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67700000009

第9章 梁启超讲国学——读书指导(1)

梁启超(1873—1929)

我国近代史上著名政治活动家、启蒙思想家、教育家、史学家和文学家。字卓如,号任公、饮冰室主人、自由斋主人等。广东新会人。清光绪年间的举人。1895年,协助其师康有为发动“公车上书”,并组织强学会。1898年参与领导维新运动,成为代表人物,失败后流亡日本。1901至1902年,先后撰写了《中国史叙论》和《新史学》,批判封建史学,发动“史学革命”。1918—1920年赴欧洲考察,欧洲游学归来之后,主要从事文化教育和学术研究活动,研究重点为先秦诸子、清代学术、史学和佛学。1922年起在清华学校兼课,1925年应聘任清华国学研究院导师,并著有《清代学术概论》、《墨子学案》、《中国历史研究法》、《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等著作。与王国维、陈寅恪、赵元任并称为民初清华大学国学院四大导师。1929年因肾病动手术失败,于1月19日病逝。

梁启超一生学术研究涉猎广泛,在哲学、文学、史学、经学、法学、伦理学、宗教学等领域,均有建树,以史学研究成绩最显著。一生撰述多达1400多万字,大都收录在《饮冰室合集》。

《国学入门书要目及其读法》写于1923年春,是梁启超应当时《清华周刊》记者所约而写,该文将中国古代基本文化典籍做了介绍,说明各书特点以及读法,文字浅显简明,是当时及其后的有关国学入门书推荐文章中最有名的一篇。虽然这部著作的篇幅不大,但从中依然可以管窥梁氏治学的精髓,是学国学者不可不读的一部著作。

《要籍解题及其读法》写于1923年秋至次年冬。本书对中华文化中最基本的典籍诸如《论语》、《孟子》、《史记》、《左传》、《诗经》等进行了比较系统的介绍。对各书的作者、成书年代及过程、内容真伪、价值及读法、校释书优劣等相关问题一一深入细究,给人以翔实有用的指导。

国学入门书要目及读法

两月前,《清华周刊》记者以此题相属,蹉跎久未报命。顷独居翠微山中,行箧无一书,而记者督责甚急,乃竭三日之力,专凭忆想所及草斯篇。漏略自所不免,且容有并书名、篇名亦忆错误者,他日更当补正也。

中华民国十二年四月二十六日启超作于碧摩岩揽翠山房

(甲)修养应用及思想史关系书类

论语孟子

《论语》为二千年来国人思想之总源泉。《孟子》自宋以后势力亦与相埒。此二书可谓国人内的外的生活之支配者,故吾希望学者熟读成诵;即不能,亦须翻阅多次。务略举其辞,或摘记其身心践履之言,以资修养。

《论语》、《孟子》之文,并不艰深。宜专读正文,有不解处,方看注释。注释之书,朱熹《四书集注》,为其生平极矜慎之作,可读;但其中有堕入宋儒理障处,宜分别观之。清儒注本,《论语》则有戴望《论语注》,《孟子》则有焦循《孟子正义》,最善。戴氏服膺颜习斋之学,最重实践,所注似近孔门真际;其训话亦多较朱注为优,其书简洁易读。焦氏服膺戴东原之学,其《孟子正义》在清儒诸经新疏中为最佳本;但文颇繁,宜备置案头,遇不解时,或有所感时,则取供参考。

戴震《孟子字义疏证》,乃戴氏一家哲学,并非专为注释《孟子》而作,但其书极精辟,学者终须一读。最好是于读《孟子》时并读之,既知戴学纲领,亦可以助读《孟子》之兴味。

焦循《论语通释》,乃摹仿《孟子字义疏证》而作,将全部《论语》拆散,标准重要诸义,如言仁,言忠恕……等,列为若干目,通观而总诠之;可称治《论语》之一良法,且可应用其法以治他书。

右两书篇叶皆甚少,易读。

陈沣《东塾读书记》中读《孟子》之卷,取孟子学说分项爬梳,最为精切。其书不过二三十页,宜一读以观前辈治学方法,且于修养亦有益。

易经

此书为孔子以前之哲学书,孔子为之注解。虽奥衍难究,然总须一读。吾希望学者将《系辞传》、《文言传》熟读成诵,其《卦象传》六十四条,则用别纸钞出,随时省觉。

后世说《易》者言人人殊。为修养有益起见,则程颐之《程氏易传》差可读。

说《易》最近真者,吾独推焦循,其所著《雕菰楼易学三书》:《易通释》、《易图略》、《易章句》,皆称精诣。学者如欲深通此经,可取读之;否则可以不必。

礼记

此书为战国及西汉之“儒家言”丛编,内中有极精纯者,亦有极破碎者。吾希望学者将《中庸》、《大学》、《礼运》、《乐记》四篇熟读成诵;《曲礼》、《王制》、《檀弓》、《礼器》、《学记》、《坊记》、《表记》、《缁衣》、《儒行》、《大传》、《祭义》、《祭法》、《乡饮酒义》诸篇,多浏览数次,且摘录其精要语。

若欲看注解,可看《十三经注疏》内郑注、孔疏。

《孝经》之性质与《礼记》同,可当《礼记》之一篇读。

老子

道家最精要之书,希望学者将此区区五千言熟读成诵。

注释书未有极当意者,专读白文自行寻索为妙。

墨子

孔、墨在先秦时,两圣并称,故此书非读不可。除《备城门》以下各篇外,余篇皆宜精读。

注释书以孙治让《墨子间诂》为最善,读《墨子》宜即读此本。

《经》上下、《经说》上下,四篇,有张惠言《墨子经说解》及梁启超《墨经》两书可参观;但皆有未精惬处。《小取》篇有胡适新话可参观。

梁启超《墨子学案》,属通释体裁,可参观助兴味;但其书为临时讲义,殊未精审。

庄子

《内篇》七篇及《杂篇》中之《天下篇》最当精读。注释有郭庆藩之《庄子集释》差可。

荀子

《解蔽》、《正名》、《天论》、《正论》、《性恶》、《礼论》、《乐论》诸篇,最当精读。余亦须全部浏览。

注释书,王先谦《荀子注》甚善。

尹文子慎子公孙龙子

今存者皆非完书,但三子皆为先秦大哲,虽断简亦宜一读。篇帙甚少,不费力也。《公孙龙子》之真伪,尚有问题。三书皆无善注,《尹文子》、《慎子》易解。

韩非子

法家言之精华,须全部浏览。(其特别应精读之诸篇,因手边无原书,胪举恐遗漏,他日补列。)

注释书,王先谦《韩非子集释》差可。

管子

战国末年人所集著者,性质颇杂驳,然古代各家学说存其中者颇多,宜一浏览。注释书,戴望《管子校正》甚好。

吕氏春秋

此为中国最古之类书,先秦学说存其中者颇多,宜浏览。

淮南子

此为秦汉间道家言荟萃之书,宜稍精读。注释书,闻有刘文典《淮南鸿烈集解》颇好。

春秋繁露

此为西汉儒家代表的著作,宜稍精读。

注释书,有苏舆《春秋繁露义证》颇好。

康有为之《春秋董氏学》,为通释体裁,宜参看。

盐铁论

此书为汉代儒家、法家对于政治问题对垒抗辩之书,宜浏览。

论衡

此书为汉代怀疑派哲学,宜浏览。

抱朴子

此书为晋以后道家言代表作品,宜浏览。

列子

晋人伪书,可作魏晋间玄学书读。

以上所列为汉晋以前思想界之重要著作。六朝隋唐间思想界著光采者为佛学,其书目当别述之。以下举宋以后学术之代表书,但为一般学者节啬精力计,不愿多举也。

近思录朱熹著江永注

读此书可见程朱一派之理学,其内容何如。

朱子年谱附朱子论学要语王懋竑著

此书叙述朱学全面目最精要,有条理。

若欲研究程朱学派,宜读《二程遗书》及《朱子语类》。非专门斯业者可置之。

南宋时与朱学对峙者,尚有吕东莱之文献学一派,陈龙川、叶水心之功利主义一派,及陆象山之心学一派。欲知其详,宜读各人专集;若观大略,可求诸《宋元学案》中。

传习录王守仁语徐爱、钱德洪等记

读此可知王学梗概。欲知其详,宜读《王文成公全书》。因阳明以知行合一为教,要合观学问、事功,方能看出其全部人格;而其事功之经过,具见集中各文。故《阳明集》之重要,过于朱陆诸集。

明儒学案黄宗羲著

宋元学案黄宗羲初稿全祖望、王梓材两次续成

此二书为宋、元、明三朝理学之总记录,实为创作的学术史。《明儒学案》中姚江、江右、王门、泰州、东林、蕺山诸案最精善。《宋元学案》中象山案最精善,横渠、二程、东莱、龙川、水心诸案亦好,晦翁案不甚好,百源(邵雍)、谏水(司马光)诸案失之太繁,反不见其真相。末附荆公(王安石)新学略最坏,因有门户之见,故为排斥。欲知荆公学术,宜看《王临川集》。

此二书卷帙虽繁,吾总望学者择要浏览,因其为六百年间学术之总汇,影响于近代甚深,且汇诸家为一编,读之不甚费力也。

清代学术史,可惜尚无此等佳著。唐鉴之《国朝案小识》,以清代最不振之程朱学派为立脚点,褊狭固陋,万不可读。江藩之《国朝汉学师承记》、《国朝宋学渊源记》,亦学案体裁,较好。但江氏学识亦凡庸,殊不能叙出各家独到之处,万不得已,姑以备参考而已。启超方有事于《清儒学案》,汗青尚无期也。

日知录亭林文集顾炎武著

顾亭林为清学开山第一人,其精力集注于《日知录》,宜一浏览。读《文集》中各信札,可见其立身治学大概。

明夷待访录黄宗羲著

黄梨洲为清初大师之一,其最大贡献在两《学案》。此小册可见其政治思想之大概。

《思问录》王夫之著

王船山为清初大师之一,非通观全书,不能见其精深博大;但卷帙太繁,非别为系统的整理,则学者不能读。聊举此书发凡,实不足以代表其学问之全部也。

颜氏学记戴望编

颜习斋为清初大师之一,戴氏所编《学记》,颇能传其真。徐世昌之《颜李学》,亦可供参考,但其所集《习斋语要》、《恕谷(李塨)语要》,将攻击宋儒语多不录,稍失其真。

顾、黄、王、颜四先生之学术,为学者所必须知,然其著述皆浩博,或散佚,不易寻绎,启超行将为系统的整理记述,以饷学者。

东原集戴震著

雕菰楼集焦循著

戴东原、焦里堂为清代经师中有精深之哲学思想者,读其集可知其学,并知其治学方法。

启超所拟著之《清儒学案》东原、里堂两学案,正在属稿中。

文史通义章学诚著

此书虽以文史标题,实多论学术流别,宜一读。胡适著《章实斋年谱》,可供参考。

大同书康有为著

南海先生独创之思想在此书,曾刊于《不忍》杂志中。

国故论衡章炳麟著

可见章太炎思想之一斑,其详当读《章氏丛书》。

东西文化及其哲学梁漱溟著

有偏宕处,亦有独到处。

中国哲学史大纲上卷胡适著

先秦政治思想史梁启超著

将读先秦经部、子部书,宜先读此两书,可引起兴味,并启发自己之判断力。

清代学术概论梁启超著

欲略知清代学风,宜读此书。

(乙)政治史及其他文献学书类

尚书

内中惟二十八篇是真书,宜精读,但其文佶屈聱牙,不能成诵亦无妨。余篇属晋人伪撰,一浏览便足。(真伪篇目,看启超所著《古书之异伪及其年代》,日内当出版。)

此书非看注释不能解。注释书以孙星衍之《尚书今古文注疏》为最好。

逸周书

此书真伪参半,宜一浏览。

注释书有朱右曾《逸周书集训校释》颇好。

竹书纪年

此书现通行者为元明人伪撰。其古本,清儒辑出者数家,王国维所辑最善。

国语春秋左氏传

此两书或本为一书,由西汉人析出,宜合读之。《左传》宜选出若干篇熟读成诵,于学文甚有益。读《左传》宜参观顾栋高《春秋大事表》,可以得治学方法。

战国策

宜选出若干篇熟读,于学文有益。

周礼

此书西汉末晚出,何时代人所撰,尚难断定。惟书中制度,当有一部分为周代之旧,其余亦战国秦汉间学者理想的产物,故总宜一读。

注释书有孙诒让《周礼正义》最善。

考信录崔述著

此书考证三代史事实最谨严,宜一浏览,以为治古史之标准。

资治通鉴

此为编年政治史最有价值之作品,虽卷帙稍繁,总希望学者能全部精读一过。

若苦干燥无味,不妨仿《春秋大事表》之例,自立若干门类,标治摘记作将来著述资料。(吾少时曾用此法,虽无成书,然增长兴味不少。)

王船山《读通鉴论》,批评眼光,颇异俗流;读《通鉴》时取以并读,亦助兴之一法。

续资治通鉴毕沅著

此书价值远在司马原著之下,自无待言。无视彼更优者,姑以备数耳。

或不读正《资治通鉴》而读九种《纪事本末》,亦可。要之非此则彼,必须有一书经目者。

文献通考续文献通考皇朝文献通考

三书卷帙浩繁,今为学者摘其要目:《田赋考》、《户口考》、《职役考》、《市耀考》、《征榷考》、《国用考》、《钱币考》、《兵考》、《刑考》、《经籍考》、《四裔考》,必读。《王礼考》、《封建考》、《象纬考》,绝对不必读。其余或读或不读随人。(手边无原书,不能具记其目,有漏略当校补。)

各人宜因其所嗜,择类读之,例如欲研究经济史财政史者则读前七考。余仿此。

马氏《文献通考》,本依仿杜氏《通典》而作。若尊创作,应举《通典》,今舍彼取此者,取其资料较丰富耳。吾辈读旧史,所贵者惟在原料,炉锤组织,当求之在我也。

《两汉会要》、《唐会要》、《五代会要》,可与《通考》合读。

通志二十略

郑渔仲史识史才皆迈寻常,《通志》全书卷帙繁,不必读。《二十略》则其精神所聚,必须浏览。其中与《通考》门类同者或可省,最要者,《氏族略》、《六书略》、《七音略》、《校雠略》等篇。

二十四史

《通鉴》、《通考》,已浩无涯涘,更语及彪大之二十四史,学者几何不望而却走?然而二十四史终不可不读,其故有二:(一)现在既无满意之通史,不读二十四史,无以知先民活动之遗迹。(二)假令虽有佳的通史出现,然其书自有别裁,二十四史之原料,终不能全行收入。以故二十四史,终久仍为国民应读之书。

书既应读,而又浩瀚难读,则如之何?吾今试为学者拟摘读之法数条。

一日就书而摘。《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俗称四史,其书皆大史学家一手著述,体例精严,且时代近古,向来学人诵习者众,在学界之势力与六经诸子埒,吾辈为常识计,非一读不可。吾希望学者将此四史之列传,全体浏览一过,仍摘出若干篇稍为熟诵,以资学文之助,因四史中佳文最多也。(若欲吾举其目亦可,但手边无原书,当以异日。)四史之外,则《明史》共认为官修书中之最佳者,且时代最近,亦宜稍为详读。

二曰就事分类而摘读志。例如欲研究经济史、财政史,则读《平准书》、《食货志》;欲研究音乐,则读《乐书》、《乐志》;欲研究兵制,则读《兵志》;欲研究学术史,则读《艺文志》、《经籍志》,附以《儒林传》;欲研究宗教史,则读《北魏书·释老志》。(可惜他史无之。)每研究一门,则通各史此门之志而读之,且与《文献通考》之此门合读。当其读时,必往往发见许多资料散见于各传者,随即跟踪调查其传以读之。如此引申触类,渐渐便能成为经济史、宗教史……等等之长编。将来荟萃而整理之,便成著述矣。

三曰就人分类而摘读传。读名人传记,最能激发人志气,且于应事接物之智慧,增长不少,古人所以贵读史者以此。全史各传既不能遍读(且亦不必),则宜择伟大人物之传读之,每史亦不过二三十篇耳。此外又可就其所欲研究者而择读,如欲研究学术史,则读《儒林传》及其他学者之专传;欲研究文学史,则读《文苑传》及其他文学家之专传。用此法读去,恐只患其少,不患其多矣。

又各史之《外国传》、《蛮夷传》、《土司传》等,包含种族史及社会学之原料最多,极有趣,吾深望学者一读之。

二十二史劄记赵翼著

学者读正史之前,吾劝其一浏览此书。《礼记》称“属辞比事,春秋教也”,此书深得“比事”之诀。每一个题目之下,其资料皆从几十篇传中,零零碎碎觅出,如采花成蜜;学者能用其法以读史,便可养成著述能力。(内中校勘文字异同之部约占三分一,不读亦可。)

圣武记魏源著

国朝先正事略李元度著

清朝一代史迹,至今尚无一完书可读,最为遗憾,姑举此二书充数。魏默深有良史之才,《圣武记》为纪事本末体裁,叙述绥服蒙古、勘定金川、抚循西藏……诸役,于一事之原因结果,及其中间进行之次序,若指诸掌,实罕见之名著也。李次青之《先正事略》,道光以前人物略具,文亦有法度,宜一浏览,以知最近二三百年史迹大概。

日本人稻叶君山所著《清朝全史》尚可读。(有译本)

读史方舆纪要顾祖禹著

同类推荐
  • 藏族文化常识300题

    藏族文化常识300题

    本书将藏民族的民族文化这一宽泛概念,从世界观,历史来源、语言文化、风俗习惯等方方面面,有什么?是什么?为什么?一些人人司空见惯,却又个个说不清楚的东西,用几十字、数百字的有限的篇幅告诉了大家。所有的问题答案,来自于已出版的藏学图书、资料,以及网络资料。由藏族青年学者旺秀才丹历时数年,在原有基础之上综合整理、编辑加工而成。可谓是本藏族文化常识的ABC,了解藏族文化常识的基础读本,认识藏族文化常识的指南,进入藏民族文化的敲门砖。
  • 西方文化与教育史

    西方文化与教育史

    世界各国的文化与教育各有所长,如何汇集国外文化与教育的优势资源,建立符合本国实际的先进的文化与教育体系和模式?《西方文化与教育史》就是致力于这一目的的研究成果。我国文化与教育的深刻变革不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建成,需要经过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需要较长时间坚持不懈的努力。我们要想真正地赶上和超过国际先进文化与教育发展水平,必须要有一个大的跨越,必须对西方几千年来文化与教育发展历程进行整体的梳理,对与孔子齐名的一大批教育思想家及其教育理论进行认真的分析、批判和总结,必须通过对其整体脉络的发展变化的把握来对国人进行思路的创新,才能够最终实现跨越式发展。
  • 孝道文化新探

    孝道文化新探

    《孝道文化新探》,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四川“德阳·2009中华孝道文化研讨会”开幕词在四川“德阳·2009中华孝道文化研讨会”开幕式上的讲话在四川“德阳·2009中华孝道文化研讨会"" 闭幕式上的讲话孝道文化面面观——在四川“德阳·2009中华等。
  • 西藏生死线:艽野尘梦

    西藏生死线:艽野尘梦

    这里记载的是一个尘封百年的最原始的西藏,直到今天也鲜有曝光的珍贵纪录。这片神奇的土地,从来不需要神话和传奇的铺衬,她圣洁,充满神喻,同时,拥有万千变化。如果不是100年前一个人的真实历险,并在民国以寥寥几十册自印本的形式面世,我们至今不会了解到这段惊心动魄又叹为观止的藏地亲历。
  • 婚丧喜庆指南(中国民间文化丛书)

    婚丧喜庆指南(中国民间文化丛书)

    本书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的新旧习俗对比来介绍中国的婚丧喜庆文化:结婚、丧葬、寿诞、节日。
热门推荐
  • 宠妻上天

    宠妻上天

    本文虐,虐身,更虐心,但结局绝对完美,善恶都有报!以前他只是她的老板,却可以掌控她的一切,包括她的婚姻,她的孩子。现在他成了她的老公,但娶她却绝不是因为爱,而且为了报复这个“背叛他”的女人!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宽容是一种境界

    宽容是一种境界

    宽容是一种人生智慧的高度浓缩。可以说生活中处处讲宽容、需要宽容。懂得宽容的人是智慧的人,善于宽容的人是会做人的表现。一个人如果能够做到容他人、荣他事、荣自己,人生也就达到了一个高度,达到了一个境界。本书从做人、立世、处事、交友、婚恋以及工作和学习等几大方面展示宽容的品质和美德,让我们在美德的熏陶中提升自身修养和人格魅力。懂得宽容是一个人成熟的标志,愿我们每个人都拥有宽容,犹如水一样,以自己的无形宽容一切的有形。
  • 此情可待成追忆:季羡林的清华缘与北大情

    此情可待成追忆:季羡林的清华缘与北大情

    本书是季羡林先生关于在清华读书和在北大工作的回忆性文章精选集,还包括季老在清华读书期间的《清华园日记》选编和初入北大执教期间的《北大红楼日记》选编。写作….时间跨越七十余年。 全书分为四辑。第一辑:“季羡林忆清华”;第二辑:“季羡林清华园日记选”;第三辑:“季羡林评北大”;第四辑:“季羡林北大红楼日记选”。
  • 惊世逆袭:妖娆狂妃

    惊世逆袭:妖娆狂妃

    前生她是二十一世纪雇佣兵之首魅,铁血手腕,杀伐决断。异世重生,却成了众人欺凌的废物。为了手刃毒害兄长之人,脱胎换骨。戏皇子,平天下。一啸妖兽齐出,一怒九洲动荡。且看废物逆袭,狂霸天下。
  • 奴儿不乖:冷酷药君太别扭

    奴儿不乖:冷酷药君太别扭

    他,天千夜六年后向她展开报复,可没想到折磨她的同时,有了不该有的情意冲淡了六年的仇恨…六年前悬崖边,仍历历在目,望著眼前绝烈的她,她也要步上他六年前的那一条路吗?她,紫琉璃生无恋死无惧,若他要报仇,那么,她奉赔到底!只是在她愿顺从自己的心相信他一次后付出的代价为何这么大?天大地大,已无她容身之处,悬崖边缘的她无她退路,好吧,既然上天注定他们孽缘不断,那么,那笔血债她定会向他讨回来!她,水灵月,堂堂水月宫宫主一向视男人如粪,他难得被她看上眼,他竟然无视她!不甘心,就算是飞蛾扑火,她也要拉他一起!
  • 道友请留步

    道友请留步

    现代青年穿成申公豹。除了实力还有法宝,最大的凭借就是对于封神一劫的熟知,相信自己谋划一番,必定不会再当什么分水将军,被拿去填北海之眼了。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