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48200000008

第8章 童年的风景(2)

小时候,我经常去的地方,是大沙岗子前面那片沼泽地。清明一过,芦苇、水草和香蒲都冒出了绿锥锥儿。蜻蜓在草上飞,青蛙往水里跳,鸬鹚悠然站在水边剔着洁白的羽毛,或者像老翁那样一步一步地闲踱着,冷不防把脑袋扎进水里,叼出来一只筷子长的白鱼。五六月间,蒲草棵子一人多高,水鸟在上面结巢、孵卵,“嘎嘎叽”,“嘎嘎肌”,里里外外叫个不停。秋风吹过,芦花像雪片一般飘飞着于黄叶凋零之外又点缀出一片银妆世界。

春、夏、秋三个季节,各种水禽野雀转换着栖迟,任是再博学的人也叫不全它们的名字。这里本是孩子们的乐园,可是,我在小时候却从来不敢下到水里去洗澡。听大人说,泡子里面有锅底形的深坑,一脚踏进去“出溜”一下就没了脖儿。还有一种大蚂蟥,见着小孩儿的细皮嫩肉就猛劲儿往里钉,扯也扯不出来,直到把血吸够为止。

游玩之外,就是盼望着叫卖烧饼、花生、糖球的上门了。只是平素这些小摊贩来的很少,因为没有几家能够拿出钱来购买。来得比较勤的要数那个卖豆腐脑的了,个头不髙,担着两只木桶,桶底几乎擦着了路面;嗓门却很大,“豆腐脑热呼啦——”,直震得窗户纸绷绷响,可是,好像也没有几个搭茬的。

倒是货郎担子很招人。随着拨浪鼓的“拨浪浪、拨浪浪”的声响,一副货郎担子已经摊在了门前,花布彩绸、针头线脑、发网、纽扣、毛巾、火柴,可说是应有尽有。大姑娘、小媳妇、老妈妈,围得水泄不通,只是没有小孩子。大人们说,那货郎里说不定有“拍花的”,袄袖子一甩,就给你拍上迷魂药,你会不知不觉地跟着走,最后,五块大洋卖给“人贩子”。

小伙伴们听了,怕还是怕,但总觉得货郎担好玩;不敢近前,怕袖子甩到脑袋上,就骑在墙头上看热闹,远远地望着新奇的货色发呆。待到货郎哥一边向这面眨眼睛一边招手时,我们便飞快地溜下墙头,一溜烟似地跑掉了。耳边却还响着“拨浪浪、拨浪浪”的鼓声,心里总觉得痒丝丝的。

说来,大人们对付小孩儿的道眼实在是多,可是,许多时候也并不能收到实效。因为小孩子和成年人不一样,逆反心理和好奇心要强得多,一禁果总是分外甜的。其根源,从小处说是求知欲望作祟;从大处说,人类本身具有积极探索未知世界的意向,就这方面来说,成年人也不例外。

普希金在长诗《叶甫根尼·奥里金》中曾经写道:“呵世俗的人!你们就像/你们原始的妈妈一夏娃/凡是到手的,你们就不喜欢/只有蛇的遥远的呼唤/和神秘的树,使你们向往;/去吧,去吃那一颗禁果/不然的话,天堂也不是天堂!”在现实生活中,也往往是如此。如果你要想使某件事情为公众所周知,只须郑而重之地申明一句某某件事,千万不要去打听。”就足够了。

后来,小朋友们渐渐地知道了,那“拍花的”说法其实并没有多少根据,多半是家长们为着对付小孩子的纠缠编造出来的。待到货郎担下次再来时,我们便一窝蜂似地涌了过去。

有一次,可真是大开眼界啦,货郎哥带来了各种彩绘的泥玩具,木头做的刀枪剑戟,黄绸子缝制的布老虎,泥塑木雕的彩人、彩马,脑袋会动的大公鸡,能发出“咕、咕、咕”叫声的鹁鸽,还有一套十二只的猴娃,有坐有立,或哭或笑,能能跑,一个个惟妙惟肖,活灵活现,神情动态却各不相同。我们没有钱买,便紧紧地跟在货郎担后面,从东街转到西街,饭都不想吃了。

说起猴娃之类的玩具,使我想起那回看猴戏的事。好像是从山东那面过来的,两口子搭成了一个小戏班。领班的一手敲着堂锣,大声吆喝着,一手牵着戴有假面具、穿着红绿袍褂的猴子,有的后面还跟个小山羊。另一个人在后面挑着担子,随时出售一些江湖野药和新奇的玩具。

如果猢狲的面具是黑漆漆的,领班的就唱着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昼断阳来夜断阴。”这时,猴子就围着圆场走台步,翻筋斗,还不时地抠抠耳朵,搔搔皮肤,出着各种洋相;有时还会从胳肢窝里抓出几个虱子,放进嘴里“嘎嘣、嘎嘣”地嚼起来,逗得满场的观众哄堂大笑。

过了一会儿,领班的又给猢狲换上了花脸的面具,于是,“猴哥儿”就伴随着“窦尔敦在绿林谁不尊仰……”的唱词,摇着帽翅,装腔作势、狐假虎威地走起“四方步”来。为了鼓励猢狲的乖巧听话,领班的这时就会从口袋里摸出几个花生角,放进它的嘴里。

闹哄过一阵之后,猴子就会托出一个小竹盘,转着圈儿收取零钱。给与不给都是自愿的。我们这些小孩子,“一文不名”,从来都是白看的,有时还要跟着戏班转上个五里三村,耍猴戏的也不作兴往回撵,乐得借助我们的声势招人聚众。

但是,有一次,不知为了什么缘由,领班人忽然从扎着腰带的背后扯出了一把皮鞭,照着猴子的脊梁“啪啪啪”地抽打起来。只见“猴哥儿”痛得哀哀地嚎叫,还顺着眼角“滴滴嗒嗒”地流出了泪水。这给了我很深的剌激,从此,就再也不想看猴戏了。

小时候,我感到天地特别广阔,身边有无限的空间,有享用不尽的活动余地。长大以后,随着年龄的增长,倒反而觉得生存空间越来越狭小了,活动起来窒碍也越来越多了。当听到人们谈论地球正在变成“地球村”时,便在惊悚之余,平添了几分压抑感。这里反映了儿童与成年人心性的差异。

我常常想,今天的儿童实在幸运,他们有那么多丰富多彩的读物和花样翻新的玩具,又有设备齐全的儿童乐园、少年活动中心。电视看腻味了,随手打开VCD;收音机听够了,又换上了“随身听”。但是他们也有很大的缺憾,就是离大自然太远,也缺乏必要的社会交往。特别是城里的孩子,整天生活在楼群中、围墙里。高层公寓使邻居之间的物理距离紧缩到一两米之内,完全丧失了属于个人的保护性空间。可是,尽管彼此的咳嗽、私语都依稀可闻,见面却形同陌路,心灵世界得不到沟通。有时,碰上了强梁破锁撬门邻人也视若无睹;相反地,如果哪家遇到了小小的麻烦,或者因种种传闻出现了“不虞之毁”,便会有一群人扯起耳朵来“包打听”,直到把苍蝇渲染成大象。这种环境,对于正处在心理学称之为开始建立“自我意识”阶段的孩子,显然是不利的。

活泼贪玩,天真烂漫,原本是生命初期的一种个性的袒露。任何形式、任何动因的限制与禁锢,都会扭曲孩子的心灵,妨害他们健康地成长。如今的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值普遍过高,从登龙门、上虎榜,直到具备音乐、美术、外语、计算机等各方面的才能。可是,由于路子不对头,方法不得当,到头来常常事与愿违,适得其反。

这些方面的才华,至今我无一具备,也许和当年父母没有那样苛刻的要求有关。不过,也有一点好处,童稚时的心灵倒是无拘无束的。尽管其时缺乏优裕的物质条件,一年到头难得穿上一套新装,也吃不着几次糖果,但是,由于没有背负着父母望子成龙的殷殷企望,基本上还能做到自己扮演自己。如今,让孩子长大了当这个“家”,做那个“师”,成为什么什么“长”,已经成为时尚,都不能说没有道理。只是,这些梦做得再美满,再高级,无非都是家长的;我们应该鼓励孩子做他们自己的梦。

现在,城里的儿童过早地懂得了许多,却也过早地失去了许多。他们几乎认得出每一个台湾、香港的着名歌星,唱得出许多首流行歌曲,张口闭口离不开金属怪兽,可是,却往往认不出鸽子、麻雀之外的其它禽鸟,分不清月季和玫瑰、麦苗和韭菜,听不到雨后庄稼的拔节声,接触不到松风林籁、涛吼溪鸣。一这是一种巨大的缺憾。

人类是自然之子。婴儿脱离了母体,有如人类从树上走向平地,并没有因为环境的改变而与自然隔绝,相反,倒是时时刻刻都在保持着、强化着这种血肉的联系。博大精深的大自然是吸引童心的强力磁场。在那里,孩子们的生命张力能够发挥得淋漓尽致能够培育出乐观向上的内在基因,激发起探索未来世界的强烈愿望。实在应该创造条件,在孩子们的成长过程中,带他们更多地接触自然,贴近田野,体验山林,以便长大成人以后,心胸能够像大地一样宽广,具有健康的心灵、鲜活的情趣。

记忆中有这样一句话:“人之初”镶嵌在大自然里,没有亲近过泥土的孩子,永远不会真正懂得什么是“童年”。忘记了是谁说的,但它体现了真理性的认识。

同类推荐
  • 伦敦杂记(朱自清作品精选)

    伦敦杂记(朱自清作品精选)

    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
  • 解密中国大案2006

    解密中国大案2006

    这《解密中国大案2006》中所收集的案件都曾经在国内外产生过一定的影响。也就保证了内容与现实生活的同步,《解密中国大案2006》精选了2006年度全国法院审理的部分大案要案,通过纪实文学的方式,呈现着非常实在的生活面貌。,所有的纪实文章都是丁一鹤亲自采访案犯或是案件当事人后写成的,这些文章也都经过了案件的承办法官或审判长的审阅,确保事实的准确无误。因为是真实的,展开了他讲述的案件故事和审判故事
  • 偶然草:石评梅作品精选

    偶然草:石评梅作品精选

    本书是感悟文学大师经典,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本套图书格调高雅,知识丰富,具有极强的可读性、权威性和系统性,非常适合广大读者阅读和收藏,也非常适合各级图书馆装备陈列。
  • 一个人的旅行(高平作家丛书)

    一个人的旅行(高平作家丛书)

    自然为上,是秀琴的语言最彰显的特征。艺术法则是依据事物的理、事、情。不能离开客观事物,以一成不变之法去套万变不息的自然事物。方法是自然而然,自然天成,但“由工入微,不露痕迹”的工巧和自然是并不矛盾的。她的许多质朴流畅的语言也不乏锤炼之功。锤炼达到自然,要遵循自然之法。以工力造平淡,于精炼处见自然。自然之法是无法的法。
  • 别让生命太为难

    别让生命太为难

    哲学脱离人生,将成玄虚,人生脱离哲学,将无定位。培养智慧,发现真理,验证价值,这就是哲学的用处。小故事中有大道理,平凡事物中蕴藏有深刻的哲理。用哲学的眼光看世界,用哲学的思维悟人生,这就是本书文章的特色。爱智慧,爱哲学,爱生活,从这里开始吧。
热门推荐
  • 天才宝宝之奶爸攻略

    天才宝宝之奶爸攻略

    以卖假画为生的她替朋友参加一场豪门宴会,却误惹人人惧怕的暗帝,都说暗帝奇丑无比,而且冷酷嗜血,可是她面前这个俊美男子到底是谁?而且他还跟她说:“来给我画假画吧,包吃,包喝,包穿,包住,无上限XX卡随便刷,年中还有不定时旅游福利,干不干?”她犹豫着,难道暗帝是贩卖假画的?某宝宝眼冒金星的冲上来说:“粑粑,麻麻不干,我干。”
  • 与故土一拍两散

    与故土一拍两散

    一个流浪者和漂泊者。80年代,作者前往美国留学,并试图融入美国,在这个异国他乡寻找自己的精神家园和理想世界。然而,美国并不是他想象的天堂,无法满足他对身份的认同、对爱和自由的追寻。自此,他开始自己的“漂泊”生活,“流浪”于美国、中国、俄罗斯和欧洲等国。作者试图“与故土一拍两散”,在本书中,他通过自己的所观所感所想,比较中外价值的差异,大到社会现象,小到具体的人及事物,客观而犀利地表达自己对这个世界的想法。《与故土一拍两散》讨论了诸如精神家园、精英阶层、转型、身份等世人普遍会感到困惑的话题,看似题目很大,却落到细节处,真实而令人信服。
  • 红马

    红马

    民国年间,一位民间风水先生搜寻到一些灵异的动物,借着动物的修炼一起成仙,历经坎坷艰辛。
  • 中国历史名人之二

    中国历史名人之二

    秦始于公元前221年,止于公元前207年;汉包括西汉和东汉,始于公元前206年,止于公元220年。秦始皇顺应时代潮流,凭借强大的军事实力,完成了统一中国大业。秦的统一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标志着中华文化共同体的初步形成,国家统一、多元文化整合的速度和力度加强。汉王朝是政治一元化的大一统国家,不同于政治多元的诸侯列国。西汉武帝时,汉王朝经过数十年的休养生息,进入政治、经济的全盛时期。汉武帝设立五经博士,奖励儒术,正式开启了中国历史上儒学成为学术思想主流的时代,是主导中国文化的最大力量。汉武帝本人雄才大略。
  • 一生要小心对待的50件事

    一生要小心对待的50件事

    本书作者用坦率、大胆的语言,列举了一生中需要小心处理的50件事,针对遭遇羞辱该如何应对、面对谣言报以何种态度、跳槽是否正当时、如何看待分手、怎样看待试婚等实际问题,提出解决之道,引导人生方向,解答人生困惑,是广大读者必备的一本人生枕边书。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家有叛逆淑女

    家有叛逆淑女

    她是出身豪门的叛逆淑女,他是意大利史上最年轻的黑手党教父,她是他的青梅竹马,他们从小斗到大,从未分出胜负!在一次舞会上,看到一群男人对她狂献殷勤,他大吃飞醋,一把拥住她对所有人宣布:“她是我女人,谁敢碰?”而一向与他做对的她,一反常态地靠在他怀里,对在场女人傲然一笑:“他是我男人,谁敢动?”原名-【猎爱黑道娇妻】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航母时代的号角:中途岛海战(下)

    航母时代的号角:中途岛海战(下)

    本书讲述了二战爆发后,日本在发动珍珠港事变后,为彻底打败美国海军,发动了中途岛海战,结果阴差阳错,由于指挥失误,遭到惨败,从而使太平洋战场遭到逆转的过程。本书对海战原因、经过及最终结局均作了细致描写。
  • 贵女谋略

    贵女谋略

    徐妙筠,徐氏第三女,享年九十。在徐家家谱上,描述徐妙筠的便是这几个简单的字,不是因为她平凡,而是因为她太过不平凡。她是徐家最得宠的小女儿,是泰宁大长公主的金兰姐妹,是报了抄家之仇和杀父之恨的徐氏功臣,是景宣帝的皇后,是成毅公的妹妹,她身负多重身份,内心却从未改变,即便站在九重台阶上,依旧是那个在紫藤花架下看姐姐们下棋却闷得睡着的小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