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57400000009

第9章 好色的哈姆莱特(1)

《笑谈大先生》

鲁迅是这民族的大异端

陈丹青,画家,业余写作。1953年生于上海,“文革”中自习绘画,1978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研究生班,1982年赴纽约定居。2000年回国,现居北京。著有《纽约琐记》《多余的素材》《退步集》等。

异端的特质不是唱反调,不是出偏锋,不是走极端,要我说,异端的特质是不苟同,是大慈悲。

陈丹青发表过一些对鲁迅的看法,比如说他样子如何好,等等。这次把品读鲁迅的文章集结成书,有了这本《笑谈大先生》。也许因为作者不是研究文学的人,所以看出了一些专业学者不太会留意的东西。比如,我们过去常常把鲁迅形容为某种斗士、战士,这类形象已经搞得很多年轻人不愿再去读鲁迅了。陈丹青强调,鲁迅在当时的民国文人里其实并不算勇敢壮烈,就拿当年体制内的一些人物,如国民党倚重的傅斯年来说,“傅斯年单独扳倒了民国年间两任行政院院长,他跟蒋介石同桌吃饭,总裁打招呼,他也不相让,居然以自己的脑袋来要挟,总裁也拿他无可奈何--这种事,鲁迅先生一件没干过,也不会去干,我们从来就没听说过鲁迅和哪位民国高干吃过饭”。

陈丹青认为鲁迅是一个很好玩的人,“唐弢[1]五六十年代看见世面上把鲁迅弄成那副凶相、苦相,私下里对他外甥说,哎呀,鲁迅不是那个样子的。他说,譬如鲁迅跑来看唐弢,兴致好时,一进门就轻快地在地板上打旋子,一路转到桌子前,一屁股坐在桌面上,手里端支烟,嬉笑言谈”。

“唐弢还说,那时的打笔仗,不是像我们想象的那样一本正经火气大,不过是一群文人你也讲讲,我也讲讲,夜里写了骂某人的文章,老先生隔天和那被骂的朋友酒席上互相说起,照样谈笑。”

这就是民国。当然有些文人交恶,从此不相往来,但大部分人虽然政治立场不同,看法意见相左,笔仗打得很凶,但他们又有某种跨越立场、派别、政治阵营的文人情谊在,文学的独立王国似乎是存在的。陈丹青说,我们这一代人要认识鲁迅其实相当困难,因为跟那个时代隔得太远。其实说远也不远,只有短短几十年,真正隔开我们的是现在这个社会以及这些年所经历的事。

“鲁迅青少年时期,中国有大清政府,有康梁乱党,有孙中山革命集团,有无数民间集社,有列国的殖民地”,“鲁迅在北京厦门广州上海时期,学界有前清遗老,有各省宿儒,有留日派、留英派、留美派、留德派等”,“鲁迅的同学、战友、论敌,有的是国民党要人,如蔡元培和陈仪;有的是共产党要人,像陈独秀与瞿秋白;有的既是国民党员又是共产党员,如郭沫若与田汉;有的既是学者教授又是党国重臣,如胡适之……”陈丹青说:“鲁迅与他同代人的政治与文化版图,鲁迅与他敌友置身其间的言行空间,以我们这几代人同出于一个模子的生存体验,绝对不可能想象,不可能亲历,不可能分享鲁迅那代人具体而微的日常经验--当然,我们几代人共享齐天洪福,免于三座大山的压迫,免于乱世之苦,其代价,是我们对相对纷杂的社会形态,相对异样的生存选择,相对自主的成长经历,迹近生理上的无知。”

我记得自己二十多年前开始读鲁迅的时候,发现他有一种很特别的气质,跟过去人家说的那种印象完全不一样,不是什么火辣尖刻的讽刺,不是什么刚猛暴烈的热情,也不是什么心胸狭隘、疾恶如仇,是什么呢?是一种非常深沉的悲观,悲观到几近虚无黑暗的地步。

这种悲观是怎么回事呢?陈丹青在《鲁迅与死亡》里列出了15个鲁迅身边人的死亡名单:范爱农,30多岁死于溺水;陈师曾,47岁死于急病;刘和珍,20岁出头死于镇压;萧红,30岁出头死于肺痨;柔石,不到30岁死于死刑;瞿秋白,36岁死于死刑;郁达夫,不到50岁死于谋杀……他列这一堆干吗呢?他发现鲁迅一生写过很多跟死亡有关的东西,鲁迅一生经历了那么多身边人不得好死的结局。他说,要了解鲁迅对死亡的看法,首先要了解他是个异端,异端“不是唱反调,不是出偏锋,不是走极端,要我说,异端的特质是不苟同,是大慈悲--鲁迅的不苟同,是不管旧朝新政、左右中间,他都有不同的说法和立场,而教科书单拣他‘左倾’的言论;鲁迅的大慈悲,说白了,就是看不得人杀人,而教科书单说他死难的朋友都是大烈士。鲁迅对历届政权从希冀、失望到绝望,从欢心、参与而背弃,就因他异端。而鲁迅的大诚恳,是他能超越不苟同与大慈悲,时常成为他自己的异端”。

“他所见证的死者一旦到了政权更替,个个成为烈士,但他洞见的死神并不区分不同时期、不同政权、不同原因的屠杀。我们若是细读鲁迅谈及的死亡--从秋瑾、邹容到徐锡麟,从刘和珍、柔石到瞿秋白--他每予‘烈士’二字以痛彻的怨责、热讽,以至无词。他痛惜人命无价,看破赴死不值;他从不书写就义的光荣,而竭力渲染漆黑的死亡。”

而书写死亡,陈丹青居然认为是鲁迅的灵感与快感,“从五四作家群中,我们很难找出哪一位像鲁迅那样,一再一再为死亡的意象所吸引。鲁迅自己知道吗?那是他的美学。我酷爱鲁迅的美学,可是这直书死亡的美学教会我:美学不是现实……”陈丹青写到鲁迅的死,“因为病,也因为难以企及的任性。他长期沉迷于毁损健康的作息,拒绝休息,不肯疗养……我看他晚期的迹象种种简直索性是将自己弄到死:没有恐惧,没有遗恨,他显然愿意死于成熟透顶的绝望,死于大胆的自弃……”

(主讲梁文道)

《安持人物琐忆》

民国文人的大八卦

陈巨来(1904-1984),原名斝,字巨来,别署安持老人,浙江平湖人。篆刻家,书画家,治印造诣尤深。自言生平刻印不下五万方,张大千、溥心畲、吴湖帆等用印均出其手。著有《安持精舍印存》等。

一流的艺术家见面老谈艺术,这才奇怪。一般高谈艺术、妄自称诩的人都在尚未入流的阶段。

《安持人物琐忆》的作者陈巨来是有名的篆刻家,这本书却写的是民国文人的八卦奇谈,真没想到。这些八卦,其实坦白讲,也很值得怀疑,因为陈先生的记性并不太好,有些东西很明显是记错了。大家就当好玩,姑妄听之吧。

比如讲到皇族画家溥心畲不太会做人,很直率,大概有点那种贵族公子哥儿的脾气。有一回,一个姓吴的送上一本古人印拓给溥心畲。他略一翻阅,随手就交给在场的陈巨来,说送你吧。我们的作者就很尴尬,人家刚送了自己的作品给你,你怎么当着人家面翻一翻就随手送给另一个人呢。陈巨来说,吴先生拓得很精致,我不能要。溥心畲居然怎样?哦,你不要,好,随手往纸篓里一扔就是了。

溥心畲我看他的书画,觉得真有一股贵族气,面相又斯文干净,非常好,但没想到这本书里说他“食量之大,至足为人所惊”,吃螃蟹三十个还不饱;吃完油条以后不洗手,马上画画,往往油渍满纸。

于是我们的作者每次求画求书之前,都以洗脸盆、肥皂、手巾奉之,求他先洗手。他还每次都下座拱手以谢,以为是对他恭敬,其实是作者嫌他手脏。

书里提到吴昌硕也爱吃,晚年时如有人请吃酒席,每请必到,到了必大吃不已,回家时一定胃痛。后来有人给他集了副对联:“老子不为陈列品,聋丞敢忘太平年。”因为他耳朵聋了。

吴昌硕在七十岁前,娶过一个妾氏,不到两年这个小妾就跟别人跑了。可怜我们一代名家昌硕老人念念不已,自我解嘲说:“吾情深,她已忘。”我对她情深,她已经忘了。有人拿了吴昌硕的假画请他鉴定,吴昌硕明知是假,却不忍揭穿,觉得揭穿了好像是坏人家饭碗,不好,反正满街都是我的仿作了,多一个少一个又有什么关系呢。

陈巨来也谈到一些名家的怪脾气,比如吴湖帆从来不跟人谈画论艺。他说:“我们二人,陌生朋友绝对看不出是画家是印人,这是对的。”为什么呢?你见到梅兰芳,听见他谈什么西皮二黄、如何唱法吗?一流的艺术家见面老谈艺术,这才奇怪。一般高谈艺术、妄自称诩的人都在尚未入流的阶段。

书里还讲到张大千年轻时专门伪造八大、石涛、渐江等人的画,以售巨价,且很擅长跟那些卖画的估人打交道。有人拿画来问他,这是不是你跟溥心畲合作的。张大千一看,说这是溥先生手笔,我一笔都没画过。那时候,溥心畲的画价远逊于张大千。估人后悔,说不该收进去。张大千看他简直要哭了,马上拿笔在画上加了很多东西,后面还写着“丁亥某年大千又笔”。估人称谢不已,大喜而去。可见张大千多么会做人。

陈巨来当时有个女同学,是名门之后,夫家也是旺族,想跟张大千学画,让陈巨来介绍,结果张大千听了“不拒亦不允也”。仔细一问,他说,寡人有疾,寡人好色,你看我新娶的这个太太原来就是我的女学生。我每次收女学生,她们要给我披外套,给我扣纽扣,我就忍不住要抱着她亲一亲。你给我介绍的这个女学生,据说是个美女,家里是名门,丈夫也有势力,万一我又忍不住,不是让你老兄尴尬吗?

这本书为什么这么多人爱看,就因为里面充满类似这种粉红色乃至于黄色的民国文人八卦。比如陆小曼跟徐志摩,他俩的逸事大家过去听得多了,觉得非常浪漫。两个人都抛弃了元配在一起,陆小曼的前夫,那个西点军校毕业的军官居然还愿意在他俩的婚礼上当男傧相。

后来徐志摩被说成是为了应付陆小曼奢华的生活开支,往返北京、上海教书,不幸飞机失事死了,很可惜,很慨叹,好像陆小曼是个狐狸精。但这本书里说,陆小曼身体有问题,找了个“推拿圣手”翁端午给她治病。徐志摩到北平教书的时候,甚至还把陆小曼交托给他心目中的好朋友翁端午好好照顾。翁不负所托,跟陆小曼好了起来,堂而皇之地做了“如丈夫”。

他离婚后,马上想起了自己喜欢的那个美国女同学,写信给她,微露求婚之意。不久女同学回电,说我独处国外生活苦闷,希望你能写一份电报,对我多多安慰,使我略得温暖。徐志摩非常振奋,马上写了一份情意缠绵的长电,以为可以得到美人青睐。结果没想到,他们总共有五个同学都一起接到了这位美女的电报,五个同学也都一起写了情意绵绵的长信去追求。徐志摩觉得自己被耍了,和同学共去一电大骂与之绝交,从此始一意追求陆小曼。

第二年,女同学回国。徐志摩特地带了陆小曼去见她,陆小曼后来告诉陈巨来:“其貌之美而大方,堪称第一云云。”女同学住在北京西山,当时追求她的人太多了。有一天她又突发奇想,告诉追求者,你们都这么爱我,我要考考你们,现在我想吃东安市场某大水果铺中的烟台苹果,你们不准坐汽车去买,每个人各自想办法走去买。哪个第一个买到送到,就算真心爱我。

许多呆子一声得令,纷纷往山下而去,内中一人就是梁思成。他借了一辆自行车飞奔而去,第一个买得,又拼命飞奔回西山。不料一不小心给汽车撞倒,忍痛第一个完成使命。女同学深感其诚,就与他结婚了。这人是谁呢?当然就是林徽因。不仅如此,林徽因跟胡适也是好友,结婚后常常说起想念徐志摩的意思。胡适就告诉徐志摩,你也来北京跟我们聊聊吧。当时梁思成在北大当教授,就请徐志摩住在他家里,好安慰自己老婆。从此,徐志摩就北京、上海来来回回往返。陆小曼说,徐志摩是为林徽因而死,也是这个缘故。

(主讲梁文道)

《甘雨胡同六号》

民国版宅男笔记

杜南星(1910-1996),北京人,毕业于北京大学西方语言文学系。散文家、诗人。著有诗集《石像辞》,散文集《松堂集》等。

他的文字非常轻,可构句方法又极绵密,营造出的文章都有一种如梦似幻的感觉。

我读书太少,以至于很多厉害的前辈作家,我居然连听都没听过。比如这本《甘雨胡同六号》的作者杜南星。他1910年出生,1996年去世,曾跟台湾诗人纪弦[2]合编过《文艺世纪》,这说明他参与了早期的现代诗运动。而他当年是以散文著称的,虽然他自己说“在散文方面我并无成绩可言,不过算是有些兴趣而已”,但是照陈子善的讲法,杜南星的散文放在二十世纪的中国散文史上,也算是独树一帜:“我喜欢他的散文,他的文字清新婉约,流利可诵,尤擅长在千字上下的短小篇幅中营造出忧郁的氛围,深长的意境,引人遐思。”

这本集子是民国时代的出版物,现在被重新发掘出来,让我们看到原来民国时代有人是这样写散文的。里头大部分篇幅都是作者住在旅店或家里,看看房间的门窗,听听隔壁的声音,探探外面的风景,文章就这么从笔下流出来了。照现在的讲法,这么老宅在家里不出去,闷头写东西的人,应该叫做“宅男”,所以这是一本民国版的宅男笔记。其中一篇《宿舍的主客》写道:“深夜两点钟不能回到自己寄寓的地方去了,两个朋友在这宿舍里有房间,我们就谈起话来,忘记了时刻。我们都愉快,尤其是我。我没有告诉他们,我有了回到远别离的故乡的感觉,因为这宿舍正是九年前,我住过一年之久的。”

这种感觉也许很多人会有。有时候我回到母校,看到自己当年住的宿舍里来了一群更年轻的学生,会有一种奇怪的感觉,就像作者写的:“房间的墙壁和门窗完全和从前一样,没有丝毫风尘的颜色,我对它们那样熟悉、亲近,似乎只有几天的分别。我觉得我变了主人,朋友变了客人,但真的如此吗?”“我来时遇到一个老人,他淡漠地对我点头,他认识我,因为他是九年前这宿舍的守门人之一。我想紧捉住他的手问他无数的话,但他冷冷的神情让我踌躇了。是时间使我们疏远了,还是我改变得太多了呢?他没有改变,和这宿舍一样。”

文集的同名文章《甘雨胡同[3]六号》开头写道:“人终有一天要迁居的,无论在一个地方住得多么长久,自然有些人有他们自己的房屋、庭院,他们自己的墙壁和上面的花纹,自己门环和敲门时的声音,自己的年年开花的夹竹桃和刺梅,还有把窗格遮蔽得一天比一天严密的常春藤,甚至自己用永远不变的年轻声调教着的猫。”“人在迁居之后,回想故宅中的景象和缠在里面的悲哀和欢乐是一件傻事,因为那是不可改变,而且是无法挽回的。”之后他笔调一转,“我在这将来的故居里描画着我的新宅,倒是一件无所顾忌的自娱。”暗示大家他现在住的房子也许是一座新宅,但他却假想自己搬到另一座房子里,然后再回想起这间故居来,仿佛是一个思想上的小实验。

“那个许多许多年前我的小院子,现在仍然平安地存留在城里,可惜不能去探视一回,因为房主人是世上最有威权的人们之中的一种,院里的变化也会让我感受的惆怅多于愉快,总之在昔日,在昔日我是那地方的年轻的主人,只是不如现在多思,想不到迁居的事。”

杜南星的奇妙之处在于,他的文字非常轻,可构句方法又极绵密,营造出的文章都有一种如梦似幻的感觉。他早上听到隔壁的语音传过来,就能开始想象隔壁的人说话姿态是什么样,声音传达的内容是什么。在如此一间斗室中,能够幻想出这么多东西来,宅男做到他这个地步也实在不容易。

同类推荐
  • 最风流醉唐诗2

    最风流醉唐诗2

    国学大师汤一介、北大教授李中华、王守常倾情推荐。更唯美、更动人、更诗意。神仙只不过在人间短暂逗留,便留下千古绝唱。斟一壶美酒,饮完唐诗,醉倒在唐诗里就是幸福。
  • 我们的时间都去哪儿了

    我们的时间都去哪儿了

    如果你和父母分隔两地,每年你能回去几次?一次几天?算一算,这辈子你到底还能和父母相处多久?有人说100天,有人说25天,无论多少天,答案都是让人那么心酸。趁父母还健在的时候,去尽自己的一份孝心吧,哪怕是父母累时端上一杯水,寒时送上一件衣,痛时的一句贴心话,也会让我们操劳一生的父母感受到欣慰和幸福。
  • 读者最喜爱的经典散文

    读者最喜爱的经典散文

    为了让广大读者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最佳的阅读效果。我们遴选出近200篇为广大读者所熟知的中外 散文名篇。本书选文作者多为名家。中国作家中有蜚声中外的现代散文家鲁迅、朱自清、周作人、梁实秋 、丰子恺等,当代散文家季羡林、刘白羽、秦牧、贾平凹等;外国作家中既有享誉世界的大文豪。如萧伯 纳、纪伯伦、雨果等,又有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如聂鲁达、川端康成等。《读者最喜爱的经典散文》将 不同国家、不同时代、不同流派的作家作品兼收并蓄,力求满足各方面读者的阅读需求。
  • 笔下有千年

    笔下有千年

    雪落无声之时,黄昏悄悄,余晖宁静而安逸,只有温柔缺乏了浪漫,我多想再回到那波光粼粼的湖面,由我驾桨,乘那叶小舟,再带你缓缓地飘摇,我在汩汩流动的岁月之河边仰望你,我在铺满了霞光的春之晨放飞我心中的白鸽,带著我的热情和奔放问候你,我以我真诚的初恋青春之情,编织一个五彩的网,去寻捕我那失落的梦。
  • 夜莺与玫瑰

    夜莺与玫瑰

    王尔德记叙的是生命里的美丽与哀愁——平凡生活里的爱,精神世界中的美,以及这两者的毁灭给人的心灵带来的巨大痛苦,突出了神性的救赎与归宿。王尔德不再重复王子与公主幸福地生活一百年的陈词滥调,也不表达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美好愿望,只用一种淡然超脱的口吻来讲述悲剧,借助人物交错的视角与眼光让读者听见渔人长长的叹息,夜莺最后命若游丝的歌声,小矮人哀哀的哭泣和他的心破裂的声音。他以不完美的童话反复叩问生活中处处存在的矛盾与悖论、影射现实社会的困顿与复杂,以曲折的方式展现他对艺术、爱情及人生完美而纯粹的追求。
热门推荐
  • 肝病居家调养保健百科

    肝病居家调养保健百科

    肝病,怎么防治?怎么调养?最好的医生是自己!肝病是怎么发生的,您知道吗?肝病有哪些危害,您心中有数吗?食养食疗、运动锻炼、经络调养、日常保健、药物治疗,怎么做才能远离肝病?怎么做A-能有效控制肝病?居家调养,您的心中是否一清二楚? 细节决定成败,健康来源于生活态度。健康,就在《肝病居家调养保健百科》中!《肝病居家调养保健百科》由田建华编著。
  • 长河内外

    长河内外

    天瀚瀚,六岁时被他师父携来地球龙九山村,学习汉语文化和风情,景茫茫。但纯朴的山里人并不知道他们师徒来自遥远星空。平阳雁过树呈黄。且看他是如何与他的两位漂亮的师妹“贝尔伊澜”和“丝竹清和”一起在众域群中潇洒风流、大展宏图的……--------鹧鸪天*开篇词--------夜凉遥望星光远,昼顾馨思儿女长。春去秋来仓满粮。长河内外牧牛羊生来见惯风情展,“江南俊夏”,总把他乡做故乡。,十八岁时便离开。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绯色初妆之双面皇妃

    绯色初妆之双面皇妃

    从小青梅竹马,情意暗生。早在不知不觉中便羁绊了彼此。而后,风起云涌,一切皆如粉末,风吹便散场。再见,身边已经各有人在,不复当初。纵使相念成痴,可是她要他的父皇万劫不复,尝试她所受尽的折难。她埋伏那么久,就是要将天下搅得一团糟,江湖殷毒派灭绝、暗助百瑟门洗清血洗村庄的冤屈。她绚烂了他,为他蹉跎的岁月,而他染红了她为他倾尽的年华。纵使伤痕依旧,他们亦愿将心奉上,即使已经遍体鳞伤。溺水三千只取一瓢饮,她倾世覆王朝于天下,却难过情关,终究她该何去何从,一切成迷。尘埃落定,洗尽铅华,是谁为她袖了双手倾了天下?又是谁拥得佳人,陪她并肩踏遍天涯?
  • 丑女惑世:不屑为皇妃

    丑女惑世:不屑为皇妃

    穿越之前,她有着绝代容貌,穿越之后,却不得不将自己给装成了丑女.刚醒来的时候,她居然是被人给扔在了乱葬岗里,而且还稀里糊涂地被一个戴着冰冷面具的王爷给捡回了家中。而他娶她的目的,只是为了要无尽地羞辱,折磨于她!这一切,到底是因缘巧合,还是天生注定?
  • 风声在耳

    风声在耳

    《风声在耳》是“新文人随笔丛书”中的一册。收录了作家凸凹大量的随笔作品。这些作品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文笔生动流畅,看似散乱无章却内含精巧绝伦,充分显示了作者对文字的驾驭能力。具有较高的文学性、艺术性及可读性。一篇篇精美的随笔会使您回味无穷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惊采绝艳穿越公主:西夜传奇

    惊采绝艳穿越公主:西夜传奇

    【原创作者社团『未央』出品】赶了一回流行莫名穿越到一个完全相异的时空身为公主的她毅然和亲不是为了所爱也不是为了国家只因为她背负的命运新婚之夜的交易让一切都改变了轨道谁都不知道天和大陆的传奇在她穿越的即刻就华丽的拉开了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