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66700000008

第8章 我从山中来(3)

在中国的家庭里,婆婆与媳妇被人们形容为是一对“天敌”,原因是什么呢?因为婆婆与媳妇都是女人,这两个女人任何一个都防范着对方分享属于自己的那个男人的爱,原因很简单,一个是因为那个男人“是我儿子”,另一个则是因为那个男人是“我的丈夫”,双方都各认为那个被她们称作儿子和丈夫的男人是属于自己的。但是在胡家,婆媳关系似乎一直都不错,原因又是什么呢?是因为胡适的逃离。正是这让胡家婆媳二人都觉得胡适爱着自己——对于冯顺弟来说,儿子是不会不爱她的,这自不必说;对于江冬秀来说,既然我已许配给了你,你也不会不爱我,尽管你十三年不回家,那只是因为有太多的书要读,至于你连封信也很少写给自己,那是因为我不识字——事实是不是如此?一切都因胡适的逃离而无法证实,然而这种不证实反而好,反而能在二人间维持一种平衡,她们无需互相防范,自然也维持着她们的和好。等到江冬秀与胡适完婚了,三个人终于住到一起了——此时这种平衡是很容易被打破从而导致婆媳反目的,但好在冯顺弟死得很“及时”,她自然在江冬秀的眼里成了永远的好婆婆,更何况要不是这个婆婆当初的主持“正义”,她这胡家的媳妇、名教授的夫人是断做不成的,她能不因此而感谢这位故去的婆婆吗?能不继承她的遗志吗?而她的遗志是什么呢?当然只有一个,那就是让已出人头地的胡适更加的出人头地。如果她对江冬秀这个做媳妇的还有什么要求的话,那也只是要让她能帮助胡适更加的出人头地。那么,一个大字不识的小脚女人,能有什么能耐呢?

想当初,胡适的父亲胡传将年仅三岁的胡适丢给冯顺弟时,留下两份遗嘱,一份是写给冯顺弟的,说胡适天资聪颖,要令他读书成才;一份是写给胡适的,要他刻苦读书,力求上进!三岁的胡适自然不懂得如何继承父亲的遗愿,但后来的事实是,胡适不但成才了,而且似乎不难从他身上找到许多胡传的影子,例如:胡适发表的第一篇白话文是《地理学》,且终生研究中国历史上的最著名的地理学著作《水经注》,而胡传一生关注“边疆地理”尤其是东三省地理;胡适一向都有“教育救国”的抱负,一直对政治有一种无端的兴趣,最终出任驻美大使,还差一点当了总统,而胡传从来就主张以学术入世,一生抱有“执笔救国”之志,最终投身官场,还小有成绩;还有,父子二人都对“程朱理学”有终身的景仰,都对写“日记”有着终生的兴趣和坚持……是什么力量将胡传的这些人文品质都传给了胡适呢?要知道他们父子俩事实上只在一起生活了两年呵,而且是胡适婴幼儿期间的两年,要说胡传对胡适的影响那是很有限的。胡适在《四十自述》里说:

他留给我的,大概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遗传,因为我是“我父亲的儿子”。一方面是他留下了一点程朱理学的遗风。

看来一切都不能不归功于冯顺弟了。然而年仅二十一岁的村妇凭什么能耐肩负胡传如此大的重托呢?除了爱她一无所有!于是她全心全意地爱,无微不至地爱,且把本该给丈夫的那份爱也给了胡适,她希望胡适能成为与她丈夫一样优秀的男人,因为她只见过这么一个优秀的男人,她以为天下优秀的男人就只有她丈夫一个,胡适因此终成了她丈夫的替身。

既然冯顺弟用她的爱使胡适成为第二个胡传,那么让江冬秀成为第二个自己更是容易,更何况当初在选材时她是下了一番工夫才选着的,这个姑娘本来与自己就有几分相像,且她又表现得很勤奋好学!不是吗,还没过门,她就基本上住在胡家了。果然,江冬秀终于学会了她的所有能耐,例如,能做一手好菜,尤其是“一品锅”最拿手,也是胡适最爱吃的;从不让胡适做一点家务,一个人就能将孩子带得不哭不闹,将屋子收拾得井井有条;让胡适一年到头不必为柴米油盐操半点心……对胡适的“爱”可谓全心全意、无微不至,总之,她已经完全接过了冯顺弟给她的“爱”的接力棒。这时冯顺弟终于可以安心地去了,而胡适以为真是可以扔掉母亲给他的这个“礼物”的时机终于到了,但他哪里知道,此时作为妻子的江冬秀便成了他的又一个母亲,再加上她还有一个母亲没有的能耐,这就是撒泼。面对着这样的她,胡适竟然还敢说出离婚的话,还想学徐志摩他们那一伙也做陈世美,完全是痴心妄想!她只轻轻一个回合,就让胡适彻底地败下阵来了,最后只能跑到北京郊区的西山,去写一首小诗,发发牢骚。但对于江冬秀来说,这又怎样呢?量你过几天就会乖乖地回家。你以前不是跑得那么久、那么远吗——“十三年”“七万里”呵!那又怎么样?还不是乖乖回来了吗?

是的,胡适不回来怎么办呢?你真不回来,她真能杀人!或许你会说,“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可问题是这生命不是你自己的呵,而是两个无辜的孩子,你有权利也“抛”了他们吗?

江冬秀实在是太凶悍了!而且她凶悍的背后还有着许多的支持的力量。

由于江冬秀胜利地将胡适整成了一个“新三从四德”(三从:太太下命令要服从;太太上街或打麻将要随从;太太发错脾气要盲从。四德:太太买东西要舍得;太太发脾气要忍得;太太的生日要记得;太太出门打扮要等得)的模范,北大的许多教授太太们纷纷向她讨教经验,甚至遇到难处也来向她哭诉。有一次,梁实秋要做陈世美,江冬秀竟然为老实的梁夫人两肋插刀,替她与梁实秋打起了官司,最后结果是法院判梁实秋败诉,让北大的教授们丢足了面子。由此可见,在当时,江冬秀们的行为,不但合情、合理,而且也是合法的,你是北大教授又怎么样?就可以当陈世美?正是这样,江冬秀她能不凶悍吗!胡适他又能不软弱吗?

不知什么原因,为我们找开门人的陈老师竟然一去不复返,我们因为这两扇紧锁的大门而想得太多太远了,于是试图将那两扇门推开进去,但是最终也只是推开了一条窄窄的缝。我们忍不住从门缝中朝里窥望,依稀看见昏暗的厅堂中央上方高悬着一块“胡适故居”匾额,为当代书法大师沙孟海手书;匾下挂一幅胡适中年时的画像,一派风流倜傥的样子,只是题款看不清,不知出于何人手笔。画像两旁悬一副汉简风格的隶书对联,是著名书画家钱君陶的笔墨,联曰:“身行万里半天下,眼高四海空人间。”

我们对这副对联之中的“半”字和“空”字一时颇感兴趣,觉得这“半”字用得很恰当贴切:胡适一生,留学、出使美国,云游、讲学欧洲,可谓身行万里,东西半球都曾留下了他的足迹,但他终究没能将天下的道路都走通;他学界政界,都曾涉足,也都颇多建树,但终究还是走回了书斋,那条他自己似乎也曾一度热衷的道路,似乎终没走通。当年他离乡出国后,一线海峡,即将两岸割裂,不久他从美国回归,栖居孤岛,谁知竟就此长眠,归程终究只走了一半,可谓半途而废。

至于那个“空”字,似乎不太恰当贴切。纵观胡适一生,尽管他的确才高八斗,眼高四海,但并不是一个目空一切、眼中无人的人,如果他目中无人,他在做中国公学校长时怎么会将一个只有小学学历的沈从文聘为堂堂的大学教师!如果他目中无人,他在任北京大学校长时,又怎么能将一个只有三十多岁的季羡林聘为教授和系主任呢?相反,他在中国现代文人中是出了名的“好好先生”,他似乎称谁都是“我的朋友”,以至社会上也有许多与他素不相识的人也开口闭口吹牛说:“我的朋友胡适之……”因此“我的朋友胡适之”成了当年在士林中一句不乏幽默的口头禅。

有一则广为人知的逸事至今为人们津津乐道。那还是胡适在上海做中国公学校长期间,作家沈从文被胡适破格聘为教师,不久他竟然爱上了自己的学生张兆和。当时年仅18岁的张兆和在中国公学是名副其实的校花,不但聪明可爱、单纯活泼,而且极有才华,曾夺得全校“女子全能”比赛第一名,身后自然少不了有着许多追求者,她顽皮地把他们编成了“青蛙一号”、“青蛙二号”、“青蛙三号”……沈从文当时虽然已是著名的小说家,但天生性格自卑木讷,他不敢当面向张兆和表白爱情,只悄悄地给张兆和写了一封情书,沈从文因此而被张兆和排为“青蛙十三号”。年轻气傲的张兆和自然没给这个上第一节课时竟然紧张得半天说不出一句话来的“乡下人”任何回音。但谁知你不回音,老师的情书竟然一封又一封地寄来,倔强的张兆和也仍一如既往地保持着沉默。学校里终于起了风言风语,说沈从文因追求不到张兆和要自杀。张兆和急了,赶紧拿着沈从文的全部情书去找校长胡适说明情况——“沈老师若真的自杀,我可没什么责任!”按照常理,这时作为校长的胡适应首先对作为学生的张兆和多作安慰,并去找作为老师的沈从文谈话,然而胡校长并非如此,他对张兆和说:“他非常顽固地爱你是吗?”没想到张兆和马上回他一句:“但我非常顽固地不爱他呵!”胡适说:“那我来做个媒看看!”

校长都做“和事佬”,张兆和只好听任沈老师继续他马拉松式的情书写作,从而对她进行感情文字的狂轰滥炸,最终成全了一桩现代文学史上的美满姻缘。

其实,胡适的这种“和事佬”和“好好先生”的作风,不仅表现在这些生活小事上,也不仅表现在他对自己婚姻的处理上,而且在他的学术活动甚至政治活动中竟也由来已久地多有表现。

1914年8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此时,尽管胡适对于日本要对中国侵略的野心看得十分清楚,说“此日人不打自招之供状,不须驳也”(《胡适留学日记》下,第493页);尽管此时美国的华文报刊上和他的同学们一片“对日宣战”声,但是,他却提出“不抵抗主义”和所谓的“道义的拒绝主义”,主张“用集体的力量来维持世界和平”。他在《答友人书》中说:“吾辈远去祖国,爱莫能助,纷扰无益于实际,徒乱求学之心。电函交驰,何裨国难?不如以镇静处之……”年仅二十一岁的胡适“理性”得完全是一副老成的“好好先生”模样。

1919年,各种新思想和新思潮随着新文化运动到处传播,并争论不休,什么自由主义、个人主义、无政府主义,当然也有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等等,大有各种“主义”满天飞之势。此时胡适在《每周评论》第28号发表文章,以一副居高临下的口吻,表面上是和稀泥的手段,提出“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的主张,企图以全部否定,但又用一方也不得罪的手段推行自己的思想。

1937年“一·二八”以后,全国人民的抗战情绪一浪高过一浪,但胡适还是主张“不要放弃争取和平的外交努力”,直至“八·一三”事变已经爆发,他还在做他“好好先生”的美梦,寄希望于英美的帮忙。

1945年8月抗战刚胜利时,远在美国的胡适立即书生气十足地给毛泽东发了一份电报,大意是说:日本既已投降,共产党就再没有正当的理由来继续保持一支庞大的私人军队,共产党现在更应该学英国工党的好榜样。这个工党没有一兵一卒,但在最后一次的选举中,却得到了压倒优势的胜利……一副在国共两党之间不偏不倚的“和事佬”模样。

他出任北大校长期间,北大学生“动不动就上街示威游行”,他当然并不支持学生,但是也决不会为难学生。每一次事发,他都一律是做“和事佬”的角色——坐上当时北平城里还十分罕见的黑色小轿车奔走于各个大衙之间,向当局解释“学生也是好心”之类;每当有游行学生被当局抓捕,他又是千方百计去用好话游说当局,尽量放了学生。

1948年初,蒋介石找到胡适,说意欲去当行政院长,总统的位置准备让给他,而胡适只“谦让”了一番后竟答应了。他在日记中说,他之所以准备去当这个总统,是因为可以调停国民党内部的纷争,“一新国内外耳目”。尽管后来蒋介石没用得着他这个“和事佬”角色的傀儡总统,但我们还是可以看出,只要这个总统真能“和事”,哪怕实是傀儡,他也照当不误。

……

事实证明,除了在一些生活小事上和自己的婚姻上,胡适的“和事佬”、“好好先生”其实是一次也没有做成,每一次,不是招来人们的一片攻击声和批判声,使他的学术声誉和地位随之也大受伤害和大幅受跌,就是被战争的炮火炸得粉碎,被那血淋淋的现实击得粉碎。他的“和事佬”和“好好先生”的态度与主张只能说明他政治上的幼稚和迂腐,只能说明他终究只是一个学者;而作为一个学者,这也说明他真是一直实践着“执笔治天下”的初衷,坚持着“独立之人格,自由之思想”的学术操守……至少说明他并不是真的无原则、无立场和真糊涂。

胡适和他们那一代学者中的许多人一样,“救国”都是他们抱定的一个目标,但与多数人相比,胡适似乎有一点显得特别的与众不同,这就是在这个总的目标下,他更关注这个目标的达成途径的寻求,为此,他在特别注重对中国文化的源头进行反思的同时而又特别地注重学术的“经世济用”。这一点或许也是胡适最终比同时代的许多学者走得更远的重要原因。

同类推荐
  • 月下小景·如蕤(沈从文小说全集)

    月下小景·如蕤(沈从文小说全集)

    该卷本收录《一个母亲》《月下小景》《游目集》《如蕤》四个子集。《月下小景》是沈从文1932年—1933年写成的一个短篇小说集,叙写有关旧时湘西地区青年男女的爱情悲剧故事。短篇小说《如蕤》是文学史上难得的精品,显现了作为文学大师的沈从文天才的想象力和非凡的艺术才华。
  • 读者精品(人生点滴)

    读者精品(人生点滴)

    人真正生命的诞生个人生存的时候,当努力造成幸福,享受幸福;并且留在社会上,后来的个人也能够享受。递相授受,以至无穷。
  • 徐志摩散文经典全集

    徐志摩散文经典全集

    《徐志摩散文经典全集》收集了徐志摩的全部经典散文,通过这些文章,你可以体会到徐志摩《浓的化不开》的感情、《自剖》的真诚、《迎上前去》的勇气、《就使打破了头,也还要保持我灵魂的自由》的决心、《艺术与人生》的思索以及《爱眉小札》里无尽的深情。在行云流水般的文字中感受到另一个让人一读倾心的徐志摩。
  • 毛泽东妙评古诗书鉴赏

    毛泽东妙评古诗书鉴赏

    毛泽东是老一辈革命家中历史知识非常渊博的一位。他曾反复阅读“二十四史”、《资治通鉴》、《论语》、《中庸》等历史经典著作及古代诗、词、散文、文学等各个领域。伟大周恩来曾说:“读古使他的知识更广更博,更增加了他的伟大。”毛泽东的真识卓见与洞察力,毛泽东的多才博识,为同时代的国内外政治家和文学界泰斗所佩服。他对一些古诗书的评价独具慧眼,具有很高的理论价值和美学价值至今影响着广大读者。
  • 在美国访学的日子

    在美国访学的日子

    本随笔集收入了笔者在美国波士顿大学访问学习期间的大部分随笔文章,内容触及生活、学习、文化差异等诸多方面。文章皆为笔者个人心情的真实抒写,以女性的细腻与敏感,记录了自己作为一位博士妈妈独自带着五岁的女儿在异国他乡学习生活的种种感受。其中有欢笑,也有泪水;有感动,也有无奈。这些文章不是旅美指南,它们可能只是越来越多的赴美访问学者尤其是那些带着孩子远渡重洋的妈妈们的一些侧影。
热门推荐
  • 总裁魅力演讲

    总裁魅力演讲

    当说话跃升为人类社会最具威力的战略武器时,各种版本的“演讲艺术论”也不绝于耳。本书并不专攻演讲的作用和特点,更多的是探讨如何让演讲极富感染力、震撼力和竞争力。作者凭借他近三十年的演讲与口才培训实践经验,以及十几年潜心研究,为企业总裁,企事业单位中高端人士,提供了一套全新的演讲口才训练体系。内容丰富实用,案件真实生动,为你在最短的时间内迅速提高演讲口才,以及提升个人和企业的品牌,找到了一条科学有效之路。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第一网游:腹黑老公小萌妻

    第一网游:腹黑老公小萌妻

    他是洛翼笙,她是苏暖暖。他是一族之长,她是新手小白。他是富家少爷,她是不靠谱女青年。他是腹黑狐狸一只,她是包裹着木头的火球一枚。当原本不该有交集的两个人因为一块水晶被舆论牵扯在了一起,此后只剩下绵延不绝的爱恨情仇。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你不可不知的100种家常食物功效

    你不可不知的100种家常食物功效

    《你不可不知的100种家常食物功效》为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精心策划的《百味》丛书之一,陆续分辑出版与人们生活、成长密切相关的种种知识和有趣话题,每册涉及一个主题,以问答形式和亲切的话语、活泼的版面。《你不可不知的100种家常食物功效》是其中之一,讲述了关于100种你不可不知道的家常食物功效。
  • 事半功倍读书法

    事半功倍读书法

    本书整理了古今中外名人的读书法。如朱予读书法、鲁迅的“跳读法”、华罗庚的“厚薄法”,以及作者根据自己的经验总结出来的如模型读书法、先读序文法、“SQ3R”读书法、五步读书法等。作者用亲身体会向读者介绍了如何提高阅读能力的技巧,本书非常值得一读。
  • 乱红颜:妃本倾城

    乱红颜:妃本倾城

    一曲菱歌,君心所系。当年那个遮着面纱的女子,如梦似烟,成了他心头一抹挥之不去的牵挂。四年匆匆,思念无矣。纵使她生得如何娇美,亦不过是一颗棋子,他甚是不屑,更不准下人提及。清梦一场,只是错过。疾步行至天牢,看着躺在地上不能说话的女子,他悔恨不已,为什么偏偏是你?凤凰涅槃,再度相遇。定定的凝视他良久,她柔声道,“人人要结后生缘,侬只今生结目前。”往事迷离,拨开云日。“前朝恩怨,锥心之痛,你当真放得下?”一语如寒冰刺痛着她的心扉,她只淡淡颌首,矮身作揖后莲步离去。
  • 医神废妃:绝世大小姐

    医神废妃:绝世大小姐

    前世,她是医神之女,冷峻傲然,为守护北宫家族医者的使命而死。穿越回古,重生为一个拥有离奇身世之谜的倾城女子——北宫素颜,天生潜藏某种异样灵力。异界之旅,玉箫离心曲萦绕着美丽的相遇,那个恍若上仙的他,一直守护在她身边,守护一生一世一双人的诺言。
  • 让身心与梦想齐飞(培养学生心灵成长的经典故事)

    让身心与梦想齐飞(培养学生心灵成长的经典故事)

    在这套丛书里,我们针对青少年的心理特点,专门选择了一些特殊的故事,分别对他们在这一时期将会遭遇的情感问题、生活问题、学习问题、交友问题以及各种心理健康问题,从心理学的角度进行剖析和讲解,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以供同学们参考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