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由于处于生长发育时期,一些器官和组织发育还不完善、不成熟,抵抗力很弱,因此家长稍不留神,比如饮食不当或生病后未护理好都很容易引起脾胃功能失调、消化不良、食欲不振。孩子消化不良的原因不同,所用的药也要有所区别,才能对症下药。
如果孩子是因米、面、馒头、红薯等含淀粉成分较多的食物引起了消化不良,可以选用多酶片、胖得生等含淀粉酶的药物,以促使淀粉尽快分解;如果孩子因小儿贫血或肠内茵群失调引发了发酵性消化不良、肠胀气、腹泻等,可选服乳酶生(表飞鸣)、稀盐酸等控制肠内异常发酵的药物。但应注意,如用乳酶生治疗小儿消化不良性腹泻时,不能与抗生素(如红霉素、土霉素、磺胺类制剂)合用,也不能与次碳酸秘、鞣酸蛋白等吸着剂合用或间隔2-3小时服用;如果孩子由胃肠功能或器质性疾病所致的消化不良,应请医生诊断清楚,给予综合性治疗。且不可自作主张,盲目服用消化药;如果孩子是因为过食肉、蛋、豆类蛋白食物引起消化不良或疾病后恢复期消化功能减退,应选服胃蛋白酶片(合剂)、胰酶片等能帮助蛋白质消化吸收的药物。
此外,维生素复合B)酵母片对消化不良有辅助治疗作用,家长可以选用配合给孩子服用。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大多数助消化药都含有消化液的主要成分,都规定了有效期,如超过有效期则不宜再用,服时一般应在饭刖。
小儿感冒常用药
孩子感冒了,家长一定不能着急给他乱服感冒药,因为根据感冒病情轻重和病邪的不同,用药的侧重点肯定也不同。用药前首先要分清证型,然后再按型选药,这样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1.风寒感冒
主要症状,恶寒重(恶寒指自我感觉寒冷,添加衣被也不能缓解)、发热轻(或不发热)头痛无汗、鼻塞声重、流清涕、咽喉不肿或淡红微痛、咳嗽、痰白清稀、口不渴、舌苔薄白。
此类感冒可以选用风寒感冒冲剂、荆防冲剂、感冒清热颗粒、小柴胡片、九味羌活丸、参苏理肺丸、通宣理肺丸、正柴胡饮颗粒、参苏感冒片、感冒软胶囊、伤风停胶囊、伤风感冒冲剂、杏苏感冒冲剂、荆防败毒丸等。
2.暑热感冒
主要症状,身热,微恶风(稍微有点怕风),汗少,肢体酸重或疼痛,头昏重胀痛,咳嗽痰黏,鼻流浊涕,心烦口渴,胸闷,恶心呕吐,腹胀,大便稀,小便短赤,舌苔薄黄而腻。
此类感冒可以选用藿香正气口服液、藿香正气软胶囊、藿香正气水等。可配合使用加味保和丸、健胃消食片、山楂丸等以消导化积。
3.气虚感冒
主要症状:恶寒较甚,发热无汗,头痛身痛,鼻塞声重,咳嗽,痰白,咳痰无力,平素神疲体弱,气短懒言,食欲不振,易反复感冒,舌淡苔白。
此类感冒可以选用参苏丸、玉屏风颗粒(或口服液)加减,或加用补中益气丸。
小儿咳嗽常用药
孩子咳嗽可由不同原因引起,妈妈要对这些病症有所了解,才好对症给孩子服药,否则不但没有效果,还会加重病情。中医认为,咳嗽分为热咳、寒咳、伤风咳嗽和内伤咳嗽,选用中药止咳糖浆时,因药性不同也有寒、热、温、凉之分,须对症服用。
伤风止咳糖浆,也叫非那根糖浆,以止咳为主,兼顾化痰,并有镇静作用,适用于夜间咳嗽多痰、影响睡眠及由于过敏引起的支气管炎等病,小儿要掌握好剂量。
蛇胆川贝液具有祛风镇咳、除痰散结之功效,主治风热咳嗽、咳嗽多痰等症,对于风寒引起的咳嗽、咯白稀痰、夜重日轻者切勿使用。
复方枇杷膏,具有清肺、止咳、化痰之功效,适用于风热咳嗽、咽喉干燥、咳嗽不爽等证。鲜竹沥药性偏寒,有清热润肺、化痰止咳作用,适用于燥咳及痰黄带血者,风寒咳嗽则不宜服用。
百曰咳糖浆药性都偏温,用于伤风感冒引起的咳嗽比较适宜,如果是风热感冒引起的咳嗽,则不可服用。
桂龙咳喘丸、固肾咳喘丸等比较适合虚症咳嗽,多为慢性咳嗽且咳嗽无力,并伴虚弱多汗、四肢发凉。
此外,有一点需要妈妈注意的是,小儿咳嗽适合选用兼有祛痰、化痰作用的止咳药,糖浆优于片剂。因为糖浆服用后附着在咽部黏膜上,减弱了对黏膜的剌激作用,本身就可达到镇咳目的,服用时不要用水稀释。
小儿腹泻常用药
治疗孩子腹泻的药品很多,一般可以分为抗生素、肠黏膜保护剂、中药、微生态调节剂这四大类。
1.抗生素类
为孩子选用抗生素一定要遵医嘱,不可随意、长期给孩子服用抗生素。因为抗生素会导致孩子肠道菌群进一步紊乱,耐药细菌大量繁殖,导致药物难以控制的肠炎,即抗生素相关性腹泻。
2.肠黏膜保护剂
肠黏膜保护剂能覆盖在肠黏膜上,吸附病原体和毒素,增强肠黏膜的屏障功能,并阻止病原微生物的攻击。服用此类药时,要空腹饮用,最好在两餐之间的空腹时间,同时要注意药品和水调和的比例。此类药物有蒙脱石、思密达、必奇等。
3.中药类
对孩子非感染性腹泻,如因着凉、消化不良引起的腹泻,家长可以给孩子选用中药类的药物,比如丁桂儿脐贴,通过外贴肚脐给药,可以有散寒、温中、消食、开胃、止泻、止脘腹疼痛、止呕的功效。还有一些中药类药物剂型的,可以试试足疗法,对治疗腹泻有一定的帮助。
4.微生态制剂
微生态制剂可起到保护和维持肠道正常菌群的存在、恢复肠道功能的作用。常用的有整肠生、培菲康、金双歧、乳酶生等,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此类药物不能与抗生素同一时间服用。
家庭备用药的保存注意事项
家庭备用药品如何保存?这其中也有小小的学问。
首先要有明确的标签,尽量保存原标签的完整性。如果有脱落或者模糊,一定要及时补贴上。严格做到药物变质或过期不使用,无标签或不清楚的药品不使用。同时要做到内服药与外用药要分开放置。外用药多有剌激性、腐蚀性、毒性,用时拿错,将会导致严重不良后果。大人用药与小儿用药浓度、含量不同,应分开放置,以免用错。要将药品存放于孩子拿不到的地方,以免孩子误服发生意外事故。
①避光保存。西药大多是化学制剂,阳光中紫外线能加速药物变质,特别是维生素、抗生素类药物,遇光后都会使颜色加深,药效降低,甚至变成有害的有毒物质。这点家长一定要严格按照要求放在避光处。
②密封保存。由于空气中的氧气能使药物变质,同时,有些药物易挥发,如樟脑、碘酒、酒精、十滴水以及各种酒精制剂,均易在空气中挥发。因此无论是内服还是外服药,用后一定要盖紧瓶盖,不要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
③干燥保存。有些药品极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且吸收水分后很快变质。如我们常用的解热镇痛药阿司匹林就易吸潮,吸潮后便开始缓慢分解成水杨酸和醋酸并产生浓烈的酸味,服后对胃的剌激性大大增加。中成药也要注意防潮,应放在阴凉干燥处,以免生虫、生霉,尤其是夏季,更不宜多存、久存。
④低温保存。药物的化学反应随温度的上升而加快,药品的存放位置,应选择家中最凉爽处。有些药物必须低温保存,如胰岛素、胎盘球蛋白、金霉素眼药水等,在常温下只能短暂保存,应放于冰箱内,否则就会变质失效。
⑤定期更新。即使药物按照保存要求做,过了一定的时期,也会过期失效。因此每年要定期对家庭备用药进行清理,对于过了保质期的药品及时更换新的。
(第四节)谨遵小儿用药的“章法”
不能盲目给孩子用药
孩子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各器官功能、神经系统等都还未发育完全,对很多药物很敏感,如果盲目给孩子用药,可能不仅仅没有很好的疗效,也会严重影响孩子健康。有的家长以为孩子可以用成人药,只要剂量少点即可,其实这并非是量多少的问题,而是很多药物对孩子的身体是非常不利的,家长绝对不能掉以轻心。
一般来说,小儿不宜用或禁用以下药物。
1.解热镇痛类药物
一些解热镇痛类的药物,如果过小的孩子服用,会对其身体造成一定的伤害,家长对此要谨慎。“感冒通”的主要成分之一的双氯芬酸钠,儿童服用易引起血尿,不宜作为儿童治疗感冒的常用药,3岁以下儿童禁用。“阿司匹林”要慎用,因为易导致雷耶氐综合征,同时对婴幼儿的听神经也有损害。对乙酰氨基酚也是目前应用最广的解热镇痛药,疗效好,口服吸收迅速、完全,但应注意使用剂量不宜大,3岁以下儿童应慎用。
2.激素类药物
雄激素甲睾酮、丙酸睾酮等激素类药物,如果长期服用,会使骨骼闭合过早,影响小儿生长发育,尤其是正在患水痘的小儿更要禁用。同时激素类药物会遮盖炎症症状,严重的还会导致孩子的内分泌紊乱。
3.抗感染类药物
如磺胺类、呋喃妥因、呋喃唑酮、氯霉素、新生霉素,新生儿要禁用,因为这些药物可使新生儿出现溶血、灰婴综合征、高胆红素血症。按药品说明书规定:头孢克肟,个月以下婴幼儿不宜使用;替硝唑注射液,12岁以下少儿禁用;奥硝唑注射液,3岁以下儿童不宜使用。
4.抗过敏类药物
盐酸苯海拉明、茶苯海明、盐酸地芬尼多等,6个月以下婴幼儿禁用。西替利嗪,6岁以下儿童禁用或不宜使用。
5.四环素类药物
四环素、土霉素、多西环素(强力霉素)、米诺环素(美满霉素)、胍甲环素、地美环素、美他环素等,8岁以下儿童要禁用,因为四环素类药物可引起牙釉质发育不良、牙齿着色变黄和骨生长抑制。
注意药物的服用时间
不同的药服用时间也有所差别,如果随意服用,肯定会对药效有一定的影响,家长如要更“专业”,必须熟知药物的服用时间和技巧。
1.适宜饭前服用的药
健胃滋补药,此类药物可促进胃液分泌,增加食欲,比如苦味药龙胆、大黄等制剂。
抗酸药,抗酸药可中和胃酸,在胃中形成保护膜以避免剌激,利于溃疡面的愈合,这类药主要有碳酸氢钠、止泻、驱虫药:在饭前服用,药用炭、驱蛔灵等有利于药物迅速入肠,保持较高浓度。
2.适宜饭后服用的药
助消化药,稀盐酸、胃蛋白酶、淀粉酶等,因可与食物拌和,发挥最大疗效。
刺激性药物,阿司匹林、消炎痛、硫酸亚铁、金属卤化物等,因为这些药物被食物稀释后,可缓和其对胃黏膜的剌激,从而达到最大的疗效。
3.其他药物服用的最佳时间
止喘药,大多数患儿往往在凌晨时容易发病。为预防和减轻哮喘病的发作,临睡前服稍大剂量的止喘药最佳。因为在夜里12点到凌晨2点,是哮喘患儿对引起支气管痉挛的乙酰胆碱及组织胺反应最敏感的时间。
止痛药,若患某种疾病需间断服用止痛药时,中午服用最佳。因为中午11-12点人的痛觉最敏感,这与脑组织中脑啡呔物质的浓度有关。
抗组织胺药,患皮肤病需要服用扑尔敏、苯海拉明等抗组织胺药者,早上服药效果最佳。实验证明,服用同剂量,若早上7点服用,疗胃舒平、次碳(硝)酸铋等。效可持续15-17小时,若晚上7点服用,只能持续6-8小时。
妈妈实用的喂药小技巧
有时让孩子吃药可以说是“吃药之难难于上青天”,把家长着急的满头汗,有的父母甚至采取哄、吓、压的办法。这种喂药办法,危险性大,易把药和水呛入小孩的气管,甚至可因气道被堵而使小孩窒息死亡。所以,给小孩喂药千万不能这样做。其实任何事情都是需要一些小小的技巧的,不可强行灌药,学会下面的一些锦囊妙计,小孩子就会很顺服。
①不要使用奶瓶喂药,尤其是对满3个月的婴幼儿更要避免,以免孩子对奶瓶产生不愉快的经验,进而抗拒喝奶。
②有些孩子常因药苦或气味强烈而不敢服用,这时可采用一些不会影响药物效果、又可让孩子安心服下药物的方法,例如有些药物可加入果汁或糖浆一起服用。
③用温和的态度劝说让孩子自然吃药,或以糖果饼干做奖励,诱导孩子把药吃下去。
④对6个月以下的婴幼儿,可将药丸泡温开水或用汤匙捣碎,装入滴管,一滴一滴进行滴喂。
使用喂药器,比如汤匙、针筒或滴管、药杯等,可以让孩子服药更加顺利。
⑤吃奶前喂药,吃药后半小时再喝奶,吐奶的几率就低很多。
⑥年龄稍大的孩子,可以先给他讲道理,讲清有病须吃药打针的道理,病才能更快康复,并要对小孩敢于吃药打针的表现给予表扬和鼓励,让他坚强克服困难。
⑦对不能吞服丸药的婴幼儿,应先将药丸或药片研成粉末,再调糖水喂服。
⑧有一些药特别苦,比如黄连素、金霉素、合霉素等,家长可以先在小勺里放点糖,将药粉倒在糖上,再放点糖盖在药上,灌入口内后即用准备好的糖水送下。
⑨对于普通药粉,可将适量的糖与药拌在一起或药溶在少量的糖水内喂服。不溶于水的药物(如合霉素等)可先将药与糖拌匀,然后放在调匙内,用温开水少许化开,再喂服。如不这样,则药粉常浮在水面上,灌药时小孩一吵闹就把药粉吹跑了,从而影响疗效或造成浪费如喂药不得法,有时还会引起小孩咳嗽、气呛或呕吐。
对于油类药物,如鱼肝油、液体石蜡等,可将油滴于饼干或馒头等食物上一起吃。对婴幼儿,则宜用滴管滴油于口中,再以糖水送服。
说明书,要会看
大家都知道吃药前要看说明书,殊不知说明书中有很多学问是我们常常忽略的。尤其是对于小孩子用药,家长更不能马虎行事。
1.看清药品的主治功能
对症用药,才能治好病。因此要看清楚药品的主治功能,是否和孩子的病症相对应。
2.看药品的批准文号
购买药品时,要注意看药品的批准文号。一般有“准”字代表是国家批准生产的药品有“试”代表是国家批准试生产的药品。如果批准文号有问题,建议不要使用。
3.看药品的使用剂量和保质期
用药前,要看药品的使用剂量和保质期,服用剂量不要擅自改变,一定要在保质期内服用,过期的药品禁止服用。需要注意的是,有些药虽然还在保质期内,但是由于保存不当等缘故,会变色、变形,最好也不要服用了。
4.看说明书上的服用禁忌证
药品说明书上,都有写相关的服用的禁忌证,在这一项,家长一定要严格按照说明的内容去做。属于禁忌标注的患儿就不要服用了,可咨询医生换用其他药品属于慎用范围,可试服用一次,但需观察服用反应,如出现不良反应,要立即停服,并去医院就诊。
5.看药品的副作用
是药三分毒,只要是药都会有副作用。副作用只是在服药过程中可能会有一些不良反应,如果孩子在服用药物后有轻微的不适反应,家长可不必担忧,如果不适反应较重需立即停服,并多饮水,使药物残留通过尿液排出,然后咨询医生对症治疗。
药物过敏随对
药物过敏是一类真正的免疫反应,主要发生于特异体质的患儿。容易发生过敏反应的药物主要有磺胺类、青霉素类、汞利尿剂、血清制剂等。药物过敏的发生与患儿的体质因素、药物的化学性质和用药的方法等因素有关。
药物所引起的过敏反应大多数会出现发热症状。药物过敏所致发热的特点是突然发热,没有其他明显症状,停用致敏药物后体温往往会很快下降。同时,药物过敏还常伴有皮疹,皮疹一般多在发热后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