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资料
据估算全国现有高血压病患者接近2亿。1980年与1991年两次全国高血压抽样普查表明,高血压病患病率在10年间几乎增长了1倍。经常需要门诊和医院治疗的心血管病患者估计在1000万以上很多科技专家、生产能手等人才因脑出血、心肌梗死等病而英年早逝引起全社会的极大关注。由于高血压病而引起的脑卒中患者每年约150万人,其中70丧失劳动力,甚至从此终生卧床,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我国于1999年开始改用新的诊断标准,旨在警示人们应尽快放弃不良生活方式。
(一)血压的生理作用
现代医学所定义的血压,是指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对血管壁的侧压力,用血压计在肱动脉上测得的数值来表示,以毫米汞柱啤或千帕(3)为单位。平时说的血压包含收缩压和舒张压。收缩压是指心脏在收缩时血液对血管壁的侧压力舒张压是指心脏在舒张时血液对血管壁的侧压力。
小贴士
医生记录血压时,如为120/80毫米汞柱,则120毫米汞柱为收缩压80毫米汞柱为舒张压。按国际单位血压表示为“千帕”,换算的方法:1毫米汞柱0.133千帕,那么120/80毫米汞柱相当于16/10.6千帕。
血压的产生来自血液循环,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古代医家就有所认识。在有文字记载的我国最早的医籍《内经》中就精辟地阐述:诸血者皆属于心。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营在脉中,卫在脉外,营周不休,五十而复大会。阴阳两贯,如环无端。这是对血液循环的朴素唯物论的描述。
到了17世纪20年代,英国医生哈维应用生物显微技术,发现了血液循环的形态解剖和血流的全部动态过程。他曾计算过1小时内血液通过心脏的量,表明它超过一个普通人的全身重量。据此他断定血液是在体内环行的,否则就没法解释大量血液是从哪里产生出来的。经过多年精心的实验研究,他于1628年出版了《动物心血运动的解剖研究》,从而确立了现代医学肯定的血液循环学说。
血液循环系统是由心脏与血管两部分构成的,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是血液循环的“中心”,如同“唧泵”,由心脏肌肉的节律收缩产生动力,也就是说,产生将血流向前推进的压力,从而使人体内的血液由心腔排出,沿着大动脉、小动脉流到全身各个部位,再经由毛细血管,沿静脉返回心脏,如此而环流不息。因而,心脏搏动一旦停止,血液循环就中断。心脏收缩时将血液从心室射入动脉;心脏舒张时,将静脉血吸引回流到心房,把血液由压力低的静脉送至压力高的动脉中去。
血压的生理作用在于使动脉保持一定水平的压力使血液循环运行正常,维持机体健康的生命状态。心脏收缩时含有营养成分和氧气的新鲜血液被挤压到动脉内并沿着血管向前流动具有弹性的血管也相应地扩张,从而使血液动力得到一定的缓冲而不至于过高心、脏舒张时,虽然停止了对血液的挤压,但是由于动脉血管的弹性回缩,从而压迫血液继续向前流动。血液就这样靠心脏收缩产生了动脉的收缩压,靠动脉血管回缩而维持了一定的舒张压。由于一定水平的血压的持续存在,才迫使血液不停顿地、连续地流向压力较低的全身毛细血管,把营养成分和氧气带给机体的各个器官和组织。因此动脉若没有一定的压力(即血压)血液就不会在全身正常流动,人体各器官和组织也就得不到必要的营养物质。血压过低或过高,对人体都是不利的。血压过低时会因组织(尤其是大脑、心肌等)缺血、缺氧而发生头昏、头晕、视力模糊、心悸乏力、共济失调,甚至晕厥、休克血压过高时,人们会感到头痛、头晕、头胀、耳鸣、眼花、心悸、失眠等症状,若不及时进行治疗,常可在多年后逐渐影响心、脑、肾等器官,以致引起冠状动脉病变、高血压性心脏病、脑动脉硬化、脑出血等。
小贴士
我国的高血压病有以下特点①脑力劳动者高于体力劳动者。北方地区高于南方地区。③城市高于农村。④家族史明显,有高血压家族史者高于无高血压家族史者。⑤高盐饮食者高于低盐饮食者。有烟酒嗜好者高于无烟酒嗜好者。⑦身体超重者高于正常体重者。长期从事精神紧张工作者高于其他工作者。
(二)高血压瞒的啶状
高血压病,发病后有时在相当长的期间内(有的可达10年以上)完全处于无症状或自己不知觉的状态往往在一般健康体检中或因其他疾病就诊时无意中发现血压增高。高血压病患者的症状与血压升高程度并无一致的关系有的人血压很高,并无症状;有的人血压检测不太高症状却十分明显。有的人在降压治疗之前并无明显症状,应用降压药血压下降以后,反而出现症状或症状加重。现代临床研究的资料表明高血压病早期多无症状或症状不明显,晚期症状多与不同程度的动脉粥样硬化有关,而且,是否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其早期临床上也没有明显的界限。
由于高血压病是一种可持续一生的病症,只有及早发现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才能阻断、控制病情的发展,并逐步改善机体的状态,使其保持在较高的健康水平上所以,重视高血压病的临床表现是至关重要的。高血压病的临床表现可分为缓进型(即一般型)与急进型两大类。急进型较少国内统计资料表明在5。々以下,如不加注明,均指一般型(缓进型)高血压病的临床症状表现。一般型高血压病的症状:早期有类似神经官能症征兆如头痛、失眠、烦躁、健忘、耳鸣等如不测血压,易造成误诊病发早期的高血压病也只是在精神紧张、情绪波动或过度劳累后有轻度或暂时性的升高,如果祛除病因或在较好休息后血压即可下降。
随着病情的发展,血压可逐步升高,并趋向持续,此时血压的波动幅度很小。相当一部分患者常会出现头晕、头胀、耳鸣、健忘、失眠、多梦、心悸、乏力、工作或学习时思想不集中等。有的患者经过治疗,血压已降至正常,但头晕、头重、头痛、失眠等症状没有减轻还可出现体力减退,如明显的乏力、体力活动不能持久等。
当高血压病发展累及内脏器官、出现血管障碍时,就出现特殊的、必须要高度注意的症状,其中以心脏、脑、肾脏等症状为主,且多为高血压病中、晚期征兆,其表现为病程中有时症状可突然加剧,伴有血压升高、心动过速,以及脑血管、冠状动脉或其他血管的暂时性强烈痉挛,引起剧烈头痛、视力模糊、心绞痛、气急、手足麻木、短暂的失语、偏瘫、咳喘、潮式呼吸等症状,形成所谓高血压病危象。原发性高血压病并发有下列病症者,均预后不佳:
⑴舒张压持续在120毫米汞柱06千帕以上。
(之)脑出血或高血压脑病。
(3)心脏显着增大或有左心衰竭。
(4)肾功能衰竭。
(5)重度视网膜病变,包括眼底出血或渗出、视神经乳头水肿。
高血压病患者死亡原因以心力衰竭与脑血管意外最为常见,少数患者因发生尿毒症而死亡。
―般说来高血压病(从最初症状出现)发展到脑卒中平均年限为13-14年,发展成冠心病平均年限为5~10年。因此要充分重视高血压病的临床症状,经常或定期检测血压采取非药物或药物等方法治疗有效地控制高血压,可使心脑血管病发病率下降50少。左右。
小贴士
1998年,卫生部为提高广大群众对高血压危害的认识,动员全社会都来参与高血压预防和控制工作,普及高血压防治知识决定将每年的10月8曰定为“全国高血压曰”。
相关链接什么是高血压病的“三高三低”
“三高”①患病率高。达11.26膜近2亿人。危害性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③增长趋势高。人口老龄化危险因素增加认识严重不足。
“三低”①知晓率低。高血压病患者中只有35石少0知道自己患有高血压。治疗率低。高血压病患者中只有17进行治疗。③控制率低。高血压病患者中只有4.1坚持服药并将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三)高血压的分実
高血压的分类方法很多,可以按血压水平分类。1997年美国高血压预防、检出与治疗全国联合委员会第六次报告制定了血压分类标准成人(身18岁)血压分类分期见表1-1。
世界卫生组织国际高血压联盟(咖80/158)1999年公布了第4次修改的高血压水平分类后,我国高血压联盟组织医学专家于1999年上半年先后3次讨论制订适合我国的高血压分类标准,已同意采用世界卫生组织国际高血压联盟的标准,但可结合我国国情进行观察试行,必要时加以修改。
从临床治疗上分为原发性高血压与继发性高血压两大类。
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发病原因尚不完全清楚的血压升高或称特发性高血压,亦称高血压病。高血压病在临床上是一种以体循环动脉血压升高为主要表现的独立疾病,占所有高血压的90少。以上,由周围小动脉阻力增高所致,血容量与心排血量的增高则为次要因素。高血压病是心血管病中最常见的一种慢性病,由于它的患病率高,且常常引起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的损害是脑血管病、冠心病及肾功能减退的重要致病因素严重危害着人们的健康和生命,所以是医学界重点防治的疾病之一。本书所述高血压病系指原发性高血压,在诊断高血压病时,须排除肾性、内分泌性、颅脑疾病性、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及大动脉炎等继发性高血压。
继发性高血压是由于某些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产生的,原发病治愈后,血压也就随之下降。因此这种高血压又称为症状性高血压,在临床上并不列为独立的疾病,占高血压的10少0以下。继发性高血压的治疗原则是首先治疗原发病如急慢性肾炎、肾盂肾炎、肾动脉狭窄、嗜铬细胞瘤、主动脉狭窄、脑瘤、糖尿病、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等仅用降压措施来控制高血压是难以奏效的。
继发性高血压与原发性高血压有许多不同的特点掌握以下这些特点将有利于对两者的鉴别。
(1)发病时年龄较轻,有些在儿童时就发生血压增高。
(2)高血压进展较快,伴有原发病症状。
(3)与年龄相比,舒张压相对较高。
(4)应用通常的降压药物治疗,效果往往不显着,甚至无效。
如果发现自己的血压增高具有以上特点,须及早到有条件的医院去查明引起血压升高的原因,不能麻痹大意贻误诊治。只有有效地去除原发病高血压才能降下来。
高血压病是人群中患病率很高的慢性病。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在澳大利亚、曰本、新西兰、美国等国曾进行过人群调查成人确诊为高血压病者占8少0-18少0。我国医学专家报告说,1991年我国对15岁以上标化人口高血压的普查结果表明,高血压病的患病率为11石8少-而且每年新增高血压病患者约350万。以此推算,我国的高血压病患者已逾1亿。
近几十年来,我国高血压病患病率有明显的逐年增高的趋势。因此,对高血压病患者来说决不能认为高血压病不是什么大病而漠然处之,了解高血压病的分类采取积极的防治态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专家们实践经验表明由于用药不当而引起的高血压应归属医源性高血压也叫做药物性高血压。引笈鹿寸年龄较轻.茚些在童寸裁岌生瓸压墙高起医源性高血压的药物有以下几类:口服避孕药类;单胺氧化酶抑制剂类;抗抑郁药及呋喃唑酮等;激素类如糖皮质激素等;此外,如麦角胺、毒扁豆碱、麻黄素等都可引起血压升高。医源性高血压在临床上不常见,而且是可以预防的。只要了解药物的性能、副作用以及用药时慎重、合理,一般不会发生药物性高血压。一经发现,立即停药或采取有效的降压措施,血压即可恢复。
小贴士
高血压早期症状往往不明显有的甚至没有任何感觉。一般情况下,患者仅有头痛、颈后部发紧不适、头晕、睡眠不好、健忘,也有的出现胸闷、心悸等症状。但当血压急剧升高时出现剧烈头痛恶心呕吐,甚至发生晕厥。随着病情的发展,逐渐出现以损害几个主要脏器为主的并发症,如冠心病、脑动脉硬化、脑血管意外、肾动脉硬化等一系列疾病,这些都是高血压病的晚期表现。
(四)高血压瞒的诊断
心脏收缩推动血液在血管内流动,产生对血管壁的压力包括动脉压、静脉压与毛细血管压,通常不加注明则指上肢胨动脉压。以成人上肢胨动脉所测血压为例,心脏收缩时血压最高平均约为110毫米汞柱(14.7千帕)舒张时最低,平均约为70毫米汞柱(9.3千帕)。
心脏舒张时能维持9.3千帕左右的压力,是因为血管的弹性起了很大的作用。心脏收缩时,大、中动脉血管的弹力纤维拉长血管扩张,将心脏收缩的能量转换为拉长血管弹力纤维的能量当心脏舒张、压力消失时,依靠血管的弹性回缩作用,继续推动血液向前进。这样,动脉血管的弹性作用不仅能加强心脏的循环功能而且还能使收缩期的血压不致过高使舒张期血压不致过低。在高血压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时动脉血管的弹性回缩功能即可发生不同程度的障碍。
人的正常血压与不正常血压间没有一个明确的界限因而不可能从调查人群的血压本身找出任何可供作为划分正常血压与高血压的分界线。但是在高血压防治工作中需要有统一的普查标准和疗效评定标准,因此有必要划定高血压的范围。现代医学研究资料表明:正常成年人40岁以后其收缩压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高,且每增长10岁可增高10毫米汞柱(1.3千帕)左右;而舒张压增加幅度极小。
临床医学研究资料表明,医学上定名为高血压病的原发性高血压,是一种独立的病因未明的疾病。这类患者有许多共同征象如遇有不良刺激、长期精神紧张、饮酒、吸烟、肥胖、少动、喜吃咸食、家族中有同样患者,结合临床上出现的症状,并根据医生所嘱做必需的常规检查及特殊检查就可以得出明确诊断。
临床常用的一般检查项目有以下几种,如心电图检查、血液脂质检查、肾功能检查、X线检查、眼底检查等。高血压病的特殊检查主要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简称05六)其最有价值的是可发现青年人的大动脉炎症。诊断中如怀疑是嗜铬细胞瘤引起的血压升高时需要进行8超、(丁扫描检查,以及了解肾上腺的大小,有无肿瘤。另外还要进行血、尿中儿茶酚胺及其代谢产物的生化检查。在高血压病的鉴别诊断时有关的特殊检查需配合应用,但不是每个高血压病患者都必须进行的。在诊断高血压病时该做哪些检查须由医生确定以免造成经济上不必要的负担。
高血压病的临床分期是高血压病诊断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卫生组织专业委员会规定的高血压病分期如下:
第一期血压达到确诊高血压病水平而无心、脑、肾并发症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