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39000000014

第14章 圣谕广训(2)

《诗经》上说:“人与人之间之所以不和睦,只是在开始于细小的事情上未加以防范。”《易经·讼》之象上说:“有才德的人上任治事,首先考虑的是如何设法制止人与人之间的纠纷。”重视的是把争端消灭于萌芽状态之中。这个道理告诉我们,人与人之间虽有亲疏远近之分,但应一概予以温厚亲诚。凡事无论大小轻重,都要处之以谦逊的态度。不要自恃富裕以侮辱贫困之人,不要挟持尊贵以欺凌低贱之人,不要假托聪明以欺侮愚笨之人,不要倚仗强势以凌侮弱小之人,谈话之中可以化解纠纷,施德于别人不要希望图报。人家如有做得不周到的地方,应当以情感来加以原谅;出现了意料不到的寻衅闹事纠纷,应当以道理去加以排解。你既然有宽容的气度,他则必然会产生悔悟之心。一时能够忍耐,乡里称为善良之人;小小生气之事不予计较,闾党推为长厚之人。乡党之和,其好处大得很。古语说:“不是占卜住宅,而是选择邻居。”有什么缓急之事可以依靠着,不如乡里中的乡邻戚友。务必使一乡之中上下联成一体,安乐忧患看作为一家;种地经商者相互资助供给,工匠和做生意的人相互推让支持,于是民与民之间就会和睦相处。训练方面相互习演,防守方面相助配合,于是兵与兵之间关系和谐融洽。兵出力以卫民之生命财产安全,民一定致力其供养之任;民出财以供给于兵,兵一定致力于爱惜民财,则兵与民彼此和睦共处。从而老百姓挑着盛有豆粥之类的食物慰劳士兵,秩序井然,争端之事不会发生;无端寻衅闹事的人,要想很快兴起一场官司也就没有缘由了。如果都是这样,怎么会弄到相互结怨而耗费资财,荒废时光而失去生业,甚至于破产流离,以身殉法而不醒悟呢?那些大家族中的年老之人,是乡党中的希望所在;在学校里的英彦之士,则是乡党中的精英,理应以和谐揖睦之风范为所在之一带人民的表率。而奸巧愚顽、好事生非的人,或者施以诡计百般调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或者横行乡里吓诈钱财,或者表面上看起来和谐亲切而骨子里却百般煽惑诱使,或者假托客观公正的言词而把持地方一切。这里如果有其中的一件事,则乡里内部就不会安宁。这既为乡里的舆论所不容许,而且国家的法纪俱在,你们兵民人等应当以忠诚的态度严格加以遵守。一个国家之所以存在,是由一乡一党之积聚集合而来。你们诚挚地遵守我的父亲圣祖仁皇帝美好的训谕,崇尚亲近和睦的淳厚风气。孝顺父母、敬爱兄长之事就会越来越做得好,宗族内部的人就会因此而越来越忠厚笃实,被人尊称为仁者所居之地,家家户户可以安居乐业。争端不起而人人相安无事。且将代代延续下去。协调和谐之风遍布于全国各地。万物相和之元气蒸蒸日上于天下。我与尔等天下臣民就永远可以依赖于此了。

三、重农桑以足衣食

【原文】

朕闻养民之本,在于衣食。农桑者,衣食所由出也。一夫不耕,或受之饥。一女不织,或受之寒。

古者天子亲耕,后亲桑,躬为至尊,不殚勤劳,为天下倡。凡为兆姓,图其本也。夫衣食之道,生于地,长于时,而聚于力。本务所在,稍不自力,坐受其困。故勤则男有余粟,女有余帛;不勤则仰不足事父母,俯不足畜妻子。其理然也。

彼南北地土虽有高下燥湿之殊,然高燥者宜黍稷,下湿者宜粳稻。食之所出不同,其为农事一也。树桑养蚕,除江浙、四川、湖北外,余省多不相宜。然植麻种棉,或绩或纺,衣之所出不同,其事与树桑一也。愿吾民尽力农桑,勿好逸恶劳,勿始勤终惰,勿因天时偶歉而轻弃田园,勿慕奇赢倍利而辄改故业。苟能重本务,虽一岁所入,公私输用而外,羡余无几,而日积月累,以至身家饶裕,子孙世守,则利赖无穷。不然,而舍本逐末,岂能若是之绵远乎?至尔兵隶在戎伍,不事农桑,试思月有分给之饷,仓有支放之米,皆百姓输纳以散给。

尔等各赡身家,一丝一粒,莫不出自农桑。尔等既享其利,当彼此相安,多方捍卫,使农桑俱得尽力。尔辈衣食永远不匮,则亦重有赖焉。若地方文武官僚俱有劝课之责,勿夺民时,勿妨民事,浮惰者惩之,勤苦者劳之,务使野无旷土,邑无游民,农无舍耒耜,妇无休其蚕织,即至山泽园圃之利,鸡豚狗彘之畜,亦皆养之有道,取之有时,以佐农桑之不逮。庶几克勤本业,而衣食之源溥矣。所虑年谷丰登,或忽于储蓄布帛充赡,或侈于费用不俭之弊与不勤等,甚且贵金玉而忽菽粟,工文绣而废蚕桑,相率为纷华靡丽之习,尤尔兵民所当深戒者也。

自古盛王之世,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享富庶之盛而致教化之兴,其道胥由乎此。我圣祖仁皇帝念切民依,尝刊《耕织图》颁行中外,所以敦本阜民者甚至。朕仰惟圣谕念民事之至重,广为诠解,劝尔等力于本务。余一人衣租食税,愿与天下共饱暖也。

【译文】

我知道吃饭穿衣是养民的根本,而种地养蚕则是吃饭穿衣的来源。男人不耕种田地就有可能挨饿,女人不纺纱织布就有可能受冻。

古代做皇帝的人在每年春季到来时举行耕田的典礼,皇后则在春季的最后一个月里举行躬亲纺织的典礼,把种地养蚕的事情看得特别的重要,身为至尊但不顾辛劳、竭尽全力为天下人首先作出表率。这一切都是为了天下人民。这些则是重视养民治国的根本。吃饭穿衣之道,在于让庄稼生于适合于它的土地,长于适合于它的时令季节,而要最后取得好的结果则要靠人力。根本任务所在,稍不自己努力去实现,就会坐受其困苦。所以,勤劳则男子有剩余的粮食,女子有多余的衣物;不勤劳则上不能侍奉父母双亲,下不能供养妻子儿女。其道理就是这样。

南北地土虽有高低、干燥湿润的区别,然而高坡干旱之地适宜种植五谷杂粮,低下湿润之地适宜种植粳稻。粮食的生产来源和方式不同,但却都是农业方面的事情。种植桑树以养蚕,除了江苏、浙江、四川、湖北以外,其他省份大都不适宜此事。然而,种植麻类和棉花等经济作物,或者搓麻线麻绳,或者纺纱织布,衣服之制造不同,而其与种桑养蚕的事情是一致的。希望我全国老百姓尽自己之力而把吃饭穿衣方面的事情办好,不要好逸恶劳,不要起初勤劳,最后懒惰,有始而无终,不要一碰到因天灾收成偶然歉收就轻易抛弃自己的田产家园,不要看到某一货物紧缺可以赚大钱而总是改变自己以往的职业。假如能够注重务本,虽一年收获的粮食,除去所需公私花费之外,剩余不多;但只要日积月累,就可以身家富裕,加上子孙世守,则利赖无穷。如果舍本逐末,岂能如是延绵长远之生计吗?至于你们兵士隶在军营,不耕种田地,不植桑养蚕,试思每月有分给之饷银,仓库里有按日支放之米粮,都是由于老百姓缴纳才得以无缺食之虞。

你们各人供给自己和家里人的食物钱财,一丝一粒,都来自于老百姓种田耕地、植桑养蚕。你们既然享受其利,那么应当彼此相安,多方捍卫,为老百姓提供一个安定祥和的环境,使其尽力把田地种好。你们这些当兵的吃饭穿衣永远不会缺乏,主要的依靠也就在于此。假如地方文武官吏都知道有劝导督教的责任,不占据老百姓从事农桑的农时,不妨碍老百姓从事农桑的农事,对轻浮懒惰之人加以惩罚;对勤苦耐劳之人加以慰劳奖赏,务必使乡村无荒废之地,城镇无游手好闲的人,男人不舍弃其耕作农具,妇女不休止其养蚕织布,即使是对于山上、水塘、园林、苗圃中瓜果蔬菜之类的收种,鸡鸭狗猪等家畜方面的饲养,也都讲究方法,取之有时,用以辅助吃饭穿衣方面的不足。这样,也许就可以专务自己的本业,而吃饭穿衣之来源则会广阔。所忧虑的是五谷丰登之年,或忽用储蓄布帛补充供给,或由于奢侈而导致费用不俭之弊及不勤等,甚而有贵金玉而忽视豆谷,擅长在丝织品和衣服上绣有彩色花纹而废弃蚕桑本业,相互竟为纷华靡丽之风习,此尤需尔兵民人等应当深以为戒的。

自古以来,兴盛君王治理的社会,老年人穿的是丝织之衣,吃的是鱼肉,老百姓不挨饿不受冻,共享富庶之盛而使得政教内化之风气日益兴起,其道理全在于此。我圣祖仁皇帝思念关切天下人民生活之依归,曾经刊印《耕织图》发行于全国各地,其所以注重根本、扶持民众的意愿更加深切。我敬思圣祖仁皇帝圣谕思念民事之至关重要,广为解说,劝天下臣民各自致力于农桑本业。我一人穿衣吃饭都来自于百姓税租,愿与天下民众共享幸福之乐。

四、尚节俭以惜财用

【原文】

生人不能一日而无用,即不可一日而无财。然必留有余之财而后可供不时之用,故节俭尚焉。夫财犹水也。节俭犹水之蓄也,水之流不蓄,则一泄无余而水立涸矣;财之流不节,则用之无度而财立匮矣。我圣祖仁皇帝躬行节俭之为天下先,休养生息,海内殷富,犹兢兢以惜财用示训。盖自古民风皆贵乎勤俭,然勤而不俭,则十夫之力不足供一夫之用,积岁所藏不足供一日之需,其害为更甚也。夫兵丁钱粮有一定之数,乃不知撙节,衣好鲜丽,食求甘美,一月费数月之粮,甚至称贷以遂其欲,子母相权,日复一日,债深累重,饥寒不免。农民当丰收之年仓箱充实,本可积蓄,乃酬酢往来,率多浮费,遂至空虚。夫丰年尚至空虚,荒歉必至穷困,亦其势然也。似此之人,国家未尝减其一日之粮,天地未尝不与以自然之利,究至啼饥号寒、困苦无告者,皆不节俭所致。更或祖宗勤苦俭约,日积月累,以致充裕,子孙承其遗业,不知物力艰难,任意奢侈,诲耀里党,稍不如人,即以为耻,曾不转盼遗产立尽,无以自存,求如贫者之子孙,并不可得,于是寡廉鲜耻,靡所不至。弱者饿殍沟壑,强者作愚犯刑。不俭之害,一至于此。《易》曰:“不节若则嗟若。”盖言始不节俭,必至嗟悔也。尔兵民当凛遵圣训,绎思不忘。

为兵者知月粮有定,与其至不足而冀格外之赏,孰若留有余以待可继之粮?为民者知丰歉无常,与其但顾朝夕致贫窭之可忧,孰若留贮将来为水旱之有备?大抵俭为美德,宁以固陋贻讥,礼贵得中,勿以骄盈致败。衣服不可过华,饮食不可无节,冠婚丧祭各安本分,房屋器具务取素朴,即岁时伏腊,斗酒娱宾,从俗从宜,归于约省,为天地惜物力,为朝廷惜恩膏,为祖宗惜往日之勤劳,为子孙惜后来之福泽。自此,富者不至于贫,贫者可至于富,安居乐业,含哺鼓腹,以副朕阜俗诚民之至意。《孝经》有曰:“谨身节用以养父母。”此庶人之孝也。尔兵民其身体而力行之。

【译文】

每天所需要的用物,每天所需要花费的钱财,只要人活着,一天也不可缺少。然而。必须留存有余之钱财而后才可以供给不时所需之费用,因此节俭显得非常重要。钱财好比水,节约勤俭好比水之积蓄储存。如水在流淌之中不注意积蓄,则会一泻无余而使之立即于干;钱财之花费不加以节制,则会用之无度而使钱财立即缺乏。我的父亲圣祖仁皇帝身体力行节俭为全国人民作出了榜样,休养生息,国内富实,却仍然紧缩开支以惜财用而示训国人。自古以来最可贵的莫过于民风勤俭,然而勤而不俭,则十人之力不足以供给一人之费用,积一年所存不足以供给一日之需求,其后果更为严重。军营士兵的钱粮有一定之数目,竟不知道节省着用,穿衣讲究鲜艳华丽,饮食追求好吃好喝,一月花费数月之粮,甚至向别人借债以满足自己的无穷欲望,本利相互变化制约,日复一日,债务深重,饥寒难免。农民本当在丰收年间粮食钱财充裕之际,注意积蓄以待灾荒,竟多方交际往来,大都浮费浪用,从而弄到钱粮空虚。丰收之年尚至于钱粮空虚,灾荒歉收之年必至于穷困潦倒,发展到这个样子也是很自然的事情。像这类的人,国家未曾减少其一日之粮,天地未曾不给予以自然之利,结果弄到啼饥号寒、困苦无告的原因,都是不知勤俭所造成的。更有因为祖宗勤苦俭约,日积月累,以致家业充足富裕,而子孙继承其遗业,却不知财物来之不易,任意奢侈,在人面前显示自己的富有,满足其自己的虚荣心,稍稍不如人家,即以为羞辱,竟不要多久就把祖宗的遗产花光,以至到了无法养活自己的地步,即使想求做一个贫苦人家的子孙,也不可能了,于是寡廉鲜耻,毫无自尊心,什么事都干得出来。弱者因饥饿死于山沟,强者无视国法而犯刑。不善节俭之害,到了这样严重的程度。《易经》说:“不节俭必定后悔。”说的是一开始不节约,必至最终贫穷后悔不已。你们兵民应当切实遵循我的父亲圣祖仁皇帝的训示,时刻谨记而不能忘。

当兵的人都知道每个月供应的粮食数目有规定,与其到了不足之时而希望格外赏赐,何不留有余存以待可继之粮?为民者应当晓得丰歉难以预料,与其只注意早晚致于贫穷的忧虑,为何不储存以备将来为水旱灾害之有备无患?大体说来,勤俭节约为美德,宁可让别人讥笑我见识鄙陋,授人礼物也要坚持贵在适中,不要以骄盈而致家道败落。衣服不可过于华丽,饮食不可没有节度,红白喜事各按规矩,不可讲究排场,房屋器具陈设务必取其简利,就是在一年春夏秋冬和夏天的伏日、冬天的腊日这些重要时节,设酒席招待宾客,也应当依从风俗习惯,适宜适度,一切归于节俭,为天地爱惜物力,为朝廷爱惜德惠膏脂,为祖宗爱惜往日之勤劳,为子孙爱惜后来之幸福恩惠。自此,富裕之人不至于转为贫穷,而贫穷之人却可以至于富裕,大家安居乐业,天真纯朴而没有诈伪,也符合我敦厚风俗、和谐民情的深切意愿。《孝经》上面说:“谨慎言行、节约费用以供养父母双亲。”意思是一般平民百姓对父母双亲要孝顺。你们兵民应当对此身体力行之。五、隆学校以端士习

【原文】

古者家有塾,党有庠,州有序,国有学,固无人不在所教之中。专其督率之地,董以师儒之官,所以成人材而厚风俗,合秀顽强懦使之归于一致也。我圣祖仁皇帝寿考作人,特隆学校,凡所以养士之恩,教士之法,无不备至。盖以士为四民之首,人所以待士者重,则士之所以自待者益不可轻。士习端而后乡党视为仪型,风俗由之表率。务令以孝悌为本,才能为末,器识为先,文艺为后。所读者皆正书,所交者皆正士,确然于礼义之可守,惕然于廉耻之当存。惟恐立身一败,致玷宫墙;惟恐名誉虽成,负惭衾影。如是,斯可以为士否?或躁竞功利,干犯名教,习乎异端曲学而不知大道,骛乎放言高论而不事躬行,问其名则是,考其实则菲矣。昔胡瑗为教授,学者济济有成;文翁治蜀中,子弟由是大化。故广文一官,朕特饬吏部悉以孝廉明经补用,凡以为兴贤育才,化民成俗计也。然学校之隆,固在习教者有整齐严肃之规,尤在为士者有爱惜身名之意。士品果端而后发为文章。非空虚之论,见之施为;非浮薄之行,在野不愧。儒者在国即为良臣,所系顾不重哉!

同类推荐
  • 历代赋评注(宋金元卷)

    历代赋评注(宋金元卷)

    本书是目前篇幅最大的一部历代赋注评本。书中对入选作家的生平和作品的背景均作了介绍。第一卷开篇除以“总序”对赋的特质及其同汉语与中华文化的血肉关系、赋在中国和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作了概括论述之外,还在评注前撰文《赋体溯源与先秦赋概述》,以下各卷在评注前也都有“概述”,对该时期赋的主要作家、重要作品、创作成就和主要特色等有简略而精当的论述,以与书中的作者简介、各篇题解及品评形成点、线、面结合的关系,从而便于读者在阅读作品及评注过程中形成对该时期赋吏的整体认识。
  • 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是春秋末期我国古代大军事家孙武所著的一部军事经典著作,被誉为“武学之圣典,兵家之绝唱”,在中国军事思想史,乃至世界军事思想史上都占有极为尊崇的地位。
  • 尚书

    尚书

    《尚书》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汇编,也是最早的一部历史典籍,它的“典”、“谟”、“训”、“诰”、“誓”、“命”六体,有的是讲演辞,有的是命令、宣言,有的是谈话记录。《尚书》为我们研究我国原始社会末期和夏商周奴隶社会历史,留下了珍贵的资料。
  • 北山酒经

    北山酒经

    《北山酒经》分上、中、下三卷。上卷追述了酿酒的发展历史,中卷和下卷介绍了酿酒的具体技艺。《北山酒经》虽为酿酒技艺的专著,实则却渗透着酒文化的浓重缩影,为饮而酿,酿则必饮,可谓关乎酒之品质的重要著作。
  • 四书五经名句鉴赏

    四书五经名句鉴赏

    数千年来,儒学经籍浩繁,汗牛充栋,人们要想一窥堂奥,殊属不易。除鸿儒学者外,一般人对儒学的汲取主要是以儒学经籍的名篇名句,尤以四书五经为首。儒学的经典名句,具有能传之千古,播之四海的功能,让世世代代的人们受其熏陶教育,从而使整个儒学的传承,像浩浩长江,永不衰竭,且历久常新。
热门推荐
  • 聊斋志异选(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聊斋志异选(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聊斋志异选》在选辑过程中,着力挑选出其中脍炙人口、广为流传的代表作。其中既有反映民间疾苦、揭露官场黑暗、抨击科举腐败的愤世之作,也有阐释人伦事理、颇具教育意义的寓意故事,更有讴歌美好人格、纯洁爱情的佳美篇章。
  • 粉嫩娃娃是富商:九九倾城

    粉嫩娃娃是富商:九九倾城

    【蓬莱岛原创社团出品】她是IQ200的超级天才,却唯独爱财。更有人送她外号称为“钱如命”。谁说穿越就要血雨腥风?步步为营?看她一朝穿越,摇身一变成为天下首富之时,看这天下谁敢小觑。百里臣苦笑着说“九儿,你居然是女人?你骗得我好苦阿,这一个错过便是一生。”即墨少卿悻悻的一笑:“你我既同为卿字,便是有缘,跟我回家做我的娘子如何。”夏复亦坚定决绝道:“我不管你是男是女,我都要把你留在身边,你休想跑。”她是天下第一商人,是斐然王国的公主,还是绝杀的首领?无论她是谁,她依旧一身的冷淡傲然之气。素手执着折扇,眼眸一一扫过众人,慵懒地道:“想娶我?想我嫁?行,都把钱拿够了再说。”闻言众美男齐齐倒地。看生性冷淡却执着无比的她,只为一句:若不离,此生不弃。如何掀起惊涛骇浪惊艳天下……
  • 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实用文艺鉴赏

    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实用文艺鉴赏

    本书讲述了民间文学、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电影、电视、建筑鉴赏方面的知识,其内容全面广泛、营养丰富、生动具体、趣味盎然。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清史是个什么玩意儿:话说清朝十二妃

    清史是个什么玩意儿:话说清朝十二妃

    本书挑选了清代深宫对满清乃至中国的影响绝不亚于“清朝十二帝”的十二位女性。通过对她们故事的讲述,让大家准确、快捷地了解清代后妃,特别是理解她们身处于自己时代中的困境与局限。
  • 调皮宝宝迷糊妻

    调皮宝宝迷糊妻

    楚雨,绝色容貌,倾国倾城。生于豪门世家,祖上三代,男儿众多,她成为家族的千金小姐。在大婚之年,父亲为她钦点了一桩婚姻!这样的爱情她不要。她要自己寻找幸福!然而,在这个世俗的世界里,迎面走来的男人可能更看重她的财与貌。楚雨,奇丑无比,她来自边远山区,学历不高,渴望活出精彩!好不容易没有公司嫌她丑陋,应征进去做了个替补秘书。却不想,这位总裁大人竟然帅得让人眼蓝,酷得让人心碎…冷寒,帅气的冷面总裁,面对自己的丑女秘书,实是无法专心工作,只因为她常常出其不意的恶作剧……冷无双,闪动着机灵敏捷的大眼睛,第一次到总裁办公室,就被楚雨的丑陋吓得哇哇大哭起来。却不想,因为楚雨的一个意外事件,而和她结下不解之缘……冷无双——爸爸,我只要雨妈妈!冷寒——其实对女人,我已经厌倦!楚雨——也罢,我就以这丑陋的容颜,实施我的猎夫计划…&&&&&&&&&&&&&&&&&&&&&&&&&&&&&&&&&&推荐:苦情儿:《妖娆太子妃》夏草青青:《老鸨王妃》夏草青青:《我得负责》雪落暄:《魁首猎爱》白色娃娃:《冷王子的甜心公主》明千晓:《流氓皇后》美娃:《混血小天使》推荐晗晗的文文:《嚣张宝宝总裁妈》都市完结
  • 总裁的极品妻

    总裁的极品妻

    “呵呵,那打扰你真的不好意思啊,对了,感觉怎么样啊?”刚坐下就跟她探讨这种深奥的问题,有点过早吧。“你指什么?他的为人?还是别的什么?”她自然知道她问的是那男人了,更知道,她问的是那种事情,只是,她向来不喜欢开玩笑的,所以冷冷的憋了她一眼。“呃,他的为人?呵呵,没事了,中午要不要一起出去吃饭啊?大家约好在刚开业的那家餐厅。”“今天中午不行,改天吧,这两天有些忙。”她说的是她的……
  • 漫天星光送给你

    漫天星光送给你

    她是一个美得让人看上一眼都消魂蚀骨的千金小姐,他却是一个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花花公子。一次邂逅他对她一见对钟情并展开强烈的追求,后母也将他列为一级女婿。但她却为了挣脱命运的安排而跟另一个萍水相逢的男人私奔了,他大怒,一气之下把她家的产业连根拔起!她失去了尊贵的“千金”身份,那个穷小子也因经不起诱惑出轨了。在她一无所有、绝望悲伤的时候,他摇身一变成为恶魔又出现在她面前……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拽上我的复仇公主

    拽上我的复仇公主

    10岁之前的两姐妹,是慕容家族的千金小姐,可是因为一个天大的阴谋,父亲不认,母亲因为证明自己的清白自杀,同父异母的妹妹更是出言恶毒,她带着妹妹从家里逃出来,还被追杀,又被人拐骗卖到美国做女佣,她们发誓,一定要活下去,要回来报仇。经过7年的蜕变,她们回到中国,回来报复所有该报复的人,殊不知这背后还有着一个更大的阴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