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63200000002

第2章 秋冬进补,千万别补错!(2)

养生要顺应天时、顺应自然,应季的菜是最顺应自然的。另一方面,便宜的菜最“干净”。我现在给病人开药的时候,如果病人是去别的医院拿药,我一般不给他们开人参这类价格昂贵的药材。这是因为,名贵的药物利润大,生产这些药物的人也就会多花一些“心思”。现在科学发达了,有人工照明、人工控温,有激素,有农药,有各种生物化学设备,很多名贵药材都不是在自然状态下生长的,说不清楚这些药物在生长的过程中受到了多少人为的干扰。药材的药效是否会改变?是不是有奸商以次充好?这些都是说不准的。

便宜的蔬菜不会有这些问题。我给您算笔账,菜市场上,应季的蔬菜大多一两块钱一斤(1斤=500克)。这可不是农民能拿到手的价格。这一块多钱里,有菜市场小贩的利润,有地方批发商的利润,有运输公司的利润,有营业税,有卫生费,有农贸市场的进场费、管理费,有运输所需的油钱,有高速公路的过路钱……刨去这中间的层层开销,落到种地的农民身上,一斤蔬菜能赚到一毛钱就不错了。一亩地一万斤大白菜,最好也就能赚个一千块钱。再刨去种子钱、农药钱、化肥钱、人工钱,一亩地最后能赚几个钱?菜农顶着烈日狂风在地里辛苦了几个月,不能不给自己留点钱吧?那您想,这么种地,谁舍得往地里放激素、给萝卜打针加点甜味素、买点染料给白菜上个色什么的?赔不起啊!您可能听说过假冒的名贵药材,但您应该没听说过假冒的土豆萝卜吧?这才吃着放心。

更重要的一点是,很多名贵药材药力猛,副作用也大。

《黄帝内经》云:“大毒治病,十去其六。”药力猛的药物不能多吃。吃人参、鹿茸固然可以救人,但也会给身体带来伤害,不是长久之计。而且很多名贵药材副作用大,吃人参不当,有的人会流鼻血,会头晕脑涨,但要是换成了吃萝卜,吃多了不过是多打几个饱嗝,对身体无害。

进补前,要先摆正观念,并非越贵的补品效果越好。只要选用的材料能符合季节规律和病人的体质,最便宜的食材也可以起到良好的进补效果。

秋冬进补别太急,感到寒意时再进补

当身体感到寒意时,就可以开始秋冬进补了,阳历10月1日前后是一个合适的日子,喝碗山茱萸粥,冲壶菊花茶,对养生都大有好处。

秋天应该什么时候开始进补?我们小区里有两位老人家曾经为这个问题吵得不可开交。一个认为,进补应当从“立秋”

那一天开始,因为按照“二十四节气”,“立秋”是秋季的第一个节气。他认为,“二十四节气”和中医学都是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医讲的“秋季”,当然应该按照“二十四节气”来计算。另一位老爷爷不同意,他认为秋天进补应当从“秋分”那一天开始。他认为,立秋的时候天气太热,还不能算是秋天。

真正的秋天,应该从秋季中间的“秋分”这一天算起。

两位老人家都是固执的人,吵来吵去谁也说服不了谁。一位老人拿出了历法书,论证立秋那天标志着秋天正式开始;另一位老人拿出了中医书,坚信只有到了秋分,才算真正到了进补的季节,之前的几个节气都不算数。老人家们吵得可爱,一度成为小区里的热门话题。有一天,我在小区里闲聊的时候,听到了这件事,一起聊天的人问我:“您说,到底哪天算是入秋了呢?”

我连忙摇头。我又不是做挂历的,我哪知道啊!

可是,别人要是问我:“秋天进补,应该从哪一天开始?”

我该怎么回答呢?这个问题,其实我也不会回答。在我的记忆中,好像没有一本中医典籍记载过“某月某日是秋天,该如何进补”之类的话,中医学家也不会说这样的话。因为中医治疗不会死板地规定进补的日期,而是讲究“因时、因地、因人”

制宜的原则。

“因时”,指的是用药要根据天时进行调整。比如前面说过,盛夏要避免食用温热的药物或食物,隆冬则要避免食用寒凉的药物或食物。否则,药性和气候相冲突,原本能治病的药,可能反倒会害人。

“因地”,指的是在同一个时节里,地理环境不同,人的身体状况也会不同。比如,同样是立冬这一天,东北和海南的气候显然不一样。东北已经有了寒意,在药物饮食上要注意偏重温热;海南的气候还似盛夏,饮食、用药需要偏重寒凉,不能一概而论。

过去,媒体没有现在这么发达,过往旅客也没有现在这么多,中医大夫只需要治疗周边县市的病人,因此他们一般不会讲“因地制宜”,只讲“因时制宜”,只要熟悉了本地一年四季的气候特点,就能给病人看好病了。

但如果是面对全国的患者,“因地制宜”的原则就非常重要了。从全国范围来讲,“秋天什么时候开始进补”其实是一个伪问题,根本无从回答。患者居住的地理位置不同,秋冬开始进补的时间自然也不同。

回答这个问题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根据当地的天气进行判断。当天气开始转凉,人们不再为暑热烦恼,反倒觉得有必要加几件衣服了的时候;当某一天出门时觉得凉飕飕的,偶尔会冻得流鼻涕的时候,这就是可以开始秋冬进补的日子了。其实,在这个时节之前,很多人已经开始想吃肉食了,这是身体对于气温变化自然而然的反应,不用我们自己判断,身体已经替我们发出了信号:到了应该进补的季节了。

如果一定需要一个具体时间的话,在中国大部分地区,阳历10月1日前后是个不错的日子。的确,从节气上来说,从“立秋”开始,已经算是进入秋天了。但是立秋是在阳历8月7日到8月9日,这个时候暑气还很重,吃些寒凉的食物避免中暑比吃些温热的食物进补更为重要。立秋之后,虽然气温逐渐下降,但是在很多地区,还有可能会出现气温回升的情况,称为“秋老虎”,这段时间也不适合进补。到了阳历10月1日前后,中国大部分地区的气温已经比较低了(当然,还有局部地区气温较高),人们已经感觉到了寒意,并且很少会有气温回升的可能。因此,在阳历10月1日前后进补,时机就比较合适了。

古人早有类似的论述。孙思邈在《千金翼方·养老食疗》

中说:“夏至以后,秋分以前,勿进肥羹,酥酒酪等,则无他矣。”可见,孙思邈就是以“秋分”作为开始秋冬进补的时间。“秋分”是在阳历的9月22日到9月24日,和阳历10月1日处于同一个时间段。而且,阳历10月1日前后,有我国的传统节日重阳节(阴历九月初九),很多地区都有在重阳节这天登高、喝菊花酒的民间习俗。

关于这个习俗,有一个民间的传说。相传古代的时候,有个瘟魔到处肆虐,百姓非常害怕。有一位懂得法术的高人告诉百姓,九月初九这一天,瘟魔又要出来作乱了。他让百姓在这一天都到山上避难,并且每人要喝一点菊花酒,还要拿着一片茱萸叶。等到九月初九这一天,瘟魔果然出来作乱,它看到百姓都站在高高的山上,气得哇哇大叫。瘟魔想要冲上山,却被菊花酒和茱萸叶的味道吓得不敢前进。这时,高人拔出宝剑,杀掉了瘟魔,从此百姓再也不用担心瘟魔作乱了。这个传说在南朝梁代吴均的《续齐谐记》中有类似的记载。

以我们现在的知识判断,瘟魔云云,都是古人的神话传说,不是真事。但从这则传说中,我们可以猜出重阳节习俗的来历多半和预防疾病有关。重阳节正好是开始降温的时节,从重阳往后,寒气越来越重,如果不注意预防,人们就容易得和寒邪有关的疾病。在和疾病斗争的过程中,人们经过不断的尝试,总结出了户外锻炼(登高)、喝菊花酒和插茱萸可以预防疾病的经验。

茱萸有山茱萸和吴茱萸之分,两者虽然同名,但属于两种不同的药材,其进补功效也不同。山茱萸补益肝肾,涩精固脱;吴茱萸散寒止痛,降逆止呕。《本草纲目》云:“山茱萸,主治心下邪气寒热,温中,逐寒湿痹。”这是说山茱萸可避寒邪。

《本草纲目》说菊花“久服利血气,轻身耐劳延年”。菊花是传统养生的良药,相传慈禧太后就喜欢吃菊花。据说每年到了菊花盛开的时候,慈禧太后都要吃菊花火锅。先把菊花摘下来漂洗干净,然后在吃火锅的时候,在热汤中放入洗干净的菊花瓣。食材中增加了菊花的香味,食用时格外清香。

山茱萸和菊花,是阳历10月1日前后适合进补的食材。山茱萸是树上的一种果实,虽然属于中药材,但也可以当作一般的食材食用。适合老人食用的做法是做成山茱萸粥。

米粥是易于消化、滋养脾胃的食物。用山茱萸煮粥,不仅味道鲜美,在进补的同时还滋养了脾胃,非常适合初秋食用。

山茱萸粥

原料:山茱萸20克,粳米150克,白糖适量。

做法:山茱萸洗净(如果是鲜山茱萸,则需要去核,如果是干山茱萸,则需要提前用水浸泡),将粳米淘洗干净;两者入锅,锅中加水,用旺火烧开,再改用小火熬成黏稠状,适当凉一凉就可以食用了。为了增加味道,也可以加入少量的白糖。

山茱萸

性味归经:味酸,性微温,归肝、肾经。

进补功效:补益肝肾,收敛固涩。

进补方式:山茱萸粥。

用菊花进补,可以把菊花制成菊花茶。现在市面上直接有晾晒好的菊花茶供人选用。也可以自己购买干菊花粒,做法也很简单。

菊花茶

原料:菊花4~5朵,冰糖适量。

做法:茶壶中放入菊花,倒入开水,盖上壶盖,待菊花泡开、茶水变色以后,就可以饮用了,也可以放少许冰糖增加味道。

菊花偏寒凉,脾胃虚寒的人喝了以后可能会感到肠胃不舒服。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可以试着在茶水中放入一些枸杞子。并且注意,一天不要喝太多的菊花茶,也不要长期连续饮用。

从阳历10月1日或者阴历重阳节以后,就可以逐步开始进补了。不妨喝一碗山茱萸粥,再冲一壶菊花茶,清肝明目、生津止渴,对养生大有益处。

菊花

性味归经:味甘、苦,性微寒,归肺、肝经。

进补功效:疏散风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

进补方式:菊花茶。

天气冷了,还能吃“凉”食吗?

食物有寒、凉、温、热四种性质。秋冬季节应当多吃温热的食物,少吃寒凉的食物。

有一个年轻的女孩经常痛经,而且痛得非常厉害。她看过西医,西医检查不出什么毛病,我们中医大夫一看就发现,其实毛病出在她的饮食习惯上。她特别喜欢吃橙子、柚子、香蕉这些水果。这本来是一个好习惯,这些水果都是好东西,尤其是橙子、柚子里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可以延缓衰老,淡化色斑,女孩子应该多吃。但是,这个女孩子忽视了这些食物的中医属性,她不应该在例假期间吃这些。

食物有寒、凉、温、热四种属性,另外还有一种平和的食物称为“性平”。通过这五种属性,我们能对食物、药物的功效进行初步的分类。这是一种非常方便的分类方法,食物和药物种类太多了,谁都背不下来,遇见一种新食物,我们该不该吃呢?可以先看看它的性味归经,知道它性是什么、味是什么,那么对这种食物的益处、害处就会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在吃之前心里就多少有点数了。

如果不会根据食物的性味归经去吃,随便乱吃,就容易吃出病来。那个女孩子喜欢吃橙子、柚子、香蕉,这些食物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它们都属于寒凉的食物。寒凉的食物不适合在女子例假的时候吃。所谓“血得热则行,得寒则滞”,例假期间吃了寒凉的食物,经血凝滞不通,就会引发痛经。根据这个女孩的症状,初步判断正是寒凉的饮食习惯导致了她的痛经。

我建议她不要在经期吃寒凉的食物,改吃温热的食物,还要注意腹部的保暖,促进经血运行。采取了这些措施后,女孩痛经的毛病果然好转了。

寒凉和温热,是食疗时选择食物的重要依据。夏天天气炎热,人们容易口干舌燥、头晕、恶心、心情烦躁,这是因为夏天温度高、湿度大,热邪、湿邪容易侵犯人体。在这样的天气里,人应该吃寒凉的食物,少吃温热的食物,以祛除暑气。比如吃西瓜,就可以防暑降温。但如果大热天非要吃羊肉,那就会越吃越燥,身体各种不舒服的毛病都出来了。

秋冬季节正好相反。秋冬天气寒凉,身体虚弱的人容易受到寒邪而生病。因为这个原因,在秋冬季节里,人应该多吃温热的食物,少吃寒凉的食物。可以多吃炖肉、大枣、辣椒一类的食物,增加身体抵抗寒冷的能力。如果非要反其道行之,大冷天的吃冰镇西瓜,那多半会拉肚子。

不过,秋冬要多吃温热的食物,只是一个笼统的说法。食物的温、热、寒、凉好比我们用来调整人体温度的“空调”,要根据环境温度的变化和个人体质的不同随时调整。如刚刚进入秋天的时候,天气还比较炎热,气温接近夏天,此时不能着急吃温热的食物,而要像夏天一样多吃一些寒凉的食物。再比如,到了冬天的时候,人们喜欢多吃辛辣、肥腻的食物,但很多人家室内温度比室外高,结果反倒上火了。这时候也不能再吃温热的食物了,而是要视身体的接受程度,适当吃一些偏寒凉的食物来清热祛火。

秋冬进补,除了要多吃补阴的食物以外,还要注意天气环境和自身体质的变化,在寒冷的环境里多吃性热、性温、性平的食物,在温热的环境里适当吃一些性寒、性凉的食物。

温热的食物,典型的有牛肉、羊肉、辣椒、韭菜、生姜、荔枝、桂圆、木瓜、核桃、红糖、人参、肉桂等。在寒冷的天气里,为了祛除寒气,可以适当多吃这类食物。

寒凉的食物,典型的有鸭肉、番茄、菠菜、冬瓜、黄瓜、苦瓜、西瓜、梨、橙子、香蕉、柚子、菊花、沙参等。在气温或者室内温度较高的时候,也可以适当吃一些寒凉的食物,只要不贪吃,食用后没有明显不适,适当吃一些也没有关系(女子在经期、孕期、哺乳期除外)。如果生活环境非常寒冷(如北方秋冬交替、没有暖气的时候),对于畏寒怕冷的人来说,这类食物就应该少吃或者不吃了。

有一个虽然不是很准确,但是比较简单的方法,可以区分性凉和性温的食物。一般来说,性寒凉的食物水分较多,吃到肚子里有冰凉的感觉;性温热的食物,口味辛辣、甘甜的较多,吃到肚子里有暖暖的感觉。如果有人脾胃怕凉,冬天没盖好被子就容易大便稀溏,那么他吃了寒凉的食物,多半会感到腹部不舒服;吃了温热的食物,则会感到暖和舒适。另外,食物的温度也和寒凉有一点点关系。盛夏吃的食物温度要稍低一些,避免吃滚烫的食物;寒冬吃的食物温度要稍高一些,不要吃冷食。夏天吃凉菜很解暑,到了冬天,凉菜就要适当少吃一些了。相反,热腾腾的炖煮菜则非常适合在冬天食用。

同类推荐
  • 巧吃食物治百病

    巧吃食物治百病

    “民以食为天”,这句俗语的意思不仅仅是说食物可以饱腹,其实它还可以养生和治病。食物大致分为谷类、豆类、蔬菜类、水果类、干果类、肉禽蛋类、水产类以及调味料、饮品等类别,其中所包含的具体食物数不胜数,它们用各自所含的不同营养素支撑着身体机能的正常运行,并可以有效抵抗各种疾病对人体的侵害,达到调理、医治的作用。本书以维护身体健康为目的,努力做到将各种食物的属性、养生及治疗功效准确、科学、细致的讲解给读者,并在每种食物下罗列了百余种家常菜谱,让读者可以在简便易行的美食中获得健康。可以说,本书就是读者科学养生、正确食疗的指导老师,真可谓“一书在手,健康不愁!”
  • 妇科病调养食方

    妇科病调养食方

    为了帮助女性朋友有针对性地选用食方,达到养生治病的目的,编者们组织有关专家和研究生编写了《妇科病调养食方》一书。《妇科病调养食方》围绕妇科常见病症介绍食养、食治方法。每一种病症先介绍不同类型的辨证特点,然后列出常用的食物和中药,并简要叙述其药性功用,以备应用时查考。接着介绍具有辅助治疗和调理作用的食方。女性朋友们可根据自身的体质、病情特点灵活选用。更为重要的是,通过阅读《妇科病调养食方》,能够熟悉食物、药物特性,了解配伍方法,真正做到对证食治。
  • 健康是三分水补七分食补

    健康是三分水补七分食补

    本书结合中医药理论和现代营养学,给出了一些科学严谨的饮食建议。饮食决定健康,吃出的来健康,喝出来的美丽。食物是最好的药,药补不如食补;好水是最佳的营养品,补水胜于补药。好水如好药,坏水似毒。营养专家:最适全自己的食物就是最有营养的食物。食物是你最好的健康之药。
  • 高血脂食疗谱

    高血脂食疗谱

    本书主要针对生活中患有高血脂群体的食疗菜谱,主要讲述了以下几类菜谱:素菜谱;荤菜谱;粥菜谱;高血脂食疗汤菜谱;高血脂食疗主食谱;疗药茶;疗药酒。
  • 天人合一100岁:道家养生精要

    天人合一100岁:道家养生精要

    中国当代著名的得道高僧离欲上人,一生建寺弘法,化度甚众,活了107岁。安岳的禅庄法师活了100岁。仍然健在的佛智老法师也有100余岁了。一本与佛结缘的书。一本教你预防胜过治疗的书。一本可以让你活过100岁的书。调食、调眠、调身、调息、调心:此五事,佛家养生之根本也。人违背了养生法则,虽不一定会立即得病,但一旦形成习惯,就会大大增加得病的机会。这就和交通规则一样,你违背了交通规则,不一定会出事故,但其危险陛是显而易见的。人生最大的财富是健康,人生最可怜的是嫉妒,人生最大的敌人是自己,人生最大的幸福是放得下。当你快乐时,你要想,这陕乐不是永恒的;当你痛苦时,你要想,这痛苦也不是永恒的。
热门推荐
  • 重生复仇记

    重生复仇记

    这一次,叶千雪宁愿自己从来不知道真相。她绝对不会让历史再度重演。但是死后。,她知道了那让自己哭泣的现实。一眨眼,她回到了十六岁的夏天。欠了她的,如果可以,她必将一一讨还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弃夫难甩

    弃夫难甩

    梧桐新文《总裁的代育禁宠》颜曼蝶,现代女子,婚礼前夕,她无意间撞见继母与未婚夫偷情而被推进大海致命一劫,她在赫连堡刚死的新娘身上重生然而等待她的却是万劫不复他说:“你最好祈祷浅唱能活过来,否则我要你陪葬!”他说:“你不过是一棵棋子而已。在百里山庄是,在赫连堡亦是!”他说:“我要你求生不得,求死不能…”失身、失心、失子…让她再一次尝透爱情的苦当殷红的血从下身不断洇出,她才明白,她于他而言,永远只是棋子前世今生,古代现代,两段婚姻背后都是阴谋她,要如何逃出棋子的宿命?眼看她绝望的纵身跃下悬崖,他才彻底醒悟,她才是他生命之重仰天长啸,却悔之已晚逃妻难追,穿越时空来寻你站在车来车往的大街,汽车喇叭声不绝于耳迷茫的仰望她的世界,他态度坚决:“蝶儿,不管是前世今生,还是上天入地,我都要找到你!”★花絮★:某幢雄伟的大楼前,颜曼蝶在众多保安、职员的拥护下走出,他冲上去急切的呼唤:“蝶儿…”她回头,片刻的怔忡之后,勾唇冷笑:“先生,请问你哪位?”“我是你的夫…”“夫?不好意思,我未婚夫在这里!”随手一指,他看到一张和百里熙一模一样的脸孔,瞬间苍白了脸,“你到底,还是和他在一起了…”“我已经是你的人了,你要对我负责!”莫名其妙的一夜春宵后,床上古典美的男人腆着脸赖皮道。某女满头黑线:“赫连先生,你N百年前就不是处了,我负什么责啊?”“那,你的处是我破的,换我对你负责好了!”某男嘿嘿一笑,再次把她扑倒,心里暗暗发誓,“小女人,这辈子你休想再甩掉我!”《浅唱篇》——苏浅唱和百里熙的故事。江南苏家曾名盛一时。用父亲的话来说,平生得意之事,一是娶了个如花似玉的母亲,二是收着一部祖传的剑谱——虽然他没学成功,但在江湖上提起来,也是挺骄傲的。谁能想到,就这是两桩,成了苏家灭门的原因。五岁的苏浅唱,眼睁的看见着母亲被奸杀,那一刻,仇恨的火就燃烧了她。辗转多年,一场居心叵测的南北联姻,成全她复仇的心愿。可是,也毁了心上人的一生。悬崖边上,她抱着昏迷不醒的他,慢慢落下泪来。如果时光可以重来,她会不会还选择伤害他?郑重推荐梧桐的另一个文文《总裁的嚣张弃妇》(已完结)他们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他们是王子与公主的完美结合然而婚姻不是童话的结尾,却是另一段故事的开始谁人知道,这天作之合背后竟然是相敬如“冰”
  • 科学家论语

    科学家论语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文献与研究》编辑部自2007年以来,以“世事评忆”为题,陆续编发了我国一些著名科学家的有关论语,引起读者的高度关注。这些科学家人都亲历了中国近现代目前许多重大事件,对20世纪中国历史进程中旧与新、落后与进步、曲折与胜利等有切实的感受和对比。因此,他们在评忆、论语中对新中国、中国共产党、中国社会主义的认识,对中国知识分子、中国科学家的责任的看法,对人生目的和价值的思考等,有其独到和深刻之处。为此,我们将李四光、华罗庚、杨振宁、李政道、钱学森、钱伟长、袁隆平等人的评忆内容,以《科学家论语》为名,结集出版。
  • 赐婚之王府的当家王妃

    赐婚之王府的当家王妃

    她一直都凭着自己的努力,到了最后换来的却是一场空,身边的人早已离自己而去,对于这个世界自己真的已经没有了一丝留恋……却不想一朝穿越古代,拥有了亲人的疼爱,她十分珍惜,奈何命运似乎不愿意看她拥有幸福,为了救父亲,她不得不嫁给他。洞房花烛夜,她头盖喜帕,烛火闪烁,他语气清冷:“不要以为你嫁入了靖安王府你就能得到什么,你最好给本王安安分分的,否则本王会让你后悔做了这一切。”说完他甩袖离开。她唇边露出冷笑,终究逃脱不了命运么?这一时她会好好地守护好自己的东西,绝对不允许任何人破坏,这一世,她绝不会心软。。。。。。
  • 神魔志

    神魔志

    世间浩渺,无奇不有,诸般妖魔鬼怪,各种飞禽走兽,又有能人异士,构成瑰丽仙侠,造就茶间奇谭。
  • 美得令人窒息的唐诗

    美得令人窒息的唐诗

    《美得令人窒息的唐诗》是特别针对现代初阶唐诗爱好者而编辑的唐诗选本,是新时代的唐诗基本读本。注讲上以言简意赅为标准,对入选作品仅作必要的注讲,讲清楚需要注意的字音、字义、典故、修辞、背景,易读易查,使读者可以在最短的时间里,花最少的气力理解一篇作品。
  • 重生之我是齐天大圣

    重生之我是齐天大圣

    被穿越的西游记,绝不是一个按部就班的取经故事,孙悟空也不再窝囊,不再事事求神!仙界有的,妖界也要有,仙界不需要有的,也绝不能强加在我们妖界头上!每个妖精都有机会成神,让别人尊称我们为“妖神”,从此以后把命运牢牢的掌握在自己手里!搞笑?有!争霸?有!悬疑?有!金手指?有!热血?有!萝莉养成?有!升级?有!一根手指戳掉一个星球?这个真没有,隔壁,玄幻有!本书读者QQ群:227649692
  • 萝莉皇后很腹黑

    萝莉皇后很腹黑

    前有强势皇帝,后有温柔王爷。哼!先让你们爱上姐,姐再狠狠的复灭门仇!咦,为什么姐将剑刺入面前这位男人的身体时,心跳的那么疼,眼泪不停的滑落?莫非是这个机缘之下得到的“枭雄”眼角膜出问题了?本书腹黑无下限,看书请自备急救用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