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创建网站的目的不是为了盈利,让网站有趣比赚钱更重要。——马克·扎克伯格
马克靠在椅子上,面对着页面,一只手不时地使劲抓着自己的头发,看到不满意的地方赶紧动手修改。虽然爱德华多在旁边不停地说:“很好,已经很好了,我相信用户们肯定会喜欢。”但马克觉得仍有不满意的地方需要进行修改。
马克进入网站的后台,添加着一些东西。个人模拟简介的页面,是人们在注册和添加个人信息后能看到的页面。页面上方有一个图片框,可以在这里添加任何你想添加的图片。页面右边的特征列表,可以添加进入大学时的年龄、专业、高中、家乡以及所属的俱乐部和个性签名。然后是朋友列表,你可以自己添加或邀请别人加入。一个“窥探性”的申请可使你查看别人的个人简介,让他们知道你查看过他们的资料。此外,还有用大号字体显示的你的“性别”、你在“找什么”、你的“感情状况”以及你对什么“感兴趣”。
那就是网站的天才成分之所在,这将使一切运转起来。找什么、感情状况、对什么感兴趣,这些事情是位于大学生活核心的履历表。这三个概念简单地定义了大学生活-从派对到教室,再到宿舍,这就是驱动校园里的每个孩子的引擎。
这个网站说白了就是复制现实,那么就意味着网络与现实一样,驱动这个社交网络的因素跟驱动大学生活的因素是一致的-性。即使是在哈佛这样的世界名校,一切真的都跟性有关。得到它,或得不到它,那也是人们加入俱乐部的原因。那就是为什么他们选了某些课程,为什么没选某些课程,以及为什么要坐在食堂的某些位置上,这一切都跟性有关。
马克又敲打了几个按键,把页面切换到当你访问TheFacebook.com时看到的第一个页面。爱德华多看到上方是深蓝色的横条纹,以及稍浅点的蓝色的“注册”和“登录”按钮。页面看起来极其简单和清爽,没有闪烁的灯光,没有烦人的铃声。
“点击这里就可以登录了吧?”在旁边一直看着的爱德华多问。
“是的。”马克点击了一下注册栏。
“这里得需要哈佛的邮箱才可以注册。这个是最关键的!”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知道申请的人是不是熟人,或者身边的其他人!”
这意味着要注册Facebook,必须是哈佛的学生。马克和爱德华多深知这种限制会使网站更流行,这也会使你确信你的信息将被保留在一个封闭的系统中,是私密的。隐私是重要的,人们希望对他们放在网络上的资料具有控制权。
“那是什么,最底下的?”爱德华多的身子前倾,眯着眼读一行小号印刷体文字。
“由马克·扎克伯格制作!”
那是马克给每个人看的签名。这行字会出现在每个页面上,就在屏幕的最底下。现在,坐在马克的作品前,仿佛所有的辛劳都得到了回报,网站差不多完工了。他们已经在几个星期前,也就是1月12号,注册了域名——TheFacebook.com。马克他们已经从纽约州租好了服务器,大约每月85美元。服务器会负责网站的流量和维护。明显是从Facemash事件中学到了教训,他再也不需要更多的被冻结的手提电脑。服务器可以处理相当大的流量,因此,即使这个东西和Facemash一样受欢迎,也不会再出现网站冻结的问题了。
一切都有条不紊。TheFacebook.com可以开始运行了。
“让我们开始吧。”
马克手有些颤抖,这是兴奋激动造成的,他郑重地按下“确定”键。看着网站正式上线了,马克与爱德华欣喜若狂。但是为了能够让网站迅速地传播开来,他们还不能去喝酒庆祝,他们必须完成最后一步。
“这些男孩都是凤凰俱乐部的成员。如果我们把TheFacebook.com的网址发给他们,它就会被相当快地传开来。”
马克非常同意。先发给凤凰俱乐部会员是爱德华多的主意,他们毕竟是校园里的社交明星,而Facebook正是一个社交网络。如果这些孩子喜欢这个社交网络,并把它发给他们的朋友,那它将会被很快传播开来。这些凤凰会员认识很多女孩。如果马克只是打算发给他自己的电子邮件列表上的人,那它就只能在计算机系中间传来传去,当然还有犹太兄弟会的成员。但肯定不能传到很多女孩手上。这样的情况是不理想的。
爱德华多写了一封简单的电子邮件,只有几行字,介绍了一下网站,并附上TheFacebook.com的链接。然后深吸了一口气,敲下按键,在弹指间将邮件群发了出去。完成了!爱德华多闭上眼睛,想象着微小的信息包飞向外面的世界,在铜线里呼啸而过,弹跳出轨道卫星……微小的电子流从一台电脑跳跃到另一台电脑,就像广袤的神经系统中的一道道光。
“我们去喝一杯吧!现在是庆祝的时候了!”
爱德华多把一只手放在马克的肩膀上,把他吓了一跳。
“好!”
午夜,大街上一片安静。马克和爱德华多肩膀搭着肩膀奔跑在大街上,他们边呼喊乱叫边向酒吧跑去,仿佛整个世界是他们的,的确这个世界就是他们的。他们不仅是走向酒吧,更是走向成功。
在它的主页上写着:“Facebook是一个在线目录,它将校内社交圈的人们联系到一起。我们在哈佛大学内掀起了广受追捧的Facebook风潮。你可以在Facebook上:搜寻自己学院的同学;找到自己班级的同学;查找自己朋友的友人;勾画出自己的社交圈子。”
马克为自己申请了从一号到四号四个登录帐户(前三个都是为测试使用)。五号是室友休斯,六号是莫斯科维茨,七号是爱德华多。马克的朋友,也是同学之一的安德鲁.麦克科伦以网上找到的阿尔·帕西诺头像为蓝本,将数字一和零覆盖在上面,设计出一个标志——这些是数字媒体的基本构成部分。
这个消息最初流传得很快。网站的首批用户是马克那些和自己住在一起柯克兰宿舍的左邻右舍,他们发邮件给其他学生,邀请对方加入并结成好友。有人还建议给柯克兰宿舍邮件名单上的所有学生群发邮件,这栋宿舍楼的总人数大约是300人,转眼间就有几十人注册。就这样,Facebook开始了井喷式增长。网站开通后第四天是星期日,截至当日,注册的学生已达到650人左右,星期一又有300多名学生加入。Facebook几乎立刻成为哈佛校园食堂和课间的热点话题,大家都爱不释手。
在这个网站上注册时需要一张单人照和少量个人信息以创建个人简介。注册过程中要明确自己的相关状况,会从下拉式菜单中选择:单身或者未确定伴侣关系,还要确定自己的电话号码、用户名、邮箱;说明自己选修的课程(这是受“课程搭配”启发的一个特色);最喜欢的书、电影和音乐;参加的团体、政治立场;态度(十分开放/开放/稳健/保守/十分保守/冷漠)以及最爱的名言。Facebook自身没有内容,它不过是一个程序,是为满足客户需要而提供的一个平台。由于隐私管理是最初设计的一部分,所以有一些重要的限制要求:没有哈佛大学地址的邮箱就不能注册,而且登录者必需使用真实姓名。这使Facebook具有排外性,但也确保了用户的资料绝无虚假。
马克后来向哈佛《深红》透露,他希望隐私选项会有助于在Facemash事件引起学生愤怒后重塑自己的声誉。通过这种方式让用户的身份真实有效,也使Facebook与此前互联网上包括Friendster和MySpace在内的其他网站有着根本区别。在这个网站可以设置隐私选择,决定具体哪类人能看到自己的个人信息。这类限制可以设为在读学生、自己班级的同学或者在自己住处的舍友。
一旦设置完个人简介,网内互动就开始了。这个过程很受限制。在邀请其他人成为朋友以后,用户会看到自己的社交关系图表,其中显示出与自己有联系的所有人。用户也可以指向其他人,Facebook上称为“捅一下”其他用户。只需要在对方的页面上点击一下,对方的主页上就会显示出被“捅”的迹象。这意味着什么呢?对此马克在网站上贴出了他漫不经心的回答:“我们认为这是有趣的做法,是一种没有特别意义的特色……那么就随意运用这个功能吧,因为你不会从我们这里得到解释。”
Facebook上的许多活动最初都是年轻人荷尔蒙作用的结果。在那里你会被问到是否对男性或女性“感兴趣”。此外,那里还会对是否列出与他人的关系提出建议,并且要求用户填写标示为“寻求”对象的内容。一个经常选到的选项是“随意不限”。在“捅一下”别人时,被捅的状态只会显示在对方的简介上,对方也能回捅自己。至少对一些学生而言,这种互动有着明显的性意味,毕竟这是面向大学的网站。
另一方面,很多人会发现Facebook拥有实际又全面的作用-在班上建起研究小组、为社团安排会议、发布聚会的通知。这个网站是自我表现的工具,甚至在其发展初期,用户们就开始意识到个人的许多方面都能在网页上展现出来。
对许多学生来说,Facebook的另一特色是它的及时性。在网上点击一门课程就能看到谁选修了这门课,就像“课程搭配”的功能一样。网站推出时学生们正在选择此后一学期打算修习的课程。这个时期在哈佛被称为“采购周”,课程都于此时才开始,但学生能自主决定添加或放弃哪些课程。就哈佛学生而言,确定自己的选修课部分基于谁与自己一起上课。因此,Facebook的这个特色立即就能派上用场。这有助于解释网站成立之初为何能快速推广,以及马克为何在那一周启动网站。
如今放在柯克兰宿舍H33寝室里的白板已不同于从前,它扮演的角色已经不那么抽象了。马克开始在上面绘出显示Facebook增长数据的表格和图表-内容主要是每日增加用户数和采用了哪些特色服务,白板上还记录着哪些用户拥有的朋友最多。
就在300名新用户注册Facebook的那个星期一,第九期哈佛《深红》采访了马克,该报的记者已经慢慢习惯了这样的访谈。“建这个网站的本意,”马克接受采访时说,“就是为了使每个用户在让朋友加入自己的圈子时可以感觉更棒。”对于因Facemash事件而受到的指责,他的回应依然机警。他在采访中强调自己“小心行事,确保用户上传的信息并非受版权保护”。这家校报对他的动机做了些调查:“马克说,他成立这个网站不是为了盈利。‘我没打算出售任何人的电子邮箱地址,’他说,‘我曾经想过,用户也可以把简历上传到我做的这个网站,然后用人会司可以从哈佛的求职者里找寻合适人选。但我不想触及这方面。这会增加网站的严肃性,会减少趣味性。’”
让网站有趣比让它赚钱更重要。这样的声明在Facebook不长的历史中始终掷地有声。Facebook也许意在取代哈佛宿舍里的花名册,但从一开始两者就有明显不同。入学第一周拍摄的那些相片中,新生们通常都是姿势别扭,既不起眼也不掩饰。而在Facebook上贴出的相片会展示出他们最积极可亲的一面。正如他们本人想象的那样,一派明日巨星的青春风采。
哈佛《深红》的一位专栏作家在这篇报道中颇具预见Facebook许多特色在成为其核心魅力后就会永远存在。5年后成为《纽约客》执行总编的阿米丽亚·莱斯特那时还是名大二学生,她当初这样写道:“Facebook没有明确地把用户集结在一起,结成浪漫交友的圈子,而是表现出其他许多本性:一种寻求归属的渴望、一种虚荣的冲动和重重的偷窥心。”
Facebook很快在竞争中崭露头角。从启动的第一天起,一些用户就没有把它仅仅看作联系和收集有用信息的方式,还将它视为能交到最多朋友的途径。许多用户如今仍然这样认为。
第一周结束时,约有一半的哈佛本科生已经在Facebook注册了。截至2月底,注册的本科生已有总数的四分之三。可是把照片传到网上的并非只有学生。由于注册唯一需要的是一个哈佛大学的邮箱,这就意味着Facebook的用户不仅限于哈佛的本科生和毕业生,还有校友和大学教职员工。有些学生抱怨不该让教员也加入这个网。然而,在3月份以前,只有极少数大学员工和1000名左右的校友注册,大多数都是在校生。3周以后,Facebook拥有了6000名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