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90100000009

第9章 楚汉风云录(8)

谚曰:“百里不贩樵,千里不贩籴。”居之一岁,种之以谷;十岁,树之以木;百岁,来之以德。德者,人物之谓也。今有无秩禄之奉,爵邑之入,而乐与之比者,命曰“素封”。封者食租税,岁率户二百。千户之君则二十万,朝觐聘享出其中。庶民农工商贾……百万之家则二十万,而更徭租赋出其中。衣食之欲,恣所好美矣。故曰陆地牧马二百蹄,牛蹄角千,千足羊,泽中千足彘,水居千石鱼陂,山居千章之材。安邑千树枣;燕、秦千树栗;蜀、汉、江陵千树橘;淮北、常山已南,河济之间千树萩;陈、夏千亩漆;齐、鲁千亩桑麻;渭川千亩竹;及名国万家之城,带郭千亩亩钟之田,若千亩卮茜,千畦姜韭:此其人皆与千户侯等。然是富给之资也,不窥市井,不行异邑,坐而待收,身有处士之义而取给焉。若至家贫亲老,妻子软弱,岁时无以祭祀进醵(读具),饮食被服不足以自通,如此不惭耻,则无所比矣。是以无财作力,少有斗智,既饶争时,此其大经也。今治生不待危身取给,则贤人勉焉。是故本富为上,末富次之,奸富最下。无岩处奇士之行,而长贫贱,好语仁义,亦足羞也。

……

由是观之,富无经业,则货无常主,能者辐凑,不肖者瓦解。千金之家比一都之君,巨万者乃与王者同乐。岂所谓“素封”者邪?非也?(《货殖列传》)

什么是“素封”呢?用柳永的说法,就是“白衣卿相”。不过,柳永说才子词人是白衣卿相,司马迁说工商巨子才是白衣卿相。

第三,司马迁认为物质财富达到一定程度,就会转向精神道义的追求。

故曰:“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礼生于有而废于无。故君子富,好行其德;小人富,以适其力。渊深而鱼生之,山深而兽往之,人富而仁义附焉。

……

子赣(贡)既学于仲尼,退而仕于卫,废著鬻财于曹、鲁之间,七十子之徒,赐最为饶益。原宪不厌糟糠,匿于穷巷。子贡结驷连骑,束帛之币以聘享诸侯,所至,国君无不分庭与之抗礼。夫使孔子名布扬于天下者,子贡先后之也。此所谓得埶而益彰者乎?(《货殖列传》)

个人财富积累到一定水平,就会社会化。在当代,比尔?盖茨就是一个典型,所谓“人富而仁义附焉”,“礼生于有而废于无”,社会上为什么有那么多的犯罪呢?不就是因为没有恒产吗?孟子说:“民无恒产故无恒心。”他有了,还会去抢吗?

司马迁主张农工商虞并重,赞扬工商巨子的卓越才能及其对国家和社会作出的贡献。历代封建统治者不大明白商品流通对于发展经济的杠杆作用,商人不依附于土地,对于宗法统治来说,也是一种不安定的因素,因此历代统治者都是“重农抑商”的。司马迁却对工商巨子表示敬重,《货殖列传》记载,越王勾践之所以能霸越亡吴,实有赖于计然的经商,“国富,厚赂战士,士赴矢石,如渴得饮,遂报强吴,观兵中国,号称五霸”。还为范蠡立传:

范蠡既雪会稽之耻,乃喟然而叹曰:“计然之策七,越用其五而得意。既已施于国,吾欲用之家。”乃乘扁舟浮于江湖,变名易姓,适齐为鸱夷子皮,之陶为朱公。朱公以为陶天下之中,诸侯四通,货物所交易也。乃治产积居,与时逐而不责于人。故善治生者,能择人而任时。十九年之中三致千金,再分散与贫交疏昆弟。此所谓富好行其德者也。后年衰老而听子孙,子孙脩业而息之,遂至巨万。故言富者皆称陶朱公。(《货殖列传》)

后世尊范蠡为财神。另有卓文君的前辈:

蜀卓氏之先,赵人也,用铁冶富。秦破赵,迁卓氏。卓氏见虏略,独夫妻推辇,行诣迁处。诸迁虏少有余财,争与吏,求近处,处葭萌(地名)。唯卓氏曰:“此地狭薄。吾闻汶山之下,沃野,下有蹲鸱(芋头),至死不饥。民工于市,易贾。”乃求远迁。致之临邛,大喜,即铁山鼓铸,运筹策,倾滇蜀之民,富至僮千人。田池射猎之乐,拟于人君。(《货殖列传》)

卓王孙的先人是多么有眼光有头脑啊。

第四,司马迁认为发展经济才是硬道理。当然“发展才是硬道理”是邓小平的话,但司马迁确实有这样的思想。

周书曰:“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食、器、财)绝,虞不出则财匮少。”财匮少而山泽不辟矣。此四者,民所衣食之原也。原大则饶,原小则鲜。上则富国,下则富家。贫富之道,莫之夺予,而巧者有余,拙者不足。故太公望封于营丘,地潟(读细)卤,人民寡,于是太公劝其女功,极技巧,通鱼盐,则人物归之,襁至而辐凑。故齐冠带衣履天下,海岱之间敛袂而往朝焉。其后齐中衰,管子修之,设轻重九府,则桓公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货殖列传》)

齐桓公用管仲之谋,通轻重之权,徼山海之业,以朝诸侯,用区区之齐显成霸名。魏用李克(悝),尽地力,为强君。(《平准书》)

郑国曰:“始臣为间,然渠成亦秦之利也。”秦以为然,卒使就渠。渠就,用注填阏之水,溉泽卤之地四万余顷,收皆亩一钟。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卒并诸侯。(《河渠书》)

以上几条,都表明了经济发展对于国家富强的作用。

第五,司马迁主张按经济规律办事。

夫山西饶材、竹、榖……山东多鱼、盐、漆……此其大较也。皆中国人民所喜好,谣俗被服饮食奉生送死之具也。故待农而食之,虞而出之,工而成之,商而通之。此宁有政教发征期会哉?人各任其能,竭其力,以得所欲。故物贱之征贵,贵之征贱。各劝其业,乐其事,若水之趋下,日夜无休时,不召而自来,不求而民出之。岂非道之所符,而自然之验邪?

……

计然曰:“知斗则修备,时用则知物,二者形则万货之情可得而观已。……夫粜,二十(钱)病农,九十病末。末病则财不出,农病则草不辟矣。上不过八十,下不减三十,则农末俱利,平粜齐物,关市不乏,治国之道也。积著之理,务完物,无息币。以物相贸易,腐败而食之货勿留,无敢居贵。论其有余不足,则知贵贱。贵上极则反贱,贱下极则反贵。贵出如粪土,贱取如珠玉。财币欲其行如流水。” (《货殖列传》)

所谓“故物贱之征贵,贵之征贱”、“贵上极则反贱,贱下极则反贵”,讲的是价值规律、市场调节的问题,“贵出如粪土,贱取如珠玉”讲的是市场运作办法。

此外,司马迁还指出官营的弊端是“皇帝女儿不愁嫁”,但并不受社会欢迎:“郡国多不便县官作盐铁,铁器苦恶,贾贵,或强令民卖买之。”(《平准书》)只有在竞争中,才能提高产品的质量。因此反对官营与民营争利,说:“故善者因之,其次利道之,其次教诲之,其次整齐之,最下者与之争。”(《货殖列传》)

司马迁经济思想的价值不容低估,至今值得加以研究和借鉴。

十一 史家绝唱逼离骚

史记的作者是司马迁。司马迁字子长,汉景帝中元五年(前145)生于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南),约卒于汉武帝征和三年(前90)。有副楹联说“文章西汉两司马”,两司马指司马相如和司马迁。然而,司马相如怎么能和司马迁比呢?有人说,就是拿汉武帝和司马迁相比,司马迁对中国文明的贡献也要巨大得多。

《史记》这部巨著何以成于司马迁之手,而不成于别人(比如司马相如)之手?是因为司马迁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可以分三点来谈。

第一个条件是司马迁的宿命。他生在史官世家,自序说“司马氏世典周史”。其父司马谈是汉武帝时代的太史令。他如果生在农家,不可能写这本书;他如果出生在权贵之家,也不可能写这本书;而“百年之间天下遗文古事靡不毕集于太史公”,司马迁从小一定听父亲讲了许多故事,引起了他对书写历史的极大热情。他十岁就学古文,后来又跟董仲舒、孔安国等大儒研习《公羊春秋》《古文尚书》,所有这些都决定了他一生的名山事业,这就是一个人的宿命。

司马谈任太史令的时候,就想写一本表彰“明主贤君忠臣死义之士”的书、一本杰出历史人物的传记。但在汉武帝元封元年(前110),他病了,参加不成封禅大典了。他又气又急,病更重了,自知病将不起,放不下的就是这本没有完成的书,就请求他的儿子——“余死,汝必为太史;为太史,无忘吾所欲论著矣!”(《太史公自序》)当时,司马迁在父亲病床前是流着眼泪发了誓的——“小子不敏,请悉论先人所次旧闻,弗敢阙。”杜甫说“诗是吾家事”,对司马迁来说,则“‘史’是吾家事”——这就不仅是一种宿命,而且是一种与生俱来的使命。

同类推荐
  • 宋宫十八朝演义

    宋宫十八朝演义

    共记录了三个多世纪中18位宋代皇帝的宫廷生活内幕,此书记述了从宋太祖赵匡胤“陈桥兵变”夺取北周天下,其中“黄袍加身”、“杯酒释兵权”、“斧声烛影”及“莫须有”三字狱等重要事件都在宏大的历史背景下展开叙述,至宋钦宗赵桓“北狩”间168年的北宋历史;从宋高宗赵构南迁至幼帝赴水而死的152年的南宋历史,是一部史实性较强的、寓教于乐的历史演义
  • 茅台故事365天

    茅台故事365天

    本书艺术地记录了茅台酒的千年史,从不同的侧面,以讲述故事的方式全维呈现了茅台酒的成长和发展。所收故事成稿以三种方式构成:一是作家自己的故事,二是从公开征集的茅台酒故事中择优选取的别人的故事,三是从茅台酒集团公司获取和从网络上搜索到的与茅台酒相关的民间传说、外交轶闻等历史的故事。
  • 后宫秘事全知道

    后宫秘事全知道

    帝王的后宫一直以来都是是非之地,是胭脂水粉笼罩的血色战场。后宫中那群如花的女子,或许有显赫的家世,或许有绝美的容颜、机巧的智慧。她们为了争夺爱情,争夺荣华富贵,争夺一个或许并不值得爱恋的男人,钩心斗角,尔虞我诈,将青春和美貌都虚耗在了这场无体无止的斗争中。权与爱,权与情,权与色,权与钱,权与法,权与权……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演绎出一幕幕血与火的悲剧,也滋生了一桩桩荒诞离奇的丑事,一个个神秘难解的问题,既惊心动魄,又发人深省。
  • 大清棋情录

    大清棋情录

    倾力打造中国第一部长篇围棋文化言情小说。以江阴“抗清三公”的后人恩怨为线索,叙述大清乾隆年间,中国围棋最强时代的人文传奇故事,善解跨越两个地球的情爱纠缠。水墨江南,情迷棋中,小说家言,专家达人不必深究。
  • 掌上帝国之铁血北朝

    掌上帝国之铁血北朝

    北朝年间,朝廷连年更迭,诸侯混战。作者以幽默的语言逐一讲述北朝故事,带你见识不一样的北朝历史。
热门推荐
  • 点燃生命的火炬

    点燃生命的火炬

    点燃你生命中的火炬,对于生活中那些习惯抱怨的人,保持一个积极向上的心态吧。人们常会对他避而远之;在工作中也很少有人会因为坏脾气以及抱怨、嘲弄等消极负面的情绪而获得奖励和晋升
  • 责任(青少年成长智慧丛书)

    责任(青少年成长智慧丛书)

    针对当代少年儿童应具备素质,把古今中外的经典故事按关键词归类,精编成《青少年成长智慧丛书:责任》。精选五十多篇小故事,每个故事后设计有“换位思考”与“成长感悟”小栏目。用以充分调动孩子们思考问题的积极性,给孩子们以无限启迪。书中故事娓娓道来,插图生动有趣,可让孩子们在快乐的阅读中收获知识。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掌上帝国之秦朝的变革

    掌上帝国之秦朝的变革

    坐看高富帅们尔虞我诈,利用矮矬穷们出谋献计,哪怕你年岁不在,只要有才,照样功高盖主,定会有你一片天地。最终渔翁得利者,才是笑到最后的霸主!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积聚你的正能量

    积聚你的正能量

    无论是喜是悲,都有一种神秘的能量主导着你人生中的每一天。健康、积极、乐观的人充满正能量,和这样的人交往,你会有一种快乐向上的感觉,觉得生活舒服而有趣。跟他在一起,你感觉是安全的、放松的。他浑身散发着善良、热情,你也喜欢和这样的人在一起。而具有负能量的人会把你的人生拖垮,各种畸形想法与病态心理会让你过得一团糟。总是和悲观、畏惧、绝望、看什么都不顺眼的人在一起,你也会觉得生活暗无天日。因为他们把负能量传递给了你,使你觉得自己的生活也不顺利。由此看来,做一个充满正能量的人非常重要。人的生命是伟大的、宝贵的。
  • 我主持圆通寺一个下午

    我主持圆通寺一个下午

    弋舟,1972年生,青年新锐作家。有长中短篇小说200余万字,见于《作家》《花城》《人民文学》《天涯》《青年文学》《上海文学》《大家》《中国作家》《山花》等文学刊物。著有长篇小说若干。
  • 远去的故乡(高平作家丛书)

    远去的故乡(高平作家丛书)

    路遥之后的农村,经过了百年的喧哗,最终沉寂下来。这种变化很让人伤感,但也给后世留下了许许多多可供思索的空间。这时候,在城市的某一个角落,有一批人在思念楼层下覆盖的麦田和田野上刮过的爽风。韩慧就是其中之一。迅速逝去的东西似乎唤醒了身体里沉睡已久的某些东西,这些东西非常熟悉,比方承担、责任、修平治齐这些非常非常传统的意识,同时又是如此陌生。爆炸式汹涌而来的信息,令人眼花缭乱俗世风景,在内心形成的冲突不言而喻。但是,唤醒的东西无疑是急迫的,那就是表达的欲望。
  • 本色做人出色做事

    本色做人出色做事

    本色做人,还有如下诸多好处:第一,胸无机智,可免去勾心斗角可能导致的不测之祸;第二,不动心计,自然神怡体舒,活得坦然自在,此乃修身之福;第三,把心思花在学业上,一旦学有所长,便可受用终身。总之,以本色做人,无欺无诈,时间长了,会赢得别人的尊重。如果一个人能得人心之顺,就可以风波浪里自由自在的行舟了。做人示以本色,做事一定要全力以赴,不可太过低调。本色做人与出色做事并不冲突、并不矛盾,而是相辅相成、相互补充。做事出色的人善于创新,因循守旧不能创新的人很难成就大事;出色做事要善于把握机会、创造机遇。
  • 秋风凉了

    秋风凉了

    温亚军,现为北京武警总部某文学杂志主编。著有长篇小说伪生活等六部,小说集硬雪、驮水的日子等七部。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第十一届庄重文文学奖,《小说选刊》《中国作家》和《上海文学》等刊物奖,入选中国小说学会排行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