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46000000003

第3章 石上花记(2)

我和母亲是“刀见石”,在一起你磨我,我磨你,要不她哭,要不我哭,安静相处的时辰极少。开始,见面喜得你纠着我、我缠着你哈哈笑,不到三分钟,两人便没大没小地吵起来,正如谣曲里唱的“指甲花,朵朵开,娘打囡,可怜啰,夫家晓得动轿来”,糊涂热闹。我和母亲都是极认真的人,不允许事情让它存在其自身的神秘性,我们要把它弄得清了又清、明了又明。可感情哪经得起这般折腾?于是我做跳蚤,母亲当斗鸡。娘儿俩天生活冤家。邻舍见我们一把鼻涕一把泪,便嗤笑劝解:这里吵得几里路都听得到,那里眼泪水没干,囡拿钱往娘怀里塞;囡一个月没来,娘站在马路上眼盼得出油。母亲叹:人只有儿女磨得服。

母亲只有小学文化,想着继父、小弟、新生小侄儿,三代生辰几乎同时,母亲高兴,一个从不咬文嚼字的农村老妇竟能自出对联庆贺:“枯木逢春遍地芽,三喜临门幸福家。”虽不工整,却切合母亲的心愿。母亲把继父比枯树,希望喜事一冲,我家从此平平安安、顺顺当当。

母亲小时候很会读书,一直在班上前三名。因家贫,每日只上半天课,下午干活。“那时我奶奶有八十多岁,矮小瘦弱,放牛,牛躁,脱了缰绳,跃起跨越奶奶头顶直往前冲,奶奶手中仍攥着绳,牛拖她飞奔,极危险。我爸一天要犁两头牛,累倒了一头,又牵另一头接着犁田打耙。饿了吃糠,拉不出屎,一只手牵牛绳,一只手掏大便,常掏得血淋漓。我妈得了水肿病,肚子肿胀得比孕妇还大,痛得直叫唤,姨妈急得在院场上拜天:‘日头尖尖,月亮圆圆,保佑……’我想读书,当时读初中学费要六元。我起早摸黑挑荠菜洗干净了去卖,一分钱一斤,一天最多可挣一毛钱,就这样挣足了学费。一个星期吃两斤米,只读了一个星期,我妈就哭着不让我去。老师校长一遍遍来家访,答应免学费,给口粮。我爸说:出不起这个人。我还有几个弟妹,在家我要替奶奶放牛,挖六个人吃的野菜。有一年,实在饿,家家吃观音土,当时我想,让我吃顿饱饭,死都甘愿……”

母亲每忆苦思甜到这儿,我便会接过她的话匣子,笑她:“我还不知道你?小舅小姨饿得眼睛都看不见,你每日早起烧饭,还偷面搓一小条用火铲到灶里烤熟吃。”

“手长衫袖短,那时饿得实在没有办法……”只有沉浸在回忆里,母亲才没有心思骂我不敬。反让我故意一打岔,马上便笑着用浙江老家话和我女儿来幽默:“‘阿爷,耳朵怎么这样聋?’阿爷在栏边看母猪生小猪,立马应到,‘啊,三只雌两只雄。’”母亲边讲故事边忍不住先哈哈笑,于是我们一家人也跟着笑。

人如瓷,一生经不起几次跌,母亲却跌了一次又一次。母亲的疼痛传染给我,使我不忍去回忆。

19岁,母亲是村里最美的姑娘,说媒相亲的人踏破门槛,以至家里待客的鸡蛋面条都席卷而空。外公外婆甚至发愁:会把家底吃穷。可母亲偏偏相中了家徒四壁的父亲。父亲相貌英俊,虽只是一名铁匠,却多才多艺,拉得一手好二胡,练就一手好毛笔字,就是后来因病卸了右手,父亲左手执笔,全村对联仍是他写。母亲嫁给父亲后,一茶缸油要吃上整一年也无怨悔。20岁,母亲生下大哥,大哥四方大正,胖墩墩的,可惜没来得及取名就夭折。日子刚稳定,没曾想,在母亲26岁那年,父亲查出了癌症。上省城开刀治疗,她手中只揣着100元钱,50元交了入院费,还有50元要维持两人的花销。动手术吃多了药的父亲求母亲:“我嘴旱得慌,想吃点肉……便宜一点的冷冻猪头肉。”母亲却说:“冷的……吃了不好。”父亲又道:“只要想吃,什么都吃得……那就买半斤杨梅吧。”母亲哭了,就是连买半斤杨梅的钱也没有啊。父亲疼痛,一刻也不能离开母亲,母亲上厕所,也在父亲床头吊了根长线。120斤重的母亲瘦得只剩下70几斤。

几个月后,父亲旧病复发。父亲动手术原是医院拿他作个试验,要不凭家底根本就做不了,结果试验失败。父亲痛得寻死觅活,家中恶臭无比。人们怕传染,连亲朋好友都掩鼻而过。大伯在父亲生病期间只来过一次,给过五元钱。外公有次来家做客,吃了一碗面条后肚子疼,都以为是传染了癌症。邻舍更无人踏脚问津。

再不久,父亲用光了家里的钱,耗尽了母亲的心血,溘然长逝,留下未满两岁的弟弟和只有四岁的我。

出殡那天,无人敢近父亲尸身。母亲强忍着悲恸,独自一人给父亲更衣、整容、入殓,然后背上背着弟弟,手上牵着我,去村里借买棺材下葬的钱。当时村长发话:帮给120元。母亲断然回绝:我借着,我要让他爹睡自己的棺材!

幼小的我对父亲记忆模糊。只记得父亲病时手上、脖子上、头顶上都长满了一个个电灯泡般的肿包。安葬父亲那天,砍了院中的无花果树,卖了栏里的猪,院场中燃烧着大粗秆绳,漫天飞舞着灰烟,家中场外挤满了人。父亲已停搁在门板上,准备抬出去安葬,出侧门时,又突然醒过来!我记得父亲神情特别安详诱人,仿佛有神光笼罩,眼睛贼亮贼亮,就像黑夜的两盏灯。母亲立马拉过我抱着弟弟问父亲:“你……认得他们是谁么?”父亲清楚答道:“这是丽珍……这是波儿。”父亲脸上从没有过的苍白,以后我再也没见到过的苍白。然后便是母亲披头散发一路哭着、滚爬着跟在父亲棺木后,几次晕厥过去。我被外婆牵着上山,在我幼小的眼里,强光闪烁的便是父亲坟前水塘里盛开的一池如火如荼的白莲花。

父亲死后,悲伤劳累的母亲一次次干活昏倒在地上、牛粪上。而我,很长一段时间,似有年多之久,父亲和同一年死去的爷爷每晚清清楚楚地站在床前睁眼望着我,挥也挥不去,叫也不敢叫。母亲和弟弟睡一头,我一人睡一头,害怕得总叫母亲点灯,可一会,母亲为了省油,就会熄灯。在极度恐惧中,我强行自己闭上眼睛熬过一晚又一晚。我不知深爱父亲的母亲是怎样挺过来的。

这样过了一年,面对母亲的啜泣,三岁的弟弟合理要求母亲:“上圩市买个爸爸回来。”不久的一个阴爽天,家中果真来了个又瘦又黑的男人,陪我一家上圩市,帮我姐弟俩各买了一双雨靴、一件花衣。这在当时是极为珍贵的礼物。弟弟骑在男人的脖子上手舞足蹈。我从没见过这么好看的衣服和鞋子,嘴里含着男人买的糖,快活得在街上又蹦又跳。

外公来了,对母亲说:这人忠厚老实,会待你孩子好的,待你孩子好,不就是待你好吗?

母亲死活不依。外公帮男人出主意:你只管天天来,帮她干活,对她好,她心软嘴硬。

母亲看男人殷勤厚道体贴,哭着拉拽着孩子辗转嫁到了离家千里的江西,邻舍看继父和母亲走在一起,背地里叹气:月英(我母亲名讳)真可怜,死了老公,嫁个老老公,像爹……

到江西后,父母租了老乡两间房,去村公所借了几块木板架起当床,上山挑来几根足有大瓷碗粗的老竹,老得竹洞纤维可以穿头发,锯了很多截长短不一的竹筒,当瓢、当盆、当碗、当缸。没有菜,母亲拾捡他人丢弃在水塘里的烂菜帮子泡了做腌菜,拾捡他人丢在田地不要的芋头、芋梗做汤,上山拔小竹笋,开荒种菜、种薯、种豆……

继父比母亲大十多岁,在相貌、品性上比父亲要差许多。母亲到江西后,终日幽怨。一回弟弟贪玩没带妹妹,继父一扁担把弟弟抡倒在地。母亲气不过,当了邻里大伙的面,故意烧了一大碗红糖蛋给我和弟弟吃。那年月,红糖蛋是难得的奢侈品。妹妹在旁眼睁睁地看了馋哭。母亲闹不顺,想不开,几次傍晚拉着我的手,牵着弟弟走在屋后田埂上,小声探问我:“丽珍,我们一起去死,好么?”

可不知怎么,母亲没有去,我也好好地活了下来,只是郁结于心的母亲脾气越来越暴戾,有时暴打我到了虐待的地步。因了我的倔强,母亲拿竹杈条子猛追我打,我逃到马路上,有一回差点被车轧死。还把我绑在院场外晒衣的竖竹杈上,用纳鞋底的锥子随心所欲地在我身上直锥,抑或扯了我的头发,提着两脚倒悬着,把我的头往几米深、游着水虫、脏兮兮的水塘里浸,令我透不过气来,把我折腾得鼻血淋漓、哭天喊地。故打小母亲便没在我心中留下好印象。倒是继父秉性仁厚,或许还有害怕母亲之故,对我姐弟恩爱有加,视若己出。我对继父的爱要远远超出母亲,以至大多时候都忘了曾经有过父亲,甚至觉得我暗地里叫继父都是对他真挚父爱的一种亵渎。

母亲生下妹妹、小弟,在继父的勤劳、母亲的操持下,砌了新屋,买了楼房,日子渐渐舒坦。母亲身上开始堆肉,肉嘟嘟的双层、三层下巴使得母亲一脸福相,想吃什么可以吃,想穿什么可以穿,在村里一点也不比邻舍寒碜,母亲在人前渐渐抬起了头,还有点优越感。大弟刚到二十,张三李四王二麻子家的姑娘都想做我家的媳妇,明摆着有福享。

可生活是蚂蟥,它叮住某个人,定要吸个肚胀肠肥。小弟二十岁那年,患了一场意外的病,上南昌下杭州动手术治疗,一下子花光了家中全部的积蓄,小弟的亲事也成了母亲的老大难,而继父又已年高体弱。过去的灾难重新爬回了我家,像毒蛇一样缠在母亲脖子上。

公元1999年9月6日晚11点,酣睡中的母亲突然听到了由远而近的摩托声,在村庄阒静的夜里,“嘎嘎”地停在母亲门口。母亲刚从梦中惊醒,梦中有一个白影子到窗前倏地一闪。后来,母亲认定那是妹妹向她临终道别。26岁,如花妙龄的妹妹因遭夫毒打吞喝农药,抢救无效死亡。

不知怎的,面对这突如其来的灾难,我和大弟却出奇的冷静,冷静得不近人情。母亲定是慌了手脚,只知道叫大弟打电话通知亲戚,商榷对策。按习俗,女儿在夫家无端暴死,娘家人定要去讨个说法,非闹得女婿缺胳膊少腿、家破人亡,才显出娘家人的威慑,让邻舍看了去,免得今后全家受欺。

亲戚来了,都看母亲的脸色行事。母亲已哭晕得全身瘫软,被人左右搀扶着。看妹郎抱着仅两月大的外孙跪在面前,母亲竟没动他一根手指,只看着外孙酷似妹妹的大眼睛泪流不止,硬撑着打烂了他家一张桌子。母亲见我去,像找到了救星:“丽珍,想办法让他坐两天牢出口气,不能让别人看样,将来欺负你姐弟三个。”我要去县里找熟人,母亲在路口又小声吩咐:“让他吃点亏就行,还有三个外孙……”母亲啊,我哪有那么大的能耐,哪能动用公安机关要他坐牢?那天中午,我无奈返回到妹郎村庄时,母亲在继父搀扶下,远远地盼接在半路枫树下。那企盼无助的眼神我至今忘不了,那是在茫茫大海企盼一根救命稻草的邃郁眼神,明知无望却仍渴盼着。

母亲整个人都傻了:“这回受了大骗,骗了我的命啊!”母亲回家后要么啜泣要么詈骂。母亲被灾难压得喘不过气。生活把一只只毒箭射向母亲,母亲小小的身子承受不起,只好任性地逞一时口舌之快,找至亲发泄。她骂继父:“死了亲囡还坐得端端地在酒桌上喝酒吃肉,我真想扯你一块肉下来……”她骂我和大弟:“死了亲妹妹,你们做缩头乌龟,暗地里发笑,好多分点家产……”心胸狭窄的我明知母亲编排得离谱是因伤痛,仍忍不住气愤得和她大吵大闹,于是一家人鸡飞蛋打,痛上加痛。母亲泪流得哗哗响:“你放心,我会去死去上吊,到时和你妹一样死,好称你心。”过一会想想不甘,又咬牙切齿地瞪我:“你要我死,我偏不死,现瓮里有米,灶下有柴,我还要活。”因为爱,我们听任自己的自私、放任自己的丑恶。小弟私下里指责我:“这么大的事,我以为母亲会挺不住。你要理解母亲。”

妹妹没了,母亲身体一下子垮了,头发半年之内全部花白,背明显变驼,瘦得像藤上的丝瓜在秋风中晃荡,五十几岁的母亲看起来有六七十岁。胃病、风湿病、腰病、肠病……悲痛化着疾病一点点侵蚀母亲,像白蚁一样噬咬着母亲这棵饱经风霜的老树。生性要强的母亲强不过命运和疾病,不能下田插秧,连上楼梯都要手撑着膝盖、扶着栏杆一步步挪。

妹妹去世没两年,我丈夫在外打工又变了心,与我提出离婚。母亲为此用尽了心机。从不低三下四的母亲私下里求女婿:“看在湄湄(我女儿)份上,再忍忍试试,看丽珍会不会改脾气,她脾气坏心不坏。我知道都是丽珍不好,她吵你……你死马当着活马医……”

而我无法忍受丈夫的变异,精神几乎崩溃,三天两头打电话向母亲哭诉。母亲是我们的靠山,阳光明耀时和她斗嘴怄气,雷电交加便自私地投靠,令母亲心痛焦虑得像在火尖上烤。那一年,我神情恍惚,终日以泪洗面,几欲自杀,多次走在路上差点被车撞倒,竟在自家窗玻璃上撞得头破血流。母亲看我如此,好歹劝不听,恼怒得只剩下谩骂:“烂稻秆塞牛牙洞!死了老公就不要过么?想当年,你父亲……三姐弟,没一个学得了我三股一股,当断不断,当着不着。”

母亲看我如此下去委实不行。当得知我被丈夫毒打后,再也控制不住,急匆匆从乡下奔赴县城,要我与丈夫立马离婚。母亲怕我会步妹妹的后尘。

可我不死心,躲着母亲跟丈夫关门到厨房里谈。我说:“一要把我当老婆。”丈夫承诺:“我尽量努力吧。”我说:“二要每年给五千元女儿抚养费。”丈夫不语。我又说:“那就给两三千吧。”丈夫回答:“我为什么一定要给你钱?”“你暂给我让我骗过母亲,她一走我就还你。”丈夫正思谋着。母亲在门外听得真切,气得擂门不止:“菜市场讲价啊……”我知道婚姻已走到了尽头,我面对的只是一畦辛苦劳作却颗粒无收的庄稼。

离婚前夜,母亲陪我彻夜未眠,翻来覆去在床上反复劝解我:如果丈夫真爱你,他就不会在离婚书上签字,你只管大胆放心地去。即便离了,他爱你的话,也会回心转意和你复婚,到那时,你才能过好日子……

第二天,母亲怕我主意未定,一直横着一把伞像拿根打狗棒似的跟在我身后,直到法院。

到法院,法官调解,上午没离成。吃好午饭,我和丈夫真要去签订离婚协议了,出门时,母亲在女婿面前流下泪来:“你不要怪我,我也是没有办法。离婚后,你要对湄湄好,让她读大学。”母亲没有跟我们去。

丈夫果断地在离婚书上签了字,第二天就外出打工了。

而脆弱的我却因此憎恨过母亲。我知道母亲只起着离婚催化剂的作用,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离婚实质上是我对丈夫的不信任和丈夫对我自尊的践踏。我抱怨母亲时,母亲只得“打落牙往肚里吞”,“自家的狗被人欺都舍不得,何况是人,要是一样东西,几千几万我都扔了”。我知道自己这样对待母亲是终有一天要遭报应的。

同类推荐
  • 以经典的名义

    以经典的名义

    从这个起点出发,再结合自己的生命体验去思考去言说的时候,会减少妄断、谬议、乖论与陈词。增加了写作者的贡献值。,因为名著是时间深处的精神土壤,它记述的是人类的典型形状、典型情感,是人性不断提升的基础和平台,是人性从兽性中脱颖而出的见证和坐标。所以,阅读的过程,为的是寻找来路,理性地找到继承和发扬的精神命脉,从而不蹈“覆辙”,不费虚功,节省精神追求的人生成本,更好地进行新的思想建构。换言之,名著是时间汰去泡沫之后的结晶,它摆脱了种种历史和现实因素的“催眠”作用,提供的是人性的本质和精神的纯粹,它足可以信任
  • 将军的故事:丘东平作品精选

    将军的故事:丘东平作品精选

    文学作品是以语言为手段塑造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是我们的一面镜子,对于我们的人生具有潜移默化的巨大启迪作用,能够开阔我们的视野,增长我们的知识,陶冶我们的情操。文学大师是一个时代的开拓者和各种文学形式的集大成者,他们的作品来源于他们生活的时代,记载了那个时代社会生活的缩影,包含了作家本人对社会、生活的体验与思考,影响着社会的发展进程,具有永恒的魅力。他们是我们心灵的工程师,能够指导我们的人生发展,给予我们心灵鸡汤般的精神滋养。这正如泰戈尔在谈到文学与我们人类未来的关系时所说:“用文学去点燃未来的万家灯火。”
  • 不可不知的文史知识(中国篇)

    不可不知的文史知识(中国篇)

    丛书以探求万事万物的知识为切入点,浓缩了读者应该知道的中外文史知识精华;以丰富的文化知识和历史资料,对人类最宝贵的精神财富逐一展开,娓娓道来;集知识性、科学性和趣味性于一体。内容包括古今中外著名作家、作品、文学人物、文体知识、神话传说、语言文字、俗语谚语、教育常识、新闻出版、称谓官衔、艺术、节日民俗、饮食、天文历法、山川地理、经济科技、邮政交通、竞技体育、历史知识等方方面面的文史知识。
  • 山村一夜:叶紫作品精选

    山村一夜:叶紫作品精选

    文学作品是以语言为手段塑造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是我们的一面镜子,对于我们的人生具有潜移默化的巨大启迪作用,能够开阔我们的视野,增长我们的知识,陶冶我们的情操。
  • 解密中国大案2006

    解密中国大案2006

    这《解密中国大案2006》中所收集的案件都曾经在国内外产生过一定的影响。也就保证了内容与现实生活的同步,《解密中国大案2006》精选了2006年度全国法院审理的部分大案要案,通过纪实文学的方式,呈现着非常实在的生活面貌。,所有的纪实文章都是丁一鹤亲自采访案犯或是案件当事人后写成的,这些文章也都经过了案件的承办法官或审判长的审阅,确保事实的准确无误。因为是真实的,展开了他讲述的案件故事和审判故事
热门推荐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梦之旅

    梦之旅

    安东尼·德斯蒂法诺的《梦之旅》,大胆地为但丁的作品赋予了全新的面貌,迷人之余,亦发人深省。对不同教派的基督信仰者,以及其他没有特别坚定的宗教信仰的人来说,阅读《梦之旅》都会是一趟愉悦的旅程。本书洋溢着来世的绚丽色彩,相形之下,连前往彩虹的寻牛之旅也不禁黯然失色。
  • 最有效的晋升方法:做最好的员工

    最有效的晋升方法:做最好的员工

    要想在职场成功晋升到底有没有捷径呢?要想在这个职场登山运动中胜出,只需把握两点,就是捷径,第一:不要走弯路,第二:相同的路走得比别人快。站在员工的角度,要立足于这两个基点,循序渐进地运用快速晋升的观念、心态、思维方式去做事和为人处世。我们相信,职场之“ 道”比“术”更重要,人在职场,树立正确的观念、心态与观察角度、思维方式,比苦学任何具体技巧都重要。正如推销大师万变而不离其宗,而一位推销新手,不明白推销的原理而背诵推销108招,理论上熟练,却无法灵活运用。
  • 猎杀终结者之猎杀陷阱

    猎杀终结者之猎杀陷阱

    猎杀终结者是一部魔幻小说,小说描述了侦破一起欲做人类之王的惊天大案。小说并不单纯追究情节的曲折离奇,而是着眼于《猎杀游戏》、《猎杀风暴》、《猎杀陷阱》、《猎杀咒吻》和《猎杀终结》五个篇章中的五十多个暗藏着血腥、恐怖与可怕的陷阱。在终结过程男女主人公所经历的无数陷阱中,那种极度危险、极度痛苦的煎熬和历练所表现出的坚强、无畏与执著,以及凭着非凡的智慧和精湛的搏击技艺,终于取得了最后的胜利。总之,巅峰对决中无数陷阱被无情踏平和潇洒闯出,准确地传递出什么叫惊心动魄,什么叫匪夷所思,什么叫光明斗士。在这风云变幻凶险莫测的终结中,在坎坷中逆风而行,好运一直会陪伴光明斗士。
  • 墙上掉下一个林妹妹

    墙上掉下一个林妹妹

    如果某一天,突然冲天的狗屎桃花运当头砸到你头上,会如何?大概结果应该是和小说里的男主角一样,帅气的甩了甩头发,然后江山美人通通笑纳。这样的狗屎桃花运碰巧被庞光遇到了,他不但狗屎桃花运亨通,而且很离谱,手机拍个照片而已,竟然也会遇见一个美女从墙头上砸下来。两年以后故地重游,庞光觉得鼻子酸酸的,从裤兜里掏出手机拍照。随着手机镜头的移动,公园的美景尽收眼帘……
  • 冬季营养食谱

    冬季营养食谱

    《家庭美食坊丛书》根据四季的特点、不同的家常菜式、南北方的不同饮食习惯,精选了一千多道家常菜。食物搭配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富含营养,又有保健功效,让你吃得美味,吃出健康。《家庭美食坊丛书》内容丰富,实用性强,通俗易懂,还有相关的营养知识,是家庭食物调养的有益参考书。
  • 不可思议的末日

    不可思议的末日

    首先这并非是讲述如何在末日求生!而是怎么创造末世,将世界玩弄于鼓掌之中。掀起丧尸狂潮!带领恶魔入侵!引导虫族降临!在这末日游戏之中,一切都由我一手缔造!诸君一起来创造一次末日的狂欢盛宴吧!ps:新坑《不可思议的圣遗物》已开.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修仙鉴

    修仙鉴

    自古英雄出少年,成事必经多磨难!虽出身凡胎,最终却是不凡之命,两个身手了得的父母的强化训练让他通往强者之路,意外得到神仙赐予的法器,自是如虎添翼!逐渐退去懵懂的外衣,将修仙练的风生水起,且看主人公如何踏上仙界之路!
  • 魂牵梦绕回大清:蝶落初尘II

    魂牵梦绕回大清:蝶落初尘II

    执子之手与子携老,当他牵起她手的那一刻,她就被他眼中的深情牢牢吸引,再也转不开视线了——这位来自现代的女孩终于在几百年前的大清找到了可以托衬终身的他。然而周围依然被众多痴心不改的男子所包围,霸道多情的蒙古王,沉静内敛的将军,残忍专制的蕃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