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你在哪里工作,都别把自己当成员工,而应该把公司看做是自己的。自己的事业生涯,只有你自己可以掌握。不管什么时候,你和老板的合作,最终受益者也是你自己。
英特尔总裁 安迪·葛洛夫
1.别问能够得到什么,先问你能做些什么
美国前总统肯尼迪有一句著名的话:“不要问国家能为我们做些什么,而要问我们能为国家做些什么。”
作为公司里的一名员工,我们也要明白同样的道理:不要问公司能为我们做些什么,而要问我们能为公司做些什么!作为公司的主人,我们在工作中应该拥有老板心态,时刻坚持公司的利益高于一切。
沃尔玛创始人萨姆·沃顿曾经在他的一篇演讲稿里写道:“现在每当谈到沃尔玛公司时,大家只有一种看法:太寒酸了。沃尔玛公司规定,在营业额接近400亿美元,并且业务拓展到加利福尼亚州和缅因州之前,绝不买一架喷气式飞机。我认为这是一项实打实的声明,而且即使真的达到了这个目标,要说服我这样做也不那么容易。在旅途中,两个人同住一个房间,只是到后来我年龄渐渐大时,才自己一个人住一个房间。我们住假日酒店、拉玛达旅馆等中档饭店。如果我们有时间用餐,我们就到一些家庭式小餐厅吃饭。在那些日子里和我们打交道的一些野心勃勃的公司和那些领取高薪的销售人员们,他们实际上正在肆无忌惮地挥霍公司的钱财。他们的所作所为确实令我内心不安,这是当今美国商业界的一大弊病。”
只有将公司利益放在第一位的员工,才能获得公司高层者的信任和重用,在实现公司整体利益的同时,实现自己的个人价值。
让我们来看下面这个故事:
托马斯和迈克尔在码头的一个仓库给人家缝补篷布。托马斯很能干,做的活儿也精细,他看到丢弃的线头碎布也会随手拾起来,留做备用,好像这个公司是他自己开的一样。
一天夜里,暴风雨骤起,托马斯从床上爬起来,拿起手电筒就冲到大雨中。迈克尔劝不住他,骂他是个笨蛋。
在露天仓库里,托马斯察看了一个又一个货堆,加固被掀起的篷布。这时候老板正好开车过来,只见托马斯已经成了一个水人。
老板看到货物完好无损,当场表示要给他加薪。托马斯说:“不用了,我只是看看我缝补的篷布结不结实。而且,我就住在仓库旁,顺便看看货物只不过是举手之劳。”
老板见他如此为公司着想,就提升他到自己的另一个分公司当经理。
公司刚开张,需要招聘几个文化程度较高的大学毕业生当业务员。这时,迈克尔跑来,说:“给我弄个好差事干干。”他深知迈克尔的个性,就说:“你不行。”迈克尔说:“连去看大门也不行吗?”他说:“那也不行,不是你能力不够,是因为你不会把工作当成自己家的事干。”迈克尔说他:“真傻,这又不是你自己的公司。”临走时,迈克尔说托马斯没良心,不料托马斯却说:“只有把公司当成是自己开的公司,坚持公司利益高于一切,才能把事情干好,才算有良心。”
几年后,托马斯成了一家公司的总裁,迈克尔仍在码头上替人缝补篷布。
可见,坚持公司利益高于一切,以主人翁心态去做公司中的每一件小事,不仅仅对公司有利,对我们自身也有很大的帮助。
有人去美国惠普公司的一家工厂参观,见有位工人在车间作业时,热得满头大汗,便问他:“为什么电风扇不朝人吹而朝着机械吹?”
这位工人回答说,机械要保持清洁,避免蒙上灰尘而弄坏,所以要朝机械吹。
一件小事情,显示员工已经与公司心心相印,融为一体。作为公司的一名员工,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明白,公司是由员工组成的,公司利益也就是全体员工的利益。“公司利益高于一切”,不仅仅是一句口号,而是员工与公司荣辱与共、同甘共苦的精神。
不要问公司能为我们做些什么,而要问我们能为公司做些什么!作为公司的主人,我们在工作中应该时刻坚持公司的利益高于一切。
2.你不是过客,企业就是你的家
“企业是否能够成为我的家?”这个问题完全要靠身为企业一员的你来回答。如果你愿意成为企业这个大家庭的主人,那你首先就要以主人翁的心态和精神做好自己在企业中应该做的每一件事,并且将这种主人翁精神持之以恒地贯彻到一切工作当中。如果做不到这些,那你永远都只能成为企业长远发展历程中的一个匆匆过客。
曾经看到这样一则故事:
一对新结婚的夫妇第一次到新郎家,在走进院子的时候,新娘看到新郎家有老鼠,她回过头对身后的丈夫扫了一眼,笑呵呵地说:“你家居然有老鼠!”新郎不语。
第二天,睡梦中的新郎在一阵追打和轻骂声中醒来,看见新娘手拿一根木棍边追边骂:“臭老鼠,我今天非打死你不可,你居然敢到我家来偷米!”
上面的小故事中,新娘对家庭的理解和描述,从“你家”到“我家”仅一字之差,可是却十分形象地反映出了新娘主人翁心态与精神的确立过程。在主人翁精神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转变过程当中,起根本作用的是人们对待家庭、企业等组织的心态,强烈的主人翁精神一经树立,人们就会积极、自觉、主动地融入到组织当中,自觉自动地在各项组织活动当中贡献自己的心力。
如同刚刚结婚的新娘一样,任何一个人在最初进入具体的某一组织之时,都要经历一种主人翁精神从无到有的转变,身为现代企业的一员,企业员工同样会经历这种转变。当然,并非所有人都能像故事中那位刚刚结婚的新娘一样,在短期之内迅速确立积极自觉的主人翁精神,从而实现从“你家”到“我家”的转变。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有很大一部分企业员工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之内无法树立主人翁精神,甚至在一些企业员工看来,发扬主人翁精神只是老板以及管理层的事情,企业未来的发展前景与自己根本没有太大关系。
如果你把企业当成自己的家一样对待,那么企业就能够为你提供家庭般的温暖和动力。员工能否在企业中体会到家庭般的温暖,自身的事业发展目标是否可以更大程度上得到企业的支持,这些常常取决于企业员工长期以来对自己所在的企业是否热爱。
国内一家知名企业在一次大型人才招聘会上准备招聘大量的游戏软件设计人员。招聘会结束之后,该企业的人力资源部门收到了数千份简历。通过一轮接一轮的筛选,确定了40名应聘者参加面试。面试由人力资源部总监亲自主持。
在面试过程中,总监发现前来面试的40名应聘者当中有很多人的实际设计水平都不如他们在各自的简历中所填写的那么高超。到了与第30名应聘者面谈的时候了,总监发现这名应聘者的专业技能非常出色,而且这名应聘者在过去已经开发设计出很多在业界小有名气的游戏软件。对于这名应聘者的工作能力,总监以及软件设计部的相关管理人员都十分满意,不过按照该企业一贯的招聘原则,在选聘新员工或者对内部员工进行提拔的时候,不仅要充分考察人才的专业技能,同时还要全面考虑人才的工作态度以及道德品质。
为了更全面地了解第30名应聘者的综合素质,总监在第二轮面试时向那位应聘者问道:“请问你对你之前所在的那家企业做何评价?另外,你是否可以透露离开那家企业的具体原因?”这位应聘者回答说:“坦白地讲,我之前所在的那家企业更像是一个大家庭,在那个大家庭中每一个人都平等、独立,并且相互尊重。”接着这位应聘者又饱含感情地说:“尤其在我们软件设计部门,大家有什么问题都可以与其他人进行讨论,虽然有时候会因为一些技术方面的问题争得面红耳赤,但是当问题解决之后,我们每一个人都会发自肺腑地相互祝贺,我们每一个人都由衷地热爱由我们部门设计出的每一个游戏软件。我觉得,对于我们软件设计人员来说,每一个设计成熟的游戏软件都如同自己的孩子一样可爱。”
“既然如此,那您可否告诉我们为什么要离开那个可爱的大家庭呢?”人力资源部总监问这话时的态度不再像此前一样刻板,语气中似乎充满了好奇。
应聘者答道:“您可能已经从我的简历中发现,我在前一家公司整整工作了6年。6年来,工作一直比较忙碌,虽然这样的工作状态让人感觉到非常充实,但是由于一直忙于工作,我一直没能抽出足够的时间认真学习新知识。我认为自己在专业技能方面很大程度上已经处于落后水平了,所以决定离开公司去好好进修一年。这也是我的工作经历中有一年空白的原因。通过一年的认真学习,我觉得自己在专业技能方面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而原来所在的公司已经不再进行游戏软件开发了,所以我才决定到其他公司就职。经过自己的查找和朋友的介绍,我觉得自己比较适合在贵公司的游戏软件开发部门工作,于是就来贵公司应聘了。”
听完这名应聘者的叙述,人力资源部总监和一起进行面试的两名管理者当即决定让他下个星期到公司接受企业内部新进员工培训——这名应聘者成功地在众多应聘者当中脱颖而出,率先成为这家知名企业的一名员工。
只要你仍旧是企业的一员,那么在提起自己企业的时候就要说“我们的企业”,而不是用其他称呼,而且在内心深处也要发自肺腑地认同这样一个观点:我是企业的一份子,我理应为企业的发展付出自己应尽的义务。当你由衷地将企业当成自己的家,并且持之以恒地为了这个大家庭的发展付出全部努力的时候,你就会发现,自己在事业发展道路上已经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你不是过客,公司就是你的家。你要以主人翁的心态和精神做好自己在企业中应该做的每一件事,并且将这种主人翁精神持之以恒地贯彻到一切工作当中。
3.不是为别人打工,而是为自己工作
工作占据了我们生命中的大部分时间,影响着我们的一生。假如我们在工作岗位上得不到尊重,享受不到快乐,那么我们的人生将是暗淡无光的。
在工作与生活当中,常常听到很多人这么说:
“我不过是在为老板打工!”
“凭什么要我做这些,一个月才给我这么一点钱?”
“差不多就行了,这不过是公司的事,又不是我自己的事情。”
说这些话的,大多数是年轻人,他们可能拥有丰富的知识、卓越的能力,却由于生活在不断的抱怨中而常常面临如何找到下一份工作的难题。
像这样的年轻人可以说到处都有,他们最大的误区就是缺乏主人翁精神。他们认为,工作就是为别人打工,做多做少,做好做坏,和自己没有太大的利害关系。这样的错误观念使年轻人错失了人生中无数的宝贵机会,甚至到中年的时候仍在不断地埋怨自己所在的公司,每天工作得很不顺心。
然而,有一个名为齐瓦勃的青年却不是这么想的。尽管这个故事发生在几十年前的美国,但是对现在的年轻人仍然有着重要的教育意义:
齐瓦勃出生在美国乡村,只受过很短的学校教育。15岁那年,家中一贫如洗的他到一个山村做了马夫。然而雄心勃勃的齐瓦勃无时无刻不在寻找着发展的机遇。18岁那年,齐瓦勃来到钢铁大王卡耐基所经营的一家建筑公司打工。当其他人在抱怨工作苦、薪水低的时候,齐瓦勃仍然努力地工作,默默地积累着经验,并自学建筑方面的知识。
每天晚上,当同伴们都在闲聊时,齐瓦勃却躲在角落里看书。一天晚上,公司经理到工地检查工作。经理看了看齐瓦勃手中的书,又翻了翻他的笔记本,什么也没说就走了。第二天,公司经理把齐瓦勃叫到办公室,问道:“你学那些东西干什么?”齐瓦勃说:“我想我们公司并不缺少打工者,缺少的是能把工作做到位的优秀员工和管理者,对吗?”经理点了点头。不久,齐瓦勃就被升任为技师。打工者中,有些人讽刺、挖苦齐瓦勃。齐瓦勃说:“我不是在为老板打工,更不是单纯为了赚钱;我是在为自己的梦想打工,为自己的远大前程打工。我们只有努力地去把工作做到位,才能使自己工作所产生的价值远远超过所得的薪水,只有这样我们才有可能得到重用,才有可能获得机遇!”就是抱着这样的信念,齐瓦勃一步步升到了总工程师的职位。25岁那年,齐瓦勃做了这家建筑公司的总经理。
其实,我们不是在为老板打工,而是在为自己工作。因为工作不仅仅让我们获得薪水,更重要的是,它还教给我们经验、知识。通过工作,我们能够提升自己,从而使自己变得更有价值,这就是努力工作、珍惜自己工作岗位给我们的最好回报。
20世纪50年代初,有一位叫柯林的年轻人,每天很早就到卡车司机联合会大楼找零工做。后来,一家百事可乐工厂需要人手去擦洗工厂车间的地板,别人都不去应征,但柯林去了。有一次,有人打碎了50箱汽水,弄得满地都是泡沫。柯林当时很生气,但却还是忍着性子把地板抹干净了。看到干净的地面,他很开心,因为这是他的岗位职责。而他的这一举动恰好被公司领导看到了,第二年他便被调往装瓶部,第三年就升为了副工头。
许多年后,全世界的目光都凝聚在他的身上——美国前国务卿柯林·卢瑟·鲍威尔。他在自己的回忆录中写道:“工作是为了自己,只要你永远认真努力地去对待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并把每一件事情做好,你一定会有所成就的。相信自己的能力还有自己的认真态度,明白自己是在为自己工作的。”
我们是在为自己工作。工作不仅仅让我们获得薪水,更重要的是,它还教给我们经验、知识。通过工作,我们能够提升自己,从而使自己变得更有价值,这就是努力工作、珍惜自己的工作岗位给我们的最好回报。
4.换位思考,学会站在老板的角度思考问题
“换位思考”让我们不再抱怨老天的不公平,而是更加理解我们所谓的对手——老板,如果你站在全局的高度看待工作,像老板一样思考时,你就一定会获得更大的成功。
在IBM公司,每一个员工都有一种意识——我就是公司的主人,并且对同事的工作和团队的目标有所了解。员工主动接触高级管理人员,与上司保持有效沟通,对所从事的工作更是认真负责,并能保持高度的工作热情。
“像老板一样思考”源于托马斯·沃森的一次销售会议。那是一个寒风凛冽、阴雨连绵的下午,沃森在会上先介绍了当前的销售情况,分析了市场面临的种种困难。会议一直持续到黄昏,气氛很沉闷,一直都是托马斯·沃森自己在说,其他人则显得烦躁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