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010000000007

第7章 人之成长:社交心理学法则(6)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对子女不能溺爱和娇惯,以免孩子对父母的爱不懂感激;夫妻之间如果只知付出,不求回报,也会让对方变得习以为常,不懂珍惜;朋友之间,一方对另一方长期的无私帮助,可能会让双方的关系失衡,最后反目成仇。

如果人们能够在关心中提出批评性的建议,并在建议中充满了鼓励、赞扬、支持的态度,这种批评不仅不伤人的感情,不伤人的自尊心,还能激发人向善的良心,使人的积极性始终维持在良好的行为上。

第三个不良后果是,你对别人过分好,容易让别人觉得你心太软,不怕你,对你无所忌惮。生活中并不是所有人都是善良之辈,所以让自己有点威严,可以更好地保护自己,也让自己更有影响能力。如果你总是对别人太好,会让人觉得你善良而软弱,容易利用。

张亮为人本分老实,非常勤恳。有一天,他突然对朋友发出了这样的感叹:“我尽心尽力地为别人好,事事都为别人着想,到头来,似乎还不如那些自私的人受欢迎啊!”

表面看来,这个道理好像很难懂,实际上很简单。人总是有种惯性,要对一个人好,就只能对他越来越好,似乎这样才符合人的心理规律。这样一来,你的好就被视为理所当然了,任何人都可以理直气壮地去享受你的好,好像你的付出是应该的。

如果有一天你做的让他觉得不是很满意,即使是一点点的不满意,那么你之前为他所做的一切都有可能被抹杀,最后,你被记住的也许就只有你对他的那点不好。当你的好来得太容易,容易到让别人不愿意珍惜的时候,你的好也就没有任何价值了。而相反的是,当一个平日里很冷漠的人突然心血来潮表现出一点热情的时候,就可以令人喜出望外,感到惊奇。

跷跷板定律:人际交往收支平衡

要让对方高一些,就必须使自己低一些,要让自己高一些,就必须使对方低一些,这就是在人类行为意识领域占举足轻重作用的“跷跷板定律”。竞争双方,出现“你高我低,或我高你低”的现象,就是“跷跷板效应”;竞争双方,为“抬高自己而压低对手”的现象,就是“跷跷板原理”。

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家霍曼斯提出,人际交往在本质上是一个社会交换的过程,相互给予彼此所需要的。对于这一点,我们一定要认清。

其实,以自我为中心,是人际交往中的一种障碍,它会阻止你的人际关系正常发展。因为以自我为中心的人,总是以自己的需要和兴趣为中心,只关心自己的利益和得失,而不考虑别人的感受和利益;任何事情,都站在自己的角度去看,盲目地坚持自己的意见和态度。因此,这类人缺少朋友。

其实,我们每个人做每件事,都希望实现利益最大化,人际交往也一样。没有一个人愿意对他人无偿地付出,也没有一个人会得到他人无偿地付出。一段稳定的人际关系,必须保持相互交换的平衡。

其实,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就像两人踩跷跷板一样,和谐相处就要保持双方支出的平衡和对等。一旦彼此的交换不对等,那么就会像跷跷板一样失衡。这在心理学上被称为跷跷板定律。

凡事只想到自己,而不顾他人的人,大多是自私的人。自私的人如同坐在一个静止的跷跷板顶端,虽然维持了高高在上的优势位置,但整个人际交往却失去了互动的乐趣,因而变得索然无味。对有的人来说,“自私”是有意识的,而有的人则是无意识的。有意识的自私,是个性问题,比如那些天生就爱占小便宜、斤斤计较的人;而无意识的自私,是社交技巧的问题。无论是个性使然,还是不懂得社交技巧,我们都应该有意识地认识到人际交往中彼此付出的对等问题。要保持利益的互惠,要注意下面几点。

1.平等相待每个人

我们身边的每个人,无论职务高低、知识多寡、贫富差距、身体强弱、年龄长幼,在人格上都是平等的。因此,在人际交往中,我们绝不能抬高自己而轻视他人,或是凭着自己有一些优势而拒人于千里之外。另外,在人际交往中,对于所有的人,我们都应该给予应有的尊重,尊重他人的人格、个性习惯、情感爱好和隐私等。

2.尽量帮助他人

在学校的道德教育课上,老师经常强调“帮助他人是一种美德”。其实,如果功利一点地去看这个问题,我们也可以理解为,为了自己而帮助他人。因为每个人都有遇到困难的时候,每个人都需要得到他人的帮助。如果在他人需要帮助的时候,你没有伸出援助之手,那么当你深陷困境的时候,你也就没有资格向别人求助。所以,年轻人应该知道,帮助他人不仅仅是一种美德。

3.增加自己“被利用”的价值

既然交际是利益的相互交换,如果你要受人欢迎,吸引他人的话,那么就需要增加你“被利用”的价值。一切人际关系的建立与维持,都是人们根据一定的价值观进行选择的结果。那些对于自己来说是值得的人际关系,人们就倾向于建立和保持;而那些对自己来说不值得的,或是失大于得的人际关系,人们就倾向于逃避、疏远或者终止。

§§§第五章与人交往,重在技巧

犯错误效应:完美的人未必讨喜

通常一些在各方面都优秀、近乎完美的人往往不那么太讨人喜欢;相反,那些虽然很优秀,却偶尔犯一些小错误的人则更容易赢得人们的喜爱。小小的错误反而会使有才能者的吸引力提高,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就被称为“犯错误效应”,也被形象地叫做“白璧微瑕”效应。

生活中也常常有很多这样的例子。

有一位心理学家曾做过一个很有趣的实验,他将四段情节类似的访谈录像分别放给他准备要测试的对象。

第一段录像是一个非常优秀的成功人士正在接受主持人的访谈,那位成功人士在自己所从事的领域里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因此在接受主持人采访时,他表现得非常自信,谈吐不俗,没有一点羞涩的表情。台下的观众不时为他的精彩表现爆发出阵阵掌声。

第二段录像也是个非常优秀的成功人士正在接受主持人的访谈,但是他在台上的表现就显得有些羞涩了,尤其是在主持人向观众介绍他所取得的成就时,他紧张得竟把桌上的咖啡杯给碰倒了,咖啡还把主持人的裤子淋湿了。

第三段录像中,接受主持人访谈的是个非常普通的人,跟上面两位成功人士相比,他没有什么不俗的成绩,虽然在整个采访过程中,他都不太紧张,可也没有什么特别吸引人的地方,一点都不出彩。

第四段录像中,接受主持人采访的同样也是个很普通的人,可是在采访的过程中,他显得异常紧张,跟第二段录像中的成功人士一样,他也是把身边的咖啡杯弄倒,还把主持人的衣服淋湿了。

心理学家放完这四段录像之后,就让被测试者从上面的四个人中选出一位他们最喜欢的和最不喜欢的。

测试的结果是,最不受大家喜欢的就是第四段录像中的那位先生,几乎所有的被测试者都选择了他。可是让人奇怪的是,人们最喜欢的是第二段录像中打翻了咖啡杯的那位,大概有95%的被测试者都选择了他。

其实,对于那些取得突出成就的人来说,出现类似打翻咖啡杯这种微小失误,不但不会影响人们对他的好感,反而会让人们觉得他很真诚,值得信任。假如一个人表现得完美无缺,从表面我们看不到他的任何缺点,那会让人觉得这个人不够真实,他在别人心目中的信任度也会降低,因为没有一个人是完美的,任何人都是有缺点的,可能别人不知道,但是他心里对自己的缺点肯定是清楚的。

貌似完美无缺的人在不经意中犯个小错误,不仅是瑕不掩瑜,反而让人觉得他和大家一样,就因为他显露出平凡的一面而使周围的人都感觉到安全。

当然,“犯错误效应”并不是说一个人犯的错误越多,越能增加魅力,“犯错误效应”的产生是有条件的。犯错误者应该是那些具有非凡才能的人,而且是偶然地犯一些无伤大雅的小错误;如果是能力平庸的人犯错误,反而会让人更加厌恶。另外,“犯错误效应”的产生也存在一定的性别差异。研究表明,男性更喜欢犯过错误但能力非凡的女性,女性往往喜欢没有犯过错误但能力非凡的人,而不考虑对方是男性还是女性!

因此,在人际交往中,我们若想让别人喜欢自己,就不要苛求完美无缺。我们在修炼自身能力、努力成为一个强者的同时,偶尔犯下一些可以被人谅解的小错误,容易让身边的人产生亲近之感,为你赢来好人缘。

三明治效应:变批评为美味

在批评心理学中,把批评的内容夹在两个表扬之中,从而使受批评者能够欣然接受批评的现象,被称为“三明治效应”。第一层是认同、赏识和肯定;中间一层夹着建议、批评或是不同观点;第三层则是信任、鼓励、支持和希望。这种批评方法不仅不会挫伤受批评者的自尊心,而且还能够让他积极接受批评,并努力改正自己的不足。

“三明治效应”在人们的批评中有着广泛的影响,它经常能够让不愿意接受批评的人情不自禁地接受批评。林肯就是这方面的专家。

南北战争期间,林肯为了废除黑人奴隶制,曾多次任命不同的将军统率北军,但不幸的是,无论是麦克时蓝、波普、波恩基,还是胡克尔、格兰特,他们所有人在战争中都相继惨败。林肯失望且无奈地踱步。当时很多人都在不停地痛骂那些在战争中失利的将军们,有的斥责他们的指挥有问题,有的批评他们不会作战,还有的侮辱他们不配做将军。尽管如此,但林肯对他们却没有任何指责,只是对他们关心地说:“你们辛苦了,我对你们给予希望和祝福。”后来,林肯终于取得了解放奴隶的胜利。

林肯的经历让人们再一次看到三明治效应发挥的作用,同时也给人们以启迪:当他人做错事情或者彼此意见相悖的时候,不要盲目地横加斥责、埋怨、反驳,要冷静地在认同、赏识、肯定、关爱中提出建议、批评或不同观点,并在其中给予对方希望、信任、支持、鼓励,这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生活中,当人们对他人的行为、举动、思想、观念产生不满情绪的时候,常会习惯性地用单纯且直接的方式斥责、批评对方。但事实上,这并不能让他们产生永久的改变,也不能够让他们发自肺腑地产生反省心理,反而会引起愤恨、抱怨、不满的消极抵抗情绪。相反,如果人们能够在关心中提出批评性的建议,并在建议中充满了鼓励、赞扬、支持的态度,这种批评不仅不伤人的感情,不伤人的自尊心,还能激发人向善的良心,使人的积极性始终保持在良好的行为上。

同类推荐
  • 30岁前要学会的33堂心理课

    30岁前要学会的33堂心理课

    30岁后是人生的一道关口,30岁后的人生需要解决方方面面的问题。如果没有良好健康的心理,将难以掌控自己的人生局面,把握命运的航向。自助者天助,解铃还须系铃人,命运并非天注定,改变心理可以改变生活,30岁前的心理修炼决定你30岁后的人生格局。本书精选了33堂心理精华课,对一些常见的心理问题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剖析,阐明了塑造积极心态的方法途径,提供了社交、职场、爱情、生活、财富等各种场合中的心理战术,引导读者在30岁前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提高自信,以健康的心理迈人社会大世界中,游刃有余于人生的各个场合,掌控自己的人生,创造精彩幸福的生活。
  • 人类梦境排行榜

    人类梦境排行榜

    科学研究显示,尽管全世界有60多亿人,但大家常做的梦却只有12种!人类的梦境,听起来千奇百怪,实际上大同小异,不论你昨晚的梦多么离奇古怪,在当时,就至少有5亿人在做相似的梦!通过将这些在梦中频繁出现的情节和主题(比如梦见被人追赶而逃跑,梦见自己身患重病,梦见遭遇车祸)分门别类、归纳排序,心理学家整理出了这份神奇的“人类梦境排行榜”。本书作者王彻,是一名经验丰富的心理咨询师,在开设心理工作室、为数千人解梦释梦之后,他想要告诉你:梦,其实是了解自己最好的工具,不同的梦境背后,其实隐藏着不同的内心诉求和心理暗示。
  • 弗洛伊德8:精神分析新论

    弗洛伊德8:精神分析新论

    此卷收录四部分内容。本书来源于弗洛伊德1932年所做的演讲,是《精神分析导论》发表15年以来研究实践和反思的成果。《精神分析五讲》由弗洛伊德1909年为美国克拉克大学20周年校庆所做的五次演讲稿组成,它从叙述弗洛伊德与布洛伊尔合作研究癔症开始,通过大量的临床实践和观察事例,比较系统地介绍了精神分析关于宣泄法、压抑、梦、失误、性欲和移情等重要思想和概念的形成与发展过程。《精神分析运动史》一文是对精神分析产生、发展和分裂过程的历史总结。《精神分析纲要》既是向读者介绍精神分析基本原理的指南,又是弗洛伊德对自己为之奋斗一生的精神分析理论的全面而精辟的总结。
  • 哈佛心理学大全

    哈佛心理学大全

    内心强大才能真正强大,心理健康才会真正健康。哈佛大学被誉为“美国人的思想库”,是诞生世界精英的摇篮,为全世界培养了众多商业名流、政治领袖和知名学者,其中包括美国总统、诺贝尔奖得主。哈佛人的成功与哈佛心理学理念密不可分,哈佛人用亲身实践启迪我们完善健康心理,享受幸福人生!
  • 逆袭心理学

    逆袭心理学

    职场、爱情、私生活心理自测自控指南,独家自测到底谁有病,私藏秘技致胜心理战!作者在自身非常权威扎实的心理学家基本功的基础上,引用一些耳熟能详的热门关注或社会热点现象,来针对职场、情感、家庭等和大众息息相关的不可回避领域。做浅显易懂、轻松愉悦的心理学点拨和指导。令读者在欢笑中阅读,及早发现自身“心理病”,及时“治疗”。教会大家如何不被伪心理学催眠,轻松应对各种自身心理病恐慌。
热门推荐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做人要有心机

    做人要有心机

    成功的机会对每个人都是均等的,他不可能比你多,你也不会比他少,你唯一能胜过别人的地方就是你的“心机”。如果你缺少“心机”,就只能默默无闻、暗淡无光地走完一生。如果你不甘落寞,期待富有、高质量的生活,就一定要有“心机”。“心机”是做人的智慧和谋略,是助你通往成功的桥梁。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绝世轻狂:妖孽师傅不好惹

    绝世轻狂:妖孽师傅不好惹

    被所爱之人活活烧死,她却没有资格怨恨,唯一能做的便是决心来世不再爱上任何人。一缕幽魂以莲重生,她本无心,却一再动情。他是避她唯恐不及的尊师,只因她是他躲不开的劫,而她却甘愿一生默默仰视着他,遥望相守。回首,曾经所爱亦悔恨当初,倾力挽回,为她甘心抛弃天下。她究竟执谁之手,共画繁华?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陆少别太坏

    陆少别太坏

    这是一场阴谋,因为妻子的失贞而给了丈夫外遇的借口…………“为什么?”当捉奸在床,赵青荇只能用一双不敢置信的眸子看着罗旭。“因为我能让他少奋斗三十年。”陆吉祥挑衅地看着青荇。“你是我朋友。”“朋友?你以为我堂堂陆家千金真喜欢跟你这种女人做朋友?我肯赏脸接近你,全是因为罗旭。”……她怀孕了?那暗夜中的可恶男人,不但毁了她的婚姻,还送给她这么大一个“惊喜”。“我娶你。”陆少琛如施舍一般,淡漠地扫了赵青荇一眼。“你娶我?陆少琛,我只是一株杂草。”赵青荇愕然。“如果我偏要,你嫁不?”陆少琛突然眯起精眸,充满威胁地瞪着青荇,大有你敢说不,我就吃了你的意味。“我为什么要嫁?”赵青荇迟钝地眨眨眼睛。面前这个腹黑的男人真是那儒雅俊逸的天之骄子陆少琛?她怎么觉得自己成了大灰狼嘴里叼着的小红帽?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奥巴马传

    奥巴马传

    奥巴马竞选成功,继任美国总统,再次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本书从奥巴马的身世、幼年、成长乃至成功,揭露了这位美国现任总统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
  • 世界最具欣赏性的优美散文(5)

    世界最具欣赏性的优美散文(5)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