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44900000003

第3章 平民的种子,贵族的根儿(3)

射出一支箭,寂寞在心间

王阳明到了北京,开始接受系统教育。在学校里王明阳属于不安定分子,好事找不到,坏事儿保准有他。生性好动,活泼顽皮,酷爱体育运动,少年都这样。像那种一天死读书,三天憋不出一个屁来,奶奶不疼姥姥不爱,三舅看了踹一脚的孩子,长大了也没啥作为。王阳明除了不学习之外什么都好,经常有奇思异想,问得先生一愣一愣的。

有一次,他很严肃地问先生:“人生何谓第一等事?”先生很严肃地回答他:“好好读书,像你爹一样,他年考取功名,读书登第是也。”

王阳明道:“恐怕未必是读书登第。”

先生反问:“那么你觉得何谓人生第一等事?”王阳明认真地说:“做圣贤!”王阳明说的话恰好被状元老爹王华听见了,他十分鄙视儿子:“就你那德行还要做圣贤,你可消停点吧!”懵懂少年王阳明,还不清楚圣贤是什么概念,从父亲揶揄的话里听得出来,圣贤看来没那么容易做。但他觉得没啥了不起,将来长大了,一定朝这个方面努力。有这份心足矣,很多人从小立志如何如何,说得天花乱坠,冠冕堂皇,结果人生如同一坨稀泥,除了糊墙别无他用。成大事者,通常把志向放在心里,融入血液,成为一体,外界条件一旦成熟,自然会迸发而出。

问过先生人生第一等事,王阳明被老子调笑,他没在意,很快把这茬儿给忘了,依旧调皮不老实,反而变本加厉,与一群同学玩军事游戏。王华见了气不打一处来,当年儿子迷恋象棋都给扔水里去了,如今改玩军事游戏,幼稚有过而无不及,不务正业嘛这不!

王华当即呵斥:“家族世代读书为业,你搞这些旁门左道,以后如何是好?”王阳明反问道:“父亲,读书就能混饭吃吗?”王华严肃地说:“那是自然,学而优则仕,名利书里求。看你爹我考中状元做了高官,还不是因为读书之故。”王阳明想了想,又问:“父亲是状元,难道我们家世世代代都是状元吗?”王华一愣,这个思维好奇特,说了一句无力的话:“想做状元唯有读书。”王阳明说:“看来状元只有一代,不能世袭。也不过如此,我不稀罕。”气得王华直抽,这孩子太狂妄了,状元不做你想做什么?欲为圣贤耶?每当父子闹得不可开交时,竹轩翁都会出来圆场。以他多年教育经验来看,小孙子王阳明不一般,将来一定比儿子强。王华考中状元不假,但他就一水货,思想拘囿,书呆子耳。古今上下,状元无数个,真正成大事彪炳史册的也就那么几个:郭子仪(中兴名将,唐玄宗开元年间武状元)、柳公权(著名书法家,唐宪宗元和三年状元)、吕蒙正(宰相,北宋太宗丁丑科状元)、文天祥(民族英雄,南宋理宗宝祐四年状元)、谢迁(明代重臣,明成化十一年状元)、李春芳(内阁首辅,明嘉靖二十六年状元)、焦竑(著名思想家,明万历十七年状元)、翁同(光绪帝师,军机大臣,清咸丰六年状元)。王阳明十三岁这年,横遭人生变故,母亲去世了!王阳明母亲郑氏,仅仅在王阳明出生一刻露个脸,一闪而过。然后她站在了幕后,仿佛消失了似的,关于她的事迹没有任何记载,甚至我们连她叫什么名字都不知道。但这并不能阻止她的伟大,因为她有一个圣贤儿子。

母亲去世后,王阳明断绝娱乐和交际,以示哀思。守孝三年里,王阳明让王华省心不少,消停多了。人生弹指一挥间,短暂犹如眨眨眼。三年的时间很快过去了,王阳明从悲伤中走出来,他觉得人生苦短,应该做点什么,尤其对于一个从小立志做圣贤的人来说,这非常重要。圣贤距离他还很远,他还不太明白那具体的概念是什么。

三年,九月的菊花开了三次,中秋的苏月圆过三回。王阳明渐渐长大,与三年前不同的是,他有了梦想,一个非常实际的梦想。在王华的眼里,孩子长大了,稳重了,接下来他应该走向人生正轨,读书登第,那才是人生头等大事。

一个不留神儿,王阳明忽然消失了。王华以为年少顽皮,与同学们到处疯跑,黄昏向晚,自然而然会回家吃饭。可是,这一次他错了,王阳明失踪了!

王阳明学着侠客,萍踪江湖,某天不辞而别,偷偷溜出京城,去了居庸关。居庸关,今北京昌平区境内,距北京市区五十余公里。秦始皇修筑长城时,将囚犯、士卒、民夫徙居于此,取“徙居庸徒”之意,故名居庸关。现存关城始建于明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为防止北元卷土重来,命大将军徐达、副将军常遇春规划建造,拱卫京城安全。居庸关与固关、紫荆关、倒马关并列为明朝京西四大名关,为京畿藩屏,重要的防御屏障。居庸关分为下关、中关、上关,各关相距十五里,出上关北门又十五里即是八达岭。居庸关地处太行余脉,山势险峻,京畿咽喉,地理位置极为重要,因此被称为“天下第一雄关”。

王阳明打扮成侠客状,骑着马,独自来到居庸关,沿着崎岖山路,逶迤前行。望着起伏的群山,心潮澎湃,耳濡目染的历史先辈,一个个从他脑际闪过,顿时泛起国破山河在的民族情结。出居庸关西北四十六公里的地方叫土木堡(今河北怀来县土木镇),那里是大明的坟墓,太祖洪武大帝造兵以来,帝国荣誉尽丧于此。如今土木堡之变仅过去三十余年,似乎清明节时犹能听到明朝将士的哀鸣。

明英宗正统十四年(1449年)秋,蒙古强大的瓦剌部落领袖也先兵分四路向中原王朝进攻。明英宗朱祁镇听信太监王振的建议,御驾亲征,结果在土木堡两军决战,明军二十余万将士全军覆没,英宗被俘。消息传至京城,朝野震恐,兵部尚书于谦、吏部尚书王文等拥立王朱祁钰即皇帝位,遥尊英宗为太上皇。同年十月,也先部直抵京城。于谦集结京畿兵力与民众一同抗战,最终击溃也先。土木堡之变、北京保卫战、朱祁镇、于谦……想到于谦王阳明会莫名地激动,爱国之情油然而生,匈奴未灭不言家,犯我强汉远必诛。

正在他一览历史沉重浩瀚画卷之时,对面来了两个鞑靼人,有说有笑,大大咧咧的。崇拜侠客的王阳明怒从心头起,打马上前,呼啸冲过去,搭弓射箭,“嗖”的一箭招呼过去。两个鞑靼人惊惶失措,拔腿就跑,跑了挺老远,回头一看原来是个孩子。只见马上那少年,细眉凤目,呼啸而来,端的一个犀利狠毒。谁知道那少年身后起伏的连山中是否藏着千军万马。两个鞑靼人不敢小觑,锐者避其锋,他们也懂得这个道理。

王阳明自此在居庸关进行实地考察,对居庸关地理位置,详加了解。拜访土著军民,了解少数民族生活习惯。凭吊古战场,思考御边方策,了解实战情景,并寻找帝国英雄抗击异族的历史遗迹。在于谦的祠堂前,王阳明写下了一首挽联,以此告慰先辈英灵。

赤手挽银河,公自大名垂宇宙。青山埋忠骨,我来何处吊英贤。

考察了一个多月,王阳明回来了。老爹王华一见他,喜出望外,又爱又恨:“你干啥去了?”

王阳明说了他的行踪,末了,还不忘问一句:“爹,您还好吧?”

气得王华脚踢后脑勺,你是我爹啊!王阳明深深一鞠躬:“孩儿知道错了。”王阳明自然免不了被痛批一顿,面壁思过。没几天,王阳明竟然做了一个梦,他梦见自己去参拜伏波将军庙。伏波将军也就是马援,东汉开国名将,为刘秀统一战争立下了盖世功勋。因功累官伏波将军,封新息侯,世称马伏波。全国统一后,马援已经垂垂老矣,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犹请缨出战,西破羌人,南征交趾(今越南)。马援常常跟士兵们说:“当兵就不能怕死。即便是死,也要死在冲锋的路上,拿马皮裹着尸体回去。”这便是“马革裹尸还”的典故。

1917年11月8日,中华民国陆军上将蔡锷将军因病医治无效逝世于日本福冈,年34岁。中华民国政府为其举行了隆重葬礼,是为民国国葬第一人。松坡之丧,举国哀鸣。孙中山先生题写挽联:“平生慷慨班都护;万里间关马伏波。”班都护,即班固。马伏波,当然是马援。

多年来同情弱者的大众心理,使得我们一直同情那些失败的英雄,譬如岳飞、文天祥,他们在民族危难之际挺身而出,气节悲壮,诚然可敬。然而,我们常常忽略那些成功的英雄们。窃以为班超、马援、王玄策、薛仁贵、于谦、蔡锷等,诸公民族之魂也,更值得我们追捧崇拜。做过这个梦后,王阳明为伏波将军写了一首赞诗,诗云:

卷甲归来马伏波,早年兵法鬓毛皤。云埋铜柱雷轰折,六字题文尚不磨。

王阳明对军事家的崇拜之情,极度狂热,渐渐融入他的血液。多年之后,在帝国的南疆,他终于书写了属于他自己的军事传奇。

王华工作之余,还得看着好动的儿子,见王阳明这几天比较老实,在书房里写写画画,也不知在干吗?这样总比离家出去好得多。几天后,王阳明问王华:“我听说最近京畿之内石英、王勇等人聚众抢劫。又听说刘千斤、石龙在房县大石厂造反。可有此事?”

王华对儿子刮目相看,知道关心时政新闻了。没错,确有此事,朝廷正在着手处理。

王阳明从怀里掏出一封奏疏,认真地说:“请把我写的‘帝国平安策’转呈皇帝陛下。”

王华看了看儿子仁义理论治国平安的策略,全文空洞笼统,毫无具体实施方法。王华把奏疏往桌子上一扔,正色道:“给我消停点!你也太狂妄了,国家大事,岂容你个毛头小子掺和?”

王阳明捡起了奏疏,鞠了一躬:“孩儿知道错了。”王华满意地点点头,孺子可教也。没想到过了两天,王阳明又交上来一封奏疏,非常认真地说:“请将此奏疏转呈皇帝陛下。”王华差点没气吐血,心里突突直冒泡,这与上一封有什么区别?王阳明又非常认真地说:“这是修改版。”王华彻底蒙了,无语凝噎半晌,儿子的执著征服了他的忍耐。也许,以往是他错了,他没有正确引导孩子,子不教父之过。有心怀天下济世苍生的心,这样的孩子焉能拂逆其意。王华拍拍王阳明,语重心长,和蔼客气地教育了一番。首先肯定了他的心态是好的,出发点没错,但治安缉盗乃国家大事,不能靠具文粉饰,要有具体的治理方法和政治策略。这一切,都要有扎实的学问,方能做到。所以,你的首要任务是好好学习。

对于王华的谆谆教诲王阳明微微颔首。知子莫如父,王华太了解儿子了,别以为他点头就明白,其实他一点也不明白。不让他四处乱窜,拴住他的心便是了。王阳明老大不小了,给他娶个媳妇或许能安心下来,让他爹省省心。有了媳妇忘了娘,但愿家庭能够转移王阳明的注意力。孩子吃点喝点无所谓,关键是不能总让老人帮你兜着。给王阳明娶媳妇,非常高明的一招,当爹的王华确实省了心,可是哪里知道他岳父丈人闹心了。

同类推荐
  • 越王勾践

    越王勾践

    在春秋五霸中,勾践是一个最为复杂的人物。他既是一个亡国之君,又是一个中兴之君。在吴国为奴期间,他饱尝常人不能忍受之耻辱。归国后,他卧薪尝胆,把自己放在低卑的位置上去敬信群臣,集合众谋,通过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终于转弱为强,灭了强吴,旋即北上,大会诸侯于舒州,成为中原之霸主。危中求存的政治环境,造就了勾践阴阳相违的双重人格。他是一个政治家、谋略家,韬光养晦的集大成者,又是一个阴谋家。
  • 财富家成长故事(激励学生成长的名人故事)

    财富家成长故事(激励学生成长的名人故事)

    有时候,父母的一个眼神、一句话语,就可以让孩子的性格发生改变,受益或受害终生。“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所以为教育,正在于它是一种人格心灵的‘唤醒’,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
  • 感动中国的100位道德榜样人物

    感动中国的100位道德榜样人物

    他们是我们生命之路上的道德榜样,更是我们身边的平凡人。他们以一己之力,为这个社会带来融化在手心里的温暖,流淌在身边的感动!他们像前进路上的明灯,引领整个社会在道德之路上前行。
  • 知行合一王阳明

    知行合一王阳明

    在蛮荒的龙场,王阳明悟出了“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即人人皆有良知。而在血腥的沙场和险恶的朝堂,让龙场悟道实际发挥作用的,是“知行合一”,即遵循内心的良知,便能达到宁静于内、无敌于外的境界。如果心学是圣贤功夫,那么知行合一则是俗世智慧。知行合一并非得自顿悟,而是在磨难中不断反思、修练,最终砥砺出的生命境界。在经历了当众廷杖的奇耻、下狱待死的恐惧;流放南蛮的绝望、瘟疫肆虐的危险;荒山野岭的孤寂、无人问津的落寞,直至悟道的狂喜、得道的平静后,王阳明不但求得了内心的安宁,而且逐渐通过“知行合一”拥有了足以改变世界的力量。
  • 最具影响力的谋略奇才(下)

    最具影响力的谋略奇才(下)

    在我们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中,涌现了许多可歌可泣、光芒万丈的人间精英,他们用巨擘的手、挥毫的笔、超人的智慧、卓越的才能书写着世界,改变着历史,描绘着未来,不断创造者人类历史的暂新篇章,不断推动着人类文明的飞速发展,为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他们是人间的英杰,不朽的灵魂,是我们人类的自豪和骄傲。
热门推荐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祸国·图壁(下)

    祸国·图壁(下)

    昭尹为沉鱼的胆量和见识所倾倒,遂派她出使程国,以为程王祝寿为名,暗中窃取机密情报。孰料改写四国历史的风云际幻就因为这么一个不经意的决定而开始了……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从天真纯洁的多情少女,到母仪天下的皇后;从任人鱼肉的弱小女子,到叱咤风云的一代女王……
  • 魂破玄穹

    魂破玄穹

    他是一个拥有九龙天脉的现代人,在一次奇异的穿越来到这个星界,九条龙脉幻化成九银纹图,绣纹在凌风之身——九银纹龙;随着一条条龙魂的觉醒,他将踏上一条惊心动魄的传奇之旅。
  • 造化之主

    造化之主

    天地为牢,长生为谋,修炼的尽头竟是毁灭……一代洞天境强者重回少年时代,杀强敌,转阴阳,破苍穹,掌无上造化之力,成就盖世强者!
  • 四川客家“崇文重教”的历史重构

    四川客家“崇文重教”的历史重构

    从“崇文重教”的角度,运用比较研究方法,探讨四川客家教育的族群性和区域性特色。即从族群比较的角度,将四川的客家人与湖广人作比较,分析客家文化在与巴蜀文化的融合与冲突中,为了保存自己的文化特色,四川客家教育所充当的角色及发挥的功能,突出客家教育的族群性特色;通过区域比较,即在比较四川客家聚居区与客家散居区以及四川客家与闽、粤、赣客家的基础上,初步分析出四川客家教育的地域性特色,揭示了四川客家教育的时空差异,分析四川客家教育发展模式与特色,从而勾画出四川客家的教育史轮廓。
  • 吃掉腹部赘肉

    吃掉腹部赘肉

    不用流汗,不用望“肉”兴叹,甚至不用花大把的银子买减肥药,本书告诉你修炼“小腰精”的秘方。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冰火帝君

    冰火帝君

    神族!魔族!万千妖族!很厉害吗?不!还有更厉害的一个种族!控火!控水!皆随心动!,龙会四大战将之一的风,在一次任务中发现一个惊天秘闻,于是毅然决定离开组织,独自一人踏上自己的征途。去揭开这个秘闻背后的真相
  • 帝王盛宠:妖娆逆天妃

    帝王盛宠:妖娆逆天妃

    那年初见,她从卑微的御女一跃成为帝王盛宠。盛宠之下尽是累累白骨,斗妃嫔,平外戚,一将功成万骨枯。深宫寒暑数载,从暮春到隆冬,她满身戾气,看帝王宝座下沾满她父兄亲人之血。帝王站在初见的枯树之下,敛眉,冷道:“阿樱,朕爱的只是这锦绣山河。”她悲凉大笑,帝王盛宠,殿堂誓约,原来终究镜花水月一场。帝王爱,美人面,玲珑计,诛心局,这是一部皇家贵媳的成长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