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40300000018

第18章 做勇于奉献的人(1)

老将行

王维

少年十五二十时,步行夺得胡马骑。

射杀山中白额虎,肯数邺下黄须儿。

一身转战三千里,一剑曾当百万师①。

汉兵奋迅如霹雳,虏骑崩腾畏蒺藜②。

卫青不败由天幸,李广无功缘数奇。

自从弃置便衰朽,世事蹉跎成白首③。

昔时飞箭无全目,今日垂杨生左肘。

路旁时卖故侯瓜,门前学种先生柳。

苍茫古木连穷巷,寥落寒山对虚牖④。

誓令疏勒出飞泉,不似颍川空使酒。

贺兰山下阵如云,羽檄交驰日夕闻⑤。

节使三河募年少,诏书五道出将军⑥。

试拂铁衣如雪色,聊持宝剑动星文。

愿得燕弓射天将,耻令越甲鸣吾君。

莫嫌旧日云中守,犹堪一战取功勋⑦。

【注释】

①当:抵挡。

②霹雳:迅雷声。虏骑:敌人的骑兵。蒺藜:本是带硬刺的植物,这里指的是铁蒺藜,为古代战场上用来防御的障碍物。

③弃置:抛弃一边,置而不用。蹉跎:指岁月虚度。

④穷巷:深巷。虚牖(yǒu有):空寂的窗户。

⑤贺兰山: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境内,唐代常为西北边境的战地。阵如云:是说军阵排列如云一样密集。羽檄:插有羽毛的紧急军书。交驰:往来飞马传递。日夕:白天黑夜。

⑥节使:持有朝廷符节的使臣。年少:年轻人。

⑦莫嫌:不要嫌弃。云中守:云中太守魏尚。【品评】

这首诗叙述了一位老将的经历。他一生东征西战,功勋卓著,结果却落得个“无功”被弃、不得不以躬耕叫卖为业的可悲下场。边烽再起,他又不计恩怨,请缨报国。作品歌颂了老将的高尚节操和爱国热忱。

全诗共30句。开头十句写老将青壮年时代的智勇、功绩和不平遭遇。老将少时有汉朝名将李广之勇,驰骋沙场,征战劳苦,却无寸功之赏。中间十句写老将被遗弃后的清苦生活。老将被弃置不用,久不习武,以耕田为生,门前冷落,但老将并未消沉。最末十句写边烽未熄、老将时时怀着请缨杀敌的爱国衷肠。贺兰山一带战阵如云,老将拿出昔日的宝剑练起武功,渴望被朝廷任用。诗人借用魏尚典故,表达老将爱国之情。

忠而被谤,信而见疑,一腔爱国豪情无处诉说,这该是何等痛苦的事情,屈原因此而怒投汨罗,但本诗中的老将却并未因此消沉颓废,也没有借酒浇愁、发泄怨气,而是依然想着“誓令疏勒出飞泉”,一心为国、无欲无求的报国情怀,读之令人泪满衣襟,油然而起崇敬之情,比之左思“功成不受爵”的高尚情操,更令人钦佩、赞赏,可与曹植“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壮烈情怀相媲美。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①。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

下者飘转沈塘坳②。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

忍能对面为盗贼。

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

归来倚仗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③。

布衾多年冷似铁④,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⑤。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风雨不动安如山⑥!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⑦!

【注释】

①秋高:秋深。

②罥(juàn):挂。

杜甫③俄顷:一会儿。漠漠:灰暗的样子。向:将近。

④布衾:布做的被子。衾:被子。

⑤彻:彻夜,一夜到天亮。

⑥安得:怎能得到。广厦:宽大的房屋。

⑦突兀:形容高耸的房屋。见:同“现”。

【品评】

上元二年(公元761年)的春天,杜甫求亲告友,在成都浣花溪边盖起了一座茅屋,总算有了一个栖身之所。不料到了八月,大风破屋,大雨又接踵而至。诗人长夜难眠,感慨万千,写下了这篇脍炙人口的诗篇。诗写的虽然是自己的数间茅屋,表现的却是忧国忧民的情感。

“八月秋高风怒号”五句于客观描写之中寄寓情意,让读者仿佛看见一个衣衫单薄、破旧的干瘦老人拄着拐杖,立在屋外,眼巴巴地望着怒吼的秋风把他屋上的茅草一层又一层地卷起来,吹过江去,稀里哗啦地洒在江郊的各处。“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五句,写“南村群童”抱走茅草,为下文埋下伏笔。“俄顷风定云墨色”八句,写屋破又遭连夜雨的苦况。诗的最后12句,诗人将自己的博大胸襟和崇高理想和盘托出,他脑海里翻腾的不仅是“吾庐独破”,而且是“天下寒士”的茅屋俱破……

这种炽热的忧国忧民的情思,不仅杜甫为之牵肠挂肚,其他文人骚客也因此寝食难安,李白在《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诗中咏道:“中夜四五叹,常为大国忧。”顾炎武也为之高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忧国忧民的情怀,以其自身特有的魅力,就这样千百年来一直激荡着爱国志士们的心灵。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①。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②。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③。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④。

【注释】

①黑云:指进军时的滚滚烟尘。向日金鳞开:太阳透过云隙照在铠甲上,像鱼鳞一样,金光闪闪。甲光:盔甲的光芒。

②塞上:长城一带,此泛指北方边地。燕脂:即胭脂,此处指暮色霞光。凝夜紫:暮色渐深,云山被霞光照射,变成紫色。一说,长城附近泥土多紫色,所以称为“紫塞”。

③易水:在今河北省易县。

④黄金台:战国时燕昭王所筑,故址在今河北省易县东南。燕昭王曾置千金于台上,用来招聘天下的贤士。玉龙:剑的代称。

【品评】

这首诗描写并歌颂了危城将士誓死报国的决心。

前四句写日落前的情景。首句既是写景,也是写事,成功地渲染了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次句写城内的守军,以与城外的敌军相对比,这里借日光来显示守军的阵营和士气,情景相生,奇妙无比,三四句分别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铺写阴寒凄惨的战地气氛。后四句写驰援部队的活动。“半卷红旗临易水”,既表明交战的地点,又暗示将士们具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那样一种壮怀激烈的豪情。接着描写苦战的场面:驰援部队一迫近敌军的营垒,便击鼓助威,投入战斗。无奈夜寒霜重,连战鼓也擂不响,面对重重困难,将士们毫不气馁。“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引用典故,写出了将士们报效朝廷的决心。

中华民族是一个富于爱国光荣传统的民族。国恩重如山,报国子民心!每一个中华民族的儿女,对国家怀有拳拳之心,对民族怀有眷眷之恋,由此,无数爱国者用生命、热血和全部精力谱写成了一曲曲千古传诵的爱国强音:陆游临死不忘国忧,刘胡兰为了革命事业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他们的爱国激情,将永远回荡在中华大地,激励着后人不断探求、奋进。

咏田家①

聂夷中

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②。

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

我愿君王心,化作光明烛。

不照绮罗筵,只照逃亡屋③。

【注释】

①此诗题目一作《伤田家》。

②“二月”二句:新丝,二月刚养蚕,却不得不预卖丝。新谷,五月新谷未登场,却不得不预售谷。粜(tiào),卖粮。

③绮罗筵:指富豪人家华美的筵席。

【品评】

这首诗一开头诗人就深刻地揭示了唐末广大农村令人怵目惊心的现实状况:蚕刚养,就卖丝;谷未登,卖青苗,广大农民无法生活,只好大批逃亡。紧接两句用一个形象比喻:“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它通俗、平易、恰切,入木三分地揭示了那血淋淋的现实,叫人一读就铭刻在心,永志不忘。“我愿君王心”以下是诗人陈情,表达改良现实的愿望,充满作者对田家的同情,可谓“言简意足”。

在中国封建社会,农民处于社会的最底层,是受剥削压迫最重的一个群体,因此,许多文人作品都满蕴着对人民的同情。汉乐府民歌中的《妇病行》,描写了一个穷人家庭被贫病所困陷入绝境的不幸遭遇:妻死儿幼,丈夫和孤儿饥寒交迫,反映了当时人民的悲惨生活。皮日休则在《橡媪叹》中比较集中细致地描写了橡媪捡取橡实以及加工用以充饥的过程,突出了人民的辛勤劳苦。总之,对劳动人民悲惨生活的描写是古代文人创作的一个重要领域,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们那份忧国忧民的真情。

金错刀行

陆游

黄金错刀白玉装,夜穿窗扉出光芒①。

丈夫五十功未立,提刀独立顾八荒②。

京华结交尽奇士,意气相期共生死③。

千年史策耻无名,一片丹心报天子④。

尔来从军天汉滨,南山晓雪玉嶙峋⑤。

呜呼!楚虽三户能亡秦,

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⑥。

【注释】

①金错刀:用金涂饰刀身。白玉装:用白玉装饰刀柄。

②八荒:八方荒远之地。此泛指一切荒远的地方。

③京华:即京师,指南宋都城临安。意气:豪情气概。相期:互相希望和勉励。

④史策:即史册。

⑤尔来:近来。天汉滨:汉水旁。玉嶙峋(línxún):参差矗立,洁如白玉。

⑥三户能亡秦:战国时秦国用外交手段孤立楚国,后又将楚怀王骗入武关,要求割地,怀王不答应,于是被扣留,终于死在秦国。当时楚国人民非常愤慨,民间有谣谚说:“楚虽三户,亡秦必楚。”

【品评】

这首诗犹如报国的誓言、战斗的号角,铿锵有力地掷在人们面前,表达了作者“一片丹心报天子”、为国立功的远大志向和歼灭敌人、兴复宋室的坚定信心。

全诗以金错刀起兴,以刀喻人,抒发情感。起首两句音节高亢,随后四句一转换,越写越激厉,在末尾几乎高声呼出,情感饱满,热血沸腾,激励着历代的爱国志士们。

在五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历朝历代,许多仁人志士都有强烈的忧国忧民思想,以国事为己任,前仆后继,临难不屈,保卫祖国,关怀民生,正是这种可贵的精神,使中华民族历经劫难而经久不衰。

书愤

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①;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②。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③。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④。

【注释】

①早岁:早年。世事艰:指坚决抗金、收复失地的主张,受到投降派的阻挠、破坏,困难重重。气如山:收复失地的战斗意志像大山一样坚定。

②楼船:高大的战船。瓜洲:即瓜洲镇,在今江苏扬州邗(hán)江区南长江滨,与镇江斜相对峙,是江防要地。铁马:披着铁甲的战马。大散关:在今陕西宝鸡市西南,是当时南宋与金在西北的交界处。上句是隐指宋高宗绍兴三十一年(1161)十一月,金主完颜亮南侵,宋将刘锜、虞允文等在瓜州、采石一带拒守。结果,完颜亮为部下所杀,金兵溃退。下句是指乾道八年(1172)陆游在南郑军中与王炎积极筹划进兵长安,曾强渡渭水,与金兵在大散关发生遭遇战。

③塞上长城:作者自比为可以捍卫国家、防御敌人的边塞上的长城。许:期待。

④出师一表:指诸葛亮的《出师表》。堪:可以。伯仲间:不相上下。

【品评】

此诗抒发退敌立功理想破灭的愤激之情,倾吐自己的爱国热忱,采取的是以青壮年与现在对比的手法。

前四句写往年,说自己豪气干云,亲身投入战斗行列。写得气宇轩昂,铿锵有力,与内容紧密相合。“楼船”两句全用名词组成,但恢宏广阔,老健遒劲,读后使人如见其胸怀。后四句写现在,叹息自己壮志成空,年龄老大,于是期望有诸葛亮那样的能人出兵北伐,消灭敌人。全诗刻画了一位有志于恢复中原而又报国无门、老当益壮、时刻不忘为国立功的爱国诗人形象。

爱国,在不同的人身上得到了不同的诠释,屈原投江汨罗是爱国,子产不畏人言实行改革是爱国,葛洪为国民著书立说也是爱国。爱国,体现在日常生活的一行一言中,它不一定要为国捐躯,也不一定是抛头颅洒热血,只要言谈举止符合源远流长的爱国精神,就是一个当之无愧的爱国者。

示儿①

陆游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②。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③。

【注释】

①示儿:写给儿子看。

②元知:本来就知道。但:只。九州同:指全国统一。

③乃翁:你们的父亲,陆游自称。

【品评】

《示儿》是陆游的绝笔诗,写于宋宁宗嘉定三年(公元1210年)春。这首绝笔诗凝聚着陆游毕生的心事,总结了诗人一生的政治抱负,表现了作者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是一首浸满血泪的悲壮的千古绝唱。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洲同”两句说理,“万事空”与盼望“九洲同”看似矛盾,其实正表明了陆游对个人与国家截然不同的态度。“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两句可以说是诗人临终前的遗嘱,说自己一生一直在等待恢复中原的一天到来,到了生命最后一刻他仍坚信,这一天终会到来,希望自己到时能知道,在九泉之下得到一份安慰,分享胜利的喜悦。全诗没有一言谈及私事,但作者至真至诚的爱国情操已然力透纸背。

轰轰烈烈是爱国,默默无闻也是爱国。陆游属于前者,而我国著名物理学家,被誉为“中国原子弹之父”的邓稼先则属于后者。当他奉命研制的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在神州大地试爆成功时,他的亲朋好友甚至他的妻子都不知道这颗原子弹凝聚了他多年的心血。在身患绝症临终前,邓稼先依然别无所求,只是对夫人和同事们说:“中国的原子弹和氢弹都已经试爆成功,我已经死不足惜了。”这位生前默默无闻死后却极其荣耀的物理学家,为中国的国防事业辛勤耕耘了30多年,他的名字就如他试爆成功的原子弹一样,回响在中华大地,并将永远传承下去,激励着后来者为祖国的明天奋斗不息。

石将军战场歌

李梦阳

清风店南逢父老,告我己巳年间事。

店北犹存古战场,遗镞尚带勤王字①。

忆昔蒙尘实惨怛,反覆势如风雨至②。

紫荆关头昼吹角,杀气军声满幽朔。

胡儿饮马彰义门,烽火夜照燕山云③。

内有于尚书,外有石将军。

石家官军若雷电,天清野旷来酣战④。

朝廷既失紫荆关,吾民岂保清风店。

牵爷负子无处逃,哭声震天风怒号。

儿女床头伏鼓角,野人屋上看旌旄。

将军此时挺戈出,杀敌不异草与蒿。

追北归来血洗刀,白日不动苍天高。

万里烟尘一剑扫,父子英雄古来少。

天生李晟为社稷,周之方叔今元老。

单于痛哭倒马关,羯奴半死飞狐道。

处处欢声噪鼓旗,家家牛酒犒王师。

休夸汉室嫖姚将,岂说唐朝郭子仪。

沉吟此事六十春,此地经过泪满巾。

黄山落日古骨白,砂砾惨淡愁行人。

行人来折战场柳,下马坐望居庸口。

却忆千官迎驾初,千乘万骑下皇都。

乾坤得见中兴主,日月重开再造图。

枭雄不数云台士,杨石齐名天下无⑤。

呜呼杨石今已无,安得再生此辈西备胡!

【注释】

①遗镞(cú):遗迹。

②蒙尘:谓天子被俘。反覆:一再,十月间的进攻已非首次,所以这样说。

③彰义门:北京城九门之一,门前胡儿饮马,烽火烛天。意味着京城已危在旦夕。

④天清:天时,野旷:地利。

⑤枭(xiāo)雄:此用褒义,英雄豪杰之意。云台:汉代洛阳南宫中的高台,明帝图画中兴功臣32人于其上。杨:指杨弘,亦明代卫国功臣。

【品评】

这首诗歌颂明代英勇抗击瓦剌族入侵的将军石亨,是一首洋溢着高尚的民族气节的诗篇。

同类推荐
  • 服饰通览(生命百科)

    服饰通览(生命百科)

    服饰通览中国服饰文化演变中国服饰的历史源远流长,从原始社会、商周、春秋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辽夏金元、明清,到近现代,都以鲜明特色为世界所瞩目。原始社会服饰(公元前21世纪之前)战国时人撰写的《吕氏春秋》、《世本》及稍晚的《淮南子》提到,黄帝、胡曹或伯余创造了衣裳。
  • 中华成语故事(元)

    中华成语故事(元)

    《中华成语故事》一书精心选取了人们常用、常见的成语,设置了“释义”、“同义词”、“例句”等栏目。“释义”不仅对成语进行解释,还点明了它的出处;每篇以平易而生动的语言将每一个成语背后的人物和故事娓娓道来。成语是汉语言文化的精华,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之基。阅读它最原始的故事,了解它的来龙去脉,不仅可以培养、提高自己阅读的能力,也有助于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
  • 不可不知的文化常识

    不可不知的文化常识

    在人生的道路上,不知要经历多少的坎坷。每一次的成功,也许都要经历唐僧取经般的九九八十一难。如果我们的生命真有无限长的话,即使把所有的路都走一遍都无所谓,但事实是生命有限,人生苦短,人生真正能够做事的时间不过是短短的几十年。鉴于此,我们编著了这套《不可不知丛书》,作为读者朋友面对现实生活的一面旗帜,来感召和激励人生,共同朝着美好的未来前进。
  • 中西合俎集

    中西合俎集

    本丛书体现了西南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全体同仁如是学术旨趣——静虑澄心,“虚怀若谷,静一至道”。于学科建设而言,此为根本,当有深意焉。“大学,乃大师之谓也”。西南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全体同仁恪尽职守,教书育人,同时“皓首穷经”,不断提升理论素养,拓展学术境界,提高专业能力。我们高悬起“学术境界”这把标尺作为理想的目标去衡量、读解与阐释外语教学生动的现实实践,试图以求“道”之旨“月印万川”,鉴照理论与教学实际,使其呈现“有我之境”。丛书的核心理论追求就是“求道”,并将其悬为映照万川之“月”,作为价值尺度,以求“学理”。
  • 湖北人的性情剖析

    湖北人的性情剖析

    湖北人既豪爽又谨慎,既热情又小心,既善于经营世俗人生,又崇尚精神生活。他们可以披肝沥胆,无私助人,也可以小处计较,谨慎处世;他们可以争强好胜,兼济天下,也可以超然物外,独善其身。本书是第一本诠释湖北人性情的精华本,是洞悉湖北人行为特性的全面攻略。本书着重描写了湖北的地理特点、文化和他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在本书中,编者突出表现湖北人在经济、教育、社会、性格、人文况味、语言等领域所呈现出的性情特征。其中,尤其对“天上九头鸟、地上湖北佬”这句俗语,做了细致的解释。
热门推荐
  • 劫修传

    劫修传

    书中,原承天第九世转生的时候,因阻止魔界魁神硬闯昊天。终于有了重修仙道的机会,原承天本是昊天界的金仙,带着前几世的记忆和修仙的经验开始走上修仙的道路……,失手毁了飞升殿,被贬九世轮回重修仙道的传奇故事
  • 孽海情天梦红楼

    孽海情天梦红楼

    这是一个昏庸腐败的家。几个追求爱情自由和个性解放的年青人生活在这里。这里有道貌岸然的长辈,欺上昧下,附庸风雅的文人,颐指气使的主子,草菅人命。最终,他们淹没在腐朽的世俗中,死的死、散的散,最终落了个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 下一站拉萨

    下一站拉萨

    本书是一个80后背包客探访以拉萨为中心的环游西藏的旅行笔记。从昆仑山口到可可西里,从格尔木到拉萨,从拉萨到日喀则,从日喀则到墨脱……作者以富有诗意的笔触,配以旅行中的感触、心得以及旅行花絮等,从各个角度记录了一行人的见闻游记、幽默轶事,为读者倾情讲述了一个不为人知的西藏风情文化。通过这次的旅行,作者对生命和生活有了更深的体悟,思想得到了洗礼,灵魂得到了升华,找回了真实的自己。读后将带给你身临其境的感受,有了旅行的冲动。现在,就启程,向着梦想之地出发!
  • 假妻真爱:误惹不良帝少

    假妻真爱:误惹不良帝少

    突然发现自己成了另外一个女人,自己的老公也变了,这是不是意味着做梦还是穿越?路小丫就这么神奇的被人当成了另外的女人,豪门少奶奶,英俊多金的老公……梦一般的生活让她慢慢的对那个腹黑霸道的帝少不能忘怀的时候,灰姑娘始终还是灰姑娘,她被打回了原形……刚失去了孩子,那个女人说:“不要再让我看见这张脸!”她的脸就那么变成了另外一张脸,在黑暗中度过了两年痛不欲生的生活,支撑她的唯有报仇的信念……涅槃归来,她成了微笑女神二妮,她要的就是将那个男人抢到自己的手里,她要夺去那个女人最在意的一切!
  • 故事经典

    故事经典

    《微型小说·故事经典》精选了近百年来中外著名作家创作的经典故事微型小说。正如契诃夫说:“故事越单纯,那就越逼真,越诚恳,因而也就越好。”这些名篇佳作在情感性和艺术性方面都代表了世界的最高成就,具有很强的阅读性和欣赏性,深受广大读者喜爱,拥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这些作品不仅能使我们感受到名家的丰富情感、高雅兴趣和创作魅力,还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可供欣赏、学习和研究世界微型小说的范本,非常具有收藏价值。
  • 藏花II

    藏花II

    对花生来说,十七是她年少时的梦,是永远不凋零的花,而那些为爱付出的代价,那些真心的痴心的话,也会永远记在她心里;至于王动,啊!那个下流胚子癞蛤蟆,提起他来就生气万分,不提不提!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红楼花影

    红楼花影

    荼蘼是花季最后盛放的花,开到荼 蘼花事了,只剩下这开在遗忘前生的彼岸的花,所以它的花语是最终的美丽。《红楼花影》中爱到荼蘼,没有在生命中最好的年华遇上最好的你,生命 中最灿烂、最繁华、也最刻骨铭心的爱即将失去……
  • 红警1895

    红警1895

    王国瑞穿越到了1895年的台湾,并且获得了一个超级金手指——红警基地。从此全世界都被改变了。日本天皇:“必须要消灭他,不然我们大日本将会永无宁日!”俄国沙皇:“请你不要再打了,我把女儿嫁给你,割让西伯利亚当嫁妆。”英国首相:“怎么我一觉醒来,大英帝国的海军不再是世界第一了?”德国皇帝:“各位英勇的德军将士,请你们再坚持一下,我们东方的盟友很快就要打过来了!”
  • 嗜爱暖婚:BOSS一尝上瘾

    嗜爱暖婚:BOSS一尝上瘾

    【已完结】读者群:300519388他是高高在上的世家继承人,清冷果决,魅惑人心,却偏偏对她三见钟情。一场古街寻人,她闯入本不该接触的世界。一场夜店放纵,她醉酒后幸得他一力维护。一场家族恩怨,牵扯两家祖孙三代的秘密。她说:全世界都不答应我们在一起。他说:那就让全世界陪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