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39000000015

第15章 圣谕广训(3)

至于尔兵民恐不知学校之为重,且以为尔等无与,不思身虽不列于庠序,性岂自外于伦常?孟子曰:“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又曰:“人伦明于上,小民亲于下。”则学校不独所以教士,兼所以教民。若黉宫之中,文武并列,虽经义韬略,所习者不同;而入孝出悌,人人所当共由也。士农不异业,力田者悉能敦本务实,则农亦士也;兵民无异学,即戎者皆知敬长爱亲,则兵亦士也。然则庠序者,非尔兵民所当隆重者乎?端人正士者,非尔兵民所则效者乎?孰不有君臣父子之伦?孰不有仁义礼智之性?勿谓学校之设,止以为士,各宜以善相劝,以过相规,向风慕义,勉为良善。则氓之蚩蚩,亦可以礼义为耕耘;赳赳武夫,亦可以诗书为甲胄。一道同风之盛,将复见于今日矣。

【译文】

古时候家有家的学校,党有党的学校,州有州的学校,国有国的学校,原本每个人都在受教育之中。如专其督察之地,正以师儒之官,就可以造就人才而厚风俗,聚合智愚强弱使之归于一致。我的父亲圣祖仁皇帝执政多年致力于培育人才,特别看重振兴学校,只要是培养读书人的思想,教导读书人的方法,无不详备周到。一般说来,因为读书人为士农工商之首,人所以对待读书人很敬重,而读书人对待自己则更加不可随便。这是因为读书人养成了端正的品行习惯而后乡里视作为模范,良好风俗由此形成作为表率。所以读书人一定要以孝顺父母、敬爱兄长的道理为重,才华能力为轻;以气度见识为先,写作方面的技能为后。所读之书均为正道之书,所交之人都是正道之人,坚持礼义之可以遵守,敬惧廉耻之应当保存。惟恐自己的身名败坏,致使玷污师门声誉;惟恐名誉虽已取得,而负有惭愧败行之心。假如是这样,就可以成为一个有知识的人了吧?或者有人急于与人比高下而争功名利禄,干涉侵犯纲常名教,习惯于邪说和褊狭的言论而不知治事作人的大道理,追求夸夸其谈而不去实践,问其名则是,考其实则非。古代著名教育家胡瑗为学官,学者众多而又有成就;汉景帝时文翁为蜀郡守,于成都起办官学,这个地区的子弟因此而受到广泛深入的教化。所以设立儒学教官一职,我特意督饬吏部一概以举人、贡生等经过严格科举考试而获得功名的人补用。所有这些都是为了兴贤育才,达到育化民智、形成一种良好风俗的目的。然而,学校之兴盛,固然在于熟悉教育的施教者应有整齐严肃之规章,但作为一个读书人,爱惜自己身名之意愿则尤为重要。他的品行果真端正而后可以阐发为文章。不是空洞虚伪的说教,要看得出在实际行动有作为;不是浮丽轻薄之行为,没有当官亦不会感到有愧名。学识多、品行端正的儒者在朝廷即为良臣,学校与国家的关系难道不重要吗?

至于你们兵民恐怕不知道学校的重要,而且认为与你们无关,不考虑自身虽然没进过学校,但其品性岂可自己将其排除于伦理纲常之外?孟子说:“谨慎地从事学校的教育,再用孝悌的道理来反复重申。”他又说:“人与人之间尊卑高下的规则显明于上层,则普通老百姓就会亲密无间于下边。”这个道理说明,学校不是单纯用来教育读书人,还兼有教育广大民众的功能。如果学校中之文武并列。虽经义韬略所习者各有不同,而有关了解孝顺父母敬爱兄长的问题,则人人应当共同由学校来启发诱导。读书的人和作田的人从总体上说并没有根本的区别,只是分工不同而已,致力于耕种田地的人如都能敦本务实,那么一个作田的人就如同一个读书的人;当兵的人与老百姓所受教育的根本内容没有什么区别,这就是说当兵的人如果都知道尊敬长辈爱护亲朋,那么当兵的人就如同一个读书的人。然则各类学校就不应该为你们兵民所当重视吗?端人正士就不应该为你们兵民所当仿效吗?谁没有君臣父子之间的人伦关系?谁没有仁义礼智之类的天性?不要以为学校的设立,仅仅是为了读书人,人人都宜以善相互劝导,以过失相互规诫,向往良好的风气,仰慕可敬的义行,相互勉励为良为善,如此则乡间劳作小民之忠厚老实,亦可以礼义作为农事的工具;雄健勇猛之军营士兵,亦可以诗书作为御敌的本领,古时候天道合一的盛况,定会在当今再现。

六、黜异端以崇正学

【原文】

朕惟欲厚风俗先正人心,欲正人心先端学术。夫人受天地之中以生,惟此伦常日用之道为智愚之所共由。索隐行怪,圣贤不取。

《易》言:“蒙以养正,圣功以之。”《书》言:“无偏无颇,无反无侧,王道以之。”圣功、王道,悉本正学。至于非圣之书,不经之典,惊世骇俗,纷纷藉藉,起而为民物之蠹者,皆为异端,所宜屏绝。凡尔兵民愿谨淳朴者固多,间或迷于他歧,以无知而罹罪戾,朕甚悯之。

自古三教流传,儒宗而外,厥有仙释。朱子曰:“释氏之教,都不管天地四方,只是理会一个心。老氏之教,只是要存得一个神气。”此朱子持平之言,可知释、道之本旨矣。自游食无籍之辈,阴窃其名以坏其术,大率假灾祥祸福之事,以售其诞幻无稽之谈。始则诱取资财以图肥已,渐至男女混淆聚处为烧香之会,农工废业,相逢多语怪之人。又其甚者,奸回邪慝,窜伏其中,树党结盟,夜聚晓散,干名犯义,惑世诬民。及一旦发觉,征捕株连,身陷囹圄,累及妻子。教主已为罪魁,福缘且为祸本,如白莲、闻香等教,皆前车之鉴也。又如西洋教宗天主,亦属不经,因其人通晓历数,故国家用之,尔等不可不知也。夫左道惑众,律所不宥;师巫邪术,邦有常刑。朝廷立法之意,无非禁民为非,导民为善,黜邪崇正,去危就安。尔兵民以父母之身生,太平无事之日,衣食有赖,俯仰无忧,而顾昧恒性而即匪,彝犯王章而干国宪,不亦愚之甚哉!我的父亲圣祖仁皇帝渐民以仁,摩民以义。艺极陈常,煌煌大训,所以为世道人心计者至深远矣。尔兵民等宜仰体圣心,祗遵圣教,摈斥异端直如盗贼水火。且水火盗贼害止及身,异端之害害及人心。心之本体,有正无邪,苟有主持,自然不惑。将见品行端方,诸邪不能胜正;家庭和顺,遇难可以成祥。

事亲孝,事君忠,尽人事者即足以集天休。不求非分,不作非为,敦本业者即可以迓神庆。尔服尔耕,尔讲尔武,安布帛菽粟之常,遵荡平正直之化,则异端不待驱而自息矣。

【译文】

我考虑要想民风淳朴,第一要端正人心,而要端正人心,又须首先端正学术。人承天地以生,惟此纲常伦理处处用得着的大道为聪明愚昧者之所共需。寻求事物隐僻之理,行为怪异,圣贤之人是不愿接受的。

《易经》说:“能在蒙昧、年幼时期就开始自养正道并得以坚持,就可以达到至高无上的功业德行的境界。”《尚书》也说:无不平、无不正,无反复、无卑隘,就可以达到先王所行仁义正道的境界。圣人的功业德行和先王所行的正道,全都源于儒家正统学说。至于那些非圣贤之书,不精辟的典籍,使世俗均感到惊慌害怕,交横杂乱,特别是为同胞同辈之祸害者,均为不合正道的言行,应当予以排斥拒绝。你们兵民之中愿意谨守淳朴者固然很多,然而有时因分辨不清而误入歧途,因无知而遭受不幸的罪过,我为他们感到怜悯忧虑。

自古以来,儒学、道学和佛学三教流传于世,即除了以儒学为主体之外,其他还有道佛之学。朱熹说:“佛家之学说,都不管天地万物,只是注意一种思想。道家之学说,只是要存得一种精神。”这种观点,是朱熹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公平之言,可以知道佛教和道教之根本意旨。自游食无籍之人,暗中盗取佛、道的名义以败坏其术,大都假借灾吉祸福之事,用以散布其诞幻无稽之言谈。起初则诱取资财以图肥已,逐渐发展到男女混杂聚集为礼拜神仙之会,农工之人废弃自己的本业,相逢在一起大都是些语言怪异之人。又有其甚者,奸诈邪恶之人,潜伏其中,树党结盟,晚上聚集到一块,早晨分散各处,侵犯名教礼义,迷乱世道、诬陷良民,无所不至。及至一旦事发,被武力制裁逮捕,相互受其牵连,身陷监狱,连累到妻子儿女。教会中之首要已为罪魁,幸福之因由此而又成为灾祸之本源,如民间秘密会党团体白莲、闻香等教之被镇压,都可作为前车之鉴。又如西方尊奉之天主教,亦属于不合正道之学说,只因其信教之人通晓天文算数,故国家承认其合法存在,你们不可不知道这个情况。那些邪门旁道迷惑民众,为法律所不能宽恕;擅长于祈祷求神骗取钱财的奸邪之术,国家有固定之刑法加以惩处。朝廷立法之用意,无非是要做到制止民众变坏,引导民众为善行良,排斥邪恶,崇尚正道,除掉危险,进入平安。你们兵民人等为父母之所生,太平无事之日,吃饭穿衣方面的事都有依靠,一举一动都无忧无虑。然而有的人不明智、缺乏恒心而立即变得行为不正,常触犯帝王之典礼制度而侵犯国家宪法,不也愚蠢得很吗?我的父亲圣祖仁皇帝导化民众以仁,安抚民众以义,至情述说经久不变。这辉煌正道之训导,所以为世道人心考虑者至深至远了。你们兵民人等应该怀着敬慕之情体会他的深厚心意,谨慎遵循他的殷切教诲,排斥异端邪说径直如防盗贼水火一样。况且水火盗贼为害只及人之身体,而异端邪说之害则害及人的精神深处。思想精神之本体,天生就是有正无邪,假如能够自己主动维持正义之心,自然就不会被异端邪说所迷乱。如能做到这样,将会见到品行端正不偏,诸多邪说都不能影响正道;家庭和睦顺畅,遇到灾难就可以化为吉祥。

对待父母尽其孝道,对待君王尽其忠诚,并竭尽人事全力就可得到天赐福佑;不求非分之利,不作不正当的事,并注重自己的本业者就可以得到神灵的保佑。你从事你的耕作,你讲习你的武事;从事耕作者安守穿衣吃饭之常规,讲习武事者遵循扫荡平定、端正刚直之教化,那么异端邪说不待驱赶就会自行止息了。

七、讲法律以儆愚顽

【原文】

同类推荐
  • 历代赋评注(宋金元卷)

    历代赋评注(宋金元卷)

    本书是目前篇幅最大的一部历代赋注评本。书中对入选作家的生平和作品的背景均作了介绍。第一卷开篇除以“总序”对赋的特质及其同汉语与中华文化的血肉关系、赋在中国和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作了概括论述之外,还在评注前撰文《赋体溯源与先秦赋概述》,以下各卷在评注前也都有“概述”,对该时期赋的主要作家、重要作品、创作成就和主要特色等有简略而精当的论述,以与书中的作者简介、各篇题解及品评形成点、线、面结合的关系,从而便于读者在阅读作品及评注过程中形成对该时期赋吏的整体认识。
  • 尚书

    尚书

    《尚书》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汇编,也是最早的一部历史典籍,它的“典”、“谟”、“训”、“诰”、“誓”、“命”六体,有的是讲演辞,有的是命令、宣言,有的是谈话记录。《尚书》为我们研究我国原始社会末期和夏商周奴隶社会历史,留下了珍贵的资料。
  • 古文观止

    古文观止

    代以来最为流行的古代散文选本之一。清代吴楚材、吴调侯于康熙三十三年编选,有近八百首古文。所选文章语言凝练、短小精悍、乃千古传诵之作,从中不难看出编者细致和周到的眼光。书名为“观止”,于古文选编,其意可知,该书的编选意图就在于尽善尽美,一览此书,即可“观止”古文矣。本书亦有入选不当者,因为选编主要是着眼于考科举时做策论,但作为一种古代散文的入门书,仍有其存在价值。
  • 伤寒杂病论

    伤寒杂病论

    《伤寒杂病论》是一部论述传染病与内科杂病为主要内容的典籍,东汉张仲景约撰成于公元2世纪末3世纪初,被誉为“中医临床医学之祖”。
  • 焚书

    焚书

    《焚书》是明代思想家李贽“异端”儒学的结晶,是反理学、反传统、反教条的檄文。它启迪与鼓舞了当时及后来的进步学者,对人们解放思想,摆脱封建传统思想的束缚,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因而被统治阶级视为洪水猛兽。
热门推荐
  • 爱上伪良民:我本无良

    爱上伪良民:我本无良

    她成绩优秀,但是却不是好学生,请假从不交假条,典型的霸王假,老师们总是拿她没有办法。他无良,可是却每次都让她得逞后功成身退,他觉得他上辈子一定欠了她什么,这辈子来还债的。当她爱上他,可是间歇性失忆的病症却让她忘了他,当爱已经降临,他们的命运将会被谁主宰……
  • 你迟到了许多年

    你迟到了许多年

    有多久没见你,以为你在哪里,原来你就住在我的梦里,陪伴着我的呼吸。曾经人人都当她是玻璃罩里的玫瑰,童话破灭了许多年,她竟似野草般活到今日。爱,爱,爱……这世间的爱于她而言,曾是阳光雨露、蛋糕蜜糖一样唾手可得的东西。直到剧情瞬间坍塌,星光陨落。他的出现,是她平静生活里的狂雷闪电。梦中纠缠多年的无脸人被赋予五官,却愈加狰狞。一个大信封,果断地断她生计,却又峰回路转,与她合演一场险象横生的戏。她久无风浪的心,开始因一个约定而摆荡。他是何时认出她,或许仍在试?无脸人唇角竟漾出笑意,他向她伸出手,是梦境的接壤,抑或另一段故事的伊始?好多好多年过去了,她都忘了,被那铺天盖地毫无道理的爱包围的感觉。她曾经被宠坏,又跌至谷底。他年少动荡,早已忘却温暖的滋味。终于,在迂回的迷藏中找到彼此,轻轻问一句:咦,好像在哪里见过你?就算世界无童话,如你信爱,废墟中亦能开出花来。
  • 嫡女谋:锦然倾城

    嫡女谋:锦然倾城

    因为出版文改动较大,出版名为《凰途》她将那富丽堂皇人人羡慕的宅子当做家,可那个家让她头破血流,无处躲藏。她将那府上的人当作亲人,可那些亲人却将她在乎的人一个个的送去阴曹地府。她处心积虑想要的安稳,所以也将修订版作为第二卷发上来,好啊,好的很!可惜天不亡她,乱葬岗里竟然没有死,那些欠她的,这一回她都要夺过来,各位看官随意。新动态会第一时间在里面发布【某玲新浪微博~~搜索(木子玲说),最后迎来的却是毒酒一杯,那些她恨的。么么哒】(欢迎亲们去看某玲另一本仙侠师徒宠文《徒儿爱你、师父请放心》)======,势必都要抢回去。她不能再输了天下,输了他!
  • 美德的种子

    美德的种子

    本书内容包括善行填满贫瘠的心灵、诚信是永恒的人性之美、勇气来自坚强的心灵等。
  • 红颜乱

    红颜乱

    “帝王妻!?”NO!她要嫁的明明是宰相!谁知新婚之夜,她就成了“深闺弃妇”,还被告知可以去寻找自己的真爱……于是,某女子夜半翻墙去皇宫乘凉,却被迷路的状元郎给缠住,要求跟着回家暖香闺。你说,她到底是收呢还是收呢?
  • 闺谋

    闺谋

    那年,三月动水,湮远的山花,似曾相识。谁说,除了朝暮的思念,他已别无长物。绿意展开的瞬间,千里烟云,千里风。云山之外,十面桃花,弹出水之袖。朱门水祭,谁若那远年的回音,相信风来必会水动------已有完结文《重生之幸福时光》。坑品保证。新书《梦鱼堂诡话》已上传,请多支持!
  • 每天一堂业绩课

    每天一堂业绩课

    如果你还在为每日的业绩发愁;为不得好客户而苦闷;为同行的竞争而憔悴,那么这说明你还不够强大,你需要对你的职业补课。每天一堂业绩课,每天一条销售秘籍,恶补你的职业素养,让下单更轻松。
  • 木讷相公别捉急

    木讷相公别捉急

    一朝穿越,大咖们——,是外界传闻俊美如玉却身有隐疾的木纳男人。商行门派战争天下江湖!小三小四如雨后春笋,摘了一个又冒一锅!乖乖隆滴个咚,他是萧氏木行新上任的大当家,她这是跑错剧组了吧!她是云郡王天生痴傻的三女儿,老鼠也敢把猫骑么!尼玛让人好端端地做个傻媳妇就有这么难?***顶多受受婆婆气,杀人换夜行。商海纵浮沉。美男在眼,常被姑嫂欺,魂附傻女,小妾把人挤!用得着连番赶阵地聚齐家斗宅斗宫斗权斗商斗还有特么的江湖争斗都有?那么,相公腹黑,接招吧,是打发无聊的消遣。女人于他,不讨相公喜,是世人眼里家世优越却神智不清的可怜傻子。靠,婆婆精明相公小叔教主剑客杀手,当姐不发威,是掩人耳目的棋子。
  • 人类失踪之谜

    人类失踪之谜

    今天,世界已经以日新月异的速度发展了一个新的高峰。掌握了高科技手段的人类,正不断走向未知领域,对我们的历史、未来提出一个又一个置疑,本书为大家集中收集了人类历史上的劫难和神秘的失踪之谜。这些谜团中,有几百年前发生的毁灭性劫难,也有近几十年发生的不解之惑。前苏联宇航员是如何神秘地蒙难的?海上飘来的七具尸体和六个西瓜意味着什么?遇难的飞机为何会发出“天空打开了”的奇怪信号?在妻子面前行走的丈夫突然无影无踪,他被人间蒸发了吗?“沙漠之狐”把无数黄金和珍宝隐埋在了哪里?……本书将科学详尽地为读者们介绍这些已解或未解开的人类失踪的谜团,为你展现事件的详细经过和鲜为人知的奥妙。
  • 不嫁妖孽王爷

    不嫁妖孽王爷

    别人穿越好歹看的是正常激情戏,轮到她穿越怎么就欣赏了一出男男大战?正义心泛滥,她飞毛腿一抬将上面的男子生生踢飞谁知,低下被压的那个妖孽竟然说不会娶她开什么玩笑,竟然让她嫁给一个断袖?还是一个受?传闻,他后院男宠三千,各个长相俊美传闻,他有一名美到人神共愤的男宠,而他对那男宠更是情有独钟不行,她长空一吼坚决不嫁妖孽王爷!她白衣素颜,人称无盐女可谁又知,在那张平凡的面具下究竟隐藏着怎样一副颠倒众生的容颜初入异世,便遭遗弃,她扬首,笑得风华绝代“男人这东西,不是米饭,不要又不会死,要了也不能拒绝死。”此生不嫁,嫁了再嫁,光看她愿不愿意,他人又能奈她何?群雄争霸,烽烟缭乱,且看穿越女警如何在异界大陆绽放一世华彩片段一:暗刺若暴雨般朝某男下身袭击而去“吴芷静,你想让本王断子绝孙么?”“反正你都是一个受,举不举无所谓了。”“……”只见某男额上青筋尽显片段二:大红喜袍,龙凤红烛,他拉住她的手“吴芷静,你竟敢嫁给别人,别忘了你还是本王的王妃。”“这是休书,我已经在上面签好字了,你签了吧。”“……”片段三:一样的大红,一样的场景,她竟然又要嫁人,嫁的人还与上次不同“吴芷静,你到底要嫁给几个人?”“就算我嫁给全天下的男人,也断然不会嫁给你的。”“……”本文女主,有点儿狂,有点儿傲,有点儿酷,还有一点儿诡计多端【男主介绍】水无痕——本是天之骄子的他因一场巫蛊之变发配边疆,从此造就了他我行我素的性格,边疆动乱,他一战成名,荣归皇城。谁知,物换星移后,吸引他的竟是那个让他抗旨拒婚的无盐女子。寒子夜——武林之中神出鬼没的一宫之主,横扫江湖,然而,却没人知道,他竟是她的护卫。只因心中有恨,他拒绝与她远走高飞,从此坠入痛悔深渊。南宫澈——一个温润如水的男子,因她的一句话而使自己变得强大,如若她想要这个天下,他便夺来给她,只为换她倾心一笑。水无澜——与她萍水相逢,她的冷漠吸引了他的视线,百转千回后,方知,她竟是自己的皇嫂。此文乃是正剧一枚,文名简介稍白,内容不白,女主强大腹黑,男主更强更腹黑,美男持续增加中,结局不悲!爱情主打+悬疑推理+轻松诙谐+小虐怡情+斗智斗勇+曲折动人=不嫁妖孽王爷------------新文推荐《九师妹》什么!?她是因为偷看师兄洗澡,被暗器伤到死翘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