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24700000004

第4章 带刀挂剑的青年

(韩信)于汉家勋,可以比周、召、太公之徒。

——(西汉)司马迁

(一)

时光荏苒,一转眼韩信就长成了一个英俊的少年。这位翩翩美少年与大多数农民子弟不同,他既不治稼禾,也不事商贾,仍旧埋头读书。邻人有笑话他不懂事,不能为母亲分忧解劳;但也有人称赞他胸怀大志,与众不同。

一统天下之后,秦始皇愈发骄奢残暴。他一边用严刑酷法统治百姓,导致民不聊生,饿殍遍野;一边又大兴土木,广修宫苑,派人到海上寻求仙药,企图长生不老。

秦始皇三十四年(公元前213年),秦始皇又听信丞相李斯的谗言,下令焚烧天下书籍,加强对思想文化的控制。秦始皇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秦始皇又大派劳役,在北部边疆修建长城以抵御匈奴,在咸阳兴建阿房宫以供淫乐。这种种行为令百姓生活困苦不堪,敢怒而不敢言。

始皇帝焚烧了天下的藏书后,韩信也失去了读书的机会。但从韩信后来的表现来看,他应该在始皇帝焚书之前就已熟读兵法,并能了然于胸了。此时,十五六岁的韩信相貌清奇,身材伟岸,穿着光鲜,喜爱舞枪弄棒,时常在腰间挂着一柄宝剑。

很显然,这样的装束与韩信的身份是不相称的。作为一个农民子弟,他不思耕种,只会舞枪弄棒,带刀挂剑,渐渐成了乡人眼中的不肖子弟。因此,乡人多以“王孙”来戏称他。韩信听到人们的戏称也不生气,依旧我行我素。乡人们哪里知道韩信的远大志向呢?

所谓“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就在韩信一天天长大时,他的母亲突然病逝了,孤苦无依的韩信悲痛欲绝。在他的心中,母亲是一个伟大的人,他多么想让母亲看到自己出人头地的那一天,让母亲为自己骄傲啊!可是,母亲却静静地抛下他,永远地离开了。

韩信决定“厚葬”母亲,一则尽孝,二则壮志。当时的丧葬习俗是与严格的等级制度相适应的,王公贵族去世要举行国葬,举国为其挂孝,用金银珠宝陪葬。除此之外,还要为其在风水宝地筑起高陵,安排百姓“守冢”,即看守坟墓,以便四时祭祀。安排守墓的百姓越多,代表死者或其家属的身份越高贵。

韩信社会地位低下,一贫如洗,既没办法为母亲举行隆重的葬礼,也没办法用金银珠宝为母亲陪葬,于是他便在风水上打起了主意。当时的秦国地广人稀,无主之地多的是,不愁找不到风水宝地。韩信精心挑选了一块开阔的高地,将母亲葬在那里。

葬完母亲后,韩信仗剑站在墓旁,瞭望着四周辽阔的疆土,一股豪情涌上心头。他拔剑起舞,慷慨悲歌。良久,韩信将宝剑插在地上,俯身捧起一捧黄土,迎风扬撒,大声说道:

“我要在这个地方为母亲安排一万户人家守墓!”

韩信的言下之意是要做一个万户侯。后来,他的这句话被乡人们广为传播,成为一时的笑柄。因为当时的韩信一贫如洗,食不果腹,衣不蔽体,又没有好的德行,怎么能有机会被封为万户侯呢?然而,韩信并没有因为乡人的耻笑而改变志向。

多年之后,当韩信真的以万户侯的身份荣归故里,此时人们才想起他当年的豪言壮语,不禁钦佩万分。数百年后,《史记》的作者司马迁曾到过淮阴,去考察韩信的生平事迹,亲眼看到了韩信母亲的坟墓,那果然是一块开阔肥沃的高地。太史公司马迁不禁感叹道:

“他的志向确实与众不同。”

(二)

母亲去世后,韩信的生活更加艰苦了。他不但失去了唯一的亲人,也丧失了生活的来源。按照当时的举荐制度,在乡里有贤孝之名的青年会被推荐给朝廷,任用为吏。但韩信自幼少与人交往,在乡人眼中又没有什么好的德行,连母亲在世时也没能好生孝顺母亲,因此自然没人推荐他。《史记·淮阴侯列传》记载说:

“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

而且,韩信又不愿务农,也不愿做小生意,缺乏固定的生活来源,只能过着流浪乞食的生活,常在邻人家里混饭吃。时间长了,人们也开始讨厌他。邻人们看见韩信走出家门,都纷纷躲避,唯恐他们到自己的家里蹭饭吃。

在当时那个时代,生产力十分低下,再加上秦始皇横征暴敛,农民要想填饱自己的肚子都不容易,谁还有多余的饭菜给韩信吃呢?更何况,韩信已经是一个十六七岁的小伙子了,饭量自然很大。

有一次,韩信一连几天都没有蹭到饭,独自在村口徘徊,希望能找点瓜果野菜充饥。下乡南昌亭长看到韩信,顿生恻隐之心。秦朝的行政机构分为三级,即郡、县、乡(亭),乡(亭)长是最低级的官吏,直接管理着本乡本亭的百姓。亭长俸禄微薄,日子也过得紧巴巴的,只不过比一般的百姓稍微好些罢了。

韩信所在的村庄归下乡南昌亭管理,南昌亭长可以说是他的父母官。南昌亭长见韩信可怜,便走上前去,语重心长地说:

“韩信,你在这里干什么呢?你已经长大了,要好好学习耕种土地。”

韩信抬头看了看南昌亭长,不屑地回答说:

“亭长岂知韩信之志?韩信志向远大,不在躬耕垄亩之上。”

南昌亭长叹了口气,摇头道:

“你呀!你已经很多天没填饱肚皮了吧?再这样下去,恐怕你的远大志向还没有实现就已经饿死了。走吧,到我家里吃点东西吧!”

韩信的肚子正饿得咕咕叫,一听有东西吃,顿时来了精神。他高兴地跟着南昌亭长来到他家里。亭长的妻子已经准备好了饭菜,正等着亭长回来吃饭,一见韩信跟来了,心里非常不高兴。但出于礼貌,她还是假装热情地招待说:

“王孙快坐,饭菜已经准备好了。”

韩信拱手称谢,一屁股坐在饭桌旁,端起碗就吃了起来。他实在饿极了,亭长夫妇一碗饭还没吃完,韩信已经吃下去三四碗。看着韩信狼吞虎咽的样子,亭长的妻子也生了恻隐之心,关切地说:

“王孙慢点吃,别噎着!”

吃饱之后,韩信谢过亭长夫妇,又带刀挂剑地出去了。等到饭点时,他不请自来,又到亭长家蹭饭吃。亭长也不好拒绝,只好又热情地接待他。

几个月过去了,韩信每天都到南昌亭长家吃饭,每次都是吃完就走。一天,亭长妻子终于忍无可忍,对亭长说:

“这韩信每日必到,早晚会把我们家吃垮的!”

南昌亭长笑着说:

“我看他志向与众不同,将来或许能够飞黄腾达呢!”

妻子冷冷地说:

“不饿死就好了,还飞黄腾达!不能再让他来了,再来休怪我跟你翻脸!”

亭长无奈地说:

“又不是我请他来的,他不请自来,我有什么办法?难道把他赶出去吗?”

妻子想了想,诡秘地一笑,低声道:

“我有个好办法,必能让他不再来蹭饭了。”

第二天天还没亮,亭长妻子就起床做饭,然后把睡梦中的丈夫喊醒,夫妻两人在床上把早饭吃了下去。等到饭点时,亭长一家早已吃饱,碗筷也都收拾得干干净净了。

韩信像往常一样来到亭长家里吃饭,一看眼前的情景,顿时明白了一切。这让韩信的自尊心受到了伤害,他什么话也没说,扭头就走。从此之后,韩信再也不到南昌亭长家里去蹭饭了。

(三)

人不能没有自尊心,但更不能没有饭吃。忍饥挨饿的韩信实在没办法,只好跑到淮阴城边的河上钓鱼充饥。当时,城里的妇女经常结伴到河边为富贵人家漂洗衣物,赚取一点生活费。由于距离太远,衣物较多,妇女们都带着午饭,中午就在河边吃饭。

韩信日日在河边钓鱼,但鱼又少又难钓,根本不能填饱肚子。韩信静静地盯着河面,默念道:

“鱼儿啊,鱼儿,快快上钩吧,难道你们想让我饿死吗?”

钓鱼是最需要定力和耐心的,越着急就越钓不到。韩信不时提竿上来看看鱼儿有没有上钩,但始终没钓到一条。

突然,韩信听到一阵欢笑声,心下不禁有些恼怒。他循声望去,看见妇女们正有说有笑地在不远处洗衣、吃饭。

韩信看了看她们的饭菜,摸着肚子,咽了咽口水,肚子叫得更响了。他想,要是能吃上一口这样鲜美的饭菜该多好啊!但他也知道,在河边洗衣的妇女大都出身穷苦人家,也过着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日子,想让她们分一点饭菜给自己简直就是奢望。想到这里,韩信不禁摇了摇头,又转身钓起鱼来。

妇女们看了看韩信,小声议论道:

“那个年轻人已经在那里好几天了,天天钓鱼,也没见到他钓上几条,恐怕要饿坏的!”

有人低声附和道:

“看他穿着这么光鲜但却一副面黄肌瘦的样子,恐怕是落难的王孙吧!”

又有人一边说:

“年轻人哪有穿着不光鲜的?他未必是什么王孙。一个大男人不去耕田种地,整日带刀挂剑地在河边钓鱼,真是让人看不起。”

这时,一个年老的妇女见韩信可怜,就说道:

“你们不要议论了。当今这个年头,谁要填饱肚皮都不是件容易的事。他也够可怜的!”

说完,老妈妈主动走到韩信身边,将自己的饭菜分一半给他。韩信起身推辞道:

“老妈妈自己吃吧,韩信不饿!”

老妈妈知道韩信爱面子,就说:

“我年龄大了,吃不了这么多饭,丢了太可惜,你就帮我分吃一些吧!”

韩信见老妈妈如此殷勤,便不再推辞,接过饭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老妈妈在一旁看着韩信的吃相,心里嘀咕道:

“这孩子真是太可怜了,不知道多少天没吃饭了。”

第二天,老妈妈来河边干活时特意多带了一些饭菜。到中午时分,老妈妈又端着饭菜走到正在钓鱼的韩信跟前,将自己的饭菜又分了一半给他。

老妈妈手中的衣物本来只需洗十几天就能洗完,但为了给韩信送饭,她故意拖延些时日,竟然洗了几十天。在这几十天里,她每天都带饭给韩信吃。韩信感动极了,诚恳地对老妈妈说:

“您今天救了我的命,您对我就像母亲对儿子一样好,我将来一定会重重报答您的。”

老妈妈听完韩信的话,生气地说:

“你是个男子汉,可连自己都养活不了!我是看王孙可怜,才分些饭菜给你吃的,岂是指望你报答呢!”

这个故事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这位洗衣的老妈妈的原话是:

“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而进食,岂望报乎!”

老妈妈的发怒一是想激励韩信上进,二是不希望韩信误解。她只是想让韩信明白,自己给韩信送饭是可怜他,但不是为了图报。

俗话说,“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韩信受到抢白,哑口无言,但心中仍然对老妈妈充满感激之情。他牢牢地将这位善良的老妈妈记在心里,希望将来能够有所回报。

而老妈妈的那句“大丈夫不能自食”的话也激励了韩信。从此之后,韩信发奋图强,每日默念早年所学的兵法,寻找机会,一展宏图。

(四)

战国末年,诸侯林立,社会上存在着一个庞大的群体,即“士”。所谓的“士”,包含的范围十分广泛,包括学士、策士、方士、游侠等。他们大多不事耕种,也不治商贾,倚靠为王公贵族出谋划策、卖命效力为生,时人称之为“食客”或“门客”。

战国时期的“四公子”——魏国的信陵君、齐国的孟尝君、赵国的平原君和楚国的春申君,门下都有食客数千人。秦国一代名相吕不韦也曾效法他们,招揽了数千门客,其中不乏出类拔萃者,如后来成为秦始皇得力助手的李斯。

秦始皇荡平六国、统一天下之后,诸侯消失了,食客也失去了存在的社会基础。不过,他们的一些行为作风在民间影响依然很大,如不事生产、带刀挂剑等。

秦始皇对民间的兵器控制极严。原先六国庞大的军队瓦解了,但留下了大量的兵器。六国的士兵被遣散后,兵器也大多流落到民间。秦始皇曾下令,将六国的兵器全部收缴上来,有敢私藏者严惩不贷,但仍有许多兵器散落民间。淮阴城中的许多年轻人都藏有兵器,敢于公开佩戴者也不在少数。韩信喜欢带刀挂剑,大概也是受这种风气的影响。不过,韩信喜欢带刀挂剑还可能与他酷爱兵法有关。他已下定决心,将来一定要带兵打仗,所以时常剑不离身。

有一天,韩信在淮阴城的大街上闲逛。突然,一群年轻人拦住了他的去路,为首的是一个身材高大、满脸横肉的人。韩信认识他,他是淮阴城中有名的破落户,以杀猪卖肉为生。这个屠户平时喜欢舞刀弄棒,好狠斗勇,淮阴人没有不怕他的。

韩信向屠户拱拱手,满脸和气地问道:

“阁下拦住在下有何吩咐?”

屠户也不答话,围着韩信转了两圈,然后皮笑肉不笑地说:

“你长得高高大大的,又喜欢佩刀带剑,看上去英勇无比!其实,你小子就是一个草包胆小鬼罢了。”

说完,屠户站在韩信面前,仰面大笑起来,他身边的小混混也跟着大笑起哄。

街上的人见状,都纷纷围上来看热闹。韩信的脸上红一阵白一阵的,尴尬极了。屠户见围观的人多起来,就更加放肆了。他叉着腰,指着韩信说:

“你不是带着剑吗?如果你不怕死的话,就刺我一剑;如果你不敢,就要从我的裤裆下钻过去!”

韩信一言不发地站在那里,但他的右手已经不自觉地握住了剑柄。周围的人见状,都为屠户捏了一把汗。韩信正值血气方刚的年龄,如果真的拔剑刺出,屠户肯定没命了。但就在这时,韩信的右手突然缓缓放了下去。

屠户得意极了,大声喝道:

“我谅你这个胆小鬼也不敢刺我!”

周围的年轻人都跟着屠户大声嚷嚷起来:

“不敢刺就爬呀!快爬呀!”

韩信盯着屠户看了半天,然后缓缓低下头,俯下身,双手着地,向屠户的胯下爬去。一伙年轻人把韩信和屠户围在中间,哄笑着看着眼前的场景。

一步,两步……韩信慢慢地爬过去,然后从屠户的胯下钻了过去……

众人哄笑着散去了,韩信却呆呆地坐在地上,望着远处的天空,若有所思。众人都以为韩信的确是个懦弱怕死的胆小鬼,但他们哪里知道,能够忍受胯下之辱才是韩信个性成熟的真正表现。他能忍他人所不能忍,可见他的雄心壮志也必然比常人高出许多。他只是在等待机会,等待有人给他一个施展才华的舞台。

同类推荐
  • 帷幄奇谋:刘基

    帷幄奇谋:刘基

    刘基(1311~1375),浙江青田人,元明之际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军事家,被明武宗誉为“渡江策士无双,开国文臣第一”,是朱元璋最重要的谋臣,并对明初的制度建设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刘基博学多识,学究天人,其诗被允为“一代之冠”,其文《郁离子》、《卖柑者言》都是脍炙人口的名篇,对明代文坛影响至深。其“盗天”、“措用”的认识论思想以及教育、人才观念仍具有现代价值。刘基因博识与卓越而受到后人的崇信与神化,成为至今在民间文化中具有广泛影响的历史人物。《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帷幄奇谋:刘基》生动介绍了历史文化名人刘基的传奇一生。
  • 岳飞传

    岳飞传

    一代民族英雄岳飞精忠报国、壮志未酬的英雄气概,令中华后人万分景仰。为了再现一代民族英雄岳飞在宋金战争中的英雄故事,再现那段悲壮的历史,历代文人、作家创作了《岳飞传》。本书对《岳飞传》进行了精编,以适合小读者阅读。
  • 黄骅将军

    黄骅将军

    巍巍沂蒙,逶迤八百余里,覆压鲁中、鲁南大地。沂山、蒙山、北大山、芦山、孟良崮等名山大岭,山高坡陡,崖险岭峻,层峦叠嶂,丛山连绵,到处悬崖峭壁,巨石嶙峋,古木参天。山中飞瀑流泉,涧深溪清。
  • 中国历史名人之八(中国历史名人传记)

    中国历史名人之八(中国历史名人传记)

    朱元璋当元末农民起义之际,驱走了蒙族统治者,建立了汉族新政权——明朝(公元1368~1644年)。建国之初,人心是振奋的。全国上下,久乱思治。在一个时期里,经济繁荣,社会安定。明朝发生过的“大事”,择其要者,阐介如下。伴随着这些“大事”,就是本卷中出现的“名人”,读者可以从本卷中详细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以及名人的详细传记资料。
  • 朱元璋

    朱元璋

    活剥人皮,挑断脚筋、剁手指、砍脚、断手、钩肠、割生殖器……一幕幕令人毛骨悚然的行为,竟然出自一个丑奇无比的放牛娃,大明王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之手。本书对朱元璋的创业、勤政、惩贪、嗜杀和他颇富离奇怪诞的一生,作了全面生动而活灵活现的介绍,力图告诉读者一个有血有肉、活生生的朱元璋。 本书为传记,描写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从其出身贫寒,少年为地主放羊至参加农民起义后,成为“洪武”皇帝并采取一系列安民政策,揭示了其伟岸的一生。本书对朱元璋的创业、勤政、惩贪、嗜杀和他颇富离奇怪诞的一生,作了全面生动而又活灵活现的介绍,力图告诉读者一个有血有肉、活生生地朱元璋。
热门推荐
  • 重回红楼之贾敏修仙

    重回红楼之贾敏修仙

    贾敏若是看完一切之后带着空间重生,林家还会绝户吗?林妹妹还会泪尽夭亡吗…且看贾敏如何应付贾府那一竿子糟心的亲戚,如何保护并教导林妹妹,纠正爱女的三观。贾家算什么,就算是娘家,也别妄想娶我的女儿;贾宝玉算什么,不过就是一花心大萝卜加废柴,自己都养活不了;神瑛侍者又如何,没听过灵河岸边的仙草还缺水的,我林家的女儿才不会为无干之人流眼泪,林家不要这样的女婿;绛珠怎么了,绛珠也是我的女儿,我一定要让她健康长乐的过完一生。至于那个贾宝玉,他算那根葱,不过一块顽石罢了,连自己的妻儿都护不住,爱谁谁吧;其他那些女孩子,能救则救吧,总不能都吊死在贾宝玉这一棵歪脖子树上;贾府那些人,那些对不起黛玉的人,亲人又如何,她会让他们为黛玉的悲剧付出代价…
  • 周克芹散文随笔

    周克芹散文随笔

    文学总是要经过人民大众和时间长河的双重检验的,一时的喧嚣和风光证明不了真正的价值,说明不了什么问题。我深信,经过十年百年,再回头看,二十世纪的尘埃落定,喧嚣散尽,许多现今风光一时之辈,都将伴着他们的腐花败草随风而去,消踪失影,而周克芹,这棵峥嵘大树仍将屹立在历史的荒原上。
  • 女人说:欣赏他、鼓励他、包容他

    女人说:欣赏他、鼓励他、包容他

    对女人来说,有一件很可悲的事情,是,假装你不需要爱,但是其实你需要得很。我们的身边,有越来越多的女孩子表现得很不需要婚姻,她们甚至炫耀自己选择单身的生活,但是,我很想问一句——“她们快乐吗?”
  • 邓刚幽默

    邓刚幽默

    早恋的要害在于发生在关键的学习求知阶段,犹如一列不按时刻表而提前开出站的火车,整个前程将不堪设想。爱情是一种非常状态,而家庭却是正常状态,爱情是浪涛滚滚,家庭是平坦的沙滩,相爱的男女两人兴奋地从爱情的浪涛中游上来,到了家庭的沙滩上还做游泳状,那就有点精神不对头了。
  • 虎王让贤

    虎王让贤

    作者在生产经营苗木花卉的同时,笔耕不辍,以科学童话的形式,描述绿色世界,抒发田园情怀,呼吁保护环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这部童话集,收录了他近年创作的26篇有关生物方面的童话作品,达10万字。该书还配有若干幅插图,是一本图文并茂极具知识性、趣味性的好书。“这是一部写给少年儿童的书,也是一部写给成年人甚至全人类的书,一部老少咸宜的书。
  • 每天学一点哲学常识

    每天学一点哲学常识

    本书策划出版是立意于让更多的人打破学科壁垒,推广学科常识。常识能提升人的文化素养,改善一个人的文化形象。人文学科本来就没有很严格的区分,而掌握更多的学科常识对于我们成为一个有文化素养的人很有意义。这虽然未必是我们对知识分工所带来的局限作抗争,但不同的学科常识使我们更能成为一个丰富而有趣的人。这不免使我们想起培根先生那段著名的论述,“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总之,知识能塑造人的性格。不仅如此,精神上的各种缺陷,都可以通过求知来改善--正如身体上的缺陷,可以通过运动来改善一样。这些话语所蕴涵的深刻含义,令人咀嚼不尽。
  • 穿越之吾妻

    穿越之吾妻

    现代篇她是一个跨国企业的总裁,美丽如花,冷漠如冰!习惯了孤单寂寞,从来没有拥有过温暖的她,在爷爷的协议下,要替企业找个继承人——找个男人生个孩子!“我今天来,是找你合作的!”“找我合作?”······“条件呢?”“条件就是——你和我生个孩子!”她脸不红气不喘的说出这句话...当她的幸福即将来临时,却因为一个诅咒,一串家传的翡翠项链,幸福,在瞬间瓦解·······穿越篇意外来到这个朝代,她成了天下第一庄的庄主夫人!而她,也同时失去了记忆!更加意外的是,她怀孕了!而那个自称是她成亲十年的相公却说:“这个孩子不是我的!”“为什么不是?”“因为,我们虽然成亲十年,却——从、未、洞、房!”他在穿越之后,成了她的小叔!可是,他们之间却又千丝万缕没完没了的纠缠!而,本该是她小叔的他,却突然成了她肚子里孩子的爹!“大嫂,你怀的是我的孩子!”某男俊美的容颜痛苦的纠结,可是双眼中却泛着喜极而泣的泪花~~~“你说什么?”某女承受不住这个打击,直接倒地——晕倒!—————————————————————————————————文文不会写简介,这个简介也是临时写的,不足之处望亲们见谅!另外,亲们要注意了!!这篇文,虽然是穿越文,可是前面的现代篇也比较长,希望喜欢的亲们耐心看下去!还有,这篇文,男女主角一起穿越了!也连带他们的孩子哦!有喜欢文文的亲,可以加偶的QQ:931687945(敲门砖是文中任意人物的名字)文文新开的博客:http://m.pgsk.com/wrxlty亲们喜欢的去捧个场哦————————————————————————————————隆重推荐姐姐的文:《醉倒君王怀》玄琴推荐好友们的文文:《“冷冻”酷总裁》甄妮宝贝《祸水的帅帅老公们!》親之邪希《相公,接住我!》木世草《孽情世劫》诺水雨魂《绝情相公》君莫舞《老鸨艳后》夜精灵《粘人相公》霏烟《拐心行动之拐个相公》璀璨如风《我的恶魔房东》舞旋花《极品小狼女》撒旦魔女《樱花美人》露露公主《穿越之魔女带“球”跑》龄夭欢欢《夫君好难追》雨露清菏《霸道夫君乌龙妻》艾白菜《乱世蝶怨》尔若《极品爵爷:老公太正点》人在红尘《极品系列之混混娘子》艾小璐《绝爱宠魅之倾尽天下》七月槿(偶家亲爱的七七的耽美文哦,写的很好哦!)
  • 图释经典系列:图释塔木德

    图释经典系列:图释塔木德

    犹太人的智慧来源于他们的民族经典——《塔木德》。
  • 冷情少东迟迟爱

    冷情少东迟迟爱

    此文有虐,请自备止疼药,让亲看着心疼不是我本意.此文不白不黑大雷没有小雷若干,雷不出人命.此文基本不搞笑,如果你看了却捧腹大笑,那么我去撞墙.此文是现实中的童话故事,童话故事中的现实.此文纯属虚构,如有雷同,实属巧合.可以加群:63271793(轩雅阁)--VIP会员群(敲门砖必须为会员名)★此文分为两部,初步设定写两个女孩的故事.★★第二部★(见内页)群号:63271793(轩雅阁)-----------VIP会员专群!敲门砖是你的会员名字,否则恕不开门.
  • 任时光飞逝,我只在乎你

    任时光飞逝,我只在乎你

    童韶华:我不是第一个牵你手的男人,也不是你第一个拥抱的男人,更不是第一个亲吻你的男人,却是你遇到快乐第一个想分享,悲伤想依靠的男人。你是我心中无法说出的秘密…童雪茜:岁月如逝,年华老去,等待终究不过是一场梦,待我醒来时,你是否还依然在我身旁守护着我。原来最好的一直就在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