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44800000002

第2章 上编2010高考古诗词鉴赏(1)

一、北京卷

1.入选理由

“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选名家的非名作,是诗歌鉴赏题选材的规律之一。李白承续屈原开创的浪漫主义传统,以其绮丽奇特的想象、拟人夸张的手法、雄浑壮阔的境界、豪放俊逸的风格,成为盛唐气象的典型代表,只要选择李白的诗作,其考察大致不会偏离这个方向。自2005年以来,加上本诗,共选考了李白的诗作五首,这些选诗无不体现着李白独有的风格,也决定了其考察的范围。就拿本诗来说,雄浑壮阔是其境界特征,苍凉悲壮是其感情基调。李白的感慨、不满和激愤都见于此,是积极的浪漫主义,而非消极的厌世情绪,这正是李白作品之于我们的意义,也是李白诗歌入选的根本原因。

2.真题再现

古风五十九首(其三十九)

唐·李白

登高望四海,天地何漫漫。

霜被群物秋,风飘大荒寒。

荣华东流水,万事皆波澜。

白日掩徂晖①,浮云无定端。

梧桐巢燕雀,枳棘②栖鹓鸾③。

且复归去来,剑歌行路难。

【注】①徂晖,落日余晖。②枳棘,枝小刺多的灌木。③鹓鸾,传说中与凤凰同类的神鸟,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前四句,写诗人登高望远,看到天高地阔,霜染万物的清秋景象,奠定了全诗昂扬奋发的基调。

B.诗中“荣华东流水”与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古来万事东流水”表达的意思有相似性。

C.七、八句借助于描写白日将尽、浮云变幻的景象,形象而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世事人生的感受。

D.九、十句的意思是本应栖息于梧桐的鹓鸟竟巢于恶树之中,而燕雀却得以安然地宿在梧桐之上。

【试题解析】A项对基调的把握不对。从鹓鸾燕雀易居,歌从行路难,可以看出作者的心境。他与《行路难》之一中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明显不同。

(2)结合全诗,简述结尾句“剑歌行路难”所表达的思想感情。(4分)

【试题解析】结合全诗,就要求通篇把握,即要简析文章主旨。“剑歌行路难”明显是有志向不得实现,抱利器而无所施。“荣华东流水,万事皆波澜”,则体现了人世的沧桑变化,荣华易逝,万事难顺。鹓鸾与燕雀具有象征意味,均处非位,则是提示了小人当道,怀才不遇,壮志难酬。

【参考答案】(1)A。(2)①对荣华易逝、世事多舛的人生境遇的感慨。②对黑白颠倒、小人得志的社会现实的不满。③对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自身遭际的激愤。

3.深度赏析

古代登高诗的风神意韵

——以李白《古风五十九首(其三十九)》为例

诗人喜欢登高,唐代诗人尤其如此。“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高是对于生存局限的超越;“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登高能获得一种居高临下的广阔视野;“遂令三五少年辈,登高远望形神开”(李白),登高更能够开阔胸怀。登高,需要的不仅仅是一种“登泰山而小天下”的眼界,更需要一种“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并吞八荒”的雄心壮志。“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王勃),这种极目千里的视野,即使今人坐在飞机上俯视也很难获得,那是一双天眼,非诗人不能有,正如曹邺诗曰“游子想万里,何必登高台”。登高指的不仅仅是一个实在的行为,更是借登高以进入一种摆脱现实困境超越生存极限的状态,超越的不只是空间,更是时间,“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这种上下古今的求索是唐代诗人特有的人生风貌。

诗人登高往往有以下几种情况:首先,“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登高是一种传统习俗,就是在重阳节这一天登上高处,家人可以借此眺望远方的游子,而游子也可以眺望家乡的亲人,虽然实际上看不到,只是借此以慰关切思念之情,正所谓“忽云登高作,能宽旅寓情”(孟浩然)。第二,“微雨沾衣令人愁,有一迁客登高楼”(王昌龄),喜欢登高的往往是不得意的迁客,人生遭遇了坎坷,一时看不开悟不透解不脱,于是需要登高,换一种眼界,开阔一下胸怀,天地原来很大,一己一时的坎坷又算得了什么?而且古人才华如我者胜我者很多,并且也一样命运乖蹇,经过一番思想上的挣扎,他们或者变得旷达,如李白“人生达命岂暇愁,且饮美酒登高楼”;或者依旧不平,如陈子昂“怀宇宙以伤远,登高台而写忧”;或者明白时事不可为,于是改弦更张,如李白“岁晏归去来,富贵安可求”;或者悟出愁怨本就是人生之常态,如王维“宋玉登高怨,张衡望远愁”。总之,总会得到一定的纾解。第三,登高为了游仙,因为仙人不是住在天上就是藏在山中,所以李白才“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才“登高望蓬瀛,想象金银台”。只有登上高处,才能体会云海苍茫的神仙境界,才能使身心更接近神仙,“西上莲花山,迢迢见明星。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李白)。

李白是浪漫主义大诗人,他那种“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超拔志向,那种“包举宇内、囊括四海”的胸怀,现实的琐屑局限往往不能使他一展其志畅抒其怀,因此常常需要登高望远,游目宇内,思接千载。李白一登高,那眼界气度一定小不了,就拿本诗来说,他登高看到的是什么呢?“四海”、“天地”,这应该是古人可以想象的最远的边界了吧!“群物”、“大荒”,两个意象也概括了界限之内所有的存在物;“漫漫”是天地的状态,也是诗人的心理状态,“漫漫”即茫茫,是一种找不到出路的迷茫感。“秋”、“寒”表面说的是节令特征,实际上是诗人的心灵感受,天地一片苍茫,而群物皆秋,大荒彻寒,使诗人产生了“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的绝望感。随绝望而来的便是大彻大悟,“荣华东流水,万事皆波澜”,同样的意思,李白在其《梦游天姥吟留别》中也表达过,即“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由此我们可以推断,《梦游天姥吟留别》与《古风五十九首》(其三十九)大概写于同一时期,这个时期,诗人因在长安受到排挤,被放出京,其心情可想而知,其思想的转变也可猜知一二,诗人的绝望和灰心是肯定的,对早年“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理想进行了彻底的否定。“白日掩徂晖”给人一种美人迟暮之感,也即《将进酒》中“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的慨叹。“浮云无定端”,这里是比功名富贵为浮云,这层意思可参看白居易的“流水光阴急,浮云富贵迟”,流水与落晖都是表示时不我待的意象,而富贵则如浮云般,来去无常。

如果说前八句是神游万里的话,后四句“梧桐巢燕雀,枳棘栖鹓鸾。且复归去来,剑歌行路难”则是思接千载了,诗人进入历史,连用四个典故,来表达自己的不平难抑的激烈情怀。四个典故来源如下:

燕雀表示小人或庸人。出自《史记》卷四十八《陈涉世家》:“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庸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这应是一个熟典,很多诗人都曾化用,如张元干“目送处、飞鸿灭没,谁问蓬蒿争燕雀”,柳宗元“还顾泥涂备蝼蚁,仰看栋梁防燕雀”。

凤凰则是古人心中的百鸟之王。《大戴礼·易本命》说“有羽之虫三百六,凤凰为之长”。凤凰身份既然如此尊贵,其所居之处也一定不能随便,于是选中了梧桐。梧桐象征高位,而凤凰则象征有才能的人。凤凰栖于梧桐是常理,因此《诗经·卷阿》用“凤皇鸣矣,于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这样的句子来表现时代的升平。同时,凤凰也是品性高洁的象征,这应该源于《庄子·秋水》:“夫鹓雏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此中的鹓雏与诗中的鹓鸾都是凤凰的别称。东坡便以“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来传达自己的高洁与孤独。李白在本诗中用到的梧桐与凤凰显然是这一种象征。

然而并非所有的时代都是明君贤臣统治下的升平时代,有时恰好相反。“梧桐巢燕雀,枳棘栖鹓鸾”两句传达的便是这种反常现象。枳棘鸾凤也是一个典故,出自《后汉书·循吏·仇览传》:“枳棘非鸾凤所栖,百里岂大贤之路?”意为大材小用。李白用“梧桐巢燕雀”与之相对,一股不平之气就勃然涌出,带有强烈的批判色彩。这种对比手法,屈原在《涉江》中也曾用过:“鸾鸟凤凰,日以远兮;燕雀乌鹊,巢堂坛兮。”也许李白正是化用于此,李白的天才之处,就在于其不仅善于学习前人,更能超越前人。

“弹剑作歌”这个典故出自《战国策》,用的是冯谖的典故。冯谖在孟尝君门下做客,觉得孟尝君对自己不够礼遇,开始时经常弹剑而歌,表示要回去。李白以此来抒发怀才不遇的愤慨,也有借陶渊明《归去来兮辞》来表明自己归隐心愿的意思。

整首诗以登高起,以剑歌收,由空间到时间,步步深化,表现了对荣华易逝世事多舛的人生境遇的感慨、对黑白颠倒英雄失路小人得志的不满、对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愤激等复杂的思想感情。

赏析诗歌,尤其是中国古典诗歌,作者和时代背景固然重要,但尤为重要的是意象,以及内含于意象中的文化意蕴。只有读懂了意象以及其中的文化意蕴,整首诗营造的意境和表现的思想情感才可以很好地把握住。因此,解读意象,才是解读诗歌的关键。

4.拓展训练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九日齐山登高

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①?

【注】①春秋时,齐景公游于牛山,北望国都临淄流泪说:“若何滂滂去此而死乎!”

(1)这首诗反映的是我国传统节日节的情景。

(2)有人认为这首诗是将“抑郁之思以旷达出之”。你同意这种看法吗?试说明你的理由。

【参考答案】(1)重阳。(2)不同意。从诗中的确可以看出情怀的郁结,但诗人不是故意用旷达的话来表现他的苦闷,而是在登高时交织着抑郁和欣喜两种情绪。(或者另一种回答:同意。诗人在登高时交织着抑郁和欣喜的情绪,但诗人在最后借用齐景公上牛山的典故,表达出淡然的心境,显示了旷达的情怀。)

5.趣味链接——千古文人侠客梦

一直以来,世人都只知道李白是一位“斗酒诗百篇”的大诗人,但少有人知道,李白还是个不折不扣的“古惑仔”。首都师范大学的教师檀作文就写了一本《大唐第一古惑仔李白实录》。“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李白的《侠客行》不仅仅在写他所景仰的古时的侠客,同时在暗写他自己的经历。《新唐书·文苑传》特别指出,李白“喜纵横术,击剑,为任侠”。李白在向别人推介自己的特长时曾说:“十五好剑术,三十成文章。”明明白白地强调:自少年时,他就开始学剑。为了学剑术,提高武艺,李白还专门到山东,向大唐第一剑客裴将军拜师学艺。千古文人侠客梦,在唐代,做侠客、为大将是当时年轻人的普遍追求,是一种时髦的人生观,是太平盛世的时代精神。所以,李白追求高明的剑术,一点也不奇怪。

2010年——天津卷

二、天津卷

1.入选理由

司空曙和雍陶属于中晚唐诗人,司空曙为大历十才子之一,名声才气较雍陶都突出。此二人并举在于其诗作均能于通常的送别题材中寄寓思乡之情,富有新意,而且一个是羁旅中原而思蜀,一个是流落蜀地而怀中原;一个以暮春之哀景烘托离别之哀情,一个以故乡之丽景反衬不能回家之哀情。两首诗歌的对比鉴赏更能考查出学生对于景情关系的体察把握程度。

2.真题再现

峡口送友人

唐·司空曙

峡口花飞欲尽春,天涯去住泪沾巾。

来时万里同为客,今日翻成送故人。

送蜀客

唐·雍陶

剑南风景腊前春,山鸟江风得雨新。

莫怪送君行较远,自缘身是忆归人。

(1)《峡口送友人》一诗描写了什么时节的景色?它是通过哪个意象表达出来的?

【试题解析】要多积累涉及季节典型特征的意象或词语,如春花、秋月等。如本诗中的“飞花”。同时要善于抓住文中展现季节特征的词语,如“欲尽春”。

(2)两首诗在抒发送别之情的同时,还表达了什么共同的情感?

【试题解析】应着重加强对各类题材诗歌的情感与手法的积累。就送别诗而言,最典型的情感是依依惜别、留恋不舍与伤感、离愁别绪。同时还有抒发对朋友美好祝愿的,对朋友进行劝勉与鼓励的,表现昂扬情感的,表白自己心志的,表现前途渺茫的,别后对朋友强烈思念的,等等。总之,应该从生活中提取相应的情感类型,进而加深对各类题材的把握。第一首诗中的“同为客”,第二首诗中的“自缘身是忆归人”,明显可以看出是思乡怀人。

(3)有人认为《峡口送友人》一诗采用了正面烘托的手法,《送蜀客》一诗采用了反面烘托的手法,你是否同意?请说明理由。

【试题解析】这里的烘托即是衬托。典型的衬托模式是乐景衬乐情,哀景衬悲情(正衬);或乐景衬哀情,哀景衬乐情(反衬)。因此解析的办法是找出景物的特征,看是否与作者的感情一致。第一首用暮春花飞的伤春之景衬离情,是哀景衬哀情。第二首用早春(腊前春)山鸟江风新雨等清新意象衬离情,属乐景衬哀情。因此,《送属客》应是反衬。

【参考答案】(1)暮春,飞花。(2)思念故乡之情。(3)同意:第一首用伤春之景正面烘托离别之情;第二首用早春清新之景反衬离别之情,以乐景写哀情。(不同意:第一首用伤春之景正面烘托离别之情;第二首也是正面烘托,用早春清新之景烘托诗人分享友人归乡的喜悦之情。)

3.深度赏析

古代送别诗兴盛的原因及其对比赏析

——以《峡口送友人》与《送蜀客》的对比赏析为例

这是两首送别诗。送别诗在古代特别盛行,尤其是唐代。原因很多,具体说来有以下几种:一是中国的版图很大,而交通却极其不发达。古人一旦分别,就很难重逢。“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杜甫)、“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韦应物)。加上行旅艰险异常,“朝登剑阁云随马,夜渡巴江雨洗兵”(岑参)、“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生离很多时候就意味着死别,因此特别珍重最后相聚的时光,并以不朽之诗来表达惜别之情、关切之意、劝勉之心。二是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一直以来,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只有一个,那就是国都。士人想要建功立业扬名后世,就不得不离开家乡远赴京师,而一旦离开,就很难再回归故里了。并且,由于皇帝昏庸、宦官专权、外戚干政、朋党之争等君主集权制本身无法克服的问题,贬谪对于士人来说就成了人生常态,“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苏轼),这种无根感和漂泊感不断刺痛着诗人敏感而脆弱的神经,因此也就特别看重宦游情谊。“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王勃),这种同宦之谊也是很深厚的。三是经济发展不平衡造成的社会动荡。大到朝代更替农民起义,小到宫廷政变地方叛乱,都会造成社会的动荡不安,使得很多士人背井离乡四处逃难,处于这种境遇的诗人心情更是沉痛。“洛城一别四千里,胡骑长驱五六年”(杜甫)、“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李益),安史之乱造成中原大地动荡不安,迫使许多诗人南下,杜甫如此,李益如此,司空曙亦如此,而这一点正是《峡口送友人》一诗的背景。

同类推荐
  • 这样写作最高效

    这样写作最高效

    本书是一部专门针对中、高考作文的训练书,旨在帮助中学生在限定的时间内快速、准确、高效地写出好作文,在考试中获得高分。本书在内容上紧扣考试大纲要求,准确地把握考试内容;在形式上紧跟中、高考话题文的发展趋势,取材典型,重点突出,是中学生理想的作文训练教材。
  • 审计理论与实务

    审计理论与实务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与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加强审计监督,完善审计监督体系,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也为审计监督的发展提供了更大的空间。审计监督在规范经济行为、打击经济犯罪活动、维护正常经济秩序、保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旳健康发展、促进企事业单位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保护社会公众的利益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 教你打乒乓球(学生球类运动学习手册)

    教你打乒乓球(学生球类运动学习手册)

    球类体育运动的起源很早,中国在2300年前,即春秋战国时代,就有了足球运动,当时的足球叫“蹴鞠,至汉代,蹴鞠运动发展到了鼎盛时期,有了专业足球队、竞赛规则,还设立了裁判员。汉代,我国的踢毽子运动也十分盛行,至清末,参加的人越来越多,人们不仅用踢毽子锻炼身体,而且还把它和书画、下棋、放风筝、养花鸟、唱二黄等相提并论,可见对其的宠爱程度。
  • 考试高手

    考试高手

    本书从心理、复习方案、考前准备方略、考试方略、选择题方略、非选择题方略、选志愿方略七个方面,介绍了考试高手的成功秘笈。
  • 青少年应知宋词名句的故事(启迪青少年的语文故事集)

    青少年应知宋词名句的故事(启迪青少年的语文故事集)

    启迪青少年的语文故事集——青少年应知宋词名句的故事启迪青少年的语文故事集——青少年应知宋词名句的故事
热门推荐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世城

    世城

    本书将一段真挚的网恋故事幻越成一个雄壮的千奇世界!(求月票!!!求推荐和点击!)
  • 物质循环(自然瞭望书坊)

    物质循环(自然瞭望书坊)

    每一朵花,都是一个春天,盛开馥郁芬芳;每一粒沙,都是一个世界,搭建小小天堂;每一颗心,都是一盏灯光,把地球村点亮!借助图书为你的生活添一丝色彩。大自然美丽而神奇,无论是广阔的天空,还是浩瀚的海洋,无论是遥远的地球两极,还足近在身边熟悉的土地,总有那么一些现代科学努力探索却又无法清楚解释的未知事物和神秘现象。这些扑朔迷离的谜团既令人惊奇,又引人深思,勾起人们探索的兴致。
  • 鬼婴来电

    鬼婴来电

    无限好书尽在阅文。
  • 我的城,他的夏

    我的城,他的夏

    然而,在那一座温暖的城市,有着温暖的阳光,现实中的他们却是另外的光景……,自己的名字会与王城这两个字紧紧的联系在一起,有着清爽的夏天。两个人举案齐眉,夏安一直以为,一起“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共同谱写一个美丽得像童话故事一样的传说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拈花一笑的灵感

    拈花一笑的灵感

    ,古往今来,一切闪光的人生,有价值的人生。都是在顽强拼搏和不懈进取中获得的
  • 穿越千年只为你:盈蝶上舞

    穿越千年只为你:盈蝶上舞

    一个意外,让她的魂魄穿越千年回到前清,与命定之人在人海中相逢。她成了裕亲王府中一个普通丫头,从此跟他有了牵绊,日日形影不离。直到惊闻,原来她是赫舍里索尼失落在外的孙女,也是皇上钦定的皇后人选,巨大的阻碍横亘在两人之间,他们还能否继续牵手?请看继《蝶落初尘》又一清穿力作《盈蝶上舞》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