。在他的努力实践和探索下,楚剧生行迓腔、仙腔,有了全新的面貌和表现力。

天有不测之风云。

1957年9月以来,武汉市楚剧团白天开会,晚上例行演出。和以前上演剧目不同的是,这一次上演的《杨乃武与小白菜》质量出乎意料的好。9月30日,光明楚剧团一队在光明剧场上演《漳河湾》,由钟惠然、杨香庭、王明芝主演,广告特意用黑体字标明:“为配合反右斗争,上演新剧《漳河湾》”。与此同时,市楚剧团《杨乃武与小白菜》首演,效果让武汉震惊。文艺界人士好评如潮,纷纷前来观摩,越剧金雅楼很快也上演了此剧。《杨》剧是武汉市楚剧团建团以来第一个清装戏,也是第一次运用大乐队和新歌剧配器手段加精致舞美设计的一次大制作。演员和主创人员阵容之强,配合之默契,剧场效果之热烈是空前的。该剧由老编剧张惠良引进,张叔仪精心移植改编,九幕十一场,作者对戏剧性的把握相当娴熟。导演熊剑啸的手法也很到位,第一次前卫地在楼座上采用了追光。易佑庄的音乐设计,不动大干戈,很精致。舞美设计是容芷搞的,舞台采用大镜框装饰,台上,红木家具,浓郁的清代风格。演员阵容之强,老戏迷至今称道。那一台演员,李雅樵的杨乃武,姜翠兰、陈玉枝的小白菜,熊剑啸的刘锡同,高少楼的醇亲王,陈梅村的夏同善,王治刚的钱宝森,余少君的刘子和,张漪的姐姐,李金和演醇亲王的老太太,吴幼岚的师爷,大小人物个个是“傲角(有本事的人)”,连狱卒都是凌艺涛饰演的。那个阵容,那个演出质量,剧场门口的水牌,天天是“客满”两个字。

作为主要演员,李雅樵上乘的表演和演唱为该剧立下了头功。该剧创下解放后新创剧目一个戏在一个剧场连续爆满50天的纪录。无论从哪个方面看,上座率之高,投入成本之少,生产周期之短,演员阵容之强,都是相当了不起的成果。可惜,这些票房指标,没能成为以后艺术生产的评估标准。成本核算、生产周期、上座率等指标,在政治至上的年代不屑一顾。查阅一份2001年编写的楚剧大事记,在1957年这一栏,找不到《杨乃武与小白菜》只字片言的记载,令戏迷费解。因为什么?直到2001年,沉淀了近40年的历史依然似是而非?一个剧种曾经的辉煌不会很多,即使为剧种创造辉煌的人可以忽略不计,这个戏在许多方面积累的创作经验也是整个剧种的财富,它曾经为这个剧种带来了荣誉,难道可以置若罔闻?直到今天,人们还在传唱“今夜不谈冤枉事”。把李雅樵从历史中剔除很容易,把《杨》剧从记载中抹掉也不费吹灰之力,“今夜不谈冤枉事”时隔50年还在民间传唱,你怎么解释?抹得掉吗?许多费解的现象背后,是一种扭曲的文化心理在作祟。杨乃武真实事件的身前身后,杨乃武的楚剧和演杨乃武演员的台前台后,同样充满传奇与悲怆。

楚剧《杨乃武与小白菜》上演前,《长江日报》就刊出广告——“武汉市楚剧团,明起上演九幕十一场大型清装名著《杨乃武与小白菜》,十月一日至十三日客满”。一个新戏还没上演,就已经卖满了13场,这是行业内求之不得的盛况。这等于一个产品在消费者心中有了免检信誉,好比楼盘尚未开盘,楼花就已卖出去了,期货交易,何乐而不为?

与之相反的是主角李雅樵,从排戏到上演,一直是边排演边接受审查。以后两个月的时间,晚上演出白天交代。九幕十一场的《杨》剧,李一人占了八场,而且有五场是全剧的重头戏。那时的演出,每晚的戏都在三个小时以上。每天,除了要完成繁重的演出任务外,第二天还要应付五花八门的揭发、调查、批判。晚上,在剧场看戏的观众,看得到的是演员台前的粉墨春秋,看不到的是后台的紧锣密鼓。后台贴满了大字报,质问的、揭发的、坚决要求的……演员出马门要掀三四道相当于幕布的大字报才能登场。当时的演出效果是,台上台下的情感连成一片,除了表演精湛,阵容强大之外,恐怕和这种批判氛围对李雅樵情绪的刺激有关。人物的基调是有冤难伸,演员的现实是有苦难诉,20多年的艺术积累,加上人物和演员在情绪上惊人的吻合,按斯坦尼的表演理论解释,体验和体现高度统一了,这种演出没法不好。

35岁,是一个成熟演员艺术的巅峰期,像人们看到的李少春在《野猪林》里的表现一样,当时的李雅樵有如《野猪林》里的林冲,电影里的李少春。

蚌贝在痛苦中分泌的是珍珠,李雅樵的不幸成了观众的“大幸”。凡有幸看过李雅樵当年演出的人,一提到他当年的表演,终生难忘,那种演出,百年难遇。

1957年11月17日《杨》剧暂停演出,18日起,改演两天《潇湘夜雨》,19日起上演九本《薛仁贵》,12月24日,李雅樵演完了由戴琢璋编剧的《龙凤环》之后,从艺术巅峰的位置被推下舞台,当夜,被管制在剧场,不许回家。

同类推荐
  • 台州农民革命风暴

    台州农民革命风暴

    何建明先生是江苏苏州人。1976年1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至1988年,历任团、师、军、兵种新闻干事,报社记者。1989年至1992年转业到中央某机关报社当记者、编辑。现任《中国作家》副主编、编审,文学和哲学专业研究生。系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中国环境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本书为其纪实文学小说本《台州农民革命风暴(改写中国农村改革开放史)》。
  • 睿智话自达(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睿智话自达(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这些作品有的字字珠玑,给人以语言之美;有的博大深沉,给人以思想之美;有的感人肺腑,给人以情感之美;有的立意隽永,给人以意境之美。通过阅读本书,引导读者准确、透彻地把握作品的思想内涵;引导读者从不同角度去品味原文的主旨、情境、意蕴,在给读者以视觉上的愉悦享受的同时,也为读者带来广阔的想像空间。我们诚挚地期望通过本书,能够引领读者领略散文的真貌,同时启迪心智,陶冶性情,进而提高个人的审美意识、文学素养、写作水平、鉴赏能力和人生品位。
  • 60个你所不知道的《镜花缘》之谜:玩·镜花

    60个你所不知道的《镜花缘》之谜:玩·镜花

    换个阅读角度,替经典文学抽丝剥茧。换个阅读方式,揭开作者、人物、故事之谜。换个阅读视野,享受更完整的文学之旅。《玩·镜花》分为文心解疑,奇国探秘、异物寻踪、人物趣谈、技艺索考、丛论杂谈六部分,从作者、版本、寓意、考证、索隐、典故、杂艺、比较研究等各个方面,带你细细赏《镜花缘》的异想世界。
  • 谁说现实不是梦境

    谁说现实不是梦境

    本书是张堃的第一本散文集,记录生命中曾打动过她,影响过她,陪伴她一路前行的那些年,那些事。诚如作者所说,当光阴远去,桃花不再笑春风,往日模糊,唯有文字鲜亮。她的散文如一阵清风拂过心田,我们收获的是勇敢、坚韧、温暖和对人生最深刻的思考。
  • 一年之痒

    一年之痒

    我曾经说过,小的时候,理想之一,就是卖文为生。实现了之后,发现自己的生活在别人看来,特别单调。每日里就是看书,写字,看书像是从书页上把字一行行拆下来,而所谓写文章,按王朔的说法,就是码字,像小时候在农场砌墙一样,一块一块往上码。所以说,我的生活等于是一边拆字,一边码字。拆别人的,码自己的,码好了给别人去拆。 习惯了这样生活的人,除了读的写的,都非自家喜欢的东西,一般来说,是不会感到枯燥的。因为拆字的时候,是生活在别人营造的世界里;码字的时候,则是生活在自己手工的世界里,总有新鲜可觅。足不出户,一样好玩儿。
热门推荐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SC之胜负手

    SC之胜负手

    一本挂羊头卖狗肉的电子竞技小说,星际的对抗,并非简单的实力高下之争,而是关乎智力、体力、精神、谋略乃至天数气运的高智商博弈,台前幕后,追本溯源,多少波谲云诡,尽在此书之中!
  • 牧人次洋的夏天

    牧人次洋的夏天

    龙仁青,当代著名作家。1967年3月生于青海湖畔铁卜加草原1986年7月毕业于青海海南民族师范学校藏语言文学专业。先后从事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的新闻翻译(汉藏文)、记者、编辑、导演、制片等职,现供职于青海电视台影视部。
  • 八鬼闯校园

    八鬼闯校园

    父亲被捕,母亲离家,原本幸福的白素一夜之间除了与她相依为命的弟弟一无所有。她守着空荡的老宅,辛勤打工,刻苦读书,只为能够改变自己的命运。直到她与两个性格完全相悖的男主相遇,不自觉卷进一场爱情的争夺战……【不要忘记收藏、订阅和投票哦~!】
  • 不焦虑的女人

    不焦虑的女人

    人生道路不平,其实是心不平。得失心、是非心、分别心、荣辱心……任何一种存有妄念的心,都会让我们焦虑,而所有的焦虑,其源头都是因为执著。最智慧的女人并不是要把所有精力都放在事业、婚姻、家庭上,而是应该时刻观照自己的心,斩断焦虑的源流,让身心处于喜悦和饱满之中,这种女性也是最幸福、最快乐的。世上没有什么比自己的心更重要,安放好自己的心,让生命在平静祥和中焕发出光彩,这样的智慧女人,怎不令人爱?这本书,写给所有身处焦虑之中的女性。作者以清凉的文字,还你一颗清净的心。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总裁,你醉了(全本)

    总裁,你醉了(全本)

    因为失恋,和一大群朋友去酒吧买醉,喝得醉醺醺的胡可儿稀里糊涂的上错车,醒来时,发现床上莫名多了一位俊美的男子,而她身上的衣服也被换了,他竟然甩下一句话:“我还没有到饥不择食的地步,我只对美女感兴趣。”什么意思,她长得就那么惨不忍睹嘛。可她发现原来他竟然就是龙氏帅气又多金的总裁,在夺走了她的吻、看光了她的身子后,竟然面露鄙夷的对她说:“你也算个女人?”士可忍,孰不可忍,士可杀不可辱……
  • 阑珊

    阑珊

    童年,在小镇的戏台下,佰草与林初染相识。之后佰草还见到了初染的好朋友沈家程,便蓦然心动。随后,进入一中的佰草拒绝了初中时一直暗恋她的纪天旻,并将对沈家程的心思深深埋藏心底。她看着初染与家程的亲近知心,只在心中默默用力。初染因为家事和性格而与众女生不和,佰草真心维护,却经常对她暗生醋意。因为佰草认为,自己的优秀才配得上家程……
  • 冰心锁之复国公主

    冰心锁之复国公主

    当你亲自把我送上迎亲车驾的那一刻,你我的缘分便已尽了,你不再是我的最爱,我也不是你的牵挂,从那以后,你我都只为复仇而活......她是翼国公主,国破之日,却变成了敌国的王后。他是红玉将军,为了复仇,竟将自己最心爱的女人送入敌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