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57400000005

第5章 金色笔记(2)

情节则与时间相关,时间构成了情节的主轴,但在原始人的世界,并没有时间这个观念。他们只知道海水的涨退、日月的升降,什么是短暂,什么是永远?他们都不知道。他们对空间同样没有概念,那些出海探险的男人,再回到家乡也不大认得出来。今天我们所说的乡愁离恨,对他们来说不存在。

因此,我们无法用现代人已有的概念和语言去描述那个什么都没有的时代。那时候的人类没有社会,没有家庭,没有情感,没有文字。没有历史,当然也没有故事。所以要把这样一个故事讲清楚实在有些困难,你怎么能够用现代的概念和语言去描述那个什么都没有的时代呢?

而故事叙事者、那个罗马参议员让人觉得太啰唆,他讲故事时不断反省,比如有一段讲一帮男人强奸了一个女人,并且强奸致死,这些男人陷入惊慌和沉默,感到羞耻。这个罗马参议员马上加了一句评语,说我不知道能不能用羞耻这个词去形容,那时候有这个概念吗?

因而这不只是一个关于人类起源的寓言,也是对人类文明如何从无到有的描述,同时也探讨了任何故事存在的条件。用故事已经存在的时代的工具、方法和概念去讲述一个一切都不存在的时代,当然是一个很困难也很伟大的实验。这本书的英文版只有二百多页,显然不是那种鸿篇巨制。小说的语言非常质朴,与那个时代相符。读完之后,让人觉得意犹未尽。

(主讲梁文道)

《金色笔记》

跨越时空击中你

我们不是用日记去记录一个真实的自我,恰恰相反,因为我们写日记,才创造了一个自我。

莱辛的《金色笔记》出版于1962年,被认为是了不起的经典之作。经典通常具有这样一些品质,比如能够完整地把握时代氛围。《金色笔记》在这一点上无疑很出色,它所展现的是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整个欧洲的社会氛围。

小说的重点人物是女主角伍尔夫和她的朋友莫莉等人,她们曾是最忠贞、最坚定的左派成员,后来却经历了一系列的幻灭。那时候,欧洲的左派总要经历一波又一波的挑战。比如最早支持列宁的人,后来可能要面对一次分裂--托洛茨基到底是不是叛徒?而那些忠于斯大林的人,看到赫鲁晓夫鞭他的尸,无疑也会信念幻灭。还有苏军入侵匈牙利事件[1],这些都在欧洲左派阵营中引起了不小的震动。

经典作品的另一个品质,是能够跨越时空和文化差异,让每个读者感觉受到启发,说出了一些你想说而没能说出来的东西。《金色笔记》无疑也做到了这一点。这部小说的结构非常特殊,先是自成一篇的小说《自由女性》,讲伍尔夫与她的好朋友莫莉等人的故事。接着是四本笔记,《黑色笔记》记录伍尔夫的非洲经历;《红色笔记》是她对当时社会政治形势的观察,以及对她那些共产主义者的看法;《黄色笔记》纯粹是伍尔夫的一些小说灵感,她正在写自己的第二部小说;《蓝色笔记》则是伍尔夫的生活日记。这四本笔记与《自由女性》的故事完全糅合在一起,分散在全书的各个部分。那什么是《金色笔记》呢?那是主人公伍尔夫在精神分裂状态下所写的一本笔记。当时伍尔夫写作遇到障碍,情感与家庭生活都不理想,就去找了一名精神分析师治疗。医生建议她把自己的所有言行及内心感想全都记录下来,再分门别类进行分析。这就形成了主人公的四本笔记。

很多人觉得它所表现的是自我分裂,莱辛自己也认为,这最终牵涉自我怎么形成的问题。《金色笔记》写到最后,一个统一的自我终于出现了。这就好像写日记,一个有写日记习惯的人和没有这个习惯的人不一样。习惯写日记的人会慢慢形成一个内在的自我,有些事情不会跟别人说。这跟现在的博客不一样,以前的日记不是给别人看的,你会觉得那是我自己最内在的东西。

假设人格是一圈一圈的洋葱,在一层一层剥开之后,会发现里面有一个最实在的内核。如果一个人完全没有写日记的经验,这个自我就不那么敏感,甚至不会有这个自我。所以我认为,我们不是用日记去记录一个真实的自我,恰恰相反,因为我们写日记,才创造了一个自我。

如果女主角有四个笔记本,那么她很自然就分裂成了四个自我,通过记录自己的一些真实经历创造了四个自我。《金色笔记》承认了这个分裂的状态,自我是分裂的,自我是被创造出来的。

在《裂缝》中,远古的人类并没有“自我”的概念,这是我们现代人创造出来的。而现代人的自我总是分裂的,可以说,《金色笔记》讲述的就是现代人的自我的命运。

(主讲梁文道)

《特别的猫》

猫的世界有什么

当它们一连花上好几个钟头望着阳光中飞舞的尘埃,它们究竟看到了什么呢?

莱辛的书不容易读,它不是那种引人入胜的情景小说。莱辛比较复杂,她的文字很简朴,里面思考的空间却很大。如果要选一本书,可以比较轻松地进入莱辛的世界,不妨看看这本《特别的猫》。

很多作家都喜欢猫,有的甚至达到痴狂的程度。莱辛就是如此,她一辈子都在养猫。但是从这本书可以看出,她对猫的感情没那么简单,甚至很不同凡响。一开头她讲的不是如何爱猫,而是怎么杀猫。

莱辛从小在非洲长大,家里经营农场。为了解决老鼠问题,他们养了很多只猫。问题是那时候没有结扎技术,猫越生越多,多了就野了,甚至反过来吃掉家里的鸡。于是他们开始屠杀猫,她清楚地记得自己怎么拿枪去猎杀它们。她父亲也大规模地处理那些新生下来的小猫,一窝一窝地杀掉。到了中年她还有一个经验,就是拿一瓶威士忌,一只一只地灌那些眼睛还没有张开的小猫,直到灌死为止。

为什么要写这些事呢?莱辛说她想表现一种状态,小时候在非洲,任何动物都在人的身边来来去去,人们理所当然地全盘接受。若是它们突然失去踪影,也不会有人去解释或提出询问。这是人与猫相遇的最原始、最自然的状态。

她还说,那时候家里的猫时常会被外头的野猫诱惑,那些野猫围着农场的篱笆叫个不停。家猫们第一次发现原来有些猫不像它们这样生活,有时候就会被诱惑着离开家园。这让人想起杰克·伦敦的《野性的呼唤》,也是讲一只家养的狗被野狼诱惑出去,回到了野犬状态。

但是这本书最终从野蛮回到了文明。莱辛后来越来越爱猫,甚至开始迷上它们。她提到一只叫“灰咪咪”的小猫,“她”从小就知道自己很漂亮很可爱,总是随时注意自己的一举一动,就像一个除美貌之外毫无特色的小女人,喜欢对着某个隐形镜头调整自己的仪态。

莱辛把猫写得像人一样,但猫始终是猫。我们常常习惯于把宠物拟人化,把它们当成朋友,跟它们诉说心事。可是你总会在某个时候发现,它们终归是属于另一个世界的生物。当你和它的眼神接触时,你真的了解它的世界吗?

很多养猫的人都会注意到猫的一个特点,它们常常对着一个地方发呆,甚至花上好几个钟头去观察它们不熟悉的事物。比如人在房间里铺床、扫地、缝纫、编织或者打包行李,它们都很爱看,可是它们究竟看到了什么呢?

在我看来,它们所看到的东西跟人类想的并不一样。当它们一连花上好几个钟头望着阳光中飞舞的尘埃,它们究竟看到了什么呢?因为动物和我们很接近,我们能够把它们拟人化,但它们终究生活在另一个世界里,那个世界里到底有什么,谁知道呢?

(主讲梁文道)

《城市与狗》

军校与男性气质

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MarioVargasLlosa,1936-),秘鲁作家、诗人。2010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以表彰他“对权力结构的制图般的描绘和对个人反抗的精致描写”。代表作有《绿房子》《城市与狗》等。

其实这些男子气是在一种扭曲的状态下养成的。

2010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秘鲁作家巴尔加斯·略萨是中国读者比较熟悉的一位小说家,国内很多先锋小说都受过他的影响。在莫言和格非这些当代作家身上,也能看到所谓“拉美爆炸文学”的影子。但在国际文坛上,略萨的处境有些微妙。他与几年前得奖的莱辛有些相像,都是在最该拿奖的时候没有得奖,现在得奖虽然实至名归,但总让人感到有些意外。

我特别喜欢《城市与狗》这部小说,略萨的这部成名作至今仍是他最优秀的作品。小说的题目比较令人费解,英译本和日译本都改作了《英雄时代》,似乎强调了故事里的人物最后都是英雄。

小说的背景是真实的,普拉多军校也是略萨的母校,是秘鲁首都利马一所很有名的军事学校。书中写它不仅管理方法粗暴专制,还充斥着腐败的官僚气息。这本书出版后,在普拉多学校被当众焚烧,然而如今略萨获得了诺贝尔奖,他们学校倒不计前嫌地在网页上荣耀地介绍此书。

这部小说充满了回忆和倒叙,而且至少由三个叙事者轮流讲述。这些叙事者用意识流的方法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把过去与现在的时间、校内与社会的空间打通了。从广泛意义上说,这也是一部成长小说,描述了青春期的躁动和年轻人迈向成人社会的过程。很多人喜欢拿它与《麦田守望者》比较,只不过《麦田守望者》写的是一个年轻人,这部小说写的是一帮年轻人。

故事讲述了新生入学后如何被高年级同学欺负,然后他们又团结起来反抗、报仇,直到最后发生了意外杀人事件。略萨用十分精巧的方式讲述整个故事,虽然人物关系并不复杂,但变换了多种叙事角度,使我们对人性的洞察更丰富、更立体,其中最突出的一点是弥漫在军校中的所谓男性气质。

小说中很多表现男性气质的情节,比如男生无聊时会进行一种比赛,大家一起脱了裤子自慰,然后看谁射精射得最远。他们最崇拜的人既不是校长也不是军官,而是每个礼拜主持弥撒的一位金发神甫。神甫性格开朗,喜欢在布道时鼓励年轻人献身祖国,闲暇时学生却看见他好几次穿着便服在不良场所游荡,不但身上散发着浓浓的酒气,还眼露凶光,这才是男生们羡慕和崇拜他的真正理由。

书中有一个人物外号叫“奴隶”,后来死掉了。他曾对另一个外号叫“诗人”的男孩说:你是我唯一的朋友,我之前认识的人都算不上朋友,你是唯一让我想和你待在一起的人。这话听上去有点像同性恋告白。在军校的雄性氛围中,人人都觉得友谊必须以一种粗暴的方式表现,这样的表白显然太娘娘腔了。怎么才算是真正的男子汉呢?小说中有一个教官想秉公严查学生们的违规事件,却遭到校长反对。校长说,在军队里首先必须学会如何做一个男子汉,而真正的男子汉是抽烟、酗酒、赌博、嫖妓样样都来的。学生们心知肚明,做这些事万一被抓住了就得退学,但是想成为男子汉,就必须甘冒风险。

有一个学生偷考卷作弊,被发现后他一个人承担了所有过失,没有供出同伙,最后被逐出校门。他被认为是英雄好汉。“诗人”为了给朋友报仇甘愿牺牲自己,也被认为具有英雄气概。其实这些男子气概是在一种扭曲的状态下养成的,比如“诗人”为什么要去替朋友报仇?与其说是讲义气,不如说是内疚,因为他不久前抢了朋友喜欢的女孩。男孩们的头头“美洲豹”看上去最勇敢、最粗暴,但在他的回忆里充满了小时候在家里被虐待的情景。他一直生活在紧张和恐惧中,日后那些勇猛张扬的打架行为不过是对懦弱过往的一种反叛。小说中的每一个人物都相当复杂,也很具有说服力,我们仿佛看到了年轻时代的自己,那些有过男校经验的读者甚至可以从中嗅出熟悉的气息。更重要的是,男校的种种处境其实也是社会的缩影,让我们看到每一个人在高压下的反抗或顺从,而这种反抗就是所谓男性气质的表现。

(主讲梁文道)

《中国套盒》

小说的形式问题

那是一种欲望,就像寄生在人身上的绦虫,它吸干你的血液和营养。

略萨是一位学者型小说家,拥有博士学位,同时也在多所大学教书。这样的人谈起小说,总令人担心会不会学究气十足。今天的所谓文学理论晦涩深奥,已经成了一种文字游戏。不过略萨的这本《中国套盒》非常受欢迎,几乎在全世界成了研究文学的入门必读书。

这本书的副标题叫《致一位青年小说家》,非常平易,像是回答一个青年人的问题,但其中的道理恐怕从事文学创作的人都会感同身受。比如,作者谈到才华问题,文学创作当然需要才华,但什么是才华呢?作者认为才华源于一种反抗情绪,是向往另一种生活的人对现实的批评和拒绝,他们用自己的想象制造出另一个理想世界。

什么又是反抗呢?作者说那是一种面对现实的怀疑态度,从事艺术创作的人如果不是出于对现实的不满或怀疑,又怎么会堕入另一个想象世界呢?就连写实主义也是为了表达对现实的不满,想呈现一个比现实更美好的未来现实。而关于文学创作的能力,作者也有一个形象的比喻。他说那是一种欲望,就像寄生在人身上的绦虫,它吸干你的血液和营养。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略萨住在巴黎时,认识了一位西班牙画家和电影工作者玛利亚。有一天他们在小酒吧聊天,玛利亚坦率地说:“你以为我和你一起逛书店、讨论电影是因为觉得这样很快活吗?错了,我做这些事是为了我身体里那些绦虫,我生活中的一切已经不是为了我自己,而是为了它们,我只是个奴隶而已。”

这番话让略萨大为震惊,但细想一下,这难道不是所有从事文艺创作的人共同的病症吗?作者说,曾经有人问他,应该如何选择小说题材,因为他不知道该写什么。略萨说,这就很奇怪,如果你不知道该写什么,为什么要写作呢?小说家不选择题材,而是被题材选择。他之所以写某些事情,是因为某些事情出现在他的脑海里。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作家有相对的选择自由。无论如何,与形式相比,题材的分量要小得多,作家更应该对文学的形式负责。

《中国套盒》讲的就是小说的形式问题,比如风格处理、叙事角度,以及人称、时间、空间等。略萨被称为“结构写实主义”大师,虽然他本人不太接受这个称呼,但也表明他的写作技巧确有高明之处。其实,略萨所使用的一切技巧都是早就存在的,只不过他能够一以贯之地用,并且用得很巧妙。

略萨会使用很多花哨的技巧使故事的结构具有丰富的层次,这种结构小说的方法就像中国古代的套盒一样,拉开一层小抽屉,底下还有一层,每层都可以装点什么。小说的叙事也是如此,你可以在一个故事中再加进另一个故事,它们不是单纯的并置,而是故事中的故事,是一种迷人的互相影响的联合体,具有意义模糊复杂的共生效果。

还有一种结构手法叫做“隐藏材料”。当然,这也不是略萨的发明。据说海明威就冒出过这种想法,在他正在写作的故事里突然取消了一个重要情节,比如主人公自杀死了,然后就剩下一片意味深长的沉默。

同类推荐
  • 温柔的挣扎

    温柔的挣扎

    每个人都处在某种生活状态中,这种状态既包含着物质的拥有,更显示着精神的姿势。因为身在此山中,我们自己往往很难用一个词来描绘这种由诸多元素合成的状态。但旁人,或许因为与你存在着距离,反而能清晰地穿透你的言行,对你的生存状态作出一言以蔽之的、综合性和概括性极强的评价。“温柔的挣扎”这个语汇就出自我一位文友的描述,“温柔”与“挣扎”这两个情感指向迥然有别、行为姿态截然不同的词,居然能如此浪漫而又理性地、轻柔而又有力地统一于同一个话语环境中,不由让我怦然心动,我认同它作为我生存状态的语言形态了。
  • 哲理小语

    哲理小语

    《少男少女文摘丛书》汇集的是近年来写得最优美真切、生动感人的少男少女作品。这里有少男少女们初涉爱河的惊喜、迷惘、痛苦和走出“误区”挽手无怨的历程,有对五彩纷呈的世界特殊的感受和选择,有在升学压力之下压弯了腰的哀怨和对父辈们关于人生关于命运关于社会的认从与反叛。
  • 李龙炳的诗

    李龙炳的诗

    作为一个农民,一个和文字打了二十多年交道的农民,命运之诗会永远呼啸在我的血液之中。我只能说,诗歌确立了我和世界更美妙的关系。我只能站在我的这片土地上,用语言的手打开一扇又一扇崭新的窝口,见证着时光流转,云飞雪落。我所有的诗歌,都与这片土地的宿命有关,都是对真理、正义、崇高、光明和美好无尽的向往。对文本的探索。无论明朗或晦涩,始终贯穿着坚定的精神立场,在爱与忧愤之间也有对落难的承担,隐逸着一份刀锋的光芒,这些诗歌是一个现代农民和土地和时代牢牢拥抱在一起的见证。我的创造和想象,探索和追求,就是为了在纷乱的汉语诗歌中获得独特而独立的音调,让自己拥有心灵的自足。
  • 一个人的义无反顾

    一个人的义无反顾

    豆瓣最热门的情感美文集,艾明雅、毛路、陈亚豪、小岩井……十余位豆瓣红人用他们或温情、或犀利的文字带你穿透爱情的迷茫,得到自我救赎。本书是一部关于爱情的随笔集。全书围绕五个主题:初恋、单恋、虐恋、暗恋、苦恋,由24个故事组成。 有时候,爱不过是一场华丽的想象;有时候,那些突然之前发生的事,却能让你铭记一生;有时候,付出所有也换不来美好的结局;有时候,轰轰烈烈过后却没有在一起……有人说最好的爱情是一个人的事,一个人的义无反顾,一个人的冷暖自知,一个人的天荒地老……但是,亲爱的,请相信一定有人敬慕你的勇敢!
  • 大帆船、利害攸关、女当家人(诺贝尔文学奖文集)

    大帆船、利害攸关、女当家人(诺贝尔文学奖文集)

    诺贝尔文学奖,以其人类理想主义的伟大精神,为世界文学提供了永恒的标准。其中所包含的诗、小说、散文、戏剧、哲学、史学等不同体裁。不同风格的杰作,流光溢彩,各具特色,全面展现了20世纪世界文学的总体各局。吉卜林、梅特林克、泰戈尔、法朗士、消伯纳、叶芝、纪德……一个个激动人心的名字;《尼尔斯骑鹅旅行记》、《青鸟》、《吉檀迦利》、《福尔赛世家》、《六个寻找作者的剧中人》、《伪币制造者》、《巴比特》……一部部辉煌灿烂的名著,洋洋大观,百川归海,全部汇聚于这套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者文集之中。全新的译文,真实的获奖内幕,细致生动的作家及作品介绍,既展现了作家的创作轨迹、作品的风格特色,也揭示了文学的内在规律
热门推荐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根本利益

    根本利益

    2002年的“五一”假期里,当城市里的人们背着大包小包,带着欢笑,忙碌着去那些风光名胜之地旅游的时候,本文的主人——公中共山西省运城市纪检委副书记梁雨润告诉我,他必须去处理一件“特殊事件”,而且这事“不能再拖了,每拖一天我的心就发揪”。他用这词形容内心的急切与愤慨。
  • 星河巫妖

    星河巫妖

    即使相隔千亿光年,依然有追随他脚步的灵魂即使改变生命形态,他仍然是至高无上的存在当征服一个世界的巫妖之王,以灵魂占据的方式进入人类社会,结合人类科技的巫妖必将席卷星河。……已完本《超级骷髅兵》《骷髅魔导师》等等作品,品质保证,拜求收藏。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终极刺杀

    终极刺杀

    虽然不想到处杀人。国家的安宁,没有办法了,有个国家暗中组织的暗杀队伍,他们专门暗杀对他们帝国不利的人。但是他们面对的都是很厉害的对手,每个都是强敌。不过不怕,因为他们有四圣器在手,龙吟剑,对那些危害国家的人,凤鸣刀,龟嘶扇。他们有着全大陆最强的组合,怕什么,就算他是最强的恶灵法师,只能是杀!,但是为了大陆的安全,在兰希大陆上,虎啸枪,也照样不是他们的对手
  • 神通抽奖盘

    神通抽奖盘

    你有灵丹妙药、神奇法宝、顶级功法?我有神通抽奖盘,万千神通任我抽取!大道神通:超脱宇宙的保障!天道神通:宇宙争霸的前提!法则神通:一方霸主的必须!术法神通:菜鸟修士向前冲!玩儿转世俗界,财宝、权势手中握;争霸修仙界,仙尊、道主脚下踩!.....................新书《梦境归来做才子》已上架,敬请支持!
  • 半世仙

    半世仙

    雪晴岚,不足月便被父母遗弃。无父无母的乞儿顽强的在危险的修真世界里挣扎求生。为了生存,她行乞,她设局,无所不用其极的她成为了一个诸技傍身的骗术大师,行走于光暗的边缘。奢望修仙者光鲜的生活,雪晴岚不甘于自己碌碌无为的宿命,没有条件也要创造条件走向强者之路!在一次偶然的机会里,她遇见了一个名为风御天的修仙者,故事从这里开始了……--------------------------QQ粉丝交流群:253715515新书《逆天仙途:追魂小萌仙》已经上传,恳请大家支持!
  • 好名字好前程大全集(超值金版)

    好名字好前程大全集(超值金版)

    人的姓名,由此可见,是人类为区分个体,给每个个体给定的特定名称符号,是通过语言文字信息区别人群个体差异的标志。姓名对人们来说,是何等的重要。由于有了姓名,子曰:名不正则言不顺。姓名,人类才能正常有序的交往,因此每个人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名字。人名是在语言产生以后才出现的。姓名,由姓和名组成,也称名字。各个民族对人的命名都有很多习惯。这种习惯受到历史、社会、民族等很多文化因素的制约,一个人的名字通常都有一定的含义
  • 卿归天下

    卿归天下

    我十三岁那年,我十八岁的侄子当上了皇帝。现在的我是皇宫食物链最顶端的女人,呵呵,人生真是寂寞如雪!本文讲诉的是一个深井冰公主扮猪吃虎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