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考前,家长情绪力求稳定。特别是孩子在家备考期间,家长要摆脱各种外界的干扰,经常保持比较平和的心态,但是不要刻意,这对孩子能以稳定的情绪、平和的心态去对待考试是很重要的。高考前,家长也会对高考的各种动态有所反应,但是,要冷静对待,要有分析地对待,更不能把一些小道消息随便传给孩子。高考前,家长心情要愉快,家长心情好,家里气氛好,就会有一个温馨的家庭环境,这对孩子的备考是很有好处的。有些家长在高考前担心孩子考不好,整天愁眉苦脸很少说话,其实,孩子一看就知道父母紧张,父母害怕,而这种情绪或多或少会传染给孩子。因此,高考前家长一定要保持愉快的情绪、平和的心态,因为感情的力量是巨大的,温馨的心理气氛将融化孩子心中的抑郁、苦闷、焦虑,有助于孩子调整心态,对孩子高考复习是有帮助的。为了使高考前家庭保持一个温馨的气氛,父母之间有什么不同的意见不要发生口角,确实有什么问题要解决也要等到高考后再说。父母少一份争论就会给孩子多一份温馨。
另外,可以适当做些行为训练来增强信心,这是帮助孩子,也是帮助自己缓解紧张的情绪,平和自己的心态。行为训练有八法:一是自我精神训话,每天朗读或默诵几遍自己的优点5条以上,同时家长给孩子再加上几句鼓励的话。如“我家亮亮,很阳光,很健康,很诚实,很开朗,很自信,很优秀”等,每天或至少每周帮助孩子找到他身上的5条优点,会让他感到前所未有的信心和激情。二是穿着得体,面带微笑,挺胸抬头。三是鼓励孩子主动与人交往,主动与人打招呼,对人热情。四是加快走路速度。五是和孩子一起欣赏一些振奋人心的音乐。六是从现在起,集会、上大课等尽量坐前排,尽量多举手回答问题。七是面对镜子赞扬自己60秒以上。八是大吼法,即在空旷的地方或向空中大声吼出“我是最棒的!”“我一定能行!”“成功必将属于我!”
(第二节) 沟通,从心开始
您知道吗
有句老话叫做“通则不痛,痛则不通”。沟通也是如此。沟通不畅,必然导致产生问题。曾经有人这样说:沟通,很难;与孩子沟通,更难;与高三的孩子沟通,难上加难。我们常常看到,家长为了准备高考的孩子付出很多,却得不到孩子的理解,他们对孩子的关怀常常被孩子指责是“啰嗦”。而当他们试图与孩子进行交流的时候却遭到了孩子的拒绝。是孩子没有沟通的需要吗?恰恰相反!这时候的孩子最需要别人的关怀,也最需要与人沟通。可是遗憾的是,他们想与之沟通的人并不是最想与他们进行沟通的爸爸妈妈。究竟是哪里出了错呢?让我们一起来探讨并寻找一个切实有效的解决办法吧!
所谓沟通,是人与人情感的交流和信息的传递。它是一门学问,更是一门艺术,而艺术,就是一种冒险性的创造。如果我们总是沉溺于过去固有的沟通方式,那么问题还是问题。
亲子沟通,得到的结果究竟是沟?还是通?关键在于你怎么做!
谈到与孩子沟通的方法,我们可以从报章、杂志、书刊中发现各种不同的主张,从一端严格的“棒头出孝子”到另一端放纵的“无不是的孩子”等观念,可说是不胜枚举。然而,在众说纷纭中,有些是有所助益的,有些则是令人感到困惑或无所适从的。有人曾经会抱怨一些对父母沟通方式的不满,可是当他为人父母时,却仍重蹈覆辙,他的孩子亦对他产生不满。为什么?因为很少人教我们如何为人父母,与孩子沟通,我们所施于孩子的方法,往往是承袭上一代的模式。“我们在这种模式下,不是成长得很好吗?有什么理由使我们的孩子不接受我们的模式呢?”然而过去的沟通方式又怎么适合现在的孩子呢?
有句广告词叫做“沟通,从心开始”。作为高三学子的家长,我们深知与孩子成为无话不谈的朋友是一件多么不容易却又多么重要的事情。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如何与高三的孩子做有效沟通,成为他们的朋友。
对号入座
在向父母们介绍良好的亲子沟通原则之前,首先要提醒家长注意避免下面提出的目前在家长和孩子的沟通中主要存在的五大误区。家长不妨对号入座——
误区一:说得多,听得少。许多家长和孩子交谈时,只顾自己“畅所欲言”。这其实是在堵塞孩子的耳朵或让他们闭嘴,发展下去就演变成为最常见的错误——说教。家长惯以“当我像你这么大年纪时……”开头,这样的说教都是单方面的谈论,它会使孩子插不上话,时间一长,孩子渴望交流的愿望便会被压抑住。
误区二:喜欢使用强硬的措辞。许多家长总是难以忘记自己“教育者”的角色,以至于和孩子沟通时总是难以保持平静,“你要”“你应该”“你不能”等词语常常挂在嘴边,结果是家长谈得越多,就越可能说一些不该说的话,这样,孩子就渐渐失去了与家长交流的愿望。
误区三:不给孩子解释的机会。许多家长往往不明白“孩子的观点往往与大人是不同的”这个道理,所以和孩子交谈时缺乏足够的耐心,他们往往在未听完孩子的话之前就发火,或者把孩子对某事的态度或看法说成是小题大做。这样,得不到理解的孩子就很难对父母的苦心加以理解。
误区四:不懂把握时机。许多家长不懂得把握和孩子交谈的时机。例如,当孩子专注地做一件事的时候,家长就插进去打开话匣子;或者孩子刚受了批评,心情还未平静,家长就想“趁热打铁”去与孩子沟通等,这样只会导致孩子的抗拒和不满。
误区五:漠视孩子的自尊。家长在某些问题和决定上有自己的原则,并坚持自己的意见是对的,但这并非意味着要忽视孩子的意见。无论孩子的意见如何,让他发表出来起码有两大好处:一是孩子至少被征求过意见,他会更易于接受最后的决定;二是这会使孩子的自尊心得到满足。许多家长在“关键”问题上总喜欢“封杀”孩子的意见,这就抑制了孩子与父母进行交流的欲望。
这五个误区是在亲子沟通中比较常见的情况。在大多数的家庭里都或多或少会出现这样的情景。如果您感觉自己并没有出现上述五种情况,那么,要恭喜您,您在与孩子沟通这一点上做得还是很不错的!下面有一套小测试,您不妨拿起笔来做一做,看看自己在与孩子沟通方面是不是一个高手呢?
亲子沟通测验
想知道您是否善于与孩子做有效沟通吗?
从日常生活中与孩子的对话就能看出您亲子沟通能力的水平。
请从a、b、c中选择最符合您实际情况的答案。
1.起床后或睡觉前说“早安”“晚安”吗?
a每天一定说。
b有时说,有时候不说。
c几乎不说。
2.上学前孩子说“我走了”,父母回答“慢慢走”。
a每天早上送孩子出门时一定说。
b忙的时候就不说了。
c几乎什么也不说就出门了。
3.孩子放学回家会说“我回来了”,父母回答“你回来啦?”
a父母一定会说“你回来啦?”
b忙的时候就没有说。
c孩子一句话不说就回自己房间。
4.孩子对于他感兴趣的话题(例如他的偶像等)侃侃而谈的时候。
a一定给予积极回应,表示出兴趣。
b忙的话,就不理会。
c大部分时候都表示自己对此不感兴趣。
5.吃饭的时候会询问孩子在学校发生的事情吗?
a每天一次记得问。
b有时候问,有时不问。
c因为不想讲话,所以不想问。
6.孩子与父母吵架,隔天情形如何?
a隔天没有在吵架,亲子间气氛轻松。
b有时隔天还在生气。
c继续吵架。
7.孩子如果觉得饭好吃,会说“好吃”。
a一定很高兴地说。
b有时会说,但是对于不好吃的常常会说“难吃”。
c几乎从不表示。
8.周末,孩子喜欢和父母一起呆在家里复习,还是喜欢邀请朋友一起出去复习?
a喜欢和父母一起呆在家里复习。
b差不多吧,如果朋友邀请就去。
c喜欢邀请朋友一起出去复习。
9.孩子在家的时候会经常性地主动给朋友打电话,煲“电话粥”(长时间的电话聊天)吗?
a无论我们在不在家,都很少这样。
b有时候我们不在家,他就会这样。
c只要我们不在家,他就会这样,并且时间很长。
10.孩子有心事的时候,你注意到他神色不对吗?
a只要看到脸色,就知道和平常不一样。
b有时候会觉得不太一样。
c没有注意到这类事情。
11.孩子愿意和您谈他不开心的心事吗?例如他的烦恼、苦闷等。
a每次不开心都一定说。
b有时说,有时候不说。
c几乎不说。
12.您和孩子共处的时候。
a交谈比沉默的时间多。
b交谈与沉默的时间差不多一样多。
c沉默的时候更多。
13.孩子上次与您进行长时间的沟通(指半个小时以上)是多久的事情了?
a本周之内。
b一周以前,一个月以内。
c一个月以前或者根本不记得是多久以前了。
14.孩子会主动向你讲述最近的学习状态以及考试的结果吗?
a无论好的坏的情况,他都会讲。
b基本上只会主动汇报喜讯。
c除非学校要求,他才汇报成绩。父母询问近况,也是敷衍回答。
15.当你听到孩子给你说他这次月考的成绩非常糟糕时,你的反应是什么?
a“是吗?为什么会这样呢?你分析过原因吗?要加油哦!”
b皱起眉头,一言不发或者叹气。
c“你怎么这么没出息啊?看你考不取大学怎么办!”
16.如果孩子与你比较激烈地冲突以后,连续几天不再与你说话。你会怎么做?
a邀请他和你好好谈谈或者写信给他,把心里话告诉他。
b继续冷战,谁也不理会谁。
c对他发火,教训他。
17.如果孩子向你抱怨学习上一些很琐碎的问题时(例如老师偏心、教材落伍等),你会怎么做?
a一定很耐心地听他说并表示理解。
b有空的话就陪他聊,没空的话就打断他的抱怨。
c基本上都会说“你抱怨也没用,快别说了!”
18.客观地说,你认为你和孩子之间的关系与别人家相比,
a相对更好一些。
b差不多吧。
c更坏一些。
19.孩子平时更喜欢与你交流还是与你的配偶交流?
a自己。
b差不多。
c配偶或者他很少与我们交流。
20.孩子如果产生厌学情绪,你会怎么做?
a和他进行沟通,一起分析原因。
b时刻提醒督促他努力学习。
c批评他缺乏自制力或者拿别的孩子做比较,给他加压。
回答完毕后请按照以下规则计算分数:答案a(3分)、b(2分)、c(1分)。将各题目分数相加,得到总分。总分越高,说明您越善于与孩子进行良好沟通。
50分以上:亲子沟通良好。你在孩子的心目中亦母(父)亦友,孩子喜欢和你交流生活学习的烦恼,并且在与你的沟通中获得前进的动力。请再接再厉吧!
40~49分:亲子沟通比较顺畅。总体说来,孩子与你之间没有大的分歧或者矛盾。如果能在沟通技巧方面再下点工夫,相信你和你孩子的关系还能变得更好!
30~39分:亲子沟通存在一定问题。相对于与父母沟通,孩子更倾向于与朋友进行沟通。于是作为家长会越来越不了解孩子的想法,亲子关系也会变得疏远。如果想改变现状,必须给孩子更多的尊重,在与孩子的沟通中多花心思,了解孩子的想法与需要。看来你还要加把劲哦!
30分以下:亲子沟通存在严重问题。作为孩子家长,你并不真正了解你的孩子。虽然你非常地爱他,但是你不懂得怎样与孩子沟通。这就导致了你和孩子的关系比较淡漠。家庭气氛也比较冰冷。这样的环境不利于孩子备战高考。请站在孩子的角度,多理解孩子的想法和行为,尝试更为有效的沟通方法,而不是只知道板着脸教训孩子。可以参照本书介绍的沟通技巧,改变自己与孩子说话的方式,更关注孩子的内心世界,而不仅仅是他的学习成绩。你的努力会告诉孩子你多么地爱他,他也会因此表现得更好。你们的关系必将因为你的改变而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善。
点燃心灯
那么,究竟是哪些因素影响了父母与孩子沟通的质量和水平呢?作为父母,为什么我们那么疼爱、关心孩子,孩子却不领情,不能体会我们的一片苦心呢?难道真的要等到他们为人父母,才能理解我们这些年的苦口婆心?
1.影响父母与孩子沟通的主观因素
教育心理学家认为,从父母的角度来说,有3个重要的因素会直接影响他们和孩子之间的良好沟通。这3个因素是:
(1)父母怎样认知、解释孩子的行为表现会影响父母和孩子的沟通。
父母务必把孩子真正放在这个年龄群体的背景上去认知他的行为表现。你不要与邻家的孩子过分攀比,因为即使同一年龄的孩子,发展的个别差异也是很大的。不能因为邻居家的孩子要考北大,你就要求自己孩子也要那样;不能因为邻居家孩子复习到深夜一两点,你也要求孩子这样做;更不能主观地将自己对行为的理解套用在孩子身上。例如,晚上孩子复习功课,你在客厅看电视,发现孩子趁着上厕所的机会出来偷看了几眼电视,然后就很严厉地批评他,这是不恰当的做法。孩子终归是孩子,自制力是有限的,我们要尝试去理解他、鼓励他,尝试和他沟通“是不是看书看得太累了?需要休息吗?”而不是将孩子除了学习以外的一切行为都视作“贪玩”、不懂事。另外,同一个孩子,本身各方面的发展也是不平衡的。我们绝对不可以因为孩子个头儿大了,看起来是个大人了,就用成人的要求对待他们。也不可以因为孩子从小就比较娇惯,而在他们成年以后依旧用对小孩子的方式对待他们。心智的成熟因人而异。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生活方式和成长道路。虽然我们都希望孩子学习优秀,出类拔萃,但是我们要尊重孩子自己的特色。“攀比”不可取,还因为“攀比”的结果往往使家长首先产生挫折、焦虑,从而使家长在教育子女的“沟通”过程中,不能保持平和的心境,而“气不打一处来”。结果必然导致陷入破坏性的沟通!
(2)父母自身的状况会影响与孩子的沟通。
这些自我状况,包括自我价值、从小成长的环境、婚姻状况、理想、欲求,特别是平时的情绪状态和身体健康状况等。如果把一个人的“自我状态”比作一只“坛子”,那么,你的“坛子”里装的东西会影响你和你的孩子的沟通。尤其要留意,当你的情绪不好,或身体疲惫时,你会无意放大孩子的过错。所以,随时注意清理自己的“坛子”里的东西,丢弃破碎物,是促成亲子之间良好沟通的前提。
(3)家庭中成年人之间的沟通状况,尤其是夫妻之间的沟通状况会影响与孩子的沟通。
一般而言,孩子与父母的沟通“模式”来自于你们家庭沟通模式的潜移默化影响。无声的沟通行动远比有声的沟通语言更有效。如果你教育孩子要尊敬父母,那么丈夫(或妻子)在你心目中的分量有多重,父母在孩子的心目中的分量也有多重!夫妻间的彼此尊重能够教会孩子怎样尊重父母、尊重他人。
关于如何与孩子做有效的沟通,成为孩子的朋友,也许此刻可以举出许许多多教育心理学的策略和技巧,但是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亲子关系为基础,则就是一纸空谈,因此在这里为大家介绍一些亲子沟通的基本原则与方法,希望对我们的家长朋友有所帮助。
2.亲子沟通的前提:互相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