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838700000017

第17章 学问(1)

治学

【才多俗美,更数十年犹得收其实用者,其教使之然也】出自明代张岳《草堂学则》。更:经历。意思是:人才之众多,风俗之淳美,再经历十年仍能受益,这都是教育带来的结果。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出自《孟子·离娄上》。规:圆规。矩:曲尺。意思是:不使用圆规和曲尺,就不能准确地画出方形和圆形。用来比喻行事如果没有准则,就什么事情也办不好。

【大匠不为拙工改废绳墨,羿不为拙射变其毂率】出自《孟子·尽心上》。大匠:高明的工匠。毂率:标准。意思是:高明的工匠不会因为拙笨的工人不会使用就改废绳墨,羿不会因为拙劣的射手就改变其拉弓射箭的准则。说明教育应有一定的法则,不能因为学生的问题就轻易改变。

【教不立,学不传,人材不期坏而自坏】出自宋代杨时《二程粹言·论学篇》。意思是:如果不兴办教育,如果没有老师传授学问,那么,本来可以不废弃的人才也自然会废弃。

【教人者,成人之长,去人之短也】出自清代魏源《默觚下·治篇》。意思是:教导别人,就是要使其长处得以发扬,使其短处得以遏制。

【敬教劝学,建国之大本;兴贤育才,为政之先务】出自清代朱舜水《劝兴》。劝:鼓励。意思是:尊重教育、鼓励办学,是国家建设的根本;挖掘贤士、培养人才,是治理政务的首要。

【师之所以为师,言必出于道,行必由于道,教必本于道】出自明代薛瑄《送孔节文分教徐州序》。道:道德规范。本:依据。意思是:老师之所以能为人师表,是他的言谈必然出自道德,他的行为必定符合道德,他的授教一定依据道德。

【师非道也,道非师不帱;师非学也,学非师不约】出自明代何心隐《师说》。帱:覆盖,这里指广为传播。约:简明。意思是:老师不等于真理,但是没有老师,就无法让真理广为人知;老师不等于学问,但是没有老师,就不能让学问简约明朗。

【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出自唐代韩愈《师说》。不必:不一定。意思是:做弟子的不一定比不上老师,做老师的不一定比弟子高明。

【大匠诲人必以规矩,学者亦必以规矩】出自《孟子·告子上》。规矩:法则。意思是:高明的工匠教授别人,一定会按照法则,而学习的人本身也应当遵循法则。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出自《论语·述而》。愤:苦思冥想仍想不明白。悱:想说而又说不来。隅:一角,一方面。意思是:不到他苦思冥想而仍想不明白的时候,就不要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又说不出来的时候,就不要去启发他。如果教给他一个方面,他却不能推知其他三个方面,那就不再教他了。

【中也养不中,才也养不才】出自《孟子·离娄下》。中:道德品质很好的人。养:教育。才:有才能的人。意思是:让道德品质好的人去教育那些道德品质不好的人,让有才能的人去教育那些没有才能的人。

【引而不发,跃如也】出自《孟子·尽心上》。意思是:教育别人就像教别人射箭一样,只将弓拉满,但不发箭,只做出一种跃跃欲试的样子。比喻教育要善于启发。

【可以语上而不语之,是抑其所可至;不可语上而语之,是强其所未能,皆非圣人因材之教也】出自明代孙应鳌《四书近语》。上:高深的学问。意思是:可以教授他高深的知识而不教授,就抑制了他能达到的水平;不能教授他高深的知识却教授了,是强其所难。这两种做法都不符合圣人因材施教的原则。

【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出自《荀子·劝学》。意思是:人刚一生下来时,哭声都是一样,但长大后却有了不同习俗,这是因为受了不同教育的结果。

【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朽也】出自《论语·公冶长》。朽:同“圬”,泥瓦匠抹墙的工具,这里指粉刷墙壁。意思是:腐烂的木头不能再用来雕刻了,用粪土垒成的墙不能粉刷了。比喻对无法造就的人,用不着再去培养他了。

【有教无类】出自《论语·卫灵公》。意思是:教育不应分贫富贵贱、地域种族等类别,而是应当对于什么样的人都应该给予教育。

【身教亲于言教】出自清代魏源《默觚·学篇》。意思是:以实际行动来教育别人比用言语去教育别人更好。

【言近而指远者,善言也】出自《孟子·尽心下》。近:浅显。指:同“旨”,意义。意思是:语言虽然浅显,但意义深远,这才称得上是“善言”。说明教育应由近及远,深入浅出。

【君子之于子,爱之而勿面,使之而勿貌,导之以道而勿强】出自《荀子·大略》。勿面:不表现在脸上。意思是:对于自己的孩子,君子虽然喜爱,但却不表现在脸上,如果使唤他,也不用好的脸色,教导他要用道理来诱导他,而不是强制他。

【苟不可以为天下国家之用,则不教也;苟可以为天下国家之用者,则无不在于学】出自宋代王安石《上仁宗皇帝言事书》。苟:如果。意思是:如果不能够为国家的治理所用,这样的学问就不要教授它;如果能够为国家的治理所用,这样的学问就应该全部列入学校的教育范围。

【学即教,教即学,互相资矣】出自明代王肯堂《交友》。资:依托,凭借。意思是:学就是教,教就是学,二者是相互依托,相辅相成的。

【爱子,教之以义方,弗纳于邪】出自《左传·隐公三年》。义方:道义。意思是:疼爱子女,就要用高尚的道义来教育他,而不要让他接纳邪恶的东西。

【教学相长】出自《礼记·学记》。长:增进。意思是:教育和学习是相互促进、相互提高的。

【人莫欲学御龙,而皆欲学御马;莫欲学治鬼,而皆欲学治人,急所用也】出自《淮南子·说林训》。意思是:没有人想去学怎样驾御龙的,却都愿意学怎样驾御马;没有人想去学怎样治理鬼的,却都愿意学怎样治理人。这是因为人们都想学急需且实用的东西啊。说明学问应能为实际所用。

【无财之谓贫,学而不行之谓病】出自汉代刘向《新序·节士》。病:弊病,弊端。意思是:没有钱财叫做贫穷,学了知识而不能实践叫做弊病。

【为学无别法,只是知一字,行一字,知一句,行一句,便有益】出自明代薛瑄《薛文清》。意思是:学习没有什么别的方法,只要是能够知道一点,就做一点,知道一些,就做一些,就会有所裨益。

【废学若断织】出自汉代刘向《烈女传》。意思是:中途放弃了学业,就好比织布时断了线一样。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出自唐代白居易《与元九书》。合:应当。时:时代。意思是:文章应该为时代而作,歌诗应该为事理而作。

苦读

【少而不学,长无能也】出自《孔子家语·三恕》。意思是:年少的时候不好好学习,长大了以后就不会有什么才能。

【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出自汉代刘向《说苑·建本》。炳:点燃。意思是:小的时候爱好学习,就好像是初升的太阳;到了壮年的时候爱好学习,就好像是中午的阳光;到了老年的时候才爱好学习,就好像是点燃的蜡烛的亮光。说明人只要学习,不管什么时候,总会看到光明。

【君子之学,死而后已】出自清代顾炎武《与人书》。意思是:君子对学问的追求,直到死才肯结束。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出自《论语·学而》。求:追求。正:纠正。意思是:君子不追求饮食的饱足,不追求居住的安逸,做事勤敏而说话谨慎,亲近有德之人来匡正自己,这就算得上是好学了。

【知无务,不若愚而好学】出自《淮南子·修务训》。知:同“智”,聪明。意思是:人虽聪明,但如果不能专心致力于学习,还不如愚钝而好学的人。说明人应勤奋好学,不能自恃聪明。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出自《论语·公冶长》。意思是:机敏而好学,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学问为耻辱。

【学,须是如饥之须食,寒之须衣始得】出自宋代朱熹《上蔡先生语录》。须:第一个“须”为必须;后两个为需要。意思是:对于学习,应该像饥饿的人对饭食的需要,寒冷的人对衣物的需要一样才行。

【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出自清代顾炎武《与人书》。意思是:人们的学习,如果不能每天进步,那么就会每天都退步。说明学习应勤奋。

【人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出自清代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意思是:做学问有难易之分吗?如果真正学起来,难的也变得容易了;如果不学,简单的也就变难了。

【人莫不知学之有益于己也,然而不能者,嬉戏害之也】出自《淮南子·泰族训》。嬉戏:玩耍。意思是:没有人不知道学习对自己是有好处的,但之所以没有学习,都是因为贪玩所害呀。

【不可怙者天,不可画者人】出自宋代杨万里《庸言》。怙:依赖。天:天资,天赋。画:划界限,局限。人:指后天努力。意思是:不可以依赖的是自己的天分,不可限量的是后天的努力。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出自《荀子·劝学》。跬步:半步。意思是:没有半步半步的积累,就无法行走千里的路程;不汇聚细小的溪流,就不能汇聚成广阔的江海。比喻学习在于积累。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出自《荀子·劝学》。深溪:深谷。意思是:不登上高山,就不知道天有多么高远;不看到深谷,就不知道地有多么深厚。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出自宋代陆游诗《冬夜读书示子聿》。意思是:古人学习总是不遗余力的,从少壮时就开始努力用功,到年老的时候才有所成就。

【圣人是肯做工夫庸人,庸人是不肯做工夫圣人】出自清代颜元《习斋先生言行录·齐家》。意思是:智能高的人是勤奋肯干的庸人,而那些无所作为的庸人则是不肯用功的圣人。说明只要肯用功,即便是庸人也能为圣人,如果不肯用功,就是圣人也会变成庸人。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出自《论语·述而》。意思是:发奋读书,便忘记了吃饭,学有所得就高兴地忘记了忧愁,不知道老年就要到了。形容学习之勤奋。

【有一时之暇,即一时可学也;有一日之暇,即一日可学也】出自明代薛暄《论取友为学答周秉忠书》。意思是:有一时的闲暇,就可以用这一时的闲暇来学习;有一天的闲暇,就可以用这一天的闲暇来学习。

【求之而后得,为之而后成,积之而后高,尽之而后圣】出自《荀子·儒效》。意思是:不断地追求,然后才能有所收获;不断地实践,然后才能有所成就;不断地积累,然后才能有所提高;不断地完善,然后才能成为圣人。

【君子之于学也,其不懈犹上天之动,犹日月之行,终身,没而后已】出自汉代徐干《中论·治学》。:勤勉不倦的样子。没:死去。意思是:君子对于学习,就好比是上天的运动、日月的运行一样,始终不停歇,直到死去的那一刻。

【君子之学也,其可一日而息乎】出自宋代欧阳修《杂说》。意思是:君子学习,怎么能够有一日停歇呢?说明学习应始终坚持不懈。

【刺股情方励,偷光思益深】出自唐代孟简诗《惜分阴》。刺股:用锥子扎大腿,《战国策》中记载苏秦苦读的故事:“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偷光:即凿壁借光,《西京杂记》中记载匡衡勤学的故事:“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意思是:觉得困了,就用锥子刺自己的大腿,这样才能更加激发自己勤奋学习的精神;像匡衡那样穿壁引光来苦读,才能使学到的知识更加深刻扎实。

【学之广在于不倦,不倦在于固志】出自晋代葛洪《抱朴子·崇教》。意思是:要想取得广博的知识,就在于要孜孜不倦地学习,能够孜孜不倦地学习,就在于有坚定的志向。说明取得广博知识的基础和保障就是要立志勤学。

【学无早晚,但恐始勤终随】出自宋代张孝祥《勉过子读书》。随:不努力,放任。意思是:学习不在于起步的早或晚,只怕开始的时候勤奋,到最后就放任了。

【学而不已,阂棺乃止】出自汉代韩婴《韩诗外传》。阂棺:盖上棺盖,比喻去世。意思是:学习没有完结的时候,直到死去才算停止。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出自《论语·述而》。厌:满足。诲:教导。意思是:对自己的学习不感到满足,教诲别人不觉得厌倦。后多用这两句来形容人勤奋学习、耐心教人的高尚行为。

【学者用功,须是渐进而不已,日计不足,岁计则有余】出自明代朱舜水《题安秋觉逐日功课自实策》。意思是:钻研学问应该循序渐进,从不间断。每天积累一点,虽然不算多,但若能长年累月地坚持,知识自然就会丰富起来了。

【学海迷茫未有涯,何来捷径指褒斜】出自清代赵翼诗《上元后三日藏堂过访草堂》。褒斜:山谷名,在陕西省终南山,这里指终南山。意思是:知识就像广阔的海洋一样无边无际,哪里有什么终南捷径呢?说明只有勤奋刻苦,才能学有所成。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出自《礼记·学记》。意思是:纵然有最美味的佳肴,不亲自品尝,就不知道它的味道;纵然有最好的学说,如果不去学习,也无法了解它的益处。

【莫言大道人难得,自是功夫不到头】出自唐代吕岩诗《绝句》。大道:大道理。意思是:不要说大道理难以掌握,那只是因为自己所下的工夫还不到家。

【著述须待老,积勤宜少时】出自宋代欧阳修诗《获麟赠姚辟先辈》。著述:著书立说。积勤:努力学习,积累学识。意思是:撰写文章、著述立说要等到年老时再开始,但积累学问却要从年少时就开始。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出自唐代颜真卿《劝学》。意思是:年轻的时候不知道应该努力学习,到老的时候才后悔读书太晚了。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出自《荀子·劝学》。锲:刻。镂:雕刻。意思是:如果刻了几下就放弃,那么腐朽的木头也刻不断;如果坚持不懈地刻下去,就是金石也可以雕刻成功。比喻学习应持之以恒、坚持不懈。

【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出自《荀子·劝学》。冥冥:专心致志,不见他物。昭昭:明白,融会贯通。惛惛:意同“冥冥”,专心致志。赫赫:显耀盛大的样子。意思是:没有专心致志的思想,就不能达到融会贯通;不能潜心刻苦地钻研,就不会取得显赫的业绩。

【不学自知,不问自晓,古今行事未之有也】出自汉代王充《论衡·实知》。意思是:不学习就能掌握,不勤问就能通晓,从古到今,还没有这样的事呢。

【圣贤之书不是教人专学作文字求取富贵,乃是教天下万世做人的方法】出自明代高攀龙《读书法示揭阳诸友》。作文字:即写文章。意思是:圣贤之书并不是只教人们写文章以求取荣华富贵,而是要教给天下世世代代做人的方法。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出自唐代杜甫诗《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破:透彻理解。万卷:虚数,指很多书。有神:有神灵相助,即有了灵感。意思是:熟读万卷书,写作起来得心应手,就像有神灵相助一样。善学

【进学不诚则学杂】出自宋代杨时《二程粹言·论学篇》。意思是:如果学习不能专心,就会杂乱无章。

【大抵学问文章,善取不如善弃……成己欲其精专,取人贵于兼揽】出自《刘刻遗书·与周次列举人论刻先集》。揽:收罗,吸取。意思是:大体来说,读书或做学问,善于吸收,不如善于摒弃。要想成就一家之言就要精专,向别人学习,贵在能够兼取百家之长。

【文学之于人也,譬乎药。善服,有济;不善服,反为害】出自唐代皮日休《鹿门隐书六十篇》。意思是:文学对于人,就像是药。服用的对了,就有益处;服用的不对了,反到有害处。比喻读书应当有正确的方法。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出自宋代陆游诗《冬夜读书示子聿》。意思是:从书本上学来的东西终究是肤浅的,要想透彻地了解某事,就一定要亲自尝试才行。

同类推荐
  • 实用税务文书写作大全

    实用税务文书写作大全

    税务登记种类和对象根据法律、法规规定具有应税收入、应税财产或应税行为的各类纳税人,都应依照有关规定办理税务登记。税务登记的内容包括开业登记、变更登记、停复业登记、注销登记、《税务登记证》验证、换证、税收证明管理等。
  • 震撼世界的100个科学发现(上)(世界历史回眸经典文库)

    震撼世界的100个科学发现(上)(世界历史回眸经典文库)

    本书编入科学历史上各领域震撼世界科学界的数百个科学发现。分门别类地对历史上曾经取得的重大科学突破进行分析介绍,为广大读者尤其是青年朋友们打开了科学知识之门,引人沉思,启示未来。
  • 实用行政文书写作大全(现代常用文体写作全书)

    实用行政文书写作大全(现代常用文体写作全书)

    本书内容包含:公文的起草、校核和签发;办公文书的写作,会议文书的写作,行政公文的写作,规章文体的写作、其他公文写作八章。
  • 王学泰自选集:江湖旧梦

    王学泰自选集:江湖旧梦

    这本书浓缩了作者几十年的研究心血,在字里行间中折射出了作者对于“游民文化”“江湖文化”牵动中国社会变迁的密切关注和深刻思索,让读者在“游民文化”和“江湖文化”中发现另一个中国。
  • 谁是人才

    谁是人才

    本书对我国人才的制度框架、理论基点、科教平台、激励机制、业绩定位、宏观环境、管理队伍和企业用人等环节进行了问询,提出了解决人才的得与失、禁与漏、导与堵、权与责、信与滥等辩证观点与制度治理建议。
热门推荐
  • 准风月谈(鲁迅作品精选)

    准风月谈(鲁迅作品精选)

    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
  • 曾国藩的启示

    曾国藩的启示

    评古论今,《曾国藩的启示》延续曾教授独特的曾氏风格,小中见大,通俗易懂,幽默睿智,微小细节中明大道理,平实讲述中显大智慧,深合古人“文章之道”,读者定能从曾国藩通过奋斗而逆转的一生与曾教授的独到解读中获得从未有过的启示与激励
  • 致力行动(影响你一生的成功励志书)

    致力行动(影响你一生的成功励志书)

    心态决定一切!智慧创造一切!这是一个人人追求成功的时代,心智的力量具有创造成功态势的无穷魔力!即具有成功暗示的随着灵感牵引的成功力。
  • 笑倾三国Ⅰ

    笑倾三国Ⅰ

    十岁的仲夏夜,福利院的瞎眼阿婆摸着她的手说:“孩子,你是皇后的命啊。”她趴在阿婆的腿边,笑得直打颤。二十岁,她穿越了。也杯具了!!!人家穿越都化身公主郡主、绝世美女,被方圆几里的优质美男疯狂爱恋。怎么轮到她穿越,就脸朝下一头栽进猪圈?脏点也就算了,可眼前这个满脸傲气的家伙,分明就是福利院里成天跟着自己的阿满呀。阿满不仅翻脸不认人,还命人狠狠打她六十大板!这是什么状况?不是说她骨骼清奇,能当皇后的吗?
  • 少主你别拽

    少主你别拽

    ————文已设半价————片段一:女子满脸污色,蓬头垢面,双眸却犹如寒星迸发出慑人的幽光冷冷地睨着地上片片血色。“怕吗?”声音仿若来自九幽,彻骨冰寒。站在她面前的男孩瑟了瑟身,终于挺直了脊梁,清澈的瞳仁蓦地一紧:“我不怕!”“很好!”女子露出一抹赞许之色,“记住,要想不被人欺负,你就得先拥有不被人欺凌的实力!谁敢欺负你,杀了他!”“可…可我不会武功。”男孩崇敬地看着她,即使她现在看起来那么逊塌,在他心底仍然像一座不可逾越的高墙。“从今往后,我会教你一身本领。”男孩欣喜:“多谢主人!”女子拢了拢额前的发丝,神情有那么一丝恍惚,忽然,她笑了。脏污的面庞竟然透出几许冶艳,眸如醉人佳酿,男孩顿时傻了眼。“我不是你的主人,你也不必跟着我,以后,你可以叫我漫姐。”◇◆◇◆◇◆◇◆◇◆◇◆◇◆片段二:明艳的女子颤抖着望向不远处的身影,眸中满是委屈和怨毒:“此女来历不明,何德何能坐上这九王妃之位?”一时间,怨毒,不满,质疑的目光纷纷投向那风华万丈的女子。女子美艳绝伦,微微一笑,艳阳也为之暗哑:“谁说我来历不明,我师兄湖心谷雪落尘可为我一证。”“什么?雪神医的师妹!”原本还咄咄逼人的一众人皆傻眼,顿觉自己像傻子般被人耍弄一翻。◇◆◇◆◇◆◇◆◇◆◇◆◇◆片段三:他自出生便被传为天煞孤星,万人唾,亲人弃之更欲杀之,成就他一身凛然冷漠。“你是孤星我是煞星,正好凑成一对。”女子恬然绝美,不似传说中那般嗜血狠绝,嘴角噙着一丝心疼,调皮地望着他。“你不怕我……”害了你?可是,他怕!女子嫣然一笑,那般风轻云淡,满不在乎:“大不了共赴黄泉。”风一样的话语笑容狠狠地撞进他心底,他蓦地缩紧了手,耀眼的笑容,不似天边的云彩,捉不着摸不到,不再冷漠难近,此刻他觉得自己不再孤寂,他拥有了全世界。◇◆◇◆◇◆◇◆◇◆◇◆◇◆推荐好友文:明若熙:《狂妻七嫁》何俊桦:《异能儿子假面妈》紫婉儿:《有婚无色》刘小浠:《亿万总裁送上门》泪心:《神战》意涵渺渺:《黑枭的弃爱》安甜妮哥:《重生一轻媚撩人》水云行:《朕的皇后太有财》
  • 逆天狂女之盛世傲妃

    逆天狂女之盛世傲妃

    一介商家嫡女不受疼宠,曾在妓院帮过工,曾在归乡途中被不明人士劫持,曾跟不明人士睡过同一张床,曾捡了一个身份不得了的干妹妹,曾泼了皇上最疼宠的妃子一身凉水,曾在君王面前自称“老子”,曾于成长间揭开一个隐世机密……停!谁来告诉她,为什么最后不明人士爬上了她的床?丫的,这厮也太妖孽了吧!斑驳红尘的悠然沉醉中,待蓦然回首,那如花的容颜,那似海的柔情,那会闪耀光影无间的泛黄流年,那情已断,那恨已成,从此,原来时光已翩然轻划。繁华盛世,天下三分,天盛与西凉各踞大陆东西,南昭虽是小国,却得以在两大国之间的夹缝生存,其中原因谁人窥得?暗潮涌动的岳夷大陆中,三国之争缓缓拉开帷幕,当权力与真情狭路相逢,谁主沉浮?待到苍山负雪,浮生尽歇,可有一人能免她惊,免她苦,免她四处流离,免她无枝可依。【————精彩片段抢先看————】新婚之夜。某女一盘腿便以极其不雅的姿势坐在了大红色的喜床上,看着从门外进来的风华绝代的邪魅男子,朝着对方调皮地眨了眨眼,对方亦朝她眨眨眼,甚是可爱。“相公,夜深露重,不如我们早些歇息吧?”某女笑意盈盈。“不急。”某男挑挑眉。“你不急我急。”某女继续道。“没事,我不急。”某男坚持己见。“可我急。”某女咬牙。“我真的不急。”某男声音温润如玉。“老娘管你急不急,我睡了先。”某女说完身子一歪便倒下。待到某男走近伸头一看,好啊,脸色红润,呼吸均匀。嗯,没错,这的确是睡着了的节奏。某男宠溺一笑,脱了那一身的喜服跳上床。想了想又在某女额头轻落下一个吻,然后才抱着某女满意睡去。……P:本文设定为架空,有任何与史实有出入的地方各位亲请自动无视。PP:本文一对一,女主是一步登天的成长型人物,男主邪魅,女主腹黑,强强联手,天下无敌!喜欢的亲们点击【加入书架】收藏,你们的支持将是某纭写作的动力。PPP:本文宠文,偶尔带些虐,如果各位看到虐的地方,那是还没有看到宠的地方,敬请期待!PPPP:本文作者纠结又二缺,所以亲们在看到女主在古代出口一个“靠”字时千万不要凌乱,看着看着呀就习惯了。么么o(≧v≦)o~~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席卷长江

    席卷长江

    国共交锋亲历者的往事回忆,时代剧变见证者的战地写真……共和国军史丰碑上镌刻的经典战事!《1946-1950国共生死决战全纪录:席卷长江》献给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1946-1950国共生死决战全纪录:席卷长江》由桂恒彬所著,改朝换代参与者的最后报告,讲述渡江战役是继三大战役后,我军又一次大规模的战役行动。此役共歼国民党军43万多人,解放了南京、杭州、上海、武汉等大城市和苏、浙、赣、皖、闽、鄂广大地区。这一胜利粉碎了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反动集团企图“划江而治”的妄想,为进军华南、西南创造了有利条件,加速了全国的解放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