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57400000008

第8章 金色笔记(5)

书中还有一个人物是旅馆里的老鸨,年轻时当妓女招待过无数恩客,记得旅馆里的每一个客人。“她见过、听过太多这个旅馆全盛时期进住然后搬走的那些鬼魂幽灵的幻异故事了,她变成了这座旅馆的回忆。所以她说起故事来像是失去了‘房客离开房间便是永远离开了’的时空认知。后来住进来的故事,无法把原先占据房间的故事赶走,永远不会让它有空出来的旧空间,这也是这间旅店像蜂巢一般持续长大的原因。它被它吞食的故事撑着胀着。”旅馆成了一个像大脑一样承载记忆的空间。这就是《西夏旅馆》的结构,繁复而饱满,很难用简单语言概括它的内容。书的最后一部分“图尼克造字”写得有趣,用了很多西夏文字,每一字下写一段故事,仿佛要去解读这些字的真实意义。但那意义其实是非常可疑的,因为西夏文字本来就是西夏王朝的建国者李元昊突发奇想,命令丞相硬生生造出来的。

当年李元昊首创的蕃学院里有一个陷于造字苦思困境的老学者,他说:“世界那么大,我替皇上造出来的字,根本覆盖不住那每天滋生冒出的新事物。比如就以新发明的杀人方式来说吧;就以遥远的海边那些我们不曾见过的名目繁多的鱼类来说吧;就以男人的嫉妒,女人的嫉妒,老人的嫉妒,帝王的嫉妒,对才华高于己者之嫉妒,对交际美貌者之嫉妒,对财富之嫉妒,对青春之嫉妒来说吧。这些不同的字,汉字里面都没有,我该如何从虚空里面乱捞乱抓来发明呢?”

骆以军从造字的困扰说到台湾外省人的心境,老学者无法为文字命名,他们也无法为自己命名,他们是一群脱汉入胡的可怜鬼。“这是一个新人类巨大工程中的故障品、怪物或作为比对基因学的抗原在试验后的抛弃物,被称为他们的我们,威胁了称为我们的他们的自我制造工程。”这些外省人觉得自己是被废弃的实验品,他们无法融入这个小岛,他们弄不清自己是谁,他们的残片的记忆、凋零的故事、断裂的历史,大概是中国历史上每一代王朝遗民共同面对的东西。

其实很多台湾作家都喜欢谈这种遗民心事,骆以军的独特在于他不会把这些状态写成静态的哀伤,相反,他写得非常狂暴。他似乎想告诉大家,台湾外省人一切的失落、遗弃都是他们咎由自取。他们本来就是一群活该要灭绝的物种,像西夏王朝最后一队骑兵不断逃亡,却又把救济过他们的村庄屠戮一番;他们越来越不像人,退化成野兽,或者说进化成更原始、更本能的物种。

他用黏稠、华丽而又委靡的语言去描写这个王朝中的暴力与性。有一章“杀妻者”写道:“他见异思迁,喜新厌旧,遗弃、嫉妒。面对被遗弃者,歇斯底里,而心虚佯怒,乃至于暴力相向,因嫉妒而起的谋杀,造谣,借刀杀人。对情敌一家的灭门血案,淫人妻女,杀了最忠实的哥们,然后上他娇滴滴的老婆,也就是你该称呼她当嫂子的那个。杀掉情敌,还有他的儿子。上了自己儿子的女人,你该称呼她媳妇的那个,或是送自己的妹妹上哥们的床,怀上他的野种,好整个谋夺掉他全部的家产。林林总总,眼花缭乱,应有尽有,简直可以开一间败德爱情故事博物馆。”

这段话讲的就是西夏的建国者李元昊。李元昊娶的七个老婆全被他杀死。第一任卫慕氏是他母亲家族的女子,后来他怀疑这个家族想夺权,于是诛灭整族人,甚至毒杀了自己的生身之母。想象这样的画面:“他的阿姨们,浑身是血地躲进他母亲的帐幕,掩面哭泣着:‘你那头小狼,那个从小我们替他洗澡,玩弄他小鸡鸡的男孩,带着人,提着刀,把外头杀得一片血海。’”他杀掉这些人之后,又觉得他跟老婆生下来的儿子也是那个阴谋叛乱的族群留下来的孽种,于是把儿子也杀了。

他对待他爱过的女人永远是:“杀杀杀,杀光那些曾经欢爱销魂的女体,那些握在掌心的白色乳房,用劲的时候,她们会发出难辨是恐惧、欢爽,或单纯是疼痛的哀鸣。”

第五个老婆野利氏跟他生了两个儿子。大儿子生性善良,劝他老爸,不要老是那么喜欢杀人。他老爸一听就骂,怎么能够不杀人呢?这儿子和爸爸说着说着,就气死了。第二个儿子长得像他爸,性格也像,后来李元昊要替这儿子娶个媳妇,悲剧开始了。

“眼前这个将来的太子妃,他要夺取的那个女人,胯下似乎喷散出一种朦胧韵白的香气,像鼻涕虫钻进他的鼻腔,蠕爬进他的脑额叶。那个浓郁的香味越来越浓,在满殿朝臣大庭广众下,秘密地、持续地从她的裙胯下,繁花簇拥地朝着他包围而来。”

“他看到她的第一眼,就决定要杀掉自己的亲生儿子了”,“事情有点复杂,还得杀掉他现在很喜欢的野利皇后。和眼前这个发光的神物相较,她简直是一匹穿着绣袍的母骡子。”

整个民族的灭绝,就因为他的建国者是这样一个残暴的人。骆以军的整本小说充满了类似的狂暴想象。

(主讲梁文道)

《荒人手记》

用文字逆转时空

朱天文(1956-),台湾作家、编剧,毕业于淡江大学英文系。曾创办《三三集刊》《三三杂志》,1994年以《荒人手记》获得首届时报文学百万小说奖,另著有小说《世纪末的华丽》《炎夏之都》等。

他预见到自己爱过的男人们终将一个个死去,时间和生命是不可逆的,但是书写不同。

朱天文、朱天心、朱天衣三姐妹在台湾一出道就被惊为天人。她们一起弄出版社,自己出作品,那个时候她们的作品真是好。拿朱天文来说,她年轻时的文字非常浪漫,有种温情脉脉的儿女情长,是奇异的古典美。

十几年前她第一部长篇小说《荒人手记》一出版,就在华语文学界引起轰动。这是一个男同性恋者的故事,里面有大量离经叛道的性描写。文字华丽繁复,其中又大量引入李维·史陀[8]和福柯等人的理性论述。所以也有读者认为这本书写得太生僻,太多掉书袋的地方,根本看不懂。

很多人觉得小说只要把故事讲好就行了,但你想想看,如果我们去形容蓝天,只用“蓝色的天空”这几个字,是不是太乏味了?要是用几百种不同的词汇去形容同一片蓝天,会是什么效果呢?这些词语之间的些许差异是很微妙的,当你用这几百个不同的字眼去形容同一片蓝天时,就能在实实在在的蓝色天空上制造出五彩缤纷、千变万化的复杂景象。

关于这部书,很多人都关注它的文字技巧,我觉得这是朱天文在人到中年之后对自己身份和角色的探问。小说叙事者回忆自己少年时见过蒋介石,蒋站在阳台上向大家挥手,底下是一片欢呼声,他挥摇白色手套臂膀向子民答礼。“那时我从未意识到也会生老病死的他已八十几岁,那曾经透过广播知悉的重浊口音,一旦亲临谛听,比较尖细,比较微弱,马上被四起八应的口号澎湃淹没。我听见了他的肉声,他原来也只是个人。”

作者说那是个幸福的年代,因为“只有相信,不知怀疑。没有身份认同的问题,上帝坐在天庭里,人间都和平了。那样秩序的、数理的、巴哈的人间,李维·史陀终其一生追寻的黄金结构,我心向往之,以为它也许只存在于人类集体的梦中”。

李维·史陀是伟大的人类学家、结构主义之父,他在不同的人类族群中挖掘出一套共同的结构法则,这个结构在小说中被再三提起,而几位“同志”则是这个结构的叛逃者。我们常常看到有些男“同志”,他们在生活中追逐声色犬马,华丽到颓废,就像快要腐烂的水果和鲜花。

文中的叙事者与一位老男人上床后,他说:“我所以记住高瘦子,因为他纵欲过度早早衰丑的躯干,他那仿佛被瘟疫犁过的满面疤坑,他毫无、毫无机会。只除了,漫芜的泊浮中或许捞到一个身心俱碎的醉娃娃,捡回家,脱光,悼赏之,呵,多么鲜泽的身体遭受着炼狱之苦!不要多久,这个身体就会磨砺出厚厚趼皮,结成难以攻坚的保护壳了。不再付出感情,免得受到创伤。”

作者说,这些男“同志”就像舞者一样,会经历两次死亡:第一次是身体已经无法完成他心目中的动作,承载不起他的想象;第二次才是普通人的死,他们要比一般人多死一回。这些逐色之徒,到了年老色衰的时候其实已经开始死亡了。

《荒人手记》把男同性恋群体当成一个隐喻,这是一群不可能有后代的人,也就是荒人。小说中谈到了他们的恋爱,说有一对同性恋情侣,还大胆地跑到罗马的圣彼得大教堂,为自己举行了一个私底下的婚礼。这算不算离经叛道的行为呢?作者说,与其说它离经叛道,倒不如说,这些人用独特的方式唤醒了已经陈腐的教堂以及仪式。

神都会毁坏,何况契约。弥撒的进行中亦难掩一股倦怠气息,仪式也成了制度和习惯,神也差不多快死了。现在就让那些背教者的甜蜜好心情投射在昏暮沉沉的弥撒上,给它换上瑰丽色彩,如同一切一切的仪式之初吧。

李维·史陀曾经说,在巴西中部的一些村子里,所有没有后代的人都不可能被奉为祖先,那些单身汉和孤儿,或者被当成残疾人,或者被视为巫。什么是巫呢?巫象征着神灵的召唤,他好像与一种邪恶而强大的力量订下了契约,不但会医病、预知未来,这种力量也守护和监视着他,借他的身体显形,让他全身痉挛,不省人事,让他与灵结合在一起,不知道谁是主、谁是仆。

小说的叙事者作为这样一个社会结构以外的荒人,又给社会结构内部带来了种种灵动的生气。他预见自己爱过的男人们终将一个个死去,时间和生命是不可逆的,但是书写不同。书写可以一直继续下去,而在这个过程中一切不可逆者皆可逆。因而作者说,所谓写作,也像荒人一样,在结构世界的秩序中找到差异之处并超越它。借用文字,我们就可以使时间或生命结构彻底逆转。

(主讲梁文道)

[1]又称“匈牙利十月事件”。1956年10月23日至11月4日,布达佩斯数十万群众和平游行抗议“苏联模式”,遭到秘密警察镇压,随后引发群众武装暴动。在苏联军队的两次干预下,事件被平息,约2700名匈牙利人死亡,20万难民逃亡西方。

[2]大溪地,即塔西提岛(Tahiti),南太平洋中部法属波利尼西亚群岛中最大的岛屿。高更曾于1891-1893年在那里居住,并创作了《两位塔西提妇女》和《我们朝拜玛利亚》等名作。

[3]弗洛拉·特里斯坦(1803-1844),秘鲁和法国混血,早年丧父,成年后的婚姻生活十分不幸。她离开家庭后,自谋生计,出书演讲,为争取妇女的权利和地位而斗争。唯一的女儿阿丽娜即高更的母亲。

[4]高更的朋友,替他在欧洲卖画并汇款给他。

[5]来自弗洛伊德的理论,简单来说就是爱恋与自己不同性别的父母亲,仇视与自己同性别的父母亲。

[6]红楼梦奖,又名世界华文长篇小说奖,香港浸会大学文学院于2005年创立,以奖励优秀华文作家和出版社。该奖两年一评,30万港元是目前单本中文小说最高奖金。

[7]太宰治(1909-1948),日本小说家。39岁时和女读者深夜蹈海自杀。著有《富岳百景》《斜阳》《人间失格》等。

[8]李维·史陀(ClaudeLévi-Strauss,1908-2009),大陆译为“列维·斯特劳斯”。法国哲学家、结构人类学创始人,法兰西科学院院士。著有《野性思维》《神话学》等。

同类推荐
  • 瓦尔登湖

    瓦尔登湖

    梭罗远离尘嚣,他想在自然的安谧中寻找一种本真的生存状态,寻求一种更诗意的生活。《瓦尔登湖》一书,详细地记录了作家在长达两年的时间里的日常生活状态以及所思所想,他在小木屋旁开荒种地,春种秋收,自给自足。他是一个自然之子,他崇尚自然,与自然交朋友,与湖水、森林和飞鸟对话,在林中观察动物和植物,在船上吹笛,在湖边钓鱼,晚上,在小木屋中记下自己的观察和思考。他追求精神生活,关注灵魂的成长,他骄傲地宣称:“每个人都是自己王国的国王,与这个王国相比,沙皇帝国也不过是一个卑微小国,犹如冰天雪地中的小雪团。”
  • 感恩·三文鱼的生命旅程

    感恩·三文鱼的生命旅程

    感恩是指当怀着一种感谢别人对自己的帮助的心情来回馈社会。我们一生中或多或少都收到过别人的帮助或者恩泽,所以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怀有感恩之心。多年前就有一首歌唱道:“感恩的心,感谢有你”。在中国每当有灾难发生,都会有无数人支援,于是这首歌在各种晚会上经久不衰。
  • 沙乡年鉴

    沙乡年鉴

    《沙乡年鉴》是美国新环境理论的创始者、生态伦理之父利奥波德一生观察、经历和思考的结晶。它是一本描述土地和人关系的书,被誉为土地伦理学开山之作。
  • 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认同:西方普遍主义话语的历史批判

    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认同:西方普遍主义话语的历史批判

    《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认同:西方普遍主义话语的历史批判》是一部比较系统、经得起研读的观念史和当代文化理论批判专著。这是一次把国外教学和研究同国内语境下的思考结合起来的尝试,更具体地说,是一次打通中西学术规范、话语界限和思路的努力。内容取自2002年春季和夏季的两门研究生课程。一门是在纽约大学比较文学系开设的专题研讨班,Modernity and Identity: Universalism and Its Discontent (现代性与认同:普世主义及其不满)阅读材料和授课语言是英文,对象是比较文学系和其他文科系的博士研究生,目的是帮助学生系统了解当代理论背后的观念史、社会史和政治哲学基础。
  • 乖,摸摸头

    乖,摸摸头

    真实的故事自有万钧之力.《乖,摸摸头》讲述了12个真实的传奇故事,或许会让你看到那些你永远无法去体会的生活 ,见识那些可能你永远都无法结交的人.《乖,摸摸头》一书记录了大冰十余年的江湖游历,以及他和他朋友们的爱与温暖的传奇故事。这些故事与风花雪月无关,与鸡汤小清新无关,有的是无畏的奋斗和孤身的寻找,有的是疯狂的爱情和极致的浪漫……12个故事,12种善意,如点点星光与烛火,给所有心怀希望的人们以温暖和光芒。 请相信,这个世界上真的有人在过着你想要的生活。忽晴忽雨的江湖,祝你有梦为马,随处可栖。
热门推荐
  • 影响世界青少年的101个心理寓言

    影响世界青少年的101个心理寓言

    有什么样的心灵,就有什么样的人生;没有好心理就没有学习的好状态,没有好心理就没有幸福的未来给予心灵营养的成长寓言集,提升心理素质的智慧枕边书。
  • 交际三十六计大全集(超值金版)

    交际三十六计大全集(超值金版)

    交际是要动点心眼儿、用点儿手腕的。但如何动、如何用?如何动得灵活、用得巧妙,才能实现自己的交际目的?为此,水中鱼借我国传统的“三十六计”的形式,精选了对交际至关重要的三十六个智谋,形成了这部《交际三十六计大全集(超值金版)》。
  • 人间正道

    人间正道

    这是一部全景式反映我国当代改革生活的作品,作品以经济欠发达的平川地区为切入口,以一千多万人民摆脱贫穷落后的经济大建设为主线,在两万八千平方公里土地上,在上至省委,下至基层的广阔视野里,展开了一幕幕悲壮而震撼人心的现代生活画卷。市委书记吴明雄押上身家性命投身改革事业,在明枪暗箭和风风雨雨中为一座中心城市的美好明天艰苦地奋斗着……
  • 今古奇观

    今古奇观

    本书是明代最优秀的白话短篇小说精选集,形式上不同于《三国演义》、《水浒传》的长篇巨作,不用耗费长时间阅览;在内容方面也摆脱历史演义或者《西游记》之类的神话夸衍、牛鬼蛇神。总体来说,更着重从日常生活中取材。全书四十篇故事,大都在述说各种世态人情及悲欢离合的奇特境遇。藉由惊奇而不失真的实际人生事件,让读者在惊叹感慨之余,从中体会生活的经验教训,获取生存的智慧,领悟人生哲理,陶冶美善品格。简言之,《今古奇观(青少版)》的价值:一是具有伦常教化的意义,二是常中出奇的艺术境界。读来不但令人感到贴近生活,趣味洋溢,而且还具有劝俗导愚的功能。
  • 神偷盗妃:王妃逆袭霸王府

    神偷盗妃:王妃逆袭霸王府

    “啊啊啊!你要是再咬我,小心我带着娃离家出走。”作为一名逆袭的神偷王妃,她看着身上的一个个牙印,浑身颤抖着指控某人。她夫君皱着英挺的眉,凤眸凌厉地扫过她,说:“我让你再去偷东西,你偷了我的心还不够,还要招惹别人。”神偷王妃对这样的表白表示很羞射,主动伸了一只手凑上去道:“那你多咬几口吧,我不会把心还给你的。”于是乎,怎么可能只咬手……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闺谋

    闺谋

    那年,三月动水,湮远的山花,似曾相识。谁说,除了朝暮的思念,他已别无长物。绿意展开的瞬间,千里烟云,千里风。云山之外,十面桃花,弹出水之袖。朱门水祭,谁若那远年的回音,相信风来必会水动------已有完结文《重生之幸福时光》。坑品保证。新书《梦鱼堂诡话》已上传,请多支持!
  • 何夕兰烬落

    何夕兰烬落

    她是名臣之后,轻柔如水、灵秀聪颖。她生在帝王家,兰心蕙质、豪迈爽朗。两个不同身份的女孩子,相识在森严的紫禁城。在这里既有宫闱惊变、兄弟阋墙的惊心动魄。也有良辰美景、春花秋月的妩媚清新。有她们深爱的人,也有她们无法化解的仇恨。几许痴情、几段苦恋,往事已成空,满腹相思都沉默。几番风雨、几度秋凉,繁华终落尽,一身憔悴在风里。政治斗争的风雨中,一切都可能改变,唯一不变的是彼此之间的友情,始终温暖着对方……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萌妃甜妻:冷王的俏娇丫头

    萌妃甜妻:冷王的俏娇丫头

    她与他梨树下想见,便从此沦陷。那年她身中剧毒,他为她寻遍名医,却不想将她推入水深火热之中。那年她昏迷不醒,他在床边后悔自责。昏迷中她总是做一个奇怪的梦,梦里男子看不清长相,却异常熟悉。待她醒来,不过数日,他却要娶她人为妻。她一怒之下不辞而别,远走他乡。到底是前世的纠葛还是命运的额轮回?“为什么……你还不来……我就在这儿……等你……”恍惚中,她又听到了那微微的呼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