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57400000007

第7章 金色笔记(4)

欧洲有些地方就像匈牙利,曾经被**德国占领,后来又被苏联军队占领。之后那几十年光阴里,很多人对于很多事都不知该如何讲述。到了冷战结束,好像整个局面都稳定了,他们又怎样回头看待自己的过去呢?这便是《恶童三部曲》的重点:如何回顾自己的记忆。这三部书虚虚实实,里面的故事到最后我们都搞不清楚哪些是真实的,哪些是想象的。

第三部《第三谎言》,叙事角度和整个结构又变了,一本书分成第一部和第二部,分别是由两个“我”来叙事--就是这对双生兄弟路卡斯和克劳斯。两个叙事的“我”都是作家:一个是小说家,一个是诗人。他们写故事也像作者一样,尽量不带任何情感,比如千万不要说“我们喜欢吃核桃”,因为“喜欢”这个词不客观,客观的形容应该是:我们吃了很多核桃。

虽然他们诉求真实、客观,但有时候真实的东西太伤人了,于是只好虚构,让事情比较容易被人接受一点--这就是小说中虚假部分的由来。他们不断诉说着自己很好、很快乐、很平静,拒绝回顾那些失落的记忆,拒绝重新揭开伤疤。问题是,过去是不是真的那么容易说消失就消失呢?

小说中的两兄弟也许是真,也许是假,无论真假,他们都经历了某种巨大的创伤:如果这两兄弟真实存在的话,创伤就是这对双胞胎兄弟的分离;假如他们其中一人只是虚构的话,那就更凄惨了,我们看到一个从小生活在幻想中的人,他不能和德军说话,不能和苏军说话,不能和父母说话,于是自己和自己说话。对话久了,会不会就生出了一个不存在的双胞胎兄弟呢?“我”早已分裂成了两半。

真实情况是,路卡斯一个人去外国生活了几十年,直到老年才回到家乡小镇,回来找他失散多年的兄弟。他在曾经住过的街道上走,走累了就在旅馆里睡觉。有时候,他会做梦,梦见小镇发生火灾,把沿路的商店住宅全烧毁了。火光中有一头美洲豹向他走来,优美的身影消失在火光中。接着,他看到一个大约四岁的小孩,他问:“你是我的兄弟吗?”小孩说:“不,我不是你的兄弟,我没等任何人,我是永远年轻的守卫。等兄弟的人现在就坐在中央广场的长凳上,他很老,也许他等的人就是你。”

路卡斯不断做着关于自己身世的梦,谜底一点一点揭开了。原来他似乎真有这么一个双生兄弟留在镇上,只不过他们从小就被迫分离。他们的爸爸是个军人,在外出征战的时候认识了另一个女人,要和那个女人结婚,甚至还生了一个孩子--这正是经常发生于战争时期的悲剧,很多夫妻因为战乱离异。

父亲对家庭的背叛使两兄弟的母亲非常愤怒,她抢过手枪打死了自己的丈夫,又失手打中了路卡斯。路卡斯被送进一家康复中心,后来被一位婆婆收养,越境去了国外,和兄弟失散了。少小离国的乡愁变成浓郁的想象,路卡斯最终写成了《恶童日记》和《二人证据》。

这是从路卡斯的角度来叙述故事。《第三谎言》的下半部从克劳斯的角度开始叙述,他不仅失去了自己的父亲和兄弟,她的母亲也因此疯癫,陷入无尽的悔恨之中。在苏联接管这个国家的那些年,克劳斯是一家印刷厂的厂长,他说:“我们在报纸上发表的新闻完全与事实相反。‘我们拥有自由’这个句子每天印刷了上百次,但是街上到处都可以见到外国军队的士兵。大家也都知道,还有许许多多政治犯和外国旅客被拘禁。甚至在我国境内,我们也无法随自己的意愿前往任何一个城市。每天我们也印刷了上百次‘我们生活在富足幸福的日子里’的句子。起初我以为对其他人而言这是真的,母亲和我则是因为那件事,也就是那件往事而变得既悲惨又不幸。但是一个朋友告诉我,他们家也不例外,因为包括他自己、妻子和三个小孩,正以绝无仅有的悲惨方式生活呢。”

这个故事无论真假,到了第三部书的结尾,两兄弟通电话见了面。一直留在家乡的克劳斯拒绝承认从外国回来的路卡斯。他说,你是个根本不存在的人,你所说的一切都是你想象出来的--拒绝和他相认,因为这个兄弟是他母亲心中永远的刺。他们以为他死了,母亲又不愿意接受这个事实,疯疯癫癫地天天盼着路卡斯回来。母亲爱着那个不存在的儿子,而对眼前跟在她身边的真实儿子视若无睹。

两兄弟最终还是分开了,路卡斯被拒绝后失望离去,克劳斯回到家躺在床上,描述自己的心境:“睡觉前我在脑海中和路卡斯交谈,这是我多年来一直保持着的习惯。谈的内容也几乎同往昔一样,是同一件事:我告诉他,如果他死了我很想替代他,因为他实在是很幸运。我还告诉他,他得到了最好的那一份,而我却必须承担最沉重的担子。我还对他说,人生根本就一无是处、毫无意义,它是一个谬误,是永无止境的痛苦,是造物者的恶意,超越了才智的一种发明。”

但是这个世界、这个人生是不是真的一点意义都没有呢?我回想起书中描写的一段梦境:回来的兄弟在梦中找到了他的弟弟,他的弟弟对他说:“你迟到了,我们快走。”他说:“周围的一切都腐朽了,十字架、树木、灌木丛和花朵都腐朽干枯了。我兄弟用拐杖翻动泥土,许多白色的蛆虫都爬了出来。我兄弟说,不是所有的东西都死了,这些东西还活着,蛆还活着。”

《西夏旅馆》

台湾“外省人”的狂暴流亡心

骆以军,1967年生,台湾中生代小说家。台湾文化大学中文系文艺创作组、台湾艺术学院戏剧研究所毕业。著有《西夏旅馆》《月球姓氏》《妻梦狗》《红字团》等。

整个民族的灭绝,就因为他的建国者是这样一个残暴的人。

我觉得骆以军是台湾近十年来最有创造力的作家。他苦学成才,上大学为了要学写小说的技巧,居然用最老套的方法--抄书,把陀思妥耶夫斯基的长篇巨著抄了一遍,把《百年孤独》也抄了一遍,甚至卷帙浩繁的《追忆似水年华》都抄过,简直是太变态了。

骆以军一出道就拿了很多文学奖,最新这部《西夏旅馆》得到2010年华语地区奖金最多的文学奖项“红楼梦奖”[6],在我看来是实至名归。这本书有四十七八万字,分上下两册,中间还夹附了一本作者的阅读笔记--《经验匮乏者笔记》。

小说家很在乎一样东西:经验。我们常说,任何艺术创作都需要比较丰富的人生经验,似乎一位作家的生活越是不堪,越是坎坷,就越能写出东西。相反,如果他含着金汤匙出生,从小到大一帆风顺,大概很难领略人生的种种不测与不幸,写作也会比较苍白乏力。骆以军说:“对我而言,好写的东西有三样:少年、梦中的故人、鬼或者外星人;难写的东西有三样:贵族、博学者、说笑话的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难易之分呢?其实都是因为经验的局限。”

“譬如太宰治[7]的《斜阳》里,写贵族母亲,花丛中撒尿;或者章诒和写落难贵族灰扑扑年代的家庭巨宴--后巷一干侍女,由丈夫择也,换上华丽旗袍的场面,真是抓耳挠腮,心羡亦不是,临帖亦不是。”

他无论如何都写不好那种贵族生活,因为他没这个经历。但如果把这件事反过来,纵使你生活经历丰富,当过海上船员,游历世界各地,并不保证你能写出好作品。经验同时是一种主观感受,需要有一套框架去把生命中遭遇的事情承载起来,理解它,辨别它,使之成为有意义的事。譬如看到街边一个蜷曲身子的老太太,若是不敏感的人,可能只把她当成一道寻常的都市风景。但你如果敏锐一些,说不定会联想到她的身世……经验就是这么来的。所以骆以军讲的经验匮乏,指的不是生活经历的匮乏,而是缺乏一套能够把生活经验组织起来的框架。他羡慕很多大陆作家不只经历过时代的沧海桑田,而且仿佛被赋予了一种叙事能力,去描述生命中事件的起承转合。

骆以军的生活经验有限,于是他拼命读书,在书本上为自己虚构出一个框架,如此就产生了一种带有书面感倾向的文字,跟大陆作家常常给人的口语感觉不一样。骆以军的作品强调“性”、“暴力”、“家族故事”,那些华丽的遣词造句背后是一大套近乎狂乱的想象力。这想象力愈演愈烈,每一次好不容易接近问题的核心,写出一些东西,又发现还有一些东西不够深入或被忽略,于是从头再来。《西夏旅馆》可以说是他过去所写题材的重现,而且写得更充满魔性的猖獗。

骆以军的父亲二十多岁跟着蒋介石来台,与过去生活的土地、族群全部切断,在陌生岛屿重新开始。这一代人常常怀念过去,回想那片失落的土地,可是当他们年老时真的有机会返乡,才发现那个现在的故乡早已是“他乡”了。骆以军在外省人的圈子长大,听大陆各地方言,吃大陆各地食物,想象那里的种种故事。然而一出门看到的是台湾本土之物,遇见“本省”同学,感到自己是那样格格不入。虽然如此,他自己有了小孩以后,这孩子就会成为彻彻底底的台湾人,外省人在他这一代终结了。

中国历史上有过一个灭绝的部族:西夏。西夏王朝的奇妙在于,它曾经非常强盛,有自己的文字和政治制度,但很快就像烟一样在西北荒漠上消失了。这是一个谜一样的王朝,它的文字到今天仍不能被完全读懂。骆以军用小说的形式把西夏的灭亡表现出来,骑兵南下逃亡与“外省”第二代流落孤岛异曲同工。然而,他要讲的还不只是以古喻今反映台湾外省人的生活状态,而是要找出中国历史上那种消失的人,他们的命运和消失的过程。所以,旅馆是他小说里经常出现的意象,很多旅人在此经过、居住、留下故事,但终究会离开,徒留一些神秘传说。《西夏旅馆》里许多不同时代的人一个个华丽登场,又突然进入虚空中。那些破碎的记忆无法用完整的故事穿起来,你只能像在旅馆一样,将一间间房子随机地打开,一瞥不同门后那不同的世界。

《西夏旅馆》时间感绵密,人称常常变换,情节推动缓慢,贯穿其中的主角图尼克自称是西夏后裔。他聊起外省人的遭遇时说:“很多别的民族,比如说犹太人,他们有《圣经》,有《出埃及记》,或者印度人有《摩呵婆罗多》,伊斯兰教徒有《古兰经》,可以把他们个体存在遭遇的所有事情融合进一个很大的整体。可是,我们这些人没有这种东西,我们只能一代一代断简残章传递着单一一代所发生的故事。我们一代一代说故事的父亲们全是一片一片的鱼鳞,永远无法镶嵌组成一条鱼。”

同类推荐
  • 摩根家书

    摩根家书

    《摩根家书》是美国财富巨擘摩根家庭的奠定者约翰·皮尔庞特,摩根给儿子小约翰·皮尔庞特的信,是父子之间交流感情和工作的私人信件。这些信件是摩根家族的至宝,信札“透露了摩根强大、富有的秘籍……”
  • 听雨南窗

    听雨南窗

    本书是宗孝祖的第一部诗词集,收录了他创作的格律诗词300首,90%是他近几年写的新作。这些诗词或气象宏阔、境界深远;或自然清新,流丽洒脱;或婉转缠绵,细腻深挚,有清水芙蓉的明净利落;大量作品以理性的关照,烛照细致入微的情感世界,凝聚了灵动多姿的生活瞬间。
  • 天边的晚霞(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天边的晚霞(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这些作品有的字字珠玑,给人以语言之美;有的博大深沉,给人以思想之美;有的感人肺腑,给人以情感之美;有的立意隽永,给人以意境之美。通过阅读本书,引导读者准确、透彻地把握作品的思想内涵;引导读者从不同角度去品味原文的主旨、情境、意蕴,在给读者以视觉上的愉悦享受的同时,也为读者带来广阔的想像空间。我们诚挚地期望通过本书,能够引领读者领略散文的真貌,同时启迪心智,陶冶性情,进而提高个人的审美意识、文学素养、写作水平、鉴赏能力和人生品位。
  • 唐诗鉴赏(国学小书院)

    唐诗鉴赏(国学小书院)

    本书采录唐、五代139位作家的诗歌作品326首,其中五代作家3人,作品3首。本书中作家的排列,先以其主要活动年代归某一历史朝代。在同一朝代中,以生年先后为序。生年无考者,则以其主要活动年代量情插入。同一作家的作品收录两篇以上者,尽可能按有关总集或个人别集的顺序排列。无名氏的作品则依其在有关总集中的位置加以处理。本书每一篇作品均在时代及作者前列出两个字的概括话,用以概括所写内容,另有内容、特色、注释、赏的等栏目。对典故和难懂的字句,一部分在注释栏目中加以解释,另一部分随文串解;以赏析为重点,一作品一赏析。
  • 上海夜奔

    上海夜奔

    我们不再那么地需要上海上世纪的30年代了,至少在形式上。毕竟70年已经过去了,我们活在新的上海历史中。
热门推荐
  • 飞来横货

    飞来横货

    这个世上总有一货,不经意间一头撞入你的世界……“我们结婚吧”“……貌似跟你不熟……”“抱都抱了,差不多熟了。”“谁跟你熟!放我下来!”“不好意思,货已售出,概不退货,你要对我负责。”“娃啊,你这样忒不厚道了,其实咱是男的……”“我不介意。”“……我招你了吗?”“没。”“我吗?”“没。”“那你老是揪着我不放作甚!!!(发怒)”“你没结婚。”七年的感情终究逃不过一个痒,后来我才明白,原来等的是你……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瓦城上空的麦田

    瓦城上空的麦田

    她没有回过头来。 她说我怎么知道呢?不回来就又是忙呗。那种白云好像在慢慢地飘,又好像总是一动不动。李四说他不喜欢她这么回答。那种白云在瓦城是永远看不到的。哪一年她总是一句,望着远处的一朵白云。他老伴经常看着那种湿漉漉的白云发呆。李四说,好像她已经习惯了,他的老伴当时正一动不动地望着远处,她无所谓了,那是一朵湿漉漉的白云,她好像已经不于期盼着他们的回来……
  • 田园喜事之农家锦苏

    田园喜事之农家锦苏

    清贫村庄,白家二姑娘冲动,被无义人殴打卧病在床。父亲无奈只能卖掉柔弱大姑娘为二姑娘治病,母亲心善不忍大姑娘被卖,想从人牙子手里抢人。紧要关头,二姑娘醒来,下了地,一声呵斥,用一招李代桃僵,自己跟着人牙子走了。还当是天高任鸟,不料牙婆早生歹意,买她进大户冲喜。怎会束手就寝,偏他是个美若天仙一病夫,于心不忍,拐了他去种田。自此不管是山清水秀,渔歌唱晚,还是诡异朝堂,尔虞我诈,总有他形影不离,祸福与共。不一样的种田文,贩药,走马道,开饭店,称霸北方,养包子,斗亲戚,扶姐弟,风生水起,其乐无穷!********【年少侍妾篇】“别忘了你是我的侍妾!”就该时时想着我,时时跟在我的身边,以我为天,只想着我一个人!“侍妾?狗屁的侍妾!我白锦苏这辈子就算不嫁人,就算是死,也不可能与人为妾!无论你是王侯将相,皇亲贵胄,我,都,不,稀,罕!”你,元楚,可是听明白了?【教训无赖篇】“谁给你的胆子,让你辱骂我的父母,让你欺负我的兄弟,让你强娶我的姐姐——”抬手,一棒子狠狠打在某人的命根子上,直视那人跪地呻吟。“我从不欺负人,但是别人也休想占我的便宜,若你治好伤,——还想娶我,我等着!”少女扬起一个明亮的笑容,看着众人将残障的新郎扶了回去。【上门女婿篇】“怎么又是你?”某女纳闷,不是都说清楚了。“那个小木匠真就那么好,好到你见了他就笑,见了他就急急巴巴迎上去?”某男皱着眉,恶狠狠的逼近。“我急不急,巴不巴巴,与你没关系!”好歹人家小木匠帮着做婴儿车,还奔了百里地送过来呢!“有关系!——你不做我的侍妾,你不稀罕我,可我稀罕你啊,我想做你丈夫,做你孩子的爹,做你孙子的爷爷!”某男笑眯眯的贴了上来,声音低哑温柔似水。某女实在招架不住,大声吼道:“我要招上门女婿!”“我上门啊!怎么?不愿意啊?”某女退无可退,躲无可躲,红了脸儿,软了心儿。【功成子孝篇】若干年后。捡来的小包子终于事业有成。“多谢娘的养育之恩,是你教会了我做人,是你给了我一个完美童年,是你赐了我锦绣前程,你永远是我的娘亲,我永远是你的儿子!娘亲在上,请受儿子三拜!”白锦苏哭倒在男人怀里,重活一世,她所求不过夫贤子孝一家平安,现在她的愿望实现了!
  • 限时抢婚:呆萌替身新娘

    限时抢婚:呆萌替身新娘

    大婚当日,他当着众宾客的面,深情款款的对着她叫着别的女人名字说:“宝儿,我真想化作你无名指上这颗戒指,这样我就能套住你的心一辈子。”这厮人前明明还在走温柔深情硬汉风,谁知道人后邪恶本质被揭露。“不准再去做那种不着调的工作。”“boss大人,你这分明就是职业歧视。我无非动动嘴皮子,而你……”“呵……钱多多,真有你的,你还真是演戏的行家……”话未说完,某人神色诡异的向她逼进……
  • 时空逆转:我的老公是王爷

    时空逆转:我的老公是王爷

    你有没有想过,如果一个来自明朝的变态王爷突然穿越到你面前时,你会不会兴奋的晕死过去。你有没有试过,当一个来自明朝的变态王爷嘴边把你当成奴婢,可心里却疼你似宝的时候,你会不会幸福的想直接把他踹回明朝去?在楚凝的人生观里,小说只是小说,现实就是现实。当有一天,她醒来发现小说与现实重叠时,她觉得上天对她真的是太不薄了。只是,为毛她有一种被上帝坑了的赶脚呢。
  • 喜丧

    喜丧

    李东文, 70后。1999年开始学习写作,以小说及情感专栏为主,曾在《天涯》《长城》《十月》《西湖》《长江文艺》等杂志发表小说,作品多次被《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读者》等转载。
  • 穿越名门秀:贵妇不好当

    穿越名门秀:贵妇不好当

    文案:都市女一朝穿越到古代,禀着平安度日,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原则行事,奈何人算不如天算,出身上层阶级的她却势必要嫁入同为贵族之家的男子为妻,从此卷入一系列麻烦斗争当中。古代贵族哪家不是攀亲带故、三妻四妾,曲清幽没想到她也嫁了这么一个大家族,还是三大国公府之首,惟有步步为营,凭着一颗七窍玲珑心,硬是争得一席之地。古代宫廷哪有和平安定的?惟有刀光剑影,你方唱罢我登场的争斗,身为国公府的儿媳妇,哪能置身事外?曲清幽也不得不小心周旋于宫中贵妇之中。为自己,为丈夫,为家族,古代贵妇不好当,看穿越女如何当贵妇?推荐某梦的新文:《一等宫女》推荐某梦的最新完结文《世族嫡女》:片断一:当他笑着走近时,见她正摘下一朵粉红色的绣球花在手中把玩。于是笑道:“这是要抛给我的吗?”曲清幽原本沉在自己的思绪当中,忽然听到一声男子的声音,有几分熟悉又有几分陌生,抬起头时果见罗昊就站在她的面前,面挂笑容,衣饰随风飘扬,倒有几分君子模样。遂笑着把花抛向他,“那公子可要接着了。”他会是她今生的良人吗?片断二:穆老夫人笑道:“曲家丫头不知是走运还是不走运,偏遇着你。不过这幽姐儿确是不俗,我们定国公府就需要这样的媳妇,方能再兴旺个百来年。”“老祖母想得倒长远。”罗昊端过丫鬟手中的参茶递到老祖母的手中。“别告诉我这老婆子,你小子打的不是这个主意?”穆老夫人眯着鹰眼道,喝了一口参茶,她又开始打趣孙子:“我看那幽姐儿也不像是个容易降得住的主,真不知道你们婚后,谁能降得住谁了?”罗昊笑着道:“老祖母说的怎么好像是两军对垒似的?我的娘子可是娶来疼的,什么降不降的?”片断三:“娘子,什么是爱情?”醉酒的曲清幽歪着头看着他一脸的不解,“笨蛋,爱情都不知道?”“那娘子告诉我不就得了?”“爱情是一生一世一双人,这道门很窄,只容得下我与你两个人,闳宇,你知道吗?”她想要独占他,这是罗昊的第一想法,“娘子,你想要我永远只宠你一个人是吧?何必要绕弯子呢?”用爱情这么一个让人无法理解的词语。曲清幽这才想明白她与他原本就不是同一世界的人,她努力的融入他的世界,但他却走不进她的世界。但是这又如何?她仍会想着法儿让他慢慢地恋上她,恋上她的身,恋上她的心。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最萌关系,运!

    最萌关系,运!

    他,是重生后的俊美傲气少年,一身骄矜,玩驱魔术的少年天师,男神范!而她,是很有都市剩女潜质的风水师,什么叫剩女潜质,就是目前还没剩,根据生活交际习惯判断下来,一定会剩下的那种。宅女范!第一次见面,她说:“咦,你就是我弟说的那个朋友,怎么长成这样,一定没什么朋友吧?”他不解。她立刻笑着说:“帅到没朋友听没听过?”
  • 逆天九王妃

    逆天九王妃

    她丑得惨绝人寰,那张丑陋不堪的面容因她的嚣张气焰而熠熠生辉,更有惊世容颜藏在身后!金麟岂是池中物,一遇风云幻化龙!四国争霸,她神龙俯首,天禀异能,谁与争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