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72200000003

第3章 楚汉相争与相生

梨园行楚汉相争由来已久,不是牙齿和舌头的关系能说得清楚的。重要的是这种相争在市场竞争的机制下,促进了相生、相融,共同发展,其中,有很多值得再认识的东西。

汉剧须生大王吴天保的高足程良美,在看了李雅樵的《三打金枝》以后,向李罗克院长请求,汉剧也排个《三打金枝》。李院长和李雅樵在解放前就相识,建国初期曾和李一起赴朝演出,留下很多故事。他没有正面回答程良美,但说了一句话:“你演这个戏,演不演得赢李雅樵?演得赢,你就排。”

相传,一位汉剧同仁在看了李雅樵的戏之后,幽了一默:“个把妈,是哪个发明的迓腔。”这友善一骂所包含的内容还真不好解读,但语气里明显地感到李的唱腔给同行带来的挑战!“迓腔”经李雅樵一唱,极大地加强了它的表现力,成为直逼汉剧“皮黄”声腔的一个新品种,它的旋律、格式、行腔布局,有“皮黄”的元素,但又不是汉剧。一个剧种骨干腔的表现力,决定着这个剧种的兴亡。你的表现手段愈丰富,你的财富就愈充足,有“钱”好办事。李雅樵有“钱”,他有本事把别人的“钱”弄到自己口袋里来,并且还能“钱”滚“钱”、“钱”生“钱”,他要生在金融界,一定是个大资本家。

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汉剧日渐式微。1934年5月28日,驻湖北麻城的57军军部秘书胡萍秋,谈到在宋埠看当地楚剧演出的盛况说:“楚剧颇为人所重,虽大雨倾盆,亦可满座。而楚剧之组织仍在孵化时,一人唱而众人接,胡琴场面均甚简单,而上座反佳,此实戏剧真谛‘通俗’二字。有以致之,盖通俗则大众化也。”

这位军部秘书所见所闻绝非妄言。1932年,汉剧的戏窝子满春戏园,由范明山代表,许宝山、涂文清、肖容卿、曹老四、夏荫悟六个老板出面接沈云陔、李百川的楚剧班子。由此,沈、李一班人从1932年至1936年,在满春戏园整整演了五年。由于演出场所的长期稳定,生意兴隆,经济有较大的积累。此间,他们结交了很多全国著名的艺术家,学得了丰富的艺术表现手段,在艺术发展上作了很多尝试和创造。以致除了外来的京剧著名演员在武汉能和满春竞争外,其它剧团的营业都很难超过满春戏园和另一位楚剧大家余文君的美成戏园。而在此10年前,武汉三镇30多家戏园茶楼皆是汉剧的一统天下。

其实,九省通衢的汉口,藏着一个中国戏曲的大宝库。汉剧在19世纪初,已创造和积累了丰富的自成体系的表演手段,尤其是以“西皮”、“二黄”为代表的声腔系统,早在一百年前就由汉剧定型并完成了。可惜,汉剧的从业者们,没能把这些宝贝变成活的竞争力,而是守着财富挨饿。1934年,正是锐意改革的须生泰斗吴天保遭到保守势力责难的时候,少年李雅樵无意间闯进了这个大宝库。他感到新奇、兴奋,什么都想学,什么都想要。不出10年,他就把汉剧唱得有模有样。汉剧的一些大艺术家,如李春森的济公戏,吴天保、陈春芳、尹春保的三生、红生戏,都曾直接影响过李雅樵,有的戏如《打鼓骂曹》,他甚至直接拿来就演。

通过长期的熏陶和探索、借鉴、融合、嫁接,李雅樵的声腔,明显地增强了楚剧声腔的叙事功能和情感表现力。从李派声腔里,你既能感到“皮黄”的开合自如,又能品味浓郁的地域风情。他的著名唱段《薛礼叹月》,“离绛州,别汾河,神伤五内”,前两句就是汉剧“半空中又来了牛头马面”的反二黄唱法,一到“神伤五内”又很自然地过渡到迓腔慢板,毫无拼凑的痕迹,平稳过渡,和谐共存。再如,在《打金枝》中,“骂郭暧小奴才”一段,他借用汉剧流水板,但起板不消眼,顶板唱,后一句再消眼。这样一来就明显有别于皮黄味,而流水的表现力则丝毫未减。接着唱“王定要传圣旨斩儿的首级”,又用上迓腔的刹腔。

人们知道李雅樵在唱段中常打破七言或十言常规的唱词词格,有效地添加一些复句来强化效果和气氛。其实,汉剧吴大王早就匠心独运做过尝试。例如他的《哭祖庙》,有一句是“那时节,我的父皇,睡在怀中,昏昏沉沉,睡梦之间,直到如今,我的父皇他睡了数十年”一句就有33个字。还有一句是“直到如今,我父皇,焚符弃玺,反缚舆榇,率领着军民人等、文武百官,匍匐尘埃,投降邓艾,比那刘璋王更惨不堪”长达43字,吴天保唱得跌宕有致,顿挫得宜。李雅樵广为借鉴,把你的变成我的,其融会贯通的功力,有效地成就了李派声腔的发展。后来,汉剧大师陈伯华在其回忆录中披露,1952年,为参加中南地区戏曲观摩会演,在时任文化部文艺处处长兼中南文艺学院院长崔嵬的导演和领导下,陈伯华排了《宇宙锋》,汉剧的吴天保则和楚剧的李雅樵合演了《战樊城》。这是两代人、两个剧种的握手!也是古老汉剧对新兴楚剧友好的祝福。

汉剧和楚剧有师承,是没有争议的。陈春芳是著名汉剧表演艺术家,1919年,少年陈春芳入满春戏园汉剧“春”字科班学戏,工“三生”。坐科期间,学习前辈的红生戏很有成就,后因“倒仓”,改习司鼓、操琴。以后,受主事人器重,聘为在班鼓师。1923年毕业时,嗓音仍未恢复,为谋生计,他搭花鼓班操琴,将汉剧的京胡、笛子、唢呐等乐器的伴奏以及曲牌移植到花鼓戏中,成为花鼓戏使用胡琴伴奏的创始人之一。1929年出版的《新汉口》第二卷上,刊载了市政当局对当时花鼓戏艺人从业状况的调查。陈春芳的名字和以后成为名角的楚剧艺人罗小全、王艳云等,列在“首义公园”组,上面有“陈春芳,20岁,嘉鱼人,月薪30元”的记载,这为我们了解这位艺术家和楚剧的关系提供了依据。他一边靠为花鼓戏操琴伴奏为生,一边不间断地调嗓,逐渐练出宽而亮的边音(假嗓)。1933年,重登汉剧舞台,成为极受欢迎的汉剧大家。李雅樵和这样一位大家做邻居获益匪浅。1956年在湖北省第一届戏曲观摩会演中,陈饰演《水擒庞德》的关羽,荣获表演一等奖,李雅樵主演《白扇记》的小渔网,同样荣获表演一等奖。两个剧种两代人,20年后在一个赛事上,双双荣获一等奖,这是概率极小的偶然,既反映了两个剧种里两位大家的艺术天才,也反映了两个剧种间,在传承和发展上的密切联系。

由于诸多原因的限制,加上没有知识产权的保护,汉剧的宝贝成了公共资源,楚剧“偷”汉剧的玩艺成了公开的秘密。同样的原因,40年代末,汉剧艺人也唱楚剧。著名的汉剧花衫万盏灯老师,把楚剧的《大辞店》、《白扇记》就唱得相当好,那是1947年在嘉鱼。从总体上讲,凭实力楚剧是比不过汉剧的,为什么楚汉相争常常楚剧票房占先呢?沈云陔到“满春”时,汉剧仅有“长乐”一个演出场所了。其实,楚剧是在艺术形式上、表达方式上占了先机,通俗易懂更利于普通人接受。老百姓流传的顺口溜说:“吃鸡要吃鸡胯子,看戏要看陈哈子”、“不吃盐不吃油,省两个钱看张凤楼”、“不怕你唱得喉咙出血,唱不赢李雅樵的《董永分别》”就是很好的写照。

李雅樵不善言辞,他对汉剧的感情是很深的。从高月楼开始,他们家的客人有一半就是汉剧同仁,他晚年的《三打金枝》,编剧就是学生辈的汉剧演员,剧中大段的仙腔、思儿唱段,就明显地吸收了汉剧反二黄的表现手段。至于吴大王和沈云陔,他们的交往更是过从甚密。只有这些大师们知道,同行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

同类推荐
  • 迷失日本

    迷失日本

    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有几万中国农村妇女远嫁日本乡村,生活好了,但普遍受到歧视,有的遭到了虐待、暴力,杀夫、自杀的事件也多次出现,在日本引起强烈的影响,这本书有几个故事就叙述的是这些事件。十一位赴日新娘的情感实录。
  • 依依柳岸

    依依柳岸

    未名湖是镶嵌在燕园中的一颗绿宝石。环湖垂柳,柳荫小径,塔影婆娑,波光潋滟。月下观湖,静若惺忪着睡眼的处子,微风花影,则是一杯轻漾的春醪
  • 怒放的爱恋

    怒放的爱恋

    民国名人是名副其实的风流一代,其婚恋故事更是长久以来后人关注探索的焦点。他们留下了大量文字优美,情感真挚、又自然流露出学识趣味的情书,这些文字便成为一份岁月的动人遗赠。名人们的日常生活、心灵世界在其中得到了最至情至性的展现。
  • 香港回归

    香港回归

    本书被收录在2001共和国回顾丛书中。长篇报告文学。,1997年香港回归,作者用他朴实的文笔记录了这一重大的历史时刻
  • 读诗(第一卷)

    读诗(第一卷)

    《读诗(第1卷)》内容简介:作为一本诗歌读物,《读诗(第1卷)》选稿的基本原则是不论门派,但求好诗,鼓励勇于承担,直面现实,体现汉语诗性魅力的写作;无条件地向那些将汉诗带入成熟、开阔、高贵、大气之境界的诗人致敬,向那些给汉诗的未来投注新活力、体现新难度、创造新格局的诗人致敬。写诗在今天比起任何时代都更是一项寂寞的事业,新世纪诗歌版图的拓展,有赖澡雪精神,日益精进的一代人的共同戮力,我们满怀信心地期待隐忍自处,孤怀独往,引领风骚的巨匠与杰作的出现。我们也将不遗余力地发现新手,向有借鉴价值的实验之作开放。
热门推荐
  • 依然旧时明月

    依然旧时明月

    46首古典诗词的全新读解,作者透过优美动人的文字,空灵、诗意的分析,梳理了古人的种种生命和情感,并将其与现代人的内心生活做一个沟通,带领我们走进诗人词客的情感世界,去欣赏狂放的李白,潇洒的苏轼,禅意的王维,多情的柳永,以及那些深入骨髓的古典场景:对花持酒的舞姿,踏雪寻梅的笛声,水晶帘栊后的凝望,古刹空山里的啼鸣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美男留步:百妖媚行

    美男留步:百妖媚行

    众人皆说人间有情,最后却还敌不过妖精。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天下男妖皆炉鼎

    天下男妖皆炉鼎

    缠绵病榻的光棍老初女一朝穿越成缠绵床榻的异世豪放女。许观音想死的心都有了……男妖满屋,个个绝色,全是炉鼎。妖性难驯,狡诈奸猾,许观音冷冷一笑:想逆袭翻身?想得美。
  • 生活中来的智慧(大全集)

    生活中来的智慧(大全集)

    ”这样,细细品来,不觉称奇。处处留心皆学问。本书就是把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遇见却又常常忽略的智慧一滴滴采集过来,本书从家居智慧、饮食智慧、美容智慧、着装智慧、婚恋智慧、育儿智慧、健康智慧、理财智慧、理家智慧等多个方面入手,进行了精彩的阐述,经过精心的加工处理,以及深入的分析。语言平实,详略得体,使其系统化和理论化。事实上,我们才更有兴趣去阅读,娓娓道来,令人胃口大开,也才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其香气缭绕,又高于生活。处处留心也皆智慧。,细致的说明。正所谓“源于生活,恰到好处,不愧为一道源自生活的美味智慧大餐
  • 对你是离别,对我是等待

    对你是离别,对我是等待

    那一天,那个城市正遭遇近十年来最暴烈的风雪天。郁宁走进一座品位堪忧的大宅,并不知道将在那里见到再也无法忘记的人。她是美院一穷二白的学生,初衷只是一份报酬优越的工作,为此她成为年轻的舞台美术师严可铭的助手,却不知不觉中踏进一个从不曾想过的圈子。她觉得她像落水的人,在未知的河流中载沉载浮,迎接未可知的挑战和机遇,相识身份性情各异的人,但最美妙的是她爱上一个人。
  • 父亲的王国

    父亲的王国

    八月天,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发表小说《遥远的麦子》《黑神的别样人生》《低腰裤》《父亲的王国》等。现任某报社记者。
  • 开发智商的益智故事全集

    开发智商的益智故事全集

    《开发智商的益智故事全集》从观察与分辨、推理与判断、思维与理解、想象与创造、急智、分析侦破与变通创新六个方面来开发青少年的智商。故事融趣味性、知识性、益智性于一体,每个故事都给青少年不同的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